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民国当导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纪霜雨看到都惊讶了,这还在刮寒风欸,“东家你找托儿啦?”
“胡扯,我没有!”徐新月激动地反驳,怎么能这样侮辱他,侮辱《灵官庙》呢,他朗声道,“我不知竟然还可以找托儿排队造势,学到了!”
纪霜雨:“…………”
怎么说呢,他竟然有点想夸徐新月,还能考虑花!钱!请托儿。
……
这五天的戏票很快又抢售一空了,报纸上的争端反为其打了个最大的广告。
而且因为那些剧评爆料,把纪霜雨给搬到台面上,这名字一时好像也出名了。
什么进步倒退、艺术思想不一定每个人都懂,但戏迷们都知道“钻锅”,也知道戏曲舞台上从未有过导演。
这和以往的演员中心制真是大相径庭。
其他戏班的演员听说了,都起了非议。戏界保守势力为数不少,布景风格之争还在其次,导演这个职位的影响却是太大了!
“……啊这,要让我接受一个龙套、布景师导戏,我可受不了。这戏怎么唱,自来就是演员琢磨出来的。”
“就是,我们十数年、数十年的苦工,竟然要去听布景师的话?”
“也就是徐新月走投无路了,才会起用这什么导演吧,这出戏还真让他撞上了。”
“说起来,也不知道应笑侬到底怎么受的指点,我师父说他去看了,从前应老板在台上没像这么自如,他一开口,台下就炸窝。这不是剧情就能做到的吧?”
“还有书妄言先生说的那个甚么西洋理论,也是导演设计的吧。”
“这样么……”
难道说应笑侬的进步,真是受了导演指点?
梨园行内众说纷纭,纵有守旧派在摇动大旗,一时竟也无法统一意见:导演到底算个什么,是好是坏。
.
.
纪霜雨虽然身处舆论中心。
但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他还不舍得花钱买报纸,更没有多少戏界朋友,所以对他来说,那都白聊。
就算知道,他估计也就翻个白眼:不跟你们这些老古董争,票房说了算。
作为现代人,纪霜雨知道,现在这些言论是流传不下去滴,后世大家提起来,顶多说一句在那个时代,某部戏获得了最高票房。
这会儿呢,纪霜雨本人正在小鼓胡同当男妈妈……
“多喝点,肉蛋奶,不能缺!”纪霜雨买了很多鸡蛋牛奶回来,学着烹饪好,给四个小孩吃。他自己也剥了个鸡蛋吃,补充一下蛋白质。纪霏霏,多吃点,变不白也长高点。
院门是打开的,他们这个大杂院结构粗糙,没有影壁,所以路过的人一下就能和里头的人四目相对。
纪霜雨正吃着鸡蛋,顺便出门倒垃圾,就看到书妄言和周斯音经过,书妄言垂头丧气,周斯音也低着头,一副心事沉重的样子,两人都不是很有精神。
“嗨!周先生!”纪霜雨抬起手,含糊地打了个招呼。
先前在长乐戏园,他和周斯音开了几句玩笑,这人好像就吓傻了。不过没晕,倒也是进步。
周斯音听到他声音,僵了一下,脚步也沉了起来。
他是来押书妄言去看医生的,这厮好了没几天,又开始嚷嚷着病得要不好了,快准备给他发讣告和停更通知……
周斯音这次非要把他的嘴给堵上不可。
“咦,纪先生,你居然也住在这里?”书妄言惊喜地道,“咱们居然还是没见过的邻居啊,我就住在那头!”
“哦哦,是吗?”纪霜雨瞟了周斯音,那难怪周斯音先前会来小鼓胡同。
“既然你也住这里,那之前你和……”书妄言仿佛想到了什么,刚想说话,被周斯音打断了,“你不是病得要死了吗?”
怎么又激动起来了?
书妄言赶紧换了个虚弱的口吻,抚着胸口细声道:“你们到底是怎样认识的呀,我老觉得宝铎兄对你态度格外好呢,对我们都好凶的……”
周斯音:“……”
纪霜雨:嘿嘿,那当然是因为他有把柄在我手里啦!
