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赵氏虎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静女拾了些枯萎的树枝过来,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点燃了篝火。

    那个火折子,是赵虞这几日砍了一截竹子自己制作的,用那一晚他与张季等人分别时,张季给他防身的那一柄带鞘的短剑。

    这柄短剑此刻就藏在赵虞的怀中,也是二人唯一的防身之物。

    点燃篝火,将火折子收好放回怀中,静女坐到赵虞身旁,忍了许久,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少主,明日还去叶县么?”

    “……”

    赵虞默默地摇了摇头。

    也是,毛公都不在了,他还去叶县做什么?

    “那……去哪?”

    “明日……绕过叶县,去郾城看看吧。”赵虞犹豫说道。

    去郾城,投奔外祖、外婆?

    不,这并非是赵虞的初衷,他之所以选择去郾城,纯粹就是为了看看二老当前的情况,倘若二老还安然无恙,那就带着二老一起逃亡。

    尽管理智告诉他,倘若当真有人要对他赵氏赶尽杀绝,那么对于周家,那些人必然也不会放过。

    斩草除根,这是三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

    但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或许有他乡侯府的人侥幸逃出升天,在他之前投奔了郾城,抢在梁城军对周家二老下手之前,带着二老逃离了郾城。

    亦或,二老得知了他赵氏的惨剧,猜到自己也不能幸免,是故提前逃离,留着有用之躯给女儿、女婿、外孙报仇雪恨,也不是没有丝毫可能。

    事到如今,赵虞也只能这样默默祈祷了。

    “咕……”

    赵虞的肚子响了,反应过来的他,这才感觉到难耐的饥饿。

    趁天色还未彻底暗下来,他俩到附近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但遗憾的,临近冬天的山林里,实在没有多少可以果腹的东西,赵虞与静女寻找了将近一个时辰,也仅仅只找到寥寥无几的山果,大多都已经烂了,坏了。

    这些找到的山果,以山栗居多,确切地说应该属于坚果,个头很小,看上去好似有一捧,但实际上剥掉壳没多少肉,根本不够赵虞与静女二人果腹。

    这不,待等到夜里大概酉时前后,静女的肚子就先咕咕叫了起来。

    她害羞地偎依在赵虞怀中假寐,但在篝火的照拂下,她微微颤抖的睫毛,以及羞红的面庞还是出卖了她。

    此时赵虞也无心去逗她,因为他也是又饥又冷,旋即,他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却见静女从怀中取出一个饼,递给了赵虞:“少主,我这边还有吃的。”

    赵虞愣了愣,出神地看着静女手中的饼,看着那个只被咬去小小一角的饼。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三日前蔡裕送给他们的。

    赵虞的那个他当时早就吃掉了,没想到静女却偷偷将她那个藏了起来,连他都隐瞒着,直到此刻他饿了,静女才将它拿出来。

    你怎么不吃?

    你为何藏着它?

    似这种蠢话根本无需去问,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不饿。”赵虞摇了摇头,尽管肚子饿地咕咕叫,他亦面不改色。

    但即便如此,静女还是将那个饼塞到赵虞手中:“少主,你就吃吧,不用担心我,我吃地少,吃了方才那些山果就已经饱了……”

    她还未说完,她的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羞地满脸通红。

    最终,在赵虞的坚持下,静女妥协了,她偎依在赵虞怀中,把赵虞塞到她口中的饼大大地咬了一口,旋即,二人分着把仅有的那个饼吃完,总算是稍微缓解了解饿。

    将最后一口食物塞到连连摆手想要拒绝的静女口中,赵虞搂着她,轻声说道:“娘说得对,再坚强的男儿,身背后也得有一个支持他的……呵。有你在,我就不会迷茫。”

    静女愣了愣,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她快速将口中的食物咽下,抱住了赵虞的胳膊。

    “静女,会一直跟随少主的,绝不会抛下少主,就像夫人对乡侯那样……”

    初雪,渐渐飘落。

    赵虞与静女躲在由树枝搭建的简陋窝棚中,相互偎依着,看着从天空飘落的雪。

    雪很冷,但心却很暖。




第120章:昆阳遇寇
    『PS: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以下正文————

    次日,赵虞决定带着静女向北绕过叶县,前往郾城。

    叶县的北部,有一个小县名为昆阳,城池、县域的规模与鲁阳相差不多,可能略小一点,但与叶县的来往却不亚于鲁阳那般紧密。

    这昆阳,南临叶县,往西北方向即为汝南,而往东北方向则是襄城,但令人费解的是,明明它跟叶县挨得近,来往也紧密,但叶县属于南阳郡,而昆阳属于颍川郡,叶县与昆阳之间的模糊交界,即为南阳郡与颍川郡的分界。

