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回禀大将军,镇西将军尚未突破蜀军外围。”
“什么?”
司马懿不由大讶。
司马师见状疑惑道:
“父亲大人,有什么不妥吗?”
司马懿不答司马师,反倒向蜀寨深处走去,挨个军帐挨个军帐仔细检查了蜀军营寨。待走了一圈,不由大惊道:
“不好!中计了!”
司马师与司马昭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司马懿没来由的怀疑是从哪来的,但司马懿并没有时间向他们解释,吩咐中军道:
“速传我将令,令追兵立刻撤回南山防守。”
中军唱了个诺急急退下,司马懿又急急安排本部人马在南山布防。
不多时,追击蜀军的郭淮部退了回来,郭淮满脸不悦快步来至司马懿面前道:
“形势大好,大将军为何另我等退兵?”
司马懿见只有郭淮部撤了回来,不由惊道:
“其他部呢?”
郭淮眉头深敛道:
“大将军,恕淮直言,诸位将军已杀得兴起,根本不肯撤兵……”
原来,中军传令后,魏军诸将根本不听司马懿将令,他们憋足了劲,取得如此战绩,如发狂一般,哪肯轻易罢兵?故而只有郭淮退了回来,其余诸将皆衔尾追击诸葛亮部。
司马懿紧了紧眉头,分析道:
“这么久了,久经杀场的张郃都无法突破北山外围,我军却可以如此轻易便攻破敌军主帅的栅寨,你们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司马兄弟、郭淮相视一眼,均意识到问题所在。
张郃本身就是曹操时代硕果仅存的当世名将,而他率领的关中军长期在关中做战,战力惊人。但他们都无法突破王平的外围,司马懿怎么可能突破有诸葛亮这种蜀军军魂式的人物的防守?除非……
司马懿不待众人反应,引着众将来至一处军帐前道:
“你们看看这里。”
郭淮、司马师兄弟进入军帐看了看,司马师兄弟对视一眼,满脸的茫然。
郭淮却惊道:
“这里根本就没人住过!”
回过头询问式地看着司马懿,看到司马懿肯定的目光,失声道:
“果然中计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五章 卤城之战下
郭淮意识到中计的时候,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而中军已经满脸惊慌地扑到司马懿跟前道:
“报!将军,前方发现大批我军败军,正向山上溃退!”
“什么?”
郭淮等人显然没想到魏军会败的这么快,前前后后不超过一个时辰,想不到前军就已经溃退下来了。
司马懿满脸肃然,传令道:
“全军听令!紧守防线!”
发完第一道命令,司马懿才道:
“走!去看看现在什么情况!”
司马懿等人来到前线时,向下望去,原本陷入癫狂的魏军已经被人像打疯狗一样满脸恐慌地打回来了,密集的溃军成群结队的向北山方向溃败,漫山遍野,丢盔御甲地向山上争相攀爬,场面极是壮观。
原来,热血沸腾的魏军追到山下的时候,在一座不知名的狭小隘口,遭遇了蜀军主力部队的伏击,伤亡极其惨重。战势一边倒地倒向蜀军倾斜,魏军被蜀军衔尾追击,于是方才的一幕出现在司马懿、郭淮等人的眼中。
司马懿、郭淮满脸惊诧,他们当然没有想到队伍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但好在司马懿对整个队伍失去控制的时候,郭淮部听命撤了回来,这才不至于损失太过惨重。
郭淮见状急道:
“大将军,败军败得太快,很容易冲乱我军阵型,撤吧?”
司马师则道:
“父亲大人,我们身处敌寨,诸葛亮对大寨布置了如执掌,极易被其突破防线,切不可在此与蜀军决战!”
郭淮听到司马师的分析冷汗倏然落下,诸葛亮用兵环环相扣,确实是用心险恶,分明是要一举挫败关中主力。
司马懿当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深吸口气:
“传令征西将军立刻撤兵!”
转身传令道:
“撤!”
