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破天修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九月十二01





破天修魔 李大胆智救高坊
民国时期,横岗高坊李家有个奇人,名字不详,因他胆子大,人称“李大胆”。李大胆学人说话,惟妙惟肖,这人手头上还颇有些功夫,常干些劫富济贫的仪义之事。1939年,侵华日军打到高坊,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高坊那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大村,村中的仕绅送钱送粮给日军,希望日军能够放过高坊。日军军官收了钱粮,却贪得无厌,索取更多的钱粮,即使倾尽高坊村所有也拿不出来。为防止高坊村民逃离,日军还包围了高坊村,村子东西南北四面各架着一挺歪把子机枪。
每日里,日军在高坊村欺男霸女,耀武扬威,此时李大胆正好在村里,几次和日军接触,让他学得了一口流利的日语。眼见形势严峻,李大胆和村里几个主事人秘密聚在一起商量,日军都是禽兽,为今之计,只有趁早逃离。可是要逃离高坊,就得把那些围困的日军引开,李大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引开日军。
村民们都做好了连夜逃离的准备,李大胆也开始行动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到了一身日本鬼子的军服,一番乔装,任谁也认不出来。李大胆以日军其他部队联络士兵的身份,找到了日军军官,说前方战事紧急,部队连夜开拔。日军军官信以为真,当即调兵走了,李大胆自然也要跟着走。
消息很快就败露了,几天后日军气势汹汹地杀奔高坊,但是高坊村民早已全部逃离,盛怒之下,日本鬼子只有一把火烧了高坊。
高坊人再也没有见过李大胆,都猜测他死在了日军手里。日军走后,高坊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原本富裕的村庄,变得一穷二白,村民们只有以做苦力谋生,以致于成为了别人笑话的对象。至今高坊还流传着“一根扁担两根绳,有女不嫁高坊人”的说法,当然,同时流传的还有李大胆的英雄故事。




破天修魔 蛟溪喻家的敬老情
蛟溪喻家地处银三角东北角,有村民1400余人。村委会前面,隔一条马路,有一个“老年活动之家”,闲暇时分,村里上了60岁的老人们,都会到这里喝喝茶、聊聊天,有时几个老人也会聚在一起打点小牌,输赢只是几块钱,怡情养性。
老年活动之家,成立于2007年,为村中的老人们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提供了便利。尊老、敬老,蛟溪喻家由来已久。村子里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有一幢高大气派的“喻氏宗祠”,宗祠有个传统,每到冬至日,60岁以上者可到宗祠领猪肉2斤,70岁领3斤,80岁领4斤,90岁能拿多少拿多少,100岁可得一头猪。
可惜能够有资格前来领取的村民毕竟是少数,当时旧社会,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人生七十古来稀,更别说**十岁甚至百岁高龄的老寿星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喻氏宗祠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冬至日给老人们发猪肉的传统自然也就荒废了。如今的老人们,大多晚年生活无忧,政府给的养老金,晚辈给的孝敬钱,足够让他们吃好喝好,没有谁会真正在乎两三斤猪肉。可是谈起喻氏宗祠可以领猪肉,老人们依然充满了神往,领取的不是猪肉,领取的是那份好心情,能够在年纪老迈后,还能够提着几斤猪肉健步如飞,何其快哉!
想老人之所想,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添些乐子,一批喻家人正在积极筹划喻氏宗祠的重建事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世纪的蛟溪喻家老人们又能够幸福地在冬至这一天走进喻氏宗祠,他们在领取猪肉的同时,也同时展示自己健康的身体以及不服老的心态。到时候老人们济济一堂,来个挑猪肉比赛,就更有意思了。




破天修魔 奇特的石人石马
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棠左村西南角就有着一对石人石马,静静地伫立在那儿。这石人石马由来已久,石人既不似武将,也不似文官,其像也不怎么逼真,可是十分奇异的是有人曾经看到石人双眼在晚上发光,石马双眼在清晨流泪。看到这种异象的并不是一个两个人,现在棠左村的一些老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他们真的看到过石人两眼发光或者石马双眸垂泪。
日军侵略中国那时候,到处都乱得很,其中一个石人头颅被一些外来人敲走了。村民们意识到这是宝贝,有人将另一个石人头颅敲下来,经过鉴定却发现只是普通的石头,至今还丢在棠左村中。
石人头颅失去后,就连石马的双眼都不再流泪了,步入新世纪的棠左村年轻人听到老一辈有关石人石马的传说,试图用科学来解释这种奇特的现象。
“也许石像的材质特殊,像莹光石那样,白天吸收了光线,晚上自然会发光。至于石马两眼流泪,估计是大雨将来,石马受了潮渗水。”有人猜测。可是为何发光的只是石人的眼睛,渗水的只是石马眼睛,并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石人石马的奇特并不止于此。因为意识到石人石马可能是个宝贝,棠左村决定将石人石马给挪个位置好好保存起来。然而看上去不过就是几百斤重的石人石马,找了八个壮劳力都抬不动。村中的老人们建议,石人石马已经算是棠左村的神迹,要请神当然得打爆竹。果然,爆竹一打,石人石马就能抬动了。这时又有老人说,棠左村现在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贸然移动神迹,怕是会招来灾祸。说法虽然有些迷信,却得到了绝大多数棠左村民的赞成。于是,移动石人石马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也许在哪一天,棠左村人能够真正解开石人石马发光流泪的秘密。




