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现在杨廷和在朝只手遮天,连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给,自己的儿子适时参加科举,谁敢不放行?
不过,会试好像是糊名的……
朱浩懒得想如何操作才可让杨惇稳中进士,毕竟从内阁首辅到主考官,再到阅卷官全都是杨廷和的人,杨廷和真要帮儿子做个弊什么的,有何困难?
杨惇在历史上也的确是在杨廷和权势达到巅峰时考中进士……若以为其是靠真本事上榜的,那算是巧合吧。
懂得都懂。
……
……
朱浩从皇宫出来,没有回翰林院。
当天他的差事算是完成了,一个翰林修撰居然跑去做日讲官,既然他把别人的事给做了,那他自己的事自然也就……可以假手于人。
眼下《武宗实录》正在慢慢编修中,历史上《武宗实录》于嘉靖四年六月成书,时间还早着呢,翰林院这么多人去整理
一个时代发生的事,多是从史官的笔触中整理,本身有那么难吗?
朱浩琢磨了一下,这事要是放给他一个人来做,赶工的话,别说四年,就连四个月都用不着。
无非就是翰林院上下一起混日子。
别人要三四年才能修成一本书,凭什么到我们这边就要三四个月完成?若是别人觉得我们修得太快,没事就跑来找错漏,那岂不是给自己惹麻烦?那就不要冒头,别人修多久,我们差不多时间修完就行。
这大概就是儒家「中庸」四象映射到现实的结果,任何时代,用在工作上都适合,说白了便是「枪打出头鸟」那一套,能十天完成的工作,你九天完成是能人,八天完成是超人,一天完成……打回重做。
朱浩当天要回去见从南京回来的欧阳菲。
说起来,朱浩有近一年时间没见过此女,本来欧阳菲留在京城,只是帮忙负责工坊日常管理。
但随着新皇登基,朱浩需要开辟江南市场,就派欧阳菲杀回南京老家,当然马燕跟着一起去,名义上欧阳菲做主,但其实一切都是老马具体负责。
马掌柜和欧阳菲这次回来,跟一年前情况又不一样了。
唐寅已登上历史舞台,并负责帮助皇帝开矿和整顿工商业,徽商在京城崛起,大明商贸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少东家。」
马掌柜见到朱浩,一脸激动,大有见到再生父母的架势。
朱浩道:「老马,你这一年下来,模样没怎么变化啊,倒是欧阳小姐,好像更加漂亮了……」
朱浩目光落到马掌柜身后的欧阳菲身上。
姿容绝美,冰肌莹彻,穿着白衣长裙身材婀娜多姿的欧阳菲,娉婷过来向朱浩行礼:「见过东家。」
「少东家,有事回头跟您说,就不打扰您了。」
马掌柜很识相,看出来自己在这里纯属多余,有事朱浩直接去问欧阳菲多好?
问他?
马掌柜知道自己啥情况,还是不做电灯泡了。
……
……
马掌柜回去处理账目,顺带去拜见朱娘,把生意上的事跟朱娘大致说说。
但其实……
马掌柜和欧阳菲去江南的目的,是为了打理布匹生意,这些生意已跟朱娘无关,所以马掌柜没什么需要跟朱娘汇报的。
「东家。」
欧阳菲立在那儿,面色拘谨。
朱浩笑道:「看上去丰盈了些,是说在江南,你土生土长之地,吃喝都符合心意?」
「没……没有。」
欧阳菲急忙解释,「在南京,平时事务也很忙,就是……该怎么说呢……」
「好了,说说那边的情况吧。」
朱浩坐下来,好像领导一样,等欧阳菲这个下属汇报工作。
欧阳菲整理思绪后道:「南方生意已步入正规,我们的棉布比市面上的棉布便宜许多,售价比别家进价都低,很多人来我们这边采购,基本上产出多少布匹,都被人提前收购去了,门面生意根本就没做多少。」
「嗯,这样挺好。」
朱浩点头表示嘉许。
朱浩名下工坊生产出来的棉布,因为采用了蒸汽机驱动,人力成本很低,产量却高,比起一般棉布质量还高出一大截,再加上价格便宜,若搞零售的话,在哪儿卖,就能把哪个地方的布匹生意给垄断了,少不得别人来找麻烦。
