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凰的小说
“太子,不愿与我和阿兄起冲突。”萧长赢心里松了口气。
萧长卿瞥了他一眼:“太子是要与我们定下君臣名分。”
不将他们卷入这场纷争,是告诉他们,他愿意把他们当做自己人。刻意引了萧长彦对萧长赢下手,也是告诉他们,谁是君谁是臣。
“阿兄,你是何意?”萧长赢小心翼翼问着。
其实兄长本就无心帝位,日后无论谁得了皇位,他们自然都是臣子,对于萧长赢而言心里并不难接受。
萧长赢担心的是兄长,曾经兄长是有野心的,只是这份野心让他承受了撕心裂肺的痛,他不止一次没有懊恼,不早早带着五嫂畅意山河,不问世事。
若是如此,哪怕顾氏倾倒,他们也能够避开,也许五嫂不会那般绝然。
“太子与我们,从降生起便已经是君与臣。”东宫是储君,萧长卿看得很淡,“我只是隐隐觉着太子殿下此次过于心急。”739章
将小八卷进去,是雄心勃勃想要一举歼灭或者重创陛下与萧长彦的两股庞大势力,同时又拉拢他们兄弟,这不像是等不及要登基,更像是……一种迫切的铺路和托孤。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739章 她不会再嫁
“操之过急?”萧长赢仔细想想也觉着是有点急,太子好似恨不能制造一个时机,将有威胁之人尽数拔除,“阿兄,太子殿下今年已经二十有三……”
外间传言,太子活不过二十四载,他们一直以为是太子为了韬光养晦自己散步的谣言,以起到保护之用。可他们的陛下何等精明?若是这个传言毫无根据,陛下岂会半点举措也无?
所以……太子是真的活不过二十四载,这才能将太子现下的行为合情合理的串连。
弟弟的神色极其复杂,可谓半喜半忧。
萧长卿能够明白他此刻的心思,喜的是太子有个好歹,他或许还能有得偿所愿的机会,哪怕机会十分渺小。忧的是,沈羲和也许对太子并非无情,毕竟太子为她铺路到这一步,哪怕是块石头也会有捂热的时候,如此一来,太子逝世会给她造成伤痛。
“太子妃对太子定然是有情。”萧长卿不得不给弟弟泼冷水,让他清醒地面对现实。
扫过萧长赢微僵的身躯,萧长卿慢条斯理道:“太子素来高瞻远睹,他若是早知自己寿数不长,我们皇家绝非现下的风平浪静,这一战来得如此匆忙,只能说明太子是不久前才认命,接受自己寿数不长之事。
此时此刻,太子抛弃了萧氏,一心为太子妃筹谋铺路,他们成婚近三载,若太子妃丝毫不动容,太子也做不到这一步。”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那种深爱一个人,渴望得到她一丝一毫,哪怕一个眼神,一个一闪而逝的笑容的痛苦有多蚀骨钻心。
萧长赢要紧牙槽,沉默不语。
萧长卿似乎没有看到他的抗拒,继续道:“太子妃应是早知太子非长寿之人,她毅然嫁入东宫,是为着嫡出正统,是为着日后不经历夫妻反目之殇。太子妃是个轻儿女情长重家国天下之人。
且不说她已然对太子有情,便是无情,太子逝后,她亦不会再嫁。”
故而,你最好趁早死了这条心。
萧长卿不希望弟弟抱有莫名的幻想,一如当初的他,正是因着幻想过于美好,穷尽其力去强拽,像放飞的纸鸢,越用力越拽不住,最后满心欢喜落空,难以接受而悔恨终身。
“她要夺那个位置,太子若逝,她如何争夺?”萧长赢不愿意放弃。
萧长卿轻笑一声:“太子还活着,他们迟早会有子嗣,亦或许……东宫已经有了喜事。”
萧长赢面色一白,紧抿唇角,情绪抵抗:“便是有了孕,又如何笃定是皇孙!”
“一定会是皇孙。”萧长卿一字一句,说得分外肯定。
旁人是五五之数,但到了沈羲和这里,只要她有了孕,无论如何都是皇孙。哪怕是假的,太子也会偷龙转凤。
“太子他……”萧长赢读懂萧长卿的言外之意,心神一震,他无法消化和认可这个事实。
血脉传承,皇室正统,何等至关重要,萧华雍就为了沈羲和,不惜冒险要混淆皇室血统!