破天修魔 链锁龙舟的来历
解放前,棠墅港水大,棠左村一直有端午节这天参加划龙舟比赛的传统。龙舟都是取大段的整木镂空制成,龙头龙尾雕刻得栩栩如生,外刷桐油,入水不渗。自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棠左村的龙舟都要在龙颈上锁上铁链,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惨痛的传说。
话说这一年,又到端午节,棠左村龙舟下水,27个汉子都干劲十足,争取拿到好名次。其中24人摇橹、1人敲锣、1人打鼓、1人掌舵。
比赛开始了,棠左村的这条龙舟冲在最前面,27个汉子都铆足了劲,想要争得第一名。然而,就在龙舟快要划过乌龙庙时,龙舟的龙头竟然活动起来,去叼吃插在舟上的粽叶。
乌龙庙一直以来香火旺盛,庙中供奉的乌龙菩萨极为灵异,不管棠墅港涨多大水,都不会漫进去。龙头吃着粽叶,那首先看到的坐在前排摇撸的汉子受惊之下,也没想那么多,举橹就砸在龙颈上,木制的龙舟,龙颈竟然流出了鲜血。此时,龙舟一阵颤动,居然活了过来,变成了一条真龙。真龙头一扎,带着27个汉子就往水底沉去。
能划龙舟的汉子,多少是识得水性的,可是这27个汉子沉入水中,却只有一个人浮了起来。浮起来的这人,是那个打锣的,他眼见着自己的铜锣浮在水面,又去捞铜锣,结果连人带锣沉了下去。龙舟是木制,本来是浮在水面的,却沉入了水中;铜锣本不该浮在水面的,却有片刻浮在了水面。如此怪异的事情,很多人看在眼里。当时不仅是棠墅港江面上划龙舟比赛的人看到,两岸观看划龙舟比赛的乡亲也看到了这惨痛又匪夷所思的一幕。
此后,为避免再出类似事故,棠左村的龙舟总是要在龙颈上锁上一根铁链,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1954年,棠左村最后一次参加划龙舟比赛。




破天修魔 伪乡长的“免死金牌”
解放前,涂家村有个国民党时期的乡长,名叫涂世谦。这人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地方上也算有一定威望。可是,刚解放那阵,国家各种法律法规都不怎么完善,作为伪乡长的他受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批判,将要执行死刑。
生死关头,涂世谦也急了,大叫道:“你们不能杀我,我是有功的,我给解放军带过路!”
“胡扯!他怕死才这么说的!”几个审判的解放军干部都这么认为。
“我爹说的是真的!我家里还有解放军师长写给我爹的亲笔信!”涂世谦的儿子帮着叫道。
如果是真的,这事就不能马虎了,几个解放军干部忙叫涂世谦的儿子去拿。
过了不多久,涂世谦的儿子气喘吁吁地拿来一封信,信纸皱皱巴巴的,只有几句话。意思却很明白,感谢涂世谦给解放军带路,将来解放了,涂世谦可以凭此信作为立功证据。
因为种种原因,那位解放军师长的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只知道是陈赓的部下,那时陈赓是解放南昌的解放军第四兵团的司令员。
细细询问,几位解放军干部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解放南昌的战斗打响后,一支解放军部队路况不熟,找到涂世谦,涂世谦便领着他们沿水路来到谢埠参加战斗。为感谢涂世谦,解放军师长在行军途中,匆匆写下了这封信。
如今,这封信俨然成为了涂世谦的“免死金牌”。几个解放军干部商量了一番,当即免去了涂世谦的死刑。1971年,一场龙卷风席卷涂家村,村中祠堂的墙倒塌,涂世谦不幸遇难,关于这封信的所在,据说放进了涂世谦的棺材里。五六年前,《江南都市报》上还刊登过涂世谦的事迹,一封信救了一条命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道,传为美谈。




