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杨暨哪里肯信,明帝当即传刘晔入宫当面对质,刘晔却只是不言。
待杨暨退去,刘晔才道:
“陛下!伐蜀乃国之大计,岂可轻易表态?若为蜀国奸细所乘,岂不早有准备?”
明帝闻言方自恍然。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章 窥探王心
当晚,明帝留宿未央宫,与毛后颠鸾倒凤后却迟迟难以成眠。
毛后满脸红潮未褪,欺入明帝怀中,娇声道:
“陛下,怎么还不睡?”
声音中透着慵懒,别有一番醉人味道。
明帝拥着毛后神情木然道:
“朕有一事心不能决,实难成眠。”
毛后眨了眨眼透着精灵气:
“陛下何不去问老祖?”
明帝冷笑一声:
“只怕老祖又来个五五之数,要朕选择,岂不麻烦?”
“陛下还在因为大司马的事怪罪老祖?”
明帝阴阳怪气道:
“朕自己的选择,如何能怪老祖?”
毛后撅起小嘴满脸的不信,不由劝道:
“陛下问老祖只当个参谋便是,何必顾虑太多?”
明帝拗不过毛后,叹息一声,爬起来道:
“好吧,就依皇后所言。”
毛后当即与明帝披衣离了寝宫,来至偏殿,取下供在香案上的血盘,召唤出血祖。
毛后看到血祖,看了眼明帝,却见明帝仍离得远远的,不由甜声道:
“老祖,陛下现在有心伐蜀,不知老祖觉得如何?”
老祖在明帝这连遇挫折,沉吟良久方道:
“小子,黄龙现世,天下三分,这种局势下,你要伐蜀,只怕是难有寸进啊。”
明帝朗声道: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纵是三国鼎立,朕也必博出个天下!”
“什么人?”
血祖突然间厉声高呼,刹那间,血盆中血花四溅,仿佛有一股恐怖的力量暗藏在空气中。
这一变故惊得毛后突然间倒退数步,恐怖地四下里张望,惊慌失措般道:
“哪来的人?什么人?”
她倒退间忽然抵到一个柔软的身躯,吓了一跳回头望去,却是一身王霸之气的明帝。他一把将毛后揽入怀中,面上无波无澜:
“老祖可是感应到了什么?”
血盘中的血水忽然间平静下来,血祖的面孔浮现出来,桀桀笑道:
“小子,你这宫里不太平啊,竟然有人用神通窥探王心。”
明帝眼角狠狠地**了一下,最近他确实时常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一直在自己身边,却只当是种错觉,今天经老祖一点,不由信了一半:
“世间还有这等神通?”
“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神通,但你这皇宫毕竟有无数禁制,妖邪难以入内,倒让本尊刮目相看。想来是你这朝中有人有卧听之术,凭此窥探王心罢了。”
明帝心中道,我这皇宫有诸多禁制,你怎么能进来?但面上却沉呤道:
“揣摩圣意?”
血祖满脸不屑地看着明帝道:
“你这小子!本尊又非妖邪,入你这皇宫又有何难?”
明帝心中一震,愣愣地看着血祖。
那血祖道:
“本尊与天同寿,圣人之道,你等凡俗有什么鬼心思,如何瞒得了老祖?小子!本尊知你有心伐蜀,随你本心便是,一代君王,不必太过计较成败。”
听这血祖这般说,明帝竟没来由得一阵恐惧,再不敢多问一句,尽量屏除一切杂念,与毛后离了偏殿回到寝宫。
直至此时,明帝才忍不住后怕,汗若雨下,自己宫中竟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身边,自己所想所知,他无不通晓,让人如何能不心生寒意?方才他全力屏除杂念,因为他清楚,那个时候,自己内心深处如迷雾般包裹的是——浓浓的杀机。不知道这个老怪物发现没发现自己要杀他,一旦他察觉到,又会怎么对付自己?
明帝不知道,自己思忖间,浓浓的杀机四散开来,连毛后都被这股杀意刺激得寒毛根根倒竖,忍不住颤栗道:
“陛下,您……”
明帝收摄心神,杀意也随之四散开来,诧异地看着花容失色的毛后:
“怎么了?”
