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1881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飘寞
虽然诺贝尔奖的官方宣传说是不受政治、国籍、信仰的干扰,但是后世任何人都多少知道其中的内幕,只是不管中国人再怎么抗议也没有用,因为推荐资格、评审资格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而那些西方人自己自然不会说,因为这样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
所以程宇华就是要在诺贝尔奖还没有确定地位之前,将鲁班奖炒作起来,然后用鲁班奖取代诺贝尔奖,将来可以仿照后世那样恶心一下西方国家。
就像后世美国一样,由于它在世界的强大话语权,因此掌控了很多资源,而要想获得诺贝尔奖,首先必须获得评审委员会指定大学、教授的推荐,而美国就掌握了最多的这方面的资源,后世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如果想要获奖,最好的研究地点就是美国,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它拥有最好的研究环境,而是拥有最多的推荐人和大学,每年美国因此不知道从世界吸引了多少科学人员加入他的国籍。
程宇华要将世界第一大奖留在中国,照样存在这样的心思,希望将来可以为中国吸引来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将来拥有更好的竞争力。





1881铁血中华 第七十五章摆平南洋
就在南宁百姓还在为程宇华的三把科技大火烧得热血冲头的时候,兰芳与荷兰之间的争端终于有了结果,十月十八日,双方在新加坡签订了停战条约。
《兰荷新加坡停战条约》规定:荷兰退出加里曼丹岛,赔偿兰芳三百万华元;荷兰不得歧视其境内的华人,必须保障华人的正常权益,允许华人自由经商、居住;兰芳允许荷兰商人进入其境内正常经商、居住,但必须遵守兰芳的各项法律;双方互不干涉对方事务。
荷兰与兰芳的停战条约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可以说双方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走上谈判桌的。
兰芳大总长刘青山本来是打算打到巴达维亚,和荷兰人好好算算这些年兰芳受的气的。只是程宇华多次阻止,并且威胁刘青山,如果他一定要命令部队离开加里曼丹岛,那么南宁将收回兰芳的海军舰队,这样才阻止了刘青山的暴怒。
刘青山确实对荷兰人很愤怒,巴不得将荷兰彻底赶出南洋。自兰芳立国之后,就一直受荷兰人的欺侮,特别是上次的战争,要不是程传民给予大力支持,恐怕兰芳早已灭亡了。
这一次又是荷兰人主动挑起战争,先是鼓动土著人进攻兰芳,吸引兰芳的注意力,然后又是鼓动汉奸刘阿生在首都坤甸发动叛乱,紧接着荷兰人就彻底撕去了面皮,趁机抄起枪炮亲自上阵进攻。结果兰芳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一开始完全乱了阵脚,就连大总长刘青山自己都差点被叛军抓住。
要不是叛乱过程中南宁的军情局大力协助,说不定兰芳真的是凶多吉少。要知道当时兰芳只有四个团的军队,两个正在内陆与一万多的土著人激战,一个正在苏卡达纳前线与荷兰对峙,只剩下一个新编团在坤甸训练,更要人命的是,这个新编团的团长也参与了叛乱。
如果当时不是南宁的军情局协助刘青山快速平定了叛乱,并且派出陆战队这样的精锐力量前去挡住土著人的进攻,使得刘青山可以抽调两个团的部队南下击退荷兰人,说不定当时荷兰真的就能迅速北上,帮助刘阿生占领兰芳的首都坤甸。
之后兰芳虽然稳住了阵脚,在苏卡达纳和荷兰人形成了对峙,但是却没有能力将他们赶下海,原因就是荷兰舰队的舰炮时刻支援陆军,阻止兰芳的军队发起反攻。刘青山最后只好向程宇华求助。
之后兰芳在南宁伪装舰队的支持下,赶走了荷兰舰队,迅速肃清了岛上的荷兰势力,控制了南岛的局势,然而荷兰人不甘心军事上的失败,也不甘心失去加里曼丹岛这座巨大的宝藏,所以尽管无力反攻,但是却利用幸存的几艘军舰玩起了海上游击战术,全力干扰兰芳的对外贸易,一时间兰芳近海风声鹤唳。
荷兰人的海上游击战术虽然让兰芳承受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却也惹了众怒,因为周边的英法和南宁也在其中大受损失,最后几家联合给荷兰施加压力,程宇华这时候也支持兰芳的海军进入了巴达维亚港,这才让荷兰人接受了失败的事实。
在各方势力的施压下,战争双方最后虽然接受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也只是给双方提供了下次战争的十年准备期。
