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似蜜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许乘月
但度扬斐悬崖勒马, 没有留下明显证据;恒王在受审过程中毒发暴毙,也没来得及交代出曾指使齐人刺杀太子的事。
所以李凤鸣就算死也白死,魏国不会为她轻易开战。她不过是虚张声势, 手中根本没有够分量的筹码。
她很清楚,大长公主未必能看透这点,齐帝却一定能看透。
至于齐帝会不会答应交易,要看他有多需要萧明彻。这才是李凤鸣如今真实且唯一的筹码。
好在她赌赢了。
五天后,齐帝心腹近侍低调来到淮王府,当着她的面将卫城军前锋营兵符交给战开阳验收。
齐帝还让近侍传了口谕,命战开阳自木兰镇飞驿启程,快马加急护送兵符呈交萧明彻,金吾卫校尉方成率队随行。
兹事体大,当着近侍的面也不便多言,战开阳领口谕,点了两名王府护卫,马不停蹄就出发了。
战开阳走后,近侍对李凤鸣传了第二道口谕:淮王妃立即启程归母国省亲,由大长公主率卫队护送至岚城。
*****
五月十七,齐北岚城。
岚城背靠映阳山,越山就是魏国;面对岚水河,顺流而行可通夏国。
这地理位置很微妙,一言不合就可能成为国与国冲突的最前线,不适合普通百姓定居。
所以它几乎是齐国北边一座孤城。本地长住人口很少,兵比民多,主要担负防御功能,也供魏、夏来齐的商旅们中转落脚。
夏日黄昏的风有些烫,将衣衫熨得热腾腾。
李凤鸣站在城墙上,眺望夕照中的映阳山,有种说不出的恍惚。
山那头就是她的母国故土,是她最初的来处。可她望着那座山,却看不到回程的路。
好在她本无似箭归心,也不觉难过伤感,毕竟当初来时就知回不去的。
收回目光向城楼下俯瞰,宽阔的入城道尽头,隐约可见一对威严高耸的国界柱石。
前年秋末,就是在那对国界柱石前,李凤鸣被盖上盖头,坐进了齐国迎亲仪仗簇拥的喜轿。
那算是她和萧明彻的初次相遇,但他俩都没能看见对方的长相。
当时她并不好奇萧明彻的长相,更不在意他是怎样的性情。
那个时候,“齐国淮王萧明彻”对李凤鸣来说,就像岚城对过往商旅一样,作用只是中转落脚而已。





似蜜桃 第97节
她感激这人和这场联姻为她带来生机,心想若有用得上她的地方,她定会倾力报答。
但也就仅此而已。
万事走一步看一步,时机到了,她便会脱身离去。
今时今日,就是当初心心念念的脱身时机,只需顺着岚水河便能到达女帝姬平君治下的夏国。
可李凤鸣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当初想象中那么洒脱。
人生前十七年,她是大魏储君。
十七岁到十九岁,她被幽闭在东宫,自己都不知自己算个什么玩意儿。
然后,她遇到了萧明彻。
过去这一年多,她不再是什么储君,也不再是“不知算个什么玩意儿”。
大多数时候的喜乐悲欢都很简单,很平凡。
食色性也,嬉笑怒骂;人前装着万般好,人后不藏小矫情。
像天底下所有鲜活而真实的人。
这段经历让她欢喜。
她喜爱这段时光里的自己,也喜爱这段时光里的萧明彻。
眼下天高海阔就在咫尺,她知道自己一定还会遇到别的人,经历别的事,重新拥有别的美好回忆。
她自信无论何时都能让自己过得好。
但她知道,再不会有第二个人说:李凤鸣,在储位和你之间,我选你。
她心中也再不会有第二次同样的震惊、悸动与满足。
天意吝啬,有些事,一生里只会遇见一次。
*****
回到岚城官驿时,穹隆已换做夜色。
李凤鸣问大长公主的人要了壶酒,便进了自己房中。
她自斟自饮一杯,等淳于黛研好了墨,便走过去提笔写下几行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这是一首古老情诗,现今已少有人再提。
