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神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乔尼小样儿
饭大慧哈哈一笑道:“老朱,我们也要为娘子关的长治久安做贡献,胡先生要尽到地主之谊,下午陪我们风景去。”
“好说好说!”胡杨岳瞄着李国楼,心里打着小鼓,不知是否邀请李国楼去风景?府里豢养的胡姬是否要请李国楼玩,又或者送一个胡姬伺候李国楼,待会儿问一下饭师爷。
三日后,李字营开拔,在随在军队后面出现商队,多是李国楼在娘子关休整时认识的胡贾商人,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商机无限,这让李字营车队的队列越发庞大。
晚清神捕 第466章 李字营行军
一月初,李字营踏入甘肃地界,地高气廖,与平原大异其趣,广褁无垠的黄土高坡上草树稀疏,荒寒复又苍凉。极目所处沟坎坡垴千丘万壑,或白杨丛林孤树峭拔而立,或荆棘丛生荒草连岗起伏,绵绵无际遥接地平处都极少见村落房舍,只见一片片的枯叶随风掠过,卷起干燥的沙土。
放羊的老汉、村童打着赤膊,却披着老羊皮袄,腰间绑着一根草绳,吆天呼地唱着信天游,更显狂野辽阔天廖气清。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亲人到陕甘。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实力壮。千家万户哎嗨哎嗨哟,把门开哎嗨哎嗨哟,快把那亲人迎进来,依儿呀儿来吧哟。
热腾腾的油糕哎嗨哎嗨哟,端上桌哎嗨哎嗨哟,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依儿呀儿来吧哟。
满开的乌云哎嗨哎嗨哟,风吹散哎嗨哎嗨哟,左大帅来的晴了天,依儿呀儿来吧哟。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左大帅领导咱打江山!左大帅领导咱打江山!”
歌词好似新编的词,套上原有的曲,意境一样苍凉悠远。
“找件冬衣给他。”李国楼一挥马鞭,继续往前赶路,进入甘肃地界沿途都是乞讨的村民,见军队路过,好似见大救星了。
身旁马德全从马车里翻出一件半新的棉袄,扔给唱信天游的羊倌,又递上一吊铜钱,说道:“老哥,倒是会拍马屁,可惜我家主公不姓左,不然今儿你就发了。”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是否要人带路,我的羊肥着呢,你们要不要几只?”羊倌不停的作揖,还未死心,眼含激动的泪花,一张老脸布满褶子。出马德全粗犷的脸有些像苦出身的人,跟在战马旁边不肯就此罢休。
着四周早已麻木的表情,马德全残存的善心流露,说道:“羊倌,带路就免了,已经有人了。就挑最肥的羊,买二只,多少钱?”
马德全从马鞍旁取出一个袋子,拿出铜钱和羊倌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其他马车边上一名村童也在要钱,这一老一少羊倌其实是是村庄的暗哨,若是军爷抢掠,顺手牵羊,便先送上六只羊,买地方平安。若是遇见爱民如子的楚军,村民就会出动,做点小生意。
一些村民见了李子营军队,军容整齐,尚且对村民和善。见大队人马滚滚而来,乡绅村民们个个都是得目瞪口呆,很多人叹道:“真不愧为京师来的军爷,皇上的队伍爱民如子啊。”
一些穿着破烂的当地青壮,见到李字营军容鼎盛,从未见过的洋枪洋炮都有,又听说了李字营的待遇后,都是心动不己,很多人围在路旁,要求加入李字营。村里的几名乡绅出“饭师爷”权力大,便竭力恳请“饭师爷”帮助四道岗的村民。猎户方志勇带着两条猎犬,扛着一把土枪特别显眼,很高兴被前哨队相中,成为游骑的一员。
李子营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加入的,大多数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但一路上已经收入一些流民、村民,约有百来人。“饭师爷”一番挑选,便在四道岗收留了五名小伙子。
见这批军爷给钱,更有一些村民从家里拿出积存的中草药冬虫、夏草、当归、党参、甘草以及一些存货枣子、蕨菜、厥麻、辣椒等物品,放置在藤条筐里,开始和中午歇脚的车队军爷做起生意。
生意倒也不错,总有一些军爷购买一些特产,准备晚上打牙祭。
李国楼正站在一棵大树旁撒尿,前哨官刀鞘云打马而来,脸色是那样古怪,好似有难言之隐,李国楼白眼道:“刀把子,前面有何事?”
