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虎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皇太极冷哼一声,以一种酸溜溜的口气说道:“那李啸,目光何其狭小,竟被那明国皇帝以一个什么鲁王府的小小郡主就给收了心。哼,大丈夫纵横天地间,何患无妻!本汗之长女固伦长公主昭依勒,现年13岁,亦是颇有姿色,他若来投本汗,本汗定将公主赐婚于他,同时给他封王赐爵,岂不比娶个小小的鲁王府郡主强多了。”
下面的范文程闻言,不觉心下一酸,他暗想,自已忠心耿耿跟阴皇太极多年,却根本不可能得到皇太极这般赐婚封王的恩宠,那李啸,尚为敌国之将领,却让皇太极这般渴求,真是人与人不能比啊。
范文程讪笑着说道:“大汗不是已在天聪元年,将固伦长公主许给了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台吉赛臣卓礼克图之子班第吗?现在那班第现已长大成人,继任台吉,奴才听说其不日将派迎亲队伍带上聘礼从敖汉部过来,将要迎娶长公主呢?”
皇太极厌烦地摆摆手说道:“那蒙古熬汉部台吉班第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继承其父职位的庸碌之辈罢了,此人与李啸相比,简直是雄鹰与麻雀的区别。若不是看在满蒙亲善的面子上。本汗如何愿将我秀美可爱之长公主许配此人。”
范文程点头道:“大汗看人精准,奴才佩服之至。只是现在李啸既不可能再投后金,大汗也就不必在此人身上多费心思了。”
皇太极长叹一声,目光深沉地眺望远方,缓缓而道:“本汗之宏愿,乃为愿得天下英雄而驱使之。现在那李啸既如此不识时务,不肯投我,亦是天意。罢了,今后若遇此人,我军一定要打起万分精神来对付。”
范文程连忙说道:“大汗英明善断。心怀四海,乃千古难得之明君。那李啸不过一介武夫,如何是大汗的对手,将来若再在战场上遇见,我大金定能将此獠一击而灭!”
皇太极苦笑一声,说道:“李啸若这般容易消灭,如何能在这一年多时间中做到世袭雄唐卫指挥使啊。不说他了,近来孔有德耿仲明两人,屡次上书要本汗发兵攻打辽南的金州明军。先生意下如何?”
范文程沉吟了一下,说道:“大汗,奴才认为此计可行,那辽南明军。兵微将少,孤悬无依,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还未攻克,无非因我军没有攻城利器。现在天赐孔有德耿仲明两人带大量火器与工匠投我大金。其部诸多攻城之重炮,正好可用于攻打辽南明军。”
皇太极笑道:“本汗之意,亦是如此。那孔有德和耿仲明。我安置其在辽阳,组建乌珍哈超营,现在已与汉军旗主佟养性在那一众工匠协助下,又复铸了十门多门红夷大炮,这样一来,孔有德的乌珍超哈部,共有红夷大炮近八十多门,攻克小小的金州,实为巨石压卵一般。”
范文程一脸欣喜:“那大汗就速下汗谕,让孔有德部全军征讨辽南,以早日将辽南纳入我大金版图。”
皇太极点头说道:“先生之意甚好。但我等还需防患于未然,毕竟那孔有德新附,虽本汗厚加恩宠,然其心尚为叵测,不能不加以提防。”
皇太极随后大声说道:“传本汗谕令,着墨尔根黛青、正白旗主多尔衮为统兵大将,发正白旗4个甲喇,将士6000人为主力,另令和硕贝勒豪格为副将,发镶黄旗2个甲喇,将士3000人为辅助兵力,与孔有德耿仲明的乌珍超哈部2万余人,一同进攻金州,务必要攻下辽南明军的最终据点,旅顺城。”
“奴才谨遵汗谕。”
。。。。。。
安全司副司长苟言派出细作潜入金州后,仅仅只过了半个多月,到了崇祯六年农历十一月中旬之时,辽东那边,便有惊人的消息传了过来。
后金以多尔衮的正白旗4个甲喇共6000人为主要兵力,另有豪格的镶黄旗2个甲喇共3000人为辅助兵力,连同孔有德耿仲明部的近2万兵马,总共近3万的兵力,分海陆两路,开始进攻辽南了。
因为李啸的强行改变历史,后金的这次出兵,与历史上后金派出的德格类的正蓝旗兵力与岳讬的镶红旗兵力不同,皇太极没有派出在莽古尔泰谋反事件中首鼠两端,且有通敌嫌疑的德格类,以及拒不执行自已汗令,不肯诛杀作为叛党余逆的妻子阿木沙礼的岳讬。
本来在真实历史上,皇太极便对这两人极信不过,这两个人的死亡也颇为可疑。
