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赵含章略一挑眉,心动不已,“只是陈县这边怎么办呢?”
汲渊就问,“赵宽呢?”
赵宽啊~~
赵宽一进陈县就和赵含章分开了,他之前就在陈县里买了个宅子住下,这会儿直接回家,舒服得不得了。
倒不是他很有钱,随随便便就能在省城买房,只不过才经过战乱,陈县里人跑了不少,空置的房子特别多,很多人家留下一两房下人,一是看守房子,二是买卖房子。
他觉得不是很贵,就抬手买下了。
赵含章道:“他的确是个好人选,正好他也在这里买了房子,总要多住一段时间。”
赵宽要是知道买房也成为他留守的理由之一,他一定要回到两个月前,将那个买房的自己打一顿。
魏晋干饭人 第412章 临别会议
虽然决定了第二天就要走,但赵含章还是先见了荀修等刺史府的官员和将军。
大家一起碰面就豫州的将来发展开了一个会,赵含章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她对荀修等将军道:“与匈奴对战,骑兵尤为重要,所以各军都要组建自己的骑兵,尽一切办法购买足够多的战马进行训练。”
又道:“步兵的训练也不能懈怠,尤其是兵阵,若骑兵不能与匈奴相抗,那就要用军阵阻杀,现在虽无战事,但尔等也不能懈怠。”
有人道:“要论步兵对骑兵,还是得看北宫纯,不管是鲜卑还是匈奴,在他手上都讨不到好。”
荀修一直不太服气北宫纯,闻言道:“一人悍勇有何用?须得会带兵统军才行,他别说领军了,连西凉都回不去。”
“嗯?”赵含章偏头,“北宫将军有消息了?他没回西凉吗?”
一直坐着沉默的汲渊道:“我们得到消息,凉州刺史张轨似乎生病了,有人告知南阳王,说张轨已经残废,朝廷有意更换凉州刺史。北宫将军刚走到秦州就被贾龛阻拦,不许他越过秦州。”
“他无奈,只能转道长安,想要从长安回凉州,但南阳王将人留了下来,听说要遣派贾龛为新的凉州刺史,现在北宫将军被留在长安任职。”汲渊道:“北宫纯是张轨心腹,虽不知张轨出了何事,但显然,贾龛在与他争凉州刺史之职,此时让他回西凉,对贾龛极为不利。”
赵含章感叹不已,“北宫将军不是没有领兵之能,只是时运不济。”
荀修:“运气也是为将者的能力。”
赵含章对此赞同,却不认为北宫纯属于此列,只是叹息一声,一脸的怅惘,转过身却悄悄找了汲渊,小声道:“派一支商队去长安,选个机灵会说话的,要是能把北宫将军请回豫州最好,请不动,那也要保持联系。”
汲渊就知道她对北宫纯还是贼心不死。
不过北宫纯也的确值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赵含章若能得到北宫纯,豫州将不再惧怕匈奴。
所以汲渊一口应下。
赵含章没有在荀修等大将面前多谈北宫纯,就惋惜了一场便继续,“精兵每日都要训练,而其余士兵,还于田间,农忙是屯田,农闲时训练。”
荀修等将军对视一眼,问道:“使君,士兵屯田,只怕以后他们会怠战……”
赵含章道:“现在军中士兵,十个有九个是种地出身,皆迫于无奈从军,现在他们都能作战,经过训练后又怎么会变差呢?”
她道:“民以食为天,现在豫州人丁凋零,百姓或许还未有士兵多,若是不还兵于田,一个百姓可能要养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人,他们如何养得起呢?”
荀修等人这才不再说话。
赵含章道:“我已经在准备农具和种子,从明日开始,各军在驻扎之地翻耕除草,以待春耕。”
众将对视一眼,皆同声应下。
接下来就没荀修他们什么事了,都是民政。
赵含章见了原刺史府的官员,这些官员她大多没换,只有一些懒洋洋,明显怠政的官吏被换了。
她的政治举措很多,需要的人力比原先多好几倍,她带来的人直接填进去都不够用,连何刺史的幕僚都被她拉过来用了。
“年节将近,传令下去,从今日开始到明年年尾,凡是路过我豫州的商队,不论大小都免过路费,在五郡国内的交易,商税六十税一。”
这不是商量,而是直接通知了。
众人惊诧,连汲渊都忍不住眉头一跳,道:“使君,这个税是不是太低了?现在各地征商税都是三十税一,二十五税一,有的甚至达到了二十税一。”
赵含章道:“那你看他们收到了多少商税?”
