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

    强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

    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

    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

    最后就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那么齐桓公为什么要尊王攘夷

    齐桓公,春秋第一霸。在他之前,也有郑庄公这样的地区性小霸,但一来是毕竟国小、影响力有限,二来那只是在区域内实力比较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业。

    但齐桓公则不同。如果说只是国强民富,兵精粮足,那只是强国而已,算不得霸主。而“霸主”,实际上是“伯主”,是“方伯”,是诸侯之长。

    要想当好这个诸侯中的头儿,仅仅是实力强大是不够的,至少在春秋时代是行不通的,还得要“以德服人”!

    如果仗着自己强大,就欺负弱小,那么是当不了霸主的。

    因为在春秋时代,再强大的诸侯国,也没有能达到有能力统一天下的地步。

    相反,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抵挡不住一大票诸侯的联军。在这种条件下,有资格能够拉得起这一票诸侯联军的诸侯,才能称得上霸主。

    这个资格,不仅是强大,更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齐桓公的这个道义制高点,就是“尊王攘夷”。

    这样的口号,如果在后世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市场:什么“尊王攘夷”,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嘛!这事儿后世很多人干得都很溜,比如那个著名的奸雄曹操。

    但是,那其实是后世的升级版,“尊王”表面上有之,“攘夷”则不知落在何处,而真实的意图,不过是为行篡立之事做准备罢了。

    而在春秋时代,“尊王攘夷”这四个字,却有极大的号召力。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还是春秋时期的“国际”局势跟后世非常不同。

    春秋时代,中华文明还处于幼年时期。那是所谓“华夷杂处”的年代,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华夏族人,在这片土地上还没有彻底地占据优势。春秋时代开始的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所谓“平王东迁”。

    周平王为什么东迁

    因为西岐故土已经无法立足。

    为什么无法立足

    因为镐京已经被犬戎所攻破。

    不管“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真是假,周王在与“西戎”的斗争中狼狈败北,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周平王得来这个王位,有弑父的嫌疑,所以周天子的声望一落千丈。

    周天子面临的困境,也是其他诸侯面临的困境。

    “华夷杂处”的状况,决定了各诸侯国无论是否深处文明腹地,都面临着“蛮族”的威胁,这与后世统一的中原王朝或者已经高度文明的中原文明圈,面对主要在外部的“四夷”、“边患”的模式非常不同。

    面对蛮荒的世界,每一个诸侯国其实都是弱小的,自周天子分封诸侯以来,经常能够看到华族与“蛮族”冲突的记载,有些诸侯国甚至为“蛮族”所灭,文明的种子在萌芽状态下就被扼杀了。

    孤单面对蛮荒充满了风险和变数,很明显,所有的华夏族民首要的任务和必然的选择,就应该是团结一致,先保证在当时蛮荒的海洋中能够生存下去。

    这就需要一个领导核心。

    本来,周天子就是担当这个领导核心的,事实上在西周时代,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到了东周时代,由于周天子的实力大衰,道义上又有了瑕疵,声望大损,已经无力号令天下诸侯了。

    可是这样一个角色如果一直缺位,说整个华夏文明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大概一点都不为过。时代决定了,要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国站出来出这个头。第一个成功扮演这个角色的,就是齐桓公。

    看看齐桓公都做了些什么吧。除了诸侯国之间的讨伐之外,他响应燕国的告急,把几乎要灭国的燕国,从山戎的侵伐中解救出来,燕君感激不尽,送齐桓公一直送进了齐境。

    按照周礼,诸侯相送是不能出境的,这个时候这种礼遵不遵守本在两可之间,但是齐桓公为了不失礼,不惜把燕君所到的土地划给了燕国。

    卫国被狄**乱,齐桓公率领诸侯帮助卫国平息了战乱,重新迎立了卫君,还重修了城墙。

    楚国本来是南方蛮夷之国,在整个春秋时代,都是对中原诸侯的严峻威胁。这个时候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合起来对抗楚国,遏制了楚国扩张的势头!




第0262章 效犬马之劳
    齐桓公四处征伐,践行的都是“攘夷”的国策。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连周天子有难,都由他来匡定。他已经事实上在代行天子职权了。

    他获得这样的地位,固然是因为齐国强大,更因为他把齐国的强大,用在了“外夷”的身上。这对于身处华夏文明圈中的各诸侯国来说,实际上是得到了齐国的保护。

    在面临共同的敌人的情况下,有个这样的老大,是一个很不错的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在春秋时代那样的环境下,“尊王攘夷”这样的口号能够有号召力的原因。

    但,无论是雅利安人的入侵,犬戎之祸,还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事实上危急程度都不如这一回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神州陆沉,中原膻腥!

