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爱心扁桃体
看见林初月进屋,她立即起身去迎。
“阿月来了怎么来得这样早,吃过饭了吗?如果没有,我厨房还有些包子,若还饿着,我现在去蒸些包子给你吃。”
林初月赶紧把自己的篮筐放在桌边,拦住了村长夫人:“我都吃过了,今个起得早,吃完了才过来的,师傅您不用这样麻烦的。”
村长夫人失笑:“倒是我没想到了。”
这也是村长夫人关心她才会如此,若是不在意的话便是问也不会问的,林初月心里当然有数,她笑着摇了摇头,又把篮筐里的图纸递给了村长夫人。
“这是我之前画好的关于手套缝制的图纸,今个村长夫人可以召集大家,分好组别,安排好缝制的部分,若有不同的研究一会儿,不出所料,我们间隔差不多就可以开工了。”
村长夫人了图纸,仔细的观看。
接着她又补充:“若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下午会过来,你们大可以问我。”
听到这话,村长夫人突然抬头看向林初月:“阿月待会可是有什么事情?”
通常来讲,林初月做没什么事情便会留在她这儿一同参与手套的缝制,以前绣图时便是这样。虽说这样说起来有些过分苛求,但依照林初月的性子来说,她是会主动留下帮忙。
林初月笑了笑,解释道:“我今个要去集市上一趟,买些菜来,打算中午的时候邀请张大娘,张大哥他们来我家吃顿饭。”
“之前就有计划好的,正巧今日张大娘他们不用去于安城里,是闲下的时候,昨天张大哥又帮了我,我就想着与其往后推,不如就今天。”
在和村长夫人聊了会儿,林初月就拾东西准备去赶集市了。
这集市就在隔壁的李家村,周围十里八乡的村落,平常闲暇都会去集市上购置些家常用的东西。虽不比的余安城那样繁华,但好歹也是张钱孙李几户村落聚集的村中心,总归还是热闹的。
林初月到的时候正值人流最大的时分,街道上往来都是村民,她目的明确,直接去了常买东西的几个摊子。
林初月发现这集市周围的布局较之前有所变化,她好不容易才通过菜贩的车,分清了认清了自己之前常去的摊子。
她觉得奇怪,一边择菜一边问那菜贩。
见林初月眼熟是熟客,他也就出口解释:“县里前几日来了人,说是要重新规整一遍我们集市,听说是戒严查人,连着查了两日,就把我们这摊贩的位置都换了换。”
说到这里那菜贩叹了口气:“这位子一换,原本些熟客都难找到我,弄得我这几日生意也差了。”
林初月在心中暗自计较,她猜想这县里的官府突然对他们村落的集市规整,或许也是因为那流民逃窜的事情。
流民逃窜,说起来似乎无甚大碍,但倘若数量太多,很容易影响其他州县的治安秩序。要知道这些流民可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堪称遭遇已经坏到了极致,这样坏的经历容易诱发许多极端的可能。
在集市上买好了菜,林初月动作轻快的回了邵家。
昨个分别的时候,她就和张成说让他们一家今个中午过来吃饭。现在还不算太晚,她准备准备还是来得及的。
她到家的时候,邵全德还在主屋里,林初月看了会儿,他那尊红木送子观音已经雕的差不多,在尾阶段了。
“回来啦。”邵全德抬头朝她笑了笑。
“恩,”林初月又细看了那一眼那送子观音,“阿爹这个差不多要雕完了吧?”
“是啊,估计今个或者是明个就要完成了,可以给那李乡绅送过去了。”
林初月点头:“那阿爹我先去厨房准备了,待会儿张大哥他们应该就会过来。”
“辛苦阿月了!”
