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富到第三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陶良辰
商业气氛没那么浓,到处都是工地,外滩边上建造于世纪初的老建筑,主要用于给机构办公。
道路上人来人往。
要说氛围,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间,很难感受到后世的奢华。
对岸崭新的东方明珠塔,刚封顶的金茂大厦,天际线显得稀疏破碎,远远看去,还有些低矮的房子。
实地感受着1997年的景观,跟印象中的高楼大厦相比,反差明显。
每次来内地,都能感受到将来发展到底有多快,短短二十多年,各地简直就像推翻铲平,重新建造了一座座城。
这年代的内地,适合投资做生意。
要说旅游参观,城市肯定比不上一些风景优美的景点。
苏业豪不指望南宫甜她们,能跟自己一样体验出沧海桑田的历史韵味,有不足要承认,如今的港城发达多了,二者之间还很难媲美。
拍张照片过后,坐车去陆家嘴,绕路耽搁了些时间。
陆家嘴的道路还没全部建成,好不容易找到待售的空地,距离金茂大厦果然只隔着一个路口,离东方明珠塔同样不远,仅有几百米。
说起来有十多万平米,但那是指建筑面积,土地本身并不算大。
占地面积两万三千多平米,长宽不过一百多米,徒步绕一圈花不了几分钟。
一块光秃秃的平地,哪有什么可看的,苏业豪只能通过脑补,去幻想大楼建造好以后的模样。
看看东方明珠塔,还有不远处的金茂大厦,姜渔此刻改口说道:“把大楼建造在这边,还是挺不错的,既然别人敢建造高楼,意味着将来的规划很高端,跟上环和中环一样。”
苏业豪点着头:
“这地方已经规划好,本来就是商务区,只不过发展时间太短。你们看附近,到处都是工地,要不了多久就会拔地而起,一旦成了气候,这块地就值钱了。”
搁在前世,连房子都不敢想,更何况是过来买地建造写字楼。
苏业豪去空地上走走,目光看向旁边,笑道:“附近都空着,不知道有没有人买,如果多拿几块地,建个双子塔、三子塔,说不定有机会成为地标。楼下还能打造商场,但那样一来投资又太多,暂时掏不出钱。”
姜渔泼冷水说:“建造一栋大厦就能吸干你的钱,还想建三子塔,做梦吧。”
“人要是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苏业豪笑一笑,已经有了决定,补充道:
“位置非常好,这里很不错,我想把它买下来。去周边再转转,问一下别人盖楼总共要花多少钱……”





富到第三代 第227章 买地容易盖楼难
当初多家公司筹集资金,打造的全国最高、标志性、跨世纪的金茂大厦,正耸立在不远处。
苏业豪第一个先去金茂大厦的工地,只当是邻居,提前串串门。
可能是由于坐着“豪车”的缘故,工地门口的保安立马放行,先让车进来,然后才问了几句。
南宫甜和姜渔原以为会沟通不畅,又或者被拒之门外,对此只能说白担心了。
只见苏业豪风轻云淡,告诉说自己在旁边买了块地,想问问建造方面的细节,得知消息的经理很快赶来。
等到听说是四海国际的大少爷,态度那叫一个热情,直接把他们领去办公室,用小太阳取暖灯照着,倒了几杯茶。
“鄙人李骧,龙骧虎步的骧,这个工地都归我管,在公司里勉强算是个小经理。”
李骧今年刚满四十岁,能够管理如此重要的大项目,实力肯定没话说,他此刻继续开口:“鹏城的四海国际文旅城,最近那可是名声赫赫,苏少爷怎么跑到沪市来了?”
