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听了朱由校的问题,陈有道一愣。
事实上这一路陈可道都在想,陛下召见自己入京是为了什么?
自己不过是一个举人,也没有什么名声,更是未曾闻达于诸侯,陛下召见自己做什么?
虽然他也问过锦衣卫的人,不过那些人就像是闷葫芦一样,什么都不说。
现在听了朱由校的话,陈可道多少有一些想法了,原来是为了自己的老师。
不过陈可道还有另外一种担心,那就是陛下让自己进京,不会是为了弄死自己吧?
自己老师的学说有多不招人待见,陈可道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当年老师是怎么死的,陈可道到现在也记忆犹新。
如果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要算计自己,那估计这回自己凶多吉少了。
不过事已至此,陈可道也有捍卫自己道统的决心。
自己的老师可以抢下剃头的刀子割喉而死,自己也不能给老师丢人。
想到这里,陈可道躬身说道:“回陛下,学生的确是老师的弟子。学生曾经追随老师多年,一直在他身边伺候。”
听了陈可道的话,朱由校轻轻地点了点头,缓缓地开口说道:“那就给朕讲一讲你老师的学说吧。”
陈有道一愣,陛下是让自己讲老师的学说?
要知道一直以来,老师的学说并不得主流的的认同。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老师的学说更像是大逆不道。
“怎么?你跟在老师身边那么多年,难道什么都没学会吗?”朱由校见陈可道不说话,忍不住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学生有一些激动,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陈可道恭声道:“还望陛下恕罪。”
朱由校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看了一眼陈可道,朱由校说道:“那就回去准备一下,至于要讲什么,不如从你老师的焚书开始。”
《焚书》是李贽所著的作品集,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6卷。
书中对儒家和程朱理学的大胆批判所表现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
陈可道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陛下召见自己入京,不但不是为了杀自己的头,反而是为了让自己给他讲课。
讲课也就罢了,居然让自己讲老师的焚书。
焚书里面写了什么?
陈可道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陈可道来说,他很担心自己讲着讲着就被皇帝拉出去砍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无法拒绝。
但不是因为皇帝的逼迫,而是因为他想为老师证明,同时也为自己出一口气。
要知道这些年因为老师学生的身份,他过的可并不是很好。
弘扬老师的学术,这是做学生应尽的职责,哪怕为此献身也在所不惜。
陈可道此时是激动的。
他知道这个机会摆在了自己面前。
这是一个弘扬自己老师学说的时机,一旦老师的学说被皇帝喜欢,那么老师将会名垂千古。自己也会名留青史!
此时此刻,陈可道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董仲舒。
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这个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自此绝了黄老之学的根,使得儒门繁荣昌盛。
自己的老师是儒门弟子,心学一脉为什么不能绝了程朱理学的根?
只要自己能像董仲舒一样,拿出一套陛下喜欢的理论,那么自己就能够像董仲舒一般绝了黄老之学的根。
用老师的学说绝了程朱理学的根,想到这里,陈可道就更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了。
为了这个目标,哪怕自己死了都在所不惜!
想到这里,陈可道直接跪倒在了地上,“陛下放心。学生回去之后一定用心准备,绝不让陛下失望。”
朱由校轻轻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也是朕太过着急了。你一路赶到京城,风尘仆仆,确实应该休息准备一下。”
说完朱由校转头看向了陈洪,直接吩咐道:“让锦衣卫那边儿用点心。”
“奴婢明白。”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
“行了,你先退下休息吧。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再进宫给朕讲课。”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温和而轻柔,同时还带着一点点期待。他要让陈可道知道,朕看好你,你得努力。
“学生谢陛下。”陈可道恭敬的行礼之后,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陈可道的背影,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个陈可道看着还不错。当然了,比起他的老师肯定是差了很多。
如果此时是李贽站在自己的面前,估计早就在侃侃而谈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87章 长生丹
看着陈可道的背影,朱由校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陈洪,他直接开口说道:“把消息传出去,就说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将陈可道举荐入宫。朕觉得陈可道的学术很有意思,让他明天进宫讲学。”
想了想,朱由校又补充道:“让内阁拟圣旨,给骆思恭加一个少保的职位。”
对于自己家皇爷的做法,陈洪能够稍稍猜到一些,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不是他猜不到,而是他不敢深想。皇爷这一次明显是让骆思恭成为众矢之的。
陈洪大概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的这位皇爷。他喜欢用臣,或者说不喜欢锦衣卫、东厂与文官有联系。
看看现在的魏忠贤,他和官员们的关系都成什么样子了?
