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那么问题来了,鲁国人来这儿干什么呢?
自然是来找赵含章做生意的,听说豫州内五郡缺少粮食布匹,这位鲁人便将自家庄子出产的一些布匹拿过来售卖,同时见识一下闻名中州的赵氏冬至礼宴。
“实没想到,赵氏擅经营是真,传闻中的好客重礼却是假的,这位老丈仗着自己是使君之祖便肆意欺压外客,我还是来给使君送布匹的,要是一般旅人,岂不是更甚?”
赵瑚一听,气坏了,当即一拍桌子就站起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道:“我欺你怎么了,这是在我西平,你……”
赵含章咳咳两声,温声安抚道:“七叔祖,您看您又说气话了不是,事情还没辨明白呢,怎么你就认定是自己欺负人了呢?”
鲁人冷笑,“使君这话的意思是我欺负他了?”
他一脸屈辱的道:“使君要是如此认定,那我也无话可说,我……
“哎,义士且慢,不要这么着急嘛,先坐下喝杯茶缓缓,”赵含章笑眯眯的道:“我是刺史不假,但这是汝南郡,这样的纷争应该找常县令才是。”
一直站着的三金终于找到话说,立即道:“昨夜落雪,三角村听说被雪困住了,里面还有房屋被雪压垮,所以常县令一早便去了三角村。”
赵含章点点头,问道:“那赵郡守呢,县令不在,还可以告到郡守府呀。”
而且赵铭多合适啊,他还管着族务呢,赵瑚又怕他。
三金低头道:“铭郎君也不在,听说是一早有事出去了。”
赵含章便目光向左偏移,范颖就上前低声道:“赵郡守想要再去看一眼铁矿,何衡带他去了。”
何家手握的那处大铁矿在汝南郡内,虽然赵含章要亲自握在手里,另外选派了人管理,但只要矿产在汝南郡内,那必定和赵铭这个郡守有些关联。
赵含章也不在这件事上避讳赵铭,很愿意与他共享部分权益。
主要是她手头上人才有限,铁矿上的一些事情还得仰仗他。
赵铭也不推脱,觉得接下来几天郡守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有赵含章也能处理,所以他就拍拍屁股带着何衡再去视察铁矿了。
就是这么巧呢,目前西平做主的人又变成了赵含章。
当然,她要推脱也行,这么一件小案子,就是县尉都能处理,哪里用报到她这里来,不过是因为涉事的俩人身份有些特殊,县尉碍于情面,不好处理,只等着她定基调了。
一个是她族里的长辈,一个则是外地说来帮助她的士族,县尉是要偏向哪边呢?
当然县尉更想偏向赵瑚,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这是赵氏的地盘,而且赵瑚还是刺史的叔祖呢.
但想到赵含章的为人和性格,县尉没敢这么做,所以案子就推到了赵含章这里.
因为他觉得就算他不偏不倚的判了,事情也不能善了.
如今赵含章就感受到了县尉的为难,以现在俩人的情势来看,就算县尉公正的判决了,他们两个只怕也会互相不服气,而只要当事人认为判官有偏向,那这件事在世人眼中就是有偏向的,只是偏向谁的争论而已。
赵含章轻轻点了点膝盖,所以这件案子怎么定,就表明了她对亲族,对其他士族的态度。
这会直接影响到宗族对她的看法,和来投靠的人才的看法。
赵含章挑起嘴唇,这个案子真是出现得极妙呢.
她微笑道:“竟如此的不巧,县令和郡守都不在,既如此,那这件案子就由我来判好了,两位决定了要上告吗?”
对方一愣,而赵瑚已经高声喊道:“告!我现在就告!”
赵含章就点头,颔首道:“行吧,衙门自有一套章程,范颖,今日你便充当一下我的师爷吧。”
范颖应下,让下人在她的桌子上摆下纸笔,便开始磨墨等候。
赵含章就笑着问俩人,“两位先报一下籍贯姓名吧。”
鲁人:……合着他刚才在这儿和赵瑚吵了半天是白吵了?