“不辛苦的,张大娘一家人那样好房了,我们那样多,我做的这些心里是开心的,谈不上辛苦。”
她今天下厨,做了几个自己擅长的菜,加了一盅鱼头豆腐汤。比不上之前去酒楼的吃的,但也算是丰盛。
张大娘他们一家人到的时候,赶巧林初月差不多把菜做完,端到了主屋的桌上。
林初月在院子里舀了把水净手,随后去了院门迎着几人进来。
“张大娘,张大伯,”林初月问候,看到身后的张成,又喊了声,“张大哥。”
张成拎着东西的时候悄然一顿,对着林初月笑了笑。
“阿月。”
几人进屋的时候少钱的也差不多吧,红木雕像做完,放在一边,跟着几人一起落了座。
坐下来邵全德和张大伯又是一番寒暄,张大娘也跟着说话。
“这菜都是阿月做的吧,看起来就不错,可真是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注意到自己老妻使的眼色,张大伯也立刻应和:“是啊,看起来就好吃的很。”
邵全德拍了拍林初月的肩膀,跟着一起开怀:“阿月自小就是这样,这个家也多亏了有她在操持,我可是得好好感谢她。”
林初月嗔怪:“阿爹,这是什么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林初月扬了唇,对着张大娘他们开口:“大娘和大伯既然都觉得好吃,那还不赶紧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说着视线又转向了张成:“张大哥你也尝尝,这锅汤是我今天特地做的,虽是这么说,但之前还从未做过,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
几人听过林初月的建议,都拿勺子舀了些汤,浓稠细腻,鲜甜可口,明明是鱼汤却一点都不腥,泛着股股奶香味。
一顿饭吃得好不开心,看着众人脸上都带着满意,林初月心里隐隐自喜,不枉她大早起来,特地去集市上准备这些。
此番请张大娘一家来吃饭,林初月准备的丰盛,张大娘也给林初月带了不少东西带了不少东西,有他们卖的各种干货,各种样式都拣了些,满满一包,这些都够林初月他们吃上一阵了。
饭后几人又坐着聊了会儿,林初月趁着机会把碗筷去了厨房。等到她拾干净过来的时候,张大娘一行人也差不多要回去。
张大娘一家下午还有些事情,不便多留。邵全德腿脚不便,就由林初月送了几人一路。
这段时间下来,发生了这样多的事,林初月和张大娘一家亲近了许多,早不只是平常乡邻的关系。她已经把张大娘一家看作了自己的亲人。
一路上闲话了许多,虽只是些家长里短,但林初月却聊得不亦乐乎。
“阿月若是下次还要去那于安城里,最好是让张成一起陪着你,更安全些,反正我们这一家也常来往于安城,家里也有牛车,你若是想过去,只管和他说一声就好。”张大娘牵着林初月的手笑着说道。
张大娘这话可是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了,林初月听的心里热乎乎的。
她点头:“会的,以后去于安城会注意安全的,昨日是因为没注意城门突的戒严,耽搁了,回来的太晚才碰上那事。”
她一心应着张大娘,没注意到张大娘朝旁边的张成使了个眼色。
“这些天于安成内外和我们张家村这边确实是比往常乱了,若阿月你有事需要来往的话就和我说一句……”
林初月闻言,侧抬着头看向张成,只见他原本还算坦然的脸色突然局促起来,后面的话也磕磕绊绊。
“我……我也好照应你。”
“那可真是要多谢张大哥了。”她回目光,低低的笑了声。
张成仍旧注视着她,他看见她笑颜清甜,眼角眉梢都是欢快,连带着自己的心情也随她的笑,更好了几分。
“怎么了?”察觉到张成的目光,林初月开口问他。
他慌忙回道:“没有事我……随便看看……”
在林初月看不见的地方,张大娘伸手狠狠的掐了一下张成的小臂,虽疼,但他却仍旧面不改色。
又走了一段,在前面的岔口,几人差不多要分别张大娘往左侧回去,而林初月则要往右侧去村长夫人家,顺便瞧瞧手套的进度。
“张大娘,张大伯,张大哥,我要往右边的路去村长夫人家了。”
张大娘点了头:“哎,去吧!”
张大伯:“下次得空也来我们家吃饭。”
“阿月……下次再见。”
林初月一一应下就此别过几人,当她赶到村长夫人家中的时候,主屋里聚满了村妇,要比以往绣帕子时多了许多。
村妇们分别聚做几团,像是在一起研究着图纸。
看见林初月进来,村长夫人拉着她到了里侧间。
“都忙完了?”
“已经忙完了,”说着,林初月又将目光转向那竹屋里议论纷纷的村妇们,“这是已经开始了?”
