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玉帝点了点头道:
“着八河总,魏蜀边境每日雨水点数加一尺三寸。”
群臣闻言无不惊呼,登时议论纷纷。
太白金星高声呼道:
“万岁圣明!”
群臣附和道:
“万岁圣明!”
李严率两万精锐抵达汉中,虽然是非常时期,诸葛亮还是从南郑前线回到相府,亲自安排了晚宴为李严接风。
晚宴还没开始,汉中的朝中权贵都已经陆续抵达宴会,连一向孤傲的魏延竟也早早出现在宴会上。
众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相互谈论着目前的战局,面对兵威浩荡气势汹汹的曹魏大军,蜀军将领显然颇为忧虑,而李严的适时到来,无疑为这些人吃了一计定心丸。算上李严的江州兵,蜀军兵力已足可与曹魏大军分庭抗礼。故而,李严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件喜事。
诸葛亮来至宴上,众臣纷纷行礼,他环视宴席,却并有没看到今天的主角,不由道:
“骠骑将军还没到吗?”
“骠骑将军久未见到我等故人,想来要好好梳妆一番才会出来。”
一句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刚升作骠骑将军便如此目中无人!”
一个尖酸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却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欢笑声中,但这个声音却被诸葛亮捕捉到了,他用余光扫了一眼,却是丞相参军杨仪。
“诸位是聊到什么开心事了?”
门外响起李严的声音,却见李严阻住报信的门人,已大步流星步入宴上。
这位蜀国军政两界的二号人物身着锦衣,鬓角微白,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却显得容光焕发,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道门正宗之气流溢,潇洒非常。
这些汉中权贵纷纷围了上来为李严升为骠骑将军道贺。
李严本就出自名门望族,又久在官场混迹,应付这些官场上的人,自是得心应手。
随意间,这些达官显贵无不如沐春风,李严很快从人群深处抽身出来,来至诸葛亮跟前施礼道:
“李平来迟了!万望丞相恕罪!”
说话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众臣面面相觑,坐在席间纹丝未动的魏延作沉思状,而当事人诸葛亮更是微为动容,大有深意地看着自称李平的李严,面上带着耐人寻味的笑意道:
“正方改名了?”
众人方自恍然,这些人大多不知李严来历,自然不知其改名的深意,但见诸葛亮神情,显然已看破了李严的用意。
李严与诸葛亮相视一笑道:
“平这个字好啊!平步青云,平方改好名字,便被封为骠骑将军。看来,平升为大将军止日可待啊!”
说罢,哈哈大笑。
诸葛亮看着眼前的李平,也不由附和一笑。
主角既然来了,酒宴便也开席了,左席依次是蒋琬、费祎、董允、杨仪等人,右席则依次是李平、魏延、吴懿……其他大多是一些生面孔。
李平久不来汉中,自然不认得。但李平看得出这些人俱是修为不俗,尤其是位于吴懿之后的年青人,其神形气质极为不俗。李平不由得侧目道:
“这位是?”
那名青年将领长身而起道:
“末将姜维姜伯约!”
李平不由恍然多看了一眼道:
“果然是后生可畏!”
姜维恭敬道:
“将军谬赞了!”
诸葛亮脸上不免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蒙此国家紧要关头,正方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我汉中助拳,实是我军中楷模!来!大家一起敬正方一杯!”