“刚刚……臣妾好怕!”
说罢,毛后一把拥入明帝怀中,将身体紧紧埋进他的怀里。
明帝只觉得毛后身上很冷,不由道:
“怎么这么冷?”
毛后埋在明帝的怀里**了一下:
“臣妾怕。”
“怕什么?”
“怕有一天,陛下会杀了臣妾。”
“傻丫头,朕怎么舍得杀你?”
毛后扬着头看着明帝:
“刚刚陛下是怎么了?”
明帝身子一僵,这才发现自己心神失守间泄露了本心,面上森寒冷声道:
“朕在想,究竟是谁在揣摩圣意!”
毛后看着明帝的模样,缓缓伏在他怀里:
“陛下有怀疑的对象吗?”
明帝冷笑一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刘晔心中一阵震颤,想不到深宫中竟有如此级别的高手,那一声元能充沛的断喝,险些没震碎了自己的耳膜。而且对方竟然能够这么快就察觉自己,修为必是远在自己之上。其实刘晔揣摩圣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地藏王菩萨驾下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离开了曹魏的政治中心,刘晔已经是地藏王留在政治中心的最后一枚棋子了,他若再不肯用力,只怕地藏王的势力就彻底被瓦解了。但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能发现自己。
万幸的是,刘晔并没有在那里过多停留,立刻便收了神通,相信不会有人找得到自己。
连日来,明帝一直忙着决断是否伐蜀,终日与朝臣们商议。陈群一众朝臣虽然反对,但曹真态度极为坚决,甚至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对做战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其心志之坚让明帝难以拒绝。
终于,明帝做出了决定,准曹真率各部分兵伐蜀。
做完决定,明帝只感觉轻松无比,不管是成是败,都将让蜀国见识一下曹魏的实力。当日,明帝召见了刘晔,又问了他同一个问题:
“刘公觉得朕的决定对吗?”
刘晔躬身施了一礼道:
“陛下圣明!”
明帝点了点头,怅然若失般道:
“若深宫中藏有妖孽,依卿之意,该当如何?”
刘晔浑身一紧见明帝的目光并没落在自己身上,肃然道:
“妖邪为祸朝纲,自当除之而后快!”
明帝忽然看向刘晔,目光犀利非常,几乎直射刘晔内心。刘晔内心一震,躬身避开了明帝的目光。
明帝看着自己身前的刘晔,呵呵笑道:
“皇家重地,龙气纵横,又岂会有妖孽?”
刘晔冷汗登时落下,他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一个错误,连连应声:
“陛下说得是……”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一章 曹真伐蜀
刘晔能想到,他眼前的这位少年英主又岂会对他的错误视而不见?或许,这正是明帝设的一个局,刘晔如是想。
自此,明帝断定刘晔窥探王心,揣摩圣意,但鉴于他是三朝旧臣,并未对其处置,而是对其渐渐疏远了。后来,刘晔渐渐远离了政治中心,终是郁郁而终。
经过几天的商讨,曹真来至驾前汇报:
“陛下,真已经依司徒之意对做战计划进行了调整,以子午谷作为主要进攻路线,这样可以从长安直接进行补给,解决补给上的困难。只要我军数路并进,打开蜀国的缺口,一举占领汉中,进图西蜀止日可待。”
明帝深吸口气,黄龙现世,三国鼎立的预言已然成真。但自古以来盛极必衰,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日,也便是三国一统的契机。曹真的话确实深深打动了他,但他没有急于表态,看了眼陈群:
“司徒怎么看?”
陈群沉呤良久道:
“若大将军执意出兵,军备物资势要仔细绸缪,臣以为……”
“好!”
明帝一口打断陈群的话,转向司马懿道:
“仲达呢?”
司马懿出列道:
“臣附议!”
明帝点了点头:
“好!便依大将军所奏,即日起兴兵伐蜀!”
