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多铎为此暴跳如雷,下令全军搜索李岩所部的下落,忙碌了两日却是一无所获。无奈军需被焚,多铎的南路军只得放慢了进兵的速度,屯驻于芮城等待后方的补给。
可以说,这是清军入关之后遭受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失败,虽然兵马损失不多,但整个的进攻战略却因此而被拖延下来。南路军困于芮城,北路军阿济格也是因此被气的险些吐血。
大军在延安府精心等待了快半个月,满心盘算着要将大顺军的主力一战聚歼,但万没想到却是被李岩钻了个空子,打着北上的旗号,却忽然转道向南,以万人的轻骑就敢突袭重兵驻防的灵宝存粮之地,居然还被他得了手。
这让一路顺风顺水的八旗王爷和将领们情何以堪。
盛怒之下,阿济格下令对刘宗敏所部展开猛攻,两日之内便攻克了甘泉,顺军的五千守军全军覆没,仅有的一千多被俘士卒也全部被坑杀。
刘宗敏、田见秀和袁宗第不得已只能死守富县。再向南便是洛川和宜君,距离西安不过五百里的距离。没有李自成的命令,他们是万万不敢再后退一步了。
“丞相不是在军中监军吗?怎能由得那李林泉肆意胡来!”刘宗敏在富县城头上大骂不止。早在李岩所部出西安的时候,他便收到了牛金星的口信。顺军之中,他和李岩之间的私怨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李岩其人,虽然一直以来都是温和有礼,但锻工出身的刘宗敏却是与之有种天然的格格不入。在他看来,李岩这种官宦出身的子弟,便是大顺军的死敌,他们世代在百姓身上吸髓敲骨,又怎能和大顺同心同德。
永昌天子李自成任用这些明朝的降官、降将本就是一个错误,没看到唐通、姜瓖那些家伙,不都是降而复反吗!大顺要想再展雄威,还是要靠这些一路走来的老兄弟!
刘宗敏和牛金星原本的打算是,等李岩到了延安府,便将其彻底架空,夺取全军的指挥权,有了数万兵力的襄助,一定能阻挡清军进攻的脚步,到时在李自成哪里也算有了交待,至于夺权一事,料想李自成也不会过分为难。
但谁能想到,这李岩却是不按常理出牌,竟是转道向南,又立下这么一大份的军功,这让刘宗敏如何能咽得下这口闷气。
一旁的袁宗第、田见秀、李过等人虽然对刘宗敏的无能指挥不满,但谁都知道他和李自成乃是结义兄弟,李自成对其一向宽宥袒护,因此只能是装作听不见,任由其在城头上叫骂撒泼。
吴三桂的关宁军猛攻了一轮,刚刚退下,清军正白旗的主力却是又逼近了城垣。这一次上来可不是什么包衣、家奴阿哈什么的杂兵,却是货真价实的旗中的牛录精兵。
眼见着逼近城墙的便是八旗中的重甲兵,身上鼓鼓囊囊,显然是穿了两层的重甲,外层的是镶铁的棉甲,里面内衬的则是精良的锁子甲,寻常的明军箭矢根本伤不得他们分毫。后边紧跟的便是密密麻麻的轻甲善射之兵。还没到近前,如同飞蝗一般的箭矢便扑上城头。
转瞬之间,重甲兵已经冒着箭雨和滚石扑至城下,左手手持木制的巨盾,右手的长柄挑刀、虎牙刀会挥舞不停,一张张凶神恶煞的面庞看着城头,让顺军士卒不寒而栗。r1152
烈明 第一百零一章 劲敌
如今的大顺军,因为李自成入京称帝,之前很多实用但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的战术手段已经用不上了,或者说是眼下也实在没办法用了。例如典型的饥兵战术,以流民在前,战兵在后,这一套对付官军还有些效果,对付清军却是只能白白多付出牺牲。更何况,从天启末年开始,北方的战事便从未有过停歇,现如今的流民是越来越少了。
山海关之战后,大顺军总算有了一些反思,军中对于火器的倚重却是越来越像原先的大明官军。与清军交战,野战是能避则避,利用火器据守坚城却是成了眼下最为稳妥和常用的战术。
刘宗敏军中能打五斤炮弹的将军炮只有十几门,但能打三斤和一斤炮弹的佛朗机炮却是不少。清军如今的红衣大炮也遍布军中,因此,双方的炮战打得甚是热闹,但攻城的近战却是一刻也未曾停歇。
清军的布甲驱赶了数以万计的四方百姓前来填壕,面对这些百姓,顺军丝毫不会手下留情,不大会的功夫,城外浅浅的壕沟便已经被百姓的尸身所覆盖。清军的步甲和甲喇精兵猫着腰,迅速的靠近城垣,一架接一架的云梯搭上了城头。
↖, 更有甚者,在几十个清军步甲方阵之后,数十辆云车改造的飞桥正在渐渐向城头逼近。顺军见状,不用将领命令,火箭、油瓶加上火炮便是一窝蜂的向着那些云车飞桥打过去。但那云车上却是铺了厚厚的沾了水的棉被,除了少数几架被火炮击毁之外,大多数却是丝毫没有停滞,依旧缓慢但是坚决的向着城墙靠过来。
