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时镜
廖掌柜的跟张二公子认识这几年,又怎么可能对这一位的秉性没有所知?
他也就是打趣那一句,下一句却接着方才的话说了:“原本我该是第一把交椅,人家都要喊我这里一声会长,结果平白杀出了个‘沈铁算盘’,我这位置可不就丢了吗?”
沈铁算盘?
张廷玉往日可没听说过,他皱了眉,“这名号我不曾听过,廖掌柜的尽管详细说一说。“
廖逢源这才长叹一声,将前几年拉着人在京城建立会馆的经历给说出来。
原本这廖逢源在苏杭一带乃是相当有名的茶场,本朝万岁爷登基之后就南来北往做生意了,在京城的根基很深,手里也有足够的人脉,三十年以来几乎垄断了整个江南茶业。
会馆是廖逢源跟自己同乡的商人们商定过,约好了建造的。
起初只是修造的一间别院,以供大家落脚,后来觉得地方不够,就扩张成了会馆。
会馆正式落成,已经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
结果那一年,平白出了个“沈铁算盘”。
这一位沈铁算盘,名号可大有来头。
听说这人原本是账房先生出身,也不知哪里发了一笔横财,后来下水从商,竟然一路青云直起,财源广进。
江南向来是鱼米之乡,茶叶、盐、丝绸,也都是江南一绝。
这账房先生,便是卖布匹丝绸出来的,后来生意大了,“盐”这个字太重,不敢碰,茶要稍微轻一些。本朝各地素有饮茶之风,更何况这东西江南不缺,南北走一趟利润极高,所以沈铁算盘很快尝到了甜头,凭借雄厚的财力后来居上,力压廖逢源,活生生从廖逢源的手里挖走了这个茶行万青会馆会长的位置。
当时为表公平,乃是由众位商人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巨贾出来,坐上第一把交椅。
廖逢源一直觉得自己是胜券在握,根本不担心,哪里想到当初出了这个主意,等到结果出来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沈铁算盘技高一筹,生生说服了半数以上的人,夺走了第一把交椅。
于是,廖逢源屈居第二。
这么多年,竟然真的再也没翻出去过。
廖逢源说起这沈铁算盘,一半是复杂,一半是佩服。
“你还别说,若这人跟我没有深仇大恨,我还想跟他交个朋友。这人发了一笔横财的时候,也不过刚刚及冠,听说祖籍山东。说来,还算是一代儒商。姓沈,单名一个恙字,无表字。江南百姓称之为‘沈万三第二’,我们行内称之为‘沈铁算盘’,倒是从来没人叫他名字的。”
沈恙?
张廷玉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一位听上去却是颇为传奇了。
“方才廖掌柜的说,这人原本是账房先生出身,忽然发了一笔横财,这才从商?”
也就是说,在这个沈铁算盘的人生之中,这一笔“横财”才是一切的起点。
只可惜,这钱到底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
廖逢源道:“这我哪儿知道啊?整个江南人人都这样传说,可真没人知道得清楚,要不怎么都叫沈万三第二呢?巨富沈万三,不是有个聚宝盆吗?一枚大钱放进去,一生二,二生三……”
这玩笑,也就博人一笑了而已。
若这问题这么简单,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事情还是要扯回点上。
廖逢源最大的问题,就卡在这个沈恙的身上。
“您是不知道,这一位看着是厉害,可浑身上下都是毛病。他有钱,能上下打点好了官府,自家的商船不会出问题,可咱们茶行他不管啊。若真是闹起来,吃亏的只有我们这些被排挤的。唉……也真是遇得到了哟……”
一说起这个沈铁算盘,廖逢源就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若是整个茶叶行当联合抬价,必定要这一位铁算盘点头同意,所以您的问题其实是——怕铁算盘不答应?”
张廷玉总算是弄明白了。
往常一直在京城,即便回江南,结交的都是文人士子,可这“商”之一字,却似乎跟他很远。
他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官,可到底做官也是一门学问。
像现在整个运河经过的地界儿,这些官儿都是蠢货。做官不能这样做,要讨好人,也得看准了讨好。与其搜刮民脂民膏,讨好一个不一定能登基的太子,还不如别趟进这浑水里,否则一个不小心直接掉脑袋。
廖逢源这边若真下得了狠心,那可是一场大风云。
所以说啊,做官这种事,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好。
张廷玉心里想着的东西很多,脸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极少。
廖逢源点点头:“可不是这样,只可惜张二公子在桐城,想来也不会在扬州或者江宁府停留,更不会往杭州去,等一到地方,却是无人能问了。”
“其实不然。”
张廷玉闻言,摇了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廖逢源一怔:“二公子此话何解?”
