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吏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下九九
这是什么东西?
众人都有些惊奇,发石车谁都见过,可这种发石车可从未见过。
高老五挺着胸,大声道:“这是连环霹雳车,是皇帝陛下亲自设计,大木工匠高钧经多次实验才制成的,大木工匠高钧你们知道吗?那可是我的亲儿子!”
后面人推着他道:“别吹了,快走了!”
“吹什么吹?我说的又不是假话?”
连环霹雳车在清水城下排成一个圆弧形,皇帝远远地瞄准了一面城墙,说道:“就那儿,看见没?那城墙的颜色与别处不一样,看样子是后来修补的,所有的车都瞄着这一处,给我轰!屯骑营,中垒营,随时准备进城!”
随着高老五的吆喝声,士卒摇动轮盘的手柄,大轮盘慢慢转了起来,刚开始时速度还很慢,渐渐地快了起来,不一会便转得飞快。
绳子上的拴着的大石也随着飞舞起来,随着轮盘速度加快,几十条绳子被拉得笔直,石头幻化出一片虚影,呼呼的风声大得吓人,还没等发射,声势已经很是惊人了。
众将都目瞪口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石头是怎么发射出去呢?
这时只见架子高处的一个年轻工匠,用那把安装在轮盘上的活动刀具,“嚓嚓嚓”将绳子不断地割断,巨大的离心力将石头狠狠地甩了出去,呼啸着飞过半空,重重地砸在清水城的城墙上,激起一片土屑飞石。
每量车上几十块大石,连环不断地发射,真如连环霹雳一般,砸得清水城墙轰隆山响。这种发石方式比普通发石车的力量要大了许多,一个高速旋转的轮盘,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当然比硬抛出去的力量大上数倍。
这巨大的声威惊得城上城下的人都目瞪口呆,许多人都捂住了耳朵,城上的人四处躲避,有倒霉的被飞来的石块一下子砸成肉饼。
三十余辆连环霹雳车,每车有五十块巨石,一共一千五百余块大石砸在清水城上,按照皇帝陛下的命令,全都砸在一处新修补的城墙之处,虽说命中率不是很高,但是至少也有两三百块大石命中目标。
只有短短的一会儿功夫,所有石块发射完毕,众人眼看着清水城烟尘飞起,遮住了视线,让人什么也看不清。
忽然听到城上人高喊:“城塌了!墙塌了!快!快堵住!”
烟尘散去,一个巨大的豁口呈现在众人眼前,清水城塌了!
令旗一举,王猛的中垒营,孙易的屯骑营将士嗷嗷叫着冲上前,从城墙豁口硬冲了进去,后续大军也随之跟上,城墙豁口处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城墙坍塌对守军的打击是巨大的,现实的打击是,如此巨大的豁口,就是紧急抢修也修不过来。心理的打击比这还要严重。
守军抵挡了一阵就开始奔逃,王捷带着亲军从西门逃奔上邽。汉军打开城门,迅速冲进城去,四万大军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肃清了残敌,大汉的旗帜飘扬在清水城头。
被惊得目瞪口呆的大臣们都拜伏于地,齐声称颂陛下军势雄壮,兵威慑人。只是他们的称颂之中,都有一丝苦涩,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输了田地,每一笔赌注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皇帝一天拿下清水城,杀敌三千,俘虏两万余人,王捷只带着五千人狼狈逃走。
这个战绩相当惊人,被陇西众将视为坚不可破的清水城居然守不住半天!
敌军甚至没来得及烧掉屯集的粮草,让皇帝陛下又大大地发了笔财,免去从陇东运粮之苦。
他的连环发石车本是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所造,其威力大得惊人,可惜未得到军方的重视,马钧受尽嘲笑,消于沉寂。
皇帝陛下知道他是利用了离心力的原理,便与高钧商量、研究了许久,终于做成。在第一次惊艳的亮相之后,连环霹雳车被迅速地拆解,重新装上了车。
做为最高级的军事武器,当然要注意保密,若是让别人学了去,汉军攻城的优势便没有了。
皇帝心里格外高兴,派人清点赢到的赌资。为了不让将领们过于懊悔,皇帝把赌博赢的说法改成是他们主动捐献,按照捐献的赏赐,都赐于高贤大德之家的称号,为其建造石阙。对于这种不花钱的赏赐,皇帝的出手还是十分大方的。
战后马援求见陛下,一见面便说道:“陛下,臣请陛下允许臣入上邽,劝隗嚣来拜见陛下!”
