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杨涟脸色又黑了,他抬起头看着邹元标:“大人以为该如何?”
邹元标心中一沉,他知道杨涟问这话的意思,这是要知道自己站在哪一边,是支持高攀龙还是支持他。
邹元标看着杨涟,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再一次问道:“可是确实?”
重重的点了点头,杨涟直言道:“确实,全都是亲自供述,或许有拷打,但是却不是屈打成招。他们勾结刘如珍,刘国缙在其中做中人,那份弹劾熊廷弼的奏疏,他们收了三千两白银。”
ps:2020,一切是新的开始!
新的一年,
愿日子温柔又安详,期盼之事皆如意。
愿你我赤诚且勇敢,所爱之人皆喜乐。
愿书友们多多捧场,多点打赏和投票!
2020,加油哦大家!!!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2章 陌生的邹元标
杨涟的话让邹元标的脸色再一次变得难看了起来,这件事情怕是麻烦了。
“此事陛下先问高攀龙,显然高攀龙的回答不能让陛下满意,因而陛下转而询问你;你的回答让陛下满意,所以陛下也听从了你的建议,愿意将此案交给你来主审。”
邹元标说到这里,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可此事怕是不好办啊!”
看着邹元标,杨涟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那大人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邹元标抬起头看着杨涟,这是今日杨涟第二次问自己了,这是在让自己表态,如果自己不表态,那不是说明自己没立场?因为不表态有时候也是一种态度。
从公来说,自己是杨涟的上司,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涟是自己的下属,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陛下将此案交给杨涟,那也就是在交给都察院审理。自己应该给予下属的足够的支持,同时也对陛下做出表态,那就是都察院的态度。
从私人的角度来说,杨涟是东林党后起之秀,自己乃是东林党元老,更应该看顾支持。
无论从公还是从私,自己的确都应该给他支持。
可是这件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熊廷弼的事情别人不知道,邹元标还能不知道,一方面的确是东林党勾结辽东的李如祯,另外一方面则是东林党在扫除方从哲的余党也就是齐浙楚党的残余势力。
这里面东林党参与的太深了,一旦事情抖搂出来,无数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杨涟看着邹元标,见他沉吟不语,心里面瞬间就沉入了谷底。
当初朝廷贬斥熊廷弼,熊廷弼于是上疏请求派人来调查,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又连章极论熊廷弼的过失,熊廷弼就请派他三个来核实,这件事情杨涟就坚决反对。
当时杨涟就觉得这里面有事,可是他只知道有人在排挤熊廷弼,但是他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勾结李如祯的事情在里面。
仔细地想一想,当时都察院火力全开,这里面难道没有邹元标的影子?
杨涟的确看不上熊廷弼,可是不代表他能够容忍恶意的构陷。
此时杨涟就觉得自己眼前的这位先贤有些陌生了。当初在东林书院讲学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对于东林党任用自己人,杨涟也不觉得有错,毕竟东林党都是君子,都是贤能的人。
可是现在看来,这里面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杨涟紧紧地盯着邹元标,想看看他究竟要怎么说。
沉默了半晌,邹元标缓缓开口说道:“文孺,此事当从长计议啊!”
说着邹元标看向杨涟说道:“虽然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人收受贿赂,德行有亏,可是弹劾熊廷弼却也是应有之意。熊廷弼为人暴戾乖张,实乃国之大害。”
“如今陛下重新起复了熊廷弼,加上魏忠贤进献妖道入宫,这些人已经有了结党营私之兆了。”
“如果此时以此案牵扯出更多的人,让天下忠正之士,何以自处?我等与阉党同谋乎?”
杨涟直接就意识到了邹元标的话是在逐渐加重的,刚刚还是熊廷弼和魏忠贤有结党营私之兆,现在直接就变成了阉党。
前面是猜想,后面是定性,从猜想到定性,邹元标只用了一句话。
杨涟也厌恶魏忠贤和熊廷弼,可是君子行事,当堂堂正正。岂能因为对方德行有亏,我也不要德行了?这是君子所为?此乃小人行径!