“嘿嘿!李大人遇见怪事了,这里的娘们就穿一件羊皮袄,里面什么也没有,问我们兄弟感兴趣否?我这不是请示来了。”刀鞘云眉毛上挑,一幅跃跃欲试的表情,有娘们主动送上门,还那么便宜。若不是怕违反军令,弟兄们早就上了。
李国楼恶狠狠瞪眼刀鞘云,想怒斥“马贼”狗改不了吃屎,可一想这是男人正常需求,他能随身携带一位贴身丫鬟,晚上睡热炕头,别人可没有这个福份。不让这二十名“马贼”开荤,就会违反军纪,张弛有度的长官,才能赢得人心。
压低声:“刀把子,给我听清楚了,晚上六点以前给我回宿营地,若赶不回来,小心尔的狗头。”
“嘿嘿!李大人放心吧,我喜欢速战速决。”刀鞘云打马如飞,调转马头就走,急吼吼的样子,让人以为军务紧急。一路风餐露宿虽然辛苦,可遇见一位通情达理的长官,让他觉得不虚此行,手下的弟兄对此行没有怨言,士为知己者死。
翌日,广博的大地上见一支骑兵滚滚而来,旗号并不是左大帅的楚军人马。当地的百姓还有商户见是一支陌生的客军,没有不怕的人,像波涛汹涌的浪花一样,募地散开了,都远远的逃了开去。一片呼儿唤女声,很多商铺更是连忙关门,连生意也不做了,官爷的生意,做成一桩,亏一桩,还是不做为妙。
镇城上的守城士卒,虽说他们早得到消息,这是一支过境的友军,不过见到李字营的气势。还是一片紧张,人人凝神戒备。不过见这支军队并没有什么动静,只是穿行而过,对百姓秋毫不犯。
当地百姓们才回过神来,远远的挤在一旁,商铺也重新开门。很多人一边,还一边惊叹,这是哪来的一支军队?见一面面李字旗迎风招展,军人穿着打扮好奇怪,不像是大清的军队。
可又是枪又是炮,怎么数百骑兵还手持突刺枪?好似年画上的门神,凶神恶煞的不苟言笑,比左大帅的军兵还精锐。终于一名见闻颇广的商人醒悟过来,打开商铺大门,吼道:“乡亲们,常山赵子龙来啦!这里小李子的队伍啊。”
“赵子龙”“小李子”好似一道晴天霹雳,让听惯说书的百姓回过神来,大街上人声鼎沸,适才逃散的百姓聚拢过来,足不出户的小娘子也含着春色,迈着三寸金莲来热闹了。
李国楼骑在风雪雷电驹原本就很好相认,果然指指点点的百姓都认出他来了,赞许之色评头论足,“嗯!果然像常山赵子龙,是赵子龙转世,我们大清固若金汤。”
“小李子拍案惊奇,我喜欢大爱无疆这段!”一名泼皮嬉皮笑脸叫道。
“洋妞,让我们呀!”百姓尚且不甘心,提出过分的要求。
“李大人,住一晚上吧!我们这里不收钱。官爷进来嘛,很便宜的呀。”街道边上一座怡春院的二楼窗户打开,老鸨以及一群打扮花枝招展的妓女展开怀抱,抖动手中的花手帕,丰胸都跃出窗沿,展示傲然的胸怀。
李字营的将士们习惯成自然,神色凝重,不被外界所烦扰,保持惯有的脚步,继续向前进,把一座陌生的城镇抛在身后。
在这座李国楼叫不出名字的城镇,他只是送给带路的守官一只铜胎画珐琅鼻烟壶,算是带路的辛苦费。不过就是一只小小的鼻烟壶,也变成一座城镇的宝物,供奉在子龙庙的神龛里。李字营就这样行军,好似每座茶馆、每座妓院、每座饭馆、每座客栈,李国楼都住过,给地方带来无尽的传说故事。
人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很少见有良家男子,主动要求从军的。不过李字营行军之中,总有穿着破烂的年轻人跟上队伍,推着沉重的炮车,一定要帮忙,还要一路帮到底,见一名像是当官的人,就要求参军,这种的情况每天都有发生。
着大冬天身上绑着稻草当衣服的贫苦农民,让人怜悯也让人愤慨,不平的世界理应打破,已经凭临死亡线的贫民,不是死亡,就是劫掠。像这种当兵还不合格的孱弱百姓,李字营也收留一些,先让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把身体机能恢复过来,至少也要像个人样。慢慢的民夫人数又多了四百多人,而笑容终于回到这群人身上,自信也会成为李字营一员。