破天修魔 毛主席和“828”宾馆
座落在南昌县银三角境内的“828”宾馆,因为一代伟人**主席的入住,而名扬天下。这座宾馆始建于1969年8月28日,宾馆也因此得名,其前身是江西省委南郊招待所,共包含有6栋楼,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5、6”表示。
“828”宾馆四周为小丘陵,沿公路的山梁很自然地挡住了路人的视线,除非高空侦察,外面的人很难发现这里。翠绿的树木,茂密的灌木,环境幽静,景色宜人,素有“江西中南海”美誉。从外表看,“828”宾馆很普通,楼房都是民房式的,但是人字形的屋顶、长方形的架构显得室内极为宽敞,门前大树上竖立着高高的避雷针,居住其中,呼吸舒畅,冬暖夏凉。
1970年8月17日、1970年9月9日、1971年8月30日、1975年2月4日,**先后四次下榻这里。当时,全国各地都兴起建设**考察休憩地的热潮,像这种专门用来招待**和其他****高层领导人的宾馆,多达六七十处。**先后四次下榻“828”宾馆,可见他对“828”宾馆的喜爱。
历史烟云散尽,大地沧桑巨变,“828”宾馆现已开发成为南昌翠林高尔夫度假酒店,占地面积1000余亩,绿地覆盖率达到93%。四十多年过去,作为一代伟人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南昌翠林高尔夫度假酒店”保留了“828”宾馆原有的一部分风貌,**居住过的“1号楼”,迄今内部摆设原封不动,让南来北往的游客既可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知识,近距离感受伟人小生活里的大情怀,又满足了好奇和探秘的心理,亲睹为快。
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在“828”宾馆考察、居住。1986年10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会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也看上了“828”宾馆的优美景致,在此下榻。如此多的中外领导人的集中到访、下榻,造就了“828”响彻中外的美誉,历久弥新。




破天修魔 广结善缘莲池寺
位于银三角互通立交桥旁边的莲池寺,原名祖师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宏伟壮观,面积达到五千多平方米。
来到莲池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镌刻有寺名的高大牌头,牌头的左右两边题着“莲台虽小****可载万世乾坤,池潭不深菩提广结善缘信果”。右侧还砌着奠基的石碑,清晰地记载着“2013年7月26日”这个令横岗村民欢欣鼓舞的日子。
莲池寺原址因为国家政策被“828”宾馆征用,2010年搬迁至银三角互通立交桥旁边,毗邻银河城,于2013年7月26日全部配套设施建设完毕。实际上,这并不是莲池寺首次重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莲池寺毁于日本鬼子的暴行,被一把火烧毁,1995年在原址重建,并更名为“莲池寺”。
莲池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两层结构的楼阁,供奉着“过去、现在、未来”三尊大佛。每当佛祖诞辰这天,便有来自各地的香客前来祈福,一般都在百人以上。与别的小寺庙不同,莲池寺除了有一位住持,还有一位监院。闲暇时日,村中一些信佛的老年人都会到莲池寺来听住持诵经,参加寺里的一些佛事。
大雄宝殿的右侧还有一个客堂,供奉着西方三圣阿弥陀、观世音、大势至。不论大雄宝殿还是客堂,终年香火不断。这里地方宽敞,环境优美,最主要的是交通便利,自然吸引了众多香客。正如牌头对联上写的那样广结善缘信果,莲池寺正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善男信女。




破天修魔 百年桂林寺 千里香火盛
说起桂林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敷林村民,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也只能模糊地认定,桂林寺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乐文移动网认定的根据,乃是因为桂林寺旁边,隔一条马路,有一株古樟树,其树干直径达两米多,树龄估摸着能有个几百年。
老一辈的口耳相传中,桂林寺和这株古樟树应该是同一时期的,甚至桂林寺的历史远比古樟树的历史更为悠久。几年前,一场意外之火烧毁了古樟树,让敷林村民扼腕叹息了许久。
现在的桂林寺,是在老寺前面建造起来的。老寺的遗迹还在,是前后两幢青砖小屋,小屋中置几个泥塑佛像。相比老寺,新建的桂林寺宝相庄严,香火终年不断,俨然一处佛家胜地。
走进新桂林寺,目之所及,三处主体结构尽收眼底。红墙红瓦的正殿,门楣上镌刻着“桂林古”四个烫金大字,供奉着“大王、二王、三王”三尊佛像,传说他们为三兄弟,为敷林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殿前面隔一个宽阔的场地是观音殿,场地中安放着香炉,右侧是三圣殿,皆是雕梁画栋,显得庄严而神圣。殿中香烟缭绕,如梦似幻,置身其中,让人飘飘欲仙。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桂林寺除了有着一位住持常居寺中外,还长年累月有十几个善男信女到寺中吃斋念佛。这些人中,多半是敷林村民,也有外地人,像村中小学的一位女教师,是青云谱人,却也常来寺中,参加一些佛事。
桂林寺香火之盛,也带动了敷林村民礼佛、敬佛之心愈诚,村民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桂林寺上香祈福。像菩萨生日的时候,一些在外的村民,不远千里都会赶回家中参加庆祝活动,小小的寺中院落里,人头攒动,足有三五百人之多。
恰逢国运昌盛,老百姓生活富足,桂林寺的来历虽已不可考,但在这么多善男信女的操持下,桂林寺的传承一定不会断绝,香火必定更加旺盛。


1...75767778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