经过这次战争,兰芳虽然控制了岛上大部分地区,但是也引发了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经过此次战争他们明白,与其说兰芳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是南宁的一个省,兰芳完全是在执行南宁的扩张计划,而南宁也在一直全力支持兰芳的扩张行动。因此英法两国都对南宁和兰芳充满了警惕,在随后的新加坡谈判中多次偏袒荷兰。要不然荷兰也不会仅仅付出了三百万华元的代价。
对于英法两国的这种转变,程宇华心里也很清楚。在最近的三场战争中,南宁都是获益者,不仅占领了岘港,而且利用法国与越南的矛盾控制了平顺,这次又支持兰芳将荷兰人逐出了加里曼丹岛,如此的扩张速度,必然会引起这些西方国家的反弹。
不过程宇华经过上次与父亲的谈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你不扩张,西方列强也不会让你顺利发展,更不会让你轻易推翻清廷,统一全国。既然不管怎么做,都是一样的结果,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到时阻力的大小而已,那么在北伐之前也没有必要再轻易的向这些列强妥协了。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程宇华才会随后激进的南下,先是插手南圻局势,将南宁的势力锲入到本已混乱不堪的南圻当中去。接着就是支持兰芳放开束缚,将荷兰彻底的赶出了加里曼丹岛。
对于将来英法荷三国可能采取的遏制措施,程宇华到也不太害怕了,不仅是因为明白了列强在中国存在的本质,即使再怎么妥协都不会得到他们善意的回应;也是因为他熟悉后世历史,知道三国在这个阶段都有巨大的麻烦,根本无法全力遏制自己。
英国此时在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受到了德国的挑战,为了保住现有的利益,他们正在全力抵制德国的贪恋的目光。加上此时很多殖民地的土著都有了初步的民族意识,开始有了或大或小的反抗,所有英国此时也是一头的虱子,到处救火,一时无法脱身。
法国此时则陷入了殖民地扩张引发的麻烦当中,也是发现四处都不平静。其在刚果的军队正在遭受疟疾的肆虐,部队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当地深处热带雨林,土著人又彪悍异常,法国军队既要与疟疾对抗,也要与熟悉雨林的土著人对抗,一时间法国人都有点招架不住了,现在都有被赶出来的趋势。
而法国在越南的扩张不仅遭到了南宁的迎头痛击,而且越南人也趁机南进,要不是越南的军队战斗力太差,恐怕法国人早就被赶下了海。尽管现在稳定了局势,但是此时在南圻与他们对抗的不仅有越南军队了,还有战斗力强横的一万多南宁军队。
正因为这样,法国人才一次次的推迟反攻越南的计划。没有办法,南宁就在西贡旁边的平顺养精蓄锐,虎视眈眈,这让法国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一旦发起对越南的反攻,南宁会突然派出军队抄他们的后路,占领西贡。
尽管程宇华现在根本没有正面对抗法国的意思,但是只要十六师在平顺呆着,那么法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除非其本土派来大量的援军壮胆,他们才敢北上惩罚越南人,摆脱之前受到的侮辱。这也是法国人准备了两个多月,军队早已完成了休整,他们居然没有进一步行动的原因。
而作为破落户的荷兰居然还没有一点放低身段的觉悟,还在南洋不停的扩张,不过现在兰芳已经站稳了脚跟,只要的随后的几年里接受大量的移民,发展国力,程宇华相信在下次战争当中,荷兰人就不能像这次这样轻易的脱身了。
摆平了南洋的局势,程宇华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发展实力,为推翻清廷做好准备了。




1881铁血中华 第七十六章德国心事
荷兰与兰芳的战事落下了帷幕,除了南圻的法国人时不时的打几枪外,远东重新恢复了平静。战后英国人放心了,荷兰人不甘心了,法国人窝心了,南宁安心了,而德国人就闹心了。
德国人之所以闹心,就是因为南宁在这次战争中既使用了新式武器,也使用了新式战术。德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新技术不断追求的过程,德国人严谨但是毫不保守,要不然也不会才统一十几年就能够给予英法强大的压力了。就是因为他们对于新式武器和新技术的敏感性,所以对于南宁拥有的这些新式武器和新式战术垂涎欲滴,希望可以尽快拿到手。
由于南宁与德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人都可以近距离的观摩,对于南宁军队展示出来的强大作战能力很是惊讶。要知道清廷军队的战斗力,他们这些国家都是很清楚的,要不然英国人也不会只用两千多人,就可以深入内陆如入无人之境了。
人还是那些人,都是这个国家的人,如今只是换了一个领导者,换了一种训练方法,使用了新式军队的编制方式,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虽然德国人不认为南宁军队可以和德国军队相媲美,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南宁军队的强悍程度已经可以排在欧洲前列了。
