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但是前面说了,高句丽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藩属国,是那种非常顽固,难以驯化的藩属国,说难听点,是有点贼性不改,一有机会就想展翅高飞那种。所以,到了隋炀帝时期,高句丽又不老实了:不守藩属之礼。
这让脾气不大好的隋炀帝杨广很生气,于是就引发了古代史上征伐高句丽最著名的大战:三征高句丽。
时间分别是大业年、大业九年、大业十年。
也就是说,隋炀帝杨广连续三年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而且每次出动的兵力规模,都非常浩大,完全不是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国所能承受的。
尤其是大业年,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隋炀帝杨广出动的兵力,对,单纯兵力就高达一百余万。
此外,为了让这百万大军有吃有喝有力量作战有武器可用,还动员了两百万左右的后勤人员。
如此规模,别说在隋朝,就是在整个古代史上都十分罕见。
但是这场实力悬殊如此明显的大战,稍微指挥得当,胜利都是必然的,但因隋炀帝杨广的错误指挥方案,不仅寸功未取,而且损失极其惨重。
尤其是水军,多达30余万的水军,返回辽东时仅剩2700人。如此惨败的局面,简直是史所罕见。
隋炀帝杨广为了血洗前耻,到了第二年,就紧接着发动了第二次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但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在帝国政策上的诸多变革,引发了动荡不安,尤其是朝廷权贵阶层对他的不满。
所以,在杨广发兵前线的时候,后方发生了杨玄感举兵造反。
后院起火,杨广哪还有心思进攻高句丽,所以匆忙撤军,又是大败。
在杨玄感叛乱的时候,隋帝国的内部已经局面混乱,急需整顿了。
但隋炀帝却无视这个可怕的情况,并进行果断整顿,而是在匆忙平定杨玄感叛乱之后,继续发动了第三次攻打高句丽。结果,隋炀帝劳师动众大兵压境,竟然被高句丽的一句诈降就给骗得很开心,然后像个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地下令全军回师了。
但实际上,隋朝已经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过程中被各地的起义弄得四分五裂,基本已经快灭亡了。
第0363章 三征高句丽
最终的戏剧性结果是:隋朝两代皇帝四征高句丽,高句丽还没有灭掉,自己反倒先被推翻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见高句丽虽然小,但是又顽强又奸诈。
隋朝两代皇帝没有完成的任务,就落在了唐朝皇帝的肩上。
唐朝时期,因为公元643年,李世民派到高句丽的使者谈判失败,让李世民非常恼火,遂在次年决定以武力解决高句丽。公元644年,李世民吸取杨广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教训,采取自愿参军的征兵模式,共调兵10万,向高句丽发动战争。
这样一方面,没有给老百姓造成过度的负担和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士兵是自愿出征,也增加了士兵的战斗力。
并且,李世民还亲自来到前线,对生病的士兵进行慰问,这也让士兵的凝聚力和士气十分高涨。因此,李世民征高句丽的战果还是十分不错的,虽然没有灭掉高句丽,但是攻破好多城池,斩杀高句丽士兵无数,俘虏财物男女无数,最后因天气原因从容撤军,满载而归。
虽然后来,李世民没有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却采取了不放弃策略,就是部署兵力,分拨对高句丽不断发动骚扰,影响高句丽,使其不得发展。这也为以后“二圣临朝”时期灭掉高句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公元660年,此时唐朝已经进入唐高宗时期,唐朝廷派遣苏定方、李勣等将领为统帅,统兵10余万,发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到了公元66年,高句丽全境城池全被唐军占领,至此,高句丽灭国,高句丽的贵族和百姓共计数十万被俘迁内地。
有关灭掉高句丽的皇帝是谁
有人认为是唐高宗,有人认为是武则天。但是根据史载的时间来看,应该是武则天。
原因是,灭高句丽的出兵时间发生在公元660年,而恰好这一年,唐高宗风疾之病已经严重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头晕目眩,只能卧床养病,而朝廷大事全由武则天负责。到了公元661年的时候,李治病情好转,想御驾亲征高句丽,但被武则天阻止,可见当时的朝廷已经由武则天控制。
