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江山国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幸福来敲门
李芷婉摇了摇头,连忙道:“太上皇,你不要怪小九,这是我要求的,我毕竟是李渊之女,李唐现在与我大赵相互为敌。若我与小九办婚事,必会引来朝堂上口舌之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只要能和小九在一起就好了,其他的,我不去求他。”
“糊涂。你糊涂,小九更糊涂。”李虎顿时大为不快。
李芷婉垂下头道:“太上皇,我知道你心疼我,但请你理解我一番苦心。”
李虎道:“你不懂的,这件事情,但天下的人会怎么看,没有过门,如何入得宗谱,更要紧是你将来与小九有了一儿半女,他们又如何抬得起头呢?”
李芷婉听了当下没有说话。
李虎语重心长地对李芷婉道:“两个人在一起,彼此情投意合就可以了,但娶过门就不一样,过门之事,是结两家之好,证良缘永结,此后宜室宜家,他年瓜瓞绵绵。过门不是你嫁给小九,而是从此后我就是你的爹,小九的兄弟姐妹就是你的兄弟姐妹,是真正入得我家门。”
李芷婉听了李虎这么一番话,双目陡然浮出泪花。
李虎见李芷婉这么连忙道:“我的好媳妇,是不是我方才话说得太重了,你不要往心底去。”
李芷婉摇了摇头道:“怎么会,我是感动,既然如此,一切听太上皇的就是了。”
李虎这么欣然笑道:“这就对了,这才是我李家的好媳妇。”
ps:奋力地向大家求个推荐票啊,已是分类推荐票第四名了。今天很勤奋的,晚上还有一更!rp





江山国色 第六百四十二章 鱼跃龙门(第三更)
清河郡郡治清河县。
天色渐渐明亮。坊丁们打着呵欠,从铺里爬起来,掏出钥匙准备开门。
鼓声响了一遍,坊内燃起了炊烟,百姓们都开始烧锅做饭。这又是一个平静的一天开始。
孙处约起了个大早,盛了盆淘米水,将头发好好梳洗了一下,将发髻扎起,再在上面包了头巾。这时他住了多年的屋子,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屋内光线昏暗,所在又是城池的低洼处,一到了雨季就很容易泛滥。
这时敲门声响起,孙处约赶紧穿上破旧的儒衫,走到外面开门。
开了门是自己的舅舅。舅舅见了孙处约眉头一皱道:“怎地穿起长衫来了,不是说今天到我铺子里帮手吗?你穿着长衫,像是干活的人吗?”
孙处约毕恭毕敬地对舅舅道:“听母亲说,去舅舅铺子帮忙,是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所以我没有穿裋褐。”
舅舅听了当下大是不快道:“你这几年读书读坏脑子了,去考了什么秋试,也没有半点长进。舅舅虽是缺个抄账的人,但是铺里人手不多,偶尔就是舅舅也要下去帮忙扛米扛盐的,你难道还坐在那一动不动的将你供应着。”
孙处约低下头道:“舅舅教训的是,我这就回去换了裋褐。”
孙处约听命走入屋中,但他舅舅仍是不依不饶的道:“我姐姐命苦嫁给你烂忠厚的爹,你爹两腿一伸,走了也没给你们家治下什么家产。这几年我姐姐每日小饭菜吃着,十几年猪肉都不知吃了几回,可真是苦了。都说这年头人,嫌贫爱富,但谁叫我是你母亲舅呢?不帮衬着你,还能帮衬着谁呢?”