600名新武堂学生兵扛着枪,背着弹夹,负重25斤,每天平均行军40里地,还可以轮流骑马、坐车。吃得好睡得好,没有急行军的困苦,经过一路的锤炼,体格更加强健,风雪没有压垮新武堂学生的脊梁,在冰天雪地里快速成长起来,征服一座又一座山梁,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列。
每一天晚上,校官依然要让学生兵读书、习字,每一天宿营都留下李国楼讲课的身影。
大同总兵刘求正的儿子刘光才已经加入新武堂,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坐在炕上,听着李国楼见解忠君爱国思想的重要性。一座房间三面的土炕上都是坐着的学生兵,一座房间就是一间课堂,殷殷期盼每名学生兵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
“同学们,要知道我们浴血疆场是为了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战?当祖国需要你时,你是否当得起国家对你的期盼。祖国两字是不容亵渎的,领土完整才有民族独立精神。为祖国开疆辟土是我们热血男儿应尽的职责,更别说对那些分裂祖国的叛徒,要把叛徒毫不留情的消灭光。建设一个统一、完整、自强、求富的大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把一身奉献给祖国,没有民族之见,没有门户之见,没有高低之分,我们是团结在一面旗子下的新武堂战士,团结在忠君爱国的这面旗子下(掌声大作)。恪尽职守,浴血奋战,有理想、有道德、有血性、有追求,把爱国主义思想发扬光大。让每一名战士懂得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无往而不胜。你们以后都是带兵之人,要懂得思想教育和战术课、实战课同样重要,战术课、操练课好似人的两条腿,人有了二条腿就能够走路,还能站得稳,但靠什么支撑两条腿?是靠人的脑子。思想教育就是指挥人的脑袋瓜子的玩意(笑声阵阵),你们别笑,叛军动不动诋毁大清的名誉,还要挑起民族仇恨,回乱杀汉人、满人。而造反派又搬出老黄历说满人杀汉人、回人,这就要我们好生思考,孰对孰错,踏错一步万劫不复。汉人难道不杀汉人了吗?建立一个新王朝都要杀个天昏地暗,改朝换代换个皇帝,不杀个血海横流,尸骨如山,会停下来吗?所以你们千万不要被妖言迷惑,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把一个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国楼停顿下来,不吐不快,虽然这些话有些反动,但民族主义情绪蔓延才是回乱之源,各个民族都想恢复祖上的光荣,建立祖辈一样的辉煌帝国。这次是回人,下一次就是汉人,再下一次呢?到底哪个是正义的,哪个是反动呢?若是民族主义是正确的,也不需要镇压各个民族起义,就让大清四分五裂,变成五代十国时那样,城头变幻大王旗。所以各个民族团结才是根本,抛开过去的历史,忘记血腥的杀戮,别让大清在一次又一次内耗上变成软弱可欺的东亚病夫。以一名大清人引以为傲,替大清开疆辟土,建立功勋伟业。
对于民族仇恨,哪名汉人没听过几句?有的人虽然年轻,但祖辈一代又一代相授早已刻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而已。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是对是错?是该牢记,还是该复仇?
