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皇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肖某某
那使者奉了秀山王的命令,来给这对父子送上这份重礼,代价是从此以后大周奉楚国为宗主国。这真真是狮子大开口,但唯其如此,永泰亲王才敢相信秀山王真的会帮自己。可以想象,监国公主绝不可能如他这样答应如此条件。
陷阱!这是个陷阱啊!转过抄手游廊,云阶就在眼前,永泰亲王猛提一口气,却不料斜刺里冲出一个人,一脚将他绊倒在地。他摔了个嘴啃泥,脸都跌肿了。他的近卫们怒斥出声,与对方带来的人马两相对峙。(未完待续)
富贵皇华 第五十九章 通敌卖国
云阶不远处,堵住抄手游廊拐角的这人好整以暇地问:“王叔,急急慌慌地您这是要去哪儿?”
永泰亲王艰难抬起头,在近卫的搀扶下好容易站稳,咬牙切齿地骂:“武宏嗣!你好大的狗胆!快给本王让开!”
话刚说完,他便听见一声接一声的钟响,这是乾安宫召开大朝会的召集钟声。他眼前一黑,晚了,已经晚了!小皇帝已经等在了乾安宫里,等着宣布监国公主的死讯,等着重掌大权!
他挣扎着仍然要走,趁着朝臣们赶到皇宫需要的不短时间,此事或者还有可为之处。但武宏嗣和他身边的灰袍卫们牢牢守住了地方,双方大打出手。
永泰亲王搏了命地想逃出去,可惜亲卫们不敌灰袍卫。心中狠戾之气大作,他悍然吹响了哨声,让埋伏在澄心殿偏殿外面的人动手。他知事已败露,如今只能抓几个人质在手,看看是否还有逃脱的可能。
武宏嗣挥挥手,内卫们如潮水般的退开,他在众人重重保护中冷笑着说:“王叔,小侄劝您还是消停些的好。所有的一切都尽在姑姑的掌握之中,现在姑姑并不想要您的命。您可千万别自寻死路,也祸害了太贵太妃和一府家眷!”
永泰亲王置若罔闻,继续用力地吹哨,他还希望远在乾宁宫的小皇帝也能听见他这示警哨声。而不负他所盼,四处皆有尖利哨音响起,哪怕只是一两声,也足够一一传递到乾宁宫。这是他和小皇帝约好的信号,倘若功败垂成,他们便按原计划逃亡。
武宏嗣却有恃无恐。抱胸等待,直到永泰亲王放下哨子,他才笑道:“吹累了是吧?王叔,那就随小侄走吧。料想不过三五日,永和王叔就会将您的家小给送回京城,让您一家团聚。”
“你说什么?”永泰亲王眼前一黑,却仍然不相信。“九弟怎么会背叛本王?”
“他怕死!在您的命和他的命之间。他当然会选他自己的命!”武宏嗣嘲讽道,“您根本就不该将这般大事交给他那样的人!按姑姑的话来说,永和王叔就是您的猪队友。帮不了忙。专会拖后腿,必要时还会反给您捅上狠狠一刀。”
“哈,对了!”武宏嗣嘻嘻笑道,“您与楚国秀山王的来往书信。秀山王交给了姑姑一部份,另一部分您可知是谁交出来的?是您的长嫡子。远嗣堂兄哦!”
永泰亲王心中一阵沸腾。如今,武远嗣是他唯一的嫡子,他自然改变了以前的打算转而好好栽培这个亏欠良多的儿子。武远嗣也表现得非常孝顺懂事,但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儿子居然会出卖他!
武宏嗣又道:“王叔,通敌卖国,这般大的罪名。您可怎么担得起?!您怎么让您的家小担得起?!哪怕是皇上,他也担不起啊!幸好远嗣堂兄对大周忠心不二。否则以如今大周的煌煌声威,却要对楚国俯首称臣,大周列祖列宗地下有灵,恐怕会气得活过来狠狠掐死您这个不孝子!”