孙处约这时已是走到屋外道:“舅舅说的是。”
“走吧,不要误了功夫。”
二人这才走到门口,却与孙处约好友张文瓘,来济正好碰上。来济道:“孙兄,你这是到哪里去,今日正好秋试放榜,我和张兄约了一并邀你去看榜。”
孙处约道:“这我倒是不记得了。舅舅,我可否去先看一下榜,再来铺里帮手。”
舅舅听了将眼一横道:“就你还看榜,那些中第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你孙家八辈子都是地里抛食的命,也想中第,早知道当年我就劝你母亲,不要让你读书了,你白白几年钱都打到水里去了。哼丢进水里,还能听个响,你倒好学一肚子道理,却整日让我不省心。你今日要去看榜,以后就别想来我铺子里了。”
听对方这么疾言厉色的数落孙处约,来济,张文瓘都是大为不快,但看在对方是好友长辈份上,没有反驳。
孙处约苦笑了声,然后向两位好友道:“反正我这人也是容易紧张,看榜难免患得患失,你们看了告诉我得了,我就不去了。”
来济不满道:“你又何必如此听话。”
孙处约笑着道:“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舅的话,我是要听的。”
“好吧。有了好消息,我们立即来见你。”张文瓘倒是很能体谅好友难处,当下三人告别。
当下孙处约随舅舅一同来到他的粮米店。这粮米店是清河崔家的,他舅舅在里面,也不过是一个小管事,如这样的粮米店崔家在清河郡就有二三十家,管事不下三十多人。不过对于舅舅来说,崔家的管事自是很了不起了。
舅舅对孙处约道:“安心干活,脚踏实地,别想那些一步登天的事。你虽然在这里管帐,但比那些卖气力活的人,不知强了多少,过了几年就可以熬到帐房先生,每个月都有半斤肉可以拿,岂不是比现在好多了,要是你干事得力,得了东家赏识,提拔你作管事,如你舅舅这般,那就是你孙家祖坟上冒青烟了。我苦心栽培你,你也不能不知好歹,眼高手低的。”
孙处约听了连连道:“多谢舅舅栽培。”
孙处约坐了半个上午,见来济,张文瓘都没有来,以为自己这一次秋试真的可能不中了。孙处约暗暗有几分难过,不过却没有表露出来。
一驾马车咕噜咕噜地来到店面前,里面人大喊道:“刘大喽在吗?”
孙处约舅舅听了立马奔上去殷勤的道:“哎呀,这不是五少爷的马车吗?今天怎么得空来了。”
马车上的仆人骂道:“你这人怎么说话的,五少爷就不能进城吗?他今日是来看榜的。”
舅舅听了连忙道:“哎呦,五少爷可是星宿下凡啊,当年我就看到斗牛冲顶的天象,后来五少爷就出世了,我老刘明白,五少爷一定不是一般人。这一次肯定是轻而易举啊。”
车帘子挑开,那五少爷跳下马车看了一眼道:“刘大喽,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什么斗牛冲顶,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马屁都不会拍。”
舅舅赔笑道:“是我乱说,粗人一个不会说话。”
“这人怎么面生的很啊?”
刘大喽连忙拉过孙处约道:“这是我外甥,来铺里抄账,快,见过五少爷,这店里五少爷可有两成干股,还不快叫东家。”
“东家。”孙处约认认真真地言道。
“哦,我记起来,就是城南孙寡妇的儿子嘛,听说你很是好学嘛,”五少爷淡淡地道,“我这人很好说话,铺子我也就挂个名,平日都是你舅舅在替我打点的,你多学着你舅舅一点,做事勤力,我这人有功必赏,到了年末我不会亏待你的。”
“我们东家最是大方,还不快谢过。”舅舅在一旁催道,生怕孙处约不识礼数。
“谢过东家。”孙处约低下头。
“少爷,听说这位孙伙计,也在县学读过书,这一次也有参加郡试。”一旁的仆人向五少爷说道。
“是吗?”五少爷顿时来了兴趣。
“是的,东家。”孙处约如实答道。
五少爷哈哈一笑道:“这秋试可不是随便考的,也好,但也是有这份志气,每年寒门子弟中一跃龙门也有那么两三个,但却不会是你。人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才好的。”
孙处约听了没有说话,一旁仆人不快道:“少爷和你说话呢,还不快回答。”rs




江山国色 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虽穷,不可辱其志(第一更)
粮米铺前人流熙熙攘攘的,这时候已是快到晌午。从坊外收工回家吃晌午饭的百姓,亦陆续多了起来。
坊内的黄土路,坑坑洼洼的,前几日刚下过一场雨,地上湿滑,若不小心摔倒,就是全身泥巴。对于这样穷人聚集的市坊来说,青石板的路只有富人聚集的坊内才有。
粮米铺上,五少爷的精致马车停在那。两匹驮马的笼头装饰无一不精致,就是崔家随便一匹马,也比粗布麻衣的孙处约来的好看多了。
但面对仆人的呵斥,孙处约依旧没有说话。
这时候五少爷脸已是有几分不快了。五少爷动怒,后果很严重。孙处约的舅舅紧张起来了连忙道:“五少爷,这臭小子倔脾气又犯起来,平日我说他时候,连我都敢顶撞,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见怪,回头我好好抽他。今天是你大喜日子,不必搞砸了心情不是。”
五少爷听了微微一笑道:“刘大喽,你别说话,我今日倒是真要听听你侄儿怎么说,看你侄儿虽是臭穷酸,但还是有几两骨头,比你倒是硬气多了。”
“哎哟瞧你说的,就算县官来了,也不敢在你五少爷面前硬啊。”
“闭嘴。”五少爷旁的仆人斥道。舅舅当然不敢说话,都说宰相的门人七品官,少爷的恶仆也不是他管事惹得起的。
而这时候孙处约抬起了头,目光清亮朗声道:“五少爷,既然要我说我就说,少年虽穷,但不可辱其志。五少爷说得好,我们寒门子弟要想鱼跃龙门是很难,但却不是没有机会。我孙处约今日在这里,放下话来,今年考不中。就明年考,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五少爷哈哈大笑,似乎听了什么好玩的笑话对左右仆人道:“我还以为什么大话,不还是今年不成。明年成吗?”