“不可说,你就当我去图书馆借书认识的吧。”纪霜雨笑眯眯道,“二位留下来喝杯饮料吧,我还没有谢过,原来您是位大作家,还在报纸上给我们说话,仗义执言,不然我们就扑街啦。”
他也是后来听看过书妄言登在报纸上的小相的同事提起,才知道周斯音那位朋友是畅销作家。这也合理,周斯音自己就是出版人。
“我说实话罢了。”书妄言昂首道,他可从来不屑看人情或是拿钱写字。
“还是要多谢,改日我一定要拜读一下您的书。”纪霜雨热情把他们让了进来,倒了两杯热牛奶,雷子弟弟也乖巧地加了火,然后跑出去玩,留地方给哥哥和客人聊天。
周斯音打量一下,这里和他上次来相比,变了一些。半透明的新窗纸映进来阳光,照在新贴的淡绿色墙纸上,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整间屋子看上去都温馨亮堂了不少。
纪霜雨道:“听说妄言先生写的是悬疑,还有点恐怖——周先生,一般人看了能睡着么?”他话头一转,看向了周斯音。
周斯音:“……”
怎么不问作者本人,问书局老板啊。书妄言一无所知地道:“有点恐怖哦!尤其是最新那章,还是我从小鼓胡同得到的灵感,哈哈,是吧宝铎兄,你说说观后感?”
周斯音冷冷道:“不知道。没看。”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15节
书妄言:“??”
书妄言不可思议地道:“不可能,你怎么会没看!”
纪霜雨没看也就罢了,他畅销是畅销,可兴许人家不爱看小说。但是周斯音不一样,他是昆仑书局的老板,还几次来催过自己的稿啊!
书妄言一直预设周斯音是看的,甚至周斯音也向他传达过编辑关于剧情的话。
周斯音确实是没看,原因还不是,不大敢……感兴趣。但这原因不足为外人道。
周斯音想想道:“……我只看完结小说。”
书妄言倒退两步,吐出一口血。
天啊,好伤人的一句话!!
书妄言退到角落去养伤了。
周斯音看纪霜雨也捧着杯热牛奶喝,唇边沾了一圈奶渍,忍不住问道:“你祖上是哪里人?”
这时期的奶制品公司,起初都是满足洋人需求而建立的,引进了消毒、冷链等设备,销售炼奶、鲜奶、奶粉,甚至远销海外。
后来华夏人受到广告影响,也开始购买奶制品,但主要广告对象,是儿童和女性。且仍有些人认为,牛奶不适合孩童饮用。纪霜雨看上去,倒是喝得毫无负担。
他忽而想起刚才纪霜雨用了“扑街”两个字,疑惑地道:“是粤地人吗?”
那边受洋人影响也挺多的。
纪霜雨:“怎么会,我全家都是老鹅京鹅城鹅人鹅啦!”
周斯音:“………………”
“开玩笑的哈哈哈哈。”纪霜雨皮了一下,直乐,“我就是京城人,这不是……看你们书局的报纸上说,牛奶对身体好么,我家有小孩呢。”
说到报纸,周斯音心中一动,盯着纪霜雨看起来。
他路上步伐沉重,正是有道难题,但现在看到纪霜雨,他突然有了个念头……
至于被盯的纪霜雨,没反应,他习惯了。
“你可接受约稿?”周斯音问道。
“约稿?我不会写小说哦。”纪霜雨认可编导不应分离,自己也会编写剧本,这回还改了改灵官庙。但是写小说,还是有些差别的。因为书妄言站在旁边,他就觉得周斯音是想约他写故事。
“我不是说小说,我指的是,字。”周斯音慢吞吞道,“我想邀请你为我们书局一份新期刊题写刊头,润笔费五十块。我见过你的字,很有独特面貌。”
纪霜雨喝奶的动作呆住了。
他忙活一出戏,徐新月也就给了他二十几块!!
这会儿,书妄言忽然一脸惊恐地走回来道,“我就说小鼓胡同的传说是真的,你们听到没有,一个幽幽的声音在喊哥哥……”
周斯音:“……”
纪霜雨:“……”
纪霏霏:“……”
纪霜雨把纪霏霏抱了起来,缓缓道:“妄言先生,这个是我妹妹,是她在喊我。”
“啊!哪来的!”书妄言吓了一跳,随即发现人家是黑瘦小了点,但确实是个活的小孩,他尴尬地抹了抹脸。
不行,要把这个尴尬转嫁出去。
“我现在很怀疑你们到底怎么认识的,原以为宝铎兄故意整我,可那么巧纪先生也住在这里。说,是不是宝铎兄来找我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宝铎兄不会遇到什么小鼓胡同的传说,不敢对我说吧?”