公元664年,李治对武则天大权独揽不满,想联合宰相上官仪废掉武则天,但结果上官仪被满门处死。
从种种迹象来看,自公元660年因李治病重开始,朝廷大权已经逐步由武则天掌控。在这期间,前方战事有关军报,乃至军事方略,应该皆有武则天以李治名义主持了。
因此可以说,高句丽的灭国,虽然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但是因李治患病不能理政,故朝廷命令皆以皇帝李治之名而出,而实际发出命令者则是“二圣临朝”的武则天。
所以说,隋唐三代皇帝都没有灭掉的高句丽,实际上应该是被武则天灭掉的。
那么为何隋唐三代皇帝都没能灭掉的高句丽,却被武则天灭掉了
总的来看,隋唐三代皇帝灭不掉的原因是:隋朝两代皇帝失败的原因是,一是缺乏对高句丽小国的特点和其地理形势的认识,二是缺乏正确的部署。
尤其是隋炀帝,虽然三征高句丽,但是部署混乱。
唐朝之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在调度部署上,吸取隋朝教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因天气原因没有灭掉终是遗憾。但前面这些失败或阶段性胜利,却为武则天灭高句丽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高句丽内部也发生了一定的内乱。
此外,武则天时期使用的统帅,都比较厉害,比如苏定方、刘仁轨、庞同善,尤其是李勣,这是一位能够出将入相战神似的名将,文武兼备,用兵如神,而且精通医学,编写了世界史上第一本药典《唐本草》,他是灭高句丽的首功之人。
因为各种因素,所促成了唐高宗时期最有利的灭高句丽的形式。
倘若换一个女人,唐高宗头晕目眩不能理政,恐怕灭高句丽没那么顺利了。
正是因为这个女人不是别的女人,而是武则天,一个天生的政治奇才,一个有手腕有能力的女政治家,强势、有魄力,所以她才能在唐高宗病重之时支持朝廷,使得军令能够得以顺利执行,后方稳定,前方部队安心作战,一鼓作气灭了高句丽。
武则天此作用,不能忽视。
最终,冉闵还是没有决定是否出兵救高句丽。当然了,这不是说冉闵优柔寡断,而是冉闵的恶趣味作祟!
实际上,冉闵已经决定插手慕容鲜卑针对高句丽的战事,可是他还想看一看谈迁哭魏庭,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
群臣下朝,还是看见谈迁和高月茹跪在那里,雪花飘到了头顶上,身上,几乎把他们弄成了一个雪人,但他们依旧没有动弹,仿佛死了一般。
若不是他们的嘴巴依旧在哈气,可能众人都以为这二人死掉了。
这时,又有一个侍卫拿着两件毛毯过来:“高公主、谈大人,你们还是回去吧。今日朝会上,大王与众臣又议起了救高句丽之事,可是又搁置下来了。这事情一时半会儿的可能不能解决,所以你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我们就跪在这里。”高月茹倔强地道,“把你的毛毯拿回去吧!除非魏王答应出兵救高句丽,不然我高月茹就是跪死在这里,被活活冻死在这宫门口,也绝不接受你们的毛毯,也绝不会驿馆去的!”
“这……”侍卫有些难为情。
过了一会儿,等到这侍卫走了,谈迁又劝道:“唉,公主,你这是何苦呢要不你先回去吧。臣一个人在这里下跪就好了,相信魏王一定会被臣的诚意所打动的。”
“不,我高月茹做事,岂能半途而废!”高月茹目光炯炯地道。
看着高月茹这般犟,谈迁真是无可奈何,又叹了口气。
如果冉闵真的是铁石心肠的话,只怕他们跪死在这里都没用。
那么此时的冉闵在干嘛呢
没错,他正在火炉旁边搂着董巧巧吃午膳。
第0364章 遣魏使
“大王,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那两个高句丽的公主和大臣跪死在宫门前吗”
被壁炉烧得温暖的宫室里,董巧巧的头枕在冉闵的怀里,伸出玉手,斟上了满满的一杯热酒。
冉闵云淡风轻地笑道:“这倒不是。其实寡人已经跟秦牧商量过了,已经决定救高句丽,高月茹和谈迁这么做,其实还给了寡人一个台阶下,还让寡人展现了自己‘恩’的一面。”
“那大王为何还不顺水推舟,答应出兵辽东救援高句丽”
“不急不急。”冉闵摇摇头道,“而且,寡人只是说救高句丽,可没有答应出兵辽东啊。”
“不出兵,如何救”
“嘿嘿,山人自有妙计。”
“切,还跟臣妾卖关子呢。”
董巧巧又道:“不过大王,这高月茹和谈迁都已经在宫门口跪了一天了,差不多就行了,若是他们真的跪死在这里,只怕不太妙啊。”
冉闵摆了摆手道:“放心。这个度寡人还是能拿捏好的。”
到了深夜,又是一阵风雪交加,刺骨的寒风,飘飞的鹅毛大雪,原本身子骨就不怎么好的高月茹终于不堪重负,倒在了雪地里。
而看见这一幕的侍卫们赶紧跑过来,将高月茹给抬进了宫里。谈迁则是继续跪着,哪怕是被冻成了雪人,依旧不为所动!
