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众人心头火热起来,赵长舆留下的啊~~
看来传言并没有错,以赵长舆擅经营和吝啬的性子,不知存下了多少钱呢,早十年前便听说他富可敌国,家中存银还在石崇等人之上。
哼,石崇那样的人,豪富是豪富了,但不知收敛,有点儿浮财便昭告得天下皆知,哪里似赵长舆低调内敛?
看来,那些钱他都留给了赵含章啊。
那……赵仲舆知道吗?
他可是继承了族长之位,这里面是全都是赵长舆的私产,还是赵氏的族产?
大家不住的去看赵铭。
赵铭脸色淡然,大家实在很难从他那张白净的脸上看出别的含义,只能放弃。
冬至礼宴是个很文雅的宴会,大家作诗写文章画画也就算了,谈生意算怎么回事?
所以赵含章也就提了一句,其他人也就听了一耳朵,目光从金饼上滑过,具体事项过后再谈。
甚至都不用赵含章亲自出面,汲渊就可以。
赵含章见了一下与宴的众多才子,笑眯眯的离开,一个选中的都没有。
赵铭见状,不由皱着眉跟在她身后,“豫州的中正官还是夏侯将军,我听说他现在鲁国,和苟晞走得很近?”
鲁国也属于豫州,没错,我大豫州囊括的范围就是这么大。
但……“鲁国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所以他要是在鲁国定品选才,你觉得你抢得过他?”赵铭道:“现在正好有这么多人在此,你为何不定品选才呢?”
赵铭胆子极大,直接道:“你是刺史,有选用人才之权。”
赵含章笑道:“我就不定品了,若有想出仕之人,参加考试就好了。”
见赵铭皱着眉头不说话,赵含章就道:“我知道他们自持身份,不愿与寒士一起参加考试,但是,想要出仕掌握权柄,想要一展抱负,他们可以四处奔走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上位者看中垂怜,这又比光明正大参加考试任我选才高贵多少呢?”
“与寒士同坐……”
“伯父,天下万民,能够得上寒士的不过千万分之一,剩下的千万分是他们心中的贱民,而我所为,便是想要万民同安,他们连与寒士同坐都不愿意,又怎会愿意为这贱民弯腰呢?”
赵含章摇头道:“他们如此高贵,我是用不起的。”
赵铭如何听不出她口中的讽刺,沉默片刻后点头,“也好,若不能选择志同道合的人,至少不能分歧太深。”
魏晋干饭人 第419章 认同
赵含章在这边和赵铭说着话,那边各种消息开始外传。
赵长舆给赵含章留了一笔宝藏的事还是挺震撼的,这种八卦还是很吸引人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笔宝藏到底有多少呢?
赵含章拿出来的金饼足有四箱,听她的意思,这还是她随手拿出来的一部分。
那么传闻中富可敌国的赵长舆是否留下了一个足可媲美国库的宝藏呢?
当然了,此国库是武帝在时的国库,最少也得是惠帝在时的国库,而不是当今那空荡荡的国库。
传言慢悠悠的飘出了园子,朝着不远处的一座宅邸飘去……
管家山民急匆匆的朝着后院跑去,赵淞正在逗一只兔子,看见山民跑来,就把那萝卜收了回来,嗔怪道:“一把年纪了还不稳重,何事需要跑着来?摔着了怎么办……”
山民就缓了一口气才开口,“郎主啊,外头都说老族长给三娘留了一笔可堪比国库的宝藏。”
“瞎说,”赵淞慢悠悠的道:“我知道大哥有钱,那笔钱他留给了宗族,现在交给族长管着呢。”
族长一脉掌着族中大半的资产,很多产业都由他来支配,赵淞知道赵长舆擅经营,在他的青年时代,族中的产业就在他手里翻了好几番,田地更多,铺子更多,连商队都有好几支。
不过后来时局不稳,商队便解散了,行商的人化为部曲或各产业的管事,隐于田间。
赵长舆选定赵济为继承人后便写信和他说过,按照惯例,族长一职还是他们嫡支长房担任,轮也要轮到赵仲舆了。
他们兄弟两个一直没分家,但他走后,嫡支的这两房肯定会分开,以赵二郎的心性,他是夺不回族长一位的,赵长舆也不指望他的儿孙。
不论是为了赵二郎一脉的安全,还是为了宗族安定,赵长舆都直接指定了赵仲舆一脉接过族长大任,就此传下去。
所以他会把他的大部分积蓄和族中的财富一并交给赵仲舆。
赵淞后来再收到信就是赵长舆告诉他,他给赵含章留了一笔丰厚的嫁妆,之后这笔嫁妆的一半会留给赵二郎。
至于之前更大一笔财产的安排,他认为已经定下,不会更改。
赵淞直接拒绝相信,山民顿了顿后道:“可是,三娘让人抬了四箱金饼,说就是老族长留给她的。”
赵淞顿了一下后道:“四箱金饼而已,很多吗?”