诸葛亮退兵巩固后方,将相府搬到了定军山下,亲自坐阵汉中,主持对魏作战,又在南郑的两条要道上增筑了汉城、乐城两座堡垒进行防御(一取意固守汉室,一取意安民乐业)。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收到了从洛阳方面传来的谍报,魏明帝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曹真尽起关中集团军数路伐蜀,曹真率主力军团走子午谷;司马懿率荆州兵走西城,直扑南郑;张颌率本部人马走斜谷直扑汉中;郭淮率本部人马扑奔武者,四路大军气势汹汹杀奔汉中,欲以兵力上的优势攻克蜀国。
以目前汉中的兵力来说,面对强魏确实有些捉襟见肘,蜀军主力虽然牢牢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但还有大量兵力被李严控制。经过这许多年休养生息,李严的江州可谓是兵强马壮,隐有与诸葛亮分庭抗礼之势。而李严一直对孟达的死耿耿于怀,更因为同为辅政大臣而诸葛亮独揽大权心怀不平,所以,诸葛亮很难调得动他。但李严依旧不敢枉动,陈到驻军永安,虎卧榻旁,真如芒刺在背,让他不敢有丝毫异动。他的白耳兵实在太厉害了,虽然兵力远不及自己,但李严仍旧不敢小视,所以他在江州也并不是全无顾忌。
魏军方出洛阳,流言便已经席卷汉中。面对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魏军,汉中仿若山雨欲来,人心惶惶,街头巷尾无不谈论着魏军的这次进攻,一些富户商贾甚至都已经将产业逐步向成都迁移。这个时候,相府中竟响起了悠扬的琴声,琴音轻松写意,全然没有山雨欲来的紧张肃杀。
天明、天亮侍立在门外,天亮嘟囔道:
“师父这心也够大的,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心情弹琴。”
天明却抿嘴笑道:
“师父每逢快乐事,必定抚琴,你不知道吗?”
天亮恨恨道:
“快乐事?我看是火烧眉毛了,听说曹真这次出动了二十多万兵马,这架势是要一举把汉中打残,就咱们汉中这几万人,怎么顶得住?”
天明也不由严肃起来,竟叹了口气,颇有些小大人忧心忡忡的模样:
“也许是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吧?”
但他显然自己都在怀疑自己的话,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事能让人快乐起来呢?
“你们两个小鬼!又在这儿瞎聊什么呢?”
没等天亮反应过来,脸蛋已经被一双青葱玉手掐住了,他一手扳开脸蛋上的纤纤玉手,嗔怪道:
“师娘!男女授受不轻……”
天亮的下巴一下子被黄月英挑起来,被迫直视着黄月英:
“小屁孩!跟师娘还之乎者也?”
天明一旁掩嘴偷笑,恭敬施礼道:
“师娘!”
黄月英摆了摆手,看着气嘟嘟的天亮,给了他一计爆粟,痛得天亮哎哟一声直咧嘴:
“看看天明,你师父平时教育你的礼节都哪去了?”
天亮强压火气,极不情愿道:
“师娘,弟子有礼了!”
黄月英这才装模作样点了点头向诸葛亮的书房走去,脸上早已没了方才的调笑。
三人在门外的交流似乎并没有影响诸葛亮的雅性,琴意丝毫未受影响,黄月英立在门畔仔细地端详着这个抚琴的男子,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等风范气度,天下能有几人?不觉心中涌起一丝窃喜,任谁拥有这样优秀的男人都会忍不住自豪吧?
正想间,感觉到诸葛亮温柔的目光,黄月英忙止住思绪,快走两步来到诸葛亮跟前为他斟了一杯清茶,递了过去:
“夫君好雅性!”
诸葛亮接过茶水淡然一笑:
“你知道我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吗?”
黄月英微微错愕道:
“你是说曹真伐蜀?”
诸葛亮点了点头,黄月英眉头深敛,她实在看不出这是个什么机会,眼中像蒙了一层水雾般满是迷茫。她甚至想不出这个当世奇男子的脑袋里究竟装的都是什么?机会?这分明是场灾难。
诸葛亮长身而起,呷了口茶:
“曹真的时日不多了,在他有生之年伐蜀,实是天佑我蜀汉啊!”
