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这……大王,那各地方的吏治”崔皓有些担忧。

    石闵叹了口气道:“寡人自有主张。这个事情你们不必操心了。”

    等到崔皓与冉文退下,石闵的脸色还是有些阴晴不定的,终于,他又扫了宫殿里的横梁一眼:“轻舞。”

    这时,在横梁上就跳下来一个身姿婀娜,穿着一身黑衣服却遮掩不住绝代风华的美女。

    没错,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在千岁宴上刺杀石闵的女刺客,莫轻舞。也是在琅琊榜上,榜上有名的十大美女之一。

    莫轻舞的话很少,只是跪到了石闵的身后,低着头,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这段时间,暗部的事情你与荆展交接得如何”

    “已经大致上熟悉暗部的运作了。”

    石闵微微颔首,熟悉暗部的运作,再加上有自己的器重和信任,莫轻舞完全能够取代荆展,成为暗部的新任首领。

    而莫轻舞,已经成为他的枕边人。对于家世清白,无依无靠的莫轻舞,石闵完全能够控制她!

    “好。明日,寡人会让荆展接手悬镜司的工作,到时候你取代他接管暗部。悬镜司对内,暗部对外,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职责之重大!”

    “诺!”




第0274章 锦衣卫
    在石闵的政令颁布之后,大赵举国上下,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两场运动,一场是整顿吏治的运动,一场是拆毁邪祠维护宗教信仰的运动。

    两场关乎国本的运动下来,饶是石闵威望极高,朝野上下无人能及,纵观天下,亦是未有出其右者,但是天下黎庶对此却是议论纷纷,对于石闵的这些新政褒贬不一。

    虽说如此,可是政令依旧下发出去了。

    由于各地方官吏的干预,可能阳奉阴违,所以石闵直接派出军队协助御史台的御史们,还有廷尉府派出去的干吏负责调查缉拿,敢于反对者,格杀勿论!

    而另一场拆毁邪祠的运动,亦是轰轰烈烈的,算是一场文化运动!

    通过被拆毁的邪祠,官府顺藤摸瓜也找出了不少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将他们一一抄家治罪。

    经过荀稷的估计,这一个月来,从这两场运动中,朝廷抄家灭族,抄没的钱财绝对超过三亿钱!得到的粮食不少于八百万石!

    这是一种怎样的概念

    这三亿钱,按照赵军的军费,已经足够赵国再蓄养一百万的军队和数万官员三年!

    而八百万石的粮食,已经足够供给赵国两年的开销了!

    可想而知的,这个数目绝不止如此。

    后续,石闵还将深挖那些藏的更深的贪官污吏,获取更多的钱粮!

    当家做主这么久,石闵终于尝到财大气粗的滋味了!

    “啪!”

    在大朝会上,石闵拍案而起,直接将一本奏章扔到群臣中间的红地毯上。

    “一个月内,朝廷就揪出了七百多的贪官污吏!牵连人数多达五千人!这些人所搜刮的民脂民膏竟然超过三亿贯钱!粮食都足够供给朝廷两三年所需的了!”

    石闵勃然大怒道:“寡人知道,朝中地方,都还有许多贪赃枉法的官员还未伏法,这个数目还远不止如此。”

    “大王息怒!”群臣都吓得肝胆俱裂,纷纷跪下。

    “你们让寡人如何息怒”

    群臣闻言,都不敢回话,都纷纷低着头。

    过了一会儿,石闵似乎怒气消了不少,便道:“寡人相信,在我大赵国数万官吏中,害群之马绝不止这区区的七百多人。眼下整顿吏治的行动仅仅是进行了一个月,但效率还是太慢了。冉文还有崔皓,你二人对此作何解释”

    崔皓与冉文听到这话,心里都不由得咯噔的一下。

    最终,还是崔皓硬着头皮站出来:“大王,我廷尉府眼下政务繁杂,人手实在是捉襟见肘。”

    冉文也道:“大王,我御史台的人手也不够。”

    “这些都不能成为你们廷尉府和御史台办事效率低下的借口!”

    石闵沉声道:“传荆展上殿!”

    “传荆展上殿!”