“这便是为何他能打动太子妃的心。”萧长卿给萧长赢一记重锤。
萧长赢整个人顿时垮了,他眼珠无措地转动着,心乱如麻。
平心而论,因为没有机会面对这样的抉择,他也不确定事到临头,换做是他能否做到萧华雍这一步,这样的事情太颠覆他的理念与体统,挑战了他的三纲五常……
看着六神无主的萧长赢,萧长卿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轻轻捏了捏他的肩膀,轻叹一声,负手转身离去。
这一次的事情,是萧长赢自己要上赶着给萧华雍利用,看在太子如此坦诚的份儿上,他也不愿意别扭去追究太子动了萧长赢,太子若真想动萧长赢,萧长赢也无法活着回来。
他没有了夺位之心,若是沈羲和的幼子登基,他倒也能够安然退出这个是非圈,也算是互惠互利。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与沈羲和争锋,才不会令萧长赢左右为难。
既然如此,何不早些筹谋,令时局安定下来,他也能早日得了自在。
回了书房,萧长卿奋笔疾书,一封封密封的书函传出去,隔日天未亮,早朝未至,岷江发生水寇屠杀捕捞渔民的消息在京都炸响。
一盏盏灯在官邸点亮,文武百官纷纷急匆匆正衣冠,入朝觐见。
一整个村被屠,血淋淋的奏疏呈到祐宁帝的面前,祐宁帝大怒,下令剑南节度使、汉州与雅州守卫彻查此事。以蜀南王府丧事待办为由绕过了蜀南王府。
朝中当即有人提议水匪猖獗,请陛下派人前往镇压。
祐宁帝采纳建议,当即点了萧长赢的名,回话的是萧长卿:“回禀陛下,九郎昨夜回府遇袭,伤势颇重,儿尚不及上奏。”
“京畿重地,亲王遇袭?”祐宁帝更恼火,“大理寺给朕严查!”
大理寺卿领命,萧长卿垂眸退回自己的位置。
既然点都点了萧长赢,这个时候再点其他将领反而不美,立时有人站出来提议由萧长彦领兵前去,萧长彦不想做这个问路石,他的人据理力争,想要为他推掉,最后都没有赢得过几方势力博弈,被陛下任命为统帅,带领五千水军,千万岷州。
散朝之后,萧长彦特意堵了萧长卿:“五兄睿智过人,可莫要成了旁人手中的枪。”
萧长卿微微抬眼,笑不达眼底,虚虚一拱手:“八弟骁勇善战,手下具是精兵良将,为兄在此遥祝八弟旗开得胜,再添功绩。”
“五兄,三足方能鼎力,唇亡则齿寒!”萧长彦沉声提醒。
“为兄不如八弟腹内藏墨。不知三足鼎立,只知一个和尚端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萧长卿虚假一笑,“既然多了人,令大伙儿都喝不到水,总有一个不应该存在不是么?八弟。”
“看来五兄是选好了抬水人,弟弟就祝五兄心想事成。”萧长彦冷笑一声。
“八弟可要早些凯旋,否则为兄忧心八弟错过时机,见不着……”
萧长卿不软不重的话,令萧长彦拂袖而去。
我花开后百花杀 请假
因故暂不能更新,之前一直没有发公告,是因为不知道事情什么时候能够处理完,现在能确定八号处理完,九号凌晨正式恢复更新。
对等待的你们说声对不起了!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740章 呦呦有一颗公正之心
萧长彦再多的不满,也不敢违抗皇命,更不能在这个关头把自己弄伤弄残躲开。
这样一来的确躲开了这一场凶多吉少的无妄之灾,但陛下又不是好糊弄之人,无论他做得多么干净不留把柄,陛下也明白这是他刻意为之,会惹恼陛下。
他不是萧华雍,注定和陛下是敌对立场,无需在意陛下如何看待他。此时惹恼了陛下,就是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敌。
他也不是萧长卿,对帝王之位没了野心,也就不在乎陛下如何看待。
萧长彦做足了准备,浩浩荡荡离京,沈羲和所思所虑却是另一件事。
“屠村之事,是否当真?”
萧华雍在伏案批阅陛下分给他的一部分奏疏,沈羲和难得闲着抱着短命在一旁坐了许久,冷不防还是开口问。
握笔的手指顿了顿,萧华雍不答反问:“呦呦觉着呢?”
