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顺治一愣,眼中随即迸发出希冀的神采来。
岳乐苦笑一声,但看到顺治皇帝眼中流露出来的希望,只能是心一横,正襟跪倒在顺治皇帝身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主子,请恕奴才僭越,当下情势已经退无可退,我大清外有大敌压境,内有权臣当道,为今之计,只能是壮士断臂,肃清超纲,确立皇权!”
多禧的身子猛然抖动一下,就连顺治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但随即又被一种兴奋的血色所掩盖。“你,你是说,要诛杀多尔衮!”
岳乐稚嫩脸上的肌肉曼柔抖动了几下,但还是坚定的点点头,“除此之外,奴才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好的法子!”
顺治皇帝虽然年少,但毕竟已经跟随两位摄政王和几名辅政大臣处理了几年的政务,心中诚然是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但一旦杀死多尔衮之后面对的情势,他还是心理有数的。
“可多尔衮兄弟手中掌握着我大清的主力,要是他们身死,其麾下的将领会不会……?”顺治忐忑的问道。
在岳乐看来,这样的担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阿济格统领山陕之军,被杨廷麟和山陕的明军围困,覆灭已成定局,多铎远在河北督师,其人虽然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在政见上的见识却不过尔尔。没有了多尔衮在朝中的支持,他万万控制不住麾下的兵马。其他的多尔衮的心腹干将,一部分在何洛会的麾下。另一部分常驻京师,只要在除去多尔衮的同时将他们一并铲除。便酿不出什么大事情来。
除去多尔衮之后,要面对的无非是明军的大兵压境。岳乐的建议是,离开京师向北进发,一路上召集八旗和蒙古各旗兵将汇合,绕道蒙古草原向着阿纳姆贡河对岸的特林、乌苏里江流域的原大元朝设置的阿速古尔千户所故地或者鲸海、木答哈、牙兰千户所故地前进。那里曾是女真的发祥之地,也曾经是大金和渤海古国的辖地,虽然人迹罕至,但却山林茂密、土地肥沃。
如今关外辽东之地全部丢失。满清再无立足之地,也只有一路向北,向着极北的荒芜之地进发,才会有一线生机。回到女真部族的故地,虽然将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生存困难,但与其全部落在明人的手中任人宰割,到那偏远之地却还有存活下去的可能。假以时日,满清未必不能再度兴起。
当然,这一去何止千里之遥,一路上所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满清所要面对的伤亡和损失也是难以估算,但毕竟留下了一线希望。努尔哈赤当年何等的落魄,一介家奴之身。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不也打出来一片天地吗?顺治皇帝还年轻,大可以效法先祖,卧薪尝胆,秣兵厉马,迟早有一天会恢复大清的赫赫军威。
岳乐说完,顺治皇帝长久沉默不语。自幼长于深宫之内,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按照岳乐所说。一旦走出这个繁华的京师,他自己和整个满清八旗都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苦难。虽然艰辛,但未来还有希望。眼下只要铲除了多尔衮。满清八旗便能完完整整的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下。回到女真故地,从头开始,这样的挑战让顺治在兴奋之余也有些不安,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这样的方略确定下来,挡在眼前的便只剩下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铲除多尔衮。要知道,多尔衮执掌满清军政多年,麾下的部属早已经渗透到大清的各个角落,想要杀死他取而代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更何况,一连数次请见太后,顺治皇帝发现,自己的母后却是打算以身下嫁,她已经将退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多尔衮的身上。太后大玉儿口中所说的的“暂避眼前祸端,忍辱负重,缓缓图之”,顺治皇帝已经相信不了几分了。太后与多尔衮之间究竟有多少情分?顺治皇帝不能确定,要是眼睁睁的看着两人真的走在一起,那作为皇帝的他可谓是毫无尊严可言。
不远的将来,如果两人再有了自己的骨血,那又将他顺治置于何地。
所以,眼下,万万不能将命运寄托在他们的一念之仁上面,这个时候,顺治皇帝觉得自己一定要抢占先机,先下手为强。
“京师驻军,共计五万有余,骁骑营精锐全数跟随多铎出征山东,留在京师中的还剩下前锋营、护军营、九门步军巡捕五营、西山健锐营、火器营绿旗兵等兵马,其中前锋营、护军营和巡捕五营为主力,绝大部分都在多尔衮及其心腹之人的掌握之中。”
“宫中的兵马便只有亲军营,由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掌管,负责宫中守卫,人数共有三千。而咱们能够掌握的,也不过是驻守紫禁城顺贞门等十二处宫门的正黄、镶黄两旗包衣护军,总数不超过千人!”
