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析
他拧着眉,仿佛在为朝事忧心,长身玉立站在那里,说出来的每个字都低磁好听。
小格格只见过太子两回,就悄悄芳心暗许,今儿太子妃不在,许是她的机会来了。
她脸颊微微侧了侧,把更好看的一面,露出来,好叫太子看见。
“是杜嬷嬷......”
“那好,去把她唤来。”太子笑起来,眼睛露出几分温和。
小格格看在眼里,越发觉得自己有机会了。
喊了杜嬷嬷来,是要把自己另安排个更宽敞的住所之类的吗?
还是要直接领她去太子寝殿?
她低着头,心跳徒然剧烈,脸颊晕红,错开眼不敢和太子对视。
“告诉她,以后这种胆敢冒出来挡住孤去路的侍妾,不用留在后殿了,有一个算一个,都送去给李佳氏作伴!”
小格格狠狠抖了起来,太子、太子这是要把她打入冷宫?
她张开嘴,想要求情。
却见太子蹲下身,与她对视,他眉眼含笑,叫人如沐春风。
说话来的话,却让她颤抖不止。
他说,“别叫,也别求情,不然孤不介意先打你二十大板,再送去和李佳氏作伴。”
胤礽说完直起身,拂袖而去。
小格格吓得瘫倒在地上,太子走远了,还在瑟瑟发抖。
他根本就不是个谪仙,而是魔鬼!是魔鬼!
德住同情地看了她一眼,老老实实当个小主子不好吗?非要来惹太子。
早上太子妃不告而别,太子本就着恼。
一听太子妃只言片语没留下,不就更气了?
这位可好,奔前程没算着好时候,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吧?
*
广济寺的生活,宁静而美好。
太后每日天不亮便起了,和小和尚们一起做早课,宁容在睡梦中,都能听见一片经纶梵音。
等太后早课结束,已经过了辰时,宁容就是再要睡,也睡不着了。
正巧可以陪着太后一起用午膳。
眼见太后快下早课了,宁容从外间散步回来。
恰巧碰见一位香客,是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夫人,端庄儒雅,笑起来很是慈和。
“小姑娘,你可知诵经大殿如何走?”
夫人浅笑着,向宁容问路。
明明是头一次见,宁容就觉得这人身上有种熟悉的气质。
宁容随手指了方向,那夫人款款一礼而去,临行前听她身边的人,唤她“云夫人”。
“丹桂,你可知京中女眷可有一位云夫人?”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41节
不外乎宁容会有此疑问,而是这位夫人的穿戴,非官宦之家不可用。
可她思索良久,确实没有在记忆中翻出这么个人来。
这位云夫人观之可亲,气质奇特,若真见过,原主与她都不该忘记才是。
丹桂熟知京中大小家眷,闻言思索一瞬,肯定摇头。
“不曾,可要奴婢去帮您查查?”