虽然赵含章没有按照规矩叫他们起来回话,依旧笑眯眯的任由他们坐在席上,甚至还转头让她身边的婢女下来给他们添茶,但鲁人对上赵含章清冷的目光,没敢出言反对她说的章程。
于是停顿了一下后道:“在下房景,鲁国人……”
赵含章身子前倾,做认真倾听状,待他自我介绍完了还冲他温和的笑了笑,然后看向赵瑚。
赵瑚瞪着眼睛看她。
赵含章就从善如流的和范颖道:“这一位是赵氏的七太爷,籍贯便在西平这里,记上。”
范颖笑着躬身:“是。”
房景:……偏心偏得这么明显吗?
赵含章让范颖自记着,她扭头问道:“你们因何相争?”
虽然已经说过一遍,但赵瑚还是很激动,谈兴依旧浓烈,直接就要说话,赵含章突然笑着指了房景道:“房景来说。”
赵瑚有些不高兴的瘪了瘪嘴,但因为是赵含章指定的,他没有再开口,而是郁闷的坐在位置上。
房景咽了咽口水,在赵含章的目光下感受到了紧张,他道:“我当时在珍宝阁里看中了一间全是琉璃做的房子,那伙计说叫玻璃花房,现在只有一队师傅能造,我便下单请了师傅来做,谁知赵七太爷突然截胡,要先在我之前建玻璃花房。”
他道:“不瞒使君,要是其他的东西,我让也就让了,但我之所以想要建玻璃花房是因为我手上有一批珍稀的花卉,其中有几盆珍贵的兰草,我哪舍得让它们受冻,所以这才急切的要建花房,所以这件事是一定不能让的。”
赵含章微微点头,扭头问已经愤怒起来的赵瑚,“七叔祖可认同吗?”
“认同个屁,分明是我先进的珍宝阁,我先问的玻璃花房,也是我先下单的!”
房景不高兴了,道:“赵七太爷,明明是我先下单的,我定金都给了,你给了吗?”
赵瑚涨红了脸,赵含章忙伸手拦住俩人,笑眯眯地道:“情景如何,传珍宝阁的伙计就行。”
魏晋干饭人 第423章 断案
这个案子实在是太具有代表性了,把珍宝阁伙计宣上来时,赵含章脚趾都卷了一下。
哎呦,这要是在她那个世界,她这个当事人连多问两句都有可能被喷,这下倒好,案子直接交到了她手里让她判,看来她以后还得出个防止官员徇私的制度。
所以官员异地为官的规则很好啊,像她和赵铭,就在西平当官,而西平遍地是赵氏宗亲。
赵含章想到这里忍不住低头失笑,不过局势不同,面对的问题和选择自然也不同。
他们也要会随机应变嘛。
如今她和赵氏是互相成就,互相仰仗的关系,所以这西平至关重要,赵氏也很重要!
但她不能只仰仗赵氏,她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这人才可以来自汝南,来自豫州,更可以来自全国。
这时候她对来西平的士族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今天这案子,一共三个当事人,赵瑚,房景和珍宝阁,正好把她圈在了里面。
她不仅是赵瑚的侄孙,也是珍宝阁的主子啊,这简直是按着她的头往赵瑚那边偏呀。
笑着,笑着,她目光便清清冷冷的落在来的两个伙计身上,轻轻地道:“今日情形如何,照实说来便是。”
两个伙计脊背一紧,低着头应了一声。
赵含章满意的颔首,见他们有些慌,便主动问道:“这两位贵客,谁先进的店铺,何时进的,都问了哪些商品,说的话你们可都还记得?”
