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朱浩抬头往四下看了看,杨慎等人都不在,翰林修撰房内只有他和蔡昂两人苦逼兮兮地整理文稿。
“何事?”
蔡昂站起来问了一句。
朱浩从这几天刚给他安好的办公桌后直起身,往敞开的窗户往外边看了看,摇头道:“好像不是走水……走,出去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情况。”
朱浩和蔡昂出门来。
但见几名庶吉士正在往北边靠近主要办公场所的屋舍跑,而那边临近的院子正是几位学士的公事房。
“怎么回事?”
蔡昂问住一名他认识的典吏。
典吏回道:“刘学士病倒了,正在请太医!”
刘学士指的是刘春,历史上刘春大限就在六月,朱浩心中一动,忙和蔡昂进到院子,却见一群人七手八脚将刘春从房间里抬了出来,先前杨慎和余承勋不在修撰房,原来是在这边做事。
明显杨慎和余承勋已跳出翰林院史馆修撰的职位,所行差事大大超过了目前的品级和职位。
“太医请了吗?”
“已去通知了……咱翰林院距离太医院不远,相信太医很快就会赶来!”
大明太医院衙所就在翰林院西南方,銮驾库正南。
若是抓紧时间请人的话,估计一会儿工夫就能把人请回来。
后面来的人都在问询情况,李廷相和顾鼎臣等人也闻讯赶来,一群人围着刘春,朱浩本来站在外围看不清楚里面是个什么情况,却听杨慎暴喝一声:“还不让开个地方,方便刘学士透气?”
看热闹的人这才把一方空了出来,朱浩终于可以看到刘春的惨样。
此时躺在地上的刘春浑身颤抖,脸色煞白,一只手按在胸口的位置,却已经开始下垂,嘴唇发紫,明显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李廷相道:“刘学士本就有胸痹之痼疾,怎会突然发作?莫非是有人气他?”
在场没人吱声。
却有人往余承勋身上瞟,好像刘春发病跟余承勋有莫大的关系。
正说着话,但听有人高喊:“太医来了!”
太医吴杰带着一名药童,提着药箱匆忙而来,一到地方便上前查看情况,拿出银针进行紧急治疗。
一群人紧张兮兮,而此时刘春明显还有点意识,只是他已无力跟到来的太医说明自身情况。
吴杰针灸半天,没见任何好转。
旁边药童轻呼:“手都凉了!”
吴杰把头凑到刘春的胸口听了听,似感觉无力回天,摇摇头:“准备后事吧。”
等于是放弃治疗了。
看到这一幕,朱浩不由感慨这时代的人生命是何等脆弱,就算太医诊断正确乃是“胸痹”,遇到这种心肌梗死的情况,也没有办法治疗,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去世,主要是缺乏治疗的特效药。
……
……
听到吴杰说“准备后事”,在场人等鸦雀无声。
活生生一个人,说没就没了,给在场目击者一种很大的震撼,尤其这个人还是翰林院众人的顶头上司。
朱浩一路小跑回到隔壁院的修撰房,把自己放在桌上的一方小木匣打开,这木匣里摆放着一些东西,有部分是他准备拿去给苏熙贵当样品的,其中有一样就是硝酸甘油。
朱浩回来时,在场人等已在为刘春准备后事。
朱浩快步上前,朗声道:“且慢,我来试试吧!”
杨慎瞪着朱浩:“你要作甚?”
朱浩道:“我家乡有一种办法,专门治疗胸痹,现在刘学士还没死透吧?我想尽最后的努力。”
杨慎皱眉,旁边余承勋叹道:“朱浩啊,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这种事……太医都说不行,你这不是添乱吗?”
吴杰倒不是嫉贤妒能之人,连忙道:“若是有偏方,或可一试。”
朱浩把手里一样东西拿出来,直接掰开刘春的嘴,塞到其舌下,然后半跪在地,开始实施心脏按压术。
硝酸甘油这东西,若是顽疾,吃多了肯定效果会大打折扣,但这年头没人用过这种药,或许就能奏效呢?
虽然朱浩也知道服用得有点晚,若是早点咽下肚,或许救活的机会大增,但要不是太医给其判死刑,朱浩贸然出来说我这里有神药,别人不把他当神经病就怪了,会允许他靠近患者?
