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说罢,一饮而尽,其余诸将这才纷纷饮酒。
长安街头,司马懿父子三人并马而行。
“父亲大人,张合这是明显要给您个下马威!”
司马昭忿忿道。
司马懿倒并不见怪淡笑一声:
“张合久镇汉中,战功累累,先前居于曹家人之下也便罢了,现在居于我之下,他岂肯心甘?”
司马师皱眉道:
“这些关中将领,素来桀骜不驯,若将帅不合,只怕这场仗不好打啊。”
司马懿笑道:
“陛下赐我假黄钺,还镇不住一群傻大兵?”
说罢,扬头道:
“前面就是大司马府,随为父去探望一下大司马。”
大司马府,司马懿满脸恭敬地坐在曹真塌前,眉头深敛:
“想不到子丹病情竟已重至这等境地。”
曹真淡笑一声,靠在枕头上:
“生死本有命数,仲达方外之人,何需如此感慨?”
司马懿脸上悲色渐浓:
“懿失态了。”
曹真摆了摆手,满脸轻松道:
“仲达见过弟兄们了吧?”
司马懿点了点头。
“怎么样?队伍不好带吧?”
说至此处,曹真朗声大笑,但这一声笑让他咳嗽不止。
司马懿忙抚了抚曹真的胸口:
“诸将桀骜不驯,统领关中,非子丹不可啊!”
曹真摆手道:
“玩笑罢了!仲达不要见怪,你非起自军中,关中诸将难免不服,相信以仲达之才,很快便可以服众。但这也是圣上对你的信任,关中形势复杂,若没有陛下信得过的人统御,早晚必出大乱。”
司马懿满脸恭敬道:
“大司马所言,懿明白。”
司马懿又与曹真沟通了一下战略上的事宜,司马懿这才起身告辞。
上邽城内,面对城外蜀军的刀枪剑林,气吞万里如虎,费曜、郭淮一众将领不敢与之应战,紧守城池,等侯司马懿援军。
费曜、郭淮正商量如何应对诸葛亮大军的当,中军急报:
“二位将军,探子来报,蜀军正在抢收小麦!”
费曜闻言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诸葛亮实在是欺我无人!”
郭淮却满脸轻松道:
“后将军何故生气?这不也正说明蜀军此次进攻准备的并不充分,否则也不会趁小麦还未长成便急于抢收了。”
小麦尚未成熟,虽然也可以进食,但味道自然远不如成熟时的麦子。
费曜点了点头:
“但上邽的粮草也不多了,若被蜀军抢收,以后的上邽就更难了。”
戴陵笑道:
“何不向大将军求粮?”
郭淮自然明白戴陵的意思,正可借此难为司马懿,但他却不这么想:
“大将军初到关中,要他解决粮草问题,只怕也只能从关中运粮,这样一来,消耗太大。此非常时刻,切不可如此。我想羌人应该有些存粮,咱们不如恩威并施从他们手中但些出来。”
费曜眼前一亮:
“伯济所言极是!”
旋又恨恨不平道:
“但咱们若不做任何反应,岂不被人小看了?”
郭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良久方道:
“蜀军既是去抢麦,料想准备必不齐全,后将军若以骑兵突袭,快进快出,或可胜他一场。”
费曜听出郭淮话中隐意,看着郭淮道:
“怎么,伯济不打算一起去?”
郭淮故作无奈道:
“眼下军粮事急,淮自当解决军粮问题再作打算。”
郭淮身为雍州刺史,久镇关中,由他催粮自然责无旁贷。
费曜点了点头:
“好!那便由某与小戴给蜀军点颜色看看。”
戴陵信心满满的点了点头,他乃是鬼神曹子孝亲手**出来的将领,虽是凡人,自也有些手段。
但郭淮看着费曜和戴陵笑得极没心没肺,他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诸葛亮是什么人,岂会这么容易被自己所算计?也正是因此,他并没有跟他们同去的打算,眼下,坚守上邽乃重中之重。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双雄初对决
戴陵率轻骑出城后,便抄小道向蜀军割麦的麦场方向扑杀而去。骑兵方至田头,老远便看到蜀军挽着裤腿在田里割麦,听到魏军的马蹄声,蜀军顾不得割好的麦子扒腿就跑。
戴陵提起长矛,高声道:
“弟兄们!杀!”