一旁孙处约的舅舅,面如死灰。
孙处约笑着道:“这倒让五少爷见笑了。”
五少爷道:“好,既然如此,小小的抄帐你想来是看不上了,日后就是当上账房先生,管事,怎么比得上你一朝中第来的风光。我们崔家也是浅水难养蛟龙啊。”
孙处约双目一凛。
“我看谁敢赶我兄弟走!”
声若洪钟,不是来济还是何人。张文瓘也随后赶到。
“原来是来公子。”五少爷倒是认识对方,此人乃是来护儿之子,对于他。自己一个清河崔家的庶子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好。
张文瓘道:“汝是要开革我的兄弟吗?”
“张公子,”五少爷笑着道,“不是我要开革,而是孙兄弟,自己心志太高。而不欲留下啊。你说是吗?我岂有一句要开革你的话?”
孙处约见两位好友来了,当下道:“五少爷你说开革,不开革又有什么关系,你清河崔家视下人如狗,做了好,不过赏块骨头,作的不好。呵斥惩罚。我今日来铺里,不过一时三刻,也算见识到崔家五少爷的为人,实话说一句,不过如此。我今日就离了这间铺子,但是你要记住。不是你崔家开革了我孙某,而是我孙某开革了你崔家。”
“说得好。”一旁两位好友的大赞。几个围观路人听了也是暗暗竖起大拇指,但是忌惮于崔家的,却无人敢出头。
“你。你。你们舅侄俩一并给我滚出这铺子。”崔家五少爷不由大怒。
孙处约向舅舅重重一拜道:“小侄狂傲,连累了舅舅。”
舅舅摇了摇头道:“事到如此还有什么话说。我在崔家辛辛苦苦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五少爷你一句话就开革了我,实令人心寒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张文瓘突然道,“崔五少爷,你这里的庙太小,真以为可以容得下我这位兄弟。”
“寒家土狗,还有什么容得下容不下。”
张文瓘笑了笑道:“你可是辱骂朝廷命官,知道该当何罪吗?”
“什么朝廷命官?难道……不可能。”崔家五少爷惊道。
张文瓘道:“我这位兄弟,此次郡试中式第二名,按照大赵法制,就算不考会试,外放最少也是郡官。你这不是辱骂朝廷官吏吗?”
“什么?”
一言既出,在场的人,都是震惊。
“张兄,你说的是真的吗?”
张文瓘笑着道:“还能骗你吗?马上报喜的人,就要来了,你赶紧换上衣服,一会儿还要去郡府上谢郡守之恩呢。”
“那张兄你呢?”孙处约关切地问道。
“惭愧,惭愧,我不如兄弟多了,只是第八名。”张文瓘虽是这么说,但脸上还是透着几分骄傲。
孙处约哈哈大笑道:“太好了,张兄,我们一同上榜,你不是可以娶崔家小姐了。”
张文瓘闻言哈哈大笑,十分快意。
“那来兄呢?”