永泰亲王咽下喉中涌上的鲜血,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半响,他才喃喃道:“这些都是本王的主意,与皇上无关。”他睁开满是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武宏嗣,低声道,“宏儿,幼时,你与皇上情份不薄,求你饶他一命!”
武宏嗣低笑出声,挥手示意内卫们将永泰亲王一干人等都绑缚起来,押着他们往乾宁宫而去。永泰亲王心中冰冷,已经再没有侥幸心理。
钟响之后,朝臣们来得很快,很齐。不多时,乾安宫偌大的宫殿里就站满了人。小皇帝坐在高高的龙座之上,志得意满。他轻轻抚摸着龙座扶手上精雕细刻的腾龙图案,想象着他重掌大权之后要如何如何如之何。正想得开心,他猛然听见高呼:“监国公主驾到,群臣跪迎!”
小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什么?监国公主驾到?她明明已经死了,怎么驾到?!
乾安宫大门敞开,朝阳将金子般的光芒直射入内,缓缓走进大殿的这个人便像身披金帛一般,威仪赫赫。小皇帝的身体僵直在龙座之上,眼睛越瞪越大,方才还起伏澎湃的心潮彻底平静下来,一点一点地冷下去。
除去享有见帝不拜特权的臣子,其余朝臣跪倒叩首行礼,齐声高呼:“微臣拜见监国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武令媺淡淡道:“诸位臣工免礼平身。”众臣便起身,目光追随着她慢慢向上首移动。在第六重玉阶之上,原本已经搬走的八龙金座重新被搬了回来,正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置。小皇帝的脸色已经不是惊恐万状,而是惊骇欲倒了。
来至第六重玉阶之上,武令媺向小皇帝敛襟一福,柔声道:“给皇上请安,皇上的脸色如此难看,可是昨夜没有安置好?”
小皇帝的嘴唇动了动,却半个字都无法挤出来。武令媺见他不答,微微一笑又道:“太皇太后日前向孤抱怨,说皇上被新进的妃嫔迷住了眼,连龙体也不顾了。孤原本还不相信,今日一见皇上,倒是不敢不信。良全公公。”
季良全躬身应道:“殿下,请您吩咐。”
“将喜妃、欢美人、乐选侍杖毙。”武令媺轻描淡写道,“免得她们总是狐媚着皇上想些不该想的东西,做些不该做的事儿。喜妃的娘家定州朱氏,抄没家产,诛尽三族,其余六族男丁流放,女眷发卖为婢。”
“小皇姑……”小皇帝突然声嘶力竭地咆哮一声,从龙座之上腾地站起身,并指指着武令媺厉声喝问,“你是谁?竟敢冒充朕的小皇姑?!”
武令媺偏头看了看小皇帝,挥手示意宫人将东西呈上来:“皇上有如此疑问,孤不奇怪,想来是被这东西给蒙蔽了。良全公公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小皇帝的眼睛瞪得越发大。那明明是他让心腹宫人捧着的装有“武令媺”头颅的木匣,怎么到了小皇姑手上?木匣被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武令媺”头颅被季良全小心翼翼地捧到了玉盘之上,供群臣观摩。
这个头颅真的极像武令媺本人,那大睁的眼睛里清楚地写着死不瞑目。群臣一见哗然,个别胆小的根本不敢再看,就算胆大者也心中直冒凉气。立时清楚今日为何小皇帝会到乾安宫来。
武令媺对小皇帝温言道:“皇上。请看。”季良全伸出一根手指,在这头颅的前额朱砂痣上轻轻一抹,那颗失了颜色的红痣便随着他的手指化成了一缕血水。从额前消失无踪。
小皇帝跌坐到龙座之上,心如死灰,却还想着补救,勉强扯出一个难看之极的笑脸。道:“朕真真是被骗住了,还好小皇姑您没事。您不知道。朕听说您出了事儿,伤心得哭了一宿呢。”
“皇上您的关心真是令臣感激涕零。”武令媺又问,“还请问皇上,是谁胆大包天。居然敢如此戏弄您?”