说来说去,顺治皇帝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能掌握的兵马竟然只不过千人,要想凭借这么一点的人马去对付兵强马壮的多尔衮,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时之间,顺治皇帝不由得有些沮丧。
但岳乐却是接着说下去。
“亲军营由索尼、苏克萨哈等人掌握,还有护军营的部分兵马也是由太后的心腹掌管,一旦咱们动手,他们必然会思忖进退,至少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插手,这一点对咱们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而咱们所要做的,便是擒贼先擒王,无论如何要将多尔衮先行铲除,使得他的部下群龙无首,当然他的一些得力干将也要借机先行除去才是。奴才认为,一定要在宫中动手,胜算才最大!”
“可宫里到处都是多尔衮的耳目和手下,咱们……?”多禧问道。
岳乐没有回答,而是又向前膝行了一步,直接来到顺治的面前,两眼炯炯的盯着他,“主子如果信得过奴才,便将一切事宜交托给奴才来办,胜负成败,奴才不敢妄言,但只要奴才有一口气在,必然会让我大清重回主子的掌握之中!”(未完待续)
烈明 第五十四章 火烧太庙
事到如今,满清朝堂已经充满了怀疑和憎恨,对于多尔衮,顺治皇帝恨之入骨,对于自己的母亲大玉儿,顺治皇帝则满腹怀疑。在他看来,现在的多尔衮完全就是当年祸乱秦朝后宫的嫪毐和赵姬,他们已经同乘一条船,想要谋夺他的天下和大清社稷。
所以,无论大玉儿怎样的苦心劝谏、解释、哭诉,顺治皇帝都认为自己的母亲心怀叵测,绝对不能信任,甚至于连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都让他心存疑窦。
在岳乐的劝谏下,顺治皇帝福临已经决定放手一搏,全力对付多尔衮,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尤其是在这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顺治已经没有了再等待下去的耐心。
大玉儿一面安抚自己的儿子,一面在位目前的情势担忧不已,为了能让局势迅速的扭转安定下来,对于多尔衮提出的要求她再一次选择了退让和支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眼下除了多尔衮,她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六月十八一大早,宫里便传出消息,多尔衮已经获封“皇父摄政王”,朝野顿时哗然。虽然满洲对于寡妻再嫁并不如何看重,但事情涉及到太后和多尔衮,便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这“皇父”二字耐人寻味,也就是说,一旦这个尊号确定下来,多尔衮便与大玉儿有了夫妻之名,与顺治皇帝也有了父子之名。
“皇父摄政王”的名号虽然拗口一些,但却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一个意思,多尔衮要做大清的“太上皇”了!
群臣哗然之余,也都在思虑一个问题,这大清究竟是不是要变天了。这些天来,已经有不少的汉官、汉将弃官而走。明军步步紧逼,这大清眼看着就要步大顺的后尘,谁也没能向导。这眼看着就要日薄西山的大明朝竟然缓过了这口气,重新变得强悍无比。这让不少降官悔青了肠子。就连不少跟随多尔衮兄弟南征的蒙古王爷也都是动了心思,一个个对大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都是清一色的归心似箭,总不能让李定国和察哈尔部将漠南蒙古各部的老巢都扫个精光啊!
关于“皇父摄政王”的晋位除了那份圣旨之外,一切都表现的格外的低调,多尔衮和大玉儿是否真的成亲,就连很多与皇室关系密切的觉罗家族都不知晓,宗室中人更是缄口不言。唯恐由此惹祸上身。
多尔衮迎娶大玉儿,总算是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任凭家中后院失火,妻妾要死要活,他却是全然不顾了。和大玉儿成亲,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几名宗室中的族老例如代善等亲王、重臣还是要参加的。按照所谓“皇父摄政王”尊号的解释,多尔衮也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父亲,可以名正言顺的住进紫禁城的。出于对皇太极的报复,多尔衮还一力坚持要祭拜宗庙。
江山、女人。总算在有生之年全部回到了自己的怀抱,多尔衮心头郁积多年的愤恨不平都在此时宣泄出来,之所以要祭拜祖庙。等于是要羞辱皇太极这个已经逝去多年的亡魂。
七月初二一大早,迎着夏日里的绵绵细雨,多尔衮便带着一众手下,簇拥着大玉儿和代善、范文程、索海、索尼等重臣前往紫禁城东南的太庙。顺治皇帝被多尔衮的举动气得险些吐血,本不想参与,但在威逼之下,也只能乘坐御辇跟随而来。
满清进入中原不过一年的时间,早在破关南下之时,多尔衮便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灵位也一并搬到了北京。爱新觉罗家族的肇祖、兴祖、显祖和景祖等远祖被请入太庙的祧庙供奉。而寝殿目前也只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皇帝的牌位入驻。
虽然天气不佳,但多尔衮的兴致却是不减分毫。下了车之后,体贴的将大玉儿搀扶下来。此时。一脸愁容的代善、范文程等人也早已在太庙寝殿台阶下等候。
一身簇新衮龙袍的多尔衮回头看看天子的御辇,不禁皱了皱眉头,“陛下呢?还是不肯下车?”