陛下御极二十余年,本朝出现了中兴,不说夜不闭户,也能说得上一句四海升平。盗匪不是没有,而是极难有成气候的,屠村这样凶残的穷凶极恶之徒实在是寻不到。
哪怕真有这样的人,也不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除非这个村子里有什么了不得的财富,令他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故而,沈羲和不信是真的水匪。但若不是这样惊天动地的事儿,陛下也不能大张旗鼓,调足了兵马,有个大将军还不够,还要派个亲王去镇场。
因此,屠村绝不是空穴来风。
一念至此,沈羲和却没有给陛下扣上罪名:“陛下不是如此不堪之人。”
陛下重权么?
自然是重的,否则也就不会有谦王的枉死,也就坐不上皇位。
陛下薄幸么?
关于这一点,沈羲和其实不好判断,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非黑即白。顾家的灭亡,是政治角逐的必然性,哪怕没有现在的顾家,撑过这一场,这样的事情仍旧会发生。
这和帝王的私心与否无关,对于沈家,沈羲和身为沈氏女,心自然是偏着沈家,同时也是维护沈家,但真要站在沈氏女的立场上指摘陛下不对,也委实有点过。
陛下的忌惮是没有错,沈羲和只敢保证她父兄没有谋逆之心,可任由沈氏这样做大下去,后人会如何想,沈羲和不能担保,从这一点出发,陛下是没有过错可言。
只是陛下终究是不愿意退一步,亦不愿信任她父兄,若是陛下心胸能够宽容一些,允许父兄从此远走,逍遥自在,做个富家翁,就能够双赢。
但他们都明白,这权利不能放,一旦放了,等待他们的就是帝王的屠刀,只有人死了,陛下才能真正的安心。
这也是最快掌控西北的方法,西北沈氏根深蒂固,哪怕帝王真能一时心宽,放走了沈岳山一家,同时善待西北跟随沈氏一族的大族,只要沈岳山活着一日,余威犹在。
这些人不会信沈岳山是心甘情愿退让,无论沈岳山如何解释都无用。他们看到的都只有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哀。
他们更信服沈岳山,会自发抵抗陛下派来整顿西北接掌西北的人,会使西北陷入新的乱局,这一点陛下和沈岳山都心知肚明,故而谁也不可能退让。
这是一个死局,是无法指责谁对谁错的死局。
抛开顾沈两家,其实陛下从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臣之事,他勤勉忧国,勤政爱民。
沈羲和是不信陛下会做出屠村,只为顺理成章屯兵岷江,杀掉沈岳山与步疏林。
萧华雍搁下笔,他抬眼透着郑重看向沈羲和:“呦呦,我们都不如你。”
乍闻岷江屠村,知道内情如萧华雍与萧长卿等人,都是第一反应陛下真够心狠手辣。
只有沈羲和没有去彻查,相信陛下为君之风。
萧华雍派人去查了:“陛下的确没有屠村,他是陛下,要伪造屠村之象并不难。”
山河何其大?多少村庄又有多少人能够数得清?户部记载尚且不全,这里面可以做文章的空间就极大。
顺便寻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偏远之地,靠近岷江,就能制造出屠村的惨状,抬的尸体都盖了白布,是否真的人谁能知晓?鲜血淋漓,血染千里,谁能知是否人血?
只要故布疑阵的是官府的人,平民百姓如何能够怀疑?
