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小子好胆!”

    石闵略带赞赏地看了王振一眼,又道:“诸位可还有不同的见解”

    又听了几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都跟王振的大同小异,所以石闵压根儿就瞧不上眼。

    最终,石闵又询问了一些治国之策,或者是拿一些名人典故来考教众人,最终在这一百人的进士里面挑选出了前三名。

    分别是状元王振,榜眼李原,探花周不平。这三人将会绕着邺城的大街小巷巡游一周,然后回到自己的官署,正式上任。




第0284章 大风起兮
    襄阳,晋军战营。

    随着沉闷的牛皮战鼓的声音响起,嘹亮了整个天穹,战营里的晋军将士都不禁为之侧目。

    这种战鼓声乃是中军升账,聚集众将的信号,待在各个营地,校尉级别以上的将领纷纷赶到中军大帐。

    已经是征西将军的庾翼高坐在主位上,看见众将已经齐聚一堂,便道:“诸位,大战在即,你们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如何”

    冠军将军曹据第一个出列道:“回禀将军,如今各路兵马已经云集襄阳。末将奉命打造箭矢、投石机和募集战船,连夜加工,我部目前已经打造箭矢十万支,投石机三百架,还有大小战船1152艘,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

    “好。”

    中护军桓温亦是道:“末将奉命筹措粮秣。目前已经筹集军粮八十万石,足够支持大军北伐半年。”

    “很好。”

    庾翼又向一侧的谋士毛穆之问道:“穆之,你呢,这些日子北方可有消息”

    “回禀将军,赵国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根据可靠消息,此番赵国会出动至少十万人的精锐之师,而统兵者不是别人,正是石闵!”

    “什么!”

    听到毛穆之的话,在场的晋军将领不由得勃然色变。

    “居然是石闵统兵,看来赵国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

    “据说石闵此人打仗十分厉害,战必胜,攻必克,其统军能力不下于韩、白啊!”

    “若无优势兵力,对上石闵这个煞星咱们还真是凶多吉少。”

    看着众将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说着,议论纷纷,庾翼不禁眉头一皱,喝道:“肃静!”

    “石闵固然厉害,难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泥捏的吗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眼下赵国已经洞悉了我晋军的战略意图,打算率先出兵,战事将进一步扩大。眼下我襄阳的军队只有六万人,对上十万赵军精锐,绝无战胜之可能,所以我要通报朝廷,请求增派兵马。”

    “不过朝廷的兵马一时半会儿可能无法调集。”

    庾翼起身,走到一侧的地图上,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点说道:“赵军已经开始南下。如今的局势,我军只能转攻为守,淮南将会成为晋赵两军的主要战场!而淮阴、寿春这两个战略要地必须要守住。”

    “淮阴、寿春地处淮水沿岸,壁垒森严,城高池深,又有淮水形胜之地,可谓易守难攻。除了寿春和淮阴之外,其余淮南各地都可以舍弃,坚壁清野,藏兵于山中,驱赶乡村之黎庶入城,绝不能给赵军留下一粒粮食!”

    庾翼沉声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

    “桓温。”

    “末将在!”

    “命你率兵士两万驻防寿春,只许守城,坚壁清野,不得应战!”

    “遵命!“

    “曹据!”

    “末将在!”

    “命你率两万兵士驻防淮阴,同样只许守城,坚壁清野,不得出战!”

    “遵命!”

    庾翼又道:“本将会坐镇襄阳,调度兵马粮草。”

    ……

    晋赵两国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寿春。

    “快点!快点!”

    身穿白衣黑甲的晋军士卒手持长枪,跟驱赶牛羊一般驱赶着衣衫褴褛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一脸的苦色,个个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看上去就跟逃难一般。

    好吧,他们的确是逃难的。

    “把带不走的粮食或者牲畜就地处理!快点!”

    在这支队伍的背后,又燃烧起了熊熊的大火。坚壁清野,晋军是想连一间屋舍,一只鸡都不给赵军留下,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焚烧了!

    看着沦为焦土的故乡,已经背起了包袱的老人嚎啕大哭,年轻人则是潸然泪下,一种名为仇恨的情绪在他们的心中滋生了。

    恨吗

    恨谁

    晋军还是赵军

    这无常的世道,军队就跟土匪一般,毁了他们的家园,让他们过上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

    “畜生啊!快住手!”

    一个气不过的老头子抄起了手里的扁担,想要袭击那个点火烧了自己的房屋的晋卒,但是花甲之年的老者,怎么打得过年轻力壮,又披坚执锐的士兵呢

    “唰”的一声,老头子就被割了喉咙,气绝身亡。

    反抗者死!

    “轰隆隆!……”赵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了寿春。

    这支先头部队的将领文泰看见这一幕,不禁感慨万千:“晋军如此,焉得民心”

    而此时,十万赵军正源源不断地在赶往淮南的官道上。

    偌大的官道上,人叫马嘶,尘土飞扬。

    身穿青衣黑甲的赵军将士披坚执锐,旌旗招展,排列整齐地走在官道上,步卒、骑卒、弓弩手等兵种混合在一起,从上往下望过去,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犹如黑云一般遮盖了整个大地。

    而在这支庞大队伍的正中央,则是有一辆六匹白色骏马拉着的车驾,旁边树立了赵军的大纛,还树立了属于魏王的红色旌旗。

    “报——”

    文泰随即驱马赶到了这里,在车驾边上下了马。

    “前方情况如何”

    “回禀大王,晋军已经于襄阳分兵,分别驻防于襄阳、淮阴和寿春三地,坚壁清野,似有负隅顽抗之意。”

    “寡人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遵命!“

    等到文泰退下,石闵又坐回了车驾里,凝神静气,皱着眉头在思虑着什么。

    眼下晋军已经转攻为守,要坚守坚固的寿春、淮阴和襄阳,这让石闵感到无比的棘手。先下手为强,说得好听,但是敌人不出战,除了强攻之外,石闵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强攻,无疑是要死伤许多士兵的。

    石闵可不舍得拿自己精心打造的强军在攻坚战里消耗殆尽。

    但是不强攻又能如何

    晋军就跟缩头乌龟一样,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眼下石闵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小的代价去打破晋军的这个乌龟壳了。

    而要打破晋军的乌龟壳,就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

    淮阴还是寿春

    左思右想,石闵还是决定先打淮阴!

