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农家之每天都在躺赢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元鱼琥珀
“茹宝,人哪去了?”,站在屋檐下,李氏只看到丈夫在院子里劈柴,女儿倒是不见了。
赵忠禄拿刀朝菜园子的方向一指:“里面呢,不知道看到什么好玩的了,进去就没见出来。”
李氏走过去,往菜园里瞅,一下子还真没找到。
“茹宝?”
“娘,这呢!”
拿着一小节菜心,茹宝从白菜堆里钻出来,“有菜心,娘中午做这个吧。”





穿越农家之每天都在躺赢 第3节
“合着是想吃的呢,行,中午给你炒白菜心吃”,将女儿抱起,走出菜园,顺便把园子门给关上,等会鸡要是溜达到前院,里面的菜可就都给嚯嚯了。
“想不想吃鱼?等会让你爹去池塘里捞条鱼回来,中午炖鱼汤喝。”
女儿大病刚好,家里的母鸡要留着下蛋,不能吃,但是池塘里鱼还是有的,都是平常当家的在河里逮到放进去养的,可以钓一条炖汤给女儿补补。
“我和爹一块去”,她想尽快熟悉周边环境,所以现在但凡是大人要去的地方自己都想跟过去看看。
“池塘离家近,等爹劈完这捆柴再去。”,女儿和自己出去,赵忠禄还是允许的,何况就那么点路。
将茹宝放在凳子边,李氏打算把家里的厚被子厚衣服这些都拿出来晒一晒。进了腊月,这么好的天气可不能保证天天都有。
茹宝一个人坐在凳子上,有些无聊,没有娱乐活动,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打发时间。她仔细想了想,早上大伯母拿了花生过来。
后天就是腊八节,嗯,她可以把花生给剥了,想到就做,从凳子上爬下来,向着正厅走去。
不过走到正厅外,看着自己的三头身,再看看有自己一半高的门槛,一时有些为难,要趴在上面跨过去么。
李氏抱着被子正好看到女儿苦大仇深的样子,忍不住发笑:“怎么了,要不要娘抱你进来?”
抬头看到娘在笑,茹宝也有些囧,小脚在地上画圈圈,“娘你把小竹篮给我,我来剥花生。”
李氏只以为她是想吃花生了,女儿人小吃不了多少。而且花生有壳就算掉在地上也不会脏,就把小竹篮给她,反正腊八粥要的是怎么都够了。
两只手捧着有自己一半大的竹篮,茹宝小心翼翼的走着。好在里面只有二两,不然自己还搬不动。
慢慢走到凳子边,将竹篮放在凳子上,自己则站在凳子旁边,高度刚刚好。
两只手合力将花生壳捏碎,把花生米倒进竹篮。外面的红衣先不剥,等娘要用的时候再去掉,花生壳扔地上就行。
本以为剥花生会是个轻省活,但自己现在到底是个三岁小娃呀,手还嫩的很,捏了十几个就有点疼了。
于是放弃拿手捏,改用牙齿咬。这下好些了,花生壳很脆,一咬就裂开来,再用手抠一抠就能把花生米倒出来。
“走,和爹去捞鱼”,等将柴砍完,赵忠禄到木工房拿了捕鱼竿,右手拎着木桶。看女儿小小个人站在凳子旁边抠花生。走过去瞧一瞧,竹篮里只剥了一小把。
拿起一个吃了,赵忠禄把捕鱼竿和木桶用一只手拿,另一只手去抱女儿,这就往池塘方向去。
出了院门向右走,有一条小路通向池塘那边,这是赵忠禄和李氏两人开出来的。加上池塘和菜地都在这边,来来回回多走几趟就把路给踩实了。
沿着小路走,过了自家院墙的范围就能看到一块三分大小的菜地,也是用篱笆围起,但是围的更密实些,篱笆墙外还栽了荆棘丛。
走过菜地,有一条一米深的沟渠,里面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沟渠上搭了两块厚实的木板,方便人在上面走动。
经过沟渠再走个十几步就到池塘边了,池塘里的水也是从山上引的。
建水村这边山多水也多,村里人喝水一般除了打水井就是直接从山上引水。赵家当初是因为建了院墙后从山上引水不方便,才在院里打了口井,但是平时需要洗衣服浇菜地之类的主要还是到沟渠这边来。
让女儿在地上扶好站稳。,赵忠禄这才拿起捕鱼竿。
捕鱼竿由一根长木竿还有一个网兜构成,这个只能用来捞大鱼,那种小野鱼是捞不上来的。
茹宝站在池塘边,第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两条红鲤鱼,其他的一时还找不到在哪儿。
等过一会儿再仔细瞧,才隐约能见到几条鱼在游动。
这边赵忠禄看准一条鱼,将捕鱼竿快速伸过去捞起,眨眼间就捞上来一条。
等鱼倒进木桶里,茹宝走过去一看,有一尺多长,此时正活蹦乱跳的,“这是什么鱼?”