“不必了,我只是觉得好奇罢了。”容很快便把这事抛之脑后。
广济寺清幽安静,确实的避暑的好去处。
宁容在这儿除了睡眠尤其充足之外,更让她乐不思蜀的,便是广济寺的素斋。
素斋,不仅仅是食素而已。
掌勺的大师傅做了三四十年素菜,格外有经验,普普通通的膳食,都能做出花来。
尤其今日一道一道蟹酿橙,宁容和太后都赞不绝口。
以往吃的蟹酿橙,必定要用蟹和肥肉佐餐。
但广济寺的这一道,单单只用了荸荠、鸡蛋、和橙子,做出来的味道,竟然和真正的蟹酿橙一般无二,还更多了些甜鲜味,很是适口。
“这菜做得不错,你去替哀家再添些香油钱。”
太后抬手,指了指姜嬷嬷。
“你若喜欢,后日回了宫,哀家单让小太监出来买。确实味儿不错,哀家一把年纪了,头一次在鸡蛋身上,尝到蟹味儿。”
见宁容进的香,太后也跟着多用了几筷子。
倒不是这菜好得多离谱,不过是出人意料,又新奇有趣。
“不用的,皇玛嬷这么的,旁的人都要以为孙媳是个贪吃的了。”
宁容还是很要面子的,宁愿关起门来,自家吃的欢,也不愿给人留下个贪吃的印象。
“好好好,不是你要的,到时就说是哀家要的。”
太后笑起来,很是喜欢和宁容在一块儿轻松自在的感觉。
吃过午膳,太后午睡去了。
宁容又去殿中问了长明灯的事,自然得到了一样的回答。
如此她也不强求,顺便求了一个平安符,准备拿去哄太子。
临走,想到纳兰元晋,终是回头又求了一个。
她和纳兰元晋虽无缘,却也盼着他平安,只不过她想着,这平安符大概是送不出去的。
上次一别,纳兰元晋恐怕再也不想见她了。
却不想,她和太后回宫途中,恰巧碰见纳兰元晋离京。
第31章
太后车架在前, 已经往皇宫而去了,宁容车架在后,缓缓跟着。
她很少有出宫的机会, 此时看见周围来来往往的小摊贩, 很是新奇。
原来摆摊这件事, 从古至今就有。
宁容不由想着,若是有一天, 她可以如普通女子一般, 从街的这头逛到街的那头,便好了。
思索间, 骑着马的纳兰元晋,赫然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许久不见,他像生了一场大病, 说是形销骨立也不为过。
他视线散漫,四处看着, 又像是什么也没看,待他见到宁容, 眼底终于有了一抹亮色。
宁容掀帘子的手一顿, 徒然有几分酸涩。
片刻后丹桂下了马车,站在纳兰元晋跟前, 仰头递上一枚平安符。
石青色的平安符上,件简单单绣着“平安”二字, 仅握在手里, 就能闻见一片佛香。
他再抬头, 丹桂已经上了马车。
元晋坐在马上,遥遥看着马车缓缓驶离,他的眼神温柔缱绻, 似在努力透过纱帘,看清楚里面的情形。
“他可有说什么?要去何处?”宁容神不思属地问。
丹桂摇摇头,“纳兰公子什么也不曾说,不过奴婢先时听见他的小厮说了几句,好像提到一个地方,叫昭觉......”
如此,宁容便明白了,纳兰元晋这是要去赴任。
可昭觉山高路远,地势险恶,他如今这般,能顺利在昭觉任满三期,等着召回吗?
有心想找胤礽求求情,又怕说得太多适得其反。
太子喜怒不定,万一哪里惹到了他,只怕纳兰元晋会死得更惨些。
也罢,那平安符赠他,但愿他真能化险为夷。
他总是呆在京城,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未必能有多好,倒不如出去散散心......
等马车离远了,宁容感觉有什么东西从她身上剥离,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
她不及细想,两边已经错身而过。
“公子,咱们走吧?”
小厮在原地等了许久,见纳兰元晋还是看着远方,不动也不说话,有些着急。
“二夫人说了,让咱们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个驿站落脚......”