对于南宁军队在与法国战争中使用的迫击炮、手榴弹等新式武器,德国一经发现,就立即联系了驻南宁总领事康德,希望可以得到这两种武器。
虽然这两种武器都不是重型装备,但却是增加军队基层单位火力输出的得力法宝。迫击炮轻便,射速快,而且可以加工成不同口径,最起码德国人就发现了南宁军队装备了60毫米、80毫米两种口径。
虽然他们目测的迫击炮身管不是很长,射程不是很远,但是作为基层支援武器使用的它,也根本不需要太远的射程,完全可以与山炮、榴弹炮、加农炮配合使用,形成远近交叉的火力覆盖。
而手榴弹虽然在15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但是当时装的是黑火药,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到了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之后,由于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就逐渐受到冷遇,直到现在完全废弃。
德国人这次在南宁发现的手榴弹就跟他们所认知的有所不同,重量更加轻便,爆炸更加猛烈,士兵可以轻松掷出二三十米,犹如无数可以随便移动的小钢炮一样,这在近距离拉锯战中是占有相当大的优势的。
在河静战场法国军队就吃尽了迫击炮和手榴弹的亏,多次据点争夺战中都被南宁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也是孤拔在这次战争中从头到尾都吃瘪的一个原因。
正是看到了这两种武器的优点,德国人才心急火燎的找到了南宁军方,要求近距离观摩,更是打算引进技术生产。然而南宁方面却以多种原因没有给予配合,这让德国人很不高兴,直到后来程宇华答应战后处理,他们才没有继续纠缠。
德国人此时心里也很吃味。以前南宁都是有求于德国,现在南宁使用的很多技术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包括钢铁冶炼、造船、铁路等多种工业技术,除此之外,南宁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严重缺乏教师,当时也是德国给予了支援,南宁这才有了现在十几所高等院校的规模。
可以说,南宁现在良好的形势都是德国扶持起来的。在他们眼中,虽然南宁发展速度很快,很多方面甚至是快的让德国目瞪口呆,但是他们一直都认为南宁就是发展的再好,也不会出现能够让他们瞧得上眼的东西。然而现在才经过了不到十年,就出现了两种让他们都很垂涎的军事装备。这不得不他们异常吃惊。
然而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头。在演州海战当中,南宁居然以极其轻微的代价,就将看似实力不弱的法国远东舰队打得全军覆没。根据当时德国观摩回来的海军军官介绍,这跟南宁在海战中使用了新式战法有很大关系。
在随后观摩军官所递交的详细报告当中,提到了南宁海军先是使用老式的v字形锲入阵型,冲乱了法国舰队的编队,然后使用集火炮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法国旗舰失去了战斗力,这让整个法国舰队一时间队形和军心大乱,根本无法给与有效还击,导致了在整个海战当中南宁海军都占据了主动权。
海战的结果让德国人欢欣鼓舞,甚至表现的比南宁还要高兴。之所以如此,就是德国在欧洲的态势就犹如南宁在亚洲的态势一样,都是各自所在地区的新兴势力和国家。德国在取得国家统一之后,发展迅速,特别是工业发展尤其迅猛。而在打败法国之后,德国在欧洲大陆已经罕有对手,这就让德国人有了争夺太阳下土地的野心。
然而此时德国在全球地图上左看右看之后,才猛然发现全球的无主之地早已瓜分完毕,带头的就是英法两国,偏偏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海军强国,到处都有他们的海军舰队。德国要想冲出北海,参与到瓜分殖民地的盛宴中去,就必须拥有一支可以作为依仗的海军舰队。
作为欧洲的新兴国家,特别是一个没有太多海军底蕴的新兴国家,要想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不仅是因为德国出海口狭窄,可以建设造船厂的港口极其缺乏,而没有大量的造船厂,就没有足够的船台可以用来建造军舰。除此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人担心他们如果继续拖延时间,那么可供他们选择的殖民地就越发稀少了。
正因为有了这两个原因,德国才一边建造大批军舰,严格训练,一边试图寻找到可以缩小与英法海军实力差距的捷径。而就在这次的演州海战当中,他们找到了他们一直渴求的捷径。