据《汉晋春秋》记载,蜀军此战大胜,“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此一战迫使魏军后退五十里,与蜀军对峙。此一战魏军虽损失惨重,却奠定了司马懿在关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关中诸将再不敢擅做主张。
成都,后主看罢李平的信,把信一把扔在龙书案前,眉头紧皱。正如李平所言,连年战乱,汉中百姓确实是民不聊生,是该休养生息了。
想至此处,后主提笔欲拟奏章,方提起笔却又放下,沉吟片刻方才吩咐道:
“传朕口谕,着李平以汉中粮草难以为继为由,请求丞相退兵。”
前线,蜀军大寨,诸葛亮正与诸将分析当前形势:
“漾水涨水,魏军军粮必难以维系!”
魏延高声道:
“丞相,魏军粮草难以维系,我军只怕比他们也强不了多少。”
诸葛亮淡然一笑:
“我军连克其粮仓,上邽存粮本就有限,那时便探得郭淮已经从羌人手中借粮,可见其粮草已然出现问题。现在其与我军相持月余,粮草问题必已极其严重。”
魏延道:
“那丞相以为……”
前线,魏寨,司马懿并没有因为卤城之战的失利而责难众将,反而因此收拢了将心,整个营寨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司马懿道:
“连日降雨,蜀军粮草必难维系。”
张郃点了点头:
“大将军所言极是,但我军粮草也已经捉襟见肘了。”
司马懿点了点头:
“镇西将军所言不错,不过,粮草应该能及时运来。”
说至此处,抬头道:
“眼下最重要的应该是……”
“断其粮道!”
当世两大用兵大家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的弱点,司马懿当即发信洛阳,请求援军断蜀军粮道,而诸葛亮也同时发书汉中请李平出兵断魏军粮道。
众将散去后,魏延与吴懿并肩而行,魏延道:
“李都护这次算是栽在丞相手里了。”
吴懿眉头深锁,努力思索了半天才道:
“文长什么意思?”
魏延看了一眼吴懿,正迎上他天真的目光,摇了摇头:
“老吴,就你这脑袋,汉中什么形势,李都护不清楚,你还不清楚?以汉中一地之力支撑整个北伐大军,这分明是要假公济私,消除异己!何况,现在又是雨季,督运粮草本身就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今天丞相提到粮草问题,我看八成是李都护督运粮草出现了问题。”
经魏延一说,吴懿才恍然道:
“我就说当初李都护就不该应下这份差事!”
魏延摆手阻住吴懿: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而此时,正如魏延所料,镇守汉中的李平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乱转,粮草情况比他想像的要复杂的多。汉中又逢雨期,虽有木牛流马相佐,但军粮仍难如期送至前线,一旦诸葛亮追究下来,势要向自己问责。
这个时候,李平收到后主的口谕,长舒了口气,当即拟了一封手书正要发至前线。
忽然收到诸葛亮的手书:今有三策,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
李平冷笑一声,还什么他妈的上计中计下计,当即叫来督军亲自发书诸葛亮令其退兵。
李平安排好一切,不由长出了口气,但冥冥中总感觉自己好像错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发呆般坐在太师椅上冥想,却始终没想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索性伸了伸懒腰便去睡觉了,连日来殚精竭虑确实让李平有些吃不消,让他头脑一时也有些不清醒。
前线收到李平奉后主之命令诸葛亮退兵,诸葛亮眉头大皱,自己虽被称为相父,手握兵马大权,但后主之令,自己自然不可以违逆。何况自己与司马懿相持不下,只能空耗粮草,后方粮草不继,索性便决意退兵,蜀军开始分批向汉中撤退。
司马懿得到探报蜀军向木门道方向退去,急率众将登高探望,但见蜀寨之中遍插旗帜,炊烟四起,暗运道法窥探,丝毫感觉不到太多人的气息,不由朗声大笑:
“诸葛亮退了!”
当即道:
“蜀军疲师败北,谁敢追击?”
张郃当即谏道:
“大将军,兵法有云,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不然!前吾不击,为避其锐气;今而击之,待其士衰也。蜀军此时是为疲师,非穷寇!”
司马懿看着张郃道:
“后将军既为先锋,自当为军中表率!”
张郃方要再言,司马懿道:
“我亲作将军后军,随后便至!”