德格类最终于两年后神秘暴死于家中,死亡时的痛苦状况几乎与莽古尔泰同出一辙。而岳讬则是在后来清军第四次入关时,被强令进军山东疫病蔓延之地,并不得擅自改变路线,最终让其染得天花而暴死征途。
现在有了李啸的强力搅局,皇太极对这两人更加深为警惕与忌恨,再无信任可言,故而这次出兵辽南进攻金州,他改派了到目前为止,表现得尚为忠心的后金一代名将多尔衮担任主将,而以自已的儿子豪格作为副将,带上孔有德耿仲明两人的投降部队,一同出兵。以期彻底拔掉明朝东江镇的最后陆上据点。
得到消息的李啸,立刻带领虎啸军乘坐自已的全部六艘水师船只,紧急出兵支援辽东。
虎啸军里,李啸没有带上火炮部队和辅兵,毕竟,他这次去的主要目的,是要说动孤立无援的黄龙紧急撤退,从而保全有生力量,故而,在要保证部队快速机动的情况下。李啸无法带太多运输困难而且威力比不上敌军的火炮部队。
妻子朱徽姵与侧室孙婉儿,以及侍女卓那希和那四名陪嫁女子,一同来到海岸边,为出征的李啸及吴之菡送行。
本来,李啸不同意吴之菡随军前去,但吴之菡大吵大闹,定然要去,而且她振振有词说道,上次攻打黄骨岛堡之战时。她亦斩杀了好几名鞑子兵,如何有去不得之理。
李啸拗不过她,只得让她随行,却严令其只能随自已行动。
两人皆是一身戎装的李啸与吴之菡。在军士们正忙碌登船的海边,接受朱徽姵等人的送别。
此时李啸的母亲吴氏,已和妹妹叶小萍返回小李庄。吴氏见儿子每天繁忙,恐自已呆在雄唐卫多有不便。执意要回小李庄,李啸拗不过她,只能让叶小萍陪着吴氏回小李庄居住处。
相比李啸一脸的严肃凝重。吴之菡却是一副愉快无谓的神色,这个生性外向豪放的女子,每天在雄唐卫的李啸府邸中百无聊赖,对于即将来到的战场厮杀,竟是十分地向往。
“夫君,这一路上,请多加保重。妹妹,也请你好好保重自已。我希望你们都能平安早归。”朱徽姵的话语充满了不舍。
孙婉儿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意气丰发一身紧身甲胄的吴之菡,待朱徽姵说完后,她与卓那希等人也表达了类似的问候。
“娘子,婉儿,诸位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已的,你们也要多加保重,让我能在外面安心作战。”李啸的双眼之中,同样是深情依依。
“郡主,妹妹,你们放一万个心,有我给他当护卫,一定会把他看得好好的。”吴之菡说完,调皮地笑了起来。
朱徽姵走上前进,把李啸那鲜艳的红绸披风整理了一下,然后将头轻轻地靠在李啸胸前,喃喃而道:“那奴家就在家中,等着夫君凯旋归来。”
李啸抚摸着她柔软光滑的脊背,重重地点了点头:“娘子,放心吧,夫君一定会胜利归来的。”
。。。。。。
后金大军行进的速度极快,一路上有如摧枯拉朽,下复县,破新金,克南关岛,夺木场驿,兵微将少孤立无援的辽南明军一击而溃,连连败退。
在李啸率军终于过了金州南面的老铁山水道之时,后金的海陆两路大军,已在青泥洼之地,实现了各路兵马的地面会师。
随后多尔衮下令,大军复分几路,各自出击,务必将金州明军的最后据点旅顺,团团包围,一口吞下。
具体的计划为,多尔衮部主攻西面,豪格部攻打东面,孔有德耿仲明部主攻北面,然后分别到达旅顺的西门、东门、和北门。攻城时,八旗兵押阵,佯攻东西门,以孔有德耿仲明部为主力,用远程重炮轰击北门及城墙,以北门为突破口,最终拿下旅顺。
多尔衮的这个作战规划,藏了很多他自已的小九九。
首先,族顺城北部多山,孔有德部多远程火炮,可以将火炮运上山头直接轰城,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金军队的攻城损失。
其次,旅顺西面多平旷之地,有利于自已的正白旗的大队骑兵快速进兵驰聘,减少消耗,是这进攻三路之中最方便快捷之通道。并且,若孔有德部在北门轰开城墙取得突破后,自已的骑兵也能迅速地绕到北门入城,从而抢得头功。
最后,之所以安排豪格部攻打东门,却是实为多尔衮为了制挚豪格而想出的办法。
人中龙凤的多尔衮心下知道,那天聪汗皇太极表面上对自已一副信任有加的样子,其实在心中对自已极其疑虑,这次派豪格为副将,很明显的一点是,暗中对自已进行监督,以防有变。
既如此,为了眼不见心为烦,那么,就安排这豪格的镶黄旗部就去攻打东面吧,那地方道路崎岖,山谷众多,正好可以让豪格部好好尝尝行军的苦头。若是北面城破之时,豪格部因路面难行,想来抢功,却是极难。