出了事别人还会觉得是你给折腾出来的呢!
朱浩把药塞进刘春的嘴巴后,心肺复苏术没有停止,一通按压,朱浩又拿出一片塞进刘春嘴里。
“何物?”
吴杰很好奇,朱浩往刘春嘴里到底塞了什么东西,此时他的手正搭在刘春手腕上,摇摇头,“没用,心跳都停了,莫要再瞎折腾!”
朱浩不多解释。
旁边杨慎也过去搭脉,果然如吴杰所言,心跳全无,再做任何努力都徒劳。
朱浩却知道,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复苏术很有用,再加上硝酸甘油对付心肌梗阻有极大的效果,现在就是要以“手动”方式维持患者一定的血液循环,让药顺着血液来到梗阻之处。
“疯了疯了!”
余承勋不知该怎么劝朱浩,上来就要拉朱浩。
旁边的人也劝道:“朱状元,别尝试了,这可不是儿戏……”
“咳!”
众人七嘴八舌劝说,这时正在经受朱浩折腾的刘春突然发出一声咳嗽。
所有人都傻眼了。
心脏停了,呼吸也没了,这样还能救过来?
再仔细一看,刘春并没有睁开眼,刚才发出的那声咳嗽却不知因何而起,难道死后被朱浩折腾太狠身体发出抗议?
“有脉搏了!”
吴杰双目圆睁,无比震惊道。
朱浩随即拿出第三片药,塞进刘春嘴里。
“咳咳咳……”
刘春连续咳嗽起来。
却是之前朱浩硬生生灌药,现在他已恢复身体机能,部分药到了嗓子眼儿,自然呛着了。
……
……
翰林院彻底热闹起来。
朱浩完成一切后,满头大汗站起,旁边人连忙给他搬来一张椅子,所有人都站着围观,只有朱浩一个人坐在那儿,看着躺在地上的刘春。
刘春睁开眼,面对在场闹哄哄一群人,脑袋有点懵,但隐约记起来自己因何在这里。
“神奇啊。”
余承勋满脸都是惊愕的表情,童孔放大,“居然真能起死回生?”
吴杰连忙凑过去,象征性继续给刘春施针,显得刘春起死回生有其一份功劳般。
“这……”
刘春醒过来,已能开口说话,却说不清楚。
杨慎道:“刘学士,先前您胸痹发作,险些丧命,多亏吴院判……还有朱浩施救……”





锦衣状元 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药(求月票)
刘春起死回生。
在场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要说这大明的翰林院,可说是汇集了天下见识最为广博的一群人,可也没谁见识过如此神奇的事情。
刘春被紧急送回家中养病,乃是被人抬着走的,尽管他自己觉得身体还凑合,只需要稍微休息一下就能站起身来,但翰苑中一群下属不放心,坚持找来滑竿将他抬出院子送上马车。
“要是有什么事的话,最好朱浩能在场。”
杨慎对闻讯赶来的刘府下人说道。
刘府下人听说自家老爷死了,来的时候就差带着棺材了,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家老爷活蹦乱跳,打探后才知原来有个“神医”把自家老爷从鬼门关拉了归来。
朱浩不想当什么主治大夫,而且刘春现在看起来问题不大,若之后再出现心肌梗塞的症状,自己是否救得活另说,大不了回头给他点药,有备无患嘛。
吴杰本想多问朱浩两句,但眼见病人要归家,连忙跟了出去,义不容辞承担起继续照看刘春的重任。
没人强迫朱浩问诊,他也不会主动请缨,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朱浩跟蔡昂一道返回修撰房。
蔡昂好奇地问道:“朱兄弟,先前你是……如何施救的?在下在旁看了半晌,未得要领。”
朱浩道:“我都说了,乃是家乡的偏方,以往有人生病就是这么救治过来的,因而才会去尝试一下。若是吴太医没说人不能救了,我根本就不会凑上前毛遂自荐,毕竟我可不想招惹麻烦。”
蔡昂想了想,不由点头:“也是,救不回来,那责任算谁的?不过今天这一幕,真让人大开眼界啊!”
