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为赵含章培养人才。
如果上蔡和西平县学堂是时不时的培养学生们对赵含章的忠诚度,那么庄园的学堂就是当做日常来做。
这里所有的人都属于赵含章,不管是庄主赵通,还是孩子们的父母长辈,他们每日都会告诉他们,他们的主子是赵氏的女郎,行三,字含章,现在是西平县令(汝南郡丞、郡守豫州刺史),没有女郎就没有他们,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女郎。
他们在这里学的东西也和上蔡县西平县学堂里学的有一点儿不一样,但他们很快乐就是了。
在这学堂里,男女参半,每日还要劳作,剩下的时间才是学习。
而且他们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最聪明的一个班,跟着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剩下的则是根据自己的长处学各种东西。
其中有一个班里面有四十人左右,全是女孩子。
她们学的是服侍人的本事,还得学骑术和武艺,是学堂里地位最高,所有学生都想去的班级。
赵含章都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个班级,一时目瞪口呆,问道:“服侍人……学什么?”
赵通不知何时赶到的,他躬身回道:“学的可多了,针织女红,裁缝做饭,梳洗打扮,还有培香烹茶,她们都要学,且要精通才好。”
赵含章不由的看向她身后跟着的听荷。
赵通留咧开嘴笑道:“不错,这些人正是为了女郎准备的。”
赵含章:“……这是谁的意思?我怎么不记得学堂里有这么一个班级?”
“是夫人的意思,”赵通道:“夫人说,您现在战场拼杀,以前家中养的侍女已经不适合再留在您身边了,但您身边也不能一直只用听荷姑娘,所以让小的给您找几个会武艺的女婢。”
“只是这会骑马射箭,还要会武艺的女婢也不好找,找到了她们也伺候不好女郎,所以小的便另开设了一班,挑选些机灵的女孩来学,”赵通很自豪,“待她们学成便可到女郎身边伺候了。”
赵含章一听,许久不曾言语。
她看了眼排成四排,眼巴巴等着她检阅的小姑娘们,略一沉思便道:“那你们好好学习武艺,最好再学一些兵法,赵通,给他们安排个先生教她们学兵法。”
赵通:“啊?”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道:“我身边的人,便只是一个婢女,那也得文武双全,你们好好学习,说不定将来能与我一样上战场杀敌,只要你们能杀敌立功,我予你们将军之位。”
女孩子们一听,全都眼睛大亮起来。
这就太惊喜了。
能挤到这个班级来的,谁没有野心呢?
小姑娘们齐声应下,目光炯炯地盯着赵含章,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女郎的信任。
因为学堂是为赵含章开的,学习是为了赵含章学的,所以庄园里不论男孩女孩,只要有机会就到学堂里读书,家长们绝对不会有女孩子不该读书,这个儿子蠢笨不应该出来读书的想法。
因为,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赵含章的,赵含章让他们读书,那他们就读,让他们学本事,那他们就学。
当赵含章了解到他们的这一想法时,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要不要改掉他们的这个思想了。
见她难得的沉默,傅庭涵开口道:“过程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而且人长大后会思考,有些道理,待他们长大到一定岁数,自然而然就懂了,”傅庭涵道:“到时候只怕你让他们一心为你,他们也会为自己,为家人生出私心。”
他道:“希望到时候你也能如今日这样,想要他们为自己,为这个国家读书,而不是为你一个人。”
赵含章挑眉,“我要是忘记了,你提醒我。”
傅庭涵点头,“如果我能不改初衷,还能记得这件事,我一定提醒你。”
“你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呀,”赵含章抬着下巴道:“我就不一样了,我觉得我一定能够从一而终,不忘初衷。”
傅庭涵:“……从一而终是这么用的吗?”
