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山东军奉旨援救,这苦差事却为何不交给他们?牛成虎竟是连朱平安一起给记恨上了。
一大早,外边便喊杀震天,昨晚酩酊大醉的牛成虎却是一个激灵跳了起来,顾不得身上还没穿衣服,操起床头的佩刀就往外边跑,刚到门口,就和前来报信的一个亲兵撞了个满怀。还没骂出口来,亲兵口中的消息却是让他魂飞魄散。
“将主,不好了,流寇装扮成我官军的样子,趁天色未明猛攻渡口,弟兄们措手不及,眼见着便要守不住了!”
流寇!牛成虎激灵灵打个冷战。不对啊,这流寇正在河南和傅宗龙交战,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潼关,再说了,风陵渡还在潼关的北面,这流寇是从哪儿钻出来的?难道说潼关失守了?
用力拍拍头痛欲裂的脑袋,牛成虎总算清醒了一些,连忙披上衣甲,一路小跑着上了军堡的城墙,从垛口眺望,远处的潼关一片静谧,反倒是自己这边,渡口上已然是一片混战,仔细看去,却都是官军的服色,唯一的差别便是流寇的手臂上都带了一块白色布条。大批大批的流寇蜂拥而至,烟尘直上苍穹,也看不出究竟来了多少人马。
“快、快向潼关求援!命令士卒退回军堡坚守,等待援兵!”牛成虎还不糊涂,这风陵渡背靠群山,是潼关北面的要害所在,退是无路可退,相反在这军堡中据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只盼望汪乔年得到了消息能尽快派遣兵马增援。
……
罗汝亮是罗汝才的族弟,勇武过人,被罗汝才任命为亲军营的主将,一直跟随在其身边,这次进攻潼关,罗汝才便是调遣了他的兵马。
天还没亮,罗汝亮带领着八千健卒便换上了明军的战袍,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渡口,只要抢占了风陵渡,之后便可以从容渡河,进攻葫芦滩。接着便可抵达潼关北门,那里相对来说兵力配备薄弱,如果风陵渡和葫芦滩能悄无声息的拿下,那到时候便可以故技重施,诈开城门,潼关便可以不战而下。
但没想到风陵却足足有大约三千的官军镇守,想要不动声色的攻克的确不现实,没办法,罗汝亮只得展开强攻,好在对面的官军战力的确是非常孱弱,一个冲锋下来,官军便没有了斗志,纷纷向后撤退,看样子是打算撤回军堡据守。
罗汝亮冷冷一笑,“传令弟兄们,紧紧贴上去,混在他们中间一起冲进堡去!”
天色将亮,却忽然间起了雾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却越来越浓,流寇见状大喜过望,与官军缠斗在一起,部分士卒更是扯下了臂膀上的白布,趁机混进了官军的队伍,抢先向军堡冲去。
眼看着流寇步步逼近军堡,罗汝亮也不由得有些得意,扭头对一名亲兵吩咐道:“传消息给主帅,风陵渡即将陷落,请他带兵前来会师,一起攻打潼关吧!”
然而话音未落,身边的亲兵却忽然一声惊呼,罗汝亮不禁一皱眉,亲兵却带着些慌乱的手指流寇大军的北侧山坳,“将主,您看那边!”
罗汝亮不耐烦的抬眼看去,雾气还是浓烈的如同化不开的丝绢,只是通过雾气的流动,仿佛依稀可以看到山坳中依稀有人影晃动,耳中也听到了有节奏的脚步声。
罗汝亮不禁有些诧异,他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面之敌的虚实也是早就打探过的,汪乔年奉旨率领主力出潼关,沿途也是有流寇的探子看到过的,兵力足足有四五千之众,算起来,已经是潼关守军的半数。而山东军也已经调往介休一带平叛,如今的潼关附近除了郑嘉栋和牛成虎的确是没有别的官军部队存在。按道理来说,这附近不会有官军的伏兵啊!