说罢,众人齐齐举杯。
诸葛亮定下了酒宴的基调,酒宴也渐入佳境,众人纷纷向李平敬酒。李平性子虽傲,却也一一应了,毕竟他此次来汉中是要总理丞相府事务。
李平频频举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身旁魏延席上却冷清的很,无不彰显出这位刘备时期硕果仅存的勇将是如何的不得志。
李平看了一眼魏延,魏延感觉到李平的目光,侧目看了一眼李平。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处,似乎在交互着什么信息。
素来孤傲的魏延举起杯,示意李平,李平也举起杯,两人对饮了一杯。
临席的两个蜀国权贵,全程几乎零交流,却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难言的默契。与那些在李平席前高谈阔论的人相比,仿若君子之交般别有一番味道。
酒席散后,李平带着随从在汉中闲逛,花红酒绿,灯火辉煌,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汉中的繁华,显然非是江州可以比的。
这座蜀国重镇,在张鲁时代,便已相当繁华,刘备入蜀后,作为通往蜀国的咽喉要道,更是被定位为军事重镇,由名将魏延镇守。后诸葛亮几出祁山,更是将相府也搬到了汉中。
在这位有卧龙之称的名相手中,汉中经济更是如日中天,即使面对曹魏的数万雄师,依旧车水马龙,人气不减。
面对此情此景,李平不无感慨诸葛亮的治世之才。
江州虽经过自己大力发展,但与汉中相比,仍是难以望其项背,伫立在十字街头,他竟有些不知自己此行究竟是对是错了。
“将军迷路了?”
身后响起一个男性微有些沙哑却雄浑非常的声音。
李平回过头,却正看到泰岳般伫立在身后的魏延。
李平淡然一笑:
“只是一时不知该去哪里。”
魏延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作了个请势:
“既然将军不知归处,不妨随延去府上一续。”
李平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在汉中的街头。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四章 改名之谜
汉中。
“师父,这李都护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怎么突然想起改名字了?”
天亮跟在诸葛亮身后百思不得其解。
一旁天明语带轻佻道:
“人家现在是骠骑将军。”
天亮一旁朝天明吐了吐舌头。
诸葛亮微微一笑:
“你们知道这位骠骑将军是哪里人吗?”
天明、天亮相视一眼,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是的。
诸葛亮一字一顿道:
“南阳。”
“什么?”
天明、天亮闻言无不惊讶。
魏延与李平并肩走在汉中的大道上:
“遥想当年与正方在南阳相识,还都是浑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小子,想不到现在……大家……”
魏延没有说下去,但这些年,魏延镇守汉中,李严镇守江州,两人已经是蜀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李平看着魏延朗声大笑,一把搂住魏延的肩膀:
“当年还是我伯父他们的时代。”
说到这里别过头看着魏延一字一顿道:
“现在,已经是咱们的时代了!”
“若非南阳严家的财力,严白虎怕也难以在吴郡立足吧?”
李平看了一眼魏延,这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孤傲,当着自己的面竟敢如此轻视自己的伯父。严白虎虽未成事,但也曾是一方诸侯,闻名江东。
但李平并没有因此而与魏延翻脸,他似乎突然明白了魏延身为蜀国军方举足轻重的人物,身边却为什么会如此冷清。
李平带着极耐人寻味的目光看了一眼魏延,目光中竟似有些许赞许,干笑了一声:
“成王败寇吧。好了,都是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我初来汉中,一切都还不熟悉,更不知道丞相是怎么打算的,不妨文长说来听听。”
魏延冷笑一声:
“丞相一心想要夺取凉州,几次出兵,损兵折将,耗费巨大,却难有寸进,不提也罢。若正方来守汉中,或可实现丞相的雄伟目标吧。”
魏延说到最后,语气中竟带着一丝讥讽。
“都说荆襄之地多才俊,果然不假,想不到连骠骑将军也是来自咱们南阳。”
天亮发自内心感叹道。
这也难怪,地仙之祖在荆襄,其门下弟子无数,荆襄之地自然人才济济。
天明却疑惑道:
“但这和骠骑将军改名又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
“身为政客,不管你想不想,喜不喜欢,总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而这种**大多是以地域来形成的。李平来自南阳,为师也是来自南阳。李严祖上是益州名门旺族,母家更是南阳名门,所以李严才能在荆州和益州如此吃得开。你们知道,李严的母家姓什么吗?”
天明闻言似有所悟,分析道:
“师父这么说,弟子似乎明白了。李严将严字改为平字,是不是在释放一种信号,要脱离师父的南阳系独树旗帜?”