张郃见司马懿心意既定,当即只得允诺。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六章 故弄玄虚
魏营中军大帐,司马懿见张郃应允,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散了众将,转身回至本帐。
他独自坐在帐中,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拿手一招取出一张纸符,迎风一抖,那符便自发出诡异的蓝芒,消逝在空气中。
张郃的队伍当晚便开拔,追击蜀军。
冥界之中无日月,仿似罩着一层乌云空气中飘着雾霾,终是阴沉沉的,而冷冷清清的地藏殿却似乎热闹了许多,明珠绽放,映若白昼,竟破天荒地聚集了十殿阎君中的九殿阎君,只有秦广王尚未来至地藏殿。侍从们川流不息地端茶倒水,却迟迟不见地藏王出现。
转轮王呷了一口荼水语带不忿道:
“地藏王宴请我等,都这个时侯了,竟还不见人影!”
其他诸王相视一眼,眼神中透着不满,却并未搭腔。这里毕竟是地藏殿,禁制多多,自然不敢造次。诸殿阎君只是偶有交流,也是说些不相干的,大多则干饮着茶吃着果品,气氛却显得有几分冷清。
冷风倏然,冥界的沃石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但这山光秃秃的不生半片生灵,在冥光的照射下显得格**森凄凉。而沃石边上便是无垠的大海,怒浪涛天,卷击着山石发出阵阵怒啸,此起彼伏别样壮阔。
空荡荡的沃石山上突兀地矗立着一座宫殿,在冥光的映射下更显阴森恐怖,仿如西方的吸血鬼城堡,虽然没有食用腐肉的乌鸦、秃鹫在宫殿上空盘旋,却由里至外透着阴森诡异的气息。浪潮声之下,隐隐传来鬼哭狼嚎般凄厉的哭嚎,这就是十大冥殿之一——鬼判殿。
鬼判殿的外堂正立着两个人,正是地藏王和鬼判殿的秦广王。
秦广王耽搁了会儿,看看开宴,却没想到宴会的主人竟然骤然而至,让秦广王隐隐感觉到这次宴的不寻常,而地藏王竟然没有随身携带他素不离身的成名法器——明珠、锡杖,更让秦广王心头蒙上一层迷雾。
秦广王压住心中疑惑,客客气气将地藏王请入鬼判殿,恭敬道:
“菩萨宴请我十殿阎君,怎么突然来我鬼判殿了?”
地藏王满脸笑意:
“秦广王迟迟不肯入席,本王只好特意走一遭看看。”
秦广王干笑两声:
“菩萨恕罪!小王只是俗务缠身,一时耽搁了。”
“无妨!只是自本尊入地府主事,一直未邀诸位阎君饮宴,实是有失礼数。”
“菩萨严重了!”
地藏王菩萨见秦广王并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思,点了点头道:
“既然秦广王这边无事,便先行赴宴去吧,本尊先去处理点私事,片刻便回,秦广王勿要见怪才是。”
秦广王眼珠一转,面上狐疑一扫而过,笑道:
“菩萨去便是了,小王这就收拾一下去贵殿恭候菩萨。”
地藏王点了点头,却化作一道金光奔人间界去了。
秦广王看着地藏王菩萨逝去的光芒,心中越发狐疑,急转身入了偏殿。
秦广王方入偏殿,便从屏风后转出一个人,却是满宠。
秦广王与满宠的交谈显然被地藏王的不期而至所打断,又继续谈了会儿人间事,秦广王似乎始终没有放下心事:
“奇了,地藏王菩萨召我等饮宴,怎么却去了人间?”
地藏殿,厚重的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众阎君纷纷站起身来,满脸堆着官方的笑容,看着手拿明珠,手执锡杖的地藏王。
围上前去纷纷与其寒暄,寒暄片刻,地藏王才道:
“秦广王还未到吗?”
众阎君面面相觑,转轮王笑道:
“菩萨切勿见怪,大哥素来守时,今日可能被俗事耽搁了。”
地藏王菩萨点了点头洒然一笑:
“列位阎君先行就座,咱们稍待片刻便是。”
鬼判殿,满宠分析道:
“现在大将军正与蜀国决战于祁山,地藏王这个时候去人间界……”
他满脸狐疑欲言又止,秦广王眼珠一转道:
“玄武可曾参战?”
