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赵仲舆反应过来,他在心里把自己也骂了进去,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赶出大脑,开始沉吟着给赵含章写信。
他得告诉她一声,她要是觉得阎亨死了好,他还能再运作一番,其实他到现在都不确定,阎亨活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苟晞太强大了,其实阎亨死了,削弱一下他的力量也不错。
就这么犹豫着,赵仲舆干脆写信给赵含章,让她自己拿个主意。
魏晋干饭人 第610章 始建工部
谏书递上去后,阎亨就一直等着,但两天没有消息,等了五天还是没消息。
阎亨不由皱眉。
就算苟晞勤政不如从前,这都五天了,也应该看到了吧?
阎亨又不是不谙世事,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一想便知自己的谏书被人压下去了,于是他怒气冲冲的从病床上爬起来,又写了一封!
这么一气,似乎连病都好了几分。
阎亨将写好的谏书交给下人,青着脸叮嘱道:“将此书交给裴将军,请他代为转交。”
哼,苟纯以为就他有人脉吗?
他在将军身边经营多年,阎亨的人脉比苟纯只多不少。
下人应下,将书信拿去给裴将军。
而此时,赵含章刚刚拿到赵仲舆的来信。
信可比人快多了,三天便可到。
她随手拆开,身体慢慢坐直……
等着她一起议事的汲渊不由抬头看过去。
赵含章忍不住起身转悠起来,“叔祖父湖涂啊,阎亨这样的人,怎么能想着弄死呢,弄过来为我们所用不是更好吗?”
汲渊一听,眼中闪过了然,问道:“阎亨和苟晞闹翻了?”
赵含章将信给汲渊看,“虽没有,但也不远了。”
汲渊一目十行的扫过,沉吟道:“苟晞若不能再用阎亨,也不会许他活着离开的。”
赵含章皱眉,“良禽择木而栖,君臣不能相和,分手便是。”
谁家公司会因为员工理念不同就弄死员工?
阎亨只是打个工而已。
汲渊合上信道:“若是别人还有可能,苟晞,他很霸道,不会容许阎亨活着的。”
赵含章在史书上只听说过苟晞清正廉洁的美名,以及他后来堕落的惋惜,这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苟晞霸道的。
汲渊见她好奇就笑道:“我跟着老郎主曾见过他几次,这话也不是我说的,而是老郎主的断言。”
他道:“苟晞清正廉洁时,他心中有要求,他不仅要求自己,也以同样的要求规视别人,甚至因为是别人,所以他总有疑虑,要求便更加严苛。”
“这和郎主的清廉不一样,”赵长舆是小气,他自己节俭度日,但很会经营,他宁愿把经营得到的钱都藏起来,也不拿来享受,自然,也不会给别人享受。
所以他是对自己小气,对别人也小气,但他不会要求别人对自己也小气。
所以赵长舆的清廉只限于自身,然后以身作则的要求同僚们和他一样,清廉点儿,别太搜刮民脂民膏。
苟晞则不是,他公正无私,廉洁奉公,他这样要求了自己,便也这样规视别人,甚至更加严苛的要求别人,以要求他人能像他一样。
“我们不能说他是错的,但这世上的事啊说不清,他的要求就如同一根绳,他在一个劲儿的把绳往自己这边扯时,另一头的人反倒被激起了反骨,要往另一头去,然后绳子紧绷,双方一用力,绳子就绷断了。”
汲渊道:“而且苟晞此人不仅对同僚严苛,对百姓和士兵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定下的规矩,谁都不许违抗。”
“但这世上愚民多,聪慧的人少,百姓也散漫惯了,给他们定下的要求就应该放一条绳子那么长,他们才能在那个范围活动开,苟晞却只肯给他们一指长的绳子,要求他们在这么短的范围内做事,百姓怎会不违反呢?”
而一旦违反就要受罚,所以兖州民间才有苟晞过于严苛的传言,不过是谁都不敢当他的面说罢了。
“不过苟晞此人的确能力出众,有他在,兖州便是铜墙铁壁,匈奴难以进犯,流民军也难在兖州作乱,百姓勉强可以安居乐业。”
所以百姓们虽觉得苟晞严苛,却也很尊敬他,他若果然如信中所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那些尊敬还会存在吗?