他道:“说不定是大哥暗中给的嫁妆之一,那孩子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山民:“……郎主,嫁妆单子,明暗两张单您都有一份不是吗?”
那是赵长舆为了防备赵仲舆一家留的后手。
赵淞不说话了。
“而且,”山民压低声音道:“三娘说,那只是其中之一,她拿来只是为表达诚意,让大家放心与她交易,她都能拿得出现钱。”
赵淞沉默了下来,很久很久以后,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看来大哥是真的很不放心赵济啊。”
他哼了一声道:“族长也就算了,赵济实在是不堪一提,我听说族长两次让他回族,他都不愿意回来。”
“我们赵氏两次遇难,他都不愿意回来与我等共苦,将来又如何指望他能够拿出钱来与我们共富贵呢?”赵淞道:“如今看来,大哥是早已有预料,这才把钱给了三娘。”
山民低着头不说话,暗道:您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赵淞就按着膝盖起身,想了想后道:“这兔子不错,拎着去给三娘吃了吧。”
山民低头应下:“是。”
他提起笼子便侧身让到一旁,让他先走。
也不知道是谁在郎君拎着兔子回来时说,这兔子这么可爱,怎么能吃了呢?硬是留下来养着。
结果才养了不到十天,就送到赵含章的嘴边。
赵含章正和赵铭走在一起慢悠悠的往老宅去,顺便说说话,才到家门口,便见不远处走来的赵淞主仆。
她立即停下话头,展开笑容迎上去,“五叔祖身体可康健吗?”
“挺好的,”赵淞伸出手让她扶着,侧身示意山民把兔子拎上来,他道:“这兔子不错,给你的。”
赵含章低头看了一眼,目光赞许的道:“这兔子好肥,炒着一定好吃。”
赵淞一听,立即噗嗤一声笑了。
赵含章疑惑的看向他,却见他越笑越大声,最后干脆扶着腰仰天大笑起来。
赵含章一脸疑惑和担忧,不由的转头看向赵铭。
赵铭眉头轻皱,拢着手站在一侧,他没有回应赵含章,但也没上前打扰他爹。
赵淞仰天笑了一阵,眼角沁出泪水来,这才收了声看向赵含章。
他眼中含着泪,还有他自己都没发觉的赞赏和复杂,“好,好啊,你是食肉的狼,如何能指望你能和兔子一样食草呢?”
赵含章:“……五叔祖,我怎会是狼呢?我分明是牛,我是牛年出生的。”
赵淞愣了一下后又笑起来,哈哈大笑道:“对,对,我们三娘是牛,是一只小牛犊,以后要长成一头巨大的牛,庇护我们。”
赵含章挑起嘴角,高兴地应了一声“是。”
赵铭站在一旁听他们说完以后才道:“阿父,这兔子是我的。”
赵淞就瞪了他一眼道:“什么你的,你都多大了还和三娘争这些?”
他道:“你已经给了我,那就是我的了,我现在给三娘,你有何意见?”
赵铭道:“您不是要养着,不许我吃吗?”
赵含章一听,立即道:“那是不应该吃的,我把它养起来。”
“养的够肥了,吃了吧,”赵淞扭头交代山民,“带下去杀了,就炒了吧。”
赵含章道:“五叔祖,您看我是牛,它是兔子,其实我也是吃草的……”
赵淞忍不住笑出声来,道:“油嘴滑舌,行了,走吧,我还有事要问你呢。”
赵淞要问的就是,“你祖父真给你留了宝藏?”