豪格因为对金州地理并不了解,对多尔衮这个计划并无异议,只是随着道路随来随难行,豪格方知中了多尔衮诡计,心下顿时大骂,并下决心回去面见父汗后,一定要好好弹劾一番多尔衮这厮。
中午午时,未打旗号假扮海盗的李啸全军,悄悄地绕过旅顺东面的松树岛,从旅顺城东北方向二十多里外的海岸,迅速下船登陆。
一身甲胄的李啸上得岸来,脸色之中,满是严肃与担忧,凛冽的寒风吹得他的披风烈烈作响。
吴之菡紧跟着他下船,看着熟悉的辽东景象,她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李啸没有选择直接在旅顺城下登陆,因为他知道,旅顺这座小城,在敌军拥有这么多优势火炮可以远程攻击的情况下,自已派再多的部队进入城中,也只会是徒然送死。而且现在旅顺湾中定是已有大量敌军船只在进行封锁,李啸的水师现在力量弱小,不敢与其正面对抗,绕行至这东北方向偏僻之处登岸乃是最佳选择。
李啸选择东面,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前世读过金州的地理,知道在这一带多山崎岖,如果敌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这里进攻,而自已在这里埋伏的话,很有可能能打一个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随后李啸全军来不及稍作休息,迅速地向东面通往旅顺的必经之路盘龙山前进,预备在那里摆下伏兵,同时立刻放出哨骑四处探测。
李啸此时让方胜带10名精干哨骑携自已的亲笔信,紧急前往旅顺面见黄龙,让他早日率军民出城,跟随自已随后派出的接应部队,撤离金州。
李啸本想自已亲自去说动黄龙的,但现在大军在外,置于这般危险复杂之地。他作为主帅,实难随意离军行动。故不得不书信一封,着方胜送入旅顺城中,以期以尽快打动黄龙,让他改变与城同亡的执拗心理。
四处哨探的消骑,在一个时辰后,带来了一个紧急消息,一股打镶黄旗旗号的鞑子兵,约有3000人,正越过东面的鸡冠山下的马家屯,向旅顺城跋涉前进,预计二个时辰内可达盘龙山虎啸军埋伏地。
李啸心下一振,来得好!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鱼儿上钩了。看来自已决定在盘龙山这处险峻之地设伏,实在是正确之举。
他同时心下复叹,自已与这个镶黄旗真是有缘,上次攻袭黄骨岛堡取了他们200多颗头颅报功,现在自已刚刚前来,这些人便又急急前来送脑袋,倒是客气得很。
“全军速速做好准备,于此谷两侧埋伏待命,待敌军入得山谷后,全军夹击,务必将这股鞑子,全部歼灭。”李啸的脸上,闪过浓重的狠戾之色。(未完待续。)
明末虎啸 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谷围歼
一个多时辰后,豪格终于率众从鸡冠山一路跋涉而来,来到盘龙山脚下。
到了这里,全军将士已连续三天走这般崎岖山道,早已疲惫不堪,人人脸带厌烦之色,若不是各名领军将领催逼,这三千人怕是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甲喇额真雅逊,是一名征战多年的老将,并是皇太极的心腹老部下,这次征战辽南,皇太极专门让其带兵前往,算是给豪格一个有力的帮助。
此时的雅逊,望着疲惫前行的镶黄旗军兵们,不由得皱起眉头。
雅逊纵马行至豪格之处,低声说道:“和硕贝勒,我军连越诸多山岭,兵士皆疲,恐再难过此山,不若令将士们就在此地休息,至明日再行前进?”
听到雅逊的请求,豪格浓眉一皱,脸露烦躁之意。不过因为雅逊是父汗的亲密部下,他没有发作,转过头来对另一名跟在自已身边的甲喇额真额克图问道:“额克图,你的意见却是如何?”
额克图是豪格自已培养的心腹,虽然战功与资历没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此人颇善查颜观色,故深得豪格欢心。
额克图心知豪格在想什么,他冷哼一声说道:“雅逊,现在天色尚早,为何要让全军停止前进?况且,只要过了这盘龙山,前头再无险峻山岭,我军便可直驱到旅顺城东门外,到那时,再扎营休息也不迟呀?”
