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幸福来敲门
王雄涎看向杜伏威言道:“吴王。眼下萧铣败势已现,梁国灭国只在旦夕,我军不如配合唐军攻打梁国,若是得了荆襄部分为缓冲,再稳守江口,未必不能守住江淮。只要唐赵胜负一日没有分出,我军犹事有可为。”
杜伏威抚掌大笑道:“说得好,没有辜负这几年,爹的一番栽培。”
王雄涎道:“多谢吴王夸赞。”
杜伏威点点头看向下首的辅公佑道:“辅伯!你就辛苦一趟。率军南下。”
辅公佑的言道:“诺,吴王。”
杜伏威站起身来,狠狠地道:“若是我能早两年得到江淮,今日怎么会看李渊。李重九二人脸色,说来都是李子通,沈法兴二人可恶。我今日就要杀了李子通。一泄心头之恨。”
王雄涎道:“吴王,李子通不过如狗一般的人。杀了可惜,不如将他押解至长安。献给李渊。李渊大喜之下,必然更是相信我们。”
杜伏威听了,皮笑肉不笑地道:“若你不是我义子,我还以为你是李渊在我这里的奸细呢。”
王雄涎神色一变道:“吴王,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谋划,绝无半点私心。”
一旁大将阚陵起身道:“吴王,我敢担保二弟,对你最是忠心了。他绝没有半点为李渊打算。”
杜伏威哈哈一笑道:“我不过说笑罢了,若是我真信不过这小子,早就派人拿下了。好吧,就依你的话,将李子通献到长安,真是便宜了这小子了。”
散帐后,左仙游离开杜伏威府邸,来到辅公佑的家中。
二人在府内对坐,辅公佑道:“左先生,这次你收了赵人多少钱,要这般替他们说话。”
左仙游一愣道:“辅公,这话从何说起呢?我怎么会作对不起吴王的事。”
辅公佑冷笑道:“我是拿你当心腹,才私下问你的,若是我真有意害你,早就告诉了吴王。”
左仙游沉默了一阵才道:“辅公,我这也是在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但却没有背叛吴王的意思。”
辅公佑笑着负手站起道:“留一条后路,说得好,现在这多事之秋,谁不为自己多想想,不是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辅公你?”
辅公佑叹了口气道:“我辅公佑小时候替人放羊,那时候吴王家里穷,几乎饿死,我就冒死将东家的羊偷了接济吴王。众人都说我与吴王是刎颈之交,bucuo,我们是过命的交情,至少他在为吴王前是这样的。”
左仙游听出了辅公佑的弦外之音顺着他的意思道:“是啊,自从吴王为李唐赐姓,封为吴王后,确实变了许多。”
辅公佑道:“当初我就不赞成他向李唐称臣,封为吴王,自古岂有异姓为王的道理。李渊开得这么高价码,显然作给外人看的,日后也作好不容于他的打算。就算吴王没有自立之心,跟着李渊,将来也是韩信一般的下场。”
说到这里辅公佑顿了顿道:“其实以我们江淮军今时今日的地位,何必要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方才你有一句话说对了,而今我们江淮军的势力,完全可以与唐赵二国,鼎足而三。”
“辅公?”左仙游失声道。
“你不相信?三国时候蜀魏二者相互攻伐,吴国偏安于江南几十年,若非末帝无道,晋朝焉能灭之。我辅公佑为帝绝不逊色于孙仲谋。”辅公佑振振有声言道。
左仙游到了此刻还不明白,辅公佑的意思,眼下他又有把柄被他抓在手中。当下左仙游毫不犹豫地跪下道:“辅公在上,左某愿意为你效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辅公佑哈哈大笑,将左仙游扶起道:“左兄,今日你就是我辅公佑的刎颈之交。”
左仙游道:“承蒙辅公不弃。”
辅公佑负手道:“眼下你需尽快与赵国联系,有一件事要你去办。”(未完待续……)
(.)ru
江山国色 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
夜晚,青州城城头上的火把为风吹响,噗噗直响。
红黑色的夜空下,青州城城头三层重檐的城楼上书着唐字的旗帜,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城头上士卒,背依着墙,手托着兵器,目光中都是流露出难过的神色。秋风吹拂,战马不停的嘶鸣,火把倒印下将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却更添几分萧瑟。