诸葛亮笑了笑,其表情自然是不置可否。
李平听魏延这么说,皱眉道:
“凉州,俱是些巫族后裔,便是夺下了凉州,又能成什么气侯?”
魏延眼前一亮道:
“正方也是这么想的?”
李平点了点头,停下脚步,看着魏延道:
“其实,我更想听听文长的想法。”
魏延迎着他的目光,从他的目光,魏延看到了无比的真诚,不由得热血上涌道:
“延以为可以奇兵突袭长安,进而抢占潼关天险,将魏军增援拒于关外,切断曹魏潼关内外的联系。而丞相的主力部队则可趁势扫清驻扎于关中的曹魏各部,占领整个关中,进而俯视中原。”
听完魏延这番慷慨陈词,李平朗声大笑。
魏延看着街心长笑的李平,不由满脸懵逼,愣愣地看着李平,似乎有些恼怒,却见李平止住笑,满脸正色道:
“丞相不用文长之策,实是丞相的损失,是我蜀国的损失!放心!我会向丞相进言的。”
魏延闻言满脸感激道:
“正方若能玉成此事,延定不会让正方失望!”
李平看着魏延着急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头:
“文长,要真想做成这件事,还是需要有军功做支持的。你镇守汉中多年,守城有功,但毕竟无进取之功。”
魏延的神色为之黯然,他又何尝不想立功,但诸葛亮不肯给自己这个机会,自己又如何立功?
李平似乎看出了魏延的顾忌:
“放心,机会总会有的。”
魏延闻言恭敬道:
“多谢李兄提携!”
李平点了点头,抬眼看着前方灯火辉煌的街头道:
“走,去你府上坐坐,咱们再畅谈一番!”
一行人的身影缓缓消失在灯火阑珊深处。
有李平在汉中坐镇,诸葛亮终于解决了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坐阵南郑主持战局,在城固、赤阪严阵以待,养精蓄锐以待魏军主力。
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滚滚,大雨如期而至,漫天大雨接连成线,遮天蔽日,几乎淹没了天地一般。
天明、天亮在帐外看着雨聊天:
“来蜀国这么多年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连在荆州的时候都没见下过这么大的雨。”
……
“你们在外面说什么呢?”
诸葛亮的声音自帐中传了出来。
天明、天亮忙站起身掀开帐门道:
“师父,外面的雨好大,跟天漏了是的。”
“是啊,师父,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诸葛亮眉心一动,掐指捏算,眉心一紧道:
“不好!这仗怕是打不成了!”
连绵大雨,一连下了数日,伊水、洛水、汉水几条汉中主要河流洪水肆意,冲毁了栈道,将魏军数万将士困在蜀地,不能前行半步。除了魏军的先锋部队与蜀军发生了小规模的遭遇战外,两军主力还并未拉开阵势打一场集团级大战。
望着滂沱大雨,曹真轻咳了咳,身后立着的青年将领道:
“父亲大人,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么大的雨,就算士兵们能够前行,粮草也是万万跟不上的。”
曹真叹了口气,仰头看天道:
“真是天不如我愿!”
蜀军大寨。
“丞相,骠骑将军求见!”
诸葛亮抬起头,眼中微有些错愕,这么大的雨,他不在汉中坐阵,跑到南郑来干什么?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五章 阳溪喋血
南安与蜀地毗邻,典型的山地地形,受地形所限,骑兵的速度反而降下来了。
看着山林欲密,郭淮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等等!”
费曜回过头看着满脸严肃的郭淮,面色颇为不悦:
“怎么了?”
郭淮忙道:
“将军,这个地方叫阳溪,再往前走道路会愈发崎岖,蜀军一旦发难,很难发挥骑兵优势。”
费曜不解道:
“蜀军不是还在百里之外呢吗?”
“末将接到消息已经在两天前,消息很有可能失真,不得不防。”
费曜知道郭淮说的有理,深吸口气:
“那现在怎么办?”
郭淮神色微变:
“不好!”