但今晚李国楼对他们说了,到底如何待各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抛开过去历史,展望共同的未来,大清各民族和睦相处,抛弃狭义的民族主义,团结在一面旗子下,为了祖国昌盛,领土完整,奉献所有力量,以一名大清人引以为傲。绝对是震撼人心的话语,不敢触及的灵魂深处第一次被打动,着李国楼的目光是那么炙热,受人尊敬的师座李国楼敢说敢当,不愧为新武堂的灵魂。
晚清神捕 第467章 野外宿营地
李字营到达陕甘地区之后,地广人稀,一个城镇离下一个城镇很远,时有露宿在野外的时候。严寒的冬季,将士们围在火堆前烤火取暖,长夜漫漫,月影稀疏。能听见野狼在高岗上嚎叫,营门明哨外,营墙处的还有暗哨,李字营参照楚营军制,不敢有稍许懈怠。车辆围在外圈,当做防护墙,营地四周外点燃一堆堆火堆,不让野狼以及心怀叵测的叛军偷袭营地的机会。
已经进入交战区,冬季有无数支流窜抢掠的乱军出没,虽然这里属于大清军队控制区域,但说不准就有叛军来捞一票。小股的运输队,经常会被熟悉地理的叛军伏击。
一路行军李字营遇见过零星的劫匪,但大多数时候劫匪一怎么多人的车队,都不敢下手。只是远远的观望,见没有漏洞可以钻,跟随几日便打马离开了。有的劫匪临走还有朝天开一枪,算是分手礼。
刀鞘云带领的前哨队还遇见要买路钱的劫匪,在师出同门份上,都给些小钱把小股的劫匪打发走了。
还遇见过向车队开枪的劫匪,李字营有一人被冷枪打死,四人受伤的经历。对于这种敢惹李字营的劫匪,李字营的官兵同仇敌忾,直接用排枪回击,让劫匪懂得000米以外,李字营神枪手也能取人性命,骑马逃跑是逃不了的。
还曾发生马匹受惊,民夫被马踩死的事件,以及一个学生兵不小心掉入沟堑里摔死。至于开小差逃跑这种倒是没有发生过,荒郊野地跟随大部队行军,野狼不会来找死。独自一人的话,狼群随时会冲上来要人命。
扎营地离不开水源,黄土高坡有许多沟壑,形成一道道山谷和河流,每个地方都有当地官府或者驻扎的军队提供向导,所以李字营没有走过冤枉路。宿营时一个是搭建简易住所,把车辆围成数圈,作为战斗时的工事,另外把牛马、骆驼也围起来,不让牲口逃跑。
每一队三十人统管伙食,烧一大锅热汤,把杂七杂八的食物扔进汤里,每次都要放些辣椒,大杂烩汤是主菜。来到甘肃之后主食,不再是陕西人喜欢吃的锅盔,而是吃一种馕,一种面饼,在家里有专门的烤炉。但行军时就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将馕埋在火堆下,大约两刻钟,馕就可以取出来吃了。馕比锅盔好吃一点,就是离不开烘烤。如果需要隐蔽踪影的话,还是还改变口粮。
现在一队将士围在火堆旁,一面烤火一面喝热汤,把馕撕扯成一小块,沾点汤水,塞入嘴里咀嚼。热气腾腾的火堆旁,将士们把大衣都脱了,行军是能吃到热汤、肉食、蔬菜,还能吃饱已经满足了。
刚开始行军的那些天,每个人脚底都会出水泡。这行军一双脚最重要,故此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洗脚,用针把水泡挑破,涂一些药油。通过这些天的行军,每个人都磨出一层又一层老茧,不会为一双脚烦恼了。