    昨晚夜里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眼瞅着凛冬将至,赵虞觉得必须带着静女尽快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否则若继续藏身在山林,他俩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而昆阳,就是赵虞当前暂时选择的栖身之地,至少要比鲁阳、叶县安全地多。

    随着半日的赶路,赵虞带着静女来到了昆阳县的县城。

    当时他站在城外远处观望了片刻,果然没看到那些身穿皮甲的军卒,站在县城外值守的,都是一些没有穿戴甲胄的县卒。

    『好!』

    赵虞暗暗叫了一声好,转头对静女说道:“看看能否混进城去。……切记,我叫周虎,你是我弟弟周静。”

    “嗯。”静女虽然又冷又饿,但依旧打起精神,绷着脸做一副严肃的模样。

    叮嘱罢静女,赵虞拉着她的手,徐徐走向县城。

    『让我混进去、混进去……』

    途中,赵虞暗自祈祷着。

    在他看来,只要他能混进城,那就好办了,尽管他与静女皆身无长物,但他们可以通过帮人做事的方式勉强混过这个冬季,昆阳的县城再怎么说也是县城,城中未必不会缺人手,介时那就是赵虞与静女的机会了。

    当然了,前提是他能混入城内。

    但遗憾的是,两个十来岁的孩童走在一起,身边又无大人,这实在是过于显眼了。

    守城门的几名县卒看了他们一眼,立刻就围上前来盘问:“站住,两个小子,你俩不是本地人吧?从哪里来?有路引么?”

    在这几名县卒的盘问下,赵虞开始讲述他编好的故事:“……我兄弟二人是从宛北逃难至此,没有路引,求几位大叔行个方便,城外实在是太冷了。”

    在他声情并茂的恳求下,几名县卒脸上闪过几许怜悯之色,小声相互商议。

    “老张,放两个小孩进城,应该没事吧?”

    “别吧,大人不是下令了么?从叶县逃难而来的难民,一律不得进城。”

    “可这两个小孩……”

    “给他们点吃食,打发他们回叶县吧,叶县不是有赈济难民的工点么?”

    听到这几名县卒小声议论,赵虞就知道进城没戏了。

    果然,片刻之后,其中年纪较大的一名县卒分了赵虞与静女一人一个巴掌大的饭团,带着几分歉意对二人说道:“小子,我县的县令大人早先下了命令,难民一律不得进城,你不妨带你弟弟回叶县看看,叶县有可以容纳你兄弟二人的地方……”

    听他的意思,赵虞隐约听出几分意思:似乎昆阳县的县令很惧怕从宛北逃难而来的难民涌入他昆阳。

    在县城吃了闭门羹,赵虞只能带着静女离开。

    但好消息是,他们又得到了两块饼。

    将其中一块让静女暂时藏起以备不时之需,赵虞将另外一块饼撕开,与静女一人一半。

    这次,他前前后后盯着静女,不给她任何偷偷将食物藏起的机会,也不听静女那所谓‘我吃饱了’的善意谎言,以少主的命令要求她吃完。

    静女当然不敢违抗赵虞的命令,眼眸中夹杂着无奈与开心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吃完了那半个饼。

    虽然赵虞的命令很强硬,但想到他是关心她,静女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一想到二人眼下的处境,静女难免又有些担忧起来:“少主,这进不了城,该怎么办呢?”

    赵虞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倘若换做在春夏季节,径直前往郾城也不要紧,但眼下是寒冬,他们必须尽快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过冬,否则,撑不到郾城,他俩必定会被冻死在荒郊野外。

    他想了想说道:“去附近的村庄碰碰运气。”

    “嗯。”

    凡县城,周围二十里内必有乡里村庄,这不,大概两个时辰不到,赵虞与静女就在昆阳县城的北侧找到了一处乡村。

    此时未时已过,大概再有一个多时辰便要临近黄昏,因此赵虞立刻带着静女上前。

    这座乡村,姑且就称作许乡吧,因为随后赵虞与村中青壮交流,得知村内的村民基本上都姓许。

    感觉这许家村与鲁阳的郑乡差不多,四周也都是田地,当然,眼下已被积雪所覆盖,远远看去白茫茫的一片,而在这片白色的雪原上,林立有大概几十处民居,最中间处还算挨得紧密,处在边缘的就分散多了。

    那些挨着紧密的房屋,大概就是村的中心地带,即村长、乡长或村老、乡老所居住的地方。

    即便是冬季下的这种乡村,村内外也并非无人照看,除了有些孩童在雪地上玩耍,还有一些青壮结伴在四周巡逻,查看村子四周的竹篱笆。

    这些人当即就注意到了赵虞、静女二人,立刻围了上来:“那两个小孩,哪里来的?”

