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爱我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飞凤
“林老板,我一定竭尽全力。”
“好了,我已经在酒店给你订了房间,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咱们在新公司见。”
“林老板,我不累。”
“累不累也不急在这一天,你过年都没回来,还是先去看看亲戚朋友,再熟悉熟悉环境,工作,放到明天说。”
告别朱志远,他们回到家。黄伟良倒是不担心朱志远的能力,只是又一次和林燕核实对他的待遇是不是合适。
“公司给他配车,还有住房,他会不会推辞?”没人不喜欢财产,但一上来就这么大手笔,太过了,朱志远会不会推辞?
“有可能会的,他的性子,肯定觉得无功不受禄。”
“那怎么办?”
“不是说给他一成干股吗?就说到时候从里面扣。云洁公司暂时不归到新公司里,公司就没有盈利项目,他的股份要有利润,必须是他取得的成绩,我想,他会积极努力去创造财富,而不是一味推辞,毕竟,车和房子,是他工作和生活必须的。”
“嗯,我试着和他谈。”
林燕对黄伟良很有信心,他虽然没有管理经验,但他对人以诚,而朱志远,又是那种为了理解和成就努力奋斗,却并不很贪财的人。再说,林燕对他的待遇,比他在南方还好,眼下,他十分感激,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变化,那只能走着瞧了。
“伟燕”公司,从注册到开业,都是朱志远一手打理,他很快就办好了手续。林燕在y城最繁华的东大街,买了四百平方的写字楼。凌凯房地产公司错误估计了y市房地产发展方向,建起的这栋商用楼销售非常不好,零五年已经封顶,零七年竟然还有现房没有卖出去。林燕和黄伟良在房地产市场,看了这家唯一的商用楼盘惨淡的境况,心中大喜,她们要凌凯的销售人员约来老板,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一平方两千五的低价买了四百平方米。y城的商业楼盘,要到二零一零年才会火爆。
凌凯的这栋写字楼,设计还真的很好,层高三米一,通透又向阳,在这里办公,心情都舒畅。林燕心里乐滋滋地盘算着:过上三四年,她就是不开公司了,把这四百平方的写字楼租出去,一年的租金最少能有十五万呢。
伟燕公司的第一项业务,就是把杨老户寨的荒滩租下来。林燕要朱志远尽量控制在一年一百万之内。
杨老户寨的村长,以前见南湾的地租金那么高,才咬死八千不松口,可这次挂牌拍卖,南湾的地却没有人竞价,而是距离y城城中比较近的几块地以较高的价格成交了,他没想到是因为南湾那边,规划是大学城,地块划分比较大,当地的房地产商吃不下,而这时候国内大型地产企业,还看不上y城这样的小城市,没有把手伸过来,省城的几所学校,还在和政府洽谈中,他们要求政府尽快把配套设施修建好,y市政府虽然一口应诺,但具体计划没出台,那边当然要等等看。
朱志远请杨老户寨的村长和支书吃饭,他很会忽悠这两位大叔:“杨老户寨到现在还没企业进驻,任谁一想都觉得肯定是你们不好打交道,谁能知道二位大叔是热心好客的大好人?我看,略略把价格让一点,和我们有了合作,这就像是个引子,一旦开了头,后面的事情肯定就好办了。”
“这倒是,万事开头难。”为了开发南湾,黄伟良那天经过的公路,还是才修的,并且,这条路过了杨老户寨没多远,就断了,杨老户寨附近的下水道都还没有通,这些都是杨老户寨荒滩出租的一个瓶颈,朱志远委婉地把这些也说了出来。
“王村长,我们公司虽然给的价格不是很高,但却能一下子把那片荒滩全包了,还有,能够按你们的要求,付清一年的租金,还给你们一年的押金,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现金,你们手里有了钱,好些事情都能放开手脚。我想,到那时候,你们的眼光,就不会盯着我们这点地租了,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进项呢。”
“朱经理,实话说吧,我们是打算修村公路的,然后,再发展乡村旅游。城里现在喜欢到村里玩的人很多,我们村东头这个荒滩虽然很难看,但村西有个小湖泊,我们要清理淤泥进行改造,让水清澈起来,想必就有发展的可能了。”王村长说道。
“哦,我哪天去参观参观。”朱志远见这二位还是比较有远见的,神态比刚才都恭敬了许多。
“我们必须要一年租金一百五十万,你们付一年押一年,我们有了这三百万才能做成那些事情,少了免谈。”古支书撂出了底牌:他们需要启动资金。
“古书记,话说到这里,当小弟的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们两年的地租做押金不行吗?这样也是一笔付给你们三百万的。”
两位不说话,朱志远当然知道他们肯定还得讨论讨论,再说,他也要给林燕和黄伟良汇报一下:“老板,我有个建议,你们参考一下吧。咱们给杨老户寨投资二百万,这样,我们将来有收益,现在的谈判也好进行。”