迎着武令媺冰冷眼神,小皇帝闭上眼睛,低声道:“是永泰王叔。是他将这个假头颅带来给朕的。”他忽然猛地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盯着武令媺道。“他说小皇姑您与楚国相勾结,不知意欲何为。小皇姑,您此次出京就真的只是荣养?”
武令媺笑了笑,转身面对众臣,站直身体,傲然道:“孤确实秘密会见了楚国幼帝派来的特使,楚幼帝愿意奉大周为宗主国,年年称臣、岁岁纳贡!”
大周众臣大喜,又跪地齐贺一番。武令媺抬手示意众臣收声,冷笑道:“如今我大周威临四海,连楚国这个老宿敌都愿意俯首称臣。却没想到,武氏宗族居然会有通敌卖国的不孝子孙!楚幼帝为显诚意,特意送来了几封永泰亲王与秀山王韩秀儿的来往书信。良全公公,当庭宣读!”
季良全将手中托盘交给随侍的小太监,从怀里摸出几封信,捡要紧关键的段落一一宣读。读毕,他又将这几封信让小太监交给几位辅臣、部堂高官、名将老帅们亲自观瞧。直将这些大周朝臣气得脸色涨红,一边看,一边大骂“不孝之极”、“卖国大贼”!
这还不算完,永泰亲王的长嫡子武远嗣大义灭亲,当殿举告其父通敌卖国的大罪,还称永泰亲王府里尚藏着几个楚国人。
小皇帝有如木雕泥塑,知道父王这就算完了。但只要父王将所有罪行都认下来,还能保住他。只要这次他不死,以后未必没有别的机会。
他正这样想着,却见六位辅臣齐齐跪倒,大声道:“监国公主殿下,还请上禀太皇太后,微臣等奉圣祖遗诏行使辅政之责,日夜不敢忘。当今圣上有负圣祖期望,竟与永泰亲王合谋作出通敌卖国之事,微臣等痛心不已,有愧于圣祖托付,特奉圣祖遗诏弹劾皇帝,请求太皇太后于宗室之中立另明君,保我大周江山永继、万世一系!”
小皇帝惊得呆住,正想分辨几句,却突然想起父王曾问他拿去私印之事。难不成,那些往来书信还盖着他的私印?父王留着这样的书信却瞒着他,意欲何为?
武令媺幽幽叹息一声,迈步走上第九重玉阶,将手里一封信递到小皇帝面前,万般无奈地说:“皇上,纵有千般不甘,您也不该出卖祖宗的大好江山啊!”
小皇帝木然呆坐,他看见这封信上确实盖着他的私印,上面的笔迹与他的笔迹毫无二致。但他可以摸着良心发誓,他绝对没有写下这封亲笔信。再怎么样,他也不可能会将如此重要证据落入楚国人之手。
“皇上的私印竟然自己不妥善保管,也别怪被人盖得到处都是。对了,宛澜托孤给皇上带话,她回家了。”武令媺低下头,贴在小皇帝耳边说,“她雅善丹青,也喜欢临摹名家书法,你不知道吗?这是她送你的大礼,你可喜欢?”