这话简单啊。
张廷玉将手中的茶盏一放,起身一整湖蓝色的长袍,竟然直接走到旁边,将外面帘子一撩,外面的天光就透进来了。
远远地,邬思道还躺在那边睡觉。
张廷玉手一指那横斜着的潦倒身影,却道:“这一位朋友应当能帮您,只是他肯不肯帮,廷玉却是不知了。”
廖逢源万万没想到张廷玉竟然这样欣赏那一日胡言乱语之人。
原本廖逢源想要杀人灭口,只是碍于张廷玉在侧,虽动了杀心,却一直没动手,而今听见张廷玉说此人堪用,不由得又是一怔。
这人看上去根本就是个成日喝酒,潦倒落魄,自以为有经世之才而不遇的狂人,哪里像是个有真本事的?
然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想那沈铁算盘,当初不也根本名不见经传吗?
廖逢源这么一想,便知道自己是犯了大忌。他是最近两年光顾着跟沈铁算盘斗,养尊处优惯了,也就越发没个计较。
心里给自己捏了一把汗,廖逢源看了看外头对此毫不知情的邬思道,又看了一眼张廷玉,道:“多谢张二公子指点了。这件事,若是有什么进展,不管敝人是在江宁扬州还是杭州,都会悄悄差人给你送信来的。”
张廷玉眯眼笑笑,点点头,却道:“我夫人约莫还在等我,这便去了,廖掌柜的您忙活着吧。”
忙活着吧,还有得忙活呢。
张廷玉换了竹排回去,上船就看到顾怀袖在里头榻上打盹,船尾那边小石方正跟摇橹的师父说话,两个人有有说有笑的。
他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然后进去。
青黛也昏昏欲睡,不过张廷玉一进来,她瞌睡就被吓醒了。
“二……”
刚刚想要开口,却见张廷玉给她比了个嘘声的手势,青黛于是连忙闭嘴。
不过就这么一声,顾怀袖已经掀开了眼皮子。
她本来就没睡着,自然是听见声音就知道张廷玉已经回来了。
摆摆手,顾怀袖让青黛出去,却捏了落在一边的扇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懒洋洋问道:“谈完事儿了?”
张廷玉坐上来,往她身边躺,双手枕在脑后,轻松得很:“我在想,我若真入仕了,保不齐怎么折腾呢。”
“瞎折腾。”
顾怀袖嗤笑了一声。
她猜到张廷玉就是闲不住,要闹些事儿出来。
张廷玉慢吞吞道:“很快日子就不无聊了,有好戏看了,大家一起乐呵起来……”
顾怀袖瞬间无语,这人得无聊到什么程度,才能出那种惊天动地的主意?
哄抬茶价,说来也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真要出了事,那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口头的事。
“茶价一涨,各地的米面、棉麻丝葛……都要跟着涨,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可是要往大了闹的。你真不怕追查到你身上来?”
往年哄抬米价的情况是出现过的,但那都是饥荒之年,东西紧缺得很。
就那还导致平明百姓大肆砸打各商行米铺,这平时哪里来的涨价的理由?