这一次的事情传出去之后,骆思恭估计与魏忠贤的现状差不多,剩下的只有依靠皇上才行。至于他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想和文官媾和是绝不可能。
以后如果自己想做事,陈洪觉得也要先把名声搞臭。
王安王公公之所以不被皇爷待见,很明显就是因为王安和文官走的太近,同时名声太好。
“皇爷放心,奴婢这就去传旨。”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同时在他的心里面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和骆思恭的合作可以开始了。
原本他还在犹豫和迟疑,不是因为他不想和锦衣卫合作,而是他不知道皇爷对锦衣卫的态度。
如果陛皇爷不想扶持锦衣卫和东厂争,自己掺和一脚进去,只会让皇爷厌恶自己。
只有皇爷想要扶持锦衣卫和东厂争,自己才可以掺和进去。
原本陈洪是不确定的,可是现在他确定了。
皇爷就是要扶持锦衣卫和东厂争。
如果皇爷不是这么想的,他不会让自己散布消息。这消息就摆明了是离间锦衣卫和文官的关系。
这是要重用的意思,就像当初皇爷要重用魏忠贤一样。
因为找了那个叫韩立的道士的事情,魏忠贤被坑得血呲呼啦的。但是自那以后,魏忠贤可就真的被重用了。
之前魏忠贤是什么地位?现在他又是什么地位?
显然,从此往后,锦衣卫的地位也会飞速提升。现在正是自己插手的好机会。
看着陈洪的背影,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陈洪和骆思恭的那点儿小心思,自然是瞒不过朱由校的。
当然了,两个人也不敢瞒着他老朱。朱由校知道两个人刚刚的小动作,无非就是在试探自己。
如果自己不同意,那就会阻止两个人;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那就等于是默认了。
事实上自己不旦什么都没做,还让陈洪去给骆思恭赏赐,这就是最好的态度,摆明了就是告诉两个人,你们勾结在一起吧,朕支持你们,放开手好好干。
朱由校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玩权术的帝王了。
在后世,权术基本上是有一个归纳和总结的。通常指的是统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是剥削阶级御用的政治工具。这里的统治阶级,一般指的是皇帝。
第一,“权术“要为统治阶级尽“忠”,因而是统治阶级御用的治政工具。
第二,“权术”要为统治阶级尽“责”,因而,对敌对集团进行有效的分化、瓦解乃至镇压,毫不留情。
第三“权术”要为统治阶级尽“能”,因而必须耍弄“权术”极尽欺骗、愚弄民众之能事。
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大权术家无一不是大伪诈家、大阴谋家,无一不给后世留下了千古骂名。
“权术”意味着残酷、欺骗和背信弃义。
“权术”,就是专指政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
有明一代的皇帝当中,嘉靖皇帝就是一个权术高手。
纵观他的一生所作所为,绝对可以和权术家画上等号。
想起嘉靖皇帝,朱由校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站起身子向外走了出去。
转回来的陈洪连忙迎了上来,径直来到朱由校的身边,恭敬地跟在后面。
虽然不知道皇爷要去做什么,但是陈洪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一处宅院的外面。
朱由校看着这处宅院,满意地点了点头。
地方不算大,与周围都隔开,算是一处僻静的所在,这里应该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陈洪跟着皇爷来到了这里,略微有些发愣。
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就是皇爷关押那个道士的地方,就是那个青云门的韩立。
虽然皇爷打着这个韩立的名号做了不少事情。但是陈洪却知道,皇爷对这个道士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这个道士的身份和名字,那都是陛下赐予的。不过也就见了那一次,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
这一次皇爷到这里来,难道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朱由校当然不知道陈洪在想什么。
站在门口沉思了片刻,朱由校轻轻的把门推开了,迈步向里面走了进去。
走进院子之后,朱由校就看到了那个道士正在院子里打坐。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对这个道士的表现还很满意。
自己将他给监禁起来,他还能够静心打坐修炼没有发疯,显然还是不错的。
虽然他或许是一个骗子,但还是有几分道士的模样了。
似乎意识到有人来了,韩立连忙睁开眼睛。
见到皇帝站在自己面前,韩立连忙站了起来。
他早就要憋疯了,现在见到皇帝来了,自然不敢怠慢。
原本他一直在害怕,觉得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没想到皇帝不仅没砍他头,他在宫里面还活的挺好的,还被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除了没有办法走出这个院子之外,其他的都挺好的。
在度过了害怕期之后,韩立还享受了几天。但是享受过了那几天之后,韩立就已经寂寞地不行了。
现在他很希望自己能离开这里,可是他也知道没有皇帝的命令,没人敢让自己离开这里。
现在皇帝来了,韩立自然是高兴的不行,心里面也忐忑无比。
看了一眼韩立,朱由校开口问道:“作为青云门的弟子,你可会炼制长生丹?”