诗到此处并未完,见她停笔,侍立在旁的淳于黛感慨万千,小声接了末句:“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我木瓜桃李,红尘烟火;我回赠你琼琚美玉,浮生静好。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
李凤鸣眼前微微濡湿,噙笑摇头。永久相好吗?她不求这个的。
“淳于,扶我躺下。再把我的假死药拿来。”
说话间,她再度挥毫,笔走游龙,用最潦草劲疾的笔迹,落下最平淡却最温柔的结语。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祝有春风怜怀人,君子万年长。】
*****
那假死药的效果十分逼真,服下后会持续两天两夜呈现出“气若游丝”状。
世间万事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再次服下假死药,李凤鸣很快就适应了那种轻微的窒息感。
神魂坠入黑暗,身躯僵硬如缚,五感渐渐虚弱。
李凤鸣像溺在水下隔着一层,对外间的声音听得模模糊糊,断断续续。
她听到大长公主带着人推门而入,旋即有人近前来探脉象与鼻息。
探脉结束后,大长公主惊慌怒声质问淳于黛。
淳于黛从容应对,长公主不满。
接着辛茴就与长公主的人剑拔弩张起来……
李凤鸣觉得,大长公主真是莫名其妙。
齐帝只是要她从萧明彻身边消失而已。
大长公主不过是受帝命前来监督“淮王妃李凤鸣如约赴死”而已。
她又没有食言,说死就躺平。
大长公主只需等到她“咽气”就算差事了结,转头回雍京复命即可。这是在闹什么?
她心中嘀咕:啧,果然每个姓萧的都有点毛病。
不知过了多久,手背上依稀传来温热湿意,将李凤鸣的神识从黑甜中唤醒。
她并不清楚此时距离自己服下假死药已过了多久,但她感觉有点不妙。
淳于黛和辛茴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可能守着她的掉眼泪。
大长公主更不可能守着她掉眼泪。
那到底是谁在她跟前哭?!
*****
萧明彻坐在地上,后背靠着床畔。
他左手捏着一张纸,右手握着李凤鸣愈发沁凉的指尖,用她的手背紧紧压住自己的眼睛。
当他披星戴月、策马千里赶到这里,就看到所有人的神色都悲戚肃穆。
淳于黛交给他一封李凤鸣亲手写下的“遗书”。他接信后并未展阅,只觉天地一片猩红。
十几岁在南境战场上初次临敌时,遭遇敌军刀尖直抵心房的生死瞬间,萧明彻都稳得犹如一潭死水。
所以在过去很多年里,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以为他是生来就没有“恐惧”这种情绪的。
可当他推门而入,见到李凤鸣直挺挺躺在床上,有出气没进气的画面时,终于明白自己是会恐惧的。
他甚至明白了什么叫“神魂俱裂”。
三魂七魄全在顷刻间被撕扯成血肉模糊的碎片,整个人霎时空洞到什么都不剩。
呼吸仿佛停滞,脑中一片空白。
艰难迈出的每一步都像踩在虚空之上,毫无实感。
他跌坐在床前,愣了好久好久。
直到房中长烛燃尽,窗纸上透进青白晨光,他脑中才突然有灵光乍现。
等他将信将疑打开那封“遗书”看过,从不轻弹的男儿泪猝不及防就落了下来。
那些血淋淋的神魂碎片也重新归位。
不是真的。是诈死。一定是诈死。
“李凤鸣,你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渣。我差点被你吓得原地升天,能有个鬼的‘万年长’。”
他抬手在脸上胡乱抹了两把,恨恨骂着,尾音里那点后怕的颤抖却泄露了太多。
“你以为帮我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就打算放心地丢下我一走了之?”
李凤鸣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他咬牙切齿,哽咽中藏着怒气,还带着点疲惫的沙哑。“我说过,在储位和你之间,我选你。为什么不信我?”
