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擎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如弓
“你……”
童贯心中生怒,却无话可说。联金灭辽,结果被辽人打的丢盔卸甲,之后又花钱赎买燕山,引得金人南下,就凭这些丑事,乐天是绝对有资格笑话自己的。
显然,乐天觉的挖苦的还不过瘾,继续说道:“之前本公曾听闻,郡王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如今金人正入寇太原,以郡王之责如今不在太原督师,却是回到了汴都,实令人费解呐!”
听乐天挖苦童贯,百官们虽然不言,却都是一个个的伸着耳朵在听,心中更是乐不可支,横行朝野的童贯被乐天挖苦到这个地步,心中不止是解恨,更是痛快非常。





擎宋 第924章:徽宗内禅2
重和元年统安城之败,损失数万兵马主帅刘法险些身死,童贯却隐瞒败绩向朝中报捷,事情败露后又将所有责任推于刘法身上,令百官敢怒不敢言;前后两次伐辽,官军一败再败,可谓丧师辱国,黑锅被种师道、刘延庆二人背了,而童贯却没受到任何处置。
金人占据燕云后,童贯建言以数百万贯钱赎买下几座空城,奢谈恢复,天子与朝中执宰弱冠相庆,而朝堂给养燕京蓄养常胜军耗费军需甚众,使河北、山东两路百姓不甚其负苦不堪言,甚至为了支持郭药师的军需,而大力压缩河北、山东驻军粮饷,以至于两地官军与百姓齐齐造反,成为从宣和五年至今尚未平息的大范围暴|动。
大宋落得眼前这般局面,与童贯有着有直接的关系,但在一系列恶果中,童贯不仅没受到处置反面连连高升,先被封为徐、豫两国公又被封为广阳郡王,百官心中愤怒可想而知。
就在此时西华门开了,乐天留下一脸羞怒的童贯,第一个迈进西华门内入了宫。
……
乐天立于百官的最前面,赵佶看到乐天面色颇有几分不自然,但此时赵佶有比见到乐天更加闹心的事。
“……況赵佶越自藩邸,包藏祸心,阴假黄门之力,贼其冢嗣,盗为元首,因而炽其恶心,日甚一日,昏迷不恭,侮慢自贤,谓己有天命,作虐无伤。”
早朝,一众臣子呈上了金人讨伐天子赵佶的檄文,檄文中直斥赵佶昏庸不堪。看到檄文后赵佶涕下无语。
只见天子哭泣,一众原本打算奏事的官员全都噤了声,乐天只是冷眼看着一切。
“休!休!”哭罢了,赵佶以袖拭泪:“卿等晚间再来商量。”
说罢,赵佶也不与众臣多语,便欲向后宫行去。
乐天原本以为要商议内禅之事,却没想到被檄文刺激到了,但乐天细想,赵佶虽有内禅的打算,却没有内禅的决心,今日早朝明显是要提及内禅的,但临时又没了主张下不定决心。
“陛下,臣有事奏!”在赵佶欲离去之际,乐天上前一步奏道。
此刻的赵佶似衰老了数十岁一般,转过身看向乐天,叹道:“晚间罢,晚间于玉华阁奏对罢!”
“臣请奏对!”乐天继续言道。
“臣也请奏!”见乐天出列,吴敏
“臣也有事请奏!”这时宇文虚中也是出列。
“臣请奏!”李纲不失时机的说道。
正欲离去的赵佶见四人请奏,不禁面露难色。
见乐天拦下天子,童贯挑眉:“陛下身体不适……”
听童贯发声,乐天转身直视童贯:“金人入寇太原,国家正值危急存亡之际,然广阳郡王宣抚河北、燕山,却弃太原南逃汴都,是不是当以临阵脱罪处置?”
“你……”童贯没想到自己刚刚出声,乐天便开始针对自己。
“朕乏了……”赵佶失意,无心处置此事。
“陛下!”乐天阻道,质问道:“陛下有罪不惩,有功不赏,所以大宋江山才有今日之局面。金人压境,广阳郡王临阵脱逃,陛下不惩,便不怕他日金人寇犯汴都,守军效仿临阵而逃致使东京陷于金人之手?”
见乐天接二连三的质问,请天子责罚自己,童贯狡辩道:“我童贯受命为宣抚,不是来守疆土的,若宣抚督抚士卒,还设将帅有何用?”
乐天不由的笑了起来:“临阵脱逃,居然能被郡王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乐某真是佩服王爷!”