除了红鲤鱼,其他的她只知道名字,但都不能和它们的长相对应起来。
“两斤多重的草鱼,回去让你娘好好炖了吃”,猛拍一下脑袋,他好像忘记拿刀来杀鱼了。
“茹宝,走,回去了。”
“不拿木桶么,鱼还在这呢”,见爹抱起自己就走,没管木桶和鱼,她不由的出声提醒。
“先放这,爹回去拿刀来杀鱼。”
听到等会还来,茹宝就扭着身子想下地,不想现在回去,“那我在这守着鱼,这里也有太阳。”
赵忠禄想了会儿,这边基本上没什么人过来,而且自己快跑回去也用不了一会儿。
“那你乖乖站在木桶边,不许乱走!不然拘你在家一个月。”
茹宝乖乖的点头,见爹迅速跑远,这才把手撑在木桶的把手上。
眼睛滴溜溜的看着池塘,里面两条红鲤鱼还是那样醒目,其他鱼偶尔能看到一两条,大部分还是躲在池塘比较深的地方。
不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鱼.....
捡过旁边的石子,往里面一扔,水面立刻起了波纹,还能看到好几条黑色的鱼在迅速游动。
等赵忠禄拿着刀回来,就看到女儿还乖乖的站在木桶边。白嫩嫩的小娃扶着木桶,要是再抱着一条大红鲤鱼,那可真是活脱脱一个年画童子了。
将菜刀放到木桶里,赵忠禄弯腰准备抱起女儿回家。
“不,我自己走”,已经熟悉过来的路了,茹宝不想再被抱着,躲开爹伸过来的手,自己沿着池塘边走回去。
看女儿在小路上走的挺稳当,他也就没有强求,不过到了沟渠的木板那就直接上前拦腰抱起,几步走过了再放她下来。
“爹要在这里把鱼杀好,茹宝你在旁边等一等”,拿着木桶到沟渠边开辟的一块洗菜挑水的地方。
赵忠禄将草鱼一把拍晕,刮鱼鳞去内脏,把鱼的牙齿扔掉,腹内的黑膜也刮干净,再用水多冲洗几下就清理好了。
将带来的木桶也放水里冲干净,杀好的鱼和刀都放进去。
“好了,走”,拎好木桶,示意女儿往前走。
“鱼还在动”,都已经这样了还能动,茹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说明鱼很新鲜,大部分活鱼刚杀好都是会动的”,他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已经杀好的鱼会动也很好奇,还以为没死透呢,后来看多了觉得就是这样的啊,不动才有问题。
走进院里,抱起茹宝跨过门槛,将木桶拿到厨房去,媳妇正在烧火,大锅里用木甑子蒸着米饭。
“鱼收拾好了?”,拿起来看了看,收拾的挺干净,就直接将草鱼放在砧板上,两边斜着切花刀,方便入味。
再把生姜切成薄片,拿起提前找出来的砂锅,将草鱼放进去,加入刚好没过鱼的热水,然后撒入葱和姜片。
放在小火炉上用文火烧两刻钟,时间到了再加入适量盐,鱼汤就炖好了。
等将鱼汤炖上,李氏接着将洗好的白菜心切了,今天中午的菜主要就是炒白菜心和炖鱼汤,再加上腌的咸菜,足够了。
厨房里没自己什么事,茹宝也就不在里面呆着了。穿过后堂来到大厅,四处找了找,不知道娘把小竹篮放哪去了,我花生还没剥完呢。
一时没找着,打算去前院里看看,走的时候竹篮是放那没动,娘可能没收进来。
看着正厅的门槛,自己终究还是要趴在上面跨过去啊,也不能每次都让爹娘抱哇。
不管了,反正自己是小孩,怎么做都行!顺利跨过门槛,站在屋檐底下四处瞧了瞧。
在前院找到了小竹篮,还放在凳子上,走过去一看,比自己之前剥的多了一大半,现在就剩一小把带壳的花生了。
吃饭前应该能剥完,于是便开始专心致志的去壳,偶尔也吃一两粒花生米。
这边的零食太少了,以前自己是从不吃花生的,如今竟然也有点嘴馋。
☆、哥哥
把花生全剥好,拍拍小手弄掉碎壳,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放太阳底下晒一晒。
见爹朝外面走,茹宝忙跟在后面过去,“爹你去哪?”