“自然,我觉得很贴切呢。”
俩人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往别院去。
到了别院门口,赵含章便冲着后面还紧缀着不走的庄民们挥手道:“该干活的干活,该回家的回家去了,我这也到家了,你们人多,我就不请你们进家坐了。”
众人笑了一阵,也放松了许多,纷纷表示他们要目送赵含章入内再走。
赵含章也不和他们扭捏,拉上傅庭涵就进门,大门一关,门外的庄民这才开始散去,只是每个人脸上都很兴奋,谈兴甚浓,他们干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才见到的赵含章。





魏晋干饭人 第416章 优待人才
一进门,赵含章就呼出一口气,吩咐赵通道:“将庄子里现在的地图拿来,再把各管事叫来,我有事要吩咐。”
赵通低头应下,“是。”
赵通让人去通知各管事,他则亲自去取了庄子的地图,这张图很重要,由他和胡直共同保管。
因为这张图上不仅有庄园各产业作坊的位置,还有屯兵点,可以算作庄园防守图了。
赵含章将图挂出来,一边看图一边问赵通,“现在学堂是谁管着?”
赵通躬身道:“是小的。”
赵含章就点点头,道:“再建一个班,也选四十个男孩,培养亲卫,将来庭涵和二郎都能用得上。”
她道:“尤其是骑射和武艺上,要着重培养一下。”
赵通瞬间了悟,立即应下,“是,小的明天就去选人。”
先生都是现成的,甚至连学生都可以是现成的,从现有的学生里选就是了。
赵含章点了点头,见傅庭涵看过来,她就冲他笑了笑道:“你身边只傅安一人还是太少了,而且上了战场,他照顾不到你。”
傅安不太服气的瘪瘪嘴,但想到上次郎君受伤的事,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傅庭涵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赵含章目光巡视过地图,最后点了点其中一个点问傅庭涵,“药坊建在此处怎么样?”
傅庭涵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点头,“不错。”
他用手指在图上画了一个圈,干脆将那片区域都圈了进去,“霉素口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注射依旧是主体,所以我们还得培养会注射的医护人员。”
他道:“干脆完善一下军医系统吧,现在的军医还是太少了,如果普通的大夫不愿意到军中去,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培养一批呢?”
赵含章:“中医……”
“我知道,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一些外伤处理的培训是可以速成的,”傅庭涵道:“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
“系统的卫生保护,也能大大减少伤亡,”傅庭涵道:“可以从军中到民间,先培养军队医护人员,同时培养大夫,后者很难学成,可以依托学堂和军医培养系统。”
这样一来,花销可就大了。
赵含章斟酌了一下,权衡过利弊后还是决定干,于是点头道:“好,那就把这一片都划出来,军医就在药坊边上培养。”
她扭头看向傅庭涵,“军医制度和军医手册……”
傅庭涵:“我来草拟。”
赵含章就松了一口气,她最近有点儿忙,怕是抽不出手来,但依旧道:“我和你一起。”
说是一起,但其实主要工作还是傅庭涵来,她太忙了。
见过庄园管事,定下药坊的地点后,赵含章便让赵通建造药坊,同时挑选可以进军中医护系统的人。
“要手巧机灵的,男孩女孩都可以,”赵含章想了想,觉得应该放宽要求,道:“三十岁以下都行,体力好,手脚灵活,有医药基础的优先。”
傅庭涵在一旁补充,“缝补手艺好和屠户也优先。”
赵含章:“……对!”
扭头看了傅庭涵一眼,还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赵含章和一脸迷茫的赵通道:“军医嘛,还是以缝缝补补和切切割割有关。”
赵通浑身一颤,忍不住打了一个抖。
他领命应下。
只是他们还是缺专业性的人才,赵含章略一沉吟,直接下令,“传令下去,庄园内,凡百工来投,和读书人待遇一样。”
读书人的待遇在这个庄园里是很高的,凡是能断字识数的,一进庄园就能分房子,分田地,直接就能做高月钱的工钱,衣食住行全都免费。
不似其他流民,他们虽然也被安排下来,但所用都要之后用工时抵扣。
现在赵含章直接将百工的待遇提高到和读书人一样的待遇。
赵含章略一思索,觉得只在庄园范围内寻找百工还是太窄了,于是叫来范颖,“通知各郡国,从明年始,百工等同于士,凡来豫州的百工皆礼遇之,各郡国每月都要开设考场挑选百工,匠籍等同良籍……”
范颖一一记下,下去写公文,然后带下去找人写公文,她也是有手下的,只是现在不够用,因为有些公文得写十份,每个郡国一份。
待写好,她就带去给赵含章用印。
赵含章一般会在公文上按两个印,一个是刺史印,一个是她的私印,有时候她嫌弃麻烦,便只用私印。
各郡国早就知道,她的私印等同于她的命令,效用且在刺史印之上。
因为有时候她将州务交给汲渊或赵宽等,会把刺史印留给他们。
赵含章翻看了一下,便直接在上面哐哐的按下私印。
此时天已经黑透,第二天九份公文便发出,还有一份赵含章随手带着,打算亲自交给赵铭。
赵含章行踪成谜,赵铭一开始并不知道她回来了,直到她再次回到西平,偶然间他听到人道:“我说呢,前天在路上看到一队人马经过,我瞥了一眼,看着就像是三娘。”
“在哪儿看到的?”