“早半个时辰前就开始了,我同她们一一介绍了那图纸,再过会儿差不多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说到这,村长夫人欣慰的笑了笑:“阿越,你那图纸画的仔细,不用我多细讲,大家伙都能明白,只是我让他们再多研究会儿再下手。”
“能帮助到大家就好。”
村长夫人握着林初月的手,又紧了几分。
“能有这一切,可是多亏了你。”
林初月愧不敢当:“哪能这么说,也是师傅你你有心,才能给大家接到这样多的事呀!”
村长夫人垂眸轻笑:“你这小丫头从来不居功。”
“不全是我的功劳,我自然不能全占,对了师傅既然村里这样多的人都参与了,那进度变快多了,我们这手套也应很快就能完工,何时交去余安城呢?”
“明个吧。”
村长夫人是打算这批货一完工,明个就和村长一起把这东西交了去。
想到这,村长夫人又记起一件事。她拉着林初月去了里间坐下。





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 第29节
原本还在外面盯工盯的好好的,突然被村长夫人拉去了里间,林初月还未曾反应过来。
“阿月,我和你说个事。”
林初月点头:“您说。”
“今早不是村长拉着昨日那匪贼去了官府吗?他从府衙那儿听来个消息,说是近期来余安成那边会派人下到各个乡里,统查每户的人口。”
“统查人口?”
第33章 里正 核查户籍,赴宴。……
说起这稽查户籍一事, 事出起因还是那北境大旱。
这正逢岁末,田林却颗粒无,这让指望着成过活的百姓如何度日?本就碰上此等大旱, 但当地官府却处理不及, 以致引发流民四起,临近的几个州府接受影响。
虽说这张家村所处的境地离着那边不算近, 可也挡不住流民的脚步, 甚至在这边际州府还未察觉之时, 就涌入了不少难民。其中有确实可怜值得同情之人,但也不乏无视法治的恶徒。
为了维护周边的邻县的安定,于安城那边或许会打算让各村的村长辅助里正核查户籍, 以防难民涌入其中,搅乱治安。
这次的事是村长告诉村长夫人的, 嘱咐她以后出入于安城一定要小心,最好是让人陪着一起去。也千万不要同昨日一般,那样晚才回村。
其实不用村长说,村长夫人心中也自有计量, 昨日的险情已经给她上了一课,她以后是断然不会那样晚归家的。
林初月听村长夫人说完, 跟着点了点头。
“那师傅你可知户籍核查,会从什么时候开始?”
沉思片刻后,村长夫人回答:“我这消息也是村长偶然听来的,不出所料的话, 应该会在年节后。”
虽说流民会对于安城里外村镇的治安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据那知县大人说,似乎情况并不算严重,这只是最坏的打算。如若进出城戒严能防止流民出现动荡人心, 那便用不着那样麻烦,去每家每村每户的再统查一遍人口。
“年节后啊,那倒是还有近两月的时间。”
村长夫人点头:“恩,这事也说不准,不过总归我们以后进出于安城还是小心些好,下次我们就不两个人去城里了,多叫上几位乡邻一同去,总更安全些。”
林初月暗自思量,她昨个发生的事情都不敢告诉她阿爹,如果最近真这样乱的话,那她干脆就不去于安城了,省得让人担心。
说完了话,村长夫人就和林初月一起出了里间,主屋里,村妇们已经开始缝制手套了。
组别早已经分好,是根据村妇们自己擅长的环节区分。
譬如有的人擅长裁剪手艺,那她便专门负责比模裁剪布料,有的人手法更巧些,擅长手指的缝合,那边由她缝制手指轮廓,有的人擅长绣制花纹,那么便专门负责手套外围那圈图样的绣制。由于工种不同,各项难度也不同,所以人手上也略有差别。
林初月参照了这些熟悉的村妇的工作时间,分的组也尽力求得平均。
首套以件计价,由难度不等,又有高低价别之分。
规矩早的一会村长夫人都说得很详细,村妇们大致心里有数,因着以件计价,让大家情绪更加高涨,按照林初月计划的,这样一整套流程下来,手套的缝制会比单人完成一只速度快上了许多。
甚至越到后面,当人手产生了一定的肌肉,记忆速度会更快。