“嗯,走吧。”
元晋收回目光,打马走在前面,那枚平安符被他贴身放在了胸口。
元晋怎么说也是纳兰府的少爷,他出行上任,府中配备了好几个侍卫贴身守卫。
一路上从京城到昭觉,确实山高水远,他们走了足足三个多月才到地方。
待到了山脚下,跟随的护卫、小厮们下了马车,看到眼前的场景,顿时傻眼了。
来回依稀有山民路过,不过他们隔着一个山头看不真切,从打探到的消息来看,要入昭觉县就要翻过眼前这座山。
青松本想着,说是山,大约只是个小土坡,要不然村民们如何来回进出。
不想到了原地才知道,说是山,便真的是山。
他抬头望去,这座山和京中的每一座都不相同,见了此山,大约才明白什么叫做“山”。
元晋抬头,见山体高耸入云,山路陡峭,英俊的眉头皱起,有些不知所措。
一转身见众人都看着他,以为他们是害怕了。
“大家也知道,昭觉县就在这山后,你们愿意随我一同登山也好,愿意就此回去向额娘复命也罢,我并不怪你们。”
几个侍卫对视一眼,一齐拱手道,“我们愿随公子一齐上山。”
“好,待送我去了昭觉,人人有重赏。”元晋笑起来,瘦削的脸上带着几分光彩。
几人说好,便抬步上山。
并不是说,侍卫们愿意跟,愿意护着,就一定能护着元晋。
山上有雾霭,进去了以后,几人再是努力守在一处,还是有人迷了路,分散开来。
分出人手去找失散的人,留下守卫元晋的,逐渐变少,到了最后,只有青松守着元晋。
“公子,咱们在原地歇歇吧,正好等着他们回来。”
青松胆子小,山林数木遮天蔽日,他有些害怕而裹足不前。
“也罢,我们便等等吧。”
元晋随意坐在一截枯树干上,嘴唇有些干裂。
“公子,要不奴才去找找水源?刚刚听见附近有水流声。”
青松举着空荡荡的水囊,鼓足勇气道。
他还是很怕,但更怕公子因此而生病了,若是有个万一,回去让二夫人知晓,非得揭了他的皮不可。
元晋点了头,青松捡了个粗壮的木棍壮胆,这才敢抬步离开。
元晋老老实实坐在原地等,大半刻钟,一个人也不曾回来。
他抬头,还是不看见日光,脑袋却开始有些昏沉。
甩甩头,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终究还是抵不过,晕倒在了树干旁。
迷迷糊糊闭上眼之前,他瞧见一抹粉色渐渐靠近,听见对方小声嘀咕,“怎的这样傻......叫你在原地等......便真的在原地等......若不是我,而是旁的什么豺狼虎豹呢?”
*
宁容一回宫,杜嬷嬷过来伺候她洗漱,顺道把前些天晚上发生的事,告诉宁容。
“......殿下大怒,很是斥责了她们,如今正在李佳氏那院子里关着呢。也是老奴治下不严......”
这事确实是她们正殿的失职,并不是杜嬷嬷的,而是她的。
陪着太后匆匆离了毓庆宫,后院事宜,却没个章程。
幸好撞见的是太子,若是后妃、或是旁的皇子阿哥们,她这个太子妃少不了被拉出来斥责一番。
“只此一次,往后宫内还要进新人,旁的地方如何,咱们管不着,但毓庆宫须得有章程拿出来。”
“你回去和各院的小主子们都说清楚,以这两个人为例,若是有胆敢再犯的,不用太子吩咐,我亲自送她们入冷宫,此生再无翻身之日!”
素来端庄可亲的人,头一次沉着脸吩咐。
杜嬷嬷和一众丫头们,立刻躬身应下,“是,奴婢谨记。”
待暮色降临,太子回毓庆宫,抬头扫见正殿灯火通明。
原本迈着步子正要往书房走,行至一半,改道去了正殿。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42节
宁容在时,他还能骗自己,他绝对把政事看得更重些,太子妃不过是恰巧出现,伴着他的人罢了。
待她离开,正殿虽点灯,却觉得有些空寂。
甚至,整座毓庆宫都觉得有些空寂。
他每每处理政事到深夜,总觉疲累不已。
就连手下人出手,狠狠折了胤褆两员大将,也不曾让他觉得快慰。
重新踏入殿中,还未见到宁容,熟悉的味道便把他包裹住,胤礽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明白自己陷的有些深了,却无法自拔,只能任由自己沉沦。
“殿下,你回来了?”
小女人站在殿内,细白的指尖不知摆弄着什么,见他过来,脸上漾起一抹笑意,明艳动人,娇媚而不自知。
她明明只离开了几日,他却觉得有许久没有见到她了。
胤礽被蛊惑一般,往前迈了一步。
他很快回神,冷淡道,“太子妃走不曾知会孤,来也不让人禀报,可有把孤放在眼里?”
说完这一句,无端有些委屈,然而他眼神幽深,把这一切都掩饰地很好。
宁容眨眨眼,没想到胤礽一上来就兴师问罪。
她把好不容易翻出来的小檀木盒子往前一递,“殿下,妾身本想给你一个惊喜,既然您如此问,便提前给了您吧!”