他们至多是恍然大悟:原来距离他们不过百里还有个他们一直没有发现的小村庄。
也会暗自庆幸,幸而不是他们惨遭屠村……
果然与她所想一般无二,沈羲和虽然觉着陛下不是这样残暴之人,真正得到证实,她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
这一切都是因她和萧华雍合谋布局而起,是萧华雍引了陛下去岷江,是她让沈云安去了岷江,才导致陛下不得不布局,哪怕非她杀伯人,陛下因此而真正屠了村,她亦会良心不安。
“呦呦有一颗公正之心。”萧华雍轻赞。
无论是敌人还是恶人,她永远不会凭着自己的好恶轻易对一个人做出判断,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她又自然是偏颇,她护短却又不盲目,这样的她才最适合做上位之人。
“不过是看事看人的习惯罢了。”或许是因为自己有,沈羲和从未觉着多么难能可贵,她只是习惯摒弃个人情绪去看待一切,这也是她永远不会大意轻敌,或者轻易冤枉某一个人的缘由。
“陛下,是要与景王坦白。”沈羲和突然明白为何祐宁帝要将沈云安潜入岷江的消息散步出去。
屠村到了这一步,自然是滴水不漏。下一步自然是给萧长彦下密旨,让萧长彦知道屠村的假象,是借此暗中潜伏,擒拿沈云安。
这就彻底把萧长彦给推到了风尖浪口,萧长彦没有任何退路。
哪怕是明知道是一场恶战,萧长彦也不敢和稀泥,想要借着沈云安在岷江消息没有实质证据而消极应战,保存实力都不行。
帝王之命在呢。
陛下也不担心事情暴露,他就是因为不确定沈云安在才下密旨,这可是一片良苦用心。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741章 烈王心悦太子妃
他不是怀疑猜忌,或者对沈云安不利,才这么做,他是为了力证沈云安清白,才暗中行事。
当然,一旦沈云安擅离职守,偷偷潜入岷江的事情被掀开,被证实。他就是英明睿智,捉拿逆臣的君主。
进可攻,退可守。
事态怎么发展,帝王永远是无可挑剔,滴水不漏的帝王。
手段之高,只能教人拍手叫好。
“陛下这边,小八抵达岷江之前,暂不会有顾虑。”萧华雍的视线,落在书案上的平仲叶盆景上,眸光有些悠长,“倒是步世子,有麻烦了。”
步疏林有麻烦?有什么麻烦?
萧长赢为了她,带着银山引得萧长旻的人,萧长旻的人又引得萧长彦与陛下的人,齐齐追偏了,这个时候沈云安到了岷江的消息爆出来,陛下没有心思再关心步疏林。
在陛下眼里,十个步疏林都比不上一个沈云安重要,步疏林全须全尾回到蜀南,陛下虽然惋惜没有趁机收回蜀南兵权,却也不在乎让步疏林多蹦跶几年。
可若是沈云安来了岷江又大摇大摆回了西北,那才是陛下的奇耻大辱,才会令陛下扼腕捶胸!
陛下不追着步疏林了,之所以还想把萧长赢弄去岷江,除了沈羲和与萧华雍之前分析的利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萧长彦忌惮步疏林,一定会继续追着步疏林。
然而,萧长赢这步棋,被萧华雍给扰乱,岷江刻不容缓,陛下不得不让萧长彦去。
那么步疏林就这么轻易放过?
自然不是,不是还有个一直追着不放的萧长旻么?
对付沈云安不够分量,对付步疏林还不行?且这一路来,真正能够寻上步疏林的还真是萧长旻。
萧长彦带兵离京的当日,陛下就召见了萧长旻,所为何事,萧华雍都不用去打听,便能猜到,是暗示萧长旻继续对步疏林下手,事成之后,陛下少不了他好处。
陛下丰功伟绩,又是皇父,在诸位皇子心中,都是崇敬之人,除了萧华雍,哪怕是萧长卿对陛下也是深深孺慕过,能够得陛下一点认可与委重,萧长旻可谓摩拳擦掌。
踌躇满志的萧长旻正和属下商议起兴的时候,由来有分寸的余桑宁不顾阻拦冲了进来。
屋子里数到目光齐刷刷看着余桑宁,萧长旻满脸不悦。
余桑宁眼风都没有扫过在场之人,直直看向怒火中烧的萧长旻,再他要高声呵斥之前,抢先一步:“妾有言告知殿下,还望殿下屏退左右。”
“啪”的一声,萧长旻一掌重重拍在案几之上,他额角青筋起伏,余桑宁却毫不退让。
下属见状,有为首的连忙打圆场:“王爷与王妃定有要是相商,我等晚些时候再来向王爷禀报。”
皇族家事,不是他们能掺合,他们都退去得很快。
“你最好真有要紧事!”等到房门关上,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萧长旻咬牙警告。
“殿下,可知烈王殿下如何受伤?”余桑宁问。
萧长旻更是怒不可遏:“不要与我绕弯子,你若再故弄玄虚,莫怪我不顾念你腹中那块肉!”
他能够容忍余桑宁在他商议要事是闯进来,不过是顾及到余桑宁坏了身孕,余桑宁的孩子因他要有个闪失,他失德的名声就着实,不利于他更上一层楼。
“烈王殿下早不在军营,自步世子离京就暗自跟随,一路相送,烈王殿下是被殿下与其他人联手所伤,又被秘密送回!”余桑宁没有恼,也不再拐弯抹角,将她知道的一切简明告知。
余桑宁为何知道这些,因为她与顾青姝一直交好,信王对顾青姝无意,但她到底是姓孤,亦不曾做出什么损害信王府之事,信王不可能直接下令让王府不准接见顾青姝。
萧长卿有多看重亡妻,府里上下都知道,顶着先王妃胞妹的身份,顾青姝想要在信王府探听一些消息并不难,根据一些知道的,再一番推测,小心求证,不难拼凑出真相。
萧长旻一滞,旋即断然否认:“绝无可能!”