林燕很赞同朱志远的提议,黄伟良觉得在这事情上,他的脑子总是不很够用,就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也行,不然地租降不下来,咱们也是白付出。”
朱志远再和王村长古支书接洽时,提出共同开发的思路:“我是刚从南方回来的,那里的乡村旅游就做得很好,一来我有现成经验借鉴,二来,你们发展了,也有利于我们发展,我们公司投资,一是看上两位领头人有思想又进取,二也是觉得,搞乡村旅游很符合时代需要,很有前途。”
朱志远不仅是嘴上这么说说,他这些天还真的去了杨老户寨的湖泊看了看,那里现在就是个臭水池,因为村里没有通地下水,污水都汇聚到了那里,改造起来,他们设想的三百万根本不够。
南湾的地,一旦拍出去,市政那边的配套措施肯定会很快动起来,杨老户寨前面的这条公路,也很快会修通排水设施,他们村子,可以趁机把下水道和这里接起来,这能省很大一笔资金,但这个前提,是村里必须修成水泥路,不然,一下雨泥水肆虐,会堵塞下水道的。
还有,村里应该推广沼气的使用,农家院落,也做成开放式的,来旅游的客人,可以从前门进去,后门出来,不必绕来绕去,村里人的生活习惯,也得改变,不能就在家门口积粪,也不能散养鸡鸭,弄得到处是鸡屎……
朱志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拿出这么周全的策划书,把两位农村带头人惊住了,他们两个年纪较大,人情世故上老奸巨猾,但限于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不会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丰富信息,朱志远给出的建议,真的让他们惊讶又欣喜。
“朱经理,我们也不过是有那么个想法,没想到你竟然能给出这么好的建议,看来,你们公司真的很值得合作。只要能让我们村子发展起来,大家一起来挣钱,那块地的租金,我们让一让又有何妨?”
“是啊,你们村子三百户人家,若是发展的好,一年一户多收入两三万,那就是个大数字,我们的地租算啥呀。两位领导大叔,你们要是真的有意,我还可以去省城,找民居设计专家,把村里的院落进行改造,以利于以后的旅游业发展。当然,村里的路、还有是不是弄个休闲广场,咱都找专家咨询咨询,你们看呢?大叔们拿主意,我这小辈去跑腿。”
“哈哈哈,小朱啊,那就辛苦你啦。”古支书高兴地拍着朱志远的胳膊,笑得见牙不见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我爱我家 第九十六章 老实人也学坏了
??费章节(12点)
朱志远的这些设想,当然是和林燕、黄伟良商量过的,林燕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修正,服装厂就不建了,改成投资杨老户寨的农家游。
杨老户寨为了表示他们的诚意,河滩以每年八十万租给伟燕公司,朱志远又招聘了几个助手,分别负责申办建筑垃圾堆放的许可证及其以后的经营、驾校的筹办、杨老户寨村公路设计、民居改造设计、湖泊改造等等,空荡荡的写字间,终于有了办公的员工,他们要么准备资料,要么出去办理业务,伟燕公司总算是开动了。
林燕手里一共有一千五百万,这一动,钱便飞速花了出去。不过,有付出才有回报,她很期待在未来的日子,有更多的资产。
黄伟良还真的很能学习,他很快就弄通了会计原理,会计公司的财务报表过来,都是他在审核。黄伟良在学习方面,特别擅长。
在九月的y市土地拍卖会上,南湾的地块,有两个学校签约入住。市政府在他们圈定的土地外面,画出几块略小的地块给房地产商,果然在国庆后的拍卖会上,立刻被哄抢一空。政府有了钱,往这边配套的自来水、电网以及广电网和电信网都纷纷动工,当然,林燕最关心的排污管道,也同时动工。
相应的,杨老户寨的工作也开始动了起来。
朱志远联系了一家专做整体沼气设备的公司,以八五折优惠给村民,对村里特别贫困了两家,还帮他们支付了大部分的资金,第一步改造很顺利的进行起来。
第二步是民居改造。村民家境不同,对改造的响应程度就不一样,有人没钱,但很支持,也能积极配合,村长和支书,和农行联系好,村民可以在伟燕公司担保的情况下,贷款一万,但有几家在城里做生意,根本不理会这一茬,伟燕公司也不一刀切,这些人只要把家门口清理干净就行了。
第三步是修公路,也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迅速启动动了。
林燕的资金,也不是光出不进,垃圾场的许可证办了下来,立刻就极度火爆,以前的渣土投放,是在二十公里之外的一个山坳,路远还不好走,林燕这里,当然占了绝对的优势,一车收费五十,一天能收一万多块。
“没想到竟然这么挣钱。”黄伟良感慨。
“我现在只遗憾当时的洪水,没有冲出更大更深的坑,大概半年,这个垃圾场就要填满了。”
“那就是两百万收入了,咱这两年的租金可就挣出来啦。”黄伟良高兴地哈哈笑。
林燕却在想别的:“河滩填平,南湾这边的学校一时没学生,明年驾校开始经营,估计收益不大,其他空地原定做学校,也得等南湾发展起来才可以,咱们暂时做什么?”