胤礽抿着唇,清冷的目光扫了盒子一眼,却站在原地,不肯靠近。
宁容才不管他,她一下子走到太子跟前,把这小盒子,打开放在太子手中。
“妾身特意为殿下求来的,说是佛前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很是灵验。”
她说着取出来,亲自挂在太子腰侧,和他的九龙玉佩挨在一起。
老实说,有些丑。
简简单单的平安符,用料并不讲究,刺绣也极质朴,单看并不觉得有什么,挂在太子身上,就连玉佩的穗子,都比它精致几分。
宁容抬手,犹豫着想把它取下来。
却被太子一把捏住手腕。
“罢了,留着吧。”
宁容脸上一眼难尽,像是在问真的就要这么挂着吗?
“广济寺可好玩?可有什么趣闻?”
太子无视了她的询问,引着她往里走。
丫头们本以为太子妃不告而别,回来一顿训斥少不了,却没想过,宁容三两句便把太子安抚住了。
不得不说,太子妃实在有先见之明,还提前知道给殿下求个平安符。
宁容却不知道,第二日,太子带着平安符上朝,还引起了一个小风波。
上朝听政,说完朝中大事,太子随着阿哥们一块儿往御书房走。
他腰间石青色平安符格外引人注目。
这平安符粗制滥造,和太子这一身实在不搭,尤其和九龙玉佩摆在一块儿,怎么看怎么怪异。
胤禛想起家中放着的小木盒子,不知自己该不该提醒一二。
但又怕太子以为他故意看笑话,最终还是决定闭口不谈。
胤褆却没这么多顾忌,他手下刚折损两员大将,看见太子恨得牙痒痒,当然乐得太子栽跟头。
他痞笑着拦住太子去路,“殿下,这平安符也是从广济寺得来的?”
太子不动声色,浅笑着点头,“是太子妃特意求来的,妇道人家,就是喜欢做这种事,以求心安。”
“哦?难怪呢,太子妃可真是心系殿下。”
胤褆说着,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老二啊,有件事别怪当哥哥的没提醒你......”
“娘娘......”丹桂给宁容梳发,看着镜中美人欲言又止。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说吧,我听着呢。”宁容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如是道。
“奴婢刚刚瞧见,殿下去上朝,也挂着那平安符一同去了?”
宁容目光落在首饰盒里,不知该选哪支发钗,正踌躇,闻言不甚在意地点头,“是啊。”
丹桂咽了咽口水,这平安符在毓庆宫戴没什么,就怕戴出去。
“您那日去求平安符,还不曾回来......太后娘娘午睡醒来,问到这事,娘娘当时说......说确实是心意......随后便让姜嬷嬷......”
“也去求平安符了?”宁容转头问她。
丹桂猛地点了点头,“而且......上到皇上,下到刚会走路的阿哥们......人、人手一个......”
宁容:.......
主仆俩静默无言。
正沉默着,就见秋蕊手上捧着托盘,从外面急匆匆进来。
“娘娘、娘娘,殿下让人送东西过来了......”
宁容瞥了眼托盘,可不就是先前那个平安符。
只不过上头的红绳被拽断了,小小一个放在偌大的托盘里,倒有些可怜巴巴。
第32章
太子独自坐在书房里, 闭上眼就是胤褆那副贱兮兮的样子。
“老二,别怪哥哥没提醒你......这个你当做宝贝的平安符......兄弟我这里也有一个,不仅仅是我, 皇阿玛、老三、老四, 你去问问......有谁没有?”
胤礽怒火攻心, 当着旁人的面,还能维持浅笑着的模样, 一回来就把平安符拽断了, 扔给了德住。
德住躬着身子,还没反应过来。
就听太子冷淡着声音, 咬牙切齿道,“拿去还给太子妃,就说心意孤领了。”
德住退出去, 书房门关上。
胤礽还是没忍住,狠狠一巴掌拍到桌面上。
他都多少年没这么发怒, 自以为学会了隐忍,却在小女人跟前反复栽跟头。
胤礽决心冷一冷她, 连着好几日都不去见她。
正殿里丹桂小心翼翼道, “娘娘,您真不去找殿下说清楚?虽然太后娘娘和您想到一块儿去了, 但太子爷那个,确实是您诚心求来的......”