所以朱浩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搞批发,让别人收购回去变卖,有钱大家赚嘛,如此受到的抵触和冲击就会少许多。
现在蒸汽织布机还没扩大到全国各地,朱
浩名下工坊生产出来的布匹,又多数满足军需,流落到市面上的布匹本来就只占总产量两三成的样子,无法做到颠覆整个行业。
「没遇到什么阻力吗?」
朱浩间欧阳菲停住不说,不由又问了一句,
欧阳菲犹豫一下,才再次道:「南京权贵很多,他们知道市面上有便宜的布匹,还是大批量出货,想把货源垄断,好在有苏东主在南京运筹帷幄,还有南户部出面维护……这才令我们的生意顺利进行下去。」
这说的就是第二种情况了。
朱浩在正德朝也搞布匹,那时他便清楚自己的定位,不与垄断地方布匹生意的权贵发生冲突,把制造出来的布匹悉数卖给苏熙贵充当军需品。
苏熙贵省钱了,朱浩也能赚钱。
因为那时搞批发和零售,必死无疑。
一切就在于大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社会,这是个权力垄断社会财富的时代,官权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你无权无势根本就难以立足……那时苏熙贵虽然背后也有黄瓒,但黄瓒那时是北户部侍郎,常驻宣府,根本管不了地方事务。
现在情况不同了……
朱四登基且站稳了脚跟,他朱浩最差也是翰林院修撰,前途无限,而黄瓒作为南户部尚书,县官不如现管,在南直隶地面上帮忙维护下布匹生意,一点难度都没有。
「这一年下来,你赚了不少吧?能走向明面了?」
朱浩笑着问道。
「嗯。」
欧阳菲脸色局促,「如今旧债已基本还清,还以欧阳家的名义在南京开了三家布行,做的都是布匹生意。另外……还想在苏州、扬州、庐州等地开设新的布行。」
朱浩摇头:「卖布能挣几个钱?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欧阳菲突然跪下来,向朱浩磕头:「东家,那卖身契……是否可以……」
欧阳菲这些年给朱浩做事,都是以朱浩家仆的身份,虽然朱浩给了她一定分成,让她可以重振欧阳家门楣,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她也只是个奴婢。
欧阳菲虚岁已二十,是个大姑娘了,加上她有着绝美的容颜,比起公冶菱漂亮太多了。
要不怎么当年成国公会盯上这朵娇花,动用一切阴谋手段让欧阳家破产呢?
「嗯。」
朱浩点头,「你想脱离我的控制,无可厚非,是到我履行承诺的时候了。但账目还是要算清楚,我这人可从不做亏本买卖。」
锦衣状元 第六百七十七章 知心大姐姐
朱浩很清楚,欧阳菲恢复了身家,就想单飞。
既然留不住,那就谈谈「赎身费」问题。
欧阳菲道:「小女子并非想离开东家,只是不想再以卖身契束缚,人身不得自由……以后还想跟着东家一起做事,望东家您不要嫌弃。」
经过这几年下来,欧阳菲不再是温室中的花朵,她至少明白一点,在这个男权社会,离开权贵的庇护,商贾什么都不是,以她娇弱的身子和微薄的能力,根本就撑不起欧阳家家业。
「怎么,不是说要走吗?」
朱浩问道。
欧阳菲有些扭捏,俏脸飞红,最后带着几分羞惭道:「东家言笑了,小女子离开东家,恐怕寸步难行。若是东家愿意,将小女子收为填房或是养在外宅,都是可以的。」
她很识相。
现在她做的是朱浩赐予的生意,主打布匹销售,没了朱浩,谁给她长期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后苏熙贵还会给她庇护?难保不会有权贵动歪心思,把她抓去敲诈勒索,人财两得……
商贾在社会上的地位跟三教九流之辈相当,这可不是有钱就有发言权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封建守旧的时代,从政策到民间舆论,商贾地位或许连贩夫走卒都不如。