晚饭过后,李国楼带着戈什哈马德全、小石头、马亮和傅国重巡营,他还是老习惯手持一根马鞭,做错事的人就会挨鞭子。军纪严酷,打骂下属是常事。对手下严厉,疾言吝色,这样手下人才会有敬畏之意。小事做错还有改过的机会,若犯大错,人头落地超能建筑师。
军营里不能随意走动,见李国楼一行人走来,放哨的四名士卒立刻行军礼,喝道:“董志原。”
“杀敌报国。”李国楼一挥马鞭算是回礼,向四名面向四个方向站岗的士卒。
这种站岗的方式是李国楼想出来的,敌人喜欢偷袭,对站岗的哨兵会凭借夜色以及视线的死角采取悄悄潜至哨兵身边,而后敌人突袭站岗的哨兵,这种偷袭方式屡试不爽,成功率很高。故此李国楼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站岗方式,一个哨卡安排四名哨兵,面向四个方向,这样想偷袭的敌人,就不容易靠近士兵。果然李字营运用这种站岗放哨方式,一路之上,还没有被敌人杀死过岗哨,夜里值守不再是一件危险重重的差事。
让李字营将士们不由得佩服李国楼善于动脑筋,堵住自身的漏洞。连从军队里退下来,重新在李国楼这里上岗的傅国重对这种站岗方式赞赏有加,觉得可以在战时的军队里大加推广。
那群自动跟随李字营的沿途的流民、村民已有600多人,在野外露宿时候,不与李字营官兵驻扎在一起,而是另辟一处空地,让他们独自住宿。对于这批人,让李国楼感觉就是鸡肋。很多不知来历的人聚在一起,不知会给他带来什么灾祸?有些人心怀叵测,混进李字营,有不可告人目的。
有些流民参加过叛乱,甚至有些流民是叛军的探子,大多数汉人没有信仰,见寺庙就磕头,有奶便是娘的主。在战乱区能活到至今的人,认过好多主子。而他绝不是最后一位主子,李国楼才不会相信那些新加入李字营的流民、村民。特别是越靠近敌占区收容的流民,这两天就收留了00多流民,他倒要一手无寸铁的“流民”能玩出什么幺蛾子。
前些天还遇见零星的劫匪游荡在车队附近,这两天突然平静了,沿途除了遇见哨所的官兵,没有见过劫匪出现过。黄土高坡沟壑丛生,荆棘茂盛,上去道路被官兵控制,但不为人知的羊肠小道,不为外人所知。
叛军对于李字营理应重视,零碎的李字营消息总会掌握一些,会不会对李字营发起突袭呢?李国楼喜欢把问题考虑透彻,慢慢走向商队的宿营处。
商队的宿营地里,00多人商户的车队放置在中军位子,商人、伙计也有枪械,但枪械比较陈旧,李国楼处于对他们的安全负责,故让商队居于中军位子。
《财茂堂》的东家胡杨岳见李国楼来他们,急忙快步上去迎接,已经和李国楼熟悉了,颇为随意的说道:“李大人,这么晚还不歇息?”
李国楼听出弦外之意,不就是他和婉娘晚上干的那点事,男人都感兴趣吗?嫣然而笑道:太忙了,没时间休息。胡先生,来叫你开一个军事会议,你和小杨跟我走。”
胡杨岳听李国楼说得随和,但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头上,压力是很大的。便和商队的人交代几句,带着年轻的管事杨钊,跟随在李国楼身后,向河边的一颗大柳树走去。
黑沉沉的夜色里营内将士,大多休息,只有一些巡营的哨兵,还在巡逻,见到李国楼等人过来,一个哨兵喝道:“站住,是谁?”