旁边的宁完我连忙上前回话,“摄政王容禀,已经连续派了人去请,不过那边回话,万岁爷偶感风寒,咳嗽的厉害,这唯恐惊扰了列位祖先,要休憩片刻,服些汤药才能下车!”
多尔衮冷哼一声,“我八旗以武功骑射立天下,年纪轻轻,身子便如此虚弱,以后怎能……!”
一旁的大玉儿轻叹一声,多尔衮顿觉失言,咳嗽了两声,“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今天来太庙祭拜,一切事宜都刻意保持了低调,随行的侍卫除了宫中的禁卫,多尔衮身边的侍卫也不是太多,纳古作为多尔衮身边的心腹,已经擢升为侍卫首领,听到多尔衮如此说,连忙向着远处一挥手,丝竹之声顿时响了起来。
走进殿内之后,拂去身上的雨水,看着高高在上的先皇灵位,多尔衮心头的喜悦和意气风发却是一瞬间减退了不少。虽然最终战胜了皇太极,让他含恨离世,但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大清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胜利的分量却似乎减轻了不少。
多尔衮和大玉儿在寝殿神位之前恭敬行礼,心中却在默默祈祷自己的父亲在天之灵保佑大清渡过此次的危机。直到叩拜完毕,却是始终没有见到顺治皇帝福临的影子。
“皇帝呢?到太庙祭拜祖先岂是儿戏,如此迟迟不至,哪儿身为人子的觉悟?”多尔衮按捺不住心中的烦闷,站起身来便大声喝问。
元忠小心翼翼的看看大玉儿,没有办法,只得退到外边前去请皇帝前来,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匆匆跑了回来,“太后、王爷,万岁爷根本就不在御辇之上啊!”
多尔衮和大玉儿一愣,顺治皇帝福临居然不在御辇车驾之上,“到底怎么回事?讲清楚!”
元忠跪在两人面前,“车驾之中只有一个身穿了万岁爷服饰的小宦官,说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从宫里出发的时候,便是如此,他也不清楚如今万岁爷究竟在哪里!”
元忠的话一出口,多尔衮便顿时变了脸色,此时不用再多说什么,他也很清楚顺治皇帝福临这是做什么了。万万没想到,之前的那个稚气小子,居然有胆量和魄力对他下手。
“这是你们母子的计议?”多尔衮缓缓转身,鹰隼一般的眼神牢牢的盯住大玉儿。
大玉儿的脸色变得苍白无比,但瞬间又涌上一层潮红之色,“呵呵,毕竟是皇太极的儿子,我也没想到,我这个儿子居然还有这样的胆色!”
“他难道就不清楚,这大清的兵权都在我一人之手,他这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自取灭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多尔衮的思虑有些混乱,整个人也显得焦躁不安起来。
大玉儿惨然一笑,“他瞒过了我这个额娘,就说明他的心里早有定策,这一点你心里想必也清楚,既然如此,咱们不妨看一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手段!”
代善、索海等人也傻了眼,一个个不知该如何是好,皇帝要杀多尔衮,这种宫闱之中的争斗,他们宁愿是躲得越远越好。
太庙寝殿之中一时间变得静寂无比,多尔衮和大玉儿不再说话,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众人面面相觑,这种事情,没人敢擅自发言,自取其祸。
而太庙的院中则同时起了变故,原本散落在四处的杂役、宫人此时却忽然向着多尔衮的亲卫和宫中的禁卫挥起了刀剑,侍卫们措手不及,当即被砍翻了十余人。而太庙四面的大门也同时间被这些杂役不顾一切的关上。随即,门外便响起脚步声,接着外边埋伏的人手便用粗大的木板将大门乒乒乓乓的死死钉上。
接着,便是数不清的火箭从院外射了进来。
纳古砍倒两名刺客,满身浴血的跑进寝殿,“主子速退,外面不知道埋伏了多少兵马,太庙之中还堆放了不少的木柴,都浇上了火油等物,他们这是要活活的烧死咱们啊!”