海棠手巧, 三两下就能把平安符复原, 叫宁容给拦了, 没让她动手。
如今那东西还可怜巴巴地放在她梳妆台上呢。
宁容回头瞥一眼,叹气,“算了不去了, 殿下正在气头上,我去了不是找骂吗?”
也是她自己不对,好歹也求点别的一起带回来。
为了省事,就这么一个平安符,还不是花大价钱买的最精致的那种。
有太后娘娘这一手,太子估计会以为,她是批发平安符的。
想到太子清冷幽寒的眼睛,宁容不自觉打个哆嗦。
她才不去找他,太子委屈,她还委屈呢。
明明他这个是她亲自求来的,就算不是他独一个,好歹是一片心意。
而且她和太后回来,还不是为了给这群男人选小妾?
太子生气每次都一个招数,不来见就不来见。
后院治得铁桶一般,没人敢因为太子的冷待,而给她穿小鞋。
宁容摸摸小腹,她还有一张王牌没祭出来。
他不来,早晚有他后悔的时候。
于是毓庆宫不知何时开始,又陷入了冷战之中。
太子不去见太子妃,太子妃也不过来见他。
待夫妻两个再见面,大选已然开始了。
*
石家这次格外热闹,众所周知,石府已经出了一个太子妃。
这次大选,竟然还送了两个适龄的女儿一起进宫待选。
不知情的人,都得道一句,石府果真欲壑难填,一个太子妃之位,还不够。
他们哪里知道,石文炳也头疼呢。
本就怕人说吃相难看,只送一个女儿去搏搏运气罢了,哪知道正赶上大女儿被人退了亲事。
一副不送她进宫,就寻死觅活的样儿,连小曹佳氏也弹压不住。
石文炳干脆眼一闭,两个女儿一起打包送进去得了。
“格格,上轿吧。”
青绸小轿一低,静宜矮身坐了进去,轿帘放下,也遮住了她满脸复杂。
明明已经和小曹佳氏谈妥了,几乎把纳兰元晋收入囊中,到底出了什么缘故,竟让他如此抗拒这桩婚事。
如今,她不得不踏上大选之路。
那些皇子们,静宜没有一个看好的。
她到死都不知道,大位到底落在谁头上,只知道九子夺嫡,死了很多人。
凭他们从前是多么高贵的皇子,一旦落败,还不是成了阶下囚。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43节
静宜垂着眸,固然明白这次大选是她的一个机遇,却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使劲。
她坐在轿子里,身子随着轿子起伏,心绪也跟着浮沉。
淑慧上轿之前,瞥了静宜一眼,冷哼一声,便上了轿子。
既然是大姐姐先和她抢亲事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
早上宁容去太后处请安,刚踏入内殿,竟然见四妃同时在。
她向太后行了礼才坐下,便听惠妃和她道恼。
“大阿哥那混小子,本宫回去好好数落了一番,宫里的皇子这样多,偏他一个多嘴多舌。”
惠妃年纪在四妃中稍长,看着并不年轻了,她口中斥责大阿哥,面上却不以为然。
一道住在宫中就是有一点不好。
屁大点事情,不消片刻便会闹得人尽皆知。
宁容自然明白,若不是今日恰巧碰见,又当着太后的面,惠妃定然出不出这番话来。
她浅浅一笑,不甚在意,“娘娘说的什么话,原也是我做得不对。”
“你哪里不好,哀家看好得很,确实是老大不对。惠妃,你回去要多提点,太子夫妻的事他少管,就是平民百姓家,也没这样爱管闲事的大伯子。”
太后和宁容相处地最久,又素来喜欢她的脾性,自然护着她。
惠妃本就是口头说说而已,在她心里自己的儿子千好万好,太后这么一说,仿佛胤褆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似的。
1...1516171819...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