    “传荆展上殿——”随着石闵的传召,殿内殿外,陛阶上下,随即响起了太监们和宿卫们的叫喊声。

    荆展是何许人

    对此,群臣表示一头雾水。

    在场的只有石闵的亲信谋臣,只有崔皓与秦牧二人知道。荆展,暗部的第一任首领,掌控着能量巨大的情报网,早在石闵还是常山郡公的时候,暗部已经创建,在搜集情报方面与国家情报机构悬镜司都不相上下。

    随即,在群臣的注视之下,一个相貌平平,穿着一身飞鱼服的男人走进了议政殿。

    “臣荆展,参见魏王千岁!”荆展的眼中只有石闵,口称“魏王千岁”,却对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石遵视而不见。

    石闵摆了摆手道:“平身。”

    “谢大王!”

    石闵环视四周,看着群臣的脸上都出现了疑惑了神色,他便道:“荆展,乃是现任悬镜司的首领,位列等同九卿。为加快整肃吏治的速度,提高惩治不法分子的效率,寡人将重组和扩大悬镜司,增强悬镜司的权力!”

    “自即日起,悬镜司改名为‘锦衣卫’,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

    闻言,朝堂上就跟炸了锅一般。

    群臣对此显然有着极大的异议。

    开什么玩笑

    以前的悬镜司,不过是赵国的情报机构,对内对外都可以,但是权力不大,一般只是对皇帝负责。只要不搞事情,都不必害怕被悬镜司抓到什么把柄。

    但是眼下这个锦衣卫就不一样了。

    锦衣卫可以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这就相当于,不必过问皇帝,锦衣卫就能把人抓进牢里去!

    这如何能不让人忌惮

    太黑暗了!

    大司徒文章首先站出来反对:“大王,臣以为这个锦衣卫不设也罢!眼下大王认为御史台和廷尉府的办事效率太低,但须知整肃吏治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整肃吏治便是治国的一方面。”

    “倘若事情太急,只怕会适得其反啊。”

    “是啊是啊!大王,大司徒说的对!整肃吏治之事,不可操之过急!”

    “臣附议!”

    “锦衣卫无需过问皇帝就能缉捕人入狱,这职权未免太大,容易伤及无辜啊!”

    ……

    群臣七嘴八舌地说着,无不在反对改组悬镜司,打造那个什么锦衣卫。

    锦衣卫,在原来的历史上属于明朝的产物。

    明朝作为君主**一个鼎盛的朝代,可以说把皇权渗透到了每个环节。厂卫制度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是明朝特有的一种制度。

    最早是由朱元璋所设立的,最初的职能有三个:一,守卫;二,侦查逮捕;三,典诏狱。但是随着发展,锦衣卫的权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那么这其中是怎么变化的

    他们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呢

    在朱元璋统治的时候,虽然前期锦衣卫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是后来他们开始滥用职权,做一些不法之事,后来朱元璋干脆就废除了典狱诏这一职能,他们的权力就明显的下滑了。

    可是到正统成化时期,锦衣卫的权力又开始扩大了,负责了朝廷宪司事务。

    到了世宗嘉靖时期,锦衣卫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尤其是陆炳执掌锦衣卫的时候,大量招募江湖豪侠,在各地遍布锦衣卫的耳目,朝中官员大小事宜简直无所不知。

    以至于当时很多的朝廷官员对锦衣卫都心惊胆战,生怕被他们监视抓到不利于自己的把柄。

    而且当时的管理也极为严格,锦衣卫一旦犯错,便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期的锦衣卫是最强大的原因。

    可是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锦衣卫的地位便开始走下坡路了,开始与东厂合作,作威作福。可是随着明朝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朝廷内部开始四分五裂,大臣为了自身利益私下结党,魏忠贤开始擅权。

    这个时候的锦衣卫权力就要低于东厂了,甚至沦为其附庸了。

    不过巅峰时期的锦衣卫确实令人闻风丧胆,因为他们不受三法司的约束,甚至还经常剥夺三法司的审判权。为了办理案件,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法庭”,经常是滥用酷刑,草菅人命。

    比如在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经常都是法外用刑,在当时有几万大臣都是死于锦衣卫的手上。

    又如天启年间,北镇抚司许显纯为了致使杨涟蒙冤入狱,公然伪造证据,并且还对杨涟滥用大刑,严刑逼供其指认前兵部尚书的贿赂,可是杨涟面对酷刑依然誓死不认,许显纯逼供不成,于是干脆伪造供词。