黄月英直言道:
“夫君,月英不懂!曹真举大军叩边,月英实是看不出这是什么好事。”
诸葛亮淡然一笑引导道:
“我两出祁山,只求一战,皆未能如愿,现在曹真竟主动打过来了,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黄月英深吸口气,她似乎突然明白了。
“曹操的官渡,周郎的赤壁,现在夫君也要打一场如他们般响亮的防守反击?”
诸葛亮欣慰一笑,与黄月英这般一点便透的智者交流确实心旷神怡,往往自己一句话,她便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默契,让他不由得轻轻将黄月英拥入怀中,深吸口气道:
“或许,这是蜀国唯一的一次机会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二章 稳固后方
汉中,丞相府,黄月英顺从地倚在诸葛亮胸前,幸福地感受着诸葛亮的温度,听到诸葛亮谈起时局的悲观,扬起头惊愕地看着诸葛亮:
“夫君未免太悲观了点吧?”
诸葛亮摇了摇头:
“你说曹真一去,谁会接替他的位置?”
“自然是他的儿子曹爽!”
诸葛亮摇头一笑:
“区区一个凡夫俗子,如何斗得过司马懿?此人不仅道法高深,更是经于政事的政客,若将来由他主事,我将再难有所寸进。”
“司马懿?”
黄月英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却对他的生平并不了解,更不知道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他是个什么来头?”
“正因为连我都不知道他的来路,他才更可怕。”
黄月英的眉头不由紧紧蹙在一处,却别有一番韵味:
“曹真率三路大军杀气腾腾而来,只怕夫君现在的人手不够用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道:
“所以,这一次,我一定要把李严调来守汉中!”
李严收到诸葛亮的书信,冷笑一声:
“诸葛匹夫!终于忍不住了!”
李丰眉头微皱:
“父亲大人,魏军大兵压境,这个时候,国家危如累卵,实是应以国事为重啊!”
李严满脸不屑道:
“你以为曹魏真有这么大能耐,能一口吞掉西蜀?别做梦了,昔年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都打不下一个汉中,凭现在曹魏的实力还想吞下西蜀?”
说罢,满脸不悦地看了李丰一眼,他想不通,自己这个儿子的胳膊肘怎么总是往外拐:
“守疆卫土,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成事的!你看看诸葛匹夫,独揽朝中大权,当年要不是他害死你叔父,陇西早就姓刘了!哼!还安排了一个陈到放在为父眼前监视为父,他想干什么?我就是要让他知道,蜀国现在还不姓他诸葛,不要总想着只手遮天!”
李丰点了点头,旋又眉色一沉道:
“父亲大人,但这样斗下去,始终不是办法啊?”
李严冷笑一声:
“他会妥协的。”
李丰深吸口气,他却不这么认为,上次诸葛亮便已经拒绝了李严,这次又凭什么接受呢?但看李严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的样子,李丰又实在不想打击他。
几天后,汉中传来诸葛亮的消息,晋升李严为骠骑将军,封李丰为江州都督,李严不在江州期间其子李丰都督江州一切军政事务。
李严收到紫金印绶,咂吧咂吧嘴道:
“虽然没能如我所愿晋升我为大将军,但为了蜀国,便权且应了他吧。”
李丰面露喜色道: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只是,孩儿不懂,丞相这次怎么这么快便答应父亲了?”
李严带着看破世俗的表情道:
“诸葛亮最想做什么?”
“自然是夺下陇西,进而图谋中原,光复汉室。”
李严点了点头:
“曹真数万大军伐蜀,即使诸葛亮有本事守住汉中,一时半刻也断然恢复不了元气,他等的起吗?”
李丰惊呼道:
“父亲是说丞相大限将至?”
李严眉头一皱颇为不满地瞥了眼李丰:
“诸葛亮何等人物?他大限将至?怕是你有生之年,都见不到他的大限。”
李丰闻言满脸黑线:
“那父亲的意思是……”
李严看着李丰道:
“你以为陛下亲政后,还会任由他胡来吗?”