高书着青州城三个大字的南门下,城门大开。无数士卒拿起兵器正一路小跑离开这座城池。臧君相率领他的三万人马,正鱼贯从南门出城,离开了这座他们为之坚守了一个月的青州城。”小说“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士卒踏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板,脚步声隆隆作响,这脚步仿佛踩在每一个青州军士卒的心头上。
城头的火把里,綦公顺,刘兰二人都站立在城头上,目送着臧君相的人马离开青州。城下的甬道内,臧君相本人头戴狮头金盔,身披着锁子甲拨马而行。待来开城门后,臧君相将马在护城河前停下。
他抬起头看向城头上的綦公顺,刘兰二人,在马背上一抱拳,似乎脸上也流露出几分愧色。但这一抹愧色也是一闪而过,随即臧君相策马随着其人马的大流之中,离开了清州城。
刘兰紧闭着嘴唇没说什么。
“这贼还是走了。”綦公顺这时重重的一拳砸在城墙上。
刘兰深吸了一口气道:“綦公,臧君相能不计前嫌,帮我们守青州一个月。已是赚到的了。李重九出其不意攻下了东莱郡,威胁其臧君相的根本之地。他是不keneng不守东海来帮我们的。所以没有什么好动气的,眼下也是到了靠我们自己的时候了。”
“军师。青州城内不到两万兵马。徐世绩,宋金刚,薛万彻两路合击之下,我也不知我们有几分胜算。”綦公顺转过身向刘兰道。
刘兰道:“綦公不必担心,我军怎么说也已坚守青州一个月之久,现在青州城内粮草充足,既是不能对抗赵军的兵锋,我们就死守城池。眼下已是深秋,而大唐已开始攻打萧铣了。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冬天,赵军兵马疲惫,必然退兵。”
綦公顺听了点点头道:“话是这般说吧。我只是怕城内会有动荡。”
刘兰道:“綦公我们眼下先听天命而尽人事。”
綦公顺叹了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转过头看向离城远去的臧君相大军。天边月牙如钩,臧君相的人马没入黑暗之中,渐渐不见。
次日清晨青州城,平静如旧。綦公顺,刘兰治军有方。城内并没有因为臧君相将三万大军开走,而发生动荡。尽数士卒上下士气有所低落,但仍是认真地守备着城池各处。
晨曦之中,十里之外一直沉寂了数日的赵军大营却有了动静。之前青州城内兵力充足。两军一直是在城外争夺几个要害之处。现在青州军防御收缩,主动放弃周边,所以赵军进一步逼了上来。
赵军首先占领的是距离城北两里的山上。不久徐字的帅旗移动到这个位置上。上万民夫运来木料,数千赵军修建着中军大营。壕沟,营垒。木栅栏,矮墙,望楼一一搭盖着。
大大小小的帐篷如雨后春笋般沿着中军大营山下一一冒起。接着从大营方向,数千赵军步卒开始向前,一路将青州军在城外修葺的工事,尽数破坏,壕沟被填平,拒木被破坏拉开。
接着赵军骑兵从山那边出动调来,早晨的太阳还未升起,城下无数战马喷吐的气息汇成一团团浓浓淡淡的雾气。战马的马蹄声响个不停,一路一路的赵军骑兵出现。
无数人马的番号从山那边一一亮出。这些赵军骑兵似刚经过一场激战般,不少骑兵的马蹄马腿马身上都染着鲜血,骑兵身上的铠甲也是不全,尽管如此,这些骑兵身上却透着一股浓郁的杀气。
这好几千的赵军骑兵都是向城东方向挺进,人马如潮水般缓缓涌动,于城下扎阵后。这时一名赵军骑兵快马疾行,用长枪挑着一具头戴狮面金盔的首级,来到城下护城河前勒马停下。
这名骑兵对着城头上大喝道:“臧君相昨夜于城南中伏全军覆没,其本人为我军所擒杀,城内还不速速投降,否则就是与臧君相一般下场。”
话音一出,青州城上众士卒都是一惊。
臧君相仓皇连夜离开,就是要乘着赵军东西路大军,还没有合围青州前,脱离包围圈返回东海郡,没想到却是中伏全军覆没。
狮面金盔上的首级,双目圆睁,口中张得大大,透着一股愤恨之色。没有错,这狮面金盔确实是昨夜臧君相离开时所戴。惊慌的情绪在城头上的青州军中士卒蔓延,一夜之间,臧君相的三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大帅,大帅。”
綦公顺身着铠甲,带着亲兵走上城头,一旁士卒纷纷避道。綦公顺站在城垛前,看着城头高高挑起的首级,面色铁青。昨夜就在这个位置上,他目送着臧君相出城,而不到了几个时辰,臧君相即已身死。
綦公顺有点不知所措,一旁刘兰连忙在他身边耳语了几句。綦公顺会意过来,当下从腰间拔出刀子,仰天呼喝道:“臧兄一路走好,我綦某誓要为你报仇。”
随着綦公顺这么一喝,城头上原本恐惧的气氛,渐渐淡了一些。
城下赵军又劝降数句,这时候城头上箭矢射来,这名赵军骑兵见了不再说了,拨马回到阵中。
“青州军抵抗的意志看来十分坚定啊!”城下李重九淡淡地言道。
薛万彻道:“陛下,我军城下大军合围,就凭着青州军不到两万残兵,早已为我军声势所慑,不敢动弹,破城不过轻而易举之事。难道青州城还比平壤城更坚厚不成?”