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恒王暴毙后,他已暗中与皇后母族谈过条件,许多事一直在缓慢推进。
太子对恒王下毒,牵连恒王府众多女眷,此事一旦走漏风声,不但太子要完、皇后会受牵连,皇后母族也会元气大伤。
他们比谁都更想拉拢萧明彻,以便彻底压下这个消息。
但当时对方还存着侥幸在做最后观望,萧明彻担心最终会无果,就没有告诉李凤鸣,免得她空欢喜一场。
“上个月太子已经不行了,南境那头又旗开得胜,他们已下定决心与我合作。福郡王府与平成公主府奔走许久,也与多数宗室达成共识。闻家、廉家争取了不少文臣武将世家……”
他做了很多布局,但最终还得看南境战况。
战场之事向来风云难料,他走时并没有十足把握,便没细说。
“眼下已算大势底定,只待南境战事平息、太子一死,我将带头拥立萧宝珍为储。”
齐国百姓在情感上或许一时难以接受公主为储,但等到封赏了此战的有功女兵,风向必定不同。
反正萧宝珍还小,至少有十年时间可对民众加强教化与引导,滴水总能穿石。
*****
近来齐帝因头风症几近失明,整个人迅速衰弱,在许多事上已开始力不从心,所以才急于扶萧明彻上位。
可太子与恒王的长期争斗使齐国上层严重撕裂,各派系之间很难互信。
萧明彻被视作太子一党,若他上位,早前的恒王党羽会担心被清算,势必有所动作。
从前的□□羽和皇后母族,绝不会像扶持太子那样对萧明彻倾尽心血。
为防恒王党羽反扑,他们极有可能绕过萧明彻,抱团做出自保性攻击。
萧明彻无母族、外戚强援,若想同时稳稳按住两方,除了争取一些从前两不沾的世家外,还得最大化争取民意支持。
“异国太子妃”这件事对普通百姓的情感是一种天然的伤害。
若不舍弃李凤鸣,萧明彻在储位上就很难争取到更多的民心。
而别的郡王乃至已成年的公主们,实力和民望基础远不如萧明彻,谁都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弹压并整合各派系。
倾举国之力与宋大战的齐国,正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经不起半点动荡与内耗。
若朝中内斗失控,随便来个小国趁虚而入,都有可能将国战后的大齐打成废墟。
所以,萧明彻与多方反复磋商、推敲,最终大家各退一步,决定共同拥立萧宝珍这个年幼的小公主成为储君。
她好歹被记在皇后名下,自小养在东宫,若论嫡庶尊卑的名头,勉强可比旁的皇嗣高一截,在礼法上将就站得住脚。




似蜜桃 第98节
扶持她,对皇后母族与从前的□□羽只好不坏;恒王党羽也不至于对稚龄小公主太过忌惮。
纵观全局,只有萧宝珍为储,才能使各方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克制。
这算以最小代价维持住朝局平衡。
在她有能力亲政之前,由萧明彻带头领宗室群臣暂行“国事众议”之法,对目前对内极需求稳的齐国来说算是最优之选。
“……懂了吗?我没想,也不会继任太子。”
*****
萧明彻疲惫地趴在床畔,几乎将一辈子能说的软话都说完了,李凤鸣还是不给他半点回应。
他握紧她的手腕,渐渐急恼:“你还装?脉搏都没方才那么弱了。”
被戳穿的李凤鸣微微动了动手指,那幅度好像很无奈,又好像是纵容让步。
只不过是弱弱一点回应,萧明彻的方寸间却立时有酸甜交加的乱流疯狂涌动。
这让他既无力,又恼火,恨不得将她嚼了吞进心里。
“你是不是忘了?濯香行的钱一直被我盯着。”他瞪视着床榻上那个负隅顽抗、坚持装死的混蛋女人。
“如今你有且只有两个选择。第一,留下。那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
李凤鸣总算哼哼出声,气若游丝:“第二呢?”
萧明彻真是服了这家伙。
枉他先前掏心掏肺说了那么多,这人丝毫不为所动,一提到钱就“回光返照”!