……
……
因为朱浩救人大获成功,一瞬间成了翰林院的名人。
人们纷纷往修撰房这边凑,有人想进房来问问情况,但碍于朱浩在里边埋头整理文稿,不好意思打扰,院子里聚集了不少人往窗户里瞧,好似后世围观大明星一般。
临近中午时,余承勋回到修撰房,直接坐到了朱浩桌子对面。
“有事吗?”
朱浩问道。
余承勋笑道:“多亏有你,不然今天刘学士一口气背过去,我就要成为罪人了。”
“这……”
朱浩只能装湖涂。
其实先前他已从旁人的目光中猜到,刘春的心梗可能跟余承勋有关。
余承勋叹息:“其实不过是学问方面起了一点争执,本来好好的,谁知刘学士起身后突然就不行了……我又并非故意,真是……祸从天降啊。”
朱浩很清楚,心梗的原因很多,所谓急火攻心不过是这年头的人对心梗的片面理解,都会觉得刘春发病是被余承勋气的。
但其实更多是因为刘春久坐,或是近日劳累所致……
朱浩道:“那只能说庆幸了,在出手之前,我也没有多少把握。”
余承勋笑呵呵道:“吴院判在众多太医中,可说是医术最为高明的一个,连他都说救不回了,估计这世间没人敢打包票救活……当时他让你上前施救,乃是因为刘学士脉搏和呼吸都停了,明知你救不回,乐得做人情……现在他颜面尽失,这事要是传出去……”
朱浩打断余承勋的话,解释道:“我不是有意拂吴太医面子,先前我已经说过了,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我并没有多少把握,救回来只能说刘学士命不该绝。”
“好。”
余承勋点头嘉许,“你这心态非常好,之前我还跟用修讲,众多新科翰林中,你年岁最小,却是最有前途的……我看好你!”
言罢余承勋不再跟朱浩扯闲篇,急匆匆离开,出门时还不忘大声说上两句,将门口聚集的人驱散。
……
……
朱浩救人之事,很快传得朝野皆知。
朱浩以十四岁少年之身考中状元,都没这次的事来得轰动,一下引来不少人关注。
朱浩下午见到苏熙贵时,苏熙贵二话不说一来就问及此事。
“……听说小当家今日上午大发神威,从阎王爷那儿将刘学士的命给拉了回来?这事现在外间都在传,传得可邪乎了!”
苏熙贵好像说天书一般,把自己所知情况跟朱浩说明。
朱浩道:“苏东主,你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我这里有一种可以治疗心病,也就是胸痹的药?”
苏熙贵伸出手拍了自己脑门儿一下:“我就说嘛,事情不会那么邪门,感情是有对诊的药。不过,这药从何而来?莫非是……”
说到这里,苏熙贵满含深意地看了朱浩一眼,临时转变话锋,“胸痹之病,药石无灵,京师之地发病之人不少,听说此病来得甚急,往往正常人突然就发作,请来医生或者送到医馆全无效果,十死无生……”
心梗这种病,任何时代都令人头疼,发病急,一旦救治不及时就容易背过去。
这是一种“富贵病”,心脑血管疾病越是在条件好的时代和地区,越容易发病,京城作为大明政治经济中心,肚满肠肥的人多了去,患者自然相应增多。
朱浩问道:“那你看,有搞头没有?”
“什么?”
苏熙贵一时间没理解朱浩话里的意思,等回过味来,他笑着说道:“若是此等药弄出去,那些有胸痹痼疾之人,每家都要准备一些应急……别说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一副药,买的也大有人在。
“小当家真是剑走偏锋,本以为琉璃镜子之事已过去,不想无声无息又弄出个新的赚钱买卖来……”
朱浩摇头:“不过是一点小生意,莫非还指望这个发大财不成?”
