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与法的碰撞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杨远新
可司机的目光,并没有全部集中在车上,而是不时扫视两侧的高山,希望从山间、从岭后发现什么。每辆卡车上,还有十几双眼睛,像司机的眼睛一样,注视同样的地方。这一双双鹰隼般的眼睛,隐藏在蒙着篷布的大货厢内,透过缝隙,一路搜索两侧的高山。除了皑皑白雪,除了巍巍崇山,除了蒙蒙天空,什么也没发现。
啸叫的寒风透过篷布缝隙,钻进货厢内,有如旋转的利刃,直往他们脸上,身上钻。他们虽然都穿着厚实的冬装,仍抵挡不住猛烈的寒风,牙齿敲梆,浑身打颤。
若是常人,早已蜷缩成一团。他们并非常人,他们是青藏高原的卫士,他们是犯罪分子的克星,他们是藏族人民的保护神。此时,他们虽然身着便装,肩上没扛蓝盾,头上没顶国徽,可人民警察的精神、风采,却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各自手握长短枪,牢牢站立车厢内,山路升高,风雪增大,严寒加剧,他们相互靠紧身子,狠狠用力,用集体的温暖与风雪严寒搏斗。
三辆蒙着篷布的卡车驶过巴颜喀拉山口,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被远远地抛在身后,眼前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管辖的查拉坪。车速放慢再放慢,停车次数增多再增多,车上的便衣警察都睁大眼睛,盯着公路两侧的高山。车过查拉坪,到了野牛沟,仍如先前一样,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
难道空手而归?
所有参战民警脸上都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这支队伍的两位领头人:玉树县公安局局长宋旭武、称多县公安局局长扎西经过简短商议后决定:在筑路工棚中安营扎寨,黑夜继续行动。
钱与法的碰撞 第21章 黑夜钓鱼
夜色深沉。风依然怒吼,雪依然纷飞。
宋旭武局长率领16名便衣警察,隐藏在蒙着篷布的大卡车内,沿214国道,从北至南,翻越巴颜喀拉山,朝结古镇返回。
白天,三辆卡车作钓饵,劫匪没有上钩。
黑夜,一辆卡车作钓饵,劫匪未必不上钩?
宋旭武对今夜的行动寄托着希望。因为抢劫团伙都是在黑夜出动,专门袭击单独翻越巴颜喀拉山的车辆,打伤司机,抢劫财物。今夜天更黑,风雪更大,山路更难行,是抢劫团伙抢劫过往车辆的最好时机。
自十月中旬以来的十多天时间里,在这穿越巴颜喀拉山的近百公里路段,连续发生数起抢劫货运车辆的恶性案件。
10月12日夜,年轻司机刘树春驾驶着东风牌大卡车,从结古镇出发,沿214国道,向青海省会西宁市疾驰。
车上,除了载着两台手扶拖拉机及其主人,还有两名搭车的乘客。一辆车,四个彪形大汉,应该安全可靠。他们只想到连夜赶路,根本没想到途中会遭到劫匪袭击,险些命丢巴颜喀拉山。
东风牌大卡车睁大两只通亮的眼睛,驱开沉沉夜雾,翻越一座座大坡,转过一道道急弯,昂首挺胸,欢快地向前奔驰。
这一路段,坡多,坡大;弯多,弯急。刘树春人虽年轻,可技术娴熟,没有一道陡坡,没有一条急弯能将他吓退,难倒。他驱动东风牌货车,顺利地翻过巴颜喀拉山口,接近了查拉坪。突然间,刘树春听见“砰”地一声响,他以为是汽车爆胎了,连忙招呼车上的人:
“快起来!快起来!汽车爆胎了,我要换胎,都给我帮忙。”
“不!不是爆胎!”坐在货厢内,守护着自己新购的两台手扶拖拉机的汉子连忙提醒:“这是打枪!我们遇上土匪了,赶快走!”
刘树春不禁惊出一身冷汗,群山茫茫,黑夜沉沉,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答,遇上持枪土匪,如何得了?!
赶快发动汽车,逃!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用力,汽车总是发动不起来。他急得浑身大汗淋漓,内心叫苦不迭。唉唉!老天不帮忙,只有认倒霉。
公路两旁传来一阵喊叫声,接着,石头像雨点从两边山上砸下来,汽车挡风玻璃被击碎,刘树春等四人有的被砸伤头,鲜血直流;有的被砸伤胸,疼得站不起身。一伙手持刀枪的匪徒从山上冲下来,团团包围了东风牌大货车。
“快把钱交出来!”