刹那间,八寸余长的羽箭疾如飞蝗,强劲的穿透力,透甲而出,直带出一道血箭。密集的箭雨,如疾风骤雨骤然而至。眨眼间,散落在山野间的魏军便死了一成。
费曜翻身躲在马下,眼睛滴溜乱转,机灵地环视四周:
“这是什么弩箭,这么厉害?”
郭淮显然也发现了蜀军的的弩箭异常厉害,喘着粗气,目光冷峻地观察着敌军的布置,终于绝望地发现,自己已经陷进了敌人的包围圈。
凛冽的箭雨终于停止了,郭淮与费曜对视一眼沉声道:
“将军,能不能杀出去,就看你我的本事了!”
费曜点了点头:
“后边没有敌人,向后撤!”
“不行!”
郭淮厉声道:
“对方必是久经杀场的宿将,选择在这里袭击我军,显然是为了专门对付我军的骑兵。一旦我军撤军,士气尽丧,将为敌军衔尾击杀。”
费曜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
忽然抬起头奇声道:
“咦!蜀军怎么不进攻了?”
魏军缓缓抬起头,相互看看,仗着胆子微微抬起身子,自觉地向后退去。这是人的本能,一旦躲过死亡的威胁,人们往往会自觉地向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地带撤退。
郭淮见情势不对忙疾声道:
“无我将令,任何人都不许动!”
话音方落,弹簧机扩声响起,溅起簇簇血花,又倒了一片魏军。
紧接着,喊杀声四起,蜀军终于开始**了。
蜀军只留了一条退路,显然是带着极大的诱导性。但面对蜀军杀气腾腾好如地狱里冲出的修罗,凛冽的战意,浓浓的杀机,迫得魏军不自觉地向后退去。尤其那些兵油子,更是连郭淮的将令都不放在眼里。
郭淮瞪着眼竖着耳朵感受着周围的气机,费曜则瞪圆了眼眼睁睁看着蜀军如排山倒海般俯冲过来,其势如洪水猛兽,凛冽的杀气直拂得面颊生疼。
费曜擎刀急道:
“怎么办?”
蜀军强大的冲击力,让费曜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普通士卒更是缓缓向后退去,费曜急声道:
“快说啊!怎么办?”
郭淮却如泥塑般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
眼看蜀军只在二十步开外,费曜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蜀军满脸的狰狞,厉声道:
“说话啊!”
“随某来!”
郭淮话音方落,骤然跳跃而起,激起阵阵草木碎屑,提枪迎着正前方蜀军直冲过去,其势如虹,枪锋过处,血花四溅。身后魏军为郭淮的浩瀚杀气所震,呼啸着向迎面而来的蜀军冲杀而去。
郭淮的估算没有错,正前方的蜀军确实是最为薄弱的,因为魏延没有料到敌军会有如此胆色选择从正面突围。但郭淮没有想到的是,魏军被蜀军拦腰切断,近七成的魏军英灵都永远都留在了这个在地图上都没有标记出来的地方——阳溪。
“他竟然做到了!”
李平坐在丞相府中,哈哈大笑:
“魏文长啊魏文长,你果然没让我失望!”
与此同时,曹真所耗过多却连蜀军外围都没有突破,引起朝中多方不满,众臣开始纷纷向明帝施压。而曹真的病情也愈发严重,甚至已经到了骑不了马的地步,只能坐着轿指挥战斗。阳溪大败的消息在这个时候适时的传了出来,明帝借机召曹真回朝,魏军开始全线撤退。
魏军退兵后,魏延因此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县侯……一连串的荣誉加身,让其地位陡增,成为蜀国军方名副其实的三号人物。
为策应西蜀,孙权开始集合大量兵力欲图合肥。满宠上奏明帝,集合兖州、豫州两州兵力汇聚合肥,一时间,合肥兵力云集。面对城城壁厚兵力肃整的合肥,孙权只好退兵,天下又进入短暂的太平。
次年,正月,汉中,诸葛亮得到关中方面谍报,曹真病重,已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
曹真主持关中战局,无他主持大局,关中诸将群龙无首,正可一举破之。于是,诸葛亮紧锣密鼓地发起了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好容易将李平调到汉中,自然不会轻易放他回去,令其镇守汉中督运粮草。诸葛亮虽放心让他镇守汉中,但手下人就不那么放心了。李平此次来汉中毕竟带了两万江州兵,现在又由他镇守汉中,一旦有变,诸葛亮势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杨仪提出,诸葛亮历出祁山失败,不是因为士气低迷,便是因为粮草不继,现将汉中兵分为两班,只领一班出祁山,另一班则留下操练,两班循环轮转。
这样便可保兵力不乏,步步为营,徐图中原。
杨仪这一手旁人自然都明白其此举的用意,却谁也说不出什么,登时便得到了诸葛亮的允诺。
方定下北伐的战略回到后院,黄月英便已经笑盈盈地站在诸葛亮身前了。看着黄月英脸上掩盖不住的喜悦,诸葛亮眼露惊喜道:
“成功了?”