还没逼近城头,云车中的清军登城精锐士卒已经顶着巨大的铁盾登上飞桥,个别胆子大的。竟是飞身跳进城头,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铁蒺藜、铁斧等兵器钻进城头上的顺军人群中。
看到八旗精锐争先恐后的登上城头,阿济格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入关之后,还没有哪一支汉人军队能让清军这么难堪。如今多尔衮刚刚全面执掌军政大权,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战事万万不能出什么岔子。大顺军这只百足之虫,现在就剩下一口气,一定要狠狠的踩上一脚,不能让它缓过这口气来。
“入城之后,纵马一日!“阿济格得意洋洋的颁布将令,一众将领,包括汉军将领在内都是喜不自胜。
“有李岩所部的消息吗?”身经百战的阿济格不时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庸才,自然是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忽视了潜在的威胁的道理。
“灵宝之战后。李岩率领的一万轻骑便再度蛰伏起来,倒是主力两万人在其副将杨翻的带领下,出现在黄陵一带,看来是打算救援刘宗敏等人。按照王爷的吩咐,蒙古四旗固山额真苏纳率一万五千精骑大军的侧翼,如果杨翻敢轻举妄动,定然叫他有来无回!”吴三桂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这李岩用兵极为狡诈,小心护卫咱们的粮道和存粮之地。万万不可让他找到了可趁之机!”阿济格对于灵宝的失陷还是心有余悸。
“王爷用兵滴水不漏,属下钦佩之至!”吴三桂还是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
“硕托、唐通所部攻略庆阳府。如今到了哪里?”
“已经到达直罗县城,只要翻越横岭,便可进入庆阳府。顺军精锐都集中在延安府,万万不会想到我军虽然兵少,但却还是会分兵西进。一旦硕托将军进入庆阳府,李自成一定会方寸大乱!”
“哈哈哈……!”阿济格志得意满。分兵西进的方略却是他自己一手制定,李自成将重兵布置在延安府,只知拒敌于国门之外,庆阳作为陕西腹地,却是兵力单薄。阿济格便精心设计了这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戏。以硕托和唐通统帅军中满蒙汉大部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庆阳府腹地,立刻便可以使李自成的陕西防守方略功亏一篑、全盘皆乱。
但笑声未绝,快马探哨却是策马狂奔而至,“禀报王爷,大事不好,硕托、唐通所部在在直罗池水河一线渡河之际被流贼兵马突袭,伤亡惨重,汉军旗唐通及麾下十四名将官全部阵亡!”
“什么!”阿济格拍案而起,众人也都是大惊失色。硕托和唐通麾下的骑兵总数在两万人左右,顺军的主力都在延安府一带布防,其余各部防守陕西各处,庆阳府空虚无比,根据探马和眼线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顺军各部根本没有大规模的调动。那突袭硕托和唐通的兵马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除了李岩还能有谁!”阿济格叫骂不已。“前几日还在灵宝和黄陵,倏忽之间,却又杀到了直罗,总共不过三万兵马,这大范围的穿插扯动,竟是让我南北两路大军徒呼奈何!”
吴三桂的心也陡然间沉重起来,李岩的确不负名将之名,复出一个月以来,统领兵马纵横三府之地,如入无人之境,让二十多万清军无可奈何,此人当真是清军的劲敌。
“王爷,您看……?”吴三桂连忙劝阻盛怒之中的阿济格。现在并不是大发雷霆的时候,李岩既然能出现在直罗,当然也极有可能出现在富县。如今全军倾尽全力猛攻富县,要是让李岩给抄了后路,那这个玩笑可就开大了。
还没等阿济格缓过神来,清军的大营就先乱了起来。汉军营刚刚由攻城序列中撤退下来,回归本营。但偏偏是汉军营出了乱子,人喊马嘶,混乱不堪,也不知道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吴三桂脸色一变,立刻让自己的部下前去查看。但人还没走,汉军营报信的兵丁却是直接闯了进来,“禀告各位王爷,流贼换上咱们汉军营的衣甲,悄无声息的混进营中来,到处杀人放火。却是根本分不清是敌是友!”