“不交钱,就别想活命!”
匪徒们吼叫着,堵住了两边的车门,明晃晃的藏刀,黑洞洞的猎枪伸进了驾驶室。刘树春和两个搭车的乘客吓得瑟瑟发抖,生怕那刀和枪对着胸口捅过来。他们连连哀求饶命。
“别罗嗦!要想活命,赶快交钱!”匪徒们狂吼。
“我一个穷开车的,只有一点盘程钱。我还有几天几夜的路程,这点钱给了你们,我就会饿死在路上。求大爷饶了我这一回吧!”
李玉生说着,只差哭出声来。
匪徒们早已不耐烦了,其中有个为首的,一把捞住刘树春的衣领,举起尺把长的藏刀,对准其胸膛捅去。
刘树春赶紧伸手拦挡,手腕被砍断,鲜血直喷。他痛得哎哟哟直叫喊。
两位搭车的乘客吓破了胆,为了自己不落个同样的下场,赶快交出自己的钱包。同时,也把刘树春装钱的外衣递给了匪徒,说:
“他的钱全在这里,求求大爷饶了他一命吧!”
匪徒们仍不甘心,还要行凶。
这时,山上有人喊道:“后面来车了,快跑!”
听见喊声,围住卡车的匪徒们掉头就跑,钻进了两侧的大山中。
一道雪白的灯光照过来,渐渐近了,是一辆皇冠小轿车。刘树春等招呼停车,可小车没有停,一线风似地蹿了过去。
皇冠小轿车尽管没有停,无形中还是帮了刘树春等人的忙,也可以说是救了他们几条性命。抓住机会。
两个搭车的乘客赶紧帮刘树春包扎好伤口。刘树春强忍剧痛,凭一只手发动汽车。也许是老天爷清醒过来了,觉得该帮帮这些落难的人。先前难以发动的汽车,这时一下发动起来,怒吼着,向北狂奔。
东风牌货车刚刚开出两百米,那伙匪徒又从巴颜喀拉山中钻了出来,举着刀枪,跟在汽车后面紧追。刘树春单手紧抓方向盘,驱动汽车转弯,上坡,下岭,黄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纷纷滚落,他腾不出手抹一把。终于,汽车逃脱了匪徒的追赶,刘树春等四人保住了性命。
像这样砍伤司乘人员,劫走钱物的案件,在巴颜喀拉山路段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由于山高路远,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通信不便,被害人往往事后打电话或写信报案,有的干脆不报案。
然而,巴颜喀拉山地区劫匪猖獗的消息,却像风一样,吹遍了巴颜喀拉山周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也吹进了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有许多打算到巴颜喀拉山一带经商、务工、跑运输的人们,都谈匪色变,纷纷取消计划。有许多避免不了,必须要来的人们,或相邀结伴,携带防身武器,择晴好天气而行,或雇请保镖,避开早晚和黑夜,专选中午那段时光而行。
这严重损害了巴颜喀拉山地区的形象,阻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给这一带人民群众的心头蒙上了阴影。劫匪一日不除,巴颜喀拉山一日不得安宁,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一日得不到稳定。
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州府领导高度重视,责令玉树州公安处尽快破案,严惩劫匪。州公安处处长杨学武是青藏高原有名的虎将,胆大心细,果敢善断,执行上级的指令,雷厉风行;维护群众的利益,从不马虎。
对抢劫团伙出没巴颜喀拉山的事他早有耳闻。因这一带属两省三州管辖的三角地带,他已责成有关方面将情况通报果洛、甘孜两州兄弟公安处,要求来一次联手行动。
现在州委、州府领导已经下达了破案命令,他不待果洛、甘孜两地的回音,立即召开本处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决定:从州公安处、玉树、称多两县公安局,共抽调20多名能征善战、敢打敢拼的精悍民警,组成联合专案组,由玉树县公安局局长宋旭武、称多县公安局局长扎西亲自率队指挥,不将抢劫团伙一网打尽,决不收兵。
宋旭武局长想到此,愈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
钱与法的碰撞 第22章 雪中潜伏
按照分工,扎西局长率领侦查员,暗访公路两旁的群众。实际上,这一带山高,空气稀薄,根本没有什么居民,只偶尔有几座牧民的帐篷。眼下风雪交加,天寒地冻,连牧民的帐篷也寻觅不到。真正访问的对象,只有养护214国道的工人。为了不打草惊蛇,扎西局长等不能亮出真实身份,只能旁敲侧击,见机行事。
道班工人虽然常年工作、生活在这条国道线上,每一寸路段,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他们熟悉这条公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指纹,他们爱护这条公路,如同爱护自己的心脏。平时,他们只知埋头把这条路保养好,哪里有了洼,他们及时修补,哪里有了坑,他们很快铺平,保证过往车辆、行人安全畅通。