“就北郊我家那几亩地里,我去摇兔子看见的。”
坐在亭子里喝酒的赵铭听说,微微眯了眯眼,底下的人已经替他开口反驳,“你看错了吧,前天看到,刚刚下人才来禀报说三娘回来,那这两天她上哪儿去了?”
“我哪儿知道她上哪儿去了,反正当时我远远看着就像是三娘。”
“既是像,那就不一定是了。”
“怎么就不一定了?这方圆百里,哪家女郎有她那样的英姿,骑在马上不逊男子的?我必没看错。”
“你是不是把孙家的女郎错认成三娘了?或者是东堂弟家的云欣?”
对方见他一再质疑自己,不高兴了,“云欣比三娘小好几岁呢,而且身量小,我能看错吗?那孙家的表姑娘虽然厉害,但和我们家三娘比还是差远了,要是站着还罢,在马上的姿态能一样吗?”
“你不信我,你问铭弟,”说罢,直接转头冲着亭子喊道:“子念,你说三娘前天是不是就回西平了?”
赵铭轻轻地瞥了他一眼后道:“繁堂兄,你又去地里抓兔子,前段时间有人告到我这里,说是麦子地被挖了好几个坑,坑里有火灰,那是你烧的?”
赵繁立即不说话了。
和赵繁坐在一起喝酒的赵应也默默地低头喝酒,没敢吭声。




魏晋干饭人 第417章 威严
现在族中事务明面上是赵淞管着的,但大多事其实是赵铭在管。
族里有什么纷争都是直接告到他这里,前几天便有族人找了赵铭告状,说不知是谁在他家麦田里挖坑生火,看痕迹似在抓田鼠或者兔子。
族兄如此不省心,这让赵铭很头疼。
他也懒得究底,直接判道:“让你家人给有叔家送二十斤麦子去。”
赵繁一听,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已经避开那麦子,根本没烧到麦子根……”
赵铭掀起眼皮看他,“族兄在说什么?”
赵繁立即不敢嘀咕了,道:“没什么。”
他转移开话题,问道:“不是说三娘那边缺粮食吗?需要借钱买粮食,那钱凑够了吗?”
赵铭不动声色的问道:“族兄要借钱给她吗?”
“借自是可以的,但亲兄弟明算账,不知她给多少利息?是单借钱,还是借粮食?”
赵铭道:“都可以。”
赵繁精神一振,他前面坐着的赵应也精神起来,纷纷道:“我们都可以借一些,利息上也可算少一些,自家人嘛,还是不好收太多的。”
现在是乱世,钱也不好赚呀。
在外头做生意会亏,拿在手里倒是不错,但钱又不会生钱,要是赵含章和赵铭要借钱,他们还是很愿意借钱出去生一些利息的。
俩人才开了一个头,不远处坐着的赵闻立即道:“两位兄长有多余的钱可以借给我呀,我正打算组一组商队往外走一走赚钱呢。”
赵繁和赵应一听,脸色的热情便淡了下来,推脱道:“其实我们手上也没多少钱,主要是粮食,三娘不是缺粮吗,我们省一省,借给她一些,要是换成钱就不值多少了。”
“对对,”赵应道:“而且现在三娘困难,还是应该先紧着她来。”
就算是要赚利息,那也要看是借给谁啊。
借给赵铭和赵含章,那是一定可以收回来,借给赵闻嘛,倒不至于肉包子打狗,但十年内也休想回账,他们是有多想不开才会把钱投给他?
