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甲乙
姜念看着豆芽吃得很香的样子,心情也变得很好,食欲也跟着便好了,“好吃就多吃一点。”
“我吃好多好多。”豆芽边吃边比划着:“我吃那么多。”
“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姜念从不克扣豆芽的吃食,吃饱了吃好了才能长高高的。
豆芽舀了一口米饭放进嘴巴里,“娘也多吃。”
姜念应了一声好。
屋外寒风不停的吹着,屋内烛火闪烁,明明有些冷,可姜念却因为软挼糯糯的女儿而觉得心底暖和极了。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章 排队分糖
翌日。
晨光微亮时分,姜念便抹黑起了床,先将卤味煮上。粗粮饭蒸起来。然后便去小青山摘柏树枝。
天晴了几日,小青山上面的积雪都融坏掉了。但路面湿漉漉的,一进林子就有股潮湿冷意涌来,不宜久待。
姜念找到柏树,折了一捆柏树枝便匆匆回了家,将风吹了一整夜的腊肉香肠取下来,开始慢慢熏烤了起来。
熏了将近两个时辰后。腊肉香肠上都有一股柏枝味儿,淡淡的清香里透着点烟火儿味儿,十分好闻。
瞧着熏得差不多了。姜念将腊肉和香肠重新挂在屋檐下继续风干,然后将东西收拾收拾便带着豆芽去了河道旁卖卤味儿。
忙碌了一中午后,姜念开始收摊儿了。
“姜娘子。你家的生意可真好。”夏荷羡慕的看着姜念摊位前走过的一拨一拨客人,
“还行吧。”姜念这不是谦辞。是真的觉得只是还行而已。
她来卖卤味快一个月了,来买卤味的顾客换了一批又一批,一开始大家都愿意来吃个热闹。可价格成本的原因。大家不可能天天都来吃。这几天有点后劲无力的感觉。
但姜念也没办法,做工的人都是拖家带口一大家子人,有闲钱的始终不多,偶尔买一次犒劳一下自己还行。天天吃可吃不起。
姜念想着要不要该变一下策略,换一下销售对象。不过她暂时没空研究,先把年前这段时间做完了再说吧。
“那我们先回吧。”姜念推着板车回了村,先带着豆芽吃了午饭,午饭是昨晚剩下的冷饭,她简单的做了一个蛋炒饭,两人凑合着吃了一顿。
等吃好午饭,李秀娥和夏荷过来了,因为要忙一下午,两人都带了孩子一起过来,“姜娘子,今儿我爹娘出门去了,家里没人,我将小鱼和冬冬一并带过来。”
夏荷也说道:“我家小宝今日也粘的很,我也带他过来和豆芽玩一会儿。”
“行啊。”姜念正愁没人和豆芽玩儿呢,自然很欢迎,于是抓了一把自己从县城买回来的糖和果脯放在凳子上,让几个小孩儿慢慢吃着玩儿。
“娘,我来分。”豆芽揽下分糖的活儿。
“行。”姜念也想考验一下豆芽的领导管理能力,“那豆芽给姐姐弟弟们分糖吃。”
“好。”豆芽开开心心的应下了。
小鱼几个一见到糖就挪不开眼了,伸手就要去抢。
豆芽紧紧的护住糖和果脯,奶凶奶凶的说:“不能抢,我给大家分。”
“给我。”
“先给我。”小鱼几个小孩儿抢着要。
“排队队。”豆芽皱着眉拍拍板凳,“不排队的是坏娃娃。”
平日姜念摊子前人多,她会叫大家排个队,免得太过混乱搞得她忘记收钱了。豆芽在旁边看了好几天,自然也学会了这个法子,现学现用,让大家排起队来拿糖,“排队。”
小鱼几人不懂:“排队?”
“对。”豆芽比划了半天,教大家排队。
可是小鱼、冬冬、小宝三人都不愿意排队,就挤在一起去抢糖,任由豆芽怎么说都说不动,气得她都不想发糖了,“你们不排队,不是乖娃娃。”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知识改变命运
姜念回头看了眼气得眼睛都红了的豆芽,“豆芽,你是不是想学娘卖卤味的时候让大家排队?”