此时,扎西局长等要他们清清楚楚说出抢劫团伙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习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抢劫,抢劫后往哪个方向逃离,他们都感到十分困难。一则他们中间没有人亲眼看见抢劫团伙拦车抢劫,二则他们听受害人说起被抢劫之事时,受害人也讲不准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遭抢劫,这一带的山与山,岭与岭,都几乎一个样,没有明显标志和区别,也难怪受害人只能讲个大概。
秘密访问,一无所获。
扎西局长不甘心。他想:怎样才能发现劫匪的踪迹呢?他改变方法,沿途撒下一个个观察哨,潜伏在雪地里,寻觅、发现可疑的目标。
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撒落,给侦查员们身上盖了一层,又盖一层。每个人除了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在雪山上闪闪发亮外,其余都似乎不复存在。
熊从他们面前走过,
野牛从他们头上跨过,
野猪从他们身上踩过,
每个侦查员都受到狼群的包围,人体的气味被狼们嗅出,一双双蓝幽幽的眼睛寻来寻去,可又寻不到什么,最后朝空旷的巴颜喀拉山发出一阵阵嚎叫,悻悻离去。侦查员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本领,从狼群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半夜观察,巴颜喀拉山依然是那样寂静,除了风吼,除了雪飞,除了野兽散步与啸叫,别的什么也没有。
莫非抢劫团伙察觉了公安机关的行动,早已深深隐藏。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一致认为:这次行动高度保密,除了参战民警,任何人都不知道。劫匪不可能察觉。
午夜,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悄悄撤离,回到营地。宋旭武局长和他的卡车,和他的侦查员们在巴颜喀拉山中往返一百多公里,也两手空空而归。
两支队伍会师,每个人的眼神都显得很不安、很焦急。
抢劫团伙有多少人?究竟潜藏在哪里?下一步该采取什么行动?
抢劫团伙销声匿迹。
钓鱼行动落空。
宋旭武、扎西局长决定,按事先拟定的第二套方案行动。
二十名侦查员,分为四个行动小组。
一组访问过往车辆,从司机、乘客嘴里寻找线索;一组搜索公路沿线,抢劫团伙数次行劫,多少要留下痕迹物证;
一组勘查公路桥洞、山洞、窝地,抢劫团伙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潜藏、隐蔽,兴许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一组再次访问、调查道班工人,先前访问过的,作深层次细谈,没有访问过的,决不能漏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花多大力气,一定要访问遍所有道班工人,决不能漏掉一个。
四个侦查小组,四支锋利的箭,穿透西北风,踏碎鹅毛雪,在茫茫雪域,巍巍高原穿梭奔忙,寻踪觅迹。一天一夜过去,侦查员们个个顶着满头雪花,带着一身汗臭,挂着两腿冰渣,回到了营盘。四个侦查小组,均带回了重要收获。
第一侦查小组从过往司机、乘客中间了解到抢劫团伙的人数,体貌特征。
第二侦查小组对抢劫团伙实施抢劫的路段进行了仔细勘查,提取到鞋印、毛发。
第三侦查小组在公路桥洞、山洞、窝地里,发现抢劫团伙得手后丢弃的鸡、面粉、粉丝、空易拉罐、啤酒瓶等物品。
第四侦查小组通过对道班工人的全面调查,证实有七个四川打扮的牧民,曾在214国道南侧扎下一顶帐篷,放牧20多头牦牛。后来,这七个牧民和牦牛和帐篷都不见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自从这七个牧民和帐篷、和牦牛走了以后,巴颜喀拉山一带也就没发生抢劫案了。
查清这七个牧民的去向。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寻找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的踪迹。青藏高原,地域宽广,一时到哪里去找。眼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汽车只能沿国道勉强行进,其余的山路均无法通行,若是霸蛮驱车,十有八九摔进深渊,粉身碎骨。在这种气候环境里,骑马为最好,可大雪封山,方圆几十公里找不到一顶帐篷,牧民们早已迁徙到山下去了。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侦查员们凭着两条腿,在雪山草地里奔波、跋涉。他们经过的地方,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半,昼夜温差达三十多摄氏度。据测定,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人类不能长时间停留,50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