刚想派人前去打探,那脚步声却是越来越近,从浓雾中已经隐约可以看到明军的红色战袍。
“止!火枪手装填弹药!”这一声命令,却是准确无误的落入了流寇大部分士卒的耳中。顿时阵型便开始有些慌乱。
“不要慌,右军向北进逼,其余各部仍旧猛攻军堡,不得有误!”罗汝亮大声传令,力图稳住军心。
流寇右翼调整阵型,慌乱了片刻,终于开始向背面试探着前进,但此时,浓雾中的却响起了一连串的火枪发射的轰鸣声。
看不清对面的敌人,浓雾中却瞬间射出数百颗致命的弹丸,这种种攻势虽然并不猛烈,但给予流寇的心里压力却是极大的。
前排的流寇瞬间倒下一片,身上清清楚楚的弹孔证明了对面的确是明军的精锐部队,火器这样犀利,这不是一般的地方部队能够配备的起的。
“进!”对面的声音再度响起,那种令人窒息的脚步声再度响起。眼见着距离越来越近,在不过百余步的时候,流寇终于看清了对面敌人的模样。
真的是官军!红色的战衣,红色的棉甲,后面便是大队的钢铁洪流,旌旗随风飘扬,但在雾气的笼罩中却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样。但又不像是官军,官军哪里开的如此整齐的装备和号衣,前排的火铳兵人手一支明显迥异于官军标准配置的火铳。到得不远处,三排火铳兵从容不迫的交换位置,连续射击,这让妄图尽快逼近他们的流寇吃了大亏。
射击的频率快的惊人,造成的流寇伤亡也在不断增大。
终于逼近了五十步,罗汝亮的这些手下,便是罗汝才赖以起家的资本,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很大一部分也都是边军的精锐,他们熟悉官军的战法,虽然在短期内遭受了密集火力下的伤亡,但却激起了他们的斗志,只要贴近了对面的官军,他们的火枪便再也没有了用处。
“掷弹兵准备!投射!”对面的传令军官语调沉稳,面对蜂拥而来的流寇没有丝毫的慌乱。
冲锋的流寇脚步一滞,接着便看到浓浓的雾气中赫然飞出数百个黑黝黝的东西来,带着诡异的弧线,准确无误的飞向流寇的大队。(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二十八章 纵狐归山
山林中依然沉默,但却同时出现了大批的身影,他们默不作声的看着小路上的流寇,眼中的冷冽和平静让罗汝才看的心里发慌,有多少年没见过官军如此的精锐了,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这些士卒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动作依然迅捷无比,火铳兵高高在上,瞄准着山谷中的流寇士卒,其余人等慢慢的走下山坡,熟练的将流寇们分隔开来,数十人为一组绑缚在一起,让后向山谷外押去。
罗汝才和吉珪以及一众亲兵被留了下来,一名军官服色的官军走上前来,沧桑意味很浓,眼睛有些狭小,但却不时的露出猎手一般的精光。走到罗汝才身前,随手将一杆显得有些过长的火铳丢给手下,上下端详罗汝才。
“可是曹帅?”话虽客气,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屑。
“败军之将,不敢言帅,敢问贵部是……?”罗汝才很是恭敬。
军官一笑,“稍后便知,我家大帅恭候多时了,请随我来!”
罗汝才的亲兵和吉珪都被官军带走,而罗汝才则由那名军官亲自押送。到了这个时候,罗汝才已经不抱任何生存下来的希望,从崇祯三年起兵到如今,到现在已经整整的十一年,昔年一起起事的山西三十六营将领,如今也只剩下他还苟活人世,想不到在这叫不出名字的荒山野岭,竟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罗汝才倒是没有什么恐惧的感觉,这些年东征西战,见过的生死已经太多了,也有不少命悬一线的经历。他本是贫民出身,造化弄人,成了反贼的头子,如今更是拥兵数万,可以说,父辈没有尝过的奢华他都已经遍尝了,遗憾是没有了,但不知为什么,罗汝才却是有些惆怅,究竟是什么缘故,一时倒也说不清楚。
官军的人数并不多,但精锐程度却是罕见。出了山谷不远便是一个规模不小的营地,所有的营帐全部是结识的油布制成,看起来厚实坚固,但又不乏弹性。官军士卒盔甲鲜明,火铳兵扯下战场之后,便开始统一清理自己的兵器,营地中没有一点乱糟糟的声音,沉寂而忙碌,每个人各司其职,十分的有条理。
罗汝才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的部下被集中到一个单独的营地,某些伤兵居然还得到了医治,一些身上穿着带有十字标记的明军医师背着药箱穿梭其中,外围的官军则严阵以待,死死的盯着自己部下的一举一动。不少人都看到了罗汝才,连忙走到木栅栏便凝望过来,罗汝才也只能报以苦涩的笑容而已。
但在军营中,罗汝才总算看到了擒获自己的这部官军的旗号,原来竟是传闻中已经前往介休平乱的山东军。
“朱平安”,罗汝才念叨着这个因为河北之战而名动天下的名字,带着些好奇被带进了一所大帐之内。
大帐的铺设很简单,除了一张桌几便是一张简易的行军床,那名军官似乎被人称为“沈千户”,也在帐中看押罗汝才。但山东军的主帅朱平安却是一直没有现身。
到了晚间时分,亲兵们送来了简单的晚餐,罗汝才在沈千户的相邀下一起用了一些,一些风干的腊肉,和几个白面的馍馍,罗汝才却是吃的分外香甜。
用过晚餐,罗汝才终于按捺不住,问起对自己的处置,沈千户却是一笑,“曹帅不必心焦,今晚便在这帐中安歇,大帅正忙于军务,随时会过来相见!”