当然了,负责绣制手套图案的不做参考,那毕竟不是流水线工程,所以相应的价格也更高。
这部分负责的人,都是村里那些之前绣帕子就很出挑的村妇,其中便有张兰儿。
不过这次,她似乎乖多了,不打算整些幺蛾子,也没看出来有之前那样攀比的心思,老老实实跟着自己的婶婶在一旁绣制图案。
林初月跟着在主屋里,陪着一些手艺还略显生涩的人走了一遍流程,整个下午她都忙碌着帮人解疑,但幸好在她的帮助下,速度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其实林初月这次这样尽心尽力也不全是为了村子里的村妇,当然会有自己的小私心。她之前在于安城就和那绣铺掌柜谈好了,这次合作走的是分红制。
要说和之前绣帕子那情况,可区别大了,绣帕子是承包只算工,而这次手套,她既出了新意又出了工力肯定不能单按承包那样算。
林初月有考虑过,若这次手套能够卖得起来,自己那份分红,除开村妇的工钱,剩下的她是有打算拿这钱于安城做一笔小生意的。
她阿爹邵全德虽是个工匠,以雕刻还能挣得一笔不俗的入,可他的身体确实不如前几年了,这样辛苦林初月看着也心疼。如若自己能有个谋生的手段,那邵全德就可以歇在家享清福了。
但现在为止,一切都还是未可知,总之,还得看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那样风靡于安城。
监工了一下午,林初月累得脖子眼睛都酸疼得不行。回到家,居然看见院子里栓了一辆牛车。
家里来了客人?
她好奇,迈着步子走进主屋,就看见自己阿爹身旁站着三人,他正在和其中一人攀谈,看上去似乎是相谈甚欢。
邵全德注意到林初月进来,招手示意她上前。林初月放下东西,迈着步子走过去。
“阿爹。”她小声的唤了一句。
邵全德微微点头,又扬声对着面前的人说:“那就恭祝李老爷您得偿所愿。”
李老爷笑得开怀:“如果真能这样那就好了。”
“这是邵师傅你的女儿吗?”他问。
“是啊,今年十四了。”邵全德应他。
林初月抬头,朝着那李老爷扬唇浅笑:“李老爷。”
李老爷目光和蔼:“乖巧懂事,长得也好看,邵师傅可真是好福气,有邵秀才那样的儿子就算了,竟然有个这样的女儿。”
“李老爷您客气了,你还不是一样的儿女双全,如今还有一个呢!”
两人这对话,虽感觉辈分应该差不多,然而在林初月眼里,这李老爷起码要长上他阿爹一辈,仅仅从相貌上就看得出来,又何况她还知道这李老爷的女儿,可是他们村里正夫人来着。
这里正夫人都快比她大二十岁了,可不就有辈分差吗。
李老爷听了邵全德这话,心里更加开心:“那既然这样几天后我开宴,邵师傅你可一定要来,带着你女儿一起来!”
“好,一定过来沾个福气。”
又聊了几句,那李老爷就让他带着的人,把那尊红木雕像扛走了。
两人站在院门口,目送着李老爷离开,直到那牛车迈上村道,才回目光,林初月搀着邵全德一起进了主屋。
“那李老爷居然亲自来了。”
通常来讲,像李老爷这种级别的乡绅,做起事来是不需要亲力亲为的。他却亲自过来,就足以见得他对这事是颇上心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不过这李老爷对那送子观音还是挺满意的,这我就放心了。”
邵全德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感慨:“真是比不得年轻那会儿了,之前刻比这更大的像都不需要这样久,更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累。”
“那既然这样,就说明阿爹该歇着了,该好好休息了,不是吗?”林初月侧头,认真的说道。
邵全德知道林初月心里想的什么,只笑了笑没说话。
进了主屋,林初月扶邵全德坐下,让他好好休息一会儿,自己去了厨房,做两份碗面条端上来。
午时的鱼汤还剩下些,林初月用这煮两份汤面,加了几片姜丝驱寒,虽简单却胜在温淡爽口。
林初月舀了一勺汤,感觉面还有些烫口,就先放凉了。
“阿爹,我今日去村长夫人那,她同我说了件事。”
邵全德问她:“什么事?”