他咬紧牙关,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又凶又冷又坚决。
“第二,若你执意要‘死’,我会下令查封你所有产业和财物,让你半个铜板也带不走。”
话音未落,就见“垂死”的李凤鸣坚强挣扎,惊坐而起。
“做你的清秋大梦!要人没有,要钱……”她闭上眼缓了缓,声音虚软沙哑,宛如呢喃。
“算了,那还是谈谈要人的事吧。”
萧明彻红了眼尾,唇角轻扬:“不如先谈谈这个吧。”
他拎起“遗书”一角在李凤鸣眼前晃了晃。
“只敢偷偷摸摸写情诗告白,这就是大魏女儿的胆色?”
受假死药影响,此刻的李凤鸣心跳缓慢又微弱,体温远低于常人,按理说是不会脸红的。
可她就是脸红了。
耳朵也红了。连脖子都红了。
“别瞎说。我没偷偷摸摸。那也不是告白。”李凤鸣声若蚊蝇。
“不承认?行。等回了雍京,我立刻让人雕版刊印,传诸举国士子共赏析,让大家评评这是不是……”
“你闭嘴!”
李凤鸣艰难扭头,将红脸藏进了枕头里。
“姓萧的都是疯子,传言诚不欺我。”
萧明彻噙笑,翻身上榻,将她紧紧拥进怀中。
这亲密的姿态还不能让他彻底心安,他想了想,右手握住了她的后颈。
不轻不重,像极了大猫叼住小猫的架势。
“喂,我难得一次就懂了别人的言下之意。你不夸我?”
李凤鸣恼羞成怒,瓮声低哑,气息弱弱的:“夸你色令智昏要不要?”
他低笑出声,缓缓闭上数日未曾合过的眼皮,梦呓般轻吟:“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祝有春风怜怀人,君子万年长。”
我且斟酒满金壶,以慰离思惆怅。祝我的心上人长命百岁,顺遂安康。
他心满意足地闭着眼,以鼻尖轻轻摩挲怀中人微凉的额角,大猫开始向小猫撒娇。
“你说我是你的心上人,我一看就懂了。”
储位算什么?他都坐上“李凤鸣的心上人”宝座了,给皇位都不换。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正文就完结了,跑路是不会跑路的。但凤鸣会有机会去游历河山,这个机会是萧明彻用最实诚的方式回应给她的告白。
注1: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注2: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注3:祝有春风怜怀人,君子万年长。——作者瞎拼凑的,请专业人士勿深究,尴尬笑.jpg
第68章
李凤鸣在萧明彻怀中沉默良久, 忽地轻声开口:“萧明彻,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我合帐已有一年多,我至今无孕。你就不担心我……”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只怕你会跑, 别的什么都不怕。”
萧明彻打断她的话, 将脸埋在她颈侧。
“又没皇位等着继承,没孩子就没孩子。”
闭目的李凤鸣唇角软软扯出笑弧:“可惜还是会有的。我总吃花酱, 其实就是在祛毒调理。”
她服的假死药对人体有些微影响, 成婚至今无孕,就是当年诈死换身份时服了此药的后遗症。
眼下又吃了一颗,只怕是要再吃一两年花酱才会好了。
萧明彻听了也没太激动, 只是道:“既知伤身,以后就绝不能再吃了。记住了吗?不然我……”
“你会怎么样?”李凤鸣哼笑。
“会把你咬哭。”
萧明彻张口咬住她的颈侧, 齿沿轻轻啮住她的脉搏。
孤独长大的小兽就是这样的。唇与齿不惯用来说话。
只有真正走进他心里, 才会明白, 每次看似凶狠的啃啮, 背后都藏着无法诉诸言语的温柔心事。
他是在说,我不会伤你,会待你很好的。
李凤鸣抬起虚软无力的手臂, 轻轻环住他的腰身:“好, 往后不再吃了。一起长命百岁吧。”
我要和我的心上人, 一起长命百岁。
*****
假死药的事不宜广为人知, 既李凤鸣已服下那药, 这场戏的后续总得做周全。
将她接回雍京后,萧明彻对外宣称“淮王妃在领圣谕归母国省亲途中意外沾染瘴疫”。
之后李凤鸣便在府中“治病调养”了一个多月。
期间, 大长公主数次前往淮王府欲探望李凤鸣,都被萧明彻强硬拦阻。
大长公主无法,只能交底:“陛下让我试探她是否真愿为你的利益赴死, 并非一定要她死。我也没想真让她死!”