赵含章“嗯”了一声后道:“是悄悄留的,叔祖父不知道。”
赵铭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你当着众人的面拿出来,宣扬得大家都知道了,过不了多久族长就能知道了。”
魏晋干饭人 第420章 替我转告
知道就知道吧,现在外面战乱,交通断绝,赵仲舆对赵氏的控制降到了最低。
现在是他要依靠赵氏,也是他要依靠赵含章,赵含章并不惧怕他和她闹翻。
不过以赵仲舆谨小慎微的性格,他也不会和她明着闹翻,更何况,他别的不行,宗族为要的原则却记得很牢。
赵长舆和他虽兄弟不和,却将他培养得还行,基本的眼界见识还是有的。
赵含章现在不怕人传,而是怕人不传,所以她主动让这一阵风吹得更勐烈。
不到两日,赵长舆为赵含章留下巨大财富宝藏的传闻就传出汝南郡,向四方散去。
有人听到以后嗤之以鼻,认为是谣传,但有的人选择相信,立即便开始动作起来,自家有的,都知道赵含章现在缺粮缺布匹,此时不去赚她一笔,要等到何时呢?
而除了粮食布匹外,身为刺史,怎能不爱好华服美瓷,没有高雅的爱好呢?
所以其他的商品也准备起来。
而这些都没有的人就光杆出发,赵含章现在也缺人啊,他们决定去投奔她,把自己卖给她。
赵含章由着风吹,任由所有的人和东西向豫州、向汝南郡靠拢,只不过东西到了以后,买什么,用什么,则由她说了算。
不过她豫州内这么多人、这么多世家士族,难道这点东西还卖不出去吗?
这些豫州的豪富们从她这里赚了钱,难道不花用吗?
赵含章让上蔡和西平的琉璃坊制作更加精美的琉璃等着,连书局那边,她都让胡锦制作了一版特别精美的《千字文》等着,只等那些人到便上珍宝阁。
傅庭涵没有在坞堡里多停留,他直接在西平县城里选了一个地方当药坊。
这里是赵氏的地盘,找人就要比陈县迅速多了,不过一天,赵铭便给他送来了三个大夫和十个学过医的学徒。
因为西平就有琉璃坊,所以需要的玻璃制品也很快做好了送过来,毕竟之前陈县要求上蔡琉璃坊制作时,西平这边也跟着做了,当时就留存了一些,现在熟能生巧,很快就加做了几套。
甚至,他们还应赵含章的要求,做出了一面又一面透光的大玻璃,依照她的吩咐,制作了窗框之后将那面大玻璃安装在了窗户上。
跟着来丈量尺寸和安装的琉璃坊工匠看得目瞪口呆,“这……这也太奢侈了。”
赵含章转了一圈,还将玻璃窗试着打开了一下,觉得还行,便和傅庭涵道:“现在只能用木框,铝材难弄,现在的密封性也不太好,你先将就用着。”
傅庭涵道:“很好了,至少比敞着窗户要御寒。”
傅庭涵没想到她会记着这样的小事,毕竟她这段时间可忙得很,投桃报李,傅庭涵垂下眼眸思索片刻后道:“晋人爱好奢靡,做个玻璃花房和装修几间玻璃窗给他们看,或许能吸引一些消费。”
现在外面传言像火一样冒起来,都说赵含章得了赵长舆留下的财富后富可敌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傅庭涵和汲渊都知道,他们手里的钱其实没那么多,要想收集更多的物资,还是得开流,有进有出,经济才能活起来。
不过赵长舆的这一笔宝藏的确给了他们莫大的底气,即便现在粮食贵重,这笔钱也足够结算第一批,甚至后面陆续送来的物资。
汲渊和赵铭联手将价格压了下去,不管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在赵含章这个新刺史面前讨个好,反正大家睁只眼闭着眼的松松手,以一个还算愉快的价格把东西卖给了赵含章。
皆大欢喜。
所有的物资并不是都送到西平来的,而是双方在这里谈好价钱,赵含章付了一些定金后,约定好要把物资送到的地方,到时候钱货当场结清。
受灾最严重的还是汝南以北的地方,所以大部分物资都被要求送到那里,少部分运到汝南和以下的南阳国去。
因为匈奴入侵,豫州北部的百姓大量涌入汝南郡和南阳国避祸,所以两郡国也需要一些资助。
最近赵含章手底下的州府官吏,和以赵铭为首的郡府官吏都很忙,就是因为他们要统计购买到的物资,还要进行分配。
具体分配的额度,还有派出去监督的人员,需要调用大量的人手。
连傅庭涵都出来帮忙核算。
赵铭看着他不过半个时辰就把记事算了两天都没算明白的东西算出来,半晌无言。
傅庭涵沉静的将做好的表格交给记事,道:“算法是有规律的,我给你列了出来,之后再买进粮食,你就把数据代入进去就可以。”
七品记事低头看了眼单独列出一张的算法,那上面有一些符号,他见过,是现在学堂里学生常用到的,其实就是除于。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除于三,但看郡守的反应,傅大公子这样算应该是正确的,算了,以后他也这么算吧。
傅庭涵做完了手头的事,起身和赵铭告退。
赵铭叫住他,问道:“含章打算用谁去巡查各郡?”