来济道:“某十分惭愧,不过二十九名,虽可以入得国子监,但却不够外放做官了,也不能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打算去考郡武试。”
孙处约道:“以来兄之能,如是入行伍,前途胜我等十倍。”
来济听了哈哈大笑,丝毫没有因为没有名列前茅而懊恼。崔家五少爷看着这三人得意之情,脸皮微跳,心底不由羡慕嫉妒恨。
这时来济看向崔家五少爷道:“崔少爷,你还在等什么,这次我们看了,三十名内似乎没有你的名字吧,武试的名单上也没有你的份,不论是外放做官,还是参加明年的会试,就是国子监你也没办法入啊。还是回去多读两年书吧。”
五少爷脸皮一跳,牙齿咬得紧响。
“哼。你们说得我就信,走,我们看榜去。”当下对方重重甩袖。家仆连忙给他备上马车,急匆匆地离去。
见五少爷走后。
张文瓘对孙处约道:“方才我在那人面前,是长你面子,但我想你在郡内做官有什么意思,清河郡虽大,但是比得上幽京,洛阳,就格局太小。幽京洛阳才是天子所王畿在,我们兄弟二人明年一起去幽京考会试,入中枢做官,那才是真正的鱼跃龙门啊。”
ps:今天还是三更,向大家求推荐票,月票,订阅,什么都求。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上吧,谢谢大家。rp




江山国色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议(第二更)
身为同窗,张文瓘一脸诚恳对孙处约提出邀请。
张文瓘道:“我知道孙兄家境,这样去会试的开销,我一切替孙兄出了如何,你不要谢我,你中郡试后,来奉承你的人还少吗?我不过先走一步罢了。”
“哈哈。”三人一并大笑。
孙处约道:“多谢张兄好意,但我不比张兄,衣食不愁,能在一郡为官,我已是很满足。我家境贫寒,没有时间耽误,想早点踏上仕途。明年参加会试,若是不中,只能回国子监读书,要么再等三年考下一次会试,要么只能在国子监两年肄业后,外放为官,这就差得远了。”
来济道:“我觉得孙兄说的有道理,郡官嘛,虽不必入中枢为官,但是在哪里不是作官,眼下朝廷正需要人才,与李唐抗衡,孙兄说不定早作几年官,日后前途反而更好。”
“多谢来兄金口。”
张文瓘道:“孙兄想清楚就好,你知道无论如何,我都是支持你的。”
孙处约道:“日后,青云之路,我要靠两位兄长提携才是。”
张文瓘笑道:“说什么,大家相互提携才是。走吧。”
三人正要迈步而行,孙处约突然停下脚步,但见其舅舅索在一边。
孙处约道:“舅舅。”
舅舅道:“侄儿耶,你终于出息了,以往舅舅是对你打骂,对你尖酸刻薄了点,但你千万莫要在意啊。”
孙处约正色道:“舅舅哪里的话,我自幼丧父,要不是舅舅你扶持,照拂我们母子,哪里有得今日。况且若非舅舅那一番激励,我也怎么有今日。侄儿要先感谢舅舅才是。”
舅舅听了一脸惭愧道:“你不要怪我就好了,还谢我做什么。”
孙处约笑了笑道:“舅舅,你先辞了这管事之职。我若是外放为官,头三名最少也可以到地方州县内,任一曹吏,不用从书办做起。大赵法度。曹吏可以自募一名书办,舅舅你就来帮我好了。”
舅舅听了喜道:“书办,这么说我也在衙门吃公门饭了。”
“正是。”
舅舅当下十分高兴道:“好啊,我先告诉你娘这好消息,早点回家,舅舅和你娘要为你庆贺一番。”
舅舅走后,张文瓘看向孙处约道:“孙兄,贫不夺志,贵不忘本,在下佩服。”
孙处约笑道:“别给我戴高帽子了。 走吧。该去郡守府答谢郡守了。”
“是啊,之后我们找个烟柳之地,好好闹上一闹。”
“太好了早等着张兄,这么一番话了。”
“不行啊,我还要回家。见过娘。”
“改日吧,不差这一时三刻。”
三人嘻嘻哈哈的笑声远远传来,少年得志,金榜提名对于三位初涉官场年轻人而言,最是喜悦不过。
几十年后,已从赵国宰辅之位退下的孙处约,回忆起这一日时。仍是感慨不已,并留书记录此事,大意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孙处约所攥之书。众人传阅,一时洛阳纸贵。
幽京临朔宫。
李重九正在殿内批改奏折,下面姬川,虞世南,张玄素三人一并候立。
李重九对三人道:“中书省。尚书省这一次合议,对于尚书左仆射和吏部尚书的人选,可商议出来了吗?”