各地经常传出关于骗子的消息,打着招商投资的旗号坑蒙拐骗。
李骧没见过苏业豪,对四海国际也不够了解,这时候虽然客气,却留了个心眼,没有傻到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苏业豪只是串串门,提前打探些消息而已,坐在沙发上,回答说:“我昨天在港城,见到文椛地产的大股东,他们想让我接手隔壁那块地,所以赶过来看看情况。”
“文椛……哦,没错,也是一块好地,规划面积挺大的,只不过一直都没动工。”
陆家嘴目前的项目少,李骧在这边待了快三年,消息比较灵通,听说过那家文椛地产,也知道地块在哪。
“确实不小,价格挺高的,买地只是开始,后续的建造才是大问题,因此我来串串门,想对照参考,评估一下造价成本。”
苏业豪认真说完后。
李骧表情古怪看了看苏业豪,告诉说:“虽然都是写字楼,但成本上差得太多了,金贸总造价预计会超过四十亿。”
听完吓一跳。
苏业豪并不是什么都知道,头一回听说这栋楼的造价,简直惊呆了。
他本以为按照现在的物价和工价,撑死十多个亿,况且还是“自家”的土地,拿地环节省了不少钱。
港城中银大厦高三百六十多米,总共七十层,除了拿地花的十一亿港币,造价被控制在十亿港币左右,而1992年建成的中环广场,听说造价也只有十多亿。
不清楚李骧所说的数字是否真实,反正想参考肯定没戏了。
而且富有富的盖法,省有省的盖法,四四方方的传统大厦最省钱,每栋楼的情况确实都不一样,楼层越高往往越贵。
苏业豪隐约记得,全球最高的迪拜塔,似乎用塔尖凑了二百多米,这也省下不少钱,建筑难度同样被降低。
来都来了,转而问起招租是否顺利。
大楼封底后,酒店、办公楼层都已经谈妥,至于能收多少租金,李骧没提,只说不负责这一块。
别说四百多米的高楼了,哪怕是三百米的楼,施工团队以前从没造过,缺乏经验,建材和电梯等等也要从外面采购。
闲聊二十多分钟,苏业豪愈发对成本好奇了。
先打个电话给老爹,问他建造一栋五十层的楼,大概需要多少钱,苏老爹想都不想,张口就说至少十亿港币。
紧接着,苏业豪又跑去其他工地,询问起了预估的造价。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正在建造的沪市中银大厦,预计造价两亿多美金,而二百米左右的森茂国际大厦,总投资额在十五亿左右。
四处走访完,苏业豪叹了口气。
看样子买地容易盖楼难,吃了没经验的亏,建造写字楼的代价,远比他想象中高出一大截。
被这盆凉水一浇,心思顿时淡了些。
难怪拿地价格低,半卖半送,十多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规划,价格只有两个多亿,原来大头部分都在建造成本上。
买完地,至少还要再掏十多个亿,难怪裴欣瑶夫妇俩都说没实力,盖不起。
苏业豪也觉得自己掏不出这么多钱,一两年内多半没指望,资金用在其他地方,短期内更赚钱。
两三千万美金的私人飞机,就能让苏业豪一阵肉疼,更何况要花两亿美金左右盖一栋大楼,有点后悔先前胸口拍到震天响,在小妮子和姜渔面前放狠话。
人嘛,果然不能飘。
投资挣钱是肯定的,可算算成本,利润大概率会严重缩水,投资一栋写字楼,多半还不如投资汤臣的那块地皮挣钱。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
一方面觉得自己将来会有钱,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在陆家嘴,摆上一栋专属于自己的超大号“名片”。
买地的念头动摇片刻,苏业豪咬咬牙,终究还是打肿脸充胖子,坚持买下来,反正一时半会儿还能囤着,建造大厦的钱也不用一次性支付,到时候无论是自己开发还是转卖,视情况再做决定。
主要是买地的钱能从银行贷款,不会影响现有的生意,倘若未来两三年陆家嘴地价翻倍,利润比较可观。
索性直接打个电话给裴欣瑶,先把买卖敲定好。
然后他才舒坦了。
去汤臣持有的江边地块时候,苏业豪告诉说:“假如未来某天,我后悔没拿钱去炒住宅用地,你们记得提醒我不忘初衷,盖楼是为了图个爽,而不是斤斤计较利益得失。”
“为什么这样说?”姜渔问道。
南宫甜也问他:“豪哥,那你现在爽吗?”