牛吏 第235章 234.或战或降
隗嚣颓然坐于案后,原本长须飘飘、雍容恬淡的长者之风丧失殆尽,此时只觉他面目无光,老态尽露。
半晌他才说道:“文渊,那建世皇帝,真的比南阳刘秀还要用兵如神吗?”
“未见得。”
马援答道:“陛下的最大长处不在于用兵,而在于其远见卓识、识人之明、奇思妙想。其远见卓识者,事未发而预知之,陛下方登帝位,并无什么权柄,便以帝王大义之名,收石里坞之兵及田况之心,预伏于临晋,阻邓禹于河西,防备刘秀直取长安;陛下稍有兵,便东西差遣,东守函谷,西据略阳,预占要津,抢得先机。”
隗嚣点头道:“若不是略阳之兵,我早拒之于陇山之外,建世皇帝竟如此神算,能预知隗某占据陇西吗?”
“他或许只是选拣要害之地,预先屯兵罢!不过其眼光也着实毒辣,所占之地,莫非要津,尽收其利。”
“此人不过十六岁,眼光如此长远,实在是个天生的人物。”
“陛下亦有识人之明,所用诸将,尽得其力。更奇的是,他识朱鲔、张卬,辨延岑、李宝、王元,乃至于鉴识大将军,都极为准确,好似未见其人,便知其才能禀性,该杀的杀,该赏的赏。”
隗嚣问道:“不知他如何议论隗某?”
“陛下言道,大将军乃是贤将,有大志,然有爱士之雅而无察言之明,不听方望之言,致为更始所误。”
话未说完,隗嚣忽然放声大哭道:“方望!军师!悔不该不听你的话,以致有今日之困!”
当时他有十郡之地,百万之众,方望说天下未定,刘玄无才无德,不能长久,力劝他不要去长安,隗嚣却死活不听,如今穷途末路,方知后悔。
马援道:“陛下说大将军有向汉之心,当能识时务、明去就,他与马某以十日为期,十日后大将军不去拜见,汉军将兵发上邽。大将军此时投效,尚不失万户之封,若等到兵临城下,则将为囚虏矣!”
隗嚣擦了擦眼泪,说道:“陛下用兵到底如何?便是刘文叔,也未必能一日攻陷清水县城吧?”
“陛下也可谓长于用兵者,然刘秀乃天下豪杰,以数千破数十万,用兵如神,未必便不及陛下,或者有所过之。陛下攻破清水县城,在乎其攻城之器,其名为连环霹雳车,可连环发石,威力无比,以之攻城,无有不克。此车乃是陛下亲自设计,这便是陛下的奇思妙想,陛下常有奇怪的想法,一些世上未有之物,他凭空便能想出来,而他的想法一赴诸实施,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想,或许城阳景王托梦之说。。。是真的。”
隗嚣沉默半晌,说道:“如此人物,不可与之为敌,然隗某若献土归降,可得安稳否?”
马援道:“陛下虽有决断,然颇有仁慈之心,眼下四方未定,陛下须收拢人心,招纳四方豪杰,便是更始皇帝亦得封王,何况大将军?陛下必不害大将军!”
隗嚣向前倾了倾向,低声道:“文渊,我与你相交多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依你看,陛下可得天下否?若他将来败于刘文叔之手,又当如何?”