能在珍宝阁里做伙计,对方必定很机灵,而且记性还不错。
伙计甲稳了稳神后开始叙述,“小的记得,是赵七太爷先进的店铺,当时还未到巳时,所以店铺里没客人,小的上前接了七太爷。”
赵含章忍不住感慨一句,“七叔祖好有闲情,这么大冷的天巳时就到县城来玩儿了。”
赵瑚没好气地道:“我是来找你催子途带正儿回家过年的,可不得赶早?只是路过珍宝阁时看到他们的窗竟全换成了琉璃,从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货架,我一好奇就先进店看看了。”
反正找赵含章随时都能找,而且他自己也有预感,今年他只怕叫不回来儿子和孙子一起过年了。
所以他就先逛珍宝阁。
赵瑚人虽老了,却是越老越奢靡,什么东西都要用他能买得起的最好的。看见珍宝阁装上他们说的玻璃窗以后如此明亮,他自然也想给自己住的房间和书房换上。
而且他老人家是有审美强迫症的,且野心甚大,既然要换,自然是想要全栋房屋都换掉,那样才好看,才豪气呢。
所以他先是细细地问了这玻璃窗的制作价格,然后才看到桌子上摆着的玻璃花房的模型。
他才知道还有种房子能全部用琉璃制成,听说这是琉璃坊新做出来的,叫什么玻璃三五号,它不易破碎,但透光,用在冬天养花上极好。
赵瑚将那玻璃花房拿在手里,透着阳光往外看,看到阳光透过它洒在地上,晶莹透亮,他瞬间把儿子孙子都抛在了脑后,一心就只有这玻璃花房了。
不过他不傻,知道琉璃不便宜,这玻璃虽然差了一个字,但听着也贵,所以他就和伙计讨价还价起来,还搬出了赵含章,就是想谈一个更合适的价钱。
正谈着呢,房景来了。
这下换伙计乙上前叙述了,房景是巳正左右进的珍宝阁,比赵瑚晚了近半个时辰。
他一进门便看中了赵瑚手里的玻璃花房,“房老爷很爽快,只略问了几句便下单定下了玻璃花房,当时是小的接待了房老爷,他没有还价,一口应下价钱后就爽快的给了定金……”
伙计乙小心翼翼地道:“小的正出具收据,和房老爷商议工匠们上门建造的时间时,赵七太爷也过来了,一听小的把人工匠都给了房老爷便不高兴,然后就……就争执起来了。”
赵含章就问赵瑚和房景,“不知两个伙计的叙述可有虚假之处?”
房景立即道:“没有。”
赵瑚:“没有是没有,但那是因为我要谈的事项多,这才耽误了下单,分明是我先定了要做玻璃花房……”
赵含章抬手止住他要说的话,笑眯眯地道:“七叔祖,这店铺里的生意是按照下定金的先后来定顺序的,口头说的才不算。”
赵瑚一听,心口火起,就要发火,一抬头却对上赵含章含笑的目光,他下意识停顿了一下。
就这么一下,赵含章已经笑道:“七叔祖,来者是客,我们便让贵客一回又如何呢?”
赵瑚很不想让,但对上赵含章的笑脸,他总觉得要是拒绝怕是会有不好的后果。
赵瑚不是多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总是被赵淞嫌弃了。
但他能凭借不太聪明的脑袋成为赵氏最有钱的那一波人,就是因为他总是有敏锐的直觉。
只不过有些直觉他不想搭理,有些直觉他却必须得搭理。
比如,现在这个身份的赵含章便是他不得不正视自己直觉的人,赵瑚郁闷的坐着不说话。
赵含章满意了,便对伙计道:“这位房老爷为先,既然已经下了定金,那便开始准备工匠吧。”
“此次你们珍宝阁也理亏,未能处理好两个客户间的关系,着你们两边都要便宜一成议价。”
两个伙计对视一眼,躬身应下。
赵瑚脸色稍缓,但依旧很不高兴。
赵含章却是先转头和房景说话,她笑道:“此案这样断,房老爷觉得如何?”
就是房景有心为之,此时也不得不躬身应一句,“赵刺史公正。”
今日的事传出去,会有很多人称赞赵含章公正,但赵氏那边,她也一定会被亲族猜疑,就不知道赵铭这次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他还会毫无保留的站在赵含章那边吗??
房景拱手告退。
赵瑚气呼呼的起身,也不愿意和赵含章说话了,转身就要走。
赵含章就叹气一声问,“七叔祖,那玻璃花房你不做了?”
赵瑚怒道:“不做了!以后你珍宝阁的东西我都不买了!”
魏晋干饭人 第424章 哄和警告
赵含章就一脸伤心,“本还想着叫人先去给叔祖换玻璃窗,谁知您竟如此伤三娘的心。”
赵瑚冷笑,“少哄我,你那伙计都说了,现在你们只有一队工匠能做花房。”
赵含章道:“那花房从提出来再到建造,也不过几日功夫而已,工匠嘛,现教就是了,只要生产出来的玻璃是合格的,其他的木工等都是有基础的。”
赵瑚一怔。
赵含章起身走上前,冲赵瑚连连行礼,“七叔祖见谅,三娘也知道,今儿让您受委屈了。”
赵瑚闻言,将头扭到一边重重的哼了一声,他道:“在我这儿讲公正,你可别忘了,你先前筹集粮草时,我可是拿出了不少粮食,还有这次你豫州缺粮,到处买不着粮食,也是我把剩余的粮食都卖给了你,有客商把价格都开到一百二十文一斗我都没卖,特特留着卖给你,我损了多少钱了?”