“两个多亿即将花出去,眼睛都没眨一下,挺爽的。”
苏业豪笑着说道,接着看向姜渔,对她说:“别问,问了就是一时冲动,平日我喜欢考虑如何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为此连私人飞机都舍不得买,这次的收益,很可能没那么大,不过依然是个好项目。”
姜渔抓错了重点,告诉说:“租飞机很方便,你居然想自己买,挣到钱以后就是不一样。”
小妮子立马煽风点火,告状说:“豪哥,买飞机以后别带她,她笑话你傻。”
“……”
正事办完,苏业豪买了份地图翻看完,打算去临安游览西湖。
姜渔指着大西南,说想去看世界第一高的雪山。
至于南宫甜,则说想去大西北的草原和沙漠,开车自驾游,一路玩过去。
深吸几口气,平复心情。
苏业豪无奈道:
“真应该带你们多走走,在港城待久了,你以为是从中环去旺角?手指一比划,几千公里的路,还自驾游,我怕你们坐车坐到吐……”




富到第三代 第228章 兜风
大西北或者大西南的自驾游,苏业豪暂时还没准备。
去过的地方太少,想去的地方太多,只能先排队,一个一个慢慢来,在这十九岁的年纪里,将来还有大把的时光,不用着急。
几年前的《新白娘子传奇》红极一时,姜渔和南宫当然看过。
坐船游览西湖美景,在楼外楼里吃叫花鸡和醋鱼、鱼头汤、东坡肉……摆了一大桌子。
现如今的临安城,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要问感受,在这大冬天的四处游览,体验远不如春暖花开的好季节,南宫甜有点感冒,一直流鼻涕。
所以在雷峰塔打卡拍照之后,一行人很快又马不停蹄赶回沪市,直接到酒店退房,取了行李去机场。
这次来沪市,主要是为了考察地块。
现在地看完了,评估也有了结果,他在沪市一没生意,二没朋友,游览一圈感受完,已经如愿以偿,回港城还有正事要忙。
闲暇时候。
苏业豪想过要不要尝试去跟汤臣接触,从这家公司手上,把黄浦江畔的地皮买断。
反复思索完,又觉得买地是小事,盖楼很花钱,并不太划算,而且类似的地块还能找到,比如鹏城湾附近,价格更便宜,升值空间也很大。
买倒是能买,只不过一时半会儿不用着急,最好等到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把钱抽回来以后再说,目前还不是盖楼收租的最好时机。
……
回到港城的当天,直接跟第一劝业银行的人,签署了一份委托协议。
协议内容主要为,银行负责出资收购陆家嘴的地皮,苏业豪则负责分期偿还利息和本金,评估地块价值以及审核文件合法性的任务,全都交给银行方面打理。
苏业豪安排人手,跟着银行的团队再跑一趟沪市,去相关机构了解详细情况,尤其关心土地审批手续和规划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裴欣瑶夫妇俩已经同意两亿三千多万的价格,只要这趟评估没问题,随时可以签约放款。
转眼先将这件事放在脑后……
————————————————
十二月十号。
距离寒假还剩几天,苏业豪进入大学后自由自在,放不放假对他几乎没差别。
早上去tat网络公司,从得到的消息来看,新款产品的反馈结果很好,港城的日活跃用户数量突破五千,在新加坡和宝岛地区,加起来也有将近两千名用户。
眼下,用户本身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随着宣传推广,加上用户之间的口口相传,用户数量的增幅比较迅速。
小半年时间,总共投入八百多万港币,终于做出一款像模像样的产品。
tat鹏城分公司正在筹办,会外调部分技术人员前往鹏城,研发中心的办公楼租好了,服务器也提前准备妥当。
简体版的tat,几天内便会正式上线。
为此,苏业豪还跟银海的二股东楚军,提前打了声招呼,到时候通过wps程序帮忙打广告。
难得忙碌一整个上午。
中午跟农轻影吃完饭,紧接着赶去码头,登船出海。
再次见到农轻影父母,他们已经没那么拘谨,农老爹笑着问道:“这趟出海最少三天,你都提前联系好了吧?船上有卫星电话,别让家里人担心。”?
“嗯,都打过招呼,今天天气真不错,适合出海兜风。”
“是啊,冬天风浪小,夏天的台风才吓人。我这次好不容易打听到,别人船上的大黄鱼是从哪里捞上来,希望去附近还能找到大鱼群,野生大黄鱼,价格很高的。”
农轻影老爸亲自开船,陪苏业豪聊天。
应该是提前知道苏业豪要来玩,专门派人打扫过的缘故,渔船甲板被洗刷干净,房间里的床单被褥也都换了新的。
渔船用久了,难免会有些臭鱼烂虾味,苏业豪刚上船时候还不适应,闻到现在已经没感觉。
这样一艘远洋渔船,肯定不如游艇享受,好在苏业豪不算娇生惯养,而且晚上打算厚着脸皮,跟农轻影挤一间房,对这趟捕鱼之旅充满期待。
“农叔,附近哪里能找到金枪鱼?蓝鳍金枪鱼之类,也能用拖网捞到?”