小皇帝如坠冰窖,一颗心碎成了千八百瓣。(未完待续)
富贵皇华 第六十章 鱼跃花开(大结局)
景泰二年八月初十,景泰帝下旨,永泰亲王通敌卖国罪名确凿,夺永泰亲王爵位,阖府被贬为庶人,抄没所有家产。且除去大义灭亲、举告有功的永泰亲王长嫡子武远嗣的妻儿之外,其余永泰亲王家眷皆处死。就连永泰亲王的生母太贵太妃都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而武远嗣被发往定梁军,有望戴罪立功。
永和亲王虽然是永泰亲王同谋,但也有大义灭亲、出首举告之功,故而永和亲王只是抄没所有家产,阖府被贬为庶人,全家无论男女老少皆流放至西疆,总算保下了一条小命。
若遇大赦,他们全家还有回京的可能。只是流放路途遥远,西疆那地方又是有名的凶地,若是时间长了,锦衣玉食的永和王府一众人等能否保住小命实在难说。事实上,在流放路上,永和亲王便遭遇了一场刺杀,一命呜呼。
这只是两个主谋的下场,他们的党羽还有如工部尚书这样的部堂高官、如定州刺史这般的封疆大吏,怎么查证如何处置,牵连的范围是宽还是窄,还有的争执商讨。
景泰二年九月初一,景泰帝以年幼多病为由,将退位诏书明发天下,表态要将皇位禅让出来。一国皇帝通敌卖国,实在是国之大耻辱,自然不会摆在明面上来说。以年幼多病为借口退位,也算是保全了一点皇族的颜面。
朝廷册封景泰帝为景泰亲王,在太宁城赐下亲王府。只不过,既然又年幼又多病,景泰亲王难免经常缠绵病榻,不过半年便病故离世。他到底是圣祖遗诏册立的新君。到底还是以皇帝仪制葬入皇陵,定庙号为“冲宗”,谥号孝冲皇帝。
这时候,究竟该立谁为新君,也差不多有眉目了。
圣祖的儿孙当中,能够继承皇位的还有不少人。这段时间,众臣心中都打着小主意。多有人想着盼着从龙大功。一时间。朝中群议汹汹,各位辅臣府第更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但禄亲王、祥郡王和永寿亲王接二连三上了奏章请辞,言明无才无能。实在不堪治国大事。且他们不仅替自己,还替他们的儿子断绝了被立为新帝的这条路。
于是,原本是圣祖的孙儿,如今被过继到了长英亲王一脉的武宏嗣进入众臣的视线。再加上。监国公主直接将永泰亲王通敌卖国一案以及清理永泰永和残留党羽之事尽皆交给他处理,众臣当中不甘心的也只能甘心了。
景泰亲王病故。懿亲王又不知所踪,孝宗一脉再度面临无人可承嗣的窘境。监国公主专门为了此事召开宗族大会,结果是武宏嗣再度被过继到孝宗名下,成为圣祖的嫡系血脉。并且商定。日后他的儿子里会有一人继承长英亲王一脉。
都到了这步田地,朝臣们哪还有不清楚的?几位辅臣领头,部堂高官老将老帅们紧跟其后。纷纷上书太皇太后,请求立武宏嗣为新君。
景泰三年四月初一。武宏嗣登基称帝,改年号元英,这一年便是元英元年。
登基之后,元英帝以自己还年幼为由,继续将国事委托于监国公主之手,并且不入宫居住,继续跟随监国公主起居。在依例的大封赏时,他给武令媺上了新的尊号——摄国。
从此,大周朝堂一片清明,再也没有了多余的不谐声音。摄国公主武令媺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她以一介女子之身掌控偌大的帝国,她也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为明确辅臣地位和待遇,继赐衣赐剑之后,她提议给七位辅臣再加虚衔——三公和三孤。三公者太师、太傅、太保,都为正一品;三孤者少师、少傅、少保,都是从一品。还专门为未来的太子留有从一品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及正二品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便太子恩赏东宫属官。