魏军早就憋着一股劲了,纷纷抽出马刀、长矛沿着麦道向蜀军俯冲过去。
眼看魏军就要冲到蜀军垒起的麦垛后,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突然成片成片地滚落马下,人仰马翻。紧接着,麦垛后冲出大批蜀军步兵,他们举刀便砍,举枪便刺,眨眼间,血光纵横。
戴陵大惊,勒住跨下马高声道:
“中计了!撤!”
一时间,马声嘶鸣,魏军止住马,纷纷调转马头拨马欲走。
但听得弓弦箭羽声响起,万箭齐发,半空中仿佛卷起一阵金属的风暴,山雨欲来,扑天盖地。羽箭落下,死伤无数。好在蜀军并没有骑兵追袭,戴陵率残部逃回上邽时,折了大半人马。
诸葛亮收到前方战报,得知伏击上邽兵大获全胜,当即下令集中一切兵力抢收小麦。此次出兵仓促,战备并不充足。何况,汉中什么情况,诸葛亮清楚的很,以汉中一地来承担数万大军伐魏,即使两班轮换,有木牛流马相佐,汉中也是难以承担的起的?所以,要真想取得成绩,就只能以战养战。
正想间,忽见中军急急闯入大帐:
“丞相!上邽以东发现大批魏军踪迹!请丞相定夺!”
天明奇道:
“胡说!上邽不过四五千兵力,方刚惨败,哪来的大批魏军?”
不待中军回报,诸葛亮摇羽扇断言道:
“司马懿来得够快的!”
天明、天亮相视一眼,探马前天来报司马懿主力部队还有五十里,想不到今天就已经赶到上邽了。
诸葛亮起身道:
“司马懿亲自坐镇,不可轻敌,叫他们都退回来吧。”
诸葛亮浑身上下散发出昂然的战意:
“此时正要与他们决战!”
不出诸葛亮所料,这枝骑兵果然是司马懿的主力轻骑。听说诸葛亮抢收后,司马懿率军兼程疾进。但诸葛亮显然高看了司马懿,司马懿竟率大军长途跋涉赶到上邽,竟然丝毫没有要与诸葛亮决战的意思。诸葛亮退兵后,司马懿便率军驻扎在城外,积极修建防御工事,丝毫没有一丝一毫进军的意思。
诸葛亮可能永远想不到,在这个战火纷飞英雄怠尽的时代,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话,那这个人一定就是司马懿。他对诸葛亮的了解,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深入骨髓,换句话说,他此翻卷入三国乱世,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诸葛亮。
连日来,蜀军无日不在寨外叫阵,但司马懿熟视无睹,任你从上到下祖宗十八代骂个遍,骂得口干舌噪,司马懿就是不动兵。站在寨外叫阵的蜀兵甚至能感觉到从里面射出的道道足以毁天灭地的目光,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冲出寨来。这大大出乎诸葛亮的意料之外,照理司马懿方刚接手关中军团,理应急于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以服众,但司马懿却大违常理,实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事实上,不只蜀军,连关中诸将也无不讶然于司马懿的所做所为。
费曜、郭淮、戴陵一干关中众将聚在张合帐中,费曜满脸嘲讽:
“这个大将军……”
他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表情中已经透露出对司马懿避而不战的不满。
张合却无甚忌讳:
“到底是一介书生,哪知道我军中铁血?长此以往,只怕不用诸葛亮用兵,我军士气便将遗失殆尽,何以为战?”
说话间,洒眼众将。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费曜粗声道:
“我等明天就联名强谏,请求大将军出兵。”
张合长叹一声:
“只怕我们的大将军已经被诸葛亮吓破了胆了。”
戴陵道:
“那也不能任由大将军辱我军风!”