“王爷,属下这就回营……!”汉军营出了事情,吴三桂责无旁贷,自然要第一个回去压制。
“慢!”阿济格很快从震怒状态中冷静下来,思虑片刻便拦住了急着回营的吴三桂。“平西王不必如此急迫,汉军营人数众多。一旦乱起来,恐怕仓促之间难有良策平定。传本王的命令,正白旗攻城所部撤出战斗,监视城中兵马。我满洲八旗、蒙古四旗各部出营,将汉军营牢牢围住,不可入营。派人前往营中送信,命汉军营各部主官迅速平乱,但不得出营,但有出营者。一律按流贼处置,杀无赦!”
“王爷!”吴三桂是何等的聪明,一听便知道了阿济格话中的意思。清军大营各部连为一体,汉军营只是其中的一部,如今关宁军刚刚撤出战斗,还未入营。营中还有将近一万多人的士卒。阿济格此举是怕汉军营的乱子沾染到其他诸部,一旦引起营啸,无论是谁。便再也无法挽回了。再说,还有目前并不清楚虚实的李岩所部就隐藏在附近。如果李岩趁此机会发动攻击,那事情可就更加严重了。
应该说,阿济格的这种处置无可厚非。但吴三桂却是心中大恸,这样一来,等于是将营中的一万多汉军士卒给放弃了。顺军细作在营中作乱,混乱之中不分敌我。接下来,很容易就演变成最让人不愿意见到的营啸,那营中的汉军士卒还能剩下来几个?
阿济格看看吴三桂阴郁的脸色,很清楚他心中在想什么,“平西王不必忧虑。不过是些士卒而已,如今前明兵将争相投效我大清,兵丁之类的还用担心吗?等攻下富县,我将一众俘获将领、士卒都交给你处置。本王再放下一句话,今后再有降将来投,所有人马辎重先由你平西王来挑选,你看如何?”
阿济格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吴三桂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躬身一揖,后退两步,闭口不言。
不大会的功夫,清军大营中的诸部便纷纷出营,与汉军营之间留出好大一片空白地带。正白旗的攻城部队虎视眈眈的监视着城中的刘宗敏所部,但看来是有些多此一举,因为城中虽有数万顺军,但看来他们的将官却是根本没有趁乱出城的打算。
汉军营中杀声震天,浓烟四起,不少营帐、辎重都已被点燃,不时有逃命士卒奔跑出来,但跑不多远,便被清军的羽箭射死。
出营的人越来越多,倒在空白地段的尸首也越来越多,吴三桂脸色铁青,双手紧握,眼睛死死的盯着汉军营营地。
终于,汉军营中一连串的呼啸,所有的士卒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涌出大营来,羽箭已经阻止不了他们奔逃的脚步。不多时,清军各部便已经同汉军营的士卒混战在一起,汉军士卒被清军像牲口一般宰割。面临着绝境,汉军士卒终于开始向清军进行了反击。
“大胆!”阿济格只是静静的看着,脸色不断变幻。他身边的将领却是早已经骂出了声,“这些汉狗,竟然敢向主子刀剑相向!这还有没有王法!王爷,不必留情,全部杀光了才是,中原最缺的就不是奴才!”
吴三桂身子一颤,身形未动,但嘴角却是已经有血丝慢慢的沁出。
战况愈发激烈起来,汉军士卒似乎也意识到今日难有幸免的可能,已经开始毫无忌惮的和清军士卒血战到一起。不得不说,身处绝境的他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清军也甚为头痛。
忽然之间,悠长的号角在远方响起,借着便是密集的战鼓声,阿济格猛然间向前紧走几步,眼光投向远处。
潮水一般头裹红巾、身穿黄色号服的顺军兵马出现在视线之中,旌旗招展,万马奔腾。(未完待续。。)
ps: 一上午都在忙工作,忙完工作又在马不停蹄的找优衣库视频的种子,窝火,还是没找到!今天一更了!