“此案倒也好断,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三人既然已经招供,那就让他们认罪画押也就是了。”邹元标继续说道:“李如祯在辽东坐视铁岭失陷,此乃罪一;勾结御使构陷边将,此乃罪二,可以下狱论死。至于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三人……”
“收受贿赂,德行有亏,罢官削职也就是了。”说着邹元标再一次看向了杨涟:“文孺以为呢?”
杨涟看着邹元标,他没想到自己崇敬的邹元标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人话吗?
李如祯论死,一旦李如祯死了,那就一了百了。您老做得更绝,您连高攀龙都不如,高攀龙还想着保住李如祯一条命,到了您这里直接让李如祯去死了?
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德行有亏,直接罢官?然后就没了?魏张这两个永不叙用都不提?这也叫完了?
不知道为什么杨涟想到了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年轻帝王,想到了先帝对自己的托孤,杨涟开口说道:“大人,下官以为此事当彻查,当严惩,朝臣勾结边将,此乃大忌。况且这些人是御史,御史本就是天子耳目,为风宪官,结果收受贿赂恶意构陷,不严惩不足以平众怒。”
“况且陛下让下官彻查,下官觉得如果不彻查,下官有负陛下重托,亦有负先帝之托。”
邹元标听了杨涟的话,脸色一瞬间就变得很难看了,不过还是语重心长的说道:“文孺,此事不可做此想,君子当守大义,大义当前,其余皆为小事。现在魏忠贤欲以此事构陷朝臣,牵连无辜,我等不能助纣为孽,为虎作伥。当务之急是扳倒魏忠贤这个权阉。”
“劝谏陛下重回圣人教化,不使圣聪被蒙蔽,相较起来,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不过小事情。”
杨涟看着邹元标陷入了沉思,助纣为孽?为虎作伥?
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说服眼前的这个人了,此时此刻,杨涟突然觉得这位有些陌生了,陌生到自己都不认识了。
如此行事之法,让他想到了徐阶,当年徐阶为了斗倒严嵩就是这么干的。
拍严嵩的马屁,把自己的孙女送给严世藩做妾,自己和严世藩成了儿女亲家,直接矮了严嵩一个辈分。他在自己的老家,纳田二十四万亩。
眼前的东林君子,怎么就成了徐阶之流了?
杨涟不懂,他觉得自己有些乱,连忙站起身子道:“大人,下官需要想一想。”
看着杨涟离开的背影,邹元标目光明灭不定,半晌叹了一口气:“还是年轻啊!”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3章 提醒选后
紫禁城内,朱由校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的眺望着远方。
陈洪在他的身后默默地站着。
朱由校没回头,只是轻声的说道:“消息放出去了吗?”同时还抬起手拉了拉毯子,让毯子把自己盖得严实一些。
“回皇爷,已经放出去了。”陈洪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谁放出去的?”
“王公公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叫赵赫。”陈洪连忙说道:“没有去告诉他。只是他路过凑巧听到的,如今他已经将消息送到宫外了。”
皇爷没有再继续说话,显然这件事情就这样了,这让陈洪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猜不透自己家这位皇爷的想法。
就在方才,皇爷让人放出去了一个消息:
陛下欲将关押在东厂大狱的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几个人放出来。这几个人放出来之后会交给三司会审,但是高攀龙却没同意,因此令陛下恼怒。
至于为什么高攀龙没同意,因为他暗中勾结魏忠贤结为密友,魏忠贤答应让高攀龙入内阁,重现张居正和冯保旧事。
陛下因高攀龙不同意三司会审而恼怒,这才召见了杨涟。杨涟赞同了陛下之言,并且愿意亲自主审此案,于是龙颜大悦。
基本上这个消息就是这样了,这里面有真的,当然也有假的。
陈洪都觉得皇爷造谣太低级了。可是他又不敢说,这事也没人敢说。
放出消息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身边的小太监。王安本就和东林党关系很好,出了事也会查到那个小太监那里。
至于那个小太监,那也是从宫里面听来的,查到最后也无非就是宫中流言。
这皇宫大内流言还少了?不止皇宫大内,这京城、这官场,流言还少了?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放出各种各样的流言。
“朕这个皇宫啊!”朱由校轻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墙,什么都挡不住。”
说着朱由校转头对陈洪说道:“那个传消息出的内侍叫什么来着?”