不愧是小说家,书妄言随口几句话,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除了他估计即便说出口,也想不到周斯音的胆子真能表里不一这点。
周斯音心中一紧。
此时,纪霜雨一抹嘴大声道:“我不许你这样说周先生,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周斯音:“……”
书妄言挠头:“哦哦?”
五十块啊五十块,吃穿现在有保障,住还很简陋,有五十块就可以再买些家具,从此不算家徒四壁了。
我再也不调戏周老板了,这种老板和菩萨有什么区别。不但不调戏,纪霜雨还一力承担:“是我!我怕黑怕鬼,还摔倒了,周先生无私地帮助了我!”
周斯音:“…………”
书妄言点头:“哦哦!”
第十三章
不能怪书妄言傻,他就算是小说家,就算知道周斯音常烧香……也猜不到周斯音的本性,就是觉得纪霜雨和周斯音说话怪怪的。
怎么的,莫不是这俩人一见如故?
周斯音离开小鼓胡同之前,给了纪霜雨一笔废墨费和预支的润笔费,书学家写作品,也不是提笔就来,总要揣摩一下的,而且,纪霜雨都没有自己的钢笔,得去购置。
这类废墨费用,向来是额外支出的,还不算在那五十块里。
“哪里有好钢笔卖呀,能给我介绍一下么?”纪霜雨收了钱那叫一个努力,“老板,要么你带我去买吧,刷你的脸肯定能打折对不对?”
周斯音:“……”
纪霜雨想的当然没错,周斯音搞文化出版的,做这方面买卖的商家看到他,认不认识,肯定会意思一下打个折。
这也是为了书法作品。
于是,在戏界都疯狂讨论纪导演其人,纠结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文化,够不够格时,他已上商业区买钢笔去了——
第二日。
纪霜雨和周斯音并排坐在后面,他穿着自己最好的新衣服新帽子,虽然,还是最便宜的棉衣和毡帽。
纪霜雨问周斯音,“你怎么会想到请我来写刊头呢?”
他事后想着,总觉得有些奇怪。当时只觉得五十块高,后来自己翻了翻报纸,查看此时书法家的润例,才对市场价有具体了解。
那种能够挂在店铺寄售的当代书学家作品,写一个匾额能卖三四十块,写楹联按尺寸,六尺十几块吧。这就很不错了。
五十块约个无名小卒的刊头,绝对是夸张了。而且他后来才知道,周斯音新创办的期刊叫《书学教育》,顾名思义,也该知道专业性质。
这周先生难道还是抖m,被他调戏了好几次,居然还给他送钱?难道,是想用钱封口?
看起来也不像那么容易妥协的随便人……
周斯音语气很平淡地道:“我觉得你书法不错,很有新意,从未见过这样的钢笔字,因此约你来写。”
纪霜雨这才终于回神,哦,对,我写的是钢笔字!这个时候,硬笔书法大约还没发展起来吧?
纪霜雨一下释然了,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周斯音。
周斯音竟有种不太自然的感觉,真是生平少有,可能因为之前纪霜雨对他实在太……普通了吧。他镇定地看着纪霜雨,把手放在靠背上,微微抬下巴,摆出了从容的姿态。
纪霜雨情感充沛地道:“周先生,你眼光也太好了吧!”
周斯音:“…………”
这到底在夸谁??
纪霜雨哈哈笑道:“放心,你绝对不亏的,虽然要给我五十块高额润笔费,但以后我导演的票房越来越高,成名了,这个五十块也越来越值!”