在海战之前,按照德国人的推理,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因为他们仔细分析过,南宁在主力舰规模上占优,但是优势也不是很明显,铁甲舰4比2,装甲巡洋舰11比7。而在士兵训练和海军底蕴等软实力上,法国人无疑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法国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海军已经建立很长时间了,经历大小海战无数,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而南宁海军建立才几年时间,根本就没有经历一次海战,更是没有任何积累,德国人甚至担心南宁海军的士兵是否可以熟练操作舰上的装备。
正是有这些考虑,德国才认为海战结果不会轻易决出胜负。然而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的是,南宁海军居然干脆利落的就将法国舰队全部击沉,并且还俘虏法国的两艘新式铁甲舰。
战后很多国家都要求和南宁的海军进行交流,就连一直都是鼻孔朝天的英国人都不惜屈尊前来取经。而和南宁关系极其友好的德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让他们的海军快速成长的机会。
对于这些列强提出的海军交流的要求,程宇华根本就没有打算将老底交出去,要不是出于可以不得罪就不尽量不得罪的想法,他连理都不想理。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点优势,如果就这么轻易的交了出去,难道再让这些列强利用这些优势打回来?所以程宇华一直都在借口拖延。
程宇华的借口也确实站得住脚,因为随后南洋的局势一直都在动荡,牵扯了南宁太多精力,因此这件事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如今战事都趋于了平静,最着急的德国自然就首先主动找上了门。




1881铁血中华 第七十七章康德来访
康德在所有驻南宁的领事当中是任职最长的。程传民建立政权的第二年就和德国取得合作关系,随后德国就成为了第一个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的国家。从那时候起,康德就担任驻南宁的总领事了。
在任上的九年时间里,南宁和德国之间的所有合作都经过了他的手,可以说,他是从始至终见证南宁腾飞的整个过程的。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中国人的韧性和吃苦耐劳,南宁境内地形并不是很好,既缺少耕地,也缺少发展工业的基础,然而南宁政府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一套袖珍但是很齐全的工业,这不得不让康德从心底里佩服这些中国人。
康德来自工业发达的德国,自然知道发展工业的几大要素,资源西南勉强不缺,但是这里既缺少发达的交通,也缺少工业技术和合格的技术工人,没有这一整套的外在条件配合,要想发展工业无疑就是在沙地里建城堡。
由于整个南宁境内都属于丘陵山地地带,因此要在这里修铁路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至少按照康德的认知,德国是绝对没有可能在十年时间里修出南宁现在这么多铁路的。在他看来,南宁在铁路史上无疑就是一个奇迹。他一直都很好奇南宁是不是掌握了先进的铁路修建技术,也曾多次旁敲侧击的打听过,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康德不知道的是,南宁的这些铁路都是兰芳土著用鲜血铺出来的,到去年程传民禁止利用土著为止,前后死亡了将近三十万人,要是他知道了这些,恐怕就没有兴趣再去打听了。
铁路的奇迹还是其次,只要掌握怎么修建铁路,舍得付出成本,那么迟早都会让铁路形成规模。而让康德吃惊的是这里的工人掌握技术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并且是在很多工人都是文盲的情况下,这就更是让他惊讶不已了。
一部机器只要德国派来的工程师用心教,他们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初步掌握,半年就可以摸通其中的诀窍,甚至是做一些简单的修理。虽然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用科学来详细解释其中的原理,但是已经不妨碍他们单独运转机器了。
德国工程师一开始还是很负责任的教学,但是等认识到这里的工人学习的勤奋程度之后,他们都惊呆了,纷纷惊呼不可思议。出于洋人的心里优势,也是出于心里害怕的原因,在此之后他们的教学就有点敷衍了事,直到程传民多次抗议之后,康德才出面对这些工程师进行了警告。