赵闻还要说话,坐在上面的赵铭便目光清冷的看向他,问道:“闻堂弟,你欠庆堂弟和东堂兄的钱还完了?”
赵闻也立即缩着脖子不敢说话了。
赵繁和赵应都悄悄松了一口气,果然拒绝族人借钱这种事还是应该赵铭来。
赵铭当了一回恶人,偏赵闻还不敢怨恨他,吃了两杯酒便自己走了。
赵铭继续倒酒喝酒,听到消息的赵瑚蹬蹬地跑来,见他还如此优哉游哉地喝酒,顿生不满,上前道:“不是说三娘回来了吗,你怎么不去迎接?”
赵铭抬头看了他一眼,放下酒杯,慢悠悠的起身行礼,“七叔。”
赵瑚见他如此慢悠悠,更不满,“她是刺史,你是郡守,怎么弄如此怠慢她,快去接人啊。”
赵铭拢了拢袖子,这样手才暖和些,他慢条斯理地道:“去了也没用,子途不会和三娘一起回来的。”
赵瑚跳脚,“你还没见到人呢,怎么就知道子途不会回来?”
“子途写信回来告诉我了,说他要留在宋县,那边开了个新学堂,三娘把事情都交给了赵泽来做,赵泽才多大?他放心不下,便打算留在宋县,待宋县的学堂建好再说。”
赵瑚眼含热泪,“今日是冬至,他竟然都不回家!”
赵铭没什么表情变换,道:“过年和清明应该也不会回来。”
连年节和清明都不回来,冬至算什么?
赵瑚深受打击,转身就走。
赵铭也不叫他,这才慢悠悠的往外走。
今天是冬至,赵氏的冬至礼宴,因为匈奴南侵的事,所以他今年没有下帖子,但是,今年依旧有不少人到西平县来,甚至住到了赵氏邬堡中。
这是因为赵含章做了刺史!
因为来的人不少,所以赵氏虽然没有举行冬至礼宴,但从今天开始,赵氏礼宴的园子也会开放,凡来此的客人都能够自由出入,里面提供酒水食物。
当然最多的还是赵氏的人,他们也很喜欢凑热闹,所以赵繁等人都不出去玩儿,就留在园子里喝酒。
知道赵含章回来了,赵繁几个觉得他们是长辈,又不在朝廷当官,没必要去迎,但又实在看一看这个当了刺史的侄女。
于是纠结了许久,见赵铭出去了,略一思索便也起身跟上。
他们不是去迎接赵含章,只是去看看赵铭干什么去了。
赵铭正慢悠悠的往坞堡外走呢,长随牵着一辆牛车跟在身边,也慢悠悠的跟着走。
赵铭正在思索,如果前天赵繁看到的人真是赵含章,那这两天她跑到哪儿去了?
回了汝南郡不来见他,而是先去了别处,是对赵氏另外有了打算,还是……
正思虑,他身后的长随长青叫道:“郎君,您看!”
赵铭也听到了马蹄声,闻言抬起头来看前方,就见赵含章领着一群人快马而来,距离他们还有百步左右时便压下了马速,但依旧快速的跑到了他面前。
马上的年轻女郎看见他就露出灿烂的笑容,明眸皓齿,“铭伯父!”
看见她这真诚又灿烂的笑容,赵铭心里才冒出来的怀疑嘙的一声破掉,消散,他露出浅笑,冲她微微颔首。
马上的少女活泼的跳下来,两步就蹦到了他跟前,笑嘻嘻的,“铭伯父是特地来接我的吗?”
赵铭上下打量过她,问道:“你不是去县城了吗?”
“但我到了县城没看见铭伯父,我这才知道今儿是冬至,就连忙回来拜见长辈们。”赵含章回头冲才下马的赵二郎和傅庭涵道:“还不快上来拜见铭伯父。”
傅庭涵便带有些胆怯的赵二郎上前行礼。
赵繁他们也正坐着牛车慢悠悠的过来,看到他们,立即高兴的上前,“三娘!”