“是是是,含章知道,心里也都记着呢,”赵含章道:“要是往常遇到这样的事,我肯定为你们二人调停,只是这件事不同。”
“怎么不同了?今日我就不是你七叔祖,你就不曾受过我的好了?”
赵含章无奈的道:“七叔祖,您也说了,您是我七叔祖,这西平内外,谁会为着这么一件小事与你打到我跟前来?”
“还特特抓住铭伯父不在的时候。”
赵瑚一听,眼睛圆睁,“你是说他是故意的?”
赵含章:“您觉得呢?”
赵瑚就认真思索起来,片刻后一拍桌子,恨恨地道:“我就说他不怀好意,不然怎么就赶在我前面一步交定金呢?那这件事还是我有理啊!”
赵含章笑眯眯地道:“从道理上来说,还是他更有道理些的。”
赵瑚瞪眼看她。
赵含章笑道:“七叔祖,当官不是那么当的,我可以怀疑,但为官断案论迹不论心。”
赵瑚:“……说了半天,你还是觉得是我的错。”
赵含章摇头,“七叔祖也没错,人嘛,总是会认定偏向自己这边的认识,您是民,他也是,他可申诉,您自然也可以申诉自己的想法……”
赵瑚直接挥手打断她的话,“说这么多我也听不懂,你就说,你站谁那边?”
“他要是别有用心,我和七叔祖自然是一伙儿的!”
赵瑚等的就是她这句话,直接断言道:“他就是别有用心!”
然后转了转眼珠子,各种坏主意都冒了出来,“珍宝阁不是要给他建玻璃花房吗?你让那些工匠给他做坏了,最好算准了时间,等他请人去观看时让那玻璃花房直接倒塌。”
赵含章:“……”
“七叔祖啊,您这是要害他,还是要害我呀,那花房是我的珍宝阁造的呀。”
她和傅庭涵为了赚他们的钱,特意让琉璃坊做了好几个玻璃花房的模型,这一倒塌,珍宝阁的口碑也完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要怎么为我报仇?”
赵含章道:“做让他最心痛,最不愿让我做到的事,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报复。”
赵瑚:“什么?”
赵含章见他一脸迷茫,就知道他没听懂,就拉着他细细地解释起来,“七叔祖,你说他和您一起告到我这里来是不是别有用心?”
“是!一定是!”不是也得是,不然他怎么和赵含章同仇敌忾?
“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赵瑚歪着头认真思考起来:“难道是我无意中得罪过他?可我印象里真的没有这个人啊,莫不是家中的下人冒犯过他,总不能是子途在外面得罪的人吧?”
赵含章:“……七叔祖,他这么做是为了对付我。”
赵瑚回神,“哦,对,你是刺史,是可能对付你,可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赵含章就掰碎了给他讲,“……赵氏和天下有才之士间我二选其一。”
“哦~~”赵瑚意味深长地道:“所以现在你这么判决,是你选择了天下有才之士,放弃了我们赵氏?”
赵含章今天无语的次数一定是这一年里最多的,她几乎要崩溃,一把拽住赵瑚的手我握在手里,热泪盈眶道:“七叔祖,您能不能再多想一想?我和天下有才之士什么关系,和赵氏什么关系?”
“您和赵氏皆是我亲族,与我同血脉,有了误会,我能疾呼一声误会,而我和那虚无缥缈的有才之士却是陌路人,他们能听我喊冤吗?”
赵瑚认同的点头,点到一半觉得不对,又抬起头来,“那你就让我受委屈呀?”
“那您现在受委屈了吗?”
“我怎么没受委屈,我……”
“我明天就让琉璃坊的工匠上门给您丈量家中的窗户尺寸,然后就开始定制玻璃和窗框,做好便给您安装,已经给您免了一成的议价,现在我再做主给您免一成,速度和价格的优惠您都得了,还有什么委屈的呢?”
赵瑚张了张嘴却没说出口。
“哦,还有和房景的对战,您想想,现在他的算计在我们这儿已经是遁形,所谋算的事情全部落空,我不仅得了一个看重才士的名声,和亲族也更加亲密无间,他岂不是更加郁闷吗?”