汲渊便沉默。
赵含章对荀修等人道:“商旅来豫,须得保证他们的安全,正好你们要练兵,就把豫州境内的土匪都剿了吧。”
她道:“他们也都是百姓迫于无奈后落草,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再剿,不得虐杀匪徒,对他们,我另有用处。”
荀修嘴快,就多问了一句,“使君要他们做什么?”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道:“挖矿!”
哦,对,何刺史有个大铁矿,现在归赵含章了!
大家的目光就不由一起瞄向一直坐在最末尾的何衡,坐在他身边的是何刺史曾经的幕僚于盛。
赵含章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她回到陈县后既没有换掉何衡,也没有驱赶于盛,而是把人都留了下来,还在刺史府里给他们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做。
荀修等人觉得她这是在以示恩宠,收买何刺史一系的人,但她自己都没有留在陈县,也没对任何一人表示出不同,一切都公事公办,看着又不像了。
见大家都扭头去看何衡,她干脆也跟着一起看过去,直接道:“我明日要回汝南郡,何衡和于盛跟随吧。”
何衡心中的一只鞋子落地,起身恭敬的应了一声,只是心上还悬着一只呢。
于盛也应下。
这一场会议从中午开到了傍晚,等各将军官吏离开时,脸色都是麻木的,今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
他们这位新使君真的很勤勉啊,是他们遇到的最勤勉的使君了,而且新颁布的政令好多。
怎么办,现在他们已经忘了近一半。
正想着,范颖从后面追出来叫住他们,她站在台阶上冲他们微微拱手行礼,含笑道:“今日使君与会的内容我已整理成册,将军和堂官们若需要,还请派个副手来刺史府抄写一份。”
以荀修为代表的人立即大松一口气,表示一会儿就派人过来。
赵含章转了转脖子去休息,范颖他们责是加班到了半夜,睡了一觉,第二天就又精神满满的候在了刺史府外。
赵宽昨天不仅跟着开了半天的会议,过后还和汲渊交接了一些事情,这会儿眼都是呆滞的。
看到赵含章正一脸依依不舍的和王氏作别,他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站在他边上很高兴的范颖听见,扭头看了他一眼,看不得他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道:“不就看顾半个月吗?使君说了,我们很快就回来。”
“留下的不是你,你自然可以这么轻松。”
魏晋干饭人 第413章 挖宝藏
范颖骄傲的抬了抬下巴道:“使君说了,她现在离不开我!”
从在新宋县开始,刺史府送去给赵含章处理的公文范颖都会先整理一遍,给赵含章分门别类的放好。
赵含章给刺史府和各郡国的命令则是通过赵宽吩咐下去,现在赵宽留下,这一部分工作也由她接过,现在她可是赵含章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呢。
一想到此处,赵宽更是心塞。
赵含章上马,范颖立即丢下赵宽屁颠屁颠的追上去,也一跃上马。
赵含章最后冲王氏点点头,然后带着众人就走。
他们一行人轻车简从,快速行军,第三日便回到汝南郡,再一日便进了西平。
她却没有停留,直接带着人去上蔡。
上蔡伯的封地在上蔡,除了食邑和自己置办的庄园外,还有一栋宅子。
这栋宅子算官制,是上蔡伯的府邸,哦,现在是属于赵济的。
但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宅子里面留下的下人都还是长房的,赵含章直接带着人进入,门房一家早早便躬身候着。
一路簇拥着赵含章进到前院,门房义伯便跪地回话,“女郎,房间都重新收拾过了,您看还有什么缺的……”
赵含章伸手将他扶起来,道:“再去准备十来把锄头铁锹吧。”
“啊?”
解着斗篷的赵含章便回头看他,“有什么问题吗?”
义伯回神,立即道:“没有,小的这就去。”
这是城里,寻找工具还需要一段时间,赵含章也不急,将斗篷解了丢在一旁,扭头问傅庭涵,“累吗?”