黄月英点了点头,一把扑入诸葛亮的怀里。
诸葛亮抱着黄月英,满脸笑意:
“辛苦夫人了。”
黄月英笑道:
“都说一孕傻三年,若非有了瞻儿,估计用不了这么久。”
诸葛亮抚着黄月英的乌黑长发,柔声道:
“夫人修行,亮却要夫人为亮操劳,亮……”
黄月英抬起头将食指叩在诸葛亮唇尖,诸葛亮会心一笑,将黄月英紧紧拥在怀中。此时此刻,唯有这拥抱能表达自己浓浓的谢意。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章 四出祁山
春二月,诸葛亮运用黄月英所造的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再次起兵伐魏。
这次,诸葛亮依旧选择一出祁山的战略路线,率军围攻祁山堡。但祁山堡地势险峻非常堪为天险,易守难攻,很难发挥兵力上的优势,诸葛亮又无法再从内部瓦解祁山堡,在祁山堡留下数百具尸体后,诸葛亮意识到再在祁山堡空耗,只会遗误战机,当机立断留下王平的无当飞军继续攻打祁山堡,自己则率主力部队转战上邳,意图趁关中无人主事的情况下,以雷霆之势一举夺下陇西。
面对声势浩荡的蜀军,曹真又病重无法主持大局的情况下,明帝召司马懿入京,令其全权负责关中战事。临危之际,司马懿乘追锋车飞速赶往长安主事。
但司马懿抵达长安后的形势很微妙,关中诸将显然对司马懿的到来比较抵触。关中诸将均是以累累战功拼打出来的,而论战功,关中诸将无不以张合马首是瞻。但明帝竟然没有让张合接手关中,反而把镇守荆州的司马懿空降到关中,心中自然忿忿。但他们心中虽有不忿,却不敢对这位假黄钺的朝中大员表现出来。
大将军司马懿抵达长安当日,以左将军张合、后将军费曜为代表的关中军方便备了晚宴接待司马懿。
酒席宴上,司马懿当即便安排费曜、戴陵率军援守陇西重镇上邽,自率关中诸将的主力部队西救祁山与诸葛亮主力决战,与之前的曹真的战略方针大相径亭。
张合当即提出异议:
“大将军,您可能不了解陇西形势。依末将之见,大将军何不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
张合方一发声,关中诸将纷纷附和。
司马懿淡然一笑道:
“列位!诸葛亮乃用兵大家,若我前军可抵住诸葛亮,自当依后将军之意。但现若分兵,岂不被诸葛亮所乘,分而破之?”
众将面面相觑,司马懿用兵确有见的。
张合笑着打圆场道:
“既圣上令大将军主事,我等自然全听大将军的。”
众将纷纷附和。
司马懿环视众将,朗声笑道:
“儁乂言重了!懿初到长安,还要仰仗列位将军!来!懿先敬列位一杯!”
说罢,一饮而尽。
诸将齐齐举杯,却并未饮下,而是巴巴地望着张合。
张合举杯道:
“我等自然全凭大将军吩咐!”
1...440441442443444...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