“种树吧。最近城中村改造,送过来的建筑垃圾里没多少水泥,砖也被挑出去二次利用,老式砖瓦房拆下的土,是很适合植物生长的。”
林燕抬眼,不解地看着黄伟良。
“说不定过几年,咱们这里也会被征用,万一咱们没钱盖很多房子,征地补贴款就上不去,一棵树补五块钱,咱种密一些……”
“哈哈哈,你个老实人也学坏了。”林燕笑起来。这块地一共三百二十亩,二十多万平方米,一平方米一棵树,那就能拿到一千多万的补偿款,若是盖了房子,补偿更多……。
这生意怎么算都比真的建个学校挣钱容易。林燕心里直感慨,投机的确比做实业划得来多了,黄伟良都变了啊。
给老林买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两个月了,屋里的化学污染气味散去,他们就准备搬家了。
在这半年多时间里,林欢和老娘关系就迅速恶化,现在娘儿俩见面谁也不理谁。兰香的宝宝还小,林燕这边,还有婆婆回来居住,林欢说不出让父母搬出来的话,但她却不停地给姐姐和二哥告状,把老娘说得十分不堪。
张克强对老丈人住他家,有点不高兴,林欢向他解释:新房子都买好了,很快就搬走,也就过渡一下,他才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家伙的极度小气,林欢还唠叨了他几次,张克强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在老婆跟前没敢多说话,但他对老两口,就没有黄伟良热情。
林老娘很不高兴,经常伺机报复,林欢劝过她娘,可惜没效果。
“克强上夜班,白天得睡觉,娘故意把凳子拉得吱吱响,把人烦的,说又不听。”林燕听了妹妹诉苦,过去说了老娘,非但没起作用,还变本加厉起来。
张克强上夜班,一觉要睡到下午两点,老娘故意十二点敲门让他吃饭,张克强不起来,她就不停地叫门。没有睡足,吃饭就没有胃口,还很容易烦躁。张克强没法子给丈母娘发脾气,曾经把小馨训了两回。林欢为了护女儿,和他吵架,张克强有气没出发,再加上工作又累,人一下子憔悴了下来。
林欢很心疼,还好放暑假了,林欢不用去学校,她觉得,娘什么也不用干,每天吃完出去转悠,总该安生了吧?就把家务活全包下来。
林老娘从来没有爱护过林欢,这回也不知道那根筋抽的。七八月天气多雨,张克强经常在家休息,他是不做家务的。林欢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完了还要对着电脑设计衣服,有时买了材料自己做样板服装,经常熬夜赶工。
林老娘心里很不平衡,看到张克强靠着沙发看电视,林欢忙里忙外地张罗,她就来劲儿,不是把女儿手里的拖把抢过去,把地板墩得咚咚响,就是把林欢正在择的菜,端过去放到茶几上,她自己装模作样好像很忙,晃过来走过去,把张克强挡住不能看电视,时间长了,张克强当然能看出端疑,那天他趁林欢出门,皱着眉头说丈母娘:“家里两个女人,你非要让我一个大老爷们下厨房,就算我不觉得丢人,你还不知羞吗不跳字。当地农村的男人,是不下厨房的,张克强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到底谁该羞?看看你大姐夫,啊,人家是没你学识高,还是没你挣钱多?人家都帮你大姐做饭拖地呢,哪有像你,摆什么臭架子,也不看看自己能称几斤几两。”
这无疑是捅了马蜂窝,张克强心里最自卑的部分,被丈母娘揭了个通透:“牛槽伸出个马嘴来,管好自己的儿子再说我。你有四个儿子,凭啥住到我家?也不知道害臊,还把嘴伸那么长。”
林老娘气得一蹦三尺高,和女婿大吵一架,说人家的好日子,都是靠她林家得来的。
林欢回来,不高兴地训斥老娘:“靠林家得来?你给我一毛钱了没有?我姐嫁到黄家,是黄家人,都是她帮我的,跟你林家没关系。”
林老娘气得直翻白眼:“我还不是为你好。”