傅庭涵点头,“有点儿。”
“那我让人给你烧水沐浴,先休息一会儿,”赵含章扭头吩咐听荷,“去让厨房做些吃的。”
赵含章冲汲渊等人笑道:“大家都先下去休息吧。”
几人对视一眼,行礼后告退。
这个宅院不小,客院随便住,只是下人不多,好在大家都带了随从,不必下人伺候,自己就能照顾好自己。
选了个客院进去,何衡直接跟在于盛身后进屋。
因为何刺史的关系,他们俩在赵含章这里是被划为一派的,不仅外人这么看他们,他们自己也这么看自己,至少目前是的。
何衡不解的问于盛,“赵刺史是什么意思,她来汝南不是接铁矿的?”
于盛道:“恐怕不只是为了接铁矿,我们先等等吧,”
汲渊从赵含章吩咐要锄头铁锹起就有猜测了,所以根本没休息,就等着看热闹。
果然,他们刚用了点儿东西,义伯将锄头铁锹拿过来,赵含章便招来十几个亲卫去后面花园处。
赵含章没叫他们,但汲渊听到了动静,当即就拢了手去看热闹。
赵含章拿出一张图仔细的对照了一下,最后在一座假山二十步开外的地方站定,让人开挖。
傅庭涵已经沐浴过,但也睡不着,跟着出来看热闹。
看着士兵们挖得热火朝天,汲渊就深叹一声,“不知老主公当年可预料到了这一天。”
赵含章道:“这些东西祖父本意是为了宗族而留,今日用在豫州百姓身上,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后总会反馈到族人身上的。”
汲渊就好奇的问:“这底下有多少东西?”
赵含章直接摇头,“我不知。”
汲渊:“……您不知道金银几何,就敢让我能联系多少物资就联系多少?”
赵含章看了他一眼,“如今豫州百废待兴,有多少人,有多少物资敢进来?放心吧,祖父留的钱肯定够用的,不够我还有其他东西抵扣呢,别的不说,我现在手上两个铁矿。”
汲渊吓了一跳,“您要用铁矿换粮食?”
赵含章:……
傅庭涵赶在赵含章开口前道:“她说的是用铁具。”
赵含章点头。
汲渊微微松了一口气,但依旧道:“那也很重要,能不换就不要换。”
赵含章道:“汲先生,有一种商品叫购买资格证。”
汲渊:“什么?”
见他满眼迷茫,傅庭涵就笑着和他解释道:“她想售卖购买铁具的资格给他们,他们可以凭借此资格先预定商品,过后再交付。”
“……他们为何要答应?”
赵含章微微抬着下巴道:“因为以后豫州的铁具都要经过衙门,没有我签发的资格证,谁也买不到成铁,也卖不出。”
“当然,”赵含章看了汲渊一眼后道:“私采铁矿,私自贩铁的除外,但这两种行为,一经发现,我是不会容情的,东西要全部没收。”
汲渊:……使君啊,您是不是忘了,您才是私采铁矿第一人。
不过身份不一样,站的位置不同,立场也就不一样了。
汲渊快速适应过来,略一思索后点头,“这的确是个方法。”
他的目光就落在正挖着的坑上,现在就看赵长舆留下的钱财够不够了。
送来锄头的义伯看得一愣一愣的,他没反应过来,“女郎,这是在挖什么?”
赵长舆很谨慎,留下看守宅院的义伯虽然忠心,却不知道这宅院里埋了东西。
赵含章冲他微微一笑道:“挖祖父给我留下的宝贝。”
义伯便不再问,在场的人没有谁提及,这时候的上蔡伯府邸是属于赵济的。
越挖越下,赵含章也站到了坑边,就在她都要怀疑自己找错地方时,叮的一声响,有人挖到了硬物。
赵含章听到这声响,略微一挑眉,士兵已经用手挖起来,很快就露出一派罐子,初略估计有五个。
一挖到东西,便是士兵们也精神一振,立即往下挖,很快就将五个大罐子挖出来。
士兵们合力将罐子往上抬,还有士兵往边上挖了挖,又发现一排的大罐子。
罐子打开,里面是黄灿灿的金饼,赵含章伸手进去拿了一块出来,颠了颠后递给汲渊,“汲先生看够吗?”