虽然自己的确是看中其中的价值……但这个人,还真是不客气啊。周斯音看他一眼。
五十块,已经足够一个家庭整个月的开销,而且是过得比较宽裕了。所以说高级知识分子,比如教授,月工资两三百,三四百的,在这会儿算是很多了。
他拿到这笔钱,总算是可以添置家具了,家里穷得基本只有床和锅了……像样点的家具都在之前父母生病时当了。
轿车停在了洋行外,纪霜雨下车,就有点恍惚。
两人抵达的这个商区,挨着使馆区,很多各国洋货,大多门脸也是西式风格。有的门口站着发传单的店员,有的门口写着清仓减价的大字,甚至有的店面门口还有一群店员在喊口号跳舞……
纪霜雨:???好特么熟悉的感觉。
洋行装着大玻璃门、玻璃柜,让家庭条件一般的市民看着都不大敢去拉动,止步门外。
纪霜雨则是非常淡定地自己拉门进去,对迎上来的店员点了点头,直接问道“有雷神钢笔吗,给我看最粗尖的。”
“有的先生,您稍等。”店员客气地道,纪霜雨本人虽然戴着毡帽,但他旁边的周斯音穿着剪裁合体的西服,那张脸更是上过报刊的。
而且这位先生态度还真是放松得不得了,手肘撑在玻璃柜上,无聊地打量店内的货物。即便如此,也不让人觉得仪态讨厌。
这个架势,店员觉得人家指不定是超级有钱人,有点怪癖,故意打扮成这样罢了。
一想到这里,店员的动作就更加麻利了。
周斯音也在暗暗看纪霜雨,按照一些报纸上谈论的,纪霜雨的父母是家道中落,他三岁以前家庭条件也不错,后来就搬到了小鼓胡同。
但是从纪霜雨的言行举止,甚至是只有写字磨出来的薄茧的手来看,他对此表示怀疑。
也许纪霜雨由父母教养出了宠辱不惊的气质,但是一个街面上干过苦力的人,手指、皮肤怎么会这样细腻,牙齿也洁白整齐?
还是说,报纸上所写的并不准确,他还有其他经历?……再记一笔。
这时候店员已经把钢笔拿出来了,不止拿了纪霜雨要的雷神牌钢笔,还有很多其他品牌,“先生,您可以看看我们最新进口的利维钢笔,这是今年的新款,12k金……”
利维和雷神两个品牌一直到现代都存在,前者是进口的,后者是沪上的本土品牌。现在二者价格差得有点大,进口钢笔都能换栋房了,虽说现在房价也没那么夸张。
纪霜雨自己练字倒真是一直用的雷神,他家境不错,没缺过什么,但并不奢靡,家里老人比较朴素,一直带着用雷神,质量也确实是蛮坚挺的。
“不要,我就喜欢用雷神。”纪霜雨打断他,“而且现在这利维也太贵了,买不起!”
店员愣了下,有点委屈地道:“先生,利维刚因为关税降过价呢。”其实不是因为关税,而是华夏国产钢笔的冲击。但这都历史最低点了,怎么还说人家现在贵。
纪霜雨安慰道:“没事,会更低的。”
店员:“……”
纪霜雨自顾自旋开一支雷神看了看,“这是m尖吧,还有更粗的吗?”
m只是中粗而已,店员看他对钢笔还挺熟稔,就把刚才的无语压了下去,推销不掉利维,卖只雷神也不错,赶紧去找了一下,给纪霜雨确认了一下是最粗的。
纪霜雨买下一支雷神,又厚着脸皮让周斯音给他预支稿费买了些家具,蹭周斯音的车回小鼓胡同——要不赶着这次蹭周斯音的车,还得花钱雇人搬家具的,他哪里舍得,当然一次办齐。
……
待几日后,周斯音再去小鼓胡同,纪霜雨家时,就看到他这住处已经截然不同了。
窗户上镶了一小块玻璃。现在条件一般的人家,又想要透光或者显摆,就是在中间镶那么一块,刚够人望出去,其他部分仍是半透明窗纸,透光性没有玻璃那么好,但也可保暖。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16节
纪霜雨就是镶了一块,阳光照进了屋子驱散昏暗,炕上摆着一方小桌,还插了几支花,但细细一看,并不是鲜花,而是晒干的干花干草,也不是摆在正经花瓶,而是个旧笔筒里,竟也别有一番清趣。旁边还有一个粗瓷碟子,盛着些点心,可见在吃上一点也不想受委屈了。
地板整过了,铺着一条团花的暗色手工栽绒摊。本地人是不习惯铺地毯的,只有炕毯桌毯什么的,除非婚丧嫁娶才铺地毯,铺地毯这个习惯有点西洋。
手工毯子没有机器织出来那么平整,不过厚厚毛毛的,纪霜雨比较小的弟弟和妹妹就坐在毯子上玩,神情闲适,一看就是吃饱了才能散发出来的。旁边一只新瓷板炉子烧得旺旺的,人一进来就暖和了,也表示主人已不缺煤烧。