一直到了子夜时分,军营中忽然一阵纷乱,数人昂首进入大帐,沈千户连忙上前相迎,罗汝才以为是朱平安亲至,连忙从板凳上一跃而起。其中一人却对沈千户说道:“瞎子,汪佥宪忽然赶到咱们大营,大帅亲自出迎,特意让我来传令,先将罗汝才藏起来,不可被汪佥宪发现!”
话音未落,帐外已经响起了脚步声,沈千户一愣之下,只得将罗汝才塞进了后帐,顺手将其捆绑起来,还塞上了嘴巴,派了两名亲兵死死的看住,这才走了出来。
帐帘一挑,朱平安陪着汪乔年走进了大帐,张耀先和沈恪连忙见礼,沈恪不动声色的冲朱平安向帐后努努嘴,朱平安心领神会。
汪乔年的亲随退出帐外,帐中只剩下他和朱平安以及沈恪、张耀先四人。
汪乔年结果朱平安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气喘吁吁的问道:“朱总兵,你果真没有擒获贼首罗汝才?”
朱平安连忙回答道:“佥宪明鉴,这定时军中误传,罗汝才是中了我等埋伏不假,可乱军从中,谁能辨得哪个才是罗汝才,擒获的流寇士卒有的说他死于乱箭之下,有的则说他趁乱逃走,一时间还无法确认!”
汪乔年狐疑的看看朱平安,“朱总兵,希望你不要误会,本官绝对没有要抢功的意思。这罗汝才自崇祯初年便骑兵造反,李自成、张献忠二贼犹有不及,此人狡诈如狐,在流寇中颇有威望,如果能斩杀此人,对于流寇将是一大打击啊!”
朱平安无奈的一摊双手,“佥宪大人,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您总不能让我杀良冒功吧!”
汪乔年依然带着不相信的眼神看看朱平安,“兹事体大,本官希望朱总兵不要欺瞒啊!”
“佥宪大人放心,本官绝对不敢欺瞒!”
这一番对话却是准确无误的落入了罗汝才的耳朵里,走到死亡的边缘,竟然能硬生生的又被拽了回来,这种险死还生的感觉的确是让罗汝才犹如从万丈深渊中忽然来到了天堂,一身的冷汗湿透了整个后背。
可朱平安到底是为何要这样做,莫非他想招安?还是想私下将自己解往京师,独占殊荣呢?
汪乔年显然有些失望,本来便是听闻罗汝才落网,他惊喜交加,立刻快马赶到朱平安的大营中,却不想消息有误,看朱平安的样子也不似作伪,看来真的是被罗汝才钻了空子溜走了。
如此一来,汪乔年也没了兴致,简单了解了一下战况,便急匆匆的赶回潼关写报捷奏章去了。
汪乔年离开之后,沈恪将罗汝才带了出来,解去绑绳和口中塞着的破布,罗汝才不等朱平安询问,径直跪倒在地,“罪人罗汝才,叩见朱大帅!”
朱平安稳稳的坐在书案之后,并没有起身,而是微微一笑,“久闻曹帅八面玲珑,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惭愧、惭愧!”原本罗汝才已经决意一死,为的便是不再受辱。但刚刚却在帐后听到了朱平安和汪乔年的那一番对话,心中求生的欲望顿时战胜了死志,因此一出来,便将所有的尊严抛到了脑后,一门心思的恭敬隐忍,为自己挣得生存的机会。
“刚刚本官和汪佥宪的谈话,想必曹帅都已经听到了,不知有何打算?”
罗汝才依旧俯身于地,没有抬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汝才罪孽深重,听凭大帅发落!”
朱平安不禁笑出声来,站起身,从书案后面走出来,将罗汝才搀扶起来,这个动作顿时让罗汝才看到了希望。
“说实话,汪佥宪来之前,本官还打算杀了你向朝廷请功,但汪佥宪这一来,却是让本官改变了念头,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罗汝才是个五短身材,站在朱平安面前真正低了半个头,如今刻意弓起腰杆,更是显得低矮了很多,年龄上,罗汝才也比朱平安整整大了二十岁,但在朱平安的面前,现在却如同一个家奴一般。
“汝才不知,请大帅明示!”