“回皇爷,叫赵赫。”陈洪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泄露禁中之事,杖毙吧!”
“是,皇爷!”陈洪心肝都要颤抖起来了,皇爷这是要灭口,这个赵赫一死,那就是死无对证了。
想了想,朱由校又叫住了陈洪:“算了,杖毙太残忍了,朕是一个仁厚的君王。入宫为内侍已经残缺了,如今要死了,还是让他走得好看些,赐白绫吧!”
“皇爷仁慈。”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就准备去办事了。这事虽然震惊,可是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这宫里面哪一年不死几个人。
等到陈洪带着人去办事了,朱由校坐在轮椅上,撑着下巴眺望着远方。
这是这几日难得的大晴天,阳光也不错,朱由校裹着毯子晒太阳,舒服得很。
“皇爷,太妃娘娘身边的李环来了。”太监魏朝走到朱由校的身边,轻声说道,生恐惊扰了皇爷。
皇宫里面的太监也都是要当值的,基本上就是轮到你去了你才能去,不到你的时候做你本分的事情去。
现在陈洪走了,魏朝过来接替,这也是一个有名的太监。
在天启一朝,朱由校知道的太监就三个,最有名的自然是魏忠贤。
除了魏忠贤之外,剩下的两个是王安和魏朝,王安是魏朝和魏忠贤的义父,宫里面的干爹。
魏朝则是魏忠贤的拜把子弟兄,同时也是魏忠贤的入宫介绍人。
只不过无论是王安还是魏忠贤,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尤其是魏忠贤对魏朝,不但撬走了他的对食客巴巴,同时还将魏朝给发配到了凤阳。
只不过现在客巴巴死了,朱由校也不知道这对把兄弟还会不会翻脸。
李环,李庄妃身边伺候的太监,朱由校想了想说道:“让他过来吧!”
时间不长李环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之后连忙跪在地上行礼:“奴婢参见皇爷。”
摆了摆手,示意李环起来,朱由校开口问道:“可是太妃那边有事情?”
“回皇爷,太妃让奴婢来请皇爷,说是要与陛下商量一下遴选皇后的事情。”李环连忙说道。
朱由校一愣,选皇后啊!
如果不是李庄妃提醒,自己还真的忘了这个事情了。
只是朱由校也知道,这是李庄妃在宣示自己的地位。虽然不能做太后,但是自从住进慈庆宫开始,李庄妃就已经把自己当太后了。
为皇帝选妃是大事情,如果这件事情能够由她主持,她在这宫里面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回去上复太妃,朕晚上过去,正好在太妃那边用膳。”
“是。”李环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退了出去。
对于自己的选皇后的事情,朱由校其实不怎么关注,因为这事与他的关系不大,他说的也不算。
选皇后参与的人数不少,可是真的到他去选的时候,人已经不多了,选择也就不多了。
况且朱由校现在也没心思关心这个问题,他现在关注的是东林党。
消息已经出去了,朱由校要看看外间谣言四起的时候,东林党会如何做。
朱由校也想过消灭东林党,但是不会像魏忠贤那么干,因为那么干实在是太糙了,效果也不好。
再说了,东林党只是一个学派,他们后面还有人,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打倒了东林党还有西林党,难道也要打倒了?那齐浙楚党怎么办?也打倒?还是全都杀了?
这种事情难度太大,清洗是肯定要的,但是却不能这么干。
这一次朱由校想看的是东林党的人会怎么做,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高攀龙和杨涟,你们要怎么选呢?朕还真是好奇啊!