高句丽那里的天气更差,谈迁都能挺过来,甚至是大冬天的洗一个冷水澡,现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他还是能够咬咬牙撑住的!
被抬进了建章宫的高月茹很快就得到了应有的照料,只是这一时半会儿地还醒不过来。
“啧,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儿。”冉闵有些色眯眯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的胡须,随后挥手让众人都退下。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会发生什么美妙的事情呢
冉闵搓着手,宛如色中饿鬼一般踏着“魔鬼”的步伐上前去,想要抚摸高月茹那高不可攀的玉峰,不料高月茹似乎有所感应,直接一个激灵,翻身下了床榻。
“高月茹参见魏王陛下!”高月茹忙不迭地跪了下来,甚至是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
冉闵赶紧收回了手,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摆出了帝王的姿态,说道:“咳咳。那个……高月茹,平身吧。”
“谢大王。”高月茹缓缓的站起身,但还是低着头,双手揉着衣角,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样,似乎是惶恐极了,又或者是有点冷意,那身子都是在瑟瑟发抖的。
看着高月茹这副模样,冉闵的嘴角一抽:“高月茹,抬起头来。”
“这……”
“寡人就长得这么可怕吗让你连看都不敢看”
“不,不是……”
听见这话,高月茹又吓了一跳,便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缓缓的抬起了头。
出现在高月茹眼中的男子,是这般模样的。
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角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飞扬的长眉微挑。
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着和煦的光彩,俊美的脸庞辉映着晨曦,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邪恶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羁的微笑。
“大王……”高月茹这回又是低下了头的,不过这回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羞涩的。
冉闵却有些郁闷了:“寡人长得丑吗”
“不……不丑。”
“那寡人长得可怕吗”
“不……不可怕。”
“那你为什么就不敢抬头看寡人呢还是说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寡人的事情”
“没有,没有的事!”高月茹又惊恐万状地道。
冉闵不再理睬高月茹,而是坐到了一侧的蒲团上,说道:“你在宫门口跪了那么久,想必还是饿了吧快吃吧,要知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闻言,高月茹似乎鼓起了勇气,说道:“大王,臣女想恳求你一件事情。”
冉闵饶有兴致地道:“你说的是请求寡人出兵辽东,救你高句丽的事情吧”
“是的。还请大王答应,不然臣女只怕寝食难安。”
“哈!”冉闵似乎有些生气,又似乎是在嘲讽:“高月茹啊高月茹,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寡人只是不想让你这一国的公主,就这样跪死在寡人的宫门前,不然早就让人把你们杀了扔出去了。现在寡人还能赏你一口饭吃,已经对于你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了,你若是再敢得寸进尺,信不信寡人命人把你从这里扔出去”
“扑通”的一声,高月茹又是跪了下来,叩首道:“大王!臣女知道你是千古圣王,你一定不会对我高句丽的事情视而不见的!只要大王这次能够拯救我高句丽,我高句丽愿意世世代代侍奉魏王,世世代代称臣纳贡,世世代代作为大魏的藩属国!”
“呵呵,好一个千古圣王,你可真会给寡人戴高帽子。”
冉闵又道:“高月茹,想要寡人救高句丽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寡人还有一些条件。”
“大王请讲。”
“寡人要与高句丽联姻,联姻的对象就是你。”
“这……这是自然。”
“此外,寡人还要你们高句丽派遣一个王子或者王弟居住在邺城。”
要质子其实这很正常。高月茹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冉闵淡淡的道:“除此之外,寡人还想让你们高句丽每年都派出一些遣魏使,我大魏也会派出一些学者,两国之间互好,进行文化交流。”
“好。”
文化交流是什么,这个高月茹还不懂。
第二日,身子骨还没好利索的谈迁就起来与魏国的大鸿胪秦牧商议结盟的事情。
最终,经过几番唇枪舌战,双方终于敲定了价码。
其一,高句丽向魏国称臣,每一位高句丽王都必须得到魏国的册封。
其二,高句丽向魏国纳贡,每年上贡良马三千匹,牛羊各一千头,同时珍珠玛瑙之类的宝物价值要在钱五百万贯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