“就是因为汪佥宪对你的评价——‘狡诈如狐’!”朱平安说道:“如果说李自成和张献忠是龙虎之辈,那你罗汝才便是一只狡猾异常的狐狸!”
一番话说得罗汝才心头一惊,连忙又将身子放低了一些。
“但本官还是决定放你回去!”朱平安接下来的这一句话却是让罗汝才吓了一跳。
“大帅的意思令汝才有些糊涂,难道大帅便不怕汝才这一去,继续为贼吗?”罗汝才思来想去,还是对朱平安的话捉摸不透,于是干脆明言问道。
“你是个聪明人,而且是自以为聪明的那种人,这种人一般都活不长。李自成和张献忠如今对你的态度你心里清楚,回去还是要夹在他们中间,继续苟延残喘。”
朱平安说的很直接,一针见血。罗汝才却是听得极其认真。
“不过”,朱平安拍拍罗汝才的肩膀,无形中将威压透射出来,顿时让罗汝才感觉有些呼吸困难。
“不过,你是很会把握机会的人,也看得清时势,这一点也是本官最为欣赏的,如此说来,杀了反倒是有些可惜。如今天下纷乱,机会也多了起来,就看谁能把握得住,本官也想看一看,接下来曹帅面对如此的局面会有怎样的选择!”
这一番话却是将罗汝才说的云笼雾罩,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怔怔的看着朱平安。
“所以,曹帅现在就可以离开了,以后不妨琢磨琢磨咱们两人今日的交谈!”朱平安挥挥手,“曹帅麾下的人和马都是本官急需的,本官不再客气,便统统笑纳了,曹帅的亲随和谋士吉珪尽可都带了去。本官已经命人准备了快马和干粮,自有人带曹帅过去与他们会合!祝曹帅一路顺风!”朱平安一拱手。
“这就放我走了?”罗汝才傻了。
朱平安点点头,“本官公务繁忙,就不再出营相送了!临别之际再送一言,曹帅今后即便在万军围绕之下也不可安睡,务必小心李自成突然闯营,切记切记!”r1152




烈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灭口
直到进入灵宝境内,罗汝才的脑袋依然是一团浆糊,还是没有搞清楚朱平安究竟为何要放了自己。但朱平安所说的每一句话却是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每一刻都在不停的反复咀嚼。如此接近于死亡,这还是第一次,但又这么轻易的又脱身而去,让罗汝才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吉珪和五名亲兵一路上也不敢多问,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死里逃生的难忘经历,七个人就这样沉默的走出了很远,没有交谈,只有胯下马匹清晰可闻的马蹄声。
之前对于朱平安,罗汝才还仅停留于河北之战的印象中。巨鹿血战,重创鞑子,这一战,不仅使得全天下为之侧目,就是在流寇军中也有不错的风评,话而简之,大家还毕竟都是汉人,打退了鞑子,这让人们心中难免会有与有荣焉的感觉。
但今天简短的见面,却让罗汝才对朱平安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虽然还闹不明白朱平安为什么放自己离开,但对于善于把握机会的罗汝才来说,他隐隐的感觉到朱平安是想结交自己,但结交自己出于什么目的呢?一个朝廷的总兵,一个则是流寇的头领,这两个风马不相及,甚至是站在对立面的人结交是为了什么呢?
罗汝才虽然出身草莽,但也清楚感觉到这天下已经到了除旧立新的时候了。大明朝日暮西山。早些年或许还有延续下去的可能,但这两年随着局势的糜烂,已经有更多人的人意识到改朝换代的时刻已然是难以避免了。
李自成和张献忠无疑都具有这样的实力。尤其是李自成,手下文武兼备,更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口号,已经得到了广大流民和部分官宦的支持,麾下带甲数十万,自河南东山再起之后,连战连捷。已经隐隐显现出气吞天下的气势来。
而罗汝才身处的角色不免有些尴尬。莫非朱平安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刻意拉拢。不过,眼见着大明大势已去,这种拉拢还有什么意义吗?
罗汝才百思不得其解。
天光渐亮,大半夜的疾驰也让众人疲惫不堪。前方不远处赫然出现了一座荒废的古庙,罗汝才勒住了马缰,转身看看众人,眼中不经意的闪过一丝阴霾,大声说道:“大伙儿到前面古庙处歇歇脚,稍后直奔灵宝与大队会和!”