汲渊目光闪烁,抬头看向赵含章,她不止一次的和他们提过,他们不管是抢地盘,打匈奴,还是从朝廷手中夺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治下百姓。
百姓安定,天下才能安定,他们方能安定!
赵含章也偏头看过来,目光对视,她有些疑惑的看着汲渊,“先生怎么了?”
汲渊笑着摇了摇头,他不知将来会如何,至少现在赵含章是这么想,也是这样做的。
他言归正传:“总之,您想将阎亨收为己用并不易,不是难在阎亨,而是难在苟晞。兖州是他的地盘,您想虎口夺食可不易。”
赵含章苦恼起来,还是不甘心,“总要试一试。”
于是她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赵仲舆,一人计短,俩人计长,而且赵仲舆人在郓城,说不定有办法呢?
她告诉赵仲舆,叔祖父啊,我们要把格局打开,您既然觉得阎亨如此厉害,何不劝说他来洛阳,为何一定要让苟晞杀了他,或是留下他自用呢?
赵含章对于人才一向表现得很饥渴,因此立即写好信就交给人送去郓城。
“叔祖父信上还说,沉如辉等四人已经往洛阳而来,他们皆是司农寺和水部的官员,不仅在水磨上有研究,于其他水利工程更为精通。”她道:“这几年洛阳几乎不修水利,沟渠堆满了泥土和树枝树叶,以至于春秋缺水,夏季却又因为积水腐臭,我早就想要清理一下了。”
“但洛阳人少,有些田地还种不到,通了浪费人力,不免拖慢了已经播种的田地水利,我还想做些修改,想要储水更好的水利工程,所以他们来了正好,司农寺已建,水部也该建起来了。”
汲渊微微蹙眉,提醒道:“女郎,你只是刺史,没有组建水部之权,要不换个名目吧,传出去外头的人还以为你有不臣之心呢,陛下脸上也不好看。”
赵含章从善如流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决定组一个工部。”
“工部?”
“对,”赵含章道:“以后凡治下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织造等全都由工部统管。”
汲渊张大了嘴巴,“那,那不是冬官吗?”
魏晋干饭人 第611章 野心勃勃
赵含章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道:“就是冬官,我决定将工部交给庭涵,所以货币和统一度量衡也归工部管理。”
这个权利,可以说,在现在的赵含章团队中,除了她,傅庭涵能够与他并排第二了。
虽然傅庭涵本来权利也挺大的,但没有名分啊。
汲渊内心剧烈震动,电光火石间,他压低声音问:“女郎莫不是要逐鹿中原?”
赵含章心脏一跳,连忙往外看了一眼,然后也压低声音道:“汲先生,您可别乱说,什么逐鹿中原,我是晋臣!”
说完又道:“如今我不就是中原吗?”
也是,中原最中心的部分现在就被她占着呢。
可……
由不得汲渊不怀疑啊,他一脸纠结,最后还是按下心中的想法,点头道:“使君此计不错,豫州是我们的家,现在洛阳也是我们的家,只要用心经营,总有一日司州也是我们的家。”
司州,那就是洛阳在的这一块儿,除了河南郡外,底下还有十一个郡,荥阳、弘农、上洛和河东郡等都在其范围之内,是为中原的屏障,和豫州连起来,哎呀,她占了整个中原啊。
赵含章意味深长地看了汲渊一眼,觉得汲先生野心好大,她轻咳一声道:“此话还说的太早,先把河南郡和豫州管好吧。”
现在河南郡还有好几个县不在她的管辖之内呢。
哦,她前不久刚和赵宽一起见过河南郡各县县令,大家初步达成友爱互助协议,赵含章如今在洛阳停留,很有耐心慢慢收服他们。
既然要建工部,那就得给工部一个办公地点,而且她的治所也不能一直放在赵宅,可惜原先司州的刺史府被火烧了。
赵含章沉吟片刻,道:“洛阳被烧毁的房屋也该重建了。”
汲渊提醒道:“此时正是夏收农忙的时候。”
“我知道,”赵含章道:“先提上日程吧,石料木料也需要准备,等农闲再发劳役,或是请人来建。”
汲渊提醒道:“钱……”
赵含章心脏抽痛,她咬咬牙道:“就先建刺史府和工部,也不需要建得多好,随便搭一下,能住人,能办公就行。”
这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经开始建设,总不能以后再推了重建,所以即便不会建造得很好,却也不能太差,不然有损威仪。
汲渊算了算赵含章公中的账,觉得不太够,而且每到秋冬,他们还得防着汉国和鲜卑的人南下,需要留出一部分来以备战事。
所以他道:“不然再委屈委屈大公子,让他在城中随便找个宅子安顿?”