姬川当下奏折递了过去,李重九将奏折取来看了一遍,将奏折丢在一旁道:“这就是你们商议的最后决定吗?”
“是,陛下。”
李重九将奏折丢于桌案旁道:“奏折上请王珪升任尚书左仆射,卢承庆为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由礼部尚书高徐道升任,吏部尚书由工部尚书赵何然递进,工部尚书由工部侍郎何稠迁至。”
姬川道:“陛下,这是尚书省八座,与中书省议定的,陛下可觉得不妥。”
李重九口气稍缓了一些,却肃然道:“你们荐举贤才是不错,但这份奏折大有问题,卢承庆方才已向我提上奏折,说不愿意进尚书右仆射之职。你们推举人才前,都不会事先询问当事者的意见吗?这简直乱来。”
李重九微微动怒,三人皆一并低下头。
虞世南道:“陛下息怒,既然卢亚相不肯,那么就换其人就是了。”
李重九道:“这恐怕其中别有蹊跷,你们不必说了,朕决定在今日午朝商讨此事。”
临朔宫外,百官的车马陆续而至。
大赵法制,七品官吏配马一匹,五品以上官员,朝廷才给配有马车一辆,马两匹,车夫一人,马夫一名,以解决官吏出行的问题。
临朔宫午朝,都是五品以上官吏,故而宫前车水马龙。众官吏缓缓步至殿外,按班站好,解剑脱履进殿。众官吏各按班次站立。
“陛下驾到!”
内侍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内。
百官们向龙椅方向下拜。等了一会,就听到上首一个清澈声音,平身。百官们齐呼万岁后,这才起身。
李重九将腰上长剑放在侍卫的手中,坐于龙椅上道:“今日召集大家来是商议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就任之事。之前奏折朕看了很是失望,所以朕将他否了,现在重议此事。”
赵国没有门下省,所以作为皇帝李重九有一票否决权,但凡中书省商议的决策,李重九不认可,就可以驳回再议。这样是权力制衡中,决定权要大于建议权的体现。
现在李重九这么说,百官都低下头,作为天子李重九有此大权,众人无人敢说不是,否则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对于李重九而言,为何不满意他这份奏折呢,很简单,这项任命破坏了权力平衡,得利最大的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涿郡赵氏,渤海高氏。而将其他势力都排除在外,如果放任他们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小的权力圈子,进而结党,甚至挑衅皇权。
保持均势,是历来皇帝的做法。
李重九道:“此事朕不放在内部商议,而是放到朝议上来议一议,你们无论官职尊卑尽管可以发言。”
“微臣有话说。”
众人看去是户部尚书林当锋。
“讲。”
林当锋道:“微臣以为魏府台于幽京牧守多年,恪尽职守,微臣推举他为尚书左仆射。”rp




江山国色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议和(第三更)
大殿上宫灯明亮。
赵国众臣们都是垂下头,殿内寂静一片,数人的袖袍轻轻的抖动着。
林当锋保举魏征后,魏征一声不吭,默然站在大堂上。但见现在的魏征,双鬓已是白发早生,双手交叉覆于官袍。赵国上下谁不知魏征办事勤勉,将幽京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谁也都知道,前一次在朝议上,魏征公然顶撞李重九,反对疏通永济渠,赌气的三日称病不出,最后温彦博亲自上门去请,这才请动。
林当锋的提议,李重九会拒绝吗?众臣心底揣测着,没有人应声,也没有出反对,众人都在等着李重九的决定。
李重九目光扫过殿内,当下毫不犹豫地道:“朕认为可以,诸卿有异议吗?”
众大臣们终于一阵骚动,大家交头接耳一阵,一人出首道:“魏府君在幽京牧守一方多年,百姓都称颂其德,幽京牧守如此之重要,我看非魏府君不能担任,换其他人恐怕难以胜任。”
这人的意思,虽没有明说,但也是反对的。
李重九看向那大臣道:“正因为魏府君能力出众,故而才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幽京府需要他,但大赵三十郡的百姓更需要他。幽京府牧守的人选,朕自有定夺,稍后再议。”
“微臣失言。”对方当下低头退下。
1...239240241242243...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