内地人踏上青藏高原,大多有高原反应:头晕、恶心,甚至得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抢救稍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在这里,即使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阑尾炎之类也会因医疗条件差而丧命,很多人都是在睡梦中突然死去。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及其率领的侦查员们,虽然大多是本地人,虽然都适应了高原环境,然而,要在呵气成冰的天气里,要在积雪盈尺的高山上不停地奔波,体魄再强健的人,也会感到苦累难当。
侦查员们忍受着苦,承受着累,一双双铁脚量遍了巴颜喀拉山,终于获取了大量的物证和线索,证实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就是214国道、巴颜喀拉山路段多次实施抢劫的犯罪团伙。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乘胜追击,发现了抢劫团伙的黑窝。
钱与法的碰撞 第23章 撤退
到了该深入匪窝,抓尽匪徒的时候了。可这时,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处杨学武处长传来指示:宋旭武、扎西率全体侦查员们迅速撤回。
这是怎么回事?侦查员们面面相觑,不得其解。“宜将剩勇追穷寇”。关键时刻,为何放弃匪徒不追,偏要撤军回营呢?
警察与军人无二,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玉树州公安处小会议室,破旧的沙发里端坐着一个个彪形大汉,谁也不吭一声,一个劲地喷云吐雾。
杨学武处长跨进会议室,所有的人都立即起身相迎。杨学武处长望着这一张张被大雪扑打、被寒风吹冻得裂满道道皲口的黑红脸膛,心里非常难受。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抓住每一个侦查员的手,握了又握。
“杨处长!为什么要我们撤回?我们还没有彻底完成你交给的任务。我们要去捣匪窝!”
不等杨学武处长开口,二十个侦查员异口同声地说。末了,一双双眼睛都盯着杨学武处长那张国字脸,期待他作出满意的回答。
杨学武处长满脸微笑,他平举双手,朝下压,示意大家坐下。他提起暖壶,给每一个人的茶杯里斟满了水,这才在属于他的位子坐下。他劈头就说:
“我知道要你们撤回,你们会不理解,会有意见,而且有很大的意见。可我,又必须要你们撤回。”
他停了停,深情地说:“同志们!你们在‘生命禁区’里连续战斗了四天四夜,不是钢浇铁铸的人,不是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可你们毕竟是母腹所生,奶水所养,不是钢铸的,不是铁打的,人的体能都是有限的。过去的四天四夜,使你们的体能已消耗到了极限。如果还不要你们撤回,继续在高山雪域战斗下去,不是累倒,就是冻僵。那时,我怎么向党组织、向政府交待,我怎么向你们的父母妻儿交待。”
“不!天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我们要战胜困难,捣毁匪窝。彻底完成你交给的剿匪任务。”
杨学武处长不让侦查员们说完,自己又接着往下说:
“匪窝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境内,要翻过巴颜喀拉山,要跨过通天河、雅砻江,路隔数百里,山高雪大,地形不熟,不通汽车,不通电话,让你们深入匪窝,若是气候、形势有变,前后方失去联络,人力、物力不能及时接应,岂不是使你们陷入绝境吗?所以,我思之再三,不能稳操胜券的战役,决不能让你们去打。”
“依你说,下一步该怎么办?”
侦查员们齐声追问。
杨学武站起身,走到北墙悬挂的宽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前,指着他早已在巴颜喀拉山南侧、雅砻江北面画出的一处标记,说:
“据可靠情报,位于石渠县西区的赛徐寺,近日将举办大型庙会,两省三州交界地带的群众都会来赶庙会。抢劫团伙近日来连续抢劫了那么多货物,吃用不完,肯定要到庙会上销售。我意……”
侦查员们顿时愰然大悟,不让杨处长继续说完,一个个翘起大拇指连声赞好。大家齐刷刷站起身,一致要求:
“杨处长!这赶庙会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去完成吧!”