傅庭涵停下脚步,问道:“铭伯父有好的人选吗?”
赵铭直接道:“她自己最合适。”
他道:“虽然她的军功有目共睹,但各地士族世家并未亲眼见到,她想对豫州有绝对的控制,只在军将之前立威是不够的。”
他道:“我知道她想用汲渊,想以此表态,将寒士推到台前,但此时她威望还且不足,如此操之过急了。”
赵铭脸色沉肃,“既然要杀人,那就要杀在要紧处。”
傅庭涵愣了一下后应下,“我会转告她的。”
赵铭脸色好看起来,温和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一旁正来接工作的常宁听了全场,不由皱了皱眉。
傅庭涵一走,他忙签字取了公文后追上去,“大郎君,大郎君……”
傅庭涵停下脚步,闻声回头。
常宁追上来,行礼后道:“大郎君要劝女郎亲自巡视各郡吗?”
傅庭涵道:“这个她自己决定,我只是转告。”
魏晋干饭人 第421章 现实
常宁:“赵郡守是女郎的伯父,至亲之人,他为何不亲自和女郎提议,而是让郎君转告呢?”
“可见,这不是什么合理的事,女郎多半不会答应,”他道:“如今女郎管的不是一郡,而是一州,豫州下辖十郡国,而一郡国下又有数县,女郎再想一一巡视,耗费的时间太长。”
“她是豫州之主,离开州治太久只怕不好,若有紧急公务,大家上哪儿找她呢?”
傅庭涵头疼起来,他知道赵铭为什么找他转告,也隐约明白常宁为什么不希望赵含章亲自巡视各郡,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俩人都突然找上了他。
傅庭涵心内叹息,和常宁道:“我会把你的想法也转告她的。”
至于怎么做,自有她决定。
常宁:“……大郎君舍得与女郎分开那么长时间吗?巡视整个豫州,少则七八月,多则需要一二年吧?”
傅庭涵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他是喜欢赵含章,但他有自己的事要做,赵含章也有自己要做的事,他们都很忙,只要知道对方安稳即可,实在没必要时刻在一处。
何况,他也不觉得赵含章巡视整个豫州需要这么长时间。
傅庭涵叹息一声,直接找到正在批公文的赵含章,将赵铭和常宁的话一一转告,汲渊也正坐在一旁办公,闻言抬起头看向一坐一站的俩人。
赵含章捏着笔思考,“铭伯父所虑不错,但他也太小心了,难道我会因为他是世族就怀疑他反对寒士吗?”
她道:“汲先生也是宽厚大方之人,更不会因此而生气,是吧汲先生?”
汲渊:……他能说是吗?
汲渊一脸严肃的点头,“是。”
赵含章便冲他露出笑脸,垂下眼眸思索起来,让汲渊代她去杀人,和她自己去杀人,效果和所遇到的阻碍,甚至和后续反应都会不一样。
她先前属意汲渊代她走这一趟,是因为她想留在陈县坐镇,可赵铭提的也没错,她沉思起来。
汲渊就放下了笔,正色道:“女郎,赵子念说的不错,此时由您亲自出面立威,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您若能将五郡国都巡视下来,那您便是没有朝廷的正式册封,也再无人能撼动您在豫州的地位。”
赵含章轻轻点了两下桌子,果断道:“好,我出巡。”
汲渊立即起身行礼,“渊这就下去安排。”
赵含章出巡和他出巡的规模自然是不一样的,豫州的中心随着她走的,所以她身边不仅要带武将士兵,还有豫州刺史府里的官员,好能够和陈县那边对接。
赵含章还在想事情,见汲渊要草拟名单,便道:“正要和先生说呢,我打算擢升孙令蕙为灈阳县县令。”
汲渊微讶,“她当县令?这……”
赵含章问道:“怎么,她能力不足吗?”