豆芽点点头说是。
姜念又说:“你平时看到的叔叔是不是很多?”
豆芽点头。
姜念:“但现在有多少个姐姐弟弟?”
豆芽数了数。“三个。”
姜念:“多不多?”
豆芽想说多。但想一想娘卖卤味的时候数不清楚的大叔,便又觉得不多了。“不多。”
姜念又问:“那豆芽能不能数清楚?”
豆芽点头说:“能。”
姜念说:“那你就这么和姐姐弟弟们分糖。”
“哦。”豆芽吸了吸鼻子,不蒸馒头争口气,自己一定要数清楚给娘看,“你一块,你一块,你一块。我一块......”
姜念看着豆芽分糖分果脯,等她分好后,问道:“数清楚了吗?”
豆芽说:“数清楚了。”
姜念又问小鱼:“小鱼是大姐姐。大姐姐说大家手里的糖是不是一样多?”
小鱼还是第一次被提问,紧张的数了数,每个人都有三块糖。还有五块果脯,“一样多。”
“那豆芽数清楚了。”姜念朝豆芽竖起大拇指:“豆芽好棒。”
豆芽听到姜念的夸奖。开心的扑倒姜念的怀里,“娘,我数得可对了。”
“豆芽还不到四岁就能数清楚了。姜娘子你教得可真好。”夏荷看到这一幕也夸起了豆芽。“我们家小宝与豆芽差不多大。连话都说不清楚,你家豆芽怎么如此聪明?”
李秀娥也羡慕得紧,自家儿子也能聪明就好了。
豆芽听到婶婶们都夸自己,她不好意思的咧嘴笑了起来。无论大人和小孩子都喜欢听到夸奖鼓励的话,“娘。我还会数更多的数。”
“娘知道。”姜念拍拍豆芽的屁股,“去和姐姐弟弟们玩儿,娘要干活了。”
豆芽:“好。”
等豆芽跑开后,夏荷忍不住问道:“姜娘子,你家豆芽怎的聪明?小小年纪就会数数了。”
“小孩儿都一样聪明的,只要我们大人愿意教他,他学东西很快的。”姜念不好意思说豆芽的确是超普通小孩儿的聪明,只推说是大人教育的结果,“我专门给她做了小木棍来玩儿,挑一根数一个数,同时还能考验她的动手的能力以及冷静思考的能力。”
夏荷不太明白:“什么是冷静思考的能力?”
姜念耐着性子解释着:“小孩儿玩挑木棍是不是得想怎么才能轻松拿走木棍还不移动木棍?”
“她在想法设法移动木棍的时候,就会去静下心去想怎么做?怎么赢得更多的木棍,多这样想想,以后长大了遇到事才不会慌张。”
姜念没说的是还能培养小孩子通观全局、统筹大小事宜的能力,只是往小的点说了几句:“不能只是玩,得让她玩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李秀娥听了半响还是不大明白,只觉得姜念不愧是读书识字的人,知道的可真多,“姜娘子,你知道的可真多。”
姜念看着夏荷也是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是听以前的邻居夫子说的。”
“原来姜娘子以前挨着秀才先生住的?难怪你懂得这么多。”李秀娥越想越觉得应该送冬冬去上学,说不定以后也能考一个秀才,“那我回去也让我家男人教教冬冬,他经常在县城做活儿,识得一些数。”
姜念赞同的点点头:“可以啊。”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姜念觉得像冬冬这样的农家小孩儿若是能多识一些字也是好的,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了。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张大人
几人说说笑笑间就把十五副猪下水洗干净了,洗干净后李秀娥两人也没有久留,先带着儿女回家去了。
姜念付了钱。又各送了一斤猪肝。“猪肝补血养身,拿回去吃。”
李秀娥推拒了一番后收下猪肝。脸上的笑意也浓了几分,“多谢姜娘子了。”
“姜娘子,那我就不客气了。”夏荷一听可以补血养身,也笑着收下了,“姜娘子,以后有活儿可以再叫我们。”
“好。”姜念送走几人后。趁着天还未黑,便拿出之前做香肠剔下来的猪皮开始拔毛,将上面的猪毛捻干净后。刮掉表皮的一层油脂,简单焯一下水,等第二天早上起来的做卤味儿的时候顺道将猪皮一起卤了。
猪皮卤好切块。沾点加盐、花椒粉、辣椒面再吃,味道十分不错。
姜念留了一块猪皮自己吃。其余的全部拿去卖了,切成小手指粗细的片状,一文钱五片。买两文钱的送一片。买三文钱的就送三片。买五文钱就送五片。
因着这个促销套路,花五文钱买猪皮的衙役还挺多的,都是买回家给一家子下酒吃。
巡视进程回来的张大人经过逐渐形成小商市的空地,走到姜念的铺子前问起姜念:“今日没有泡鸭爪?”