“一般是用围网,金枪鱼很麻烦,附近海域主要是鲣鱼和大眼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很少听说,但上个月有人刚在中沙捞到一条,一米多长,好像卖两万块。”
农轻影老爸继续告诉苏业豪说:“船上有吊杆,假如你想钓金枪鱼,晚上我就开灯诱鱼,准备些饵料。”
苏业豪瞬间心动。
说起钓鱼,农轻影老爸的经验并不多。
别人海钓是为了找刺激,而他们这些渔民纯粹是为了混口饭,以前只会撒网、布置蟹笼,谁会没事干,专门跑去钓金枪鱼?
农轻影此刻打着瞌睡,懒洋洋走进驾驶室里。
她从小在海边长大,看见鱼都会觉得腻味,如果不是苏业豪想跟船出海,农轻影根本不会来。
她的父母,同样不希望女儿帮忙。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闺女,在繁华富饶的闹市里站稳脚跟,哪有再混回头的道理。
出海捞鱼,靠天吃饭,大富大贵没指望,只能挣点辛苦钱。
农轻影问道:“你们在聊什么?”
“钓鱼,我想去钓金枪鱼,到时候现场切块,做生鱼片给你吃。”
突然想到什么,苏业豪语气遗憾:“忘记带芥末了。”
农轻影笑着泼冷水:“还金枪鱼,小心被鱼拉进海里,它们长得像炮弹,力气特别大。先别忙着考虑芥末的事,把鱼钓上来再说吧,我觉得钓鱿鱼最有意思。”
“看看我的二头肌,只要金枪鱼上钩,肯定跑不掉……”
苏业豪跟他们聊了片刻,独自往甲板走去。
趁着刚开船还有信号,分别给尹琉璃和南宫甜发了条短信。
坐在甲板上晒太阳,路过港岛时候,远远还能看见浅水湾,还有山腰上的大宅。
曾经梦寐以求的豪宅,苏业豪自己也有。
眺望着海景,自从不必再为生活犯愁,整个人的心态截然不同,一直都心平气和。
手机震动,收到一条小妮子的回信,她只回了个——“哼!”
显然不满于豪哥出门没带她。
紧接着又收到条“一路顺风,带我吃鱼”,还是她发来的短信。
……
当天晚上。
早已看不见陆地,渔船停在海面上,亮起灯光后,把海面照成幽蓝色。
随着一桶接着一桶的鱼饵撒进海里,吸引来了一小群鲣鱼,偶尔还能看见鲨鱼的身影。
船员们围观苏业豪钓鱼,打牌喝酒聊着天。
无形之间,给了苏业豪不小的压力,万一空手而归,岂不是很没面子。
幸好,鱼竿很快一沉。
跟上钩的大鱼搏斗十多分钟,拉出水面才发现是条海狼鱼,根本不值钱,口感很一般……




富到第三代 第229章 海钓
钓鱼的乐趣。
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有没有鱼上钩,也不知道钓上来的究竟是什么鱼。
面对碧海蓝天,有种远离尘嚣、逍遥自在的宁静感。
一条海狼之后,苏业豪接连钓上来几条鲣鱼,胳膊肌肉酸疼,累到气喘吁吁。
鲣鱼的体型和金枪鱼有点像,二者属于同科,小的有三四十厘米,最大的能超过一米,当苏业豪将一条六十多厘米长的鲣鱼拉上船,其中的滋味,妙不可言。
分明只是十多斤重的鱼,但想钓起它们,特别费力气。
农轻影本想着跟苏业豪兜风夜谈,喝点小酒,聊聊心事,此刻发现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自己身上,这姑娘无奈道:“我还以为只有中年男人才会喜欢钓鱼,一网下去全部捞干净,为什么非要用鱼竿钓。”
苏业豪没听见。
农老爹摇了摇头,笑道:
“别人专门经营钓船,几天几夜收费一两千块,还不是总有一大群人抢着去?喜欢钓鱼的女人也不少,认真比较起来,钓鱼比捞鱼有趣多了,现在都是雷达探鱼器,水底下的情况一目了然,虽然可以赚钱养家,但好没意思。”
“那什么才有意思?”农轻影反问道。
她老爸回忆片刻,告诉说:“我年轻时候,有次跟你爷爷出海,用普通渔网缠住一条大黄唇。一百多斤的黄唇鱼,能产四五斤鱼鳔,当时一斤能卖三四万,干货店都抢着收,当做镇店之宝。”
“我怎么不知道,然后呢?”