那天纪霜雨买了几件高脚家具,衣柜、斗柜等,周斯音还觉得会否太少,形制也简单,现在一看,他是有全盘想法去淘换的,组合在一起很合宜。
新家具再加上柴米油盐的杂物,预支的稿费被纪霜雨掐着数字花得差不多,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数倍也不止。加上先前的墙纸,这整个屋子都与最初所见截然不同了。
周斯音很快释然了,想想纪霜雨在舞台上布景以简驭繁的能力,难怪能用不多的物品,就把屋子布置得舒适雅致。
光线好多了,连他三妹纪霏霏都没以前吓人了……
“周先生,坐吧。”纪霜雨还弄了几个草编的垫子,搁在炕上。他自己已经铺开了纸,他早酝酿过,试写了好几遍。
现在当着周斯音的面,纪霜雨又提笔,凝神写下“书学教育”四个大字。
待他收笔,周斯音立刻发自内心地赞了一句:“好!结字错落天然,古道真风。”虽然没亲眼看过纪霜雨的毛笔作品,但单从这字里,他也能看出来纪霜雨的毛笔修养。
纪霜雨笑了两声,又把自己刻的印拿了出来,从他还是个菜鸡的时候,就喜欢用印,显得自己写的字都高大上了。现在要写字,他也去刻了一下。
周斯音说会创刊号会单放一版放大刊头字,作为书法作品呈现。
纪霜雨沾了印泥,四个红字就印在了纸上:葫芦老人。
“葫芦老人?这是什么名号?”周斯音只觉得奇怪,难道是因为纪霜雨那一头异于常人的白发,因此以老翁自号?院子有种葫芦么,冬天还真看不出来。
“对,这是我的新笔名。”纪霜雨没有解释,只看了一眼自己四个弟弟妹妹,呜,他就是养葫芦娃的人。
不过周斯音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纪霜雨的字上,还有放在旁边那支雷神牌钢笔,“我怎么觉得,你的笔很好用……”
他没有用过雷神钢笔,看纪霜雨刚才写字,总觉得人家的笔特别好用。
纪霜雨:“这就是人生三大错觉之一了:别人的工具比较好用。不是,是我的手比较好用哦。”
周斯音:“……”
周斯音:“……你前两天对我还很尊重的。”夸他是最勇敢的人,所以,尊重是会消失的对吗?
纪霜雨:“所以我现在提示你啊,该续费了。”
周斯音:“…………”??这么快!
不对,不对,不可能。
周斯音拿起纪霜雨那支笔,在旁边的纸上写了几笔,然后喃喃道:“不是错觉,我就是觉得这支比较好用……”
“哈哈,骗不过你,因为这支我自己打磨过了。”纪霜雨道。他有自己打磨笔尖的习惯。
钢笔本就是舶来品,发明出来更适合西方文字的书写。但在后世,已经有些钢笔品牌开始针对汉字书写研发了,通过打磨笔尖形态,让它更适合写汉字。
包括一些美工钢笔,有着弯弯的笔尖,能够非常容易写出笔锋和粗细变化,更接近毛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说善书者随便用什么工具都能写好,都能体现出结构、笔势之美,但纪霜雨在正式创作时,一直习惯自己打磨钢笔尖,符合他的习惯。
就像有的书法家酷爱用秃笔,属于自己的偏好。
雷神钢笔也是仿照西洋钢笔制作的,等于说它原本也更适合西洋文字书写。
但这支笔被磨过后,就更适合纪霜雨书写,也更适合汉字书写。别看价格没进口钢笔高,但论起书写汉字,更胜一筹!
周斯音捏着这支雷神钢笔,爱不释手,以商人的直觉,甚至立刻开始思索着这是否有量产的可能性。
“能还给我了吗?”纪霜雨看他眼神仿佛不肯撒手了,以现在的条件,他打磨得可不容易的。
周斯音:“你可以也给我打磨一支吗?……我续费。”
……
周家老宅。
周斯音对管家道:“给我备一支雷神牌钢笔,要最粗的笔尖。”
管家怀疑了一瞬,“雷神牌?”
这不是前两年,沪上成立的钢笔牌子么。华夏商人嗅觉敏锐,看钢笔生意要起来了,就开设了本土厂子,抢占市场。但是,目前成立时间不长,牌子还没有洋牌硬。
管家很奇怪,为什么少爷要特意吩咐买雷神钢笔。
1...678910...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