张玄素向薛万彻道:“薛将军,不可大意,破平壤城时,我军有火油弹,还有舰船载来的无数攻城武器,而眼下火油弹已是用完,而现在打造攻城武器,又不知费多少时日,若是青州城守军真要抵抗,我看倒是不容易破城。”
ps:大家中秋快乐,欢度佳节哈,又是新一周了,向大家求个赞,在本章末尾点个就好。拜谢大家啦!(未完待续……)
(.)ru
江山国色 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劝降
眼见綦公顺在台上呼喝后,亲自上了城头敲击战鼓,隆隆鼓声下,城头守军在对方的打气下,向城下放箭!
”此人倒是天生将勇.要破青州城,必要夺此人之志.”李重九看着綦公顺在城上擂鼓的样子,对张玄素,薛万彻这么言道.
”陛下,徐,宋两位将军来了.”
李重九转过头,但见徐世绩,宋金刚二人以及十几名将领一并骑马赶到,二人见了李重九一并下马参拜.
李重九扶起二人,徐世绩一脸惭愧地道:”微臣未能攻下青州,还请陛下责罪.”
李重九没有说话,徐世绩,宋金刚等人当下都是垂下头.过了半响,一旁张玄素道:”陛下,此事不能责怪徐,宋两位将军,清州城内的兵力确实也超出我军预计.”
李重九道:”过去事算了,臧君相已为我军歼灭,青州城势孤,现在只要攻克青州,山东将席卷而下.”
说到这里,李重九顿了顿看向徐世绩身后数将道:”这几位看得面生得很?”
徐世绩身后诸将当下一并躬身,一人上前道:”末将虎牙郎将蒋善合,拜见陛下.”
李重九点点头道:”朕知道你,攻破徐圆郎,你立大功.”
蒋善合大喜道:”一点微末的功劳能让陛下记在心底实是末将的荣幸.”
蒋善合后又有二将上前拜见李重九.
”末将徐师顺,拜见陛下.”
”末将张青特,拜见陛下.”
至于王薄,孟海公等将领也是一并行礼.
李重九看向徐师顺,张青特二人道:”朕知道,你们既投奔我大赵一方.就都是在一条船上.徐师顺,朕封你为荥阳郡都尉.”
”谢陛下.”徐师顺原来只是任城县令,现在成为一郡最高武官,自是高兴.
”张青特.朕就命你汲郡郡守.”
”谢陛下.”张青特更是惊喜交加.对方原来是刘黑闼旧将,李重九丝毫不介意.还让他为郡守.
说到这里,李重九顿了顿道:”这青州城,你们有何计策攻下?”
新任的荥阳郡都尉徐师顺环顾左右,上前抱拳道:”陛下.末将与刘兰有旧,恳请入城,一席话说得綦公顺,刘兰二人束手来降.”
徐师顺这一番话说得口气很大,他颇有资本他是前齐尚书令徐之才的孙子,其东海徐氏也是一方大姓.
李重九听说徐师顺与刘兰相识,当下道:”可以.若是你能劝降他们,倒是可以免除一场兵灾.告诉綦公顺,朕很赏识他,若是他来降.朕可以给他封郡王.而刘兰也不失为一方郡守.”
徐师顺听到当下更有几分信心道:”陛下还请放心,末将这就说得他们二人来降.”
当下徐师顺没说什么,而是策马来到护城河前,这时城头上乱箭放下.徐师顺拨马大喊道:”吾乃是刘军师故人,恳请入城一见!”徐师顺这么说后,城头箭矢方停,而李重九一挥马鞭,赵军骑兵退离了三箭之地.