一时间,众将纷纷附和,群情激愤。
郭淮却迟迟没有发声,诸葛亮用兵诡谲,长于防守,对他越是了解,越知道此人的不凡之处。旁人不知,他可清楚,昔年姜子牙拜相统领大军伐商,却由元始天尊居中调度,亲手把控战局。否则,阐教的区区十二金仙,如何抵得过截教无数精英?十绝阵怕就要被团灭了。可以说,姜子牙的兵法韬略,那是圣人级别亲手**出来的。又经过战国时代的实战洗礼,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在座诸位怕是无人能及,倒是唯有司马懿可以与之相媲。但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费解,除非……
司马懿帐中,司马师兄弟也满脸诧异,司马师道:
“父亲大人,咱们为何任由诸葛亮如此张狂?难道咱们就真这么跟他耗着?”
司马懿看了一眼司马师:
“你们不清楚诸葛亮的实力,他可是你们祖父水镜先生的得意门生,岂可小觑?”
“什么?”
司马师兄弟显然没想到诸葛卧龙竟有这等来历,自己这位祖父道法通玄,见识广播,只是无心政事,否则岂会盘旋在区区颖川无所作为?昔年,司马懿本想让自己这两个儿子拜入其门下,只可惜,水镜先生不肯收,一直成为司马懿莫大的遗憾。
司马懿看着惊诧莫名的两兄弟淡淡道:
“欲破诸葛卧龙,唯有一个字——拖!”
面对蜀军的不断挑衅,魏军将领纷纷请战,司马懿却以强硬的态度只是不准。众将虽有心强谏,但看看司马懿身后的假黄钺,还是忿忿收了口。毕竟司马懿假黄钺执掌生杀大权,即使是身为征西车骑将军军中二把手张合也不能例外。
诸葛亮于是组织力量开始全面抢收,而司马懿采取敌驻我扰的战略方针,开始对蜀军进行骚扰。迫使诸葛亮无法大规模收麦,毕竟大规模收麦就要分出大量兵力,无法形成有效力量面对司马懿的骚扰部队;而小范围抢收又无法缓解军粮的紧迫,导致蜀军一直处于拮据的状态。毕竟汉中军粮即使通过木牛流马运输到上邽,这么长的战线也很难保障,何况,汉中方面粮草供应已经出现了问题。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章 退兵卤城
李平虽然知道诸葛亮交给自己的这份差事必不好做,但确实没有想到粮草问题会这么严重。汉中虽是富庶之乡,但自汉中到祁山前线,战线拉的太长,路上消耗巨大,粮草供应已经出现了问题。等到了多雨季节,问题会更加严重。李平意识到这个问题,气得脸色铁青:一旦自己延误了军期,诸葛亮势要借机弹劾自己,那个时候自己可真就是百口莫辩了。李平思前想后,拟了一道奏章发往成都。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诸葛亮意识到司马懿绝不会与自己决战,而司马懿为避免与诸葛亮决战,也不敢派过多兵力骚扰诸葛亮的割麦军,只敢以轻骑箭羽进行骚扰。诸葛亮开始分兵大胆收麦,但仍不敢大规模收麦。但经过近月余的努力,蜀军也收了近一个月的军粮。
上邽毕竟是魏军的地界,现在上邽内外布满了魏军,一旦司马懿采用的是麻痹战术,再借用地势上的优势,与上邽兵里应外合,蜀军极易陷入被动。于是,诸葛亮未敢太过深入割麦,而是决计退兵到卤城,一来可以与祁山王平的无当飞军形成犄角之势相互照应,二来也可以借卤城晒麦,防止麦子发霉。卤城再怎么说也是座城,怎么也强过一般的栅寨。
行军途中,诸葛亮军经过一道峡谷,但见其东西两面雄山对峙,壁立千仞,空谷一线,状若天然门户。诸葛亮摆扇阻住四轮车,叫来向导道:
“此处为何地?”
“回禀丞相,此处名为木门道,是街亭、上邽南入祁山的必经之路。”
那向导说至此处,抬手指向远处的木栅栏道:
“这条栅栏正是东汉名将段颖所修,因此叫木门道。”
诸葛亮抬眼望去,前方果然垒成一条木道,便于军队运输辎重,不由若有所思道:
“木门道?木门尽处皆为土。”
天明环顾地势道:
“师父,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您莫不是想在此地伏击司马懿吧?”