马援道:“依马某看,天下英雄,唯刘钰与刘秀耳,日后此二人必为当年刘项。二虎相争,不知胜负。刘秀占得先机,先有燕赵之地。然陛下奋力赶上,占据关中,一年之内,数败刘秀。以此观之,陛下似是略占上风。然不管二人胜负如何,刘秀也是远水解不得近渴,大将军不即刻归附,立时便有倾覆之危。”
马援也倾身向前,低声道:“大将军,不管如何,日后你我皆可为大汉之臣子,史册留名。”
这话说得相当明白了,隗嚣当然听懂了。
刘秀离得远着呢!现在不投降,你就是死路一条。这天下还是他们姓刘的,没你姓隗的什么事儿了。将来刘钰、刘秀争天下,不管谁输谁赢,那是他们皇帝之间的事,只要跟着风向走,应该不会影响到臣子。
马援其实是没有什么忠汉意识的,从他做王莽的汉中太守就可以看出。他四处去观天下英雄,寻访明主,连公孙述也算作一个备选对象。他与皇帝直接说:“君择臣,臣亦择君。”
如今马援投向建世皇帝刘钰,是因为刘钰懂他,肯用他,明确表示愿意给他一展胸中才能的机会。若是将来刘钰在与刘秀的争斗中落败,刘秀也肯给马援展才的机会,说不定他也会转投过去。
马援虽无忠君意识,但绝不是无原则的人。
马援讲情义。
隗嚣是他的朋友,是一个赏识他的人。马援不肯轻易放弃隗嚣,一直主张不用武力,而是招降,想为隗嚣谋一条更好的出路,除非隗嚣和他彻底闹翻,否则他不会对隗嚣下手。
两个人对坐良久,该谈的都谈得差不多了。隗嚣起身道:“且容我思之。”
马援拦住了他,说道:“大将军应速定计,免得有宵小之辈为求大功,以大将军奇货可居,对大将军不利。请以王捷领军守上邽,并以可靠之人护卫府第,免生意外。”
隗嚣一甩袖子,冷哼一声,“鼠辈敢尔!”便向后堂去了。
马援摇了摇头,这个隗嚣,实在是有点盲目自信。
隗嚣也就是这么说,实际上他早就派人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自己保护了起来,他可不想在这当口被有心之人利用,拿着他的人头去邀功领赏。
隗嚣刚进后堂,夫人张氏便扑了上来,叫道:“你不去拜见陛下,还等什么?难道要等那小皇帝杀了我儿?”
隗嚣不理她,疾步向后走,一直走进母亲秦氏的屋子。秦氏见了他便大骂道:“你母亲数日未食呱呱粉,都快要饿死了!你这不孝子,还不赶紧去做!”
隗嚣对母亲却是极有耐心,他也不生气,只是垂手道:“母亲,儿如今真是陷入绝境了。建世皇帝已兵临城下,儿尚有大军十万,王捷劝我再作殊死一搏,若能成功,则继续保有陇西,若不成功,则南逃巴蜀,投公孙述,或北逃安定,依附卢芳。天下事尚未可知,儿亦可绕路进入关东,去投铜马帝刘秀。马援劝儿臣速投建世帝,尚可得万户之赏,儿委决不下,请母亲为我决之。”
秦氏道:“我都听说了,那个王捷带了几万人守清水县,连一天也没守住,你还指望他能守住上邽?别做梦了!该认命时须认命,保不住国,便要保家。你打不过人家,就要到处逃,没了基业,还不是要投到别人门下为人臣子?还不如投了眼下这个现成的。你做个万户侯,我隗家依旧是豪富之家,你的儿孙依旧能锦衣玉食。万一你输了又逃不出去,命都未必保得住,你若死了,谁给你母亲做呱呱粉吃?”
隗嚣沉默片刻,说道:“谨遵母命!”转身出去了。
秦氏等隗嚣走远,直起身子道:“这个不孝子,还要逃这儿逃那儿,千里奔命,能带着我这个累赘吗?他是打算不要老母亲了。。。不孝子!”
秦氏捶床大骂。
牛吏 第236章 235.一门三封
建世二年九月,晦日,隗嚣至略阳,向建世皇帝刘钰献上天水、陇西二郡户籍簿册,陇西平定。
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十分隆重地接待了隗嚣。
隗嚣五体投地,拜倒在尘埃之中,陇西的将领和官吏紧随其后。
皇帝大笑道:“朕思卿久矣。”
隗嚣面有惭色,说道:“臣因有疾在身,拜见陛下来迟,臣有罪,请陛下处置。”
“卿为国守边,安定百姓,何罪之有?”
皇帝道:“朕听说卿身体有恙,故亲自来看你,接你去长安去养病,你放心,长安太医院有的是良医,定能治好卿的病。”
皇帝一下子就定了调,让隗嚣去长安。
其他的太守投诚,为了稳定过渡,或许可以留任,但是隗嚣的能力和野心都远超常人,是必须要去长安的。等到离了陇西,去了长安,他就是虎落平阳,抖不出威风了。
皇帝又叫道:“隗恂!隗恂!”
“臣在!”隗恂中气十足地大声答应着,第一次以生龙活虎的姿态出现在皇帝面前。
“咦,你的哆嗦病好了?”皇帝笑着问他。
“陛下定了陇西,臣心中欢喜,又见到了父亲,更是高兴,臣觉得臣这一生已经圆满了,什么毛病都没了!您看臣这身子骨,好着呢!”
“好了就好,朕听说你的祖母缠绵病榻,恐怕不好移动,你父既去了长安,你便留下来在她身边尽孝吧!”