汲渊伸手接过,扫了一眼这五个大罐子,笑眯眯的道:“要都是金饼自然是够的。”
但这是不可能的,赵长舆是有钱,但金子比银子还稀缺,并不好收藏,他能换来这么多金银,已经是他很豪富的情况下了。
其他四个罐子,有三个都装了银锭,还有一个则装了不少珍珠宝石之类的,用油纸包着,分着收进罐子里,保存得特别好。
魏晋干饭人 第414章 一脸崇拜
不愧是富可敌国的赵长舆,对财富的保存很有心得,里面的财宝都贮存得特别好。
剩下五个大罐子也被挖了出来,和这五个一样,也是一罐金饼,三罐银子和一罐珠宝。
因为密封得好,它们就好像刚做出来一样光泽亮眼,让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打心中生出欢喜。
汲渊已经一派淡定,但刚过来的于盛几人却是看得目瞪口呆。
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义伯,他在这里看守宅院许多年,从来不知道后花园藏着这东西。
赵含章确定底下没东西以后便一挥手,“把土都给填上,这地方甚好呀,回头找几棵桃树种上,过两年我们来摘桃子吃。”
义伯呆呆地应下。
罐子被抬到前院,听荷领着下人们拿了一卷麻布上来铺在地上,罐子里的金饼和银锭都被一一拿出来放在麻布上。
赵含章问汲渊,“汲先生,这些钱够了吗?”
汲渊沉默了一下后道:“我这边的是一定够了,却不知赵子念那边够不够。”
赵含章笑了笑后道:“总会有办法够的,现在你们可以将此消息外传了,告诉天下人,我赵含章不缺钱,谁有货,尽管往豫州送来!”
汲渊眼睛闪闪发亮,总算领悟到赵含章要做的事,他躬身应道:“是!”
赵含章愉悦的挑起嘴角,冲着众人一挥手,道:“找几个箱子,把东西都装上,我们明天就回西平。”
她大方的甩开手,带着傅庭涵去了上蔡庄园。
这里生机勃勃,与第一次见已全然不一样,因为这里有砖窑,有琉璃坊,还有制作香皂的作坊等,往来的客商多,加上庄园的佃农、长工和部曲,如今庄园腾出了一块地做集市。
一开始还是露天的集市,后来赵通觉得寒碜,在那里搭了个木棚做茶寮,专门给过路的客商和赶集的人就坐;
到现在,那里已经起了几座砖房子,茶寮还在,只是多添加了一个饭馆,一个客栈酒楼,还有一个珍宝阁。
不错,这里也有一个珍宝阁,专门放着琉璃制品和香皂等,供来此进货的客商挑选后下单。
赵含章他们的马匹进庄,庄园两边正劳作的人立即抬头看去,看见赵含章,愣了一下后立即丢下手上的铲子,把腿就往庄园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女郎回来了,女郎回来了——”
正逛着集市的人立即抬头,有的人自来庄园就没见过赵含章,但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女郎的名字,知道他们能有如今安定的生活靠的都是她,因此一激动,丢下手上的东西便往庄园入口跑去。
还有的摊主直接把摊位也丢了,跟着人一起往外跑。
见房子见了,赵含章变压了压马速,以免撞到人。
结果她还没到别院,迎面就呼啦啦跑来许多人,虽然这是自己的庄园,但赵含章还是将手放在了马侧的长剑上。
傅庭涵也吓了一跳,问道:“你的庄园被人占了?”
她怎么没听说?
正迟疑,听到消息离得又近的胡直最先跑来,远远地就冲赵含章兴奋挥手:“女郎,女郎!”
赵含章略微放松,听这声音也不像是造她的反。
庄民们也跟着胡直呼啦啦跑到了马前,大家仰着头,闪亮着双眼看马上的赵含章,这就是他们的女郎啊,果然英姿飒爽!
有人一激动,直接双膝扑腾一下跪在地上,双手抬起便是一拜,“拜见女郎!”
有一人跪下,其他人便也跟着呼啦啦跪下,声音并不齐整,呼啦啦的分开叫着,“拜见女郎!”