众人松了一口气,纷纷滚鞍下马,古庙外有一处水井,亲兵们打了水。请罗汝才和吉珪解渴。
之后,众人这才进入古庙那破败的大殿,庙中的和尚早已没了踪影。挑了一间还算干净的厢房,众人找了干爽的所在坐下休息。这连日来的奔波和惊吓,已经让每个人都到了身体负荷的极限,因此不到片刻,厢房中便是一片鼾声。
吉珪浑身上下都是酸痛不已,作为一个文人。身体素质还不不上那些整日里厮杀的军汉,因此。身子一沾地,眼睛便顿时上下打架。
恍惚间,吉珪觉得有个人走到自己的身边,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手臂,勉强睁开眼来,却是罗汝才站在自己的面前。
罗汝才却似乎没有一丝倦容,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接下来便弯下腰来,从靴子中慢慢的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来,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吉珪吓了一跳,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后缩去,但罗汝才却是将眼神投向了酣睡中的五名亲兵。
他慢慢的移动脚步,走到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名亲兵身边,慢慢的将匕首放在他的脖颈间,猛地扑上去,捂住那名亲兵的嘴巴,右手的匕首则在他的脖子上狠狠一划,鲜血无声无息的喷洒出来,那名亲兵睁大了眼睛,却是发不出任何声响,双脚用力的蹬了片刻,终于再也没有了动静。
吉珪惊恐了睁大了双眼,想要逃跑,身子却软的像是棉花一般,用不上丝毫的力气,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罗汝才割断了四名骑兵的脖子。
最后一名亲兵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动静,睁开眼来,却赫然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长期作战的警觉性让他腾地一下跳了起来,“将主,你这是……?”
罗汝才狰狞的一笑,也不答话,挺着匕首径直冲向那亲兵,亲兵怪叫一声,拔腿就往外逃,罗汝才毕竟有些岁数,竟然追赶不上,情急之下,拔出佩剑,用力的投掷出去,正中那亲兵的背心。
亲兵惨叫一声颓然倒下,罗汝才赶上前去,拔出佩剑,又在他的背心上猛刺了几下,这才还剑入鞘。
做完了这一切,罗汝才的身体有种被瞬间抽空了的感觉,坐在厢房的门槛上大口喘着粗气,好一会这才平静下来,回身看看吉珪。
吉珪却像是被针扎到了一般,顿时匍匐在地,“大帅,饶命啊!”
罗汝才苦笑一声,“放心吧,我不会杀你的。朱平安提醒了我,咱们身边必然有李自成的细作潜伏,这次大军尽丧在潼关,汝亮也没了下落。咱们被朱平安生擒这件事如果被李自成得知,你我都难逃一死,更会引起其他各营的猜忌,到时候便是群起而攻之的下场。所以,他们几个都得死!”
吉珪这才明白过来,长出了一口气。
罗汝才以剑杵地,这才站起来,“快走吧,这里距离灵宝城还有些路程,为免意外,还是尽早上路为妙!”
两人这才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互相扶持着上了马,打马扬鞭,向着灵宝的方向飞驰而去。
他们走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古庙外却是来了几名骑手,看到古庙院子中的尸首,几个人翻身下马,匆匆跑了进来,又进入到厢房中仔细查探了一番,一个人突然高声叫道:“快来,还有个活口!”
……
第二天,朱平安整军向潼关进发,此次长途奔袭,士卒也是疲惫不堪,好在罗汝才麾下俱是骑兵,倒是得了不少的战马,加上张耀先的缴获,粗略算来也有五千匹战马,因此张耀先与朱平安会师之后士卒们倒是都分得了战马骑乘,这在如今的年月可是奢侈的紧。大明马政败坏以后,尤其是河套养马地区沦陷,大明便断了战马的来源,因此骑兵更是金贵的很。
山东虽然有海贸支撑,但从海外运马却是成本高昂,因此虽然引进了一些优良的种马,但没有些年头,战马的数量还是无法增长,因此骑兵一直仅仅维持在三千人的数量,这次缴获了这么多战马,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对于山东军来说却是极为珍贵的补充。
牛成虎和郑嘉栋会师风陵渡之后,只顾着抢夺罗汝才军留下的辎重和装备,也是发了一笔小财,因此在见到朱平安时,这两个人也显得格外的恭敬,倒是没有了对待张耀先的傲慢。
沈恪和张耀先虽然对朱平安故意放跑了罗汝才有疑问,却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并没有多问。
朱平安却是有着自己的打算。流寇也不是一块铁板。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也有着深厚的矛盾,三个人互不相容,最终李自成没有能坐稳北京城中的金銮宝座也有这其中的一定原因。
1...105106107108109...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