“昨儿时间太赶了。没来得及做,张大人若是想吃。明儿派人过来买。”姜念指着新出的卤猪皮,“张大人,你要不要尝试一下这个猪皮?加点秘制的蘸料,吃起来十分好吃,而且价格便宜又实惠。”
张大人诧异的看着姜念,“你如何知晓我的身份?”
“你的小厮常来我这处买卤味,被其他衙差大人认了出来。”姜念拿出一只没用的筷子递给张大人,“大人,你要不要试一试味道?”
张大人没有计较什么,接过筷子夹起一片猪皮在蘸料上沾了沾,然后尝了尝,调料味儿很重,有炒过的酥香,吃着很香,“不错。”
“买五文钱的吧。”
“那我这就给大人您装一些。”姜念多给张大人切了一些,又单独装了一些蘸料,“大人,家里的香肠和腊肉已经晒上了,等过几日风干了就给你送来。”
如果不是为了回去述职,张大人也不会赶路回京城,他算了算如今的工期,说道:“十四那日可能全部风干?我们十五将要离开。”
“应当能。”姜念道。
“好。”张大人点点头,“如若多一些卤鸡脚等吃食就好。”
姜念道:“那我想法子给大人多留一些。”
张大人拱了拱手,“届时我派人过来取。”
等张大人走后,夏荷等人围着姜念,“姜娘子,那人是一个大人?”
姜念点头说:“是负责修建河道的大人。”
夏荷不明白官员的官阶这些,“比县令大人还厉害么?”
张大人的官阶肯定比七品县令的官阶高,但县令手中有实权,而张大人的职位更倾向于技术人才,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姜念想了想,解释道:“大人们都各有本事,在不同的地方都厉害着呢。”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三章 甘之如饴
夏荷也不大明白,反正就觉得这些人能做官都很厉害,同时又觉得能和大人说上话的姜念也很厉害,“姜娘子,你胆子可真大,竟敢和大人说话。”
“大人平易近人。对做工的徭役们都很和善。”姜念看向来闲逛的村民们,“大家说是不是啊?”