一涨,就要涨出事儿来。
不过张廷玉这个主意,也就是让茶价的上涨变快了而已。
他不出这计策,南北交通之物也迟早会涨,只是时间上推后一些。
唉。
顾怀袖暗叹了一声,自己这一位夫君的脑瓜有些神奇,她要不还是把花在吃上的时间多分一些给张廷玉吧,免得这一位爷哪天性质来了,又给人当谋士出主意,闹个天翻地覆可不好喽。
至于现在的热闹,能看则看。
顾怀袖不着急。
两个人躺着,随着那船摇啊摇,过了几日到江宁,便告别了廖逢源的大船,一路顺着长江而上,从铜陵登岸,沿陆路往桐城而去。
桐城背靠三山,环有二水,乃是个风水不错的地方。
顾怀袖早先来过这里一次,想起来跟张廷玉有接触也是这时候。
故地重游,顾怀袖难免觉得有些唏嘘。
短短一年时间,变化太大。
桐城地方不大,张廷玉跟顾怀袖回来的时候,还引起了一阵围观。
人人都道不知是哪里来的大户人家,有人跟着一看,马车竟然进了桐城张家大宅,这才有人认出来,张家二公子带着二少奶奶回桐城住了。
到底是并不是很繁华的地方,民风还淳朴,不管是心地善良,或者别有目的,竟然有不少街坊邻居送一些当地的吃的过来。
顾怀袖还在张罗府里的事情,张家大宅也不小,他们只住一个院,常年看在这里的是郑伯,也是桐城本地人,这会儿正领着顾怀袖四处看。
外面的婆子喜气洋洋地端着一大堆东西来,“二少奶奶,这是街坊们送来的,都是不值钱的小东西,您吃个心意就成。”
盘子里的都是一些家常糕点,各式江南小吃,看上去别有意趣。
顾怀袖叫人端下去放着,又吩咐了自己身边的丫鬟,也将京城带来的一些东西给送回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这桐城还不知道要住多久呢。
顾怀袖稳打稳扎,慢慢来,总归这日子要让自己过得舒坦才好。
张廷玉站在庭前,看顾怀袖过来了,指着那一树还在开花的点地梅道:“你该见过京城花厅那边的一丛点地梅,便是从这里移栽过去的。在那边花期短,这儿竟然还开着。”
顾怀袖掐了一朵花在指间,轻嗅一下,却道:“我不觉得二爷是个儿女情长的人,想必也不是思念京城的亲人们,怕是这会儿在高兴自己终于能出来透口气儿了。”
闻言,张廷玉顿时开怀笑起来,他伸手拿过顾怀袖掐在手里的一朵浅紫色点地梅,只轻轻一松手,任由其落地,一脚轻轻踩住,轻叹道:“知我者,怀袖也。”
作者有话要说:2更,出去吃点东西,回来继续码字。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第七十六章 厚黑论
张二公子回桐城的消息,倒是一下在这小地方引起了轰动。
本来张英就是个名人,去年刚走,今年他次子又回来。
街坊邻居们送了东西过去,回头来,张二少奶奶还回赠了东西,一时之间谁不交口称赞,说张家二少奶奶是个和善人?
都是吃人嘴短拿人的手短罢了。
好歹被他们一宣扬,顾怀袖的名声出奇地好了起来。
顾怀袖自己倒是完全没想到,张廷玉将书房收拾好,回来却揶揄她:“真是费尽心机地经营自己的名声,何不潇洒当个恶妇,我张廷玉定然不休了爱妻。”
“呸!”
顾怀袖越看张廷玉越觉得他脸皮厚。
这人外表越是风雅,越是贴近那风花雪月事,内里就越是黑。
“不过是礼尚往来,我与旁人无冤无仇,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顾怀袖斜了他一眼,忽然看见张廷玉拿起一块栗子糕往嘴里送,顿时道,“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口是心非?一副瞧不上街坊邻居们送的东西的模样,那你还吃个什么劲儿?赶紧地放下了!”
“娶了个恶媳妇儿唉……”
张廷玉叹了一声,坐在圆桌旁给自己倒茶,夫妻俩一个好吃懒做,一个心口不一,都不是什么好人。
他说着顾怀袖的不好,却拿眼瞧她。
顾怀袖面不改色:“我就恶了,有胆子你休了我。反正我是刁民,有事儿你找皇上说去。”
“我一介布衣,哪儿有本事面圣?”
张廷玉一到了桐城,心情就好,剪剪花草,收拾收拾书房,兴许这才是细水长流过日子,整日在京城勾心斗角,不如出来悠闲。
人往榻上一仰,书往脸上一盖,便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他又道:“不像我家夫人,有个厨子,真是走遍天下也不怕。”
“吃醋拈酸你就直说,非要阴声怪气的,憋死你!”
顾怀袖口出恶语,也拿了一块栗子糕。
她看见张廷玉伸出手来,立刻给他一爪子拍过去:“这是街坊给我的,你吃了一块怎么还要拿?”
她下手不留情,张廷玉简直哭笑不得,委屈了起来:“少奶奶,我哪里招你惹你,让你不高兴了?你告诉我,我改还不成吗?”