满宠不以为意道:
“后将军久镇关中,自然要参战。”
秦广王头脑飞转,信手入芥子空间,一把取出一部透着幽暗光芒的古旧简牍,但见上书“生死簿”,运目一扫,便自看到张郃的人寿:尚有十年。
秦广王收起生死簿,电目一闪道:
“莫非张郃大限将至?”
生死簿毕竟记载的只是正常死亡的人寿,但一旦有仙家介入其中,自然有可能左右生死,制造出非正常死亡。
满宠满脸惊诧道:
“三皇界与天宫已传谕三界,修真中人不得卷入人间争斗,地藏王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秦广王摇了摇头:
“这位菩萨算计多多,欲收玄武不一定非要亲自出手。”
说至此处,忽道:
“不行!我必得去人间界走一遭!此番鬼道当兴,确需四大神兽布阵,现在四大神兽只得其二,万不可丢失了这一头。”
“那地藏王的法宴呢?”
秦广王冷笑一声:
“主人尚不在场,孤又何必急切?”
秦广王举步欲走,忽道:
“地藏王殿禁制多多,一旦事急,需众兄弟助孤极难沟通。”
说罢,探手入怀取出一张纸符交给满宠:
“一旦事急,你便去地藏殿召众阎君前去助孤!明白吗?”
满宠满脸肃然地点了点头:
“属下明白!”
但他心念一转忽道:
“大王,地藏王法力高强,万一心生歹意?”
秦广王傲然道:
“孤有生死簿在手,他无明珠、锡杖傍身,能奈我何?”
秦广王说话间,举步走出门外,身形一摆,也奔人间界而去。
木门道口,魏延部率着挂满风霜的队伍满脸肃然地钻入木门道,予人一种浓重的肃杀,毫无疑问,魏延已经拼了血本去断后了。
两军在通往木门道的几处险地展开白刃战,魏延连连打退魏军几次进攻,狭长的山道上横七竖八躺了数百具尸体,但魏延仍是没能击退顽强的魏国追兵。他们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死死缠住了自己,势要把蜀军主力留在陇西。前面就是木门道了,再退可能就是蜀军主力了,如果让他们突破重围,那诸葛亮交待自己断后就等于彻底失败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七章 大战在即
地藏殿,厚重的殿门吱呀一声打开,众阎君眺目望去,不由得满脸堆笑纷纷站起身来。但见殿门处,地藏王一手拿明珠,一手执锡杖步入殿内。
众阎君围上前去与其寒暄,寒暄片刻,地藏王忽道:
“怎么?秦广王还未到吗?”
众阎君面面相觑,不由为之语塞,转轮王笑道:
“菩萨,大哥素来守时,今日迟来许是因公事耽搁了。”
地藏王点了点头洒然一笑:
“列位阎君先行就座,咱们稍待片刻便是。”
说罢,摆身步入首席。
嗒嗒嗒……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山道上死一般的沉寂,一个骑手来到魏延近前飞快地翻身下马道:
“报!将军,丞相的主力部队就在五里外!”
魏延眉头紧了紧,急吩咐左右在木门道口组织力量反击。他好容易取得眼前这许多成绩,一旦此番断后不利,之前的辛苦只怕都要付渚东流了。但对方将领毕竟是久阵关中的名将张郃,这样的对手让魏延不能不头疼。
正想间,马蹄声由远即近,几匹健马骤至,竟是诸葛亮的中军。
山道上,盔缨攒动,刀枪剑林在树影间若隐若现,疾速地在山道中向前涌动。老将张郃擎枪立在队首,勒住跨下马,眺目望向前方狭口。
身旁副将道:
“将军,前面就是木门道了,地势颇险……”
张郃收回目光颇为自负的一笑,土中有木,正如司马懿所言,木门道确是张郃的福地:
“都说诸葛亮善于用兵,果然不假。其断后队伍确实精悍,只可惜人数太少,几场仗下来,估计已经被打残了,只要我们咬住他们的断后部队,势可全歼蜀军主力。”
说至此处,不由点了点头赞道:
“司马仲达确实有些手段,不以常法应对诸葛亮,果然所获颇丰。”
身旁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说至此处,张郃扬声道:
“全军听令!加速行军!勿要在天黑之前赶上蜀军!”