    石闵已经派人去实地考察过了,淮阴的城池没有寿春的坚固,而且守城的是曹据,不是统兵能力更强的桓温,而淮水一线,欲突破过去,取道淮阴更好一些,因为只要打下淮阴,整个淮南几乎都被石闵占领了,晋国的都城建康也将暴露在赵军的兵锋之下!

    “传令下去!全军往淮阴进发!”



第0285章 淮阴战事
    淮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淮阴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地处淮河南岸,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名为淮阴。

    据《禹贡》记载,夏代,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今楚州区。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

    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

    建安十一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

    太康三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以征北、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或徐州刺史镇淮阴,淮阴遂为重镇。

    永和八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他认为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却“无地屯兵”,因而在秦汉故城之南一里许,营造新的城池,自此淮阴为南朝国防要地。

    石闵率领十万精锐之师赶到了淮阴,可是他连淮阴的城头都没有见到,眼前的这条淮河天堑,就足以让他望而兴叹!

    庾翼是下令淮阴和寿春的晋军坚壁清野是没错,但是这淮河也是可以依仗的有利地形,所以曹据专门在淮河的南岸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营寨,只不过赵军来得太快了,几日的时间,营寨只是完成了一个大概,实质上防守能力是很差的。

    绕是如此,想要在晋军的阻击之下强渡淮河,谈何容易

    “大王,末将愿率部渡河!”李信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大王,末将也愿往!”在场的将领各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石闵却是摇摇头道:“淮河险阻,没有坚固的战船无以渡河。传令下去,就地扎营!一切等到咱们的战船抵达淮阴再说!”

    “诺!”

    军令已下,无可更改。

    赵军随即就在淮河的边上扎营下来。

    石闵果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不,他早就知道南方水网密布,战船的作用远远大于战马,所以石闵一早就让人抽调了北方所有的战船和水师,就准备大干一场了。

    建康,显阳宫。

    夜已深。

    已经躺在了床榻上,一病不起的司马岳在接到庾翼的奏报之后,随即找来了自己的五个顾命大臣,庾冰与中书令何充、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和尚书令诸葛恢。

    司马岳躺在病床上,声若游丝地道:“诸卿,赵军果真南下犯我疆界,眼下石闵携精锐之师十万人南下,已经在淮阴一线与我晋军对峙。然则庾翼唯恐兵力不足,请求增派兵马,诸卿以为如何”

    庾冰还没说话,中书令何充却是说道:“陛下,臣以为赵军势力强大,而且风头正劲,不宜正面硬抗。淮阴、寿春都有淮河天堑,而且城高池深,料想赵军攻不破寿春和淮阴两地。所以不必加派兵力,庾翼将军只需要运筹得当,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是难事。”

    司马岳微微颔首。

    一向主张北伐的庾冰不禁皱着眉头道:“陛下,臣以为何充大人所言不妥。天下无不破之坚城壁垒,再坚固的城池关隘也有被攻破的一天!眼下赵军以十万兵众犯我,严防死守固然能有一时的效果,但是石闵如果真是铁了心要伐晋,淮南迟早不保,而一旦淮南失守,我建康就会暴露在敌军的兵锋之下啊!”

    庾冰主张增兵,而何充则是持反对意见,不主张增派兵力。

    何充又道:“庾冰大人,淮南固然重要,但是有庾翼将军的数万兵众已经是绰绰有余的。眼下朝廷的兵力虽然还有不少,但还需要拱卫各地,一时之间也无法调集。根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赵人已经秘密联络了成汉的李势,要求成国出兵犯我疆界!眼下我晋国能抽调的兵力,只有梁州和东川的三四万人,但是一旦调走了这些驻军,李势未必不敢出兵南下啊!”

    “何充大人说的没错。”会稽王司马昱颔首道,“赵军也曾几度伐我大晋,但都无功而返,盖因我将士悍勇,城池坚固,水网密布,地形险峻所致!所以说石闵的这次南征我想也会差不多,调兵遣将的事情不必急于一时啊。”

    闻言,司马岳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庾翼的能力朕是信得过的。石闵的统兵打仗的能力虽然十分出色,有赵国战神之称号,但是朕相信庾翼和桓温不比他石闵差多少!只要牢牢守住寿春和淮阴,任凭赵军再强,任凭他石闵分能力再强,朕就不信了!他赵军还真能打破我晋国的淮河防线!”

    对于庾翼和桓温,司马岳确实是十分信任的。

    桓温且不说,在统军作战上,庾翼也表现得格外的出色。

    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

    苏峻之乱时庾翼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

    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后任振威将军、鄱阳太守,转任建威将军、西阳太守。庾亮准备北伐时,任命庾翼为南蛮校尉、南郡太守等职,镇守江陵,以协助保卫石城之功,封都亭侯。

    庾亮逝世后,朝廷任命庾翼为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接替庾亮镇守武昌。

    当时人怀疑庾翼年轻,不能继承他兄长庾亮的业绩。

    但庾翼尽心治理,军务和政务都很严明,数年之间,官府和私人资用充实,众人都称赞他的才能。后赵黄河以南领地的人民都有归附之心。
1...121122123124125...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