顾怀袖懒得搭理他,直接把那一盘栗子糕抱进自己怀里,道:“你离我的点心远点,别过来,尤其是爪子!”
“我……这什么跟什么啊!还爪子,你那才是爪子!”
张廷玉憋屈啊,一口气闷在胸口,“拿乡野村夫的话来说,你这就是恶婆娘,成,不跟你计较,我去外头看一眼。”
还恶婆娘?
顾怀袖看他要走,坐在锦凳上伸出脚去踹他:“我说你就是这个德行,有恶婆娘可是件好事。”
张廷玉利落地躲开,身材颀长,挺拔俊秀,只笑一声,奇道:“连吃块栗子糕,都要跟自家娘子大打出手,否则不得入口,这算是哪门子的好事?”
“你就不懂了吧。”顾怀袖得意洋洋,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越是恶,你就越是怕。天下怕老婆的人多了,但是做官这一档子事儿,那是越怕老婆越能步步高升、足蹬青云而上。”
“……”
张廷玉无言。
顾怀袖一双大眼睛朝着上面一翻,回头来却一本正经道:“你可知道房玄龄与隋文帝?”
房玄龄老婆吃醋,隋文帝有独孤皇后。
张廷玉一听,只连连摇头:“不知哪里看的歪书野史。”
“你这不是还明白我说的是何事吗?”顾怀袖心说谁知道是正史还是野史呢?她道,“你自己都在看,何必乌鸦笑黑猪?”
越说她还越来劲儿,张廷玉扔了三个字给她:“厚脸皮。”
顾怀袖则道:“分明是你脸皮更厚,曾有一位先生说过,世上有厚黑之学,譬如你:脸厚心黑。”
厚黑厚黑,脸厚而心黑。
说的不就是张廷玉吗?
脸皮够厚,心肠也够毒够黑。
比如哄抬人茶价的哪一计,人人都知道,可真正敢宣之于口的又有几个?敢令民不聊生,那是杀头之罪。此计若成,势必波及平民百姓。
虽是长痛不如短痛,可毕竟刁钻狠辣,即便知道敢用的也没几个。
究其所以,张廷玉不是为了民,他只是帮了一个廖逢源,顺便帮帮他大哥张廷瓒。
这件事已经告诉过张廷瓒,张廷瓒怎么处理,顾怀袖不清楚。
可张廷玉现在是要推着这件事提早爆发,可不是心黑吗?
说是帮着廖掌柜的,背后还是因为朝堂上的斗争。
他虽没入仕,可半只脚已经踏进官场了。
污泥一淖,却不知张廷玉将如何?
张廷玉则听明白了“脸厚心黑”这一句。
他笑道:“自古脸厚心黑者方能成大事。卿不见,昔年汉高祖卑鄙无耻、小人行径,得汉室江山四百年;卿不见,韩信忍□□之辱脸皮甚厚,怎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心不黑终至遗恨千古?卿不见,三国末有司马氏父子,脸皮厚可比刘备,心子黑能敌曹操,可受辱巾帼,也可使天下归司马氏……”
顾怀袖听得愣住,她不过随口一语,张廷玉竟然引经据典说出这么多离经叛道之言来。
张廷玉难道不是打小学的孔圣人?
怎地……
兴许是顾怀袖一副呆滞的表情取悦了张廷玉,他回身来拈了一块栗子糕,咬了一口,而后又道:“由此可见,你夸我脸黑心厚,日后为夫定能成大事。多谢娘子吉言,不胜感激。”
果真是个脸皮厚的。
顾怀袖差点给他气晕过去,看张廷玉偷了一块栗子糕乐呵呵地出去了,她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按理说这词儿是自己说出来的,张廷玉之前不可能从别的地方听到过这新奇名词,她一说出“脸厚心黑”,这人立刻能翻出一大堆的例子来论证自己其实是夸奖他,也真是……
想想竟然令人发笑。
顾怀袖仔细琢磨了一下,未必不是这个理儿。
脸皮姑且不论,心却是黑的。
她吃了两块栗子糕,又放下了点心盘子,出去看张廷玉。
他们这一个院子贴着府墙,下面有花架,下面种了不少的花,张家人不在,有个郑伯却将这里的一切打点得仔细。
张廷玉看着花架下面一张石桌,比划了一下,思忖着这里能放张棋盘,往后指不定可以品茗下棋。
顾怀袖刚走过来,还没来得及说话, 便听见墙外满一阵欢声笑语。
她奇了怪:“旁边这是?”