哄……
朝中多有看不惯童贯的官员,立时笑出声来。
白时中也是抱童贯大腿上位的,见童贯不能相对,只好出列道:“陛下,金人大兵压境,广阳郡王于军中素有军威,此时若是处置大将,军心定然不稳,陛下三思呐……”
对于白时中袒护童贯,乐天冷笑道:“待你白大人成了金人战俘,便不再说这等蠢话!”
白时中被乐天噎的不语。
百官中又是传来一阵笑声。
立时百官之中的宇文虚中与陈凌元、李纲等人不由对视了一眼,这种战斗风格才是乐天为官的风格。
“你们莫要再吵了!”赵佶无力的说道。
乐天继续说道:“陛下,金人现围中山府,距汴都不过十日路程,汴都止有三万人马,臣请节制广阳郡王常胜军留戍守京师。”
“准!”思虑片刻,赵佶点头,看了眼乐天又看了下吴敏几人,言道:“方才几位有事奏对的爱卿,与后殿奏对罢!”
说完,赵佶向后殿行去。
……
无事的百官散去,乐天几人立于殿中,不多时梁师成从后堂出来,说道:“乐公爷、吴大人、宇文大人、李大人,陛下召见!”
乐天点了点头,向后殿行去。
见过礼,乐天直接问道:“臣在外听闻坊间传闻陛下己定下定决心要巡幸淮浙,不知是否当真?”
赵佶不语。
见赵佶不语,乐天继续言道:“以臣之计,现京师俱知金人入寇,人情震动,有人打算逃向他地以避兵燹,有人坚持固守;除此外今岁归朝考计官员甚众,有想要返归治所的,以此三种人共守汴都,城必破,国必亡!”
“事至如此,不知乐卿有何计?”赵佶焦急。
乐天言道:“陛下若有意巡幸淮浙,以太子殿下守国,当赐太子殿下建号!”
赵佶心中明白的很乐天口中所说的赐太子建号,就是让自己让位,面色立时难看了起来。
见赵佶面色难看,乐天不语,显然赵佶还贪恋权位,下不定禅让的决心。
一旁的吴敏示意乐天暂且不言,忙言道:“陛下,臣昨日夜间做梦,梦到本朝太宗皇帝陛下!”
赵佶信俸道教,极畏鬼神之事。听吴敏这么说,赵佶忙问道:“太宗皇帝说了什么?”
吴敏回道:“梦中臣听太宗皇帝言,我大宋虽眼下败落,却当兴在太子,不然不可预料!”
“此言当真?”赵佶问道。
吴敏忙道:“臣不敢欺君!”
闻言,赵佶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在思考吴敏所说之事。
目光投向吴敏,一旁与吴敏交好的李纲暗暗的竖了一下大拇指。赵佶信俸道教,信俸鬼神之事,从这个方面寻找突破口,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看着来回踱步的天子,吴敏问道:“陛下既知所谓,臣不避万死,陛下若定计巡幸淮浙,万一汴都守不住,而陛下又未到达,又当如何如置?我中华势必于纷乱之中。”
听吴敏之言,赵佶停下了步子:“朕也是担心此事。”
吴敏继续言道:“陛下欲使太子守汴都,要给足太子的权力,则守必固,太子守固,则陛下也能顺利到达淮浙。”
听吴敏这么说,赵佶的面色才好转过来。
吴敏继续说道:“所以臣的想法与乐公爷一般,陛下能定此计议,则大宋的江山社稷长发,若不能定议,则恐怕不免于颠覆,大宋江山社稷之安危,皆在陛下今日之决也。”
“陛下,臣附此议!”旁边的宇文虚中趁机言道。
一直不发一言的李纲也是拜道:“臣附议!”
赵佶长长的叹了口气,神色黯然,犹豫不决。
“陛下,前方传来的战报,中山府降,如今金人己过中山……”
就在赵佶犹豫之际,只见有内侍来报。
乐天趁机说道:“陛下还是早些定下计议,中山府距汴都不过十日路程,十日后金人兵临城下,若是陛下再不决议,怕是出不了这汴都城,所以臣以为定事当不出三日,过三日,太子势未定,威福未行,敌至,于我大宋无任何益处!”
赵佶再次踱起步来,踱了足足有半刻钟,才点头道:“朕决意内禅太子!”
“陛下圣明!”