这话本不该说穿。可她实在没法子了。
萧明彻赶到岚城官驿,听闻“淮王妃濒死”时的神情,她可看得一清二楚。
她丝毫不怀疑,若李凤鸣真有个三长两短,萧明彻发起疯来,首先会杀的就是她这亲姑姑。
听了她的解释,萧明彻只是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便让人送客。
这态度让大长公主焦灼到寝食难安,只能频频前往檀陀寺为李凤鸣祈福。
齐帝试探李凤鸣对萧明彻的情意是否真挚,倒不是他临老忽生舐犊之心,突然关切起儿子的婚姻幸福与否。
在萧明彻离京去南境之前,齐帝曾与他密谈。
他明确表示不会为储位舍弃李凤鸣,并委婉透露了“推举萧宝珍为储,诸臣行国事众议”的想法。
齐帝为父、为夫都很令人糟心,但为君还算合格。
权衡利弊后,他觉得萧明彻这构想虽过于大胆,可对眼下急需稳中求变的齐国来说,值得一试。
既萧明彻不登储位,身边留着李凤鸣这异国王妃就无大碍了。
但李凤鸣毕竟是魏国王女。
萧明彻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挑起众议制的大梁,她若有异心,对齐国终归是个隐患。
接下来的齐国要靠萧明彻牵头稳定局面,齐帝若因李凤鸣与儿子产生尖锐冲突,那就得不偿失,所以才让大长公主代他出面试探李凤鸣。
到了六月廿九,“痊愈”后的李凤鸣奉召进宫面圣,大长公主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
既测得李凤鸣果然能为萧明彻舍命,齐帝权当无事发生。
李凤鸣不是寻常小姑娘,完全能理解齐帝为何要试探她。
所以在萧明彻的陪同下进了勤政殿后,她也当无事发生。
大家秉持前事不咎的默契,各自有礼有节,从此便就相安无事。
*****
八月初,持续大半年的南境国战终于鸣金收兵。
这一仗,齐国真是倾举国之力,付出了极大代价,最终靠着女兵补充兵源这奇招撑住了局面,取得大胜。
宋国王师精锐都被打得只剩十分之一,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才能缓过劲。
战败的宋国派使团来到雍京,奉上战败赔款,并忍痛签下和约。
两国争议几十年的那块边境国土终于落定归齐。




似蜜桃 第99节
之后便是大赏功臣。
随着大批平民女兵得到封赏拔擢,齐国迅速进入全新局面。
这批女兵让齐国女子看到了另一种活法。
不必终生依附父兄与夫家,出生入死去建功立业、封侯拜将,那是真正的骄傲与尊荣。
但有些先天注定的事无法回避,不是每个女子都孔武有力,也不能所有女子都去从戎厮杀。
在有心人的因势利导下,坊间开始自发热议女子读书考官的可能性。
舆论很快发酵,迅速蔓延至全国。
无论朝堂还是乡野,大家对“齐女是否也可有另一种活法”的关注之热切,竟导致“太子萧明宣薨逝”的消息成了边角料。
太子的丧仪不算隆重,举国致哀七日就结束了。
十八公主萧宝珍被册立为新任储君。
因齐帝目力已丧失殆尽,精力不济,便命淮王萧明彻为摄政王,率众臣辅佐储君治国理政。
就这样,齐国于稳中求变,开启了立国以来首次大规模政务革新。
一个全新的齐国正在被缓慢勾勒出轮廓。
*****
自入秋后,萧明彻几乎忙到脚不沾地,每天下朝回府也总带着大量的文书、卷宗。
可他在岚城被李凤鸣奄奄一息的场面吓够了,如今变得粘人至极。
1...43444546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