更让康德惊讶的是,南宁掌舵人程传民居然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纠葛十分清楚,可以熟练利用其中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康德上任之后也对程传民做了一番细致的调查,知道程传民是一个地道的云南人,从来没有出过国,更是没有去过欧洲,按理来说应该是不会对欧洲这么了解的,然而事情偏偏就偏离了他的认知范围,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只好归咎于东方的神秘上了。
而程传民就是利用对欧洲历史的熟悉,利用德国需要市场和分散英法诸国的注意力,好让他们有时间来发展国内经济,说服了威廉皇帝和俾斯麦首相,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随即就出现了双方上十年的合作,南宁也趁此机会大势,到程宇华接手的时候已经小有成就。尽管这个过程中南宁也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十年里都是南宁从德国淘来各种技术,发展工业,德国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然而今天康德却不得不亲自前往越王府,与程宇华商谈关于换取迫击炮、手榴弹以及海军新式战术的合作问题。
在康德看来,德国自己研究出迫击炮和手榴弹的技术应该没有什么难度,毕竟德国本身就是一个军事技术强国,拥有众多的枪炮、火药专家,只要有了方向,那么他们就可以很快拿出样品,而且质量绝对不会比南宁生产的差。然而海军的新式战术却不是德国轻易就能研究出来的,德国与南宁一样,海军都没有什么底蕴,对于海军战术都没有什么深入研究,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和别人的点拨,恐怕德国就是花费十年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当初在海军方面的一对难兄难弟,如今南宁却已经走在了前面,德国可等不了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为了尽快加强海军的战斗力,不得不屈尊前来取经。
康德坐在前去王府的马车上,眼睛透过窗帘看着街上的行人,心里却想着怎样完成皇帝亲自交代的任务。
此时站在王府门口负责接待的丁生也同样在想着心事,一时间百感交集。之前为了获得各种工业技术,他陪着越王程传民不知道遭受了多少洋人的白眼,才有了如今的局面。现在不仅打服了法国,让法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这让他终于可以在洋人面前抬起头说话了,如今更是列强纷纷前来商谈军火和战术交流的问题。这段时间他已经接待了好几拨人了,而让他格外舒心的是,这些人再也没有了往常的趾高气昂。
上十年的积累,换来了军事上的成功,技术上的突破,让他们再也不用遭受洋人的轻视和侮辱了。丁生相信,南宁厚积薄发的时候到了,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迫使洋人低声下气的前来和他商谈。
正在丁生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的时候,站在他旁边的助手拉了拉他的衣袖,丁生抬起头才发现他等的马车已经到了,此时康德正在下车,于是他摆了摆头,迎了上去。
一番寒暄过后,丁生才说道:“领事先生,殿下正在勤政殿等待您的到来,请随我来。”说完做了个跟随的手势,走到前面带路。
越王府康德来过很多次,勤政殿他也进了好几次,就连程宇华他都见了好几次,因此他对越王府可以说是早已熟门熟路了,然而现在却是在正规的外交场合,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客随主便,不能做出越轨行为,更何况他今天还是有求于人。
此时程宇华早已接到了康德到达的消息,因此他主动带着陪同的许言诤和赵恒,一起到殿外迎接康德,毕竟双方间的合作紧密,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他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易从德国获得几项重要技术,而这些技术关系到了南宁今后的工业发展进程。
这些技术要是光靠南宁自己研究,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出结果的,而德国却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甚至是已经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了。为了不让南宁落下,程宇华也只好从德国这里想办法了。



1...2526272829...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