诸葛亮摇头道:
“司马懿如此谨慎,既知此地如此险峻,岂会轻易贸进?纵使埋伏,亦会被其识破。”
说至此处,坐回四轮车道:
“走吧。”
当即继续向卤城方向**。
司马懿听说蜀军退兵了,当即率军向卤城**,行至木门道,不由驻马道:
“此处为何地?”
身后张合笑道:
“大将军,此乃木门道!”
司马懿抬眼望去,遍目木栅,不由笑道:
“妙哉!妙哉!将军惧土,此地生木,真可谓绝处逢生。”
张合乃玄武所化,五行属水,土克水,故而张合最忌山地战,却擅骑兵奔袭。张合见司马懿一句点破张合弱点,不由另张合刮目相看,面色平静道:
“此处乃昔年东汉名将段颖所驻,实属偶然。”
司马懿点了点头:
“此地既是将军机缘,必是将军之福地。”
张合不以为然笑笑。
司马懿见木门道地势险要,不敢贸然向前,当即广洒斥侯。待打探仔细,蜀军几已抵达卤城城外。
卤城属于山地地势,地形崎岖陡峭,南北有两座山,稠泥河自两山之间自北向南流入西汉水。诸葛亮抵达卤城前,便已将王平的无当飞军自祁山前线撤下驻于南山,自己则率主力驻扎北山。
司马懿率军抵达卤城地界,眼见南北两山旌旗飘飘,栅寨相连,再看卤城地势崎岖,不由眉头大皱:
“此地不利骑兵冲阵,实于我军不利。”
魏军地处平原,长于骑兵,蜀军久占蜀地,擅于步军。
张合闻言道:
“大将军,不是还要与蜀军相峙不战吧?”
司马懿看了眼张合:
“诸葛亮素擅用计,贸然进军,只会为其所乘。”
众将闻言皆有忿色,司马懿说得好听,显然是不想与诸葛亮正面决战,才做此讲。
张合当即谏道:
“大将军若欲持久不战使敌自退,我大魏军威何在?不如主动进攻,以正兵屯在此处,分奇兵袭其后。”
“不可!”
司马懿忙阻道:
“某非是不战,而是自有主张,你等只听某军令便是!”
说至此处道:
“传我将令,登山掘营立寨!”
魏营诸将闻令一个个像看白痴一样紧紧看着司马懿,司马懿却连头都不回,视他们如无物一般。
司马懿在山上掘营立寨,诸葛亮于南北两山立营,他们就像两个绝世高手矗立在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上,静立相视,一动不动,寻找着对方的破绽,任由长风席卷的衣发飘飞,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招来对方致命的杀招。
诸葛亮大寨中,魏延、马岱一干众将侍立两侧,魏延道:
“丞相固守不战,莫非还惧区区一个竖腐文人?”
众将诧异地看着魏延,在他们的记忆中,魏延似乎从来不敢如此违逆诸葛亮。
诸葛亮却不以为忤,平静地道:
“司马懿顷刻间瓦解孟达,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等正视。”
“那丞相打算如何对敌?难道一直龟缩在山上?”
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
“雨季将至,司马懿趋兵**卤城,避而不战,必失军心。何况他拉长战线,粮草难以为继,势要主动进攻,那时便是破他之日。你等只许听亮调度,无须多问,自可破敌!”
说至此处,长身而起,径回睡帐去了。
众将见丞相走了,方要散去,杨仪冷声道:
“丞相智谋深沉,岂是我等凡俗所能窥视?”
魏延冷哼一声:
“区区竖儒,何敢与某相提并论?”
杨仪闻言怒道:
“魏延!你敢骂我?”
魏延像看死人一样扫了一眼杨仪,把手执刀道:
“骂你又如何?”
魏延说话间,杀气纵横,直激得杨仪浑身寒毛根根竖起,嘴唇不住打颤道:
“魏延,你要干什么?”
费祎跳出来打圆场道:
“威公,文长并无何意,大家都是为了蜀国,无需如此,无需如此……”
众将见费祎出面劝阻,也纷纷劝阻,魏延这才大大咧咧离开帅帐。
魏延走后,杨仪看着魏延的背影恨声道:
“庸奴!不过是借着李平给他撑腰罢了!”