赵含章回头看去,笑眯了眼,“是繁伯父呀……”
赵含章上前行礼。
众人见过,就一起往坞堡里走。
赵铭忍不住回头看了后面两眼,他干脆问赵含章,“那是何衡?”
赵含章点头,“是何衡,伯父认得他?”
“见过两面,他是来见何家人的?”
“不是,”赵含章笑道:“他来带我去看铁矿的。”




魏晋干饭人 第418章 震撼
赵铭早知道何刺史把汝南郡的铁矿留给了赵含章,当然,不是给赵含章个人的,而是给豫州的。
何家失去了何刺史,身后无人能掌控荀修、米策这样的大将,铁矿是必须要让出来的,不然不仅荀修等武将,就是豫州内的赵氏、荀氏这样的世家就能吃了他们。
现在何刺史把铁矿直接交给赵含章,赵氏就算只是为这一份铁矿的人情,也会尽力护住何家一家老小,让他们在庇护下过得衣食无忧。
但是,那毕竟是一座铁矿,还是产量不低的铁矿,他以为何家总要再谈一些条件才愿意交给赵含章的,而现在这是她已经彻底拿下了。
赵含章知道赵铭在想什么,和他回到老宅,让下人领着于盛等人下去休息后才扭头和赵铭道:“何家的人都很识时务,自章太守病故后,何衡已经三次向我提及要交出铁矿了,正好这次要回来看伯父,我便顺道把他带着了。”
“回来看我?”
“对,”赵含章露出笑容,“伯父不是为我请托了许多人帮忙筹集物资吗?我说什么也要回来看看的,总不能让伯父没了面子不是?”
赵铭轻哼一声道:“你只要能拿出结账的钱来,我便有面子了。”
赵含章立即道:“我这次便带钱回来了。”
赵铭微讶。
赵含章问:“州务繁忙,我已经忘记今日是冬至,还是今早出门,赵通捧了一碗饺子来,我才知道今儿是冬至,因此不敢在外多停留,立即便赶回了西平。不知今年我们家可办冬至礼宴吗?那些准备了物资的人可在坞堡里?”
她去了上蔡。
念头闪过,赵铭已经点头,“有些人在,有些人不在。”
“还请伯父引荐。”
赵铭上下打量过她,见她自信满满,便问道:“你哪来这么多的钱?”
赵含章脸上忍不住露出灿烂的笑容,直接道:“祖父留给我的。”
猜测成真,赵铭不知该说什么了。
赵含章并不隐瞒这一点儿,还希望这个传言传得越盛越广才好。
赵铭不知道是不是也猜到了她的打算,转身就带她去礼宴的园子里见人。
这个时代,拥有更多物资的并不是单纯的商人,而是世家和士族。
什么商人,那不过是为世家和士族运送货物的人罢了,大多还是出自自家。
所谓世家和士族就是集耕种、纺织、商铺和走商为一体的大地主。
在这个劳动力流失严重,普通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世家和士族是唯一能够有多余物资的人了。
他们会用这些物资收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然后缔结更强大的体系,所以赵含章要想买物资,便只能找他们,最先想到的也是他们。
他们爱好享乐,喜好精致的生活,也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
所以他们需要用钱去购买精美的瓷器,柔软的绸缎,还有强大的武器和铁具等。
而现在,赵含章手里有他们需要的金银,他们手里有赵含章需要的粮食和布匹。
如此契合,这让他们一见面便很友好。
赵含章为了表示自己不缺钱,一拍手,便有亲卫抬了四个大箱子上来,一打开,里面是垒得整整齐齐的金饼。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连早有预料的赵铭都没忍住紧了紧拳头。
赵含章笑眯眯地道:“含章受祖宗余荫,这是家祖父给我留下的,只是一部分,叔伯们也知道,如今我豫州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物资的时候,所以还请叔伯们慷慨,家中但有多余的东西都卖给含章吧。”
她大大咧咧,一副不知金银贵的模样道:“价钱好谈。”
来赵氏冬至礼宴蹭吃蹭喝蹭出名的士族名士们咽了咽口水,目光从金饼慢慢的滑到赵含章脸上,问道:“这……这些都是赵公给三娘……使君留下的?”
赵含章笑着颔首:“不错。”
1...123124125126127...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