“陛下,魏忠贤来了。”魏朝又走了进来,小声的说道。
朱由校一笑,这个魏忠贤的动作还真的是快,不过也无所谓了。
他没回头,直接吩咐道:“让他过来吧!”
不一会儿,魏忠贤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之后,直接趴在地上磕头恭敬地说道:“奴婢参见皇爷。”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4章 密奏
时间不长,魏忠贤就从外面跑了进来,见到朱由校之后直接扑倒在了地上:“皇爷!”
“起来吧,有什么话说吧!”朱由校都没去看魏忠贤,只是静静的听着。
这两天可是把魏忠贤吓得够呛。
原本魏忠贤还挺得意,现在案子越做越大,一旦自己撬开了李如祯的嘴,那么自己就能抓更多人的人。等把案子做成了大案,那自己就能把这些人全都弄走,看看到时候还有谁敢弹劾自己。
可是事情却在这两天急转而下,皇爷居然要将几个犯人交给三司会审,这还有自己什么事情?
功劳没了也就罢了,一旦这几个人到了三司,查出一个查无实据全都是被他老魏严刑拷打的结果,屈打成招的帽子一旦戴上,自己的脑袋怕是就没了。
魏忠贤自然要想办法自保,想办法将涉案的人员留在自己的东厂。
在这个世界上,诋毁别人永远比证明自己更优秀简单,这也是后世所谓的民主选举常用的套路。所以选出来的人比的不是谁更好,而是谁没那么烂。
魏忠贤对于这一点领悟很深,他知道让皇爷将案子留在东厂证明自己能审理的多好没用。
最有用的办法就是证明对方有多坏、有多烂。而他今天来就是干这个的。
“皇爷,东厂密奏。”魏忠贤连忙将一份奏本拿了出来,恭敬的呈了上去。
朱由校这才抬起了头,拿过陈洪转呈上来的密奏,翻开看了一眼。
看过之后,朱由校奇怪地看了一眼魏忠贤,随后又很诧异。这份密奏上的东西不多,只是记录了两个人的对话,一个是自己刚刚任命的审案钦差杨涟,另外一个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
这两位东林党人士的对话,在这密奏上记录得非常详细,杨涟如何说,邹元标如何说。在密奏的后面,邹元标给出了案子的判决结果。
看到这里,朱由校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果然是东林党的君子,这话说得还真的是持正。李如祯论死,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几个人罢官,后面居然连一个永不叙用都没有。这就是回去避避风头,说不定哪一天就起复了。
这密奏看得朱由校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滋味。
证实了之后的失望?亦或者是松了一口气?看见人家给的理由,对付权阉,大局为重,不拘小节,全都是正人君子所为。
可是事实上呢?
一个边将勾结朝中大臣构陷守边大臣的案子就这么被压下去了,处理的也不过是一个李如祯罢了。
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几个人,基本上就是回家眯一阵,说不定还有人去送,再来一句“此行十分光耀”。
“还真是为国为民东林党啊!”朱由校笑着感慨了一句。
看了一眼垂手站在一边的魏忠贤,朱由校笑了,随后说道:“行了,事情朕知道了,先这样吧!”
魏忠贤一愣,先这样了?怎么能这样呢?他们都准备这么干了,皇爷你还能忍?
“你还有事?”朱由校看着魏忠贤,开口问道。
魏忠贤一愣,虽然不甘心,可是他也不敢继续停留更别提继续问了,连忙说道:“奴婢告退!”说完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魏忠贤离开,朱由校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地陷入了沉思。
还真是人嘴两张皮,邹元标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
在邹元标看来,李如祯熊廷弼都是小事,打倒魏忠贤才是大事,为了大事在小事上有所取舍,这也很正常。
当然了,也非常有可能是因为邹元标收了钱,但是人家就是能说出一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道理。
“果然政治没对错,只有立场。”朱由校感慨了一句。大家站的立场不同,说什么都白说。
或许在东林党看来,不收税,听我的,这才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
就像后世某国,听我的就是对的,不听我的就是错,错的就要打倒。
想到这里,朱由校顿时就笑了,他突然想到后世一步叫做《横空出世》的电影,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名的台词:qnmd!