李国楼道:“押运使李国楼。”
军事会议就在一堆火前举行,外面放了三道警戒线,李字营的队官级别以上的人都来了,约有八十多人,都站在李国楼四周,不知这么晚押运使大人找他们有何大事要说?
李国楼开门见山道:“诸位,现在我们离前线已经很近了,大约还有十二天的路程。这里也是叛军抢掠的重灾区,我们不得不防。被偷袭的可能性超过三成,在敌人突然向我们车队发起偷袭时,我们要做出最妥善的应急方式,不给敌人可乘之机。我们这么长的队伍该如何减少损失?还要把敌人的马队尽可能的打痛,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发挥力量,拧成一股绳。而不是惊慌的四处躲避,胡乱开枪,形不成杀伤力。要知道敌人的马队冲到我们面前的话,我们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喜家有女。所以我宣布,明天进行一场实战演习,检验一下我们李字营的战斗力。”
“是!”一听说明天实战演练,每一名军官以及民夫的头目都变得意气奋发,好久没有听见枪炮声,枪炮都要生锈了,是该活动一下筋骨。
“好!明天的战斗指挥,以每一队为一个作战团体,相邻的各小队如何配合,如何布防?由哨长自行制定。营官、督队官给每一队评分,我要到每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对于手下人毫不质疑的听令,以及隐约可见的杀气,颇感欣慰。李字营的将士们已有战斗的觉悟,战争能让新武堂学生飞速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西山健锐营养育兵姚斌,也在会议的行列之中,他被李国楼委任为队官,管辖那三十名养育兵。见连那些长夫也有毛瑟枪,新武堂的学生兵早已抗着毛瑟枪,一路在养育兵面前炫耀。那个苏元春已经佩戴一把精致的左轮手枪了,而他们三十名养育兵直到现在还扛着燧发枪,西山健锐营养育兵早就在背后骂娘了,明天军事演习,岂不是养育兵让丢人吗?
“报告李学政,我们西山健锐营养育兵不是后娘养的,希望李学政一视同仁,给我们换装备。”姚斌按耐不住了,跨前一步行军礼。
“姚队官,用枪不在于好坏,你们养育兵习惯使用燧发枪,还是先用称手的武器,好生表现,等回去了,每人赠予你们一把左轮手枪。”
“是!”姚斌高高兴兴离开,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弟兄们,手里拿着一份油印的作战大纲。这份大纲是群策群力,由校官制定的一些战场应变措施,这样发生突发事件,人就不会脑袋一片空白,在战争中学习打仗,也要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见那些穷棒子长夫跃跃欲试的样子,胡杨岳内心波澜起伏,他的商队也有很强的战斗力,哪能居中做缩头乌龟,抢着说道:“李学政,我们商队要求参加演练,保证听令行事。”
“好!胡先生锻炼一下有好处,人都有本能反应,战斗演练就是让人瞬间作出正确的选择。”李国楼让胡杨岳参加军事会议,就是要提升商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团队里每个人都发挥作用
军官们各自回营,四周慢慢平静下来,李国楼低声道:“给我盯紧那些流民,不要怕麻烦,明天按照花名册给我点名,我今晚会有人溜走。”
“是!我明天一早,亲自去点名。”饭大慧惊讶,瞪大眼睛向李国楼,原来李国楼不是心血来潮,危险随时随地迫近,那群口称饭师爷是“大救星”的人,其中隐藏杀机,竟尔想要他们的命。万幸跟随了一名“神捕”,这一次他不会命丧疆场。
“若是有人逃跑了,谁和那个人一起来投效的人,抓起来赶走。还有在那些流民里组成一伍为一组的连坐法,谁散布谣言,而知情不报的人,一起处罚。谁敢闹事,就让他滚蛋。李字营的军规应该严苛起来,对人别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李国楼对手下几名心腹,秘密叮嘱一番,准备明天早上就付诸行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