    此前的三次外来入侵当中,虽然戎狄的军队已经打到中原,打到了黄河之滨,但是情况还不太危急,因为以华夏人的能量,只需要团结起来,共御外辱就不成问题。

    但这一回不是这样了!

    汉末分三国,战火连天,好不容易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一统天下,结果却因为得国太容易,丝毫不珍惜,不懂得好好治理天下,结果酿成了“八王之乱”,大伤元气,被胡虏趁机入侵。

    以往的华夏,依靠体质上的强壮,还有武器装备上的犀利,不说一汉敌五胡,至少一个汉人能打三个胡人,几乎是压着胡人打的!

    即便是在天下大乱的三国时代,三足鼎立的魏蜀吴依旧能将四方的蛮夷吊着打!

    就石闵知道的。

    三国时期异族势力匈奴、乌桓、羌、氐、山越和南蛮。

    三国乱世,天下纷争!

    汉失其鹿,英雄竞折!

    连化外蛮夷,也想分一杯羹,成为乱世中另类的风景。自高主刘邦立汉,异族侵略一直是朝廷是心腹大患。

    东汉末年,虽有黄巾作乱,而当权者恐怕更担心蛮族入寇中原。丁原、董卓、马腾、公孙赞无不因为对异族作战获胜而扬名立万。

    三国时期主要的异族势力有匈奴、乌桓、羌、氐、山越和南蛮。这些特殊的势力加入乱世的角逐,对三国格局起了微妙的影响作用。

    一个蛮族的实力要从其经济、政治基础、科技和武装上来衡量,都还不可能马上入主中原。

    匈奴是汉帝国的老对头,一直野心勃勃。两汉历代皆仇之,欲灭之而后快!

    经历两汉几百年的战争,匈奴在三国时期已经衰败了,然而,他也保存了相当的势力,与汉人政权或战或和,反复无常。所以强权者用之、弱者防之。

    不过中原是魏家天下,再兼长城险要,匈奴的存在,没有其他各族威胁大。虽不可灭,也不用怕!

    乌桓是东北方的游牧民族,活跃于三国时代。势力一度达到燕、代、蓣等地。

    然而,乌桓毕竟是蛮族综合实力太差,采取野蛮落后的作战方式。前后几次大败,成就了公孙、曹操等的名望。

    尽管它兵马势大,也是插标卖首尔。不过也因为他的貌似强大,一度左右了北方列强的很多战略决策。

    羌是一个强悍的民族,羌的骏马也是当时重要的资源,而且羌人很会投机。

    在三国时代,一直与西北的汉人保持互相利用的关系。

    它知道汉人是利用自己,所以也反过来利用汉人。并且积极参与军事斗争,好象在西北面能得到羌人的支持,就会占很大的优势,几个打到长安的军阀,如董卓、马超都是有羌人支持的。而羌也的确是当时最强的异族力量,是诸侯争相笼络的对象。

    山越是华夏南方(福建、广东、江浙)的原住民,性格顽强,好斗。长期与孙吴的政权为敌,视异民来的汉人为侵略者。他们的斗争观念是朴素的,没有太多政治野心,但是他们也是强大的。

    借助地利与东吴纠缠,使得东吴一直忙与巩固统治,而成为三国时期,对外战争最少的一国。

    山越的战斗可以说是极大的影响了东吴的进一步扩张,对三国的割据局面起了很大作用。

    南蛮是三国演义里介绍最多的异族力量,也是最后长期与汉人和平共处的异族。

    南蛮的人口不太多,但是好勇斗狠。这种性格是被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培养出来的。南蛮还拥有藤甲兵、象兵等犀利武器,但是最后还是铩羽而归,主要是和他们松散的部落联盟有关系。诸葛亮的怀柔手段也起了很大作用。

    总之南蛮是输在自己的体制上。

    氐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不多,但在历史上是个有分量的角色。氐生活在四川西北部,和川陕甘交界处,时常威胁西南的安全。而且氐族好战,冶铁技术高明,比其他各族要有点文化。

    刘备为了抵御氐的侵略,曾在康定制造武器,那个地方至今还叫打箭炉。不过氐族人身体不好,到了盆地会有不良反应,所以他们最终在三国没有什么作为。

    倒是后来出了个苻坚。

    荀康继续道:“若大王以恢复汉家故土,重振我华夏之荣光为己任,我等自当效犬马之劳!”