七位辅臣中,年高德劭的连尚介老大人和武国公罗元庆皆被赐以太保衔,长肃亲王、襄亲王则是少师衔,裴世纬、安叹卿为少傅,永寿亲王武宗厚为少保。但是,辅臣之任只有十年。十年之后,辅臣们只享受最终虚衔带来的待遇,不再拥有辅臣之权。
不久之后,武令媺又改革朝堂议政制度。她以三位文臣辅臣为核心设立内阁,另外再挑选两位文臣进入内阁议政。连尚介老大人被推举为第一任内阁首辅,次辅为长肃亲王。另外两位阁臣是礼部尚书徐兆中和吏部尚书郑云阁。
为彰显内阁大臣的地位,但凡入阁便赐予从一品的少保虚衔,享受少保待遇。朝臣们皆以阁老称呼这五位顶尖文臣。不过,内阁大臣任期只有四年,可以连选连任,但最多只能连任两次。推举内阁大臣的方法,暂时只有一个简单纲举,日后征集朝臣们的意见加以完善。甚至,内阁大臣的数量也不是不能再度增加。
于军事上,武令媺也设立了一个崭新的机构——军机都督府。军机都督府,负责大周军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无调兵权;朝廷的兵部则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两者之间相互制约。每逢战事,再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都督奉命出征,这样军权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大周的第一任军机都督府总督由罗元庆担任,安绥老帅任副总督,二人全面节制大周所有军队。四大边军大都督、金甲龙骧两军大将军和总管各地城卫戍备军的城卫大将军组成七位军机参赞,便由这九位组成大周的最高军事机构。府内诸官职如何设立,都有怎样的职属划分,还要一一明确到位。
如同内阁一般,军机都督府的各位将军,不是辅臣者都被赐予少保以上虚衔。之所以说以上,是因为安绥老帅被赐予了少师衔。安家出了一位少师,一位少傅。还有正率领定梁军向楚国诸属国伸出魔爪的定梁伯霍去疾,真真是军中大豪门。
而定梁军,虽然还未曾明确地位,但有摄国公主在,怎么也不会低。霍去疾的未来定然是军机都督府九大巨头之一,现如今他已经挂了军机副参赞之虚衔,是最年轻的副参赞。
军机都督府一设立。大周的武将们便沸腾了。他们都知道,大周一统天下的大战不日就要打响!
武令媺却还不想那么快开启一统天下之战,她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刺史们身上。元英三年。皇帝下圣旨,将各地刺史皆召进京陛见。这便拉开了改革大周地方制度的大序幕。
足足花费了两年功夫,大周全境撤州和刺史,被重新划分为四十二个省。刺史改称宣政使。其余郡县设置依旧,只是将原先的大州分割成省而已。
不光如此。宣政使的职责将只限定于民生经济诸政事,也不再有司法权,更不再对城卫戍备军有指挥权。
司法之事上,设提刑使。专管一省司法刑狱。
各地城卫戍备军最高将领被称为城卫使,平时听从军机都督府城卫大将军的号令管理和训练城卫戍备军,战事调兵作战则听从军机都督府派出的统军大将指挥。但各地城卫备军从小兵到军官的升级考核、战时的战功核算由城卫戍备军往上级呈报。由兵部审核。
大改革自上而下,地府官府也多有职位变动。大量的年轻官员被充入地方各级衙门。海州被分为三个省,代任海州刺史有一段时间的王辉祖任了其中一省的宣政使。身为通判辅助王辉祖、历练时间足够了的连喆勋也走马上任,成为大周最年轻的封疆大吏——中海省宣政使。
朝廷并没有厚此薄彼,除去内阁和军机都督府,各省三大巨头宣政使、城卫使和提刑使当中,都有政绩优异、才德兼备者被赐予少保衔。改革之初,打一棒子再加一把甜枣,有打有赏,是必须的。
而武令媺的改革不光光着眼于政局,她的着重点更在经济民生、在大周刚刚萌发的科技之光上。农业自不必多说,是大周的立国之本。她提高工匠待遇,尤其是那些改进了农耕工具的工匠,在物质奖励的同时,还着力于提高其社会地位。