雅逊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怒喝道:“额克图,我军现在这般疲惫,若再要强行越过此山,倘若明军在此山有了个埋伏,我军如何迎敌?”
雅逊说完,额克图大笑起来:“雅逊,你怎么打仗越多,胆小越小了。我军一路摧枯拉朽,攻城夺地。哪处明军不是望风而溃。怎么着,好好的城池都不敢守,这些明军竟还有胆量在盘龙山中设伏,真真笑煞人也。”
额克图的言语。豪格深以为然,他斜瞥了雅逊一眼,心下对这个雅逊暗生鄙薄之意。
雅逊年岁已高,被人这么抢白讽刺,须发半白的他。顿时面红耳赤,只是一时又找不什么反驳的理由,只能咬牙盯着额克图那张瘦长的油脸,心下暗暗生恨。
“好了,别吵了,现在还在未时,时候尚早,我军定能在天黑前穿过盘龙山,到时抵达旅顺城东门外后,全军再驻扎休息不迟。”豪格冷冷地下令道。
接下来。在下属将领的督促喝骂声中,疲惫的镶黄旗军兵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前行。
豪格面无表情地在一众白摆牙喇兵簇拥下前进,他之所以拒绝让军士们休息,除了额克图所说的理由外,还有一个隐密的心结就是,要与多尔衮较一口气。
哼,多尔衮你这般安排我镶黄旗将士走这般难行路,但我偏还要早日赶到旅顺城下,让你们这些正白旗的混蛋们看看。我豪格之部队,那是个顶个的强,纵走了这崎岖山道,也绝不会比你们晚到城下。
不过为了稍稍顾及雅逊的面子。豪格还是当着雅逊的面,大声下令,着一众哨骑先行前往盘龙山哨探,严密盘查是否有敌军埋伏。
哨骑们领命而去,很快,一众人马消失在前头的烟尘之中。
只不过。这些哨骑,一路上翻山越岭的哨探,亦已让他们极为疲惫。接连三天行走山道,一路哨探而过的老座山,大椎山,鸡冠山等处,均是半个明军都未见。这些哨骑的心气劲,也早已松懈不堪。
“我军这般军威,明军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如何会敢在山中设伏,这般哨探侦查,徒耗我等精力罢了。”差不多每个鞑子哨骑,都是这般想着。
所以,他们探查得很粗疏,没有一人跑到山腰上去仔细查看,只是沿着前行的山道一路行了一阵。各人只听到山风萧萧,万籁无声,哪里得见半个人影!哨骑们心下皆在想,这般寂静之地,断无明军埋伏之理,勉强又行了一阵后,哨骑们拔马而返,去向豪格禀报军情。
心气浮躁的鞑子哨骑没有看到,在这日头逐渐偏西之际,那茂盛的杂草中,其实有一双双警惕而专注的眼睛,在密切地观察着他们的行动。
望着鞑子哨骑拔马而回的背影,指挥官李啸长长地出了口气。
李啸心下暗想,这群鞑子哨骑果然轻狂,因一路无甚阻碍,现在连详细的哨探都懒得做了。如此轻敌,焉得不败。
他旁边埋伏的军兵们,同样是大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李啸知道,这些哨骑返回后,敌军大部队定然很快就要过来,于是,他紧急发出旗语号令。
两边的2000名火铳兵开始用火绒打火,点燃火绳,塞入火药,装填铅弹,以尽快做好作战准备。
其它的兵种,盾兵、枪兵、横行队,以及在这道无名山谷的侧后,笼住了马嘴静静趴卧的骑兵们,也纷纷打起精神,做好出击的准备。
果然不出李啸所料,哨骑们回返向豪格禀报消息后,豪格立刻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快速通过山谷,争取在日落前越过盘龙山。”
雅逊犹是一脸疑虑之色,豪格见他这副不情愿的样子,便安排他的1500人的部队跟在后面,而以额克图的1500人为前部,开路行进。
行过雅逊身边时,志得意满的额克图,以一种鄙视的眼神扫过低头忧虑的雅逊,随即大喝一声“驾!”,昂然纵马走到前面去。
崎岖窄小的山路,让被强令行军的镶黄旗军兵们满腹怨言,却又不得不从。
尽管督促的军官不停地喝令他们快速通过,同时以到时攻下旅顺后,可以放任他们杀烧抢掠为诱惑,以激励他们快速前进,但整个队伍因为军心已怠,行进速度还是不快。
雅逊久经战阵,见部队已然如此疲惫散乱,他悄悄地向部下下令,让他们放慢行军速度,与前面的额克图部保持一段距离。