「你要继续给我做事,没卖身契的话,我真不知是否该把货物继续交给你,难办啊。」朱浩感慨了一句。
欧阳菲当然清楚朱浩的意思。
不然她也不会主动提出,让朱浩把她收进房中。
作为一个风华绝代的美貌女子,曾经为权贵所挟,她对于这种事非常抵触,但现在为了换得一个自由身,连这种不顾女儿家廉耻的话都说了出来,说明她也是经过长时间内心斗争后,才做出的决定。
「东家,若是您不放心的话,小女子愿意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交在您手上。」欧阳菲继续向朱浩磕头。
朱浩起身:「起来吧。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三条路,一者直接走人,你现在债也还清了,换一个自由身,回去好好过活,嫁人生子。」
「第二,就是留下来,维持现状,别再提赎身之事。」
「第三……可能真如你所言,被我收进房中,籍落在我这儿……别说我是不讲理的人,当初收留你的时候,是你最困难时,我给了你一条生路,现在时过境迁,选择权也在你手里。下次见面的时候,就把事情给落实了吧。」
……
……
朱浩给了欧阳菲选择的机会,但其实好像也别无选择。
朱浩自己也很清楚,欧阳菲虚岁二十,在这时代已绝对算得上是大姑娘了,甚至可以称之为「老姑娘」,一般女儿家这时候孩子都好几岁了。
欧阳菲一介女流,单飞了没办法养活自己,留下来有卖身契作为束缚就是个奴婢身份,好像只有最后一条路可选,那就是当朱浩的外宅。
可问题是……
欧阳菲自己就是为脱离成国公的纠缠,才选择留在安陆,卖身给朱浩为奴为婢,现在她会为了家族前途,把自己搭进去吗?
怎么选都是个难题。
其实朱浩倒觉得,欧阳菲选择单飞,出去闯一闯,或者就此嫁人,是个不错的办法。
回到京城的欧阳菲,并没有就此闲着,开始帮朱浩打理工坊事务。
几天后。
朱浩见到娄素珍。
娄素珍单独找朱浩叙话,这次来她不是说孙岚之事,而是提及欧阳菲。
「她什么都说了。」
娄素珍微笑着道。
二人此时在朱浩开设的火锅店内,由于辣椒的快速推广,如今的火锅已经具备麻辣
鲜香的特色,生意一直都很好。
这次朱浩请娄素珍吃饭,没让唐寅作陪,虽然唐寅也在京城,但朱浩现在已不想理会唐寅跟娄素珍关系进展到底如何,管他呢,两个上了年岁的男女,不玩现实婚姻,搞什么精神恋爱,让朱浩这个年轻人都看不下去了。
现在娄素珍彻底放开天性,没事喜欢操心别人的家长里短,又是孙岚,又是欧阳菲,不知道的还以为娄素珍是职业红娘呢。
朱浩摇头道:「她倒好意思说。」
娄素珍叹息:「她就在京师,很多工坊里的事还是她手把手教我的,现在她有了难处,跟我说说,没什么不可以。公子放宽心,妾身没带她去见孙家妹妹,这要是撞上了,岂不尴尬?」
「呵呵。」
朱浩干笑两声,声音里带着几分嘲弄。
欧阳菲现在只是稍微出头,就想自己单干,那你倒是飞啊,却又舍不得我给予的资源,想继续挂靠在我名下做生意。
哪有这么好的事?
娄素珍道:「其实妾身也教训过她,当初她危难时,是公子救她于水火,现在想自立门户,却忘了其实她现在的家业都是公子赐予的。她其实也明白,离不开公子,再说了……公子这般风采,是个女子便会动心,她说以后便留在公子身边,侍奉左右……我是来给她传个话,她选了一条正确的路。」
朱浩道:「我说夫人,你应该知道,当时我不过是一时气话,让她做选择,其实我倒觉得,她现在自己出去闯一闯,没什么不好。辛苦几年,终于换得自由身,还有一定家底,就算嫁人也不寒碜不是?何必非要留在我身边呢?」
「公子不懂。」
娄素珍叹道,「无论是谁,得人恩果千年记,她本意并非要离开公子,只是想换一种方式……她不比孙家妹妹,以她的年岁,该道为自己终身大事思量的时候。不就是一层窗户纸吗?又不是什么明媒正娶,只是找个时候,把事给办了就行。」
朱浩抬头打量娄素珍,见娄素珍眸光恳切,摆出一副你不懂我可以教你的架势,心里一阵别扭。
我跟欧阳菲的事,为何你这么上心?
就因为你跟我们俩都认识?