“是。”干活的村民纷纷赞成。
以往大家对服徭役极为抗拒。在他们的固有印象里,服徭役是繁重的苦力,吃不好休息不好,稍一偷懒还要被监管的官兵责打。
来干活之前。他们都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来了,但来了之后发觉大人对他们的态度是友善的,虽然吃得差一点,但也能吃饱,晚上也能回家睡好,平日看守的衙役也不会打骂,顶多训几句偷懒的人。
虽然累一点,但没有小命不保的惶恐不安,心里没有压力,干活也卖力,以往两月的工期,硬是让他们在寒冬腊月里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大人为了奖励他们。还说腊月二十五之后便可休假回家,等到正月初十之后再开工。
“张大人很好,还会叮嘱我们小心一些莫要受伤。”
“我上次被那女人的菜搞得拉稀了,张大人还亲自来询问我怎回事?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大人。”
有人毫不留情的拆穿对方:“你活这么多年,也只遇到过这一个大人。”
大家想想也是:“这倒也是。”
大家很快笑作了一团,身体的劳累很快散尽。气氛十分和谐。
张大人在隔日得知姜念帮他在村民们中间宣扬了一个善名,无意间也算为他的仕途填了一块砖石,便在离开前书信一封给附近留守的同僚,推荐了姜念家的蔬菜、卤味、香肠以及腊肉等,如有需要可以去购买。
姜念也不知道自己无意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生意,她只是单纯的想转移一下话题而已。
众人看着姜念卖的猪皮。纷纷说道:“我也要试一试这个猪皮,连大人都买了,味道肯定也不差。”
原本大家觉得数量有些少,舍不得花钱。现在一听心底涌起一种感觉:自己和张大人吃过一样的卤味,以后出门闲聊也有谈资。
于是,大家纷纷花钱买齐了卤味猪皮,“你帮忙用笋壳包起来,我拿回家去吃。”
“拿回去做什么?这么香的卤味,说不定下午你就馋得吃掉了。”
“不吃。我拿回去给我儿子吃。”这人又问姜念:“你这卤味要是能下午卖就好了,我到时候再拿回家给我孩子吃。要不然真的可能忍不住给吃了。”
若是有个铺子倒是能卖午市和晚市,可惜姜念没有。来回一趟将近一个时辰,着实有些不方便,而且她也没时间做两锅卤味,“人手不够,暂时只能中午卖一次。”
众人有些失望,但又不能强迫老板来卖东西,只能中午买点想吃的带回家去吃,“那就先买一点吧。给我包好了,可别掉了。”
“行,我多给你包一层。”反正笋壳都是去竹林里捡的,不要钱。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等卤味卖得差不多以后,姜念便回了村,下午打理家里和菜地,第二天早起做卤味,然后卖卤味,每一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唯一的变数就是豆芽。
豆芽每天都有新的幺蛾子,一下要吃鱼鱼,一下子要去抓小鸟,一下子又去钻树林。虽然吵得烦人,但姜念却甘之如饴。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四章 腊月十四
转眼到了腊月十四。
这日天气晴朗,姜念卖了卤味后就去了县城,拿了之前约好的猪下水和鸡脚鸭爪。另外又买了所需的香料等东西。
回到家后便率先做起了卤味和泡鸭爪。等做好后她便将差不多风干了的香肠和腊肉取下来,清点了一番。然后就等张大人派小厮过来取。
小厮这一日很忙,忙到天黑时分才赶着牛车过来取,“幸好来时碰到了你们村的村民帮忙指路,若不然还找不着路了。”
姜念也没想到小厮会这么晚来,“天黑了的确不太好认路。”
小厮说是,“味道和之前的一般好吧?”
“味道一样。”姜念今儿取了一点来煮着吃。现在还剩下一些,便拿出一些递给小厮尝一尝,“你试一试。”
小厮尝了两块。虽然放凉了,但味道依然很好,“不错。是这个味儿。”
“那搬货吧。”小厮先将其他大人们一起预订的一百五十斤搬上车,另外又把自家老爷定的二百斤搬上车。等装好后,他便摸出一袋子银子,“之前我们付了一部分定金。这些是剩下的银钱。你数一数。”
姜念数了数了银子。一百文一斤,三百五十斤,扣除已给的八两定金,一共是二十七两。“数目是对的。”
小厮又问:“卤味可有?我想买一些在路上吃。”
“有的。”姜念下响回家便做上了,一直放在锅里浸泡入味。“你带了什么可装的就容器?”
小厮从食盒里拿出两个大碗,“这个。”
“这也太小了。”姜念看了眼小厮手里的碗,然后问道:“你们回京要赶多久的路?”
小厮说:“我们去越州搭船,回京莫约要花二十余日。”
越州离青州不算远,中间只隔了个齐州,快马加鞭应该十日左右就能到,姜念记得原主就是越州人,越州早年就修建了河道码头,如今也算是西南方较为繁盛之地。
姜念想了想:“坐船这么快?”