费祎深吸口气,却未接他的话。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四章 卤城之战上
魏寨之中,空气中仿佛笼罩着浓重的雾霾,充满压抑。
魏军将领的目光如刀子般刺向中军大帐,坐在里面都能感觉到凛冽的恨意,司马懿却熟视无睹般自顾呷着荼。
司马师劝道:
“父亲大人!众将一心求战,若再不顺应将心,只怕……”
司马懿抬起头放下荼杯,刻意营造的轻松写意轰然坍塌,司马懿冷哼一声:
“若都看这些丘八的意思,还要主帅做甚?”
司马师讨了个没趣,欲言又止地看了眼司马昭。
司马昭忙补刀道:
“父亲大人,长此以往,只怕真的会坐失民望啊!”
司马懿阴沉着脸,静默不语,他实在想不透诸葛亮的目的。
之前自己避而不战,诸葛亮是屡屡求战,现在到了卤城,他倒仿佛转了性一改往日作风,实在是大出人意料之外,诸葛亮究竟是何意图?只要没有看清诸葛亮的用意,司马懿便畏首畏尾不敢用兵。
“大将军!诸位将军求见……”
司马懿见中军欲言又止,不由道:
“怎么了?吞吞吐吐的。”
中军看了眼司马懿怯声道:
“大将军还是自己出去看看吧?”
司马兄弟对视一眼,均看出其中蹊跷,司马昭掀开帐门,走出大帐,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司马懿感觉有异忙跟了出去,但见张郃一干众将上至征西车骑将军,下至千夫长,齐齐整整满脸肃然俱列在帐外。
见到司马懿出来,张郃迈出一步拜倒在地,满脸肃然道:
“征西车骑将军张郃请战!望大将军准许!”
司马懿沉着脸道:
“战机未至!不准!”
张郃却没有起身,身后费曜深吸口气,迈出队列拜道:
“后将军费曜请战!望大将军准许!”
司马懿紧了紧目光,面色微为动容:
“你们要干什么?”
郭淮出列道:
“雍州刺史郭淮请战!望大将军准许!”
司马懿登时面色铁青,一言不语。
半柱香的光景不到,地下已经跪了一半魏将。士兵们渐渐围拢上来,看热闹般望着司马懿。
司马懿深吸口气,气极败坏道:
“好!打!”
说罢,转身回入帐内。
诸葛亮立在北山山顶的树下遥望魏军营寨,但见襟旗涌动,不由面露喜色:
“魏军终于沉不住气了。”
说至此处,回视天亮道:
“令王平紧守栅寨,切不可出栅厮杀。”
天亮唱了个诺,急走下去吩咐。
诸葛亮回视天明掏出锦囊道:
“按锦囊安排行事!”
天明双手接过锦囊唱了个诺,便转身下山安排去了。
司马懿大军果然动了,司马懿率主力部队进攻诸葛亮驻兵的南山大寨,张郃则奉命率军进攻王平驻守的北山。
魏军积压良久,上下一心攒着一股劲要与诸葛亮决战,凛冽的战意,空气都为之一滞。但张郃部进攻的北山却并不顺利,前锋部队遭遇了王平部的顽强抵抗,始终无法突破山上的防御工事。
王平的部队毕竟是无当飞军,士兵自身素质极强,经过王平的训练,更具备了极强的军事素质。再加上蜀军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魏军几乎优势丧尽。毕竟魏军长于骑兵,张郃虽然久镇关中,其部下也多熟悉山地战,但与无当飞军这种天生的战斗民族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这使魏军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他们始终无法攻破王平的外围工事。
而司马懿部因有司马懿亲自坐阵,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对南山的猛攻,在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中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司马懿部竟然突破了蜀军的防御工事。魏军如开了闸的洪水,扑杀入蜀寨之中。
司马懿显然没有想到进展竟然如此顺利,在亲卫的簇拥下,司马懿亲自来至蜀军大寨。但见寨中硝烟弥漫,一片凌乱,显然经过了一场激战。司马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回过头道:
“去看看儁乂那边进展如何?”
中军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