你这事管得是不是略微宽泛了些啊?
「夫人,你看你在说什么呀!」朱浩摇头,满脸无奈。
娄素珍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抿嘴一笑:「妾身唐突了,就当妾身不知此事,只是来传个话,不知公子作何感想。」
朱浩道:「我刚娶妻,跟妻子的关系,想必夫人你也知道,现在我不急着纳妾。再者我说句不好听的,本来我对欧阳家的生意渠道有些上心,想以此打开江南市场,但现在你看看,我已不需要这个了。」
娄素珍白了朱浩一眼:「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年岁是比公子虚长些,但姿色气质绝佳,甘心做妾,只是为了人生能得一层保障,并非要求公子给予什么。莫说欧阳家的生意,就是这么个沉鱼落雁的妙人儿摆在那,公子可有回绝的理由?还是说公子……」
「打住!」
朱浩抬手道:「夫人说话愈发不着边际了,怎么总提一些不适合拿到台面上来讲的事?」
娄素珍笑了笑,用胜利者的姿态打量朱浩。
显然娄素珍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以往跟朱浩的关系,更像是互敬互爱的知心好友,但随着朱浩把自己的妻子安排到她身边学习和工作,娄素珍觉得自己是朱浩和孙岚夫妻俩的至交,很多话朱浩不方便去说的,娄素珍便主动代劳。
娄素珍道:「公子相救之恩,妾身永世难忘,只恨今生无法侍奉于公子跟前。但也正因如此,妾身觉得,跟公子间没什么秘密可
言。若是公子有何事不好讲,只管交由妾身去说。」
娄素珍也算「袒露心扉」。
先前在孙岚面前这般说法,现在在朱浩面前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就是她曾想过「以身相许」这回事,毕竟她知道拯救她的是朱浩,而不是唐寅,就算要报答恩情,那也应该找朱浩,而不是唐寅。
但她明白朱浩不会接纳她,所以才把自己当成朱浩的代言人,帮朱浩做一些可能是年轻夫妻间不好说不好做的事。
朱浩没想到娄素珍如此「诚恳」。
他望向娄素珍,自己对她有想法?
开玩笑!
娄素珍年过四十,就算真有风采,属于风韵犹存那种,但朱浩自问消受不起,自己又不是那谁……
再说了,朱浩从开始帮娄素珍,就是考虑到唐寅的情感问题,在这件事上朱浩真的只是为了帮朋友完成一个心愿,帮一个迷途的女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真没有据为己有的想法。
不过娄素珍如此恳切的言辞,也让朱浩明白到,对方正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力争扮演好他的「知心大姐姐」的角色。
既然今生有缘无分,那我就换一种方式「报答」你,我们之间可以不避年龄、男女、隐私,你想从我这里知道什么,便能知晓,你的事我也会悉心帮助,如此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相处模式。
朱浩忽然怀疑,娄素珍是在以一个完美女性的形象,出现在自己面前,莫非还是有什么想法!?
「公子如何考虑的?妾身可为你传达,甚至帮公子安排。」娄素珍道。
朱浩道:「那就按她所选,第三条路,收了她当外宅,大概就是这样吧。养了多年的女人,总不能便宜外人吧?」
娄素珍白了朱浩一眼:「公子早这么说,不什么事都没了?害得妾身为此担心好半天。」
免费阅读..com
锦衣状元 第六百七十八章 内外平衡
因为是夏天,酷暑难耐,过了饭点,火锅店的客人便迅速散去。
两人从二楼包间出来,下了楼梯发现下面大堂已空无一人,跟娄素珍作别朱浩便要打道回府。
朱浩暗自好笑。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有人居然要给他白日圆梦,代为安排新居,准备纳妾之事,朱浩想想都觉得事情太过玄妙,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送娄素珍上车,望着马车远去,朱浩想起先前娄素珍的一颦一笑。
这是在为他说媒吗?