“到院门外喊你哥哥们回来吃饭,臭小子,到饭点都不知道回来”。
走到门外的小坡路上,赵忠禄朝着大哥家的方向大声吼,“孟平、孟安,回家吃饭了。”
茹宝觉得还挺好玩,深吸一口气,也学着扯嗓子喊,“哥哥们回来吃饭了。”
一大一小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不一会就看到两个孩子从赵忠福家的院子里冲出来。孟平跑在前面,孟安跟在后面追,边跑还想去扯前面大哥的衣服。见弟弟追的紧,孟平就跑得更快了,你追我赶,两人到小坡路上才停止嬉闹。
见两人孩子们已经走上了小路,赵忠禄就回屋里去了。这么点路,哥俩一会儿就能到家。
茹宝继续在院门前等着,看着两个一高一矮的小正太,她撑起小下巴,到现在为止,也只早上吃饭的时候见过一会儿哥哥们,之后两人就跑没影了。
“妹妹,你在等我们么?”见茹宝蹲在院门前成了一个球,孟平跑过去牵她的手,然后拉着一起回家。
“等等还有我,我也牵!”,看大哥牵起妹妹就要走,孟安急了,忙快步追上去,自己去另一边拉妹妹,这才满意。
走到大厅门槛那,孟平今年6岁,已经到赵忠禄的大腿,自己就能跨过去。孟安虽然4岁,比孟平矮半个头,但也能踮着脚过去。只有茹宝,还需要扶着门槛慢慢蹭才过得去。
见妹妹跨过来有点困难,孟平自觉是大哥哥,就想站里面将妹妹抱进来。两只手穿过茹宝的胳肢窝,用力往上一提,竟然没提动?!
深吸一口气,绷着小脸,再次将妹妹往上抱,但也只稍稍离了地面一点,除非把妹妹拖进来,不然看来是不成了。
孟平有些小失望,本以为自己已经是个大男子汉了,没想到竟然连妹妹都抱不起来。
孟安见大哥没把妹妹抱进来,走过去想帮忙,抱住妹妹的腰就要往里拖。
“嘿你们两个干什么呢,茹宝要给你们拆散架了!”,赵忠禄从厨房出来就看见三个孩子抱成一团。
两个小子一个架着茹宝胳膊,一个去拽茹宝的身子,弄得女儿在门槛上过不来下不去的,连忙过去将女儿抱进来,等另两个站好了再把她放下去。
“下次过门槛记得喊爹。”
“你们还小抱不动妹妹,要是不小心全摔倒,可就要让田大夫住家里了!”,两个孩子也是好心,赵忠禄就没有太过责备,不过门槛对茹宝来说是有点高了。
下午出去找两块平整的石头回来,里外都垫一垫,这样女儿进出就方便了,等以后再长高些就直接拿掉。
三人见爹没有发火,很快就又活泼起来,看娘端着砂锅出来,就知道是要开饭了。
跑到长凳边,孟平孟安蹭蹭两下就顺利爬了上去。
茹宝则求助的看着爹,怕自己爬翻了,万一磕个倒栽葱就完蛋。
把女儿抱上长凳,赵忠禄将碗筷分给孩子们,李氏则拿着木勺给他们添饭。
“好了,可以吃了”,等孩子们都开始吃饭,李氏先从鱼身上夹几块没有刺的肉给孟安和茹宝,孟平倒不用,他已经可以自己小心吃鱼不被卡住了。
吃着用砂锅炖的鱼肉,茹宝本以为没有提前煎过也没有放料酒,味道会有点腥,但没想到吃起来还不错,鱼肉很鲜嫩,腥味也几乎吃不出来。
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一条鱼很快就被分吃完,白菜心也见了底。
看碗里的饭都吃光了,李氏将鱼汤一人给盛大半碗,刚好歇歇肚子消化消化。
等将鱼汤喝完,茹宝放下陶碗,“我吃好啦。”
然后就自己趴在凳子上慢慢挪下来,向外走去找两个哥哥。他们吃的快,已经在院子里玩上了。
院子里现在晒着被褥床单这些,两男孩子就在里面穿过来穿过去,追逐打闹,不时发出嬉笑声。




穿越农家之每天都在躺赢 第4节
茹宝见他们玩的开心,也跟着凑过去,在他们后面追。别说,真玩起来还挺好玩。
三个人你追我我追你,一点也不嫌无趣。
孟平和孟安见妹妹跑的慢,不时还回头来招惹一下她,然后转身又大笑着跑走。