“皇爷,可以去慈庆宫用膳了。”魏朝见朱由校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连忙恭敬地说道。
一看时辰,不知不觉过得这么快,朱由校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笑着说道:“走吧。”
等到了慈庆宫,远远便看见李环带着宫女守在宫门口。
李环正焦急正来回踱步,已经过了用膳的时间,还以为皇爷今晚不会来了。正想着,就见着一袭明亮的黄从远及近。
“娘娘,皇爷来了!”李环欣喜地跑进慈庆宫。
庄太妃心中已然从方才的失落变为欣喜,皇帝来了,这代表什么?之这代表着皇帝真的有意将选妃之事交给自己,她怎么能压得住心中的兴奋,这一次选妃之后,自己就是没有太后职衔的太后了,不由得站起身子,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陛下。
朱由校和煦的笑道:“太妃,小心着凉。”说着便从一旁的宫女手中接过狐裘亲自替庄太妃披着。
“不碍事。”庄太妃温柔地笑道。
很快就坐下来了,李环招呼人上膳,是宫中典型的家宴。庄太妃闲拉起家常,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选皇后的事上。虽然看起来像是无意之中提起的,但是无论是朱由校还是庄太妃都知道,这就是故意说到这里的。
“自太祖定鼎中原开始,留有祖训:凡皇帝须十六岁大婚,立皇后。如今陛下已经十七岁了,正应遵循祖训建后宫、立皇后。”说完,庄太妃静静地看着朱由校,等他表态。
“是啊!”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民间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就交给太妃去办吧!”
庄太妃听到这话之后,瞬间就笑了起来,连忙说道:“陛下富有天下,婚姻之事自然不能马虎,需得司礼监一起协办。”
朱由校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道:“如此,便劳烦太妃亲办了。朕会叫王安协办。”
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5章 召见邹元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朝廷都在围绕着一件事情忙活,那就是为天启皇帝选皇后。
虽然是为自己选皇后,可是朱由校发现好像没自己什么事情。整个选后的事情是有庄太妃来负责,具体负责办理的人乃是司礼监的王安。
原本朱由校还想了解一下选皇后的流程,毕竟在后世看过那么多选秀的小说,还没机会真正看看过程呢!可现下看来,是没他什么事了。
选皇后没有自己什么事情,朱由校依旧只能在乾清宫看大臣们递上来的奏疏。
就在朱由校批奏疏的时候,陈洪来到内阁:“传陛下圣谕!“
内阁众官员行礼。
陈洪环顾众人道:“传陛下圣谕:天地畅和,阴阳调顺,万物之统也……”
这话一出,内阁诸臣心中一动。
果不其然,就听这位大太监继续说道:“……夫本朝素赖道统,以应乾坤,天命阴阳,不可或违。朕逢华岁,适值嫔纳,遂尊庄太妃懿旨,诏天下诸道州县,广选秀女,以实六宫。”
诸位内阁大臣暗道果然,心中跟明镜似的。就见陈洪顿了顿,声音渐高,继续道:“朕令户礼二部奉持此谕,公巡州县,凡女及笄之上,花信之下,容姿端秀,莺音正仪,复耽擅六艺之华者,皆侪甄进之列,着尔持朕谕,品选昭媛,进奉良娣,正隆阴阳,匡大明之旻安,续宗庙之绵延。钦此。”
这道圣谕传遍天下后,所有州县的官员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全都忙着遴选治下的美女。
这也不难理解,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选秀可是一次最为难得的机会。
就算自己推举之人最后成不了皇后,哪怕只是成了一位贵妃,自己作为推荐人肯定能够被其照顾。作为皇帝的枕边人,只要她一个念想,自己的官路还不是一路高升?
所有的官员都是不遗余力地到处搜寻美貌的或是有才的黄花闺女,甚至官员亲自到当地有名气的女儿户家中去威逼利诱他们将闺中的女子交于自己。
1...89101112...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