“为何不能?”
乜了余桑宁一眼,萧长旻道:“我们三方是三日前在数千里之外伏击,若那人是小九,身受重伤,两日如何能够回到京都?”
萧长赢是一日前就在京都“遇袭”。
“这便是太子妃之能。”余桑宁并没有觉着不可能,旁人不能,不意味着沈羲和不能,“殿下,倘若这一切为真,烈王此事受伤绝非太子妃救人鞭长莫及,而是故意令其受伤,其目的……是令烈王殿下避过领兵去岷江!”
见萧长旻不以为意,不信她之言,余桑宁给了一记重锤:“只有太子妃能让西北王世子去岷江!”
陛下连步世子都顾不上了,甚至不惜将景王都派去了岷江,可见陛下是证实了沈云安在岷江,否则绝不会如此孤注一掷。
由此推算,沈云安是故意去岷江,更是故意放出消息,是故意引陛下去决一死战,所以太子妃早早料到陛下一定会应战,陛下也极有可能更中意烈王殿下,毕竟景王殿下还追杀着陛下另一个心腹大患!
萧长旻不愿信,却又不得不信,按照余桑宁所言,倒也真的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的前提是萧长赢真的一路护送步疏林,太子妃也是真的能够两日将身受重伤的萧长赢送到京都!
但这真的可能么?
自己这个九弟何时与步疏林扯上?明知陛下要除掉步疏林,还为了步疏林和陛下为敌?
难道是为了暗中笼络步疏林?意在蜀南军?
可步疏林与东宫交好,萧长赢如此做是虎口夺食,正要如此做了,太子妃还能容忍他活着回来?杀人的又不是她,萧长赢死在了他们几方手里,萧长卿也恨不上东宫。
“太子妃怎会救他?”这里说不通。
“烈王心悦太子妃。”余桑宁回答。
萧长赢平日里与沈羲和是真的保持着距离,若无人提醒,哪怕仔细留心,也未必能够看出点门道。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742章 人不能作死
但顾青姝提醒了余桑宁,余桑宁纵然也不信萧长赢能够为了已经成为东宫妃的沈羲和做到这一步,却又不得不相信,人世间自有情痴如萧长赢。
“小九心悦太子妃?”萧长旻说完就忍不住笑了,那种觉得极其荒诞的笑容。
不是他不信萧长赢倾慕沈羲和,而是以己度人,他不可能为一个倾慕,就做到这一步。
和陛下为敌,哪怕是背地里,也是胆大包天!
一个女人,一个嫁了别人的女人,值得么?
在萧长旻看来,绝对是不值的。
只是一眼,余桑宁就知道萧长旻在想什么。她心里有些不舒服,萧长赢这样儿女情长,余桑宁是看不上,她不嫉妒沈羲和,却纯粹为这份义无反顾的痴情赞叹。
萧长旻这样看不上,是因为他看不上女子。女子于他而言,是待价而沽的附属品!
面上不显,余桑宁沉声道:“无论殿下信与不信,这便是事实。
太子妃与沈氏,在岷江布下天罗地网。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既然沈家下的战书,必然来势汹汹,准备完全。
太子妃能够将烈王送回,这意味着她派了人一路跟随步世子,殿下先前派去的人尽数折于太子妃的人手中。再派人也不过是徒劳送死,殿下何必要参与?”
见萧长旻面色一变,很是难看,余桑宁并没有住口,只不过语气软和了一些:“殿下若有心,不若此次作壁上观?
沈氏与陛下争锋相对,牵扯进了景王,想来信王也不会置身事外,这是一个鹬蚌相争的天赐良机,殿下大可渔翁得利。”
余桑宁实在是没有法子,与萧长旻说他没有可能夺得帝王,只会与他翻脸,能够安安稳稳做亲王妃,她自然想要穷尽全力保住荣华富贵。
这番话于萧长旻而言还算中听,若没有陛下撒下的糖饼在前,萧长旻听了这番话说不定就会真的顺从余桑宁顺势隔岸观火,伺机而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