“然后……我和你爷爷都以为那条鱼快死了,我已经抱住它。没想到刚离开水面,就被它突然甩开,假如当时带了鱼叉,能在市区换套房。”
农老爹唏嘘不已,语气遗憾:“谁能想到,居然能缠住一条大黄唇鱼,从那以后只要出海,我就必须带鱼叉。”
一百多斤的黄唇鱼,确实非常罕见。
大部分渔民打渔一辈子,都很难见到这样的鱼,远比蓝鳍金枪鱼稀少。
农轻影见老爸接连叹气,遗憾和不舍写在脸上,顿时更加无语。
她起身来到苏业豪身边,就连一向很奏效的魅力都不管用了,苏业豪仅仅只是让她帮忙拿着鱼竿,火急火燎去卫生间放水。
能说什么呢?
当天晚上,苏业豪发现农轻影莫名其妙生了气,还让他抱着鱼睡。
呵,不讲道理的女人……
渔船跑了一夜,终于来到据说发现大黄鱼群的坐标附近。
游荡两个多小时,一直在海面上转圈,并没有发现鱼群的影子。
出海捞鱼,很看运气。
准备完,先试着拖了一网,马鲅鱼、石斑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等占据大部分,一网捞上来四百多斤,分门别类装进冷藏室。
好不容易等到停船,苏业豪又开始忙着钓鱼。
在农轻影父母眼里,这位“未来女婿”的重要性,远比几网的鱼高多了,于是并不急着开船,让苏业豪先钓鱼。
船上水手们稍微有点小意见,因为出海的收入,关系到他们的提成。
尤其是陪着大船出海的几艘小船,这次出海的油费都没挣回来,只想加班加点赶紧捞鱼,不愿浪费时间。
私下里的矛盾,农老爹完全没在苏业豪面前提起,他决定下次出海只要油费,收成全都分给小船以及水手们,大家伙们这才悠哉悠哉,继续围观农家的“女婿”钓鱼。
有人手痒,跟着一起钓鱼,居然……钓起一条四十多斤的黄鳍金枪鱼。
另外还有人,钓上来一条大比目鱼。
这让苏业豪眼红不已。
昨天晚上还有点收获,今天守了半个多小时,一直都没鱼咬钩。
不怕。
人多力量大。
让保镖他们也帮忙,全部上阵守着鱼竿,总共三个人、四根杆。
直到农轻影老爸看不下去,开船换了个钓点,苏业豪才成功拉上来一条大比目鱼。
“海钓讲究技巧,不同的鱼,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海层,对鱼饵的喜好又不一样,这种经验需要积累。”
农老爹说完,用卫星电话打给朋友,专门问起如何钓金枪鱼。
有老手指点果然不同。
比如一直要让饵料动起来,苏业豪就没做到位,另外还有一百米以上的水深,线放短了。
切了些刚捞上来的鱼,再次尝试钓金枪,等到下一条鱼上钩,居然还是海狼鱼。
只能说为了让宝贝女婿满意,农老爹舍得下本钱。
上百斤的马鲅鱼被剁成碎块,连同鱼血一起倒进海里,附近吸引来不少鲨鱼,其他鱼类也越来越多,但始终没再遇到金枪鱼。
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苏业豪守着四根鱼竿,陆陆续续钓上来一百多斤的鱼。
等到某根竿子猛地一沉,再次上货。
这回拎紧鱼线,苏业豪就发现不一样,乐道:“这次的鱼好大啊!该不会钓到鲨鱼了吧!”
“鲨鱼也很好啊,有新鲜鱼翅可以吃!”他的保镖拍马屁说道。
1...8081828384...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