跟着雅逊部前进的豪格。见到雅逊部行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由得心下十分恼怒,他本想痛骂雅逊一顿,只是心里倒底有些忌惮这个父汗皇太极的亲密部下。所以他阴沉着脸带着自已的一众白摆牙喇护卫走在雅逊部的前面,暗暗地咬着牙发恨。
这样一来,在额克图部全部进入了这道无名山谷中时,雅逊部还慢慢地拖在后面,离山谷入口处还有老远的一段距离。
李啸不知道为何敌军会这般行军。只是他原本想将全部的镶黄旗部队一口吃掉的计划,因为雅逊的小心谨慎,不得不作出改变。
因为若要等到后面的1500敌军也全部进入山谷,那么,前面的额克图部将有大半已从山谷走出来了,这不是李啸想要的结果。
李啸冷冷下令。
旁边的传令官手中的旗帜立刻高高举起。
几乎伴随着这举起的旗帜,2000名火铳兵几乎同时开火。
因为山风极大,不少火铳兵在开枪的一霎那,药池中的火药被吹走,甚至火绳也被吹熄。2000杆火铳中,只有1500多杆枪打响。
火铳兵开枪打放之时,李啸手中,已拉得张如满月的三石硬弓,发出嘣的一声轻响,一支三棱点钢重箭,发出了“嗖!”地一声轻啸,直直地向着鞑子阵中,那名身穿厚实黄底镶红边盔甲的甲喇额真模样的女真大将狠狠射去。
李啸这支三棱点钢重箭,凶狠地从额克图的左眼射入。击爆眼球,直贯入脑,大半支箭矢瞬间没入额克图头颅之中,只有红黑相间的鹰翎尾羽露在外面。
甲喇额真额克图。未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便被李啸一箭射杀。
箭矢巨大的冲击力将马背上的额克图猛地向后一掀,这名镶黄旗甲喇额真立刻仰面摔在马尾部,随即尸身从马背上滚落,一只脚犹扣在马蹬上,被失去控制的马匹四处拖着走。
此时的火铳齐射打放。也造成了至少600多名鞑子军兵死伤。
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及主帅的突然死亡,让这部镶黄旗甲喇,立刻陷入了混乱。
在一片受伤鞑子的惨吼声中,李啸旁边的旗语官令旗又是一挥,高亢的天鹅号声嘹亮响起,早已养精蓄锐的枪兵、盾兵们,有如猛虎下山一般,迅猛地向山谷中乱成一团的鞑子猛冲而去。
“杀鞑子,冲啊!”
“冲啊!“
“杀啊!”
。。。。。。
从山谷两侧猛冲而下的虎啸军,立刻对镶黄旗鞑子两面夹击,迅速与其战成一团。
其中,600人的横行队扎住了山谷的入口,而另有两队400人的枪兵封住了山谷的出口,有如包饺子一般将这部鞑子紧紧地包围绕在山谷之中。
站在山腰观看,同时时不时放出冷箭射杀鞑子的李啸发现,这些鞑子不愧是久战精锐,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已迅速恢复了正常状态,他们三三两两的各自为战,虽已无阵列可言,却犹是人人苦战死撑,并没有出现李啸原先所想象的那样,这些鞑子如同流寇一般,出现被虎啸军一击而溃的情况。
血腥而残酷的绞杀战中,两只久战精锐殊死搏杀。
在这狭窄崎岖的山谷之中,缠斗在一处的双方,都已无阵列可言,只有叮当作响的刀剑砍击声,以及长枪刺入血肉发出的沉闷噗噗声,人濒死时发出的惨吼声,马匹倒地的悲怆嘶鸣,杂乱地混和在一起,让这座已变成血肉磨坊的无名山谷,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
承担封住出口的两队枪兵,与堵住进口的横行队,面临的压力更大。
因为不断地有惊恐之极的镶黄旗军兵要从这处突围,这些为了活命而战的人,爆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凌厉地拼死搏击,让两队枪兵不住后退。
而本来就嗜血凶狠的横行队,仗着天下第一的厚实钢甲头盔与举国无双的优良重型兵器,见敌兵这般搏命来战,反而凭添了精神,他们大吼着向镶黄旗的军兵奋力砍杀突刺,所到之处,鲜血与残肢飞溅,头颅与内脏纷飞,大开杀戒的横行队,实在是专为战争而生的,名副其实的机甲怪兽和杀戮机器。
随着战事的进行,在经历了短暂的胶着之后,虎啸军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占据上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