“我也想呀,但您说哪个宅子合适?”
汲渊沉思道:“其实有一处地方最合适,不仅可以安顿工部,您组建再多的部门都能放得下……”
赵含章掀起眼皮看他,“您说的不会是皇城吧?”
汲渊精神一振,“您也想过?”
“想过,而且我想的可早了,”赵含章道:“陛下前脚刚走,我这被烧了一半的赵宅成为办公地点时我就想了,那您猜我当时为何没用呢?”
自从皇帝走以后,赵含章就把皇宫大门给关了。
汲渊冲她笑了笑,没有说那个人尽皆知的理由,“那我再去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给大公子做工部。”
“您既然要找,那就顺便再找四个官宅,嗯,沈如辉他们之前在洛阳住哪里?家可还在?若是还在,叫人把房子收拾出来,”赵含章道:“他们千里迢迢的来投奔我,总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汲渊应下,决定一会儿就让人去查。
事情谈完,汲渊起身正要离开,走到门口想起来,微微偏头问道:“女郎要组建工部,那需要填充的人不少吧?”
赵含章嘴角轻挑,颔首道:“不错,所以豫州的人该往这边迁了。”
汲渊笑着应下,这才放心的离开。
赵含章招呼听荷研墨,撑着下巴思考起来,要怎样才能把赵瑚骗到洛阳来呢?
思考半晌,赵含章开始下任命书,点了好多人的名,令他们来洛阳上任,可以携带家小族人……
等她写完名单,她这才开始给赵铭写信。
洛阳现在还是有些空旷,许多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冲着更加安全的豫州去,赵含章希望两地共同发展。
洛阳是中原的屏障,他们须得看重,所以她希望赵铭能够想办法劝说赵瑚来洛阳。
再没有比赵氏的人也来洛阳做生意抢钱更好的广告了,而赵瑚无疑是最好的招牌。
她相信,他只要肯来洛阳,西平那里的客商一定会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起过来。
赵含章写完信,看了又看,确定没有疏漏以后,这才将信封起来,把名单交给听荷,“将名单交给范颖,让她依照名单和官职出任命书,今日落日之前交给我,明日驿站要送出去的。”
“是。”听荷接过,送到隔壁院子给范颖。
隔壁院子早收拾出来,里面各个房间都敞开,摆上桌椅,赵含章的属官们皆在此处办公,进进出出有二十余人。
听荷进来,径直去当中最大的一间房里,那里是范颖的办公房。
范颖接到名单,扫视一眼,应下后便去隔壁找王惠风等人。
“都停一停,先写这几份调令。”
范颖一出口,屋里的三个人立即停下笔,起身拱手听吩咐。
听荷转身回正厅,赵含章正撑着脑袋在想事情,手中的信被她转来转去。
“你说,我是不是应该亲自给七叔公写一封信,诚邀他来洛阳?”
听荷道:“我倒觉得女郎可以给夫人写信,请夫人去请七太爷,这样才比较有诚意。”
“罢了,”赵含章道:“何必让阿娘去受这个委屈?”
王氏可劝不动赵瑚,说不定还会被羞辱,她才不为难王氏呢。
不过……
“算起来,七叔公最怕的人是铭伯父,除了铭伯父,那就是五叔公了。”
赵含章精神起来,立即坐直,“来,继续研墨,我再给五叔公写封信。”
听荷笑着应“是”。
写完信,赵含章自觉今天的事就做得差不多了,她转了转酸疼的脖子出门,站在大门口朝两边看了看,最后抬脚往皇城方向去了。
魏晋干饭人 第612章 努力工作
走了几步,赵含章回头,就见听荷和两个亲卫跟在她屁股后面,她就挥了挥手,“你们不必跟着了。”
两个亲卫应下,行礼后告退,听荷却没走,“女郎,我还得伺候您呢。”
“行,你跟着吧。”赵含章不想让亲卫们知道她要去皇宫,却不担心听荷知道。
听荷高兴的应下,兴致勃勃地跟在她身后,走了一段,旁边一条路过来一队人马,赵含章停住脚步,抬头看去,就见傅庭涵和赵二郎并肩齐行,一看到她,赵二郎座下的马还兴奋的往前蹦了一下,越过傅庭涵朝她冲来。
赵二郎在赵含章跟前勒住马,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阿姐,你要去哪儿?”