张廷玉对张家大宅也不是很熟悉,毕竟张家常年都在京城,回来祭祖也不是很频繁,偶尔在龙眠山那边,大宅这边走动次数不多。
他找了郑伯来问:“隔壁这是?”
郑伯年纪老迈,供着身子,背有些驼,不过因为这一回二爷回来长住,他想着府里也热闹一些,高兴得满脸都横了皱纹。
“回二爷的话,隔墙就是叶员外家,也是咱们桐城望族。家里有两子一女,现在多半是府里的姑娘跟丫鬟们玩闹呢。”
顾怀袖只是抬起头,看着院墙那一头,有几枝漂亮的三角梅斜了出来,隔壁倒似乎关不住这梅花儿。
她忽然想起来,这叶家自己也听说过的。
之前街坊邻居们送东西来,顾怀袖着人去回礼。
因着当时送来的东西都是别人胡乱塞的,也不跟平时一样能够轻而易举地一件一件全部记下来,所以便叫认识人的丫鬟去送回礼,不过回来报的时候说有叶家没收这礼,回话的说他们叶家没送过张家礼,叫他们不必客气,礼尚往来,没礼何必往来?
就这样,送到门口的礼物又被人退了回来。
顾怀袖想着,一时笑了起来:“别是恶邻在侧的好。”
张廷玉不知道顾怀袖那边的事情,只跟郑伯说了说院子里这一片花园的布置,没一会儿太阳便落山了。
顾怀袖坐在那花架石桌旁,打着呵欠,有些困了,只等着张廷玉忙完。
“挑好养活一些的栽种吧……到底,二少奶奶不是个勤快人……”
原本是想栽些金贵的玩意儿,可张廷玉转念就想到顾怀袖的秉性,干脆地省了,直接摆手跟郑伯说要好养活的。
顾怀袖听见这一句,也不反驳,很想说最好种仙人掌,可想想一点也不雅观,还是把话给吞了回去。
张廷玉走回来,看她懒懒坐着跟没骨头一样,只道:“累了就进去坐。”
“嗯。”
顾怀袖点头,起身,刚准备跟张廷玉一起回屋去,便听见院墙那边又吵闹了起来。
“哎呀,小姐!当心快下来啊!”
“谁让小姐上去的!”
“哈哈,你们抓不到我了吧?我把这一枝梅花掐下来,就好了。”
正听着,那院墙外头忽然冒出来一个头来,梳着双螺髻,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家,有些疯疯癫癫的样子。
她伸长了手去够枝头的梅花,结果一不小心看到这边的墙下竟然站着两个人在看自己。
那女子有沉鱼落雁之姿,瞧着扎眼,让人有种自惭形秽的错觉;眼睛一转,便瞧见女子旁边的那一位爷,一身竹叶纹的湖蓝缎袍,眉目俊秀,清隽而沉静……
“啊……”
这一位几乎要站到墙头上的姑娘,忽然叫了一声,脸色瞬间变红,脚下一跌,便直接栽了回去。
里面一阵鸡飞狗跳,丫鬟们尖叫的声音,婆子们训斥人的声音,真是停不下来。
顾怀袖瞧着那斜支出来的几枝梅花,却道:“满园春i色管不住,一支红杏……啊不,红梅,出墙来。”
她意味深长看着张廷玉。
张廷玉心说这关他什么事,不过看辜怀西这一瞬间拈酸起来的小家子气模样,他倒感觉出几分温馨来。
“就你想得多。”
想得多?
顾怀袖能不想得多吗?
方才那叶家姑娘,见了她都没吓着,偏生一见张廷玉,就羞红了脸一下缩回去,怕不是一下见着了外男的原因。
谁叫张廷玉这厮长得还挺人模狗样?
顾怀袖开始暗暗琢磨了起来,反正他们一家谁都没见过叶家姑娘,张廷玉也没见过。
若是叶家姑娘说自己见了邻家公子……
呵呵。
你叶家姑娘真不要脸,我家爷还没见过你呢。
顾怀袖挑了眉,回头却对郑伯道:“老伯,回头把这墙给我砌高三尺。”
1...5152535455...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