隗恂听了,心里老大不愿意,当初去长安是去做人质,时刻有性命之忧,他死活不想去,如今去长安纯粹是富家大少去花花世界游乐,他巴不得要去,哪还愿意留在这偏僻的边鄙小城吃沙子?可是皇帝已说出了口,不容他不从。
隗恂忙端正了一下面容,说道:“臣自离家,无时无刻不惦记祖母,不知她现在怎样。陛下为我隗氏考虑如此周全,臣感激不尽。。。”
他还未说完,隗嚣咳嗽了一声,插话道:“回陛下,臣之母闻陛下亲至,欣喜非常,竟自病榻上坐起,连进两碗呱呱粉,臣母还说要随臣一道回乡看看,她老人家要生见长安,百年后葬回长安。。。陛下,臣母秦氏原为长安人。”
隗恂一听,立即喜形于色,心道这一趟可是赚翻了,不仅封了侯,还能在长安城享福。
皇帝说道:“好好!朕封秦氏为昌成君,食邑于昌成。”
这是一个很大的恩典,皇帝虽然还没说,但是隗嚣是必定封侯的。隗家不仅父子封侯,现在连老夫人也封了汤沐邑,一家三封,恩宠尤厚。隗嚣父子连忙跪地谢恩。
隗嚣算是死心塌地了,所有雄心壮志都随风而去,只等着随皇帝回长安去吃喝玩乐了。
皇帝忽道:“隗卿,你方才说的那个,呱呱粉,是什么东西?”
“陛下!这是臣做的一种吃食,臣之母最喜食用,庖厨做的她老人家不喜,只吃臣亲手做的。陛下如想品尝,臣愿为陛下下厨。”
“好,朕也尝尝!”
刘钰吃呱呱粉的时候,只想说秦老太太的口味不怎么高端,这东西也没什么好吃的,比后世的“天水呱呱”差了不少。
皇帝驾幸上邽城,大会群臣,封赏有功。
封隗嚣为乐乡侯,领一万六千户,乐乡在赵地,离陇西很遥远,看来日后隗家要离开祖地,迁入关东了。
河间王刘茂加封一县之地,孙易拜为定陇将军,封关内侯,崔秀、张允、公孙准皆为校尉。陇西诸将也各有封赏。
王猛因为守夜被偷袭之过,这次虽然功劳苦劳都有,但是职务上并没有提高,不过他这个人心大,也不是很在乎。
乌盖以在陇西游说联络之功升为太仆丞,是太仆的副手,秩俸千石,掌乘舆并主马政,乌盖是贩马出身,精通马事,皇帝也算是用得其人,因太仆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赤眉军老牌将领,不太会处理政务,也不怎么上朝,其实乌盖这个副手就相当于主官。
现在朝廷中的官职就是这么奇葩,一大堆高官职位被大字不识的赤眉军将领占据,都是些处理不了政务的废物,但还占着位子,好在他们也不怎么上朝,捣乱的不多,皇帝就在他们下面封一些属官。
刘钰想再稳一稳就处理官位这个问题,把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大老粗都踢开,把朝内的职位都理顺了。
刘茂向皇帝力荐马援做陇西太守,抵御羌胡。
皇帝沉吟半晌,说道:“朕知道马援肯定能胜任,只是方今天下未定,可用到他的地方太多了,要是能多几个马援就好了。”
皇帝想来想去,还是只能用马援来平羌,他实在找不到一个能代替马援的人。
在历史上马援平羌一直只带着三四千人,就凭这几千人,他东征西讨,打拉结合,硬是凭一郡之力平定了几十万人的羌乱,使陇西迅速安定下来,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为了更多地压榨马援的能力,禀着能者多劳的原则,皇帝除了让他平羌之外,还要他进图陇西以南的武都郡。
武都郡南接广汉,东连汉中,此时掌握在成家皇帝公孙述手里,皇帝想要武都,说明他对于巴蜀之地是有想法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所谓“得陇望蜀”。
对于天水太守的人选,皇帝考虑良久,最终决定让杨音担任。但是杨音本来的官职是中二千石的大司农,比二千石的郡守高了两级。皇帝总不能给老丈人降职,便想了个法子,把老掉牙的高级头衔太傅又翻腾出来,以杨音为太傅,领天水太守。
太傅是一个很高的头衔,天水太守是一个较低的职务。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一个较低的职务,这叫作“领”或者“录”,如霍光就是以大将军领尚书事。
皇帝非要杨音坐镇天水,主要原因是西北方向广大的土地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自己人来镇场。马援能力超强,但终究是外来户,忠诚度不及杨音,虽然皇帝与马援很合得来,但二人相处时间太短,君臣之间的互信还没有完全建立。
杨音是赤眉军将领中最令人放心的一位,皇帝对他的信任超过了其他头领。杨音性格方正、仁慈,不会胡来激起民变,而且相对于其他大老粗来说,他粗通文字,一直主管赤眉大军的粮草,不仅有军事能力,政务能力也是有的。皇帝打算找个文臣辅佐他,让他在文事上能轻松一些。
皇帝还给了杨音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先行屯集粮草,准备发兵图谋安定郡。
如今卢芳在安定北部很是活跃,虽然还没有称王,但是已经在事实上自立。