“村长夫人说近日来我们于安城的几个村涌入了不少其他地方来的流民,照这个情况下去,很有可能年过完后,里正会和村长一起挨家挨户的核查户籍。”
“不过也只是可能而已,不一定会核查。”林初月又补充了句。
邵全德听了,若有所思的点头:“村长夫人既这样说了,那就说明也有这可能性,既然是这样,我们也提前做个准备。”
十几年前,邵全德刚从外刚迁徙过来的时候,还因着落户的事情耽搁了许久。
那时朝廷并不限制人口流动,只需带着原户籍到官府那儿登记,申填自己的信息即可。规定谈不上严苛,办理的倒是挺快。
只是因为当时的里正年事已高,造册之时出了岔漏,把邵全德原籍的位置写错了,这导致后面官府派人过来抽检时核对不上,邵全德差点沦为黑户。
幸好后面村长和里正同时出面,证实邵全德的身份,才未造成什么后果。
也是因为这个,邵全德一旦碰上与此相关的事情全都格外小心,这次听林初月这样说,立刻就起了重视之心。他打算再对一对自己几年前申户时的信息。
朝廷律例是十年一造册,期间发生变动,皆可向里正申请变更,用以调整赋役征课。
他们家的田地不多,也就这样一所屋子加上后面一片种不出什么的干瘪地皮,家中又有邵砚山这样一个功名在身的人,除了他这份人丁税。
当初邵砚山过了童生试时,村里的人还为此庆祝了几天,说他们村总算也出了第三个秀才,要比那隔壁的李家村略强一些。
也不少人羡慕他们家了一份税。
虽然他们张家村因为田林皆不宜种植,赋税少,但对许多村民来说,仍然是一份压力。
如今若里正要来核查,其主要还是看邵全德和林初月,像邵砚山这样出名的人,是城里的官府怕是也有记录,按照常律来说是不需要核查的。
这几日来,邵全德倒是因林初月说的这件事紧张了些,上了几分心思,只等着里正过来核查,想来应该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而林初月这边倒是稍闲下了会儿,除开前两日需要去村长夫人那,帮忙指点监看手套的进度之外,后几日,她便老实待在家中修身养性,顺便开始练字。
她一来没有继续接绣活,二来家里也没什么需要忙碌的地方,这会儿子便得了空闲,那既然好不容易得来的空闲,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比如练字。
林初月毛笔用的不顺手,用它写起来的字也确实谈不上好看,原本还想着写字就用邵砚山给自己削的碳笔算了,可仔细一想,那碳笔制作起来颇功夫,又容易伤着手,还是用来绘制绣图比较好。
再者,在这个时代用毛笔才是日常,哪有谁天天拿着个奇怪的笔在那晃。之后要是再和绣铺里有什么联系,她用起毛笔,更不会那样惹眼。
其实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
林初月打算给邵砚山写信,怕被他嘲笑自己的字丑,也为了争口气,当然得好好练练。
这几天她已经连着按照邵砚山给她的那张纸,誊写了许多字帖,也确实是一点没浪,排版布局不留空位。
也是因为勤学苦练了几天,林初月才敢提笔给邵砚山写信。倒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写了近期的日常,告诉他阿爹最近身体康健,自己有盯着没让他过于劳累,也有好好练字,诸如此类的。
没想到这样的话,林初月竟写了整整一张信纸,满满当当。她不知道邵砚山会不会看,反正她觉得自己写的挺好,字也端正,漂亮极了。
该是要夸一夸她的。
晾干了信纸,把它装进袋里,林初月委托要进城的乡邻帮忙转送。
很快就到了李乡绅宴请他们的时候,似乎天空都在作美,这日的天气格外的好,久日未见的太阳也高悬于天空,一派晴朗。
林初月和邵全德早早的就打算去李家村赴宴。因为邵全德动作会慢上些,为了赶上中午的席,他们吃完早饭,稍稍歇了会儿就动身出发。
1...1314151617...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