徐师顺坐吊篮入城后,被左右士卒搜身.徐师顺大喝道:”吾乃是刘军师故人,你们安敢如此待我.”
左右士卒道:”这是规矩,就算是你是刘军师亲爹也是一般.”
检查之后,徐师顺方才被请入城楼之中.綦公顺,刘兰二人一并坐在椅上,神色冷漠.
徐师顺看了这阵仗,对刘兰道:”刘兄,莫非你不识得故人了.”
刘兰脸色一沉道:”徐兄,你若是来叙旧的,我是十分欢迎的,但若是来劝降的,我看倒是罢了,你不要开口,免得伤了以往我们二人以往之情.”
徐师顺道:”刘兄,你这又是何必呢?青州城坚厚比得上平壤城吗?臧君相中伏身死,现在整个山东的唐军只剩下青州城内一支,外无援兵,则无必守之城,刘兄你还在坚持什么?替李渊卖命值得吗?”
綦公顺微微动色,没有说话.刘兰笑了笑道:”未必,我青州城内粮草充足,半年也是食不尽,城内两万士卒都愿与总管同生共死,而冬季马上就要到来,赵军难道还能围城?至于吾主陛下,出身名门,世代为宦,如此英睿之主不去侍奉,难道要去侍奉赵国那市井之徒吗?”
听对方出言侮辱李重九,徐师顺顿时泛怒道:”都什么时候,刘兄还以门第取人,眼下群雄并起,有能者得其鹿.你若还是拘泥门第之见,必遭其祸.”
刘兰摇了摇头道:”与你这等人多说也是无用,他日唐赵两国自会见高下.请吧,不要再多费口舌了.”
徐师顺仍不放弃大声道:”刘兄实话与你说了,吾主不忍见青州城内生灵涂炭,所以条件也十分优厚,若是綦公,刘兄你们肯降,陛下说了封綦公为郡王,刘兄你也不失为一方郡守.连我这等奔走之人都可以为一郡都尉,而刘兄还在犹豫什么.”
刘兰一晒道:”一方郡守?唐公夺了天下,我的前程还少得了区区郡守吗?”
徐师顺又是苦劝,最后只能无功离开青州城.
而徐师顺走后,綦公顺.[,!]对刘兰道:”军师,赵军势大围城,你何必不听徐师顺的意思考虑一下.”
刘兰闻言道:”綦公我知你底气不足,但我们先降李密,再降唐公,若再不战而降赵,岂不是为人看轻.伊州总管张善相当初据王世充城中粮尽,破城在即,犹自不肯降服.张善相死后,陛下说吾负善相,善相不负吾.于是封其子为襄城郡公.张善相虽死,但死则留名,吾既已降为唐臣,就不该另作他意.何况我们又未必守不住.”
綦公顺听了十分感动道:”某书虽读得少,但也知忠义二字.就听你的吧.”
而徐师顺回禀李重九说,綦公顺倒有几分意动,只是刘兰顽固,立主劝綦公顺不要投降.
李重九听了心知劝降无望,于是下令准备攻城.
而就在当夜,把守青州城西门的赵军,却抓到一名奸细.
赵军士卒直接将此人押到宋金刚面前,宋金刚盘问后得知,原来是驻守西门的青州军大将淳于难,有意献门向赵军投降.
(.)ru
江山国色 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门血战
赵军中军大帐之内。
淳于难送出的信函,徐世绩看了数遍,交给一旁的淳于朗问道:“你怎么看?”
淳于朗仔细看了一番道:“这信确实是兄长的亲笔信没有错,字迹我可以认得出。而那送信的人,也是我兄长的心腹。”
淳于郎这么说,众人眉头上都是一舒。
一旁蒋善合道:“既是淳于刺史所送的,那么想来是不同意刘兰的一意孤行,故而投诚向我军愿意献城开门,这合情合理。”
徐世绩问道:“那约定是什么时间?”
“就在明夜三更,城头上挂三个灯笼的时候。淳于难说到时打开城门,放我军入城。”
张玄素道:“慢着,你将信拿来给我看。”
张玄素将淳于郎的信,翻来覆去了一遍。李重九问道:“张爱卿,这信有何不妥吗?”