“是的。”小厮说:“等以后等河道修建妥当,以后姜娘子你们乘船去州府也不过几日,不必像赶马车走山路绕到半月时间。”
“这么好?那希望早日建好。”姜念举着烛火走到灶台旁,“张大人平日只吃卤猪肉对吧?”
“其实大人也吃猪下水的。”小厮说:“一样买一斤。”
姜念笑着说行,然后拿着刀便开始切卤味,从猪肉到猪下水,切得又快又好。
姜念切好后,拿了两只自己购买来装汤类的陶罐出来,陶罐都是洗干净沥干水分的,直接将洗好的卤味和猪下水放了进去,然后加入半罐子的汤汁,“只用碗装的话,汤水会洒出来的,所以我给你装罐子里了。”
另外一只陶罐则装了半罐泡鸡脚泡鸭爪,另外又装入汤水和萝卜芹菜等配菜。
除此之后,姜念又将卤好的鸡爪单独装了两碗,“这些放在汤水里的东西放得久一些,吃的时候拿出来热一热便行。”
小厮看着姜念装了这么多,有些忐忑,不知道大人会不会说数量太多了:“多少银钱?”
农家寡妇养娃儿日常 第一百一十五章 碰壁
“不用钱。”姜念摆了摆手,“香肠和腊肉你们已经付了很多钱了,这些东西就当是我送给大人的。”
小厮说:“这不行的。一码归一码。这钱我们应当付的。”
“若不是大人好心帮忙,我可能无法卖出这么多的香肠和腊肉。香肠腊肉的银钱我收下了,这点卤味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姜念顿了顿,“只是这点卤味也不值什么钱,还请不要嫌弃。”
小厮:“这……”
“别这的那的了,收下吧。”姜念懒得与小厮多扯。将陶罐搬到车上,另外又将摘好的一篮子蔬菜放了上去,“卤味虽香。但吃多了也腻味,这些青菜你也带着,路上换换口味。”
小厮无法。最后满载而归。
回到驻地后,张大人听到小厮的宾宝。看着多出的这么多东西,又联想到近几日的事情,便书信几封。让人尽快送去给留守的同僚们。也算是帮姜念一个小忙了。
姜念多送这么多东西。无非也是为了和张大人交个好,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张大人还要来待上半年,在人家的地盘上卖东西。怎能不好好维护一下关系呢?
听说河道建好后,长阳县会修建一处码头。姜念想凑点银子买一处铺子,但码头上的铺子肯定很畅销,到时候她想请张大人帮忙引荐一下修建码头的人,到时候看能不能拿个名额。
怀着这个小心思,姜念怎么的也得对这位修建河道的大人恭敬一些,不过就算没有这层想法,凭着张大人这些日的出手阔绰,她送一些吃食也是应该的。
本来还觉得自己这种各取所需的想法没什么问题的,可两日后姜念收到了张大人同僚的订单时,顿时觉得挺羞愧不已。
张大人的几个同僚都在临近江河的州府县城做事,收到书信后便对张大人口中的香肠腊肉等东西十分好奇,两日后各自派人来买了一些。
姜念清点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多做了一些,腊肉还有五十斤,香肠也剩一百斤。
张大人的五个同僚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并没有买太多,一人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五斤腊肉和香肠,另外又各买了百斤蔬菜,足够吃到过年之后了。另外还买了一些卤味和泡鸭爪子。
从张大人的五个同僚这里,姜念差不多一人赚了四两银子,五个人便是二十两,姜念数了数自己现下攒的银钱,算上卖菜的钱,卖卤味的钱,再扣除平日的成本花销以外,她已经攒了整整八十三两了。
这些钱钱基本上都是卖菜卖香肠攒起来的,卖卤味攒钱实在是太慢了,姜念想着来年得再想想其他赚钱的法子才行。
不过卖卤味赚不了多少钱,蚊子肉也是肉,姜念暂时也不想放下,所以一直坚持着卖卤味。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姜念卖完了卤味后又按以往的习惯去了县城里拿预订的猪下水和鸡脚鸭脚了。
原本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可去酒楼拿鸡脚鸡爪时,却碰了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