赵含章伸手摸了摸马的脖子和嘴巴,安抚的揉了揉它的毛才抬头道:“到处走走,你怎么又来了?今天家里没肉。”
“我有,”赵二郎从一旁马背挂着的布袋里拎出一只四肢摊开的肥兔子,道:“我今天带人去割豆子,看见有兔子,我一把就按住了,阿姐,你想吃兔肉吗?”
赵含章立即露出笑容,赞许的看着他道:“二郎伸手越来越好了,把兔子交给厨子,让他分成两份,一份炒着吃,一份和菜炖了。”
傅庭涵看见她脸上的笑容也不由一笑,下马来问道:“你要去哪儿?”
“就随便走走。”
傅庭涵就把马交给身后的亲卫,“那一起吧。”
赵二郎眼珠子转了转,也下马,将马和兔子一起塞给吕虎,道:“你把兔子带回去给厨子。”
他跑到赵含章身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也要跟着去。
赵含章失笑,就冲他们身后的亲卫挥了挥手。
人和马一下走得干净,只有傅安留了下来。
赵含章看了看他们三人,干脆的道:“行吧,我们走。”
往前走只有一半的房屋是好的,另一半都是黑乎乎的残檐断壁,皆是之前被大火烧毁的。
除了住在太学里的人偶尔会走这条路外,很少会有人再到这里来,反正自皇帝走后,赵二郎就没怎么来过。
他好奇的左看右看,看到不少房子的墙壁和院子里都长满了野草,春夏正是草木旺盛的时候,这些房子没人住,又被火烧过,留下的草木灰似乎很易催生草木,一眼看去,墙壁上东一簇,细一簇的草,院子里也全都是草。
“阿姐,以后这里的房子都这样吗?”
“不,有钱了就把房子重新建起来。”
赵二郎已经很懂事了,他问道:“那得需要多少钱啊?”
他道:“我们只是建兵营,谢先生就说好费钱。”
“建房子不是你手底下的士兵亲自动手吗?又不需要人工费,贵在哪里?”
“木料、石料和砖头需要很多钱的。”
赵含章就感叹,“你都知道财米油盐贵了呀。”
赵二郎转头请求傅庭涵:“姐夫,你派人去新安城外也建个砖坊吧。”
傅庭涵:“新安县不是已经有砖坊了吗?”
“他们砖好贵,害得我都没要青砖和红砖,都是拿的泥土砖。”
所谓的泥土砖,就是用草木和泥做成的砖,成本要低很多,现在的房子大多就是用泥巴糊出来的,只不过做成砖块,会更厚,更好搭建,也更防风而已。
不仅新安,谷城和洛阳,现在城外建的房子也多以这种泥砖为主,成本低,效率高。
更好一点的青砖和红砖则是富裕一些的人家用的。
相比土黄色的泥砖,赵二郎更喜欢青砖,不行红砖也可以啊,所以他和傅庭涵提议,“姐夫,你就再在新安开一个砖坊吧,到时候算我便宜一些。”
傅庭涵摇了摇头道:“作坊人手有限,而且他们的砖价格都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就不要与民争利了。”
赵含章问道:“贵多少?”
傅庭涵笑道:“每一块砖都只贵半文钱,但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拿地需要给当地县衙交一部分钱。”
那的确是不贵的。
傅庭涵道:“我最近正打算将我们作坊的砖价也抬高,以免和民间百姓争利。”
赵含章很欣喜地拍着赵二郎的肩膀道:“不错,知道省钱了,以后可别大手大脚的了。”
又道:“百姓们做点儿生意不容易,似摔砖这样的纯粹赚的辛苦钱,你就不要抱怨了,可不许拖欠他们砖钱。”
赵二郎应下,道:“虽然谢先生说贵,但这点钱我还是有的。”
从战利品里随便摸出一块宝石来,换成铜钱就差不多了,就是……“阿姐,我们的珠宝都卖不出去,你卖出去了吗?”