在拍了一句马匹之后,乐天四人才出了后殿。
四人刚刚出了后殿,只听后面有脚步声传来,只见有个小宦官气喘吁吁的赶了上来,向吴敏施了一礼,言道:“吴大人,陛下召您与李邦彦李相公入内殿议事!”
听到赵佶召见自己,吴敏忙向乐天言道:“侯爷,陛下相召,下官且先失陪了!”
“吴大人请自便!”乐天点头道。
待吴敏行的远了,乐天将目光投向李纲:“乐某听吴大人这般说词,想来李大人昨日是去见吴大人罢。”
“下官昨日去见过吴大人,并将所想说吴大人听。”李纲忙道,又言:“侯爷性子太过刚烈,陛下又是喜欢听软话的人,所以下官觉的由吴大人劝谏天子内禅最为合适不过。”
乐天笑道:“吴敏深得天子喜爱,不是没有道理的,这般说话便不是我等能学的来的!”
乐天之言显然是讽刺当今朝政的,此时的大宋与哲宗朝以前不同,徽宗朝与天子进言,大臣们说话都要大拍马屁的。
宇文虚中言道:“李邦彦官居执宰,与太子关系素来密切,是朝中公认的太子一系,陛下召李邦彦议事,内禅必定不会改变。”
说完,宇文虚中用不解的神色看着乐天:“据下官所知,公爷一向与郓王关系密切,天子内禅,公爷为何不拥立郓王?”
“大敌当前,太子登基,无疑要比郓王继承大统更能稳定时局!”乐天言道。
“公爷识大体顾大局,真国之栋梁也!”宇文虚中与李纲连连赞道。
就在说话间,只听有宫内侍的声音传来:“乐公爷且留步……陛下有旨,传乐公爷议事!”




擎宋 第925章:徽宗内禅3
罢官黜职数年,甚至连每岁元旦与诸节大礼都被禁止参加,此时被授以公爵,更是连内禅之事也让乐天参与秘议,显然是将乐天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看到乐天进殿,未待乐天说话,赵佶从龙椅上立了起来,上前两步握住乐天的手:“朕悔当初不听卿之言,才落得引狼入室这般下场。”
乐天躬身道:“复我幽云故地,是我朝历代先帝之遗愿,陛下又何过之有,不过是被奸人蒙蔽,准备不及行事仓促罢了!”
紧紧的握着乐天的手,赵佶眼中闪现出希冀之色,接着问道:“若朕以卿为帅,执掌京师禁军,有多少把握将金人挡下?”
“陛下,臣听闻汴都只有三万禁军……”乐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话说的模棱两可。
听乐天这么说,赵佶眼中方才亮起的目光再次黯淡下来。
据前世记忆,金人两次南下侵宋,若不是钦宗赵桓昏招迭出,金人实力再强也攻不下汴都。乐天之所以这么说,心中也是怕赵佶贪恋皇权,不肯禅位。
听到乐天的回答,吴敏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为然吴敏明白乐天的用意。
此时,李邦彦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得内殿,见礼的同时与乐天四目相对,皆能看到彼此间的敌意。
“朕意己决,近日内禅皇位与太子!”赵佶见三人到齐开口道。
“陛下三思啊!”李邦彦是太子一系,听闻陛下禅让心中自是欢喜,但依旧要做做样子。
“朕心己决,莫要阻挡!”赵佶言道,顿了顿又言:“不要称太上皇,只称一名目,如道君之类!”
说完,目光扫过三人,突然问道:“你三人以为,何日合适?”
吴敏奏道:“臣觉的奏过三日之后,恐怕己经来不及。”
金人距离汴都只有十日路程,早己做好逃走打算的赵佶在听闻乐天也没有完全把握守住汴都之后,更是打定了主意逃跑。若是传位传的迟了,恐怕连逃跑都来不及。
如同算命的道士一般,赵佶伸出手指捏算了一番天干地支,才说道:“明日正好,卿三人明日同来。”
至此,赵佶将内禅的时间敲定。
敲定内禅时间之后,赵佶向三人问道:“朕内禅之后,居于禁中还是居在外面哪个方便?”
“陛下居于禁中终有不便!”李邦彦回道。
赵佶又问:“朕对外不一定要称疾禅位罢?”
“陛下至诚定大策,哪里需要如此!”吴敏奏道。
“待朕想一想……”赵佶犹豫不决,思虑片刻道:“不可不称疾,恐变生乱!”
“陛下说的是!”吴敏忙道。
赵佶言道:“朕内禅之后只称道君!”