韩立原本充满期待写满了快放我走的脸,瞬间垮了下来。他懵在原地动也不再动弹。
长生丹?
这是什么玩意儿?
ps:推一本书《文娱从旅行开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88章 炼制的丹药谁吃?
朱由校看着呆愣中的韩立,对于他不回答自己的问题似乎也没有什么不满。
他只是慢慢地坐直了身子,轻轻敲打着椅子的扶手,静静地等待着韩立说话。
半晌,韩立才回过神来。
他算是明白了。
皇帝这是让自己炼丹!
虽然与这位皇帝陛下只见了一次面,算上这次也才是两次,但是韩立对自己的情况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或者换个说法,他知道的是这位陛下对自己的态度。
这个陛下要用自己做一些皇帝想做的事情,只不过需要伪装成是他老韩做的样子。
从陛下给自己改名字、设定门派伊始,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现在还来问自己会不会炼长生丹,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询问,而是点明了让自己炼制长生丹。
韩立心里虽然明白,可是他有一点不懂,那就是这个长生丹究竟是什么东西?
如果自己炼制出来的东西不是这位陛下想要的,那么自己的下场肯定就会很惨。
现在自己被软禁在这里好吃好喝的待着,如果是皇帝陛下不满意炼制出来的东西,那么估计自己连被囚禁的待遇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韩立直接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贫道不知道陛下所说的长生丹与贫道会炼制的长生丹是不是同一种丹药?还请陛下赐教。”
听了韩立的话,朱由校轻轻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在大街上行骗的人,果然反应比较快、适应能力比较强,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不过这也挺好,有一个会办事的人,免得自己多费唇舌。
“朕让你炼制的长生丹是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丹药,虽然不能够真正使人长生不老,但是也能够强身健体。”朱由校缓缓地开口说道。
韩立听了朱由校的话,若有所思。
作为一个常年在江湖上行(keng)侠(meng)仗(guai)义(pian)的道士,虽然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道士,但是一些基础的把戏他还是会的,不然早就让人拆穿了。
简单的医术他也会一些。当然了,这里的医术指的是他会搓药丸子,比如山楂丸。
可是,真正的炼制丹药,他根本就不会!
“回陛下,贫道所知的长生丹也是有这种功效的。不过贫道不知道陛下的丹方是否比贫道的更好,能否请陛下将丹方赐给贫道?”韩立这话说得小心翼翼的。
事实上韩立心里面已经有了打算,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就用山楂丸糊弄一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韩立,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这个韩立根本就不会炼丹,不过没关系,反正炼制出来的丹药自己又不吃。
至于丹方,自己虽然没有,但是这个世界上又不缺炼制长生不老的丹方,派人弄一副来也就是了。
轻轻地站起身子,朱由校吩咐道:“朕会让人准备好丹方的。”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他一边走一边对陈洪吩咐道:“让人准备好炼丹的炉子,再配几个人给韩道长打下手。等到丹方到了之后,即刻开始炼丹。”
陈洪听了朱由校的话,连忙开口说道:“奴婢马上去办。”
事实上陈洪的心里也担心的不行。
这个韩立的来历,陈洪可是清清楚楚的,根本就是一个江湖骗子。
现在皇爷让这个骗子炼丹,炼制出来的丹药谁敢吃?
怕不是毒药吧?
难道皇爷要吃?
陈洪摇摇头。
这个韩立的事情自己知道,皇爷自然知道的更是一清二楚,更何况整件事情本身就是皇爷亲自安排的。
皇爷怎么可能吃这个韩立炼制的丹药?
那这样……这个丹药是给谁吃的?
总不能是炼制着玩儿的吧?