张玄素抱拳道:“并没有不妥,但正因为没有不妥,微臣心底才觉得有点不妥。”
“怎么说?”李重九问道。
张玄素言道:“我军与青州军交战多日,不分上下,可见敌军军师刘兰实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以他的才智,怎么会判断不出,淳于难有可能心生异志呢?就算不猜忌他,也不可能将防守南门的重任交给他啊。”
一旁徐师顺言道:“张侍郎多虑了,此信已是淳于难亲笔所书无疑,他明知其弟在我军之中,他又怎么会故意害自己的弟弟呢?”
徐师顺这么说众人纷纷点头。
徐师顺当下道:“陛下,末将来降,寸功未立,恳请率本部人马为头阵,杀入南门,为陛下拔得青州立下头功。”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道:“好,就依徐都尉的话,明夜三更,全军夺城。”
次日,赵军四面攻城!不过是佯攻,打探城中的虚实,城内也没有什么反应,见赵军来犯,一律只是乱箭射退。
中间青州军大将李义满率两千人马出东门与赵军宋金刚部交战,两军不分胜负。回帐后,宋金刚向李重九直夸李义满,说此人善于治军,是个劲敌。
白日耗去,夜色降临。
徐师顺率五百子弟兵埋伏于城南,在徐师顺后面,还有薛万述的五千精兵支援。这夜月色明亮,城头上火把攒动,可以看出守军戒备十分森严。
徐师顺麾下将领都道:“青州军把守城池如此森严,怎么能轻易破城呢?”
徐师顺安慰道:“若有内应,坚城也不过是平地,我们静待消息,若是不成,也不过损失一夜时间罢了。”
徐师顺等到三更时候,但见城头上火把渐渐熄灭,显然因为入夜,城上防备也松懈了许多。这时候薛万彻已下令一千名善于游泳的赵军泅水渡过护城河。
这时候城头上突然挂起三盏红灯。红灯在黑夜之中格外醒目。
徐师顺陡然站起身来喝道:“随我等入城。”
沙沙的脚步声响起,五百健卒来到护城河前,这时候城上的吊桥也是缓缓放下。
徐师顺提着刀大步在前走过吊桥,但见前方的城门一左一右的分开,城门内外的士卒忙着将拒马,鹿角搬开。一名将领上前道:“末将在此恭候很久了,请入城吧。”
徐师顺问道:“为何不见淳于将军?”
那将领道:“淳于将军为缠住城门监军,故而不能分身。”
徐师顺听了点点头对将士道:“随我入城,你们给我在此把守住城门,还有许队正你率一队人马,驻在城楼上。”
那将领道:“徐将军,对我们还有不放心吗?”
徐师顺道:“在下谨慎惯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说完徐师顺带着三百士卒,进入瓮城,前方瓮城城门也是徐徐开启,夜色笼罩下的青州城街道浮现在他们眼底。
徐师顺大喜道:“走,随我杀到州衙!”
徐师顺一声大喝后,身后赵军士卒滚滚入城。士卒冲入青州城的街道之中。
月色清冷,城内一片寂静,连风的声音也没有。
街道的土路上,都是脚步之声。徐师顺待穿过两坊街道,但见自己人马大举入城,城内居然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突然神色一变喝道:“不好,城内有埋伏,我们快退。”
赵军朝瓮城的方向返回,这时候惨叫声响起,瓮城城门自方士卒被杀,随即咚地一声,瓮城城门里的千斤闸被放下,截断了赵军退路。
“快,结阵自守!”徐师顺大喊一声,赵军立即结阵。
突然一声梆子响,街道左右突然点起了火把。
坊墙上露出密密麻麻的青州军士卒,一人大声喝道:“尔等既已知中伏,还不束手投降!”
徐师顺组织入城了两千赵军纷纷后退,在四面摆出盾牌,已是布成圆阵。徐师顺怒道:“尔是何人?淳于难这狗贼吗?”
对方笑道:“不是,在下乃綦公顺!”
说完一人朗声大笑,当听马蹄声响起,一队骑兵出现在街道上。马上一名将领正是綦公顺。
綦公顺笑着道:“尔等已是中了我军师的计谋了,还不速速投降,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徐师顺面上丝毫没有惊慌之色,站出身来道:“果真不出陛下和张侍郎所料,这确实是诈降之计!”
“怎么?你们也知道?”綦公顺笑容一停。
徐师顺冷笑道:“废话!”
这时候青州城南门城墙上,方才泅水渡过护城河的赵军上千士卒,已是无声无息地攀上南门城墙。就在城内青州城士卒向瓮城内赵军士卒发难时,赵军士卒也已是爬上了南门城墙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