汲渊仔细想了想后摇头:“倒不是,只是女官少,我还以为女郎要把她留在身边,就和范颖一样。”
赵含章道:“她心细却又胆大,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放在我身边做一记事屈才了。”
她道:“当县令很好,我们也可看一看她的能力,可用,将来还有更大的用处呢。”
汲渊只迟疑了一下便应下。
已经有了赵含章这个先例,再来一女子当主官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反正现在官员任免赵含章可以自己来了。
现在汝南郡的郡守是赵铭,任免灈阳县县令还得通过他。
好在赵铭并不反对,他只沉吟片刻便答应了,亲自签发了对孙令蕙的任令。
孙家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家的女儿不仅能当官,还能当县令!
县令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县主官,哪怕孙令蕙之前的官职也不低,但他们多数时候自动认为那是赵含章身边的女官,就是给赵含章打杂的。
但做县令就不一样了,哪怕县令的官品其实没那么高,但治理地方是需要有自己想法的。
孙家父母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之前他们喜欢满意的女婿人选赵宽不就是灈阳县县令吗?
而现在女儿就能做到赵宽的位置上……
这一瞬间,他们竟然一下就不着急把女儿嫁出去了。
孙令蕙的母亲赵萋甚至和她道:“你要实在不想嫁,那就暂时不说亲。”
这让孙令蕙惊讶不已,“阿娘,你不喜欢表兄了?”
“不是,你表兄还是很好的,只是我看你这么不情愿,那还是不要勉强了,”赵萋现实得很,和她道:“你兄长无用,定品宴去了多年也没能定品,我看他的心思也不在出仕上,在汝南,孙氏远比不上我们赵氏,我们孙家也比不上你外祖家,我和你爹一直担心我们走后我们这一支就此没落。”
“这才想着和你舅舅亲上加亲,宽儿你是知道的,不是我自夸,赵家新一代里,含章自是不必说,但除了她之外就是我们宽儿了,你要能嫁给他,将来衣食无忧,还能帮衬一下你兄长。”赵萋道:“但现在你都能做到宽儿做到的事,你嫁给谁也就无关紧要了,以后你记得照看一下你兄长就行。”
孙令蕙一口应下,“我一定照看兄长!”
为了让她娘彻底打消这个念头,孙令蕙道:“阿娘,我们使君说了,似我和表兄这样的近亲最好还是不要结姻,因为容易生下不康健的孩子。”
“瞎说,你健健康康的,你表兄也健健康康的,怎会生下不健康的孩子?”
“是真的,连大夫都说使君说得对,以她的见识,难道还会骗我们吗?”
赵萋却沉思道:“难道是她不想赵氏和孙氏再联姻?”
孙令蕙:“……阿娘,你想多了,她当时就是随口说起,并没有这个意思。”
“真正的意图往往都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
孙令蕙:……她发现很难纠正母亲的认知,她只能放弃,转过话题,“阿娘,我去灈阳当县令,你们回乡后也要谨言慎行呀,接下来使君要整顿豫州吏治,要是我不能约束好家中,使君也会问罪我的。”
“你放心,我和你父亲会约束下人的,不过你也不要太紧张,我们和三娘是一家人,她总要看些亲戚的脸面,难道她对赵氏族亲也要一视同仁吗?”
而此时,赵含章正在一视同仁中。
魏晋干饭人 第422章 审案
一视同仁,不,是正在主持公道的赵含章正一脸微笑的端坐在首座,听着座下左右两边的人激烈的互相指责对方。
她低头喝了一口茶,从他们的争吵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比如,正和七叔祖吵得不可开交的人不是西平人,甚至不是汝南郡人,而是鲁国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