苏熙贵笑呵呵道:“就算不指望赚大钱,但这名声传扬出去,也让那些怕死之人有了一层倚靠,不少人都曾发过胸痹之病,他们很怕什么时候人突然就没了,你这是给他们生的希望啊。”
……
……
朱浩跟苏熙贵把开银号的事说了。
大致计划,先在南北两京开几家作为试点,股份方面,虽然是苏熙贵出资,但朱浩一定要占大头,以保证控股,启动资金主要靠徽商提供。
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但要控制风险,更主要是要保证存款和放贷两件事同时并行,有大商会合作才能保证信誉度。
徽商现在正快速扩张,把这群人的钱袋子掌握在手中,朱浩觉得有其必要性。
朱浩跟苏熙贵把事谈妥,连第一家在京师的银号地点都选好了,苏熙贵办事讲究效率,能今天解决的绝不拖延到明天,这也是他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
朱浩回到住所,唐寅和蒋轮等人早就在等他,刚碰面唐寅一把将他拉到一边,神神秘秘问道:“今日到底怎生回事?为何外面都在传,说是你就跟活神仙一样,把一个死人硬生生从阎王殿拉回来?”
朱浩皱眉:“这么邪乎吗?”
蒋轮凑近道:“还有更邪乎的,不少人都在传,你是什么神仙下凡。”
朱浩道:“没有那么夸张,我不过就是把患上胸痹之疾,已断了呼吸和脉搏的刘春刘学士给救了回来,所用之药,就是之前平盗寇时炸敌营所用的硝化甘油……”
“我擦!”
蒋轮一听差点儿蹦起来,“你不是把他的心肝什么的全炸了吧?这都行?”
唐寅琢磨了一下,摇头:“又不是点燃,人吃了火药也不至于会爆炸吧?朱浩,以你所言,那可是虎狼之药啊。”
唐寅到底见识过朱浩是如何救朱四的。
那时的他就知道,朱浩对于医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知识储备明显比蒋轮这样的半文盲强太多了。
朱浩笑呵呵不多做解释。
“朱先生,你那药,好好跟我说道说道,这种能起死回生的神药,能不能让人吃了白日飞升?要不你研究一下丹药……恐怕这世上自诩半仙的道士也没你强……”
唐寅这边已经不再多问了,可蒋轮依然拉着朱浩喋喋不休。
朱浩只能有一句没一句应付。
……
……
入夜后,朱浩正觉轻松自在,因为当天朱四没有送来奏疏。
不料上更时分,朱四带着张左,身后锦衣卫抬着大箱小箱的奏疏,出现在了朱浩面前。
“朱浩,我听说今天你当神仙了……”
又来。
朱浩发现自己救个人,心不累,嘴累。
需要挨个跟人解释是怎么回事。
朱四也缠着朱浩问个不停,当朱浩说自己用药救人时,朱四眼睛瞪圆了:“是仙丹吗?”
朱四的反应,让朱浩微微一怔。
要说大明皇帝对丹药的热衷,那是一代传一代,就算是睿智如孝宗朱右樘,也痴迷于丹药,可能是家族遗传的缘故,等到了朱四身上才算真正登峰造极。
所以当朱四得知朱浩能起死回生救回人命,其表现出的热衷,让朱浩迅速意识到,这小子对仙道的追捧,不会因为自己对他的教育而改变。
任何一个大权在握之人,都想长生不老,这是人的天性,改不了的。
越是爬得高的人,越相信天命、天数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反而那些接受过几天教育的读书人,却坚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朱先生,陛下想知道,那是不是仙丹?之前您到王府救陛下……那时陛下还是小世子……那时用的药,就令人匪夷所思……”
张左也在一旁凑热闹。
朱浩用“神药”救人已不是第一次。
朱四有着切身体会,所以才会觉得,朱浩可能用的是仙丹,不然为何能把死人给救活?
朱浩道:“我也不知道算不算灵丹妙药,但只针对部分疾病有效,不是说我能救活死人,而是当时刘学士只是处于假死状态,并不算真的死去了……陛下不要对此等药抱有长生不老的心思。”
朱四笑道:“长生不老做不到,那……延年益寿总该可以吧?嘿,你已经用神药救过我一次,我相信以后还可以!”




锦衣状元 第五百一十九章 会做人(加更)
当晚,杨廷和回府后,就从儿子杨慎处得知了朱浩在翰林院救人的事。
“……胸痹之疾,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却被他用一种药给救了回来,当时施救的方法甚是奇特,据说是安陆州地方上独有的救治方法。令人啧啧称奇。”
杨慎到现在都还觉得不可思议。
朱浩等于是把一个死人给救活,真成了起死回生。
杨廷和问道:“你能确定人当时已死?”