“陛下,臣请陛下称太上皇为好,历代惯制皆是如此!”吴敏坚持己见。
“吴卿不须拘泥于古人。”赵佶摇头,又问道:“谁草诏?”
吴敏言道:“乐公爷文采斐然,臣举荐乐公爷!”
知道纵是乐天悖太子行事,但太子赵桓也惜乐天之才,李邦彦不想乐天居有拥立之功,更不想乐天聚在赵桓近前,忙说道:“臣觉的吴敏学士博古通今饱读诗书,非吴敏学士不可!”
自在惯了,乐天懒的揽一身麻烦,也是言道:“臣觉的由吴敏学来草拟诏书,是为合适不过!”
“甚好,须要诏百官诸卿,须道朕不能内修政事,外服远裔之意。”赵佶点头,继续说道:“朕此举上承天意,次安宗庙社稷,下为黎民百姓。”
听闻天子之言,乐天虽然不语,心中难免冷笑连连,赵佶将最迫无奈退位说的这般冠冕堂皇,古往今来也只有他一人了。
就在三人以为议事将要完成之际,赵佶又说道:“卿昨日影地中原数百年之利害,也是朕的意思。”
不知道昨日吴敏与赵佶说了什么,但乐天可以确定的是赵佶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抹金。
事情商议妥当,赵佶言道:“三位且先下去罢,午时用膳之后,朕再召诸位卿家议事!”
在出殿的路上,乐天不发一语在心中理了理今日的思路,方才商议,主要是探讨了以何种理由退位,退位后的居住地,退位后的称号等一系列问题,为赵佶制定了太上皇生活制订了初步蓝图,也是对即将继位的太子赵桓一个交待。
怕内禅产生弯矩民,所以要“称疾”退位,意在安抚民心,消去臣民疑虑;不居大内禁中,只称“道君”而不称“太上皇帝”,则表明自己不干预政事,专心清修,要彻底放权,也是让太子赵桓放心。
……
十二月二十三日,北宋历史上颇为奇怪的一天,因为这一日接连举行了两次大朝会,除此外天子如见近臣无数。
一众执宰与近臣居于保和殿之中,凝神静气,听赵佶开始交待退位之事。
蔡攸自赵佶为端王时二人便相交甚笃,比及当初乐天与赵楷相识之时的交情还要莫逆,懊恼之际赵佶拉住蔡攸的手,说道:“朕平日性子刚烈,不意毒蜂恶虫敢侵犯……”
说到激动之处,赵佶忽然气塞不省,昏厥跌坠于御床之下。见天子有恙,一众近臣急呼左右内侍将天子搀扶到保和殿东阁,一众近臣们在商议过来请来御医,给赵佶服过汤药。
不久后,赵佶醒来,举着左臂示意着什么,而右臂似无力一般垂着。
细加观察赵佶,只见赵佶面色通红,以后世对病理的知识,乐天知道显然是由于气恼过度因高血压引发血栓,得了轻度的半身不遂。
见天子伸手示意,但一众百官皆不知道赵佶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对视却不如如何是好。
乐天试着问道:“陛下莫非要纸?”
赵佶点了点头。
待内侍拿来纸笔,赵佶以左手写道:“朕己无半边了,如何了得大事?”
一众臣子们,见状无言以对。
白日说自己因恙退位,下午便来这么一出,赵佶是真得了病还是装的,乐天也猜不透了。
见一众臣子不语,赵佶写道:“诸公如何又不语耶?”
见过字迹,左右无人敢答。
赵佶又写道:“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予(我)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一众官员见状,皆知天子内禅之意己决。
写完,赵佶在左右内侍的搀扶下起身,颤抖着开口道:“给事中吴敏,乃朕亲自提擢,今日不负朕,可呼来人作诏禅位。”
宣吴敏近前作退们下禅让诏书。
在吴敏作好之后,赵佶又稍做修改,便诏皇太子赵桓以“视疾”的名义入居禁中,随即诏百官入垂拱殿,宣示诏旨,给太子御袍加身。
……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赖天地之灵,方内乂(音同“义”,为治理安定,天下太平之意)安,二十有六年……断处朕心,以决大计,皇太子桓,聪明之质,日就月将,孝友温文,闻于天下。主o十载,练达政经,宜从春|宫,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桓可即皇位,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予当以道君号退居旧宫。予体道为心,释此重负,大器有托,o所欣然。尚赖忠良,同德协心,永底于治。”
垂拱殿,小黄门扯着嗓子讲赵佶的退位诏书,足足读了近一刻钟方才读完。
太子赵桓硊在地上仰头哭泣,坚决不肯接受,口中说道:“儿臣受便是不孝矣!”