好像还真是。
但赵瑚总觉得哪儿不对,等被赵含章送出门,赵瑚总算是想起来了,“那他要是没有谋算,此事完全就是巧合呢?”
赵含章:“那岂不更好?这样一来谁也没受委屈,多好。”
“那我……”赵含章含笑看过来,正对上有些不忿的赵瑚。
赵瑚微楞,沉默了下来。
赵含章道:“七叔祖,含章是豫州的刺史,豫州百姓百万,我赵氏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为公平计,我一切当以律法为准。”
“亲族在我这里是不一样的,为赵氏,我和铭伯父一样,都可战死,为豫州百姓,我也可战死!”
赵瑚不知有没有听懂,但赵瑚身后的三金听懂了,扶着七太爷回去,一回到坞堡他就将此事宣扬开来,叹赞道:“要说厉害还得是三娘,如此毒计硬是叫她给破了,我们太爷也叫她顺毛哄好了。”
魏晋干饭人 第425章 走偏的话题(月票加更13)
其他人不是当事人,光听故事叙述的话,赵含章的桉子断的没问题,尤其后面还拉着七叔祖说了这么一通,宗亲们都感受到了重视,并没有七叔祖胸中的那股不忿和愤怒。
和三金一起称赞赵含章:“我就说这孩子是好的,既念旧情,又公正,像她祖父。”
“对,像老族长,将来再遇到这种事你们可得小心着些,老族长在的时候可是公正无私的,要是犯事犯到外面,我觉得含章必和老族长一样。”
“哪里用得到含章出手,子念也不是摆设呀。”
“对了,子念呢,七哥闹那么大一出,子念没出面?”
“好像……不在家?”
一听赵铭不在家,大家话就说开了,“不在家也好,这事儿说起来也不大,含章处理就处理了。”
“幸亏是落在了含章手里,这要是落在子念手里……”
“含章毕竟要更小一辈,她只是外头当官,又不管族中事务,自然不好做得太绝。”
“便宜了两成的议价,那什么玻璃花房和玻璃窗一听就很值钱。”
“我知道呀,我也去珍宝阁看了,那是真透亮啊,就是价格也不便宜。”
“可问了价钱?”
对方说了一个价钱,大家都觉得不贵,“也不是很贵嘛。”
“一扇窗自然不贵,可要是一整栋房子的房间都换上,你算算要多少了?”
有人算数好,心下一算,立即倒吸一口气冷气,“以我家的房屋来算,全部换上玻璃窗得二十万钱呢。”
众人这才惊诧,“要这么多?”
“我前天去逛珍宝阁,看到了一套水墨烟云的琉璃杯盏,那杯盏看着比和田玉还要通透,却又和玉一样有润泽,我看着都爱不释手,你们知道那一套要多少钱吗?”
“要多少?”
“八十万钱!”
“当时正好有荀氏子弟在,为首的那一个,眼也不眨就买了下来。”
“我也听说了,今天听说,他带着那套琉璃杯盏进园子与人斗酒呢。”
“你们说含章的那珍宝阁里有这么多宝贝,那每天能赚多少钱啊?”
“她赚的是多,但花的也多,不然也不会动用老族长给她留下的宝藏了。”
话题越走越偏,且渐渐往大家都更感兴趣的地方移动,当下就有人压低了声音,将众人的脑袋召集过来后低声道:“你们说,老族长给含章留下这么一笔宝藏,族长知道吗?”
“我猜他不知道,怎么用,赌不赌?”
“我赌!”有人道:“我赌他一定知道,不信我们写信去问他。”
众人:……
大家也不是傻子,直接喷回去,“族长就是为了面子,也要打碎牙齿和血吞,怎么会认不知道呢?”
大家聊着聊着,话题越走越偏,成功不能救回,三金却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低头默默地退了出去。
回到家中,三金直接找到赵瑚汇报了他刚做的事。
赵瑚皱眉,“你特特的宣扬此事做什么,还不够丢人的?”
三金就劝他,“太爷,您就别生气了,三娘说的对,这种事论迹不论心,的确是他先交的定金,现在我们也落了实惠,三娘还亲自吩咐上蔡那边的工匠过来,可见对您有多看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