    “我等自当效犬马之劳!”在座的人都起身附和。

    “好!”

    石闵昂首道:“有诸公这句话,孤王便放心了。如今之天下,为大乱之世,大争之世,应当能者居其位,各司其职!孤王执赵国之权柄,深知赵国如今之弊端!孤王力行改革,富国强兵,还需仰仗各位之辅助!”

    “汝等回去之后,可列出一份名单,举荐族中的青年才俊,但凡贤能,无论年龄、出身、品行,孤王当唯才是举!但是,有些丑话孤王不得不说在前头,倘若汝等举荐之人触犯国法,孤王不会宽恕,汝等所托非人,亦要株连!”

    “这是自然!”陈亮笑眯眯地道,“大王,为了大王你的皇图霸业,我颍川陈氏愿无偿资助国库,钱六百万贯!米粟谷物三十万石!”

    卑鄙!众人都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大家都想跟石闵示好,打好关系的,没想到被陈亮捷足先登了。不过他们也不敢托大,紧随其后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大王!我长社钟氏愿无偿资助国库,钱二百万贯!米粟谷物十万石!”

    “我颍阴灌氏也愿无偿资助国库,钱三百万贯!米粟谷物十万石!”

    “还有我舞阳韩氏也愿意无偿资助国库,钱四百万贯!米粟谷物三十万石!”

    “颍川荀氏愿无偿资助国库钱二百万贯!米粟谷物十万石!”

    ……

    在场的家主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的诚意,大出钱粮!

    这就好比一个集团,你想入股,获得股份就必须要付出一点代价。

    而石闵这个大老板看见这幅场面,心里欢喜极了,不过还是不动声色。钱粮这两种东西,那是多多益善的!

    更何况朝廷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钱粮!

    创业期间,这些士族自然要大出血,但是在石闵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集团”的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之后,这些士族就会跟吸血鬼一样,吸食“集团”的元气,所以石闵对这些士族贡献出来的钱粮是来者不拒,有一个要一个!

    短短的一炷香的工夫,就石闵自己估计的,这些颍川的名门望族一共拿出了钱一亿贯!米粟谷物超过八百万石!

    这真是一个恐怖的数据!

    大丰收!大丰收啊!

    石闵高兴之余,心里又不禁有些凝重。

    没想到这些世家门阀的能量竟然如此之大,一个陈家都能拿出钱六百万贯,米粟谷物整整三十万石无偿资助国库,可想而知,它们的底蕴有多么强大!

    别的不说,光是这些颍川世家拿出的钱粮便足以使石闵打造一支庞大的三十万人的军队!

    石闵完全可以相信,若是颍川世家联合起来,成为一支新兴的势力,绝对可以席卷天下的!

    还好还好,这些士族平日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想要让它们自己联合起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当此时,颍川应该是士族力量最为庞大的一个郡,而且其能量其实不仅仅是在颍川郡,它们的能量几乎覆盖整个赵国,就连附近的晋国、成国和燕国等,都有其影响力。



第0263章 定都
    许昌之行,石闵收获的钱粮数以亿计,足够国库好几年的花销,石闵心情愉悦,又不想在府衙中枯坐,或者是接待前来拜访的人,所以他又换上了一身常服,与花木兰微服私访去了。

    石闵的卫士统领虽然是陈长生,但他还是习惯带着花木兰到民间去明察暗访的。

    花木兰是美女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是陈长生和恶来长相太过出众,一看就是不好惹的。

    当然了,跟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这就不是石闵的作风。石闵没想在许昌待多久,他是日理万机的丞相大人,政事繁忙,眼下又得到了这么多颍川的名门望族的支持,还有大批的钱粮入账,石闵可是还要安排他们家中的一些子弟入仕的。

    至于怎么安排,这就要看石闵的了。

    为了避免花费大量时间,石闵找来了本地通荀稷,没成想荀稷还多带了一个年轻人。

    嗯,石闵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乔装打扮过的美女,女扮男装,穿着一身朴素的白衣,束起一头飘逸的秀发,足踏小蛮靴,腰挂玉佩,还别着一柄镌刻着家族印记的宝剑,看上去就跟个游侠似的。
1...109110111112113...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