想到这里,陈洪猛然停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自己怕是要死了。
走出了韩立所在的院子,朱由校轻轻地伸了一个懒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自己在玩阴谋诡计罢了。
想到这句话,以及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朱由校无奈地笑了笑。
皇宫里面朱由校在琢磨着炼丹,皇宫外面全闹翻了天。
东林党面临着大危机,这是所有东林党人都知道的事情。
今天的这一次聚会,为了就是解决这件事情,拿出一个办法来。
所以这一次京师的东林党头目都到了,包括礼部尚书孙慎行、工部侍郎赵南星,以及聚会的发起者高攀龙。
而邹元标和杨涟被隔离在家里,自然是不可能过来的。
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内阁大学士韩爌、天子的老师孙承宗却一个也不在场。
事实上,东林党他们也没想邀请这两个人。
相比较起来,韩爌孙承宗这两个人虽然是东林党,但是和东林党牵扯的比较浅,只能算是外围成员,根本不是核心成员。
几个人商量的挺好,也达成了一致。
对于这次的事情,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他们与韩爌的看法不一样,一旦这一次妥协了,那么就没有退路了。
况且放弃邹元标和杨涟会让很多人不满。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上一次弹劾熊廷弼,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一起搞出来的事情。
虽然没怎么商量过,但是大家也都是有默契在的。如果这一次不管他们,那么下一次你怎么让其他人卖命?
他们已经做出了决定,准备坚决不承认结党营私,放弃掉姚宗文冯三元等人,坚持高攀龙最初的策略,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李如祯身上,甚至可以加上刘国缙,承认这些人收受贿赂。
这算是给陛下的一个交代,结党营私的事情不能承认,要保住邹元标和杨涟。
他们要指责冯三元是诬陷,大理寺那边儿张老三的死也和他们没关系,彻头彻尾就是一场诬陷。
何况张老三已经死了,可以说是死无罪证,没有人能够证明整件事情是杨涟做的。
至于冯三元等人,贪污受贿的小人罢了。他们不过是想攀咬,这种人的话怎么能相信?
这样一来主基调就定了下来,按照这个基调去操作。
原本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不过突然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在场的几个人都紧张了起来。
礼部尚书孙慎行看着前来报信的人,站起身子问道:“确定是宫里面来的消息?”
报信的是孙慎行的管家,听了孙慎行问话,连忙开口说道:“的确是宫里传来的消息。”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89章 魏忠贤觉得扎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孙慎行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是有些感慨,又似乎是有些无奈,更多的则是不满和愤慨。
目光转向众人,孙慎行缓缓地开口问道:“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有什么看法?”
众人的脸色都非常难看。
高攀龙有些愤恨的说道:“这就是在断我们的根!”
众人默然。
这一点自然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不然大家也不至于全都噤声。
显然这个新出的情况,打得大家有些措手不及了。
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抱怨,而是该怎么解决?
“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他怎么也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工部尚书赵南星开口说道。
众人也全都迟疑了起来,孙慎行缓缓地问道:“怕不是和魏忠贤勾结在了一起。”
没有人敢说这个猜测是对还是错。
说猜测是对的,那也是正常的。东厂和锦衣卫相互勾结,本身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更何况东厂和锦衣卫相勾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果说是不对的,那也是正常的。因为东厂和锦衣卫也经常不和。
“现在情况不明,我们也不知道锦衣卫为什么会这么做。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工部侍郎赵南星抬起头,缓缓地说道。
“锦衣卫将这个陈可道送入宫,我们都知道后果是什么。这个陈可道,他可是李贽的弟子。”
在场上的人都明白,道统之争从来都不是用嘴说说的,争斗起来那是要死人的。
李贽是怎么死的?坐在这里的人谁不清楚?
一旦这个陈可道得到了陛下的信任,那自己这些人真的就完蛋了。
自己信奉的学说被斥为异端会是什么后果?
自己这些人也曾将李贽的学术视为异端,现在一旦对方当了权,自己这些人该如何自处?
或许对方不会弄死自己,就像自己当初没有弄死他们一样。但是一想到自己人考不上科举也无法做官,而且做官的也会被对方罢免和排挤。谁还坐的住?
在场的人心里边儿都有一些发虚。
“还能是因为什么?无非就是相互勾结落井下石!”高攀龙在一边大声的说道。
众人默然,显然高攀龙说的有道理。
魏忠贤现在针对东林党,锦衣卫插一手进来也不是什么预料之外的事情。无论是和魏忠贤勾结在了一起,还是对自己这些人落井下石,那都是能说的通的。
“陛下本就对我等不满。如果他认同了陈可道的说法,那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孙慎行抬起头开口说道。
“这件事情一方面我们要上书,另外一方面要对陛下讲清楚。应该联系那些给陛下讲书的人,让陛下知道李贽就是异端。这件事情迫在眉睫,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做!可以让孙承宗进宫试一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