“你为我好?为我好,是替我做饭了?还是帮我收拾了家务?你帮我管克强?谁要你帮了?都是因为你,克强这个月瘦了一大圈,有你这么当娘的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林老娘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看林欢也没了好脸色。
张克强听说了林燕的话,见媳妇大姨子都护着他,不好意思了。有空的时候,开始帮着林欢做做家务。他不会做饭,也就拖拖地,择个菜,后来学会了开洗衣机,便把家里洗衣服的事儿包了下来。他最喜欢洗衣服,看着洗衣机轰轰转转,衣服就干净了,觉得很神奇。
不过刚开始也干了好几回坏事,白衣服和红衣服一起洗,把林欢的一件衬衫毁了。后来,把他的羊毛衫水洗,缩小了一大号,只好给了他爹穿,有一回差点把林欢的真丝衬衫丢进洗衣机,还好林欢眼明手快,给抢救了下来。
林欢看张克强开始干家务,心里甜滋滋。张克强不小心犯了错,她也很耐心地讲解,甚至她自己都一知半解的蛋白质纤维和化学纤维都出来了,张克强见老婆竟然懂那么多,看林欢的眼神,都有些崇拜起来。
林欢夫妇的感情,比以前好多了,老林夫妇在这个家,却显得更加孤立。
老林感觉夹在中间很难受,也去给林燕诉苦,那天天气炎热,空调又开不起来,林燕也很烦,把老爹埋怨了一顿:“爹,你不会说说我娘?白吃白住不干活就算了,还成天挑拨是非,林欢干活多,那是她愿意,你们要是心疼,要么帮帮她干活,要么,好好和张克强谈谈,哪有那么和女婿冲突的?欢欢家挺和顺,你们尽起坏作用。”
老林没想到林燕会这么说,愕然地看着女儿,不知该说什么好。
“娘也真是,走哪都不能安生,还不识教,这让做小辈的怎么孝顺她?”
老林恼火地拉着林老娘回了乡下,他给黄伟良说的借口是:那里凉快,空气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我爱我家 第九十七章 磕
??费章节(12点)
林老娘很不愿意回乡下,但拗不过老头子,再说,和林欢关系闹到这种程度,她也没法再住下去。
这时候的乡下,是比较清闲的时候,老林偶尔和其他老汉去别人地里锄锄地,挣点零花钱,便没了事干。他以前忙碌不止,也没有什么消遣,现在闲了就溜达到村头,坐在大柳树下,和几个老头聊天,后来,还学会了下象棋,只是他不怎么动手,喜欢看。
有一天,一个在城里工作的老头回乡下,这个人棋下得好,好几个老头商量着,下他一个人,不觉时间过了十二点,城里老头的儿子找过来让老爹回家吃饭,这才散了摊。
老林在林欢家,准时吃饭,欢欢还经常给他做软烂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胃口养叼了,一过了饭点,肚子就不舒服。
回到家,本想热热乎乎吃饭的老林,心情立刻极度恶劣起来:家里又乱又脏,老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厨房冰锅凉灶,只有几个硬梆梆的凉馒头。
老林不会做饭,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他知道再过一会儿,胃就会疼起来,便赶紧出门找老婆,让她快点给自己做饭。
这一回,林老娘出门逛得远,老林找得都累了,还没看到她的影子。他正站在大柳树下向四周探看,一个已经吃过饭的老头笑话他:“还没吃呢?那边不是有饭店吗?去买呀,你儿女不是都挣大钱了?”林老娘到处吹嘘,她的儿子女儿在城里如何如何有钱,背后指他们脊背说风凉话的人多了,但这么说到当面的,还没有。
老林一是赌气,二也怕自己饿过了头,肚子疼了得打针,那还真不如赶紧买些饭吃了划得来。
村头饭馆里面,一般都煮得轻,苗条吃着韧劲大,老林不喜欢。这天他特别嘱咐,要人把扯面拉薄煮软,他吃了之后,觉得比老婆做得好吃多了,从那以后,老林学会花钱了,也不满村找老婆做饭了。