赵含章嘴巴微张的看着,伸手安抚住略微受惊的马,她侧身跳下马,上前将跪在最前面的几人扶起,脸上露出笑容,抬手道:“快快请起,你们这是做什么来?”
大家七嘴八舌的回答:“我正摆摊呢,听到女郎回来,想着怎么也要来拜见女郎,便过来了!”
“我堆肥呢,也是听到说女郎回来了……”
“我正在逛集市,女郎,我是今年三月来的,未曾拜见过女郎,小的要再拜一拜,谢女郎收留活命之恩。”
“女郎,女郎,我是十月来的,才来一月不到,是受匈奴南下才逃出家乡的,谢女郎活命之恩。”
“我也是!”
“我亦是……”
大家七嘴八舌的应着,又呼啦啦跪了一片,这一次齐整了许多,大家冲着赵含章便抬手叩下。
赵含章扯开笑容,眼中却忍不住充满了泪水,她忍着没落下,上前将拜到一半的人扶住,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干涩,便顿了好一会儿才道:“很好,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的住下,这世道活着不易,我们既然活下来了,那就要努力的继续活着,活得更好才行!”
众人齐声应下,一脸崇拜地看着赵含章。
赵含章见他们不愿离去,干脆把缰绳丢给听荷,回头和马上的傅庭涵笑道:“我们也去逛逛集市?”
傅庭涵点头,下马与她同行。
大家这才看到傅庭涵,纷纷问道:“这就是傅大公子吗?”
赵含章笑着颔首。
众人便纷纷拱手行礼,叫道:“大郎君!”
傅庭涵冲他们躬身回礼,和赵含章走到了一起,人群顿时分开一条道来,大家簇拥着赵含章去逛集市。
集市上什么都有卖,最多的是各家的一些东西,这里交易的货币多是铜钱,但也接受以物易物。
尤其是布匹一类的东西,算硬通货。
赵含章一路看过去,看见有个摊位上放了两大筐的鸡蛋,惊讶不已,“好多的鸡蛋,摊主是哪位?”
“我,我,我……”一人用力的从人群后面挤上来,他就是丢下摊位跑去看赵含章的人之一,面对赵含章,他乐陶陶的问:“女郎要吃鸡蛋吗,我给您捡一篮子。”
说罢就要动手。。
赵含章忙拦住,笑道:“我不吃,就是好奇,你这是养了多少鸡呀?”
庄园里已经有规模养殖鸡鸭了吗?
“这不是我一人的,是我们那一屯七八户人家凑在一起的,”摊主解释道:“女郎大恩,容许我们在地里养鸡,所以各家都养了不少,这些鸡蛋都是各家存了有十天的,他们事忙,便一并托了我带来集市售卖。”
魏晋干饭人 第415章 为了女郎读书
赵含章一听,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
她和众人道:“要是有条件,还是应该多吃鸡蛋,尤其是孩子,吃好一些,身体才康健,也才更聪明。”
大家一口应下,这时候甭管她说什么,他们都说好,先应下再说。
赵含章一路看下去,对集市上的商品就有数了,她眯了眯眼,“布料还是太少了,明年开春多在旱地和地头种些桑麻,桑树可养蚕,麻可制麻布,你们谁会养蚕吗?”
人群静了一下,然后两只手颤颤巍巍的举起来,然后陆续又举起来三只手。
赵含章便让五人上前来,三个是女子,两个是男子。
赵含章笑眯眯的问了他们的姓名和家乡,然后才问养过多少年的蚕。
五人一一回答,赵含章就让跟在后面的范颖记下他们的名字,然后道:“现在是冬天,不必着急,先种桑树,待桑树长起来,我让人给你们找蚕种。”
她道:“如今庄子里的粮食已能够自给自足,那穿衣上也不能落后太多,要是能够有多余的还能卖出去,如今我们豫州什么都缺,尤其缺粮食和布匹。”
“所以要侍弄好农田,还要多种桑麻。”赵含章一路看,一路劝课农桑,她自己都没想到,她当上刺史以后却又跑回来做县令的工作了。
看完了集市,干脆就再去看一眼庄园里的学堂。
庄园里也有一个学堂,和上蔡的学堂不一样,上蔡的学堂主要是为上蔡县和汝南郡培养人才,庄园里的学堂只有一个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