“不!”杨学武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凡参加过这次巴颜喀拉山行动的侦查员,一个都不准去!”
“为什么?”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和二十个侦查员都瞪大惊讶的眼睛,追问:“为什么不准我们去?”
杨学武说:“你们都要留在家里,改善生活,注意休息,恢复体力。”
大家听了这话,顿时像霜打了的小草,蔫巴巴地瘫坐在沙发上。他们都了解杨学武,从来就是说一不二,凡他决定了的事情,谁也无力改变。他们再怎么强烈要求也是枉然。这赶庙会的任务不交给他们,要交给谁呢?大家对此都很关心。但谁也没有问。杨学武也没有当场宣布。
钱与法的碰撞 第24章 酒后真言
玉树县公安局副局长海占山领命出征。他接到杨学武处长的命令后,从局刑侦队挑选了5名武功高,脑子灵,枪法准,能吃苦的藏族民警,连他自己一共配备六支“五四”式手枪、六支冲锋枪、六把藏刀、六套藏袍,一辆挂着地方牌照的吉普车,外加一箱矿泉水,一箱方便面,经过半天的紧张集训后,便悄然上路了。
杨学武处长没有发指示,宋旭武局长没有作动员,一切尽在不言中。
吉普车承载着六人小分队,跨过通天河,沿214国道行驶一段后,向右掉头,进入川西高原。
车窗前,除了皑皑白雪,没有别的颜色,远山,近岭,均藏起了真实的面目,让人看不出山有多高,岭有多宽,无边无际的高原雪域,与天、与地连为一体,看不到村落,看不到寺庙,也看不到一缕炊烟,无论行驶多久,无论走出多远,眼前的世界没有一丝变化,仿佛仍在原地没有挪移。荒凉、恐怖的感觉简直要令人窒息。没有坚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即刻就会倒下。
这里是四川省最边远的西北部,远离省会成都一千多公里,北有平均海拔5000余米的巴颜喀拉山,南有深不见底的金沙江,阻隔了现代文明的输入与法律的传播,唯有眼下这条千回百转,坎坷起伏的山间公路,贯通了与外界的联系。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一顶帐篷,一支鞭子,吆喝着羊群牛群,哪里有水草,就移居到哪里。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此时冰天雪地,他们早已赶着羊群牛群,躲进僻静的山沟安营扎寨去了。
海占山小分队此行的第一站就是四川省石渠县城,离成都远,而离玉树近,不过相距也有几百里。
吉普车越往前走,山势越高,风雪越大,空气越稀薄。好在他们都是藏族的后代,生在青藏高原,长在青藏高原,早已适应了这里的恶劣环境。
可以说,在他们脚下,没有跨不过的沟,没有越不过的山。尽管他们每个人都脸色青紫,呼吸困难。但他们都顽强地挺过来了,终于如期抵达石渠县城。
该县公安局的同行得知他们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几百里,目的是追剿抢劫团伙,都不禁为之感动。石渠县公安局党委从刑侦队选派两名最得力的民警,给他们带路,与他们配合,一起赶赴赛徐寺。
从石渠县城到赛徐寺,还需翻几座大山,跨几道深涧,没有公路,不通汽车。骑马,要走五六天,若赶牦牛,则需要行进八九天。
赢得时间就是胜利。
海占山小分队在石渠县公安局派出的两名侦查员的引导下,踏上了破冰踩雪,翻山越岭的遥远征程。
途中,他们遇到了狂风、冰暴、滚石,眼睛睁不开,前面的路被堵死。是折回,还是迎难而进。这些勇敢的藏族民警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就像空中翱翔的山鹰,绕开被堵死的山道,攀悬崖,走峭壁,有的地方人过去了,马却无法前进。这种时候,不是马载他们,而是他们载马,他们将马蹄捆了,几个人扛起一匹马,穿越危险路段。马匹安然无恙,他们累得差点身子骨散架。
夜晚,海占山们在雪地里支起帐篷,人和马一起蜷缩在里头宿营。寒风在荒原上呼啸,狼群在周围嚎叫。
他们岂敢入睡,一则会被大雪掩埋,二则会被野狼撕碎,只能是歇歇脚,稍微恢复一下体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