“诺!”
这一声中气十足,战意昂然,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众所周知,木门道地势崎岖,山势险峻,却有木栈堆积而成的一条狭小官道,直通向崇山峻岭深处。
张郃骑兵的悍勇之气激荡得林叶不住地抖动,不住地向远处延伸。木门道口处脚印密集,显然蜀军曾在这里经过。但他们却出乎意料地并没有在道口布防,可见这枝断后队伍的远程防御武器已经在前两次战斗中消耗尽了。
在前两次交锋中,蜀军惊人的战斗力让张郃险些退兵,但一直攒着劲的关中军却坚忍得突破了蜀军的防线,导致蜀军防线彻底崩溃。
在蜀军的第二次反击中,蜀军的战力已经远不如第一次战斗了,他们就像一头受伤的老虎,凶猛的亮出爪牙后,便匆匆撤退了。
张郃知道,蜀军的主力已经很近了,既然断后的队伍无法阻止自己前进的脚步,那自己很有可能追击上蜀军的主力部队,重挫这枝蜀军疲师。
张郃毕竟是久经杀场的老将,他没有贸然进军,为了以防万一,他派了一枝斥侯队先进入木门道内进行探查。过去了半枝香的光景,张郃的战马仿佛受到张郃急躁心情的影响,不住用马蹄刨着地,发出令人焦急的嗒嗒声。
张郃深吸了口气:
“算了!不等他们回报了!”
说至此处,扬声道:
“全军听令!向木门道进军!”
张郃部刚深入木门道行不至一里,便收到斥侯的探报:
“报!将军!木门道外三里处发现蜀军踪迹!他们正在修建工事,卑职认为他们是在准备伏击我军!”
张郃朗声大笑:
“木门道果真是本将的福地!”
说至此处,张郃吩咐左右道:
“传我将令!全速前进!突击蜀军工事!”
一旁副将不待众将称诺道:
“将军!木门道地形复杂,仓促之间,只怕斥侯信息有误,不妨等落实了再追袭不迟!”
张郃冷笑一声:
“木门道乃天成本将之功,你等只管听令便是!”
众将闻言,不敢违逆,齐声唱诺。
登时马蹄轰隆,皂旗飘飞,刀枪剑林疾速向木门道深处涌动。
魏营主寨,三军已集结完毕,费曜、郭淮一干将领在队列中等待着司马懿发令,却迟迟不见司马懿出现。不多时,却见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拍马而来,费曜、郭淮一干众将急迎上去:
“二位公子,大将军……”
司马师傲然道:
“大将军有令!令我等先行起兵!”
郭淮一干众将面面相觑,望了望孤零零的中军大帐,不知道有什么事比追击蜀军更重要。
郭淮与费曜相视一眼,他们确实担心张郃,点了点头:
“时间紧迫,那便依大将军之意!”
关中军团毕竟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也是张郃的个人魅力所在,关中诸将素来以其马首是瞻,即使在曹真主事的时代,张郃说话也极具份量。大军随着传令官的口令缓缓开动,迈着坚毅的步伐缓缓向木门道开拔。
张郃率军进入木门道后,全军加速前进,抬眼便依稀能看到前方的山谷中蜀军在积极布防修建工事。张郃将长枪提于马前,枪锋缓缓对准蜀军,高喝道:
“举枪!”
传来阵阵甲胄的铿锵声,森寒的光芒逼射开来,快速地向前蔓延。
距蜀军工事只有五百米,蜀军的指挥官高举战刀,呼喝着:
“准备!”
四排弓箭手在阵前排列开来。
张郃目光紧了紧,他能感觉到茫然透体的杀气蔓延过来,但他只是将身子俯在马上,枪锋依然紧紧地指向蜀军。
1...442443444445446...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