说不好听点,倒是有点像是老鸨,又或者是水浒里王婆干的活计。
「何必呢?」
朱浩想了想,娄素珍也没说错,既然人不错,难道真要送走?如此绝色佳人还是纳入房中得了,怎么都不能白白便宜他人。
……
……
六月过去。
秋天似还远,只是早晚多了几分凉气,好像没那么炎热了。
而朱四大婚推进很快,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一步选三环节,但人选方面却还没最终定下来。
婚事完全由张太后运作,她想找个可以拿捏住的儿媳妇,把过继来的儿子给稳住。
儿子向着他亲娘,儿媳妇总归要往她这个真正的后宫之主靠拢吧?这个未来的皇后,是她手把手选出来的,想来怎么都要听她这个正牌太后的话!
再就是,若皇后以及妃嫔诞下皇子,那也该由她这个皇太后接到身边抚育。
别人养大的儿子,想亲近有点费事,但若是宫里出生的皇子,拉拢起来就容易多了,退一步讲,若是皇帝不合心意,突然「暴毙」什么的,也不用再过继个儿子,直接把孙子扶上位就行。
朱四自己,对于谁当皇后没太多想法。
这本就是朱四的私事,朱浩不便提及,朱四和张佐也几乎从来不在朱浩面前提任何有关选后之事。
这天朱四并未出宫,却送来一大堆有关西北军需调度的奏疏。
朱浩从下午就开始批阅,一直持续到晚上,还有小山般的奏疏和账目等着他朱批,张佐中途回宫了一趟,待再过来时,带来了黄锦和另外一名朱浩从未见过的年轻小太监。
「珠儿,去给张公公看茶。」
黄锦对身后的小太监吩咐道。
那小太监唇红齿白,一路小跑去找茶水。
朱浩闻声抬头看了一眼,不知张佐和黄锦搞什么鬼。
张佐四十来岁,黄锦尚且不过三十,难道就要培养个小太监充当左右手?还是说这是朱四特别交代要栽培的年轻后生?
张佐坐下不久,那小太监送来茶水。
张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让黄锦把最近东厂正在查的一桩案子,主要涉及宣府钱粮亏空,向朱浩进行通报。
随后黄锦退下,那小太监恭敬在旁听了一耳朵,也跟着退了下去。
朱浩微微蹙眉,指了指门口方向,然后冲着张佐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这是怎么回事?
「这小家伙叫珠儿,本是宫里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很会来事,慢慢讨得陛下欢心,点名以后跟着咱家跟黄公公做事。」
张佐也很无奈。
皇帝到底是孩子心性,谁讨他欢心,就想破格提拔重用一下,以此来显示他的权威。
但问题是,现在居然让不知底细的小太监跟着张佐和黄锦出宫,跑来见他?
朱浩道:「难道就不怕……泄露我的身份?」
「应该……不至于吧,这小家伙当下在司礼监读书房侍奉……朱先生不用担心他在外面乱嚼舌根,已查过了,没什么背景,小门
小户出身,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送入宫,这几年没人照应,朝不保夕,时常挨饿,陛下也是看着他可怜……」
张佐的话,依然没法让朱浩放心。
若真是一个毫无跟脚的小太监,能被皇帝看到?
甚至觉得他讨喜?
朱浩所能想到的,皇宫人事大权基本都在张太后手中,这小太监别跟张太后有什么关联,当下正值选后的关键时刻,或许张太后想在皇帝身边安插枚棋子呢?
就算张太后没那心思,她身边那帮老女干巨猾的太监也会出谋划策,甚至连杨廷和都有可能会主动献策。
不得不防。
张佐道:「本来刑部想拿正德十二年后,先皇在宣府开销巨大,引西北自查,说是存在重大亏空,京仓连续一个多月都在查账,到现在还没个结果……」
「新任刑部林尚书,那就是给杨阁老跑腿的,陛下在朝会上几次问话,他都答非所问。好在户部孙老帮忙周旋,陛下才没有丢脸,到现在刑部也没查出什么名堂……」
朱浩笑道:「陛下似乎对这件事很在意?」
朱浩的意思是说,杨廷和要查宣府亏空,那就让他查呗,宣大又不是新皇体系的基本盘,查出什么来又如何?
张佐苦笑道:「陛下想不留意都不行,西北边军中,就宣府这潭水尚能搅动,若是连宣府军权都丢了,那诸路边军就都不在陛下控制之列了。听说三边总制李侍郎,最近总往京师传密信,却不知送去了哪儿……东厂已涉入调查,暂时没有结果,怕是有人跟杨阁老连城了一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