大玉儿身子一颤,两行珠泪刹那间滚落下来,口中喃喃自语:“报应,真是报应啊!你这是要为你的皇阿玛报仇雪恨吗?”
“胡说什么!”多尔衮一把抓住大玉儿的手,“他这是想杀了咱们两个,眼下是赶紧想办法出去,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说话间,院子里的火势已经越来越大,整个太庙的享殿、寝殿、祧庙、神厨都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
代善上了年纪,腿脚也是不便,一个没留神,腰眼上便是中了一箭,径直一头栽进火堆之中,大声惨呼之下,却是根本没有人相救,不多时,便没了声息。
范文程、索海、索尼等人连忙退入寝殿,大声请求呆若木鸡的大玉儿速速退出,但大玉儿此时却心丧若死,根本没有将众人的话语听进去。
一众侍卫们在羽箭的攻击之下,伤亡惨重,但还是找来了一架梯子,七手八脚想要爬墙而出,但刚刚露头,便是被墙外的一阵火器轰鸣给射了下来,白白搭上了几条人命。
盛夏时分,身处火海之中,宗室重臣中的老迈之人已经有数人坚持不住,昏死过去,剩下的也忍不住大放悲声,茫然的高喊着“主子开恩”之类的话语。但墙外的羽箭却还是一刻不停的飞射进来。
不大会的功夫,整个寝殿周遭便都已经被火海所覆盖,从明朝弘治年间始建的太庙宫殿不断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到了正午的时分,终于轰然倒塌。(未完待续)
烈明 第五十五章 新贵
看着太庙燃起的熊熊烈火,岳乐的心脏也剧烈的跳动着,直到看到寝殿在火光之中轰然倒塌,他青涩脸上紧绷的肌肉这才骤然松弛下来,嘴角闪过一丝残忍的笑意。
京师兵马绝大部分都在多尔衮和其心腹之人的掌控之下,今日岳乐只是凭着手中掌握的两黄旗包衣亲卫一千多人,便骤然发动了此次政变。他手中的筹码便是多尔衮对于帝党一系人马的轻视。在多尔衮看来,大玉儿迫于形势,已经不得不向他低头,等于是京师之中九成的官员、兵马已经都归于他的麾下,在这个时候,多尔衮万万想不到帝党一系会铤而走险,而且丝毫不顾及太后大玉儿的安危。
更何况,掌握亲军营的领侍卫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都随驾前往太庙,仓促之间,宫中的侍卫已经是群龙无首。即便是侍卫主力的塔多海,在没有多尔衮手令和诏旨的情况下也是心神大乱,很顺利的便被岳乐的手下趁乱割去了首级,接管了宫中侍卫的主导权。
岳乐还派出了好几批刺客,分头前往京师各处刺杀多尔衮的心腹部下,其中包括了前锋营统领牧傥、内大臣肯切图、主管兵部的c←,祁充格等人。只要这些人授首,再加上多尔衮、大玉儿等人葬身火海,其他的人所起的作用便相当有限了。岳乐便可以顺利的接掌京师的兵权,控制住形势。
太庙寝殿倒塌之后,也没有一个人能从里面冲出来,这让岳乐长出了一口气。宫中看到火起前来救援的侍卫,已经相继来了好几拨,但没有了塔多海的掣肘,岳乐很轻易的便用皇命将他们压制下来。等到太庙的火势逐渐减弱的时候。岳乐便清楚,自己这个九死一生的计划终于接近成功了。
大清争霸天下的雄图伟业已经走到尽头,对于这一点,岳乐早已经深信不疑,即便是多尔衮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于事无补。岳乐自忖对于目前的情势看得分外的透彻,现在所能做的。便是要保存八旗的火种,留得青山在,便不怕没柴烧,八旗在白山黑水之间搏杀了这么多年,如今能席卷中原,也算是风光了一回,今后便要再度回到那荒芜的极北之地,卧薪尝胆,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再次降临。
多尔衮和大玉儿已经不再是岳乐心目中能够带领大清的合适人选了。他要扫除一切因循守旧的势力,辅佐从小的玩伴、也是最看重自己的君主顺治皇帝福临来完成八旗的再次复兴。他坚信自己、也相信福临,所以不惜赌上自己和家族的存亡来进行这么一次豪赌。
现在看来,岳乐的这次赌博已经基本上算是成功了。曾经的阿巴泰一脉要再次走上满清政治舞台的中央,岳乐的父亲阿巴泰、二哥博和讬都死在了巨鹿,长兄岳托死在了入关的路上,三哥博洛被朱平安斩首,继承家族荣光的重任便全部都落在了岳乐的身上。所幸。岳乐并没有让自己父兄失望。