茹宝也不脑,有时候看他们跑得远就突然转个方向正朝着他们去追。弄得两个哥哥措不及防,连忙急转弯拐个方向。
“去去去,到别的地方玩。”
“要是把被褥这些弄倒了,我可就要给你们一顿竹笋炒肉了。”
看孩子们一直在晒被子的地方跑来跑去,李氏连忙过来阻止。真弄塌了还是得自己洗,腊月里还不一定能干。
被娘阻止,孟平就拉着弟弟妹妹停下来,走到离晒被子比较远的地方,“我们来玩老鹰捉小鸡,孟安当老鹰,我当大公鸡,妹妹是小鸡。”
想着妹妹当小鸡,她还跑得慢,自己稳赢,孟安就答应了,“好,我是老鹰。”
茹宝无所谓,只要别让自己一个人呆着无聊就行,到大哥的身后躲好,牵着他的衣服,“我准备好了。”
刚说完孟安就冲过来,好在孟平反应快拦住了。茹宝赶紧往后躲,拉开距离。
你追我挡,战况好不激烈,整个院里都是三人兴奋的叫声和笑声。小孩子无忧无虑,整个下午就在这样的玩闹中过去了。
当日头只剩半个挂在山顶的时候,李氏开始收东西进屋,先把被褥床单这些抱回房间铺好,暂时不用的也收进箱笼里去,然后是衣服,也都拿进来归置到相应的箱子里。
等晾晒的衣物都收进来,太阳已经彻底落下去。
冬天天黑得早,李氏要赶紧开始准备晚饭了,不然一家人还得点油灯吃饭,有些浪费。
赵家一般是早上和晚上都喝粥,只有中午会吃干饭。因为人下午干的活比较多,但农忙的时候早上的粥会换成饭,这样能保证上午干活力气充足,做事也快些。
茹宝三人拿棍子哼哼哈哈的打闹着,一转头就看到爹背着背篼回来,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拎着用藤条绑结识的两块石头。
“爹你拿石头回来干嘛?”
三人围过来,看着爹放在地上的石头,两块都还挺平整,家里也不用砌墙啊。
“给垫门槛那,里面一块外面一块,这样茹宝进出就方便了。”
听到爹这样说,茹宝眼睛亮了!她不用再趴在上面进进出出了。
“我来搬过去”,说罢,便弯腰想去搬其中的一块石头,使劲用力,但还是没搬起来。
“哈哈你人还小,爹特意找的重点的石头,这样才稳当”,放下背篼和锄头,赵忠禄将石头拿到门槛那靠着门框边放好。
这样进出的时候女儿踩着石头还可以扶着门框,就不怕会摔倒了。
孟平和孟安见爹放好了石头,就去看背篼,里面都是冬笋,除了两个小点的,其他个头都挺大,“好多笋!”
拿起一个大的,孟安哇了一声然后举起来给妹妹看。
“今天运气好,上山找石头的时候看到就挖了。”
拉开围观的孩子们,将背篼提起来,拿到厨房去交给李氏。
“回来了,刚好可以吃饭”,让丈夫将背篼放在靠墙的架子上,李氏将最后一道炒萝卜片端出去,今天晚上喝粥的菜就是酸豆角,烟熏冬瓜丁还有炒萝卜片了。
“冬瓜丁好吃,”吃着以前没见过的这道咸菜,茹宝觉得很有嚼劲,加上娘调味料把握的好,咸度适中,还带点辣味,就着粥吃很不错。
“好吃家里还有很多,慢慢吃”,看闺女吃的欢,李氏也很高兴。
“吃完晚饭不许再乱跑了,等会让爹带着你们洗漱”,边吃李氏不忘嘱咐孟平孟安两个,洗漱完天差不多就黑透了,再跑去外面还不给冻生病了。
等赵忠禄喝完两大碗粥,茹宝三个已经围在火盆边叽叽咕咕说了好一会儿话。
“走,去澡间等着爹爹,爹给你们打水洗脸洗脚。”
澡间在木工房后面,都在后堂,离厨房也就几步的距离。
茹宝三个走到澡间里排排坐好。
赵忠禄先端过来一个木盆,放在旁边的木架子上,扯过洗脸巾,挨个给三个人洗脸。洗完脸后顺便把手都洗一遍,然后把水到了。
之后另拿过一个矮木桶,重新舀热水。回来后将孩子们的位子移一移,摆成一个半圆。
给他们的鞋袜脱了,三双小肉脚放木桶里一块儿洗。三个人在木桶里你踩我我踩你,嘻嘻哈哈的玩乐,差点把水给溅出来,受到赵忠禄的警告才消停一点。
不过一会后又继续互相踩着玩,只不过动静比刚才小许多。