工商业上,她在沿海四城设立海外市舶司,为彻底开放海禁试水,鼓励大周商人购买船只向海洋进发。她一方面提高商税,另一方面也提高商人的地位,甚至设立民情咨议局,让商人对官府的政务有建议权。
在南越国也如同魏国那样自动投入大周怀抱之后,在镇东亲王沈氏家族的配合下,她为大周打造出了一支强大海军。这支海军不仅负责扫荡海盗,还要探索航线,为大周所属海船护航。
就这般,时间来到了元英八年,大周经过这么多年的储蓄,国库丰盈、储粮齐备,大周的文臣武将们也都不愿意再等待下去,一统天下之战终于打响。
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在元英十二年,大周终于成为这片大陆唯一的国家。无论是曾经的宿敌楚国,还是众多自商帝国身上啃下一片肉的小国家,都成为了大周朝治下的一员。
接下来,是更加纷乱更加忙碌的国事。武令媺与大周群臣呕心沥血,又花了足足五年的功夫,才真正将这片天下紧紧握在了掌心。而此时的大周,陆地平静,海面却白帆如云,给大周带来数不尽的财富和新奇的事物。
回望这些年,在元英帝尚不成熟时,武令媺悉心教导、毫不藏私。等元英帝满了二十岁,她毅然还政于他,以臣子的身份尽心尽力辅佐他治理国家。而元英帝也自始至终尊敬崇拜这位姑姑,他大婚时,更是将姑姑奉为唯一的家长,与皇后郑重行大礼参拜。姑侄俩两相得宜,互相之间从未起过猜忌。
武令媺一直未婚,为大周耗尽了心血,三十岁出头就英年早逝。她去世时,容颜不改,却已是白发胜雪。
元英帝亲自披麻戴孝,扶棺痛哭,数日不朝,武令媺的兄长定国永寿亲王更是因此一病数月之久。这对叔侄在为武令媺争取死后哀荣时更是不遗余力,最终元英帝打破传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追尊她为女皇帝,给她定了意义非凡的庙号“圣宗”,谥号也是极尽溢美之词。
史载,圣宗御下有方,拥有无数忠诚部下。她龙驭殡天后,竟然有数千人带着家小殉主身亡,简直令人瞠目结舌。那些人当中,甚至不乏在大周一统天下中因赫赫战功而封王的当朝平楚王霍去疾、内卫大提督吴仁等大周名臣,至于摄国公主府的那些内卫、宫人、甚至是供奉堂的武林供奉,更是一个不少尽数殉主。
又过去了十数年,大周的威名已经远播海外,时常有番邦洋夷飘洋过海来到大周,瞻仰当世最伟大的帝国。
这一年的元英帝万寿节,一家洋人商团的使者奉命送来了朝贡礼物。这份礼物极其好运地送到了元英帝面前御览。未来的成祖大帝观礼之后竟然失声痛哭,将那份礼物视为最心爱的珍藏,在他驾崩之前还特意叮嘱太子一定要将那礼物陪葬。
太子好奇得不得了,在亲手替成祖准备陪葬品时,终于忍不住打开了那份礼物。那是一幅小像,画着一位身穿大周服饰微笑的中年女子。太子惊讶极了,还用力地擦了擦眼睛,最后他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这女子分明就是早已离世多年的圣宗!
难怪!难怪!!难怪!!!
…………
武令媺手扶船头,遥遥望着那片陆地,微笑着挥了挥手。
再见,大周。
再见,父皇。
再见,宏儿。
我已尽力,无愧于任何人,包括我自己。
我崭新的人生,即将开始!这将是一条轻松的路,这才是我自始至终都想要走的那一条路。
没有阴谋暗算,没有血腥杀戮,没有疲惫辛劳。
从此——
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
(大结局)(未完待续)
ps:呼。。写完了。。有很多的遗憾,但到底还是把故事讲圆满了。谢谢各位亲的支持,投各种票纸打赏抚慰某肖的小心脏。。谢谢大家,新文八月一日上传,还请各位亲与某肖一起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希望会更好。。鞠躬感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