烈明 第一百零二章 自解兵权
其实现在李岩和他的部下,真的是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状态。大半个月中,他们纵横于延安府、西安府之间,在多铎和阿济格二十万大军丛中闪转腾挪。就在富县县城摇摇欲坠之际赶到战场,其实已经再无可战之力。
清军的统帅阿济格却是被李岩一连串诡异高效的攻击给吓破了胆,生怕再重蹈多铎的覆辙,因此果断的下令撤退,这才使得富县的战事迅速结束。
其实赶到富县的不过是李岩麾下的一万轻骑,这其中有不少是仓促之间从西安驻军中抽调出来的士卒,配合战力自然远逊于李岩执掌的后营。
而后营的主力由杨翻带领,此时还周旋在黄陵一带,根本无暇救援富县的刘宗敏主力。
阿济格的北路军缓缓后撤,终于消失在顺军的视线之外,期间的战斗最大的收获其实还是吴三桂的汉军营,因为李岩在其中做的手脚,汉军营爆发营啸,加上清军的屠杀,一共死伤了四千余汉军士卒。
直到确认清军主力已经撤出战场,刘宗敏这才带领着袁宗第、田见秀和李过等人亲自出城。
见到李岩的时候,一眼便瞥见在他身边并辔而立的牛金星。刘宗敏强忍住胸中的怒火,不咸不淡的冲着李岩拱拱手,就算是拜谢过他的救援∧■,之德了。李岩倒也没有苛求,也是淡淡的还礼,两人之间竟然没有一句对话。
牛金星一连铁青。原本筹划着夺取援军的指挥权,将李岩架空,配合刘宗敏弄些功劳,以平息李自成的不满。但却是没想到,一出西安,自己便被李岩软禁在军中。跟着大军转道向南。这些天风餐露宿,一路疾驰,先是奇袭了多铎的粮道和灵宝县城,迫使南路军后撤,接着便是转道向北,杨翻在黄陵设伏。猛攻硕托、唐通的部队的同时,李岩又率领轻骑奔袭富县,逼得清军北路军也不得不后撤数十里。
这样的军功,大顺军中哪里有人可以比肩?
牛金星虽然满怀怨愤,但也不得不承认,李岩确实是顺军中首屈一指的智将,刘宗敏与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沉默的刘宗敏将李岩所部迎进城内。富县的县衙便是刘宗敏的临时治所,一路上袁宗第等人围着李岩兴高采烈,但李岩却始终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同样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县衙之内的大堂上,早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宴,但在如此的气氛下饮酒,着实是让人有些压抑。
落座之后,刘宗敏心有不甘的瞪了牛金星一眼,却是不知道如何开口。李岩却是站起身来,冲着在场的众将和牛金星一拱手,接着便从自己的怀中摸出一块兵符放在桌子上。
“丞相。前日里多有得罪,岩借权将军这杯水酒向您致歉。”说完。李岩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此次救援延安府,岩不得已出此下策,然心中却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岩也知道,丞相和权将军手中应该都有陛下的密旨,总督陕、豫兵事不过是权宜之计尔。既然如此,便不劳两位费心。如今大局已经稳住,岩便将陛下交托之兵符交予两位,随行一万轻骑,皆是陛下亲军,也一并交托。之后的事情,便有劳两位了。岩自当处于军中,但有何差遣,吩咐一句便是!”
说完这些话,李岩再次拱手,转身向外走去。
这一举动,却是让刘宗敏和牛金星尴尬异常,其余众将则是面面相觑,个别深解其中之味的人则不由自主的长叹一声,沉默不语。
李岩的这各举动,即便是一直跟随在其身边的沈策也没有想到。出了大堂,沈策急匆匆的追上李岩,“将军,您何故如此,为何要自解兵权,这不是将刀剑交给了对方,咱们只有引颈待戮了吗?”
李岩的神色一如往常,“我这条性命是闯王救下的,他是我的恩人,也是君王,他万万不至于想要取我的性命,只不过是误信了朝中的奸佞之言罢了。前几日,我已经呈上了一份表章,着人快马送往西安。这份表章和今日之举便是表明我的心意,朝廷但有需要,我李岩依然会义不容辞!”
“可……!”沈策急的直跺脚,“根据属下的可靠消息,牛金星和刘宗敏手中都握有陛下的密旨,其中的内容不看也知道是些什么内容。要不是兵事危急,需要将军力挽狂澜,陛下也万万不会邀请将军再度出山。现在大局稳定下来,他们打的便是过河拆桥的算盘啊!”
这次李岩想的很是清楚,李自成对于自己的猜忌是很明了的,但他也实在是想不到李自成会有什么理由来杀害自己。难道就为了一句“十八孩儿主神器”的谶语。李自成心中所猜忌的,无非是自己掌握兵权,就连这次出征也是万般无奈之举,只要自己急流勇退,成功之后立刻自解兵权,他还会有什么理由来对自己不利呢?