    从这里可以看出,锦衣卫当时滥用职权到了什么样的一个地步,为了给人定罪不仅动用私刑,而且还颠倒是非捏造证据。

    虽然锦衣卫的手段有点残忍,让人心惊胆战,但是对明朝来说,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朝野上下星罗密布的锦衣卫,让很多官员不敢中饱私囊,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明朝官吏的**,对明朝官员的治理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第0275章 考试
    对于石闵重组悬镜司,改组锦衣卫的事情,石闵的堂哥冉文亦是跳出来反对:“大王,臣也认为改置锦衣卫着实不妥。锦衣卫的职权太大,倘若没有有效的限制,只怕会被不法分子滥用职权,草菅人命。”

    “而且臣认为悬镜司并无改组之必要。悬镜司之职责便是为陛下与国家搜集情报,并无现在这个锦衣卫的守卫、侦查巡逻和典诏狱之权。锦衣卫的权势如此之大,恐怕会成为我大赵国的又一弊端啊!”

    看着陛阶之下,群臣乱哄哄的一片,整个大殿就跟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杂乱无章的,石闵不禁眉头一皱,沉声道:“汝等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崔皓与秦牧辅佐石闵多年,自然了解后者的脾性,再加上事关重大,石闵此前没有与任何人商量过便下此决断,如此乾纲独断,想必是铁了心的要改组悬镜司,创建这个权柄尤甚的锦衣卫了。

    冉文又道:“大王,臣听说,自古文死谏,武死战。君主所做的事情有过错,为人臣子的若是不加以指正,那是庸臣。”

    “大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间有人开始便形成了一种秩序,只有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位,各安本分,世间才会祥和,天下才会大治!”

    “眼下大王打算创建的这个锦衣卫,集巡察、逮捕、刑狱、守卫、仪仗之权于一身,多重职能,恐怕不妥。守卫皇帝,那是宫中宿卫做的事情,作为仪仗,那是御林军做的事情,缉捕刑讯,那是官府衙门做的事情,眼下锦衣卫却大权独揽,置各司于何地”

    闻言,石闵没有动怒,而是压抑着自己的脸色,环视四周,冲着群臣道:“此事,不必再议。寡人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而是在向你们宣布!”

    ……

    稷下学宫。

    今日的稷下学宫十分热闹。

    自从石闵的新政在赵国上下推行之后,通过裁撤尸位素餐的官吏,或者是被革职查办的贪官污吏,各地方和中央的干事都出现了真空,虽然不至于使得整个官场瘫痪,但是效率太低,迟早是要新官上任的。

    而根据石闵所颁布的政令,选官之法有三:其一稷下学宫选拔,其二据招贤令,入招贤馆选拔,其三官员自行举荐。

    这三种选官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能进入稷下学宫的士子,无一不是经过被朝中大臣亦或是地方官吏举荐之后,再通过考核才成为稷下学宫的一员的。

    期间为了杜绝走后门或者是滥竽充数,石闵还专门对稷下学宫的导师和学子人数限定。导师一百五十人,学子一千八百人。

    能进入稷下学宫的无一不是出色的青年才俊,而那一百多个导师中,其实大多都是挂着头衔的大臣,真正传道受业解惑的导师没多少。

    稷下学宫,就是相当于国子监的存在。

    只不过国子监是专门学习官道的,而稷下学宫则是涉猎极光,什么都学,什么都要进修。

    四书五经要涉猎,五谷农耕也要涉猎,甚至于被当做“贱业”的经商和工匠之学都有所涉猎!

    而稷下学宫,无疑都是“高材生”的存在。

    而今天,在稷下学宫这里,一场关乎他们未来的命运的考试正在进行中。

    稷下学宫的学子,还有招贤馆的士子,包括各地方官吏和大臣们举荐来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正在踌躇满志地准备考试。

    此时此刻,石闵自己一个人穿着常服,扮做一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混在士子们的队伍里。石闵的身材很高大,皮肤泛着健康的小麦色,但是他的面容并不粗狂,算是北人南相吧,反正看上去就跟普通的士子一般。

    “冉大哥”

    听到背后响起了声音,石闵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又转过身,果不其然,正是多日未见的庾文君。

    对于这个庾文君,石闵真是倍感无语。

    怎么这个时代的女子都那么喜欢女扮男装

    庾文君,化名庾文,出身颍川庾氏,是故去的晋国重臣庾亮的女儿。

    现在应该还是庾氏势力最强的时候,不过庾冰、庾翼相继去世后,颍川庾氏后继乏人,庾氏作为执政家族的地位不久便由谯国桓氏取代。

    不过庾文君作为庾氏的嫡女,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里,就连石闵都不得不佩服她。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1...11611711811912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