“洗好了,都去火盆边烤火,别着了凉。”
给孩子们把脚擦干净,穿好鞋袜,让他们都去火盆边,等自己和李氏收拾好了就该去睡觉了。
李氏在他们洗漱的时候就出去将院门锁起来,等天黑透了再把大厅正门给关上,都这时候不会有人过来串门了。
☆、腊八
兄妹三人围坐在火盆边,三双带着肉窝窝的小手放在火盆上方。
“大哥的手最大,妹妹的手最小”,孟安拿手比划着,和大哥的比一比,又和妹妹比一比。
“嘿嘿因为我最大啊,小笨蛋。”
“来,我们玩猜拳。”
比手大小多没意思,还不如猜拳,坐着不用动就可以打发时间。
才玩两轮,赵忠禄和李氏两就过来了,“好了,该睡觉了。”
将孩子们赶进房间,赵忠禄顺便把火盆也端进去。现在三孩子和他们夫妻俩一块儿睡一间房,房间用木柜和箱子在中间隔成了没门的两小间,孩子睡里间,夫妻俩则睡外间。
家里也还有三间空房,但是他们还小。怕晚上没注意出事,就先和夫妇俩睡一间,等孩子都长大些再分开来住。
被窝里李氏早早放了汤婆子,现在很暖和:“赶紧上床睡觉,可以说话,但不许再打闹了。”
给茹宝把外衣都脱掉,塞进被窝最里面
,然后是孟安,睡中间,孟平作为大哥,睡最外面。
看他们都躺进被子里了,李氏将边边角角给压严实,免得漏风进去。等都弄好就走去外间,将油灯熄灭好睡觉。
一开始还能听到孩子们嘀嘀咕咕的小声说话,但没一会儿声音也渐渐消了下去,大家都陷入沉睡。
等茹宝第二天早上醒来,外面已经天光大亮,昨晚一夜好眠。
转动着小脑袋看了看,大哥已经起了,只有自己和二哥还在床上睡觉。伸手戳了戳二哥软乎乎的脸蛋,手感真好,忍不住再多戳几下。
感觉有人在动自己,孟安有些不舒服。睁开惺忪的睡眼,刚开始还有些迷糊,瞪着眼睛醒会儿神,左右看看,只有自己和妹妹了。
“好啊茹宝,把我弄醒了,看我挠你痒痒”,手朝着妹妹的胳肢窝伸过去,两人很快就闹成一团,在被窝里钻来钻去,从外面只能看到两个小鼓包。
“哈哈哈不要挠了。”
“嘿,休想求饶,看招儿!”
“醒了就快起来,太阳都要晒屁股了”,进来见两孩子都醒了,李氏就过来给他们穿衣服。
等都穿严实就让出去烤火,早晨起来正是冷的时候。
洗漱完,茹宝和二哥就凑到大哥一块儿去,一起窝在火盆边暖暖身子。
吃完朝食,几个孩子打打闹闹,大人也有许多事需要忙活儿,忙忙碌碌中一天很快过去。
转眼就到腊八节这天,李氏早早的起来。昨天已经将腊八粥的食材都浸泡好了,今早起来就能下锅煮。
先将红豆、莲子、花生仁、玉米碴、栗子、黄豆放入锅中。大火煮开一刻钟,然后改用小火煮两刻钟,接着加入大米,加一小瓢水,继续煮开。
等大米被煮开了花,继续加入红枣,添一些热水,改用文火煮半个时辰。边煮边搅拌,等时间到了再放入白糖搅拌均匀,一锅腊八粥就熬好了。
盛出两大碗腊八粥,一会儿送去爹娘那和大伯那。
建水村这边的习俗是同村亲戚要互送腊八粥,爹娘那是肯定要去的。
大伯赵有根是爹的堂兄弟,也要送。爹娘住得还算比较近,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大哥院门外。
大伯家则离得远一点,但也是一刻钟就能走个来回。
等都送完,李氏回来的时候手里仍是端着那两个大陶碗,不过里面的腊八粥已经换成爹娘和大伯家熬的,分量都很足。
回到家的时候,赵忠禄已经带着孩子们坐在桌子上,只等李氏回来就可以吃了。
“都开始吃吧,这两碗是你们大伯和大爷爷家熬的,等会也尝尝”,将碗给放桌上,李氏也开始喝粥。
“好吃,最喜欢莲子”,孟安一口一口的细细喝着,腊八粥每年只有这一天能喝到,所以格外珍惜。
12345...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