这一刻,岳乐心潮起伏。心头竟然慢慢滋生出一种别样的兴奋感觉。
随着火势渐渐减弱,宫外也不断的传来消息,多尔衮在前锋营、护军营的心腹之人虽然失去了首领的统一指挥,但却不甘心俯首就戮,在城内挑起了不少事端,更是有不少兵马已经陆续向紫禁城集结而来。
岳乐顾不上再仔细清点查找多尔衮和大玉儿等人的尸身。立刻带着一众包衣奴才赶往乾清宫。现在手中可以掌握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为今之计只有守住紫禁城,皇帝发出诏令,控制大局才可以转危为安。
首恶已除,八旗的旗丁和兵卒只是盲目的跟随自己的上官行动。一旦皇帝现身,他们必然不战自乱。还有不少八旗亲贵都打着置身事外的算盘,这个时候,便需要皇帝对其多方抚慰,许以高官厚禄、兵马钱粮,不怕他们不肯归附。这些事情,岳乐也一早做了相应的安排,如今多尔衮和大玉儿已然身死,相信很多人都会看清形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乾清宫大殿之内,顺治皇帝早已等的焦急莫名,看到岳乐急匆匆的赶来,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她怎么样?”一张口,连顺治皇帝自己都没想到说出来的竟然是这句话。
不用再多做解释,岳乐也知道皇帝此时问的是谁。“回禀主子,太后,已经崩逝了!”
顺治皇帝身子一颤,不由自主的向下滑去,多禧在旁边扶了一把,但他还是跌坐在台阶上。
没有眼泪,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号,但顺治皇帝却是凭空感到了一阵眩晕。这么长时间以来,流传在宫中有关于多年之前永福宫中的流言蜚语,始终缠绕在福临的脑海中,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皇太极是死于大玉儿和多尔衮的合谋之下,这一点在顺治皇帝福临的心中已经成了确凿无误的事实,尽管其中还包藏着不少的疑点。但真真切切的听到大玉儿的死讯之后,顺治皇帝的心头还是没来由的一阵绞痛。
“确认了吗?”福临的声音很是低沉。
岳乐摇摇头,“不过,太庙已经烧成一片废墟,确是没有逃出来一人!”
听到岳乐的回答,顺治皇帝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好一会才慢慢放开,眼角没见流露出来的一丝感伤渐渐被坚毅所取代。
“主子,宫外的情势很混乱,跟咱们之前推测的一般,多尔衮一党的爪牙都在寻机生事,八旗的亲贵不明所以然,都在静观事态的发展。当务之急,主子要立刻安定人心,如今朝中的重臣死伤殆尽,正好可以大举提拔主子的心腹之人委以要职,尽快控制八旗的军力,一面与明廷和谈,一面从速准备北进的事宜,我大清才可保无虞啊!”
福临赞许的点点头,从台阶上站起身来,上下仔细打量着岳乐,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你没有让朕失望,朕也必然不会辜负于你!”
岳乐感激涕零,跪拜于地。
“诏旨早就已经备好,马上派人送出宫去。敕封岳乐为安郡王,执掌正红旗;肃亲王长子齐正额继承肃王一脉,执掌镶红旗;岳乐为正,齐正额为副,总掌中外兵事。固尔玛珲、赖慕布、萨哈纳、硕赛为旗主多罗贝勒,分掌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四旗。博果儿、常舒、高塞、陈名夏、刚林、希福执掌六部……!”
福临口若悬河,显然是对此次事件之后朝堂的布局早有安排,其中很多人是连岳乐都没有想到的。但帝王的均衡之道已经彰显无遗。
像是固尔玛珲、赖慕布、萨哈纳、硕赛这些人,要么是阿敏、莽古尔泰的子嗣,要么便是皇太极的庶子。而博果儿、常舒、高塞、陈名夏、刚林、希福这些人中则一半都是福临的兄弟,老中青搭配、满汉结合,整个六部的班子绝对可以大用。而齐正额的出现则更令人惊诧,作为豪格的长子,豪格被杀之后,齐正额便处于一种被圈禁的状态之中,此次被开释并委以重用,显然是要他对福临感恩戴德,忠心不二,另外便是可以借此分走岳乐手中的兵权,避免一人独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