沈策只能暗自叹息。当初朱平安派他来到李岩的身边,他很快便发现,李岩虽然天纵奇才,但其性格格局却是有着重大的缺陷。内心中对于李自成的感恩和信任,使得他看待问题只能站在一个相对狭隘的角度上,可以说,从内心深处来说,李岩相信李自成对其的猜疑只是暂时的,迟早有一天,他会幡然醒悟。
就像是这次,顾君恩已经将李自成和牛金星廷议的内容完整的传递给了沈策,沈策也将部分关键的信息告诉了李岩,但李岩却只是因势利导的策划了这次“声东击西”的战术方略,其后却是主动交出了兵权,看来他是打算用自己的行动向李自成表示,他真的是并无觊觎之心。可这能行得通吗?
一万轻骑交了出去,杨翻等嫡系部属此时究竟到了什么位置还不确定。万一牛金星等人有所异动,李岩身边不过百余名亲卫,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朱平安曾再三叮嘱,一定要保障李岩的生命安全,直到今天,沈策才知道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时之间,沈策竟然也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李岩等人离开之后,刘宗敏等人楞了好一会儿这才缓过神来。牛金星看看在座的众人,袁宗第、田见秀、李过三人是跟随李自成的老将,其中李过还是李自成的义子。其余几人则都是刘宗敏的部将,应该说,这里并没有外人。
但李过的身后却一直侍立着一名红脸少年,宽宽的额头,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看年纪也就在十五六岁上下。
“这位是……?”牛金星用眼神扫视一下那少年。
“哦!”李过眼角眉间充满忧色,牛金星问了两句他才意识到,这才回身对那少年说道:“赤虎,还不与丞相大人见礼!”
“小人李赤虎,见过丞相大人!”那少年不卑不亢,躬身施礼。
李过说道:“这是下官的义子,乳名名唤赤虎。其父亲是下官的同族,早年离乡跟随海商出海谋生,不幸客死异乡,只留下这个子嗣。听闻我顺军入京,特来投奔。下官怜惜其孤苦,特收为义子,留在身边做个亲兵!”
牛金星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既然是将军的义子,那便不是外人了!本官这里有陛下的密诏一封,特与诸位观之!”
牛金星将密诏取出,交给众人参详。众人看后,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但谁也不敢妄自说话。
“陛下曾有命令给权将军,所述内容与密诏一般无二。”牛金星缓缓说道:“李岩拥兵自专,抗旨不遵。竟敢软禁本官,转道南下,奉陛下旨意,一旦察觉其有异心,立刻锁拿,解往京师论罪!”
刘宗敏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点点头。
袁宗第、田见秀、李过等三人却是吃惊非小,田见秀在顺军营中,待人宽厚,素有儒将之风,此时连忙说道:“丞相大人,制将军此举也是为了牵制东虏的兵马,全是为了解富县之围,如果以这种罪名论罪,未免、未免难以堵住悠悠之口啊!”
牛金星冷哼一声,“那他和前明余孽私下往来,算不算心怀悖逆呢?”
“这个……?丞相大人可有实据?”
“哼,陛下早已侦之,早在潼关之战时,李岩便私下曾与前明山东总兵朱平安见面,朱平安曾多方拉拢引诱。现如今,李岩多次上疏请求我大顺与江南前明余孽结盟,共抗东虏,这难道不是明证吗?”
田见秀一时无语,牛金星又看看袁宗第和李过,“袁将军,你是陛下起兵之时便跟随在身边的老臣,陛下对你信重有加。李将军,你不仅是陛下的侄儿,还是陛下的义子,这其中的轻重你应该分得清楚,你们难道愿意为了一个李岩,便敢违逆陛下的旨意吗?”
田见秀等三人互相看看,只得起身施礼,“臣不敢!”
牛金星轻拍一下酒桌,“好,有三位这句话便成!本官也说句心里话,李岩毕竟是国家大将,本官也不能轻易论罪,一切都要看陛下的意思再说。三位如果有心,大可以上疏为其求情,陛下感念旧情,说不定便会赦免于他!”
“多谢丞相!”
牛金星满意的点点头,冲着刘宗敏交换了一下眼色,刘宗敏默默的点点头,眼中却是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一丝杀机来。(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零三章 李赤虎
清军暂时后撤,但之前的战斗并未让其遭受多么重大的损失,一旦清军得知李岩增援的虚实,便会在此紧逼而来,这一点是得到了大顺军所有将领的共识的。因此,就在当天夜里,刘宗敏和一众将领便做出了向洛川撤退的决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