李丰脑海中闪过刘禅胖呼呼满脸和善的样子,真不知他亲政后蜀国能是个什么样子,莫不成他亲政后便能转了性了?
看着李丰满脸不信的样子,李严深吸口气,自己这个儿子的资质实在平庸了点,又太过忠厚,实在难成大器。日后,便要和诸葛亮斗法了,蜀国姓诸葛还是姓李,便全看这一搏了。
想至此处,李严道:
“为父走后,你要好生管理江州。记住,一旦出什么事,江州就是咱们李家的凭藉,知道了吗?”
李丰对父亲的作为虽心中不满,却仍点了点头:
“父亲大人放心,儿臣必会守好江州。”
李严点了点头:
“从今天起,我要改个名字,叫李平,平步青云的平。”
李丰不解道:
“父亲大人为什么突然要改名字?只怕祖……”
“不必多言!为父自有道理!”
李严改名后,便开始着手安排行军事宜,准备出兵汉中。
临行前,他本想去一趟蜀山,但终是没有去,毕竟孟达的死,自己也有责任,不除掉诸葛亮,自己有何面目登蜀山见郑隐?
司马懿率荆州军团沿汉水而上,经上庸西城进攻汉中。但自出兵以来,司马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几乎是每天行军不到二十里,照这样的速度,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抵达指定作战位置。司马师兄弟都不由为父亲着急,毕竟这是与曹真制定好的战略方针,若不能按时抵达战场,只怕会受到责罚。于是,司马师兄弟亲自来找司马懿商议进军一事:
“父亲大人,咱们行军如此缓慢,只怕会延误军期,还请父亲大人……”
司马懿看了看司马师又看了看司马昭,高深一笑:
“不急!曹真不是才刚刚出长安吗?”
司马师揣摩道:
“父亲大人是不是不想打这场仗?”
司马懿深吸口气:
“诸葛亮修为高深,更深谙兵法之道,何况是城坚壁厚以逸代劳?若其进攻,为父或有把握胜他;若其防守,则全无机会。”
司马师、司马昭对视一眼:
“那父亲就打算这样拖着?”
司马懿思虑良久道:
“静观其变吧。”
夜,蜀地的风别样温和,若非身处军营,司马懿还以为自己来到了个僻幽之所休养。司马懿夜观星相,不由眉头舒展开来,明日竟然有雨,若这雨能一直下下去便好了。
“诸葛亮就这么可怕吗?”
一个阴冷的声音自背后响起,司马懿打了个激灵,回过头恭敬道: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点了点头:
“要是你主上,恐怕就不会像你这般畏首畏尾了。”
司马懿闻言,非但不觉尴尬,反而笑道:
“主上修为精深,交友广泛,小妖自然比不得。”
地藏王菩萨哈哈一笑:
“你倒是有自知之名!本尊与你主上已经淡过,便依他所言了。”
司马懿闻言大喜道:
“菩萨,您一定不会后悔今日的这个决定。”
地藏王菩萨微一错愕,旋又朗声长笑:
“本尊何时后悔过?”
“对对对……是懿失言了。不过,菩萨,您看眼前的事……”
地藏王菩萨看了他一眼跃过他的身躯望向茫茫的天际道:
“黄龙方才现世,怎么可能任由你们这般胡来?自会有人息止兵戈。”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三章 平入汉中
天宫之上,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玉皇大帝端坐在灵霄宝殿之上,俯视众生,众天神分立两侧,庄严肃穆,玉帝开玉口道:
“黄龙现世,天下该有一段太平了吧?”
众天神频频点头,托塔李天王出列道:
“万岁!青龙星率兵大举伐蜀,似要搏个结果出来。”
玉帝闻言,龙颜大怒:
“天道已定,岂可容他如此胡来?”
说至此处念叨了一句:
“朕道怎么天下太平,香火不见涨。”
太白金星出列道:
“万岁,此既是人祸,或可以天道阻之,令其不能交战。”
1...439440441442443...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