卢芳是安定郡三水县人,自称是汉武帝的曾孙,在王莽末年联结羌胡共同起兵,后来被更始帝刘玄征召为骑都尉。
刘钰知道卢芳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正是因为他和隗嚣的存在,安定和北地两郡才至今没有归附。
隗嚣自身实力很强,卢芳的实力弱于隗嚣,但是他有匈奴单于做靠山,潜在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不尽快消灭卢芳,北疆的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郡也不安稳。那时候,肥美的河套地区就将不为皇帝陛下所有。
皇帝在陇西住了些日子,之后让刘茂率大军返回长安,他自己带着群臣和两万军队进入天水。
杨音已到了安定郡任上,将皇帝陛下迎入平襄。这时,他以前派往河西的使者来觐见,随他一道来的还有一个人物,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的使者,长史刘钧。
窦融的七世祖是西汉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封为章武侯。他的高祖父自常山徙于平陵。
窦融在新朝时一直依附王莽,他曾随王邑出关征讨刘秀,昆阳大败后逃回长安,担任新朝波水将军,抵御更始汉军西进。新朝灭亡后他投降了更始军,依附于大司马赵萌,被推荐为巨鹿太守。
窦融很有战略眼光,他看出更始政权不稳,东方扰乱,不愿出关。他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获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窦融对其兄弟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兄弟们都同意他的看法。
窦融便请求赵萌为其说情,辞去巨鹿太守之职,转而谋求去河西任职。赵萌为其求情,将他改任为张掖属国都尉。窦融带着家属高高兴兴地去河西任职,在河西广交豪杰,怀辑羌众,很得河西军民爱戴。
窦融与五郡高官结成联盟,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统领河西,观时变动。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以致“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窦融等练兵马,习战时,明烽燧之惊。防羌人扰乱,击匈奴侵扰。“安定、北地、上郡流民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窦融在河西做着土皇帝,随时关注东方时局,刘秀称帝后,窦融便想要归附,因为他曾败在刘秀手下,知道刘秀是个豪杰,只是他与燕赵之地隔得太远,不好通行才作罢。
牛吏 第237章 236.河西尉佗
窦融心中只认准一个刘秀,从未考虑过赤眉军。小皇帝刘钰曾两次派使者去河西征召,第一次窦融理都不理。第二次再去时,因有郑深的书信,窦融才算拿正眼看了刘钰一眼,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但是他是那种成熟的政客,还是考虑是否应派人去长安看看,正巧此时刘钰率军西征,窦融便暂停了这念头,只是派人去陇西打探,等待陇西之战的结果。
没料到小皇帝刘钰轻松拿下隗嚣,把陇西纳入版图,这消息立即快马传至河西,窦融大吃一惊,第一次对这个传说中的少年皇帝正视起来。
他召集五郡太守和河西豪杰商议此事,众人各持已见,有人主张自立,说“河西殷富,有山河之险,自可固守,何必屈身事人?”
“今豪杰竟逐,雌雄未决,当据斗绝之地,安一方百姓,不失为河西之尉佗。”
尉佗是当年奉秦始皇命令南征的将领,率军略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地,秦亡后便自立为南越王,治越近八十年。这些人是在劝窦融仿效尉佗,自立为王。
也有人说“河西之地非南越可比,河西沟通东西,隔绝羌胡,为汉之臂掖,长安之屏藩。汉欲击匈奴,必有河西。若有雄主一统中原,河西绝不能孤悬在外,不如早归。”
窦融深知大一统王朝的强大实力,小小的河西五郡完全不是对手,若是国家重新归于一统,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归附。但他不可能等到最后,那样便有些被迫的意思,显不出功劳。如果看准了大势,归附当然是越早越好,若是能为统一出一分力,那更是上之上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