    赵虞连忙将编好的故事又说了一遍。

    一听赵虞、静女自称是从宛北逃难而来难民,那些青壮顿时皱起了眉头,看向赵虞与静女二人的目光,三分怜悯、七分嫌弃。

    看着他们嫌弃的目光,赵虞忽然想到了郑乡。

    他依稀记得,似乎当初郑乡的乡人,也曾用这种嫌弃的目光看待丁鲁等逃难而来的难民,原本赵虞只是有些怜悯那些难民,直到此刻他亲身经历他这才意识到,当初涌入他鲁阳县的难民,究竟有多么的绝望。

    大概就是眼前这种绝望吧……

    “村里没有多余的食物,也不收容外乡人,你们两个小孩赶紧离开吧。”

    那几名村中青壮挥挥手驱赶,旋即转身离开了。

    “少主……”

    静女抓住了赵虞的衣袖,弱弱地唤了一声。

    “呋,没事,这点挫折还打不倒我。”

    赵虞摇摇头,脸上露出笑脸安抚着不安的静女,旋即苦笑说道:“只不过,今晚你我可能又要在外面挨冻了。”

    “我不怕。”静女摇摇头说道:“只要有少主在,再冷我也不怕。”

    揉了揉静女的头,赵虞神色复杂地看着远处那几名离开的许村村民。

    今时今日他才体会到,当日涌入他鲁阳的难民究竟有多么绝望。

    但同时,那些难民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闯入的是鲁阳,是他鲁阳赵氏所在的鲁阳。

    截止他乡侯府遭难之前,他鲁阳境内收容了接近一万数千的难民,这些人之所以能活命,能在他鲁阳安居,其中功德大半都得归功于他的父亲鲁阳乡侯,归功于他鲁阳赵氏。

    然而,作为或许是鲁阳赵氏最后血脉的他赵虞,却几乎走投无路,他甚至无法给身边忠心小女仆一个挡风遮雨的栖身之地,这个世道,真的像父亲所说的那般太平盛世么?

    呆站了些许时候,正当赵虞准备带着静女离开,抓紧时间趁天还没黑找一个可以过夜的地方时,忽然眼前的这座许村,警钟大响。

    或有人提着一口铁锅,一边敲得铛铛作响,一边大声呼喊。

    喊的什么,赵虞听不真切。

    他带着静女好奇地走近村内,躲在一间土坯屋的墙根,偷偷观望村里。

    此时,村里一片混乱,许许多多许村的青壮手持木棍、草叉,好似要跟人拼命。

    但就当赵虞与静女猫身在那间土屋旁的那一瞬间,只听砰地一声,三名村中的青年被人用什么东西扫飞,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此时赵虞这才发现,似乎有一拨不速之客杀到了许村。

    只见那些不速之客一个个蓬头散发、凶神恶煞,个个手持刀剑、长矛,一看就知道并非善类,只有为首的那一人,看上去倒还有几分正派,可惜这人一开口的话,却跟正派扯不上关系:“……我等此来,只为钱粮吃食,莫要逼我杀人。”

    噗,那人将手中的长矛重重拄在地上。

    顺眼望去,赵虞看到这人的脚下倒着一人,殷红的鲜血已染红了地面。

    『这些是什么人?附近的贼寇么?』

    赵虞一边打量着一边想到。

    而就在这时,村内响起了呼喊声,解释了他的困惑:“应山贼!应山贼袭村了!”

    『应山贼?』

    赵虞皱着眉头思忖着。

    应山贼,顾名思义就是应山上的贼寇咯,可应山上有贼寇么?

    说实话,赵虞还真不清楚,毕竟他以往并不曾关注过这些事。

    “少主,咱们赶紧走吧。”

    静女害怕了,拉扯着赵虞的衣袖小声说道。

    “嗯。”
1...5556575859...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