赵含章也郁闷,“没有。”
姐弟两个一起叹气。
傅庭涵笑着摇了摇头,再抬头时他们就到了皇城底下,他不解,“来这儿做什么?”
“进去逛逛。”
皇城大门有守门的士兵,不多,就两个,主要是防止小贼溜到宫里去偷东西的,城中还有巡逻的人,这段时间看似安静,其实还是有人会从各种洞里溜到宫里去。
只不过能不能偷到东西就不一定了。
赵含章要进去,守门的士兵虽疑惑,但还是立即推开门让他们进了。
理论上来说,她不应该进的,实际上,这洛阳城就没有她不能去的地方,连乞丐都能溜进去,何况她呢?
门内是一条宽敞的直道,两边围墙高耸,走上百来步就有一条分路而去,赵含章就给好奇的傅庭涵和赵二郎介绍,“这两边是朝中官员办公的地方,尚书省、中书省、侍中寺、秘书监皆在此处办公。”
赵含章和傅庭涵道:“我叔祖父是尚书令,便是尚书省首官,工部,现在分成了水部、田曹等,都归尚书省管理,我决定将职能细分化,做一个雏形六部,其中工部交给你。”
傅庭涵问:“那户部呢?”
他是不太了解什么冬官和水部,但尚书六部他还是知道的,中学时学过的历史内容,所以哪怕中学之后他很少再接触相关知识,他也牢牢地记得。
赵含章道:“户部交给汲渊。”
“不过户部关系重大,朝廷还在,天下人都盯着我呢,所以暂时不公布,只是将这一部分事情交给他。”
汲渊一直做的也是这样的事,傅庭涵点了点头,他左右看了看后问:“那我们进皇城来干什么?”
赵含章就走到墙边,伸手拍了拍结识又厚重的墙壁叹息道:“我心里不好受,太穷了,所以进来散散心,看一看这里面的房子……”
幻想一下有一天她不用再烦恼办公的场所,直接在这里面办公的场景。
反正就是给自己打一针鸡血,鼓励一下自己。
她叹道:“大概就跟努力凑首付的人,时不时的去看一眼自己心仪的楼盘,以鼓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存钱一样的道理吧。”
傅庭涵忍不住笑出声来。
魏晋干饭人 第613章 自己印钱
赵二郎对于他们的话有听没有懂,但他感受到了姐姐的情绪,连忙上前,“阿姐,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感叹一下自己的贫穷。”
赵二郎抿了抿嘴,迷茫的问道:“谢先生说我们的祖父是最会赚钱和蓄财的,我,我也有很多财宝,阿姐为什么会穷?”
赵含章会心一击,她转头看他,“二郎,你有钱,这话是认真的吗?”
赵二郎认真地点头,“是啊,我屋里好多财宝的,皆是我抢回来的战利品。”
赵含章听明白了,“谢先生把你的房间当库房使了呀?”
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错,不错,你现在也算能养得起一支军队了。”
可怜她不仅要养好几支军队,还得养百姓啊,养官员啊。
赵二郎小声道:“阿姐,我们不比祖父厉害,赚不到钱,那我们去抢吧。”
赵含章随口问道:“去哪儿抢?”
“去并州呀,”他道:“那边是石勒的地盘了,这会儿夏收刚结束,他们的冬小麦都收割晾晒好了,这会儿应该在收粟,我们去的话肯定能抢回来不少。”
赵含章慢悠悠的走着,问道:“知道并州种地都是什么人吗?”
“农人呗。”
“汉人!”赵含章道:“并州虽然被胡人占了,但留在里面的汉人占了一半,剩下的才是匈奴、羯胡、鲜卑和各种族的人。”
“会种地的,大多是汉人和羯胡,而匈奴和鲜卑人还是以放牧为主,”赵含章道:“你要是出兵去抢他们,多数是抢到汉人头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