林老娘的日子,却一天天难过起来,老林见孩子给的钱不多了,唯恐花完了自己又饿得肚子疼,便不肯给老婆,觉得她反正会做饭,家里米面全有,村头的地虽然包给别人,去拔几棵青菜还是可以的,绝对不会饿着她,而自己,一旦没钱,那可就麻烦了,所以看紧了钱包。
林老娘做一顿才能吃一顿,没几天就受不了了,问老头要钱不果,两人便开始吵架。老林这回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无论林老娘哭叫撒泼,就是不搭理。也不是老林转性了,而是,他饿过头胃疼实在太难受了,林老娘明知老头不能饿着,却从来没把他当回事。这个矛盾积得太深,一时怎能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
林老娘最后,只好装病,才在炕上躺了一天,老林还没来得及改变心意,黄伟良来了,要接他们回新家,林老娘也顾不得装了,赶紧起来收拾东西,老林一看自己差点上当,气得鼻子都歪了,好几天不搭理她。
毕竟是乔迁新居,林佳平、林佳彬买鞭炮放了一场,林家的姊妹兄弟,都去庆贺。兰香抱着宝贝儿子林建华,在客厅照看着果儿,林燕和林欢在厨房给一大家做吃的。
老林很高兴,和儿子女婿在一起聊天,林老娘一个人,孤孤地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这是林佳平为爹娘没事干的时候,坐到小区和其他老人聊天准备的,就放在门口的鞋柜里,她知怎么给拉了出来。
林燕和林欢都知道爹和娘闹矛盾了,一边做饭,还一边议论这事儿。
“爹爹一辈子都在地里忙乎,不会做饭,他现在胃不好,娘还是那么偷懒,实在太过分了。”林欢愤愤不平地道。
“咱娘是不会改的,爹现在得学着做饭了,不然,他那个胃病就受不了,还好爹爹挺勤快,应该能讲通道理,愿意跟着咱们学做饭的。”
“反正爹爱吃面,我做些臊子杂酱给他搁冰箱,再买些挂面,他自己煮着吃。”
“嗯,小区不远的菜市场也有卖鲜面条的,爹爹去买一把,再买点青菜萝卜下进去也好。”虽然只有兰州人喜欢在面条上面放白萝卜,他们当地人是不这么吃的,但白萝卜养胃,林燕还是打算把这个吃面的方法教给爹爹。
老林果然好说话,林燕和林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天过来,教爹爹熬稀饭,下面条,老林很快就上手了。
林老娘还真的脸皮厚,老头和女儿都不理她,饭熟了的时候,她依然拿了碗去锅里盛,吃过饭碗筷子就放在桌子上,连送到厨房都不肯,林燕说过几次,见她屡教不改,就不再理会。
见老爹吃饭问题解决了,林燕和林欢来的就少了,林欢要上学,林燕的公司也因为事务多,没时间过来。
老林在小区不认识人,他又不像老婆,能厚着脸皮凑过去,显得很无聊。这天他出门见一家保安公司门口贴着招聘启事,他觉得自己够格,就去报名应聘,那边还真收了,培训了一个多月,派到一家事业单位看大门。
那个公司离家有点远,老林买了个小电饭锅,每天早上把中午要吃的面和臊子、菜都装好,中午不回家,就在门卫室自己做了吃,反正他挺小心,每次吃完,都把房子里打扫抹拭干净,单位领导知道了也没说过他。
林老娘没想到家里会剩下她和林佳彬。
林佳彬以前在缉毒大队时,有工作餐,还有加班费,到了局里,每天不加班了,宿舍就没了,他在外面租房,再加上买饭,挣的钱就留不住,每个月几乎都花掉了。老林夫妇搬进新房,他见是姐姐给父母买的,就跑前跑后的帮忙,还得了姐夫一句称赞。林佳彬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趁机搬进去住,不用掏房租,他一个月少花二百块钱,还能混饭吃。他买了个自行车,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二十分钟过来,吃了小睡一会儿,再骑自行车回单位,和警察局好多机关干部一个步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