徽宗赵佶无奈,吩咐内侍道:“去将皇后请来,劝谕太子。”
不多时,郑皇后被请到垂拱殿,待太子拜过之后,才敦谕道:“官家己经老矣,我夫妇二人欲将身事托负与你也!”
便是郑皇后前来,太子赵桓依旧是力辞不就。
“朕说了,朕今日将这皇位传于你!”赵佶方道,又对着一众内侍吩咐道:“你几人拥太子殿下去福宁殿即位。”
“父亲不可呐,儿臣受便是不孝……”听赵佶吩咐,太子赵桓不肯,口中连连叫道。
一直冷眼做壁上观的乐天不禁连连摇头,谁都知道现下金人南侵,登基继位面临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一不小心就成了亡国之君。
得了赵佶吩咐,一众内侍用力强拥太子赵桓,太子赵桓以身体扑地,口中连连请辞,急躁之下生疾一时昏厥过去。
趁着太子赵桓昏厥过去之际,一众内侍将太子赵桓簇拥到福宁殿,可是太子还是不肯继位,见太子生疾又不肯继位,赵佶只好召东宫原本的旧属臣耿南仲,耿南仲来到之后,一番劝说之下,太子赵桓方才肯服药。
直到半夜,太子赵桓的病情才见好转。在一番劝说之下,太子才同意即位,是为北宋的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
散朝之后,乐天等一众大臣没有立即出宫,因为赵佶如今成了太上皇,是要出居龙德宫的,执宰率一众百官需要问候成为太上皇的赵佶。
“公爷,方才太上皇传位于当今圣上之时,宫中出事了!”
离开朝堂数年,又因为乐天皇亲国戚的身份,没有几人愿意随在乐天近前,就在走向向赵佶问候的路上,把守大内的许将轻轻来到乐天身边说道,故意与乐天保持着一段距离,看上去是在护卫一般。。
“发生了何事?”乐天挑眉,心中清楚,在天子内禅这个敏感时刻,出了任何事都决不能算做小事。
许将随在乐天身边,一前一后行走,低声言道:“太上皇召见陛下进宫传位时,郓王蓼下也得以了消息,在数十位内侍的簇拥下意欲闯入宫中,其用意不言自明,意欲与当今陛下争夺皇位。”
“后来呢?”乐天小声问道。
许将小声的回道:“奉命守卫宫禁的是步军都虞侯何灌何将军,见郓王殿下在众人簇拥下欲进宫,拨出佩剑挡下郓王殿下一众人,郓王前行说:‘太尉岂不识楷么?’何将军指剑示曰:‘臣虽识的王爷,但此物不识!’
随后何将军又向郓王蓼下指责道:‘大事己定,王爷又是所受何命而来?’郓王殿下及众人无言以对,惶恐而退。”
没想到禅位之前还发生了这么一段小故事,乐天连连摇头,目光投向吕将,眯眼笑了起来:“你为郓王殿下亲信,为何关键之时不助王爷一臂之力?”
许将回道:“何灌何将军乃熙河第一猛将,当初卑职与公爷在刘帅军中可是亲眼见过何将军几进几出杀入西夏军中的英资,纵是何将军年过半百,威风却不减当年,卑职自愧不是对手,再者说大局早定,卑职又何必逆天而行以身犯险。”




擎宋 第926章:徽宗内禅4
虽早立长子赵桓为太子,但赵佶宠爱三子郓王赵楷却超越常规,正是因为有着赵佶的宠爱,赵楷才会有今晚闯宫夺权之举。
赵楷欲闯宫夺权,直接说明了这些年来围绕着皇位继承,朝廷里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权力争斗。正因为赵佶对于皇位传承的暧|昧态度,使得多数朝臣见风使舵,各自结党,彼此争斗不休,使本己腐朽的朝廷变的更加混乱不堪。
在金兵压境的危急时刻,赵佶没有更换储君,安排太子赵桓继位,显然是明智之举。若赵佶此时更换储君,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混乱,赵楷闯宫失败才是大宋之福。
太子继位,做为太上皇的赵佶准备为新皇让位,准备出居龙德宫。算是送别太上皇,执宰率百官前来前来问候太上皇赵佶,做为国公的乐天自然也随行在列。
1...410411412413414...4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