杨慎点头:“儿亲自搭的脉,错不了。”
“哦?”
杨廷和即便对于这种事不太关心,但毕竟涉及老友刘春的生死,再加上京师中的老年官吏很多,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的人不在少数,连他自己都要提防,关乎己身,杨廷和也就略微上心了些。
杨慎道:“后面更让人惊叹的是……刘学士回到府上后,居然跟没事人一样,一个时辰都不到便可以下地行走,听闻如今更是与平常无异,说明日要到翰林院亲自感谢朱浩救命之恩。”
杨廷和摇摇头:“照你所说,太医院的吴杰在场,朱浩此举岂非让太医院的人颜面无光?如此做人做事,只怕要开罪人……”
杨慎笑道:“父亲,其实儿也想过他当时的做法,直到吴院判提出安排后事,他才出手相救,最大程度避免自己卷入其中。再说了,无论他是否得罪谁,至少救了一条人命。”
言外之意,难道因为怕得罪人,有方法却不去施救?
最后不救活了么?
若朱浩当时隔岸观火,眼睁睁看着刘春死去而无动于衷,连尝试都不敢的话,杨慎反而瞧不起,认为此人太过冷血,不值得交往。
杨廷和老脸横皱:“听你所言,对他很欣赏?”
杨慎点点头:“事情发生,或有转机时并不强出头,到了关键时刻再出手,既避免因施救不成而被人怪罪,又救回了人,如此作派算是跟他以往表露的心迹相符……儿自问若是有能力相救的话,应该做出跟他相同的选择吧。”
以杨慎的城府,自然会设身处地想,换作自己是朱浩,会怎么做。
朱浩行事非常符合一个“老狐狸”的选择,杨慎跟朱浩在智谋方面都比一般人高,所以才会惺惺相惜。
杨廷和随口道:“此乃偶发事件,与其在翰苑工作表现无关,若是想用他,还要要多看看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好了,你下去吧。”
直接便将杨慎屏退。
杨慎正要离开,突然想起什么,凑上前小声道:“父亲,孩儿还有一件事……关系到兴王府人事。”
“兴王府人事?”
杨廷和不解,皱眉看向儿子。
杨慎点了点头,道:“孩儿从一些渠道打听到,过去数年,曾在弘治十二年因鬻题桉受牵连,终身未有进学机会的唐寅唐伯虎,过去数年一直在兴王府中充任世子教习,此番他也跟随新皇到了京师,隐身幕后,充当陛下的智囊。”
“什么?”
杨廷和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消息对杨廷和来说,算是爆炸性的。
杨慎谨慎道:“以儿所知,此人治事能力偏弱,或可说毫无建树,但在兴王府中地位却不低,从兴王府内透露出的消息可知,兴献王在世时唐寅就颇受礼重,涉及地方事务,尤其平盗之事,唐寅出力甚多,甚至跟王伯安有过接触。”
王府中的事情,不可能长久保密。
唐寅和朱浩进入王府,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所知者不多,但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二人在王府多年,若想一直将秘密隐藏下去不现实,这也是为何朱浩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瞒报,而只是想塑造出一种自己在兴王府内只是作为卧底的假象。
至于唐寅这边。
知道的人更多了,从邝洋名到张也铮,再到此二人的亲近幕僚,加上兴王府上下,诸如隋公言、范以宽等……甚至唐寅跟随朱四到京师时,东厂和锦衣卫也都知道他身份,江彬、钱宁等人都知晓内情。
虽然现在钱宁已死,但江彬尚未被处决,其派系成员为了戴罪立功把消息透露出来丝毫也不为奇。
“父亲对此人,之前难道一无所知?”杨慎觉得很奇怪,以杨廷和的谨慎,这种稍微关注下就能获悉的秘密居然全不知情?
杨廷和不由想到朱万宏。
他记不起朱万宏是否在自己面前提过唐寅之事,也就是最近新皇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才让杨廷和怀疑新皇背后是否隐藏有高人相助,才开始关心兴王府中到底有何能人。
换作以往,就算知道唐寅在兴王府中为幕僚又如何?
1...229230231232233...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