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那应该就是他割的,当年为了见到南阳王替张轨求情割的,赵含章敬佩这种对自己都这么下得去手的人。
杨澹也在打量赵含章,他久闻赵含章大名,今天却是第一次见。
这一年西凉和赵含章没少合作,西凉出产的青稞、药材、牛羊和毛皮等经过长安都销往了洛阳、豫州等地。
而赵含章自己都缺粮,她还为西凉介绍了好几个粮商,促成他们和粮商的交易,甚至还容许他们往西凉贩盐。
他们西凉军更有一支在她麾下效力,听闻她用北宫纯如使臂膀,毫无介怀。
因为这份信任,不管是张轨本人还是他的手下们,对赵含章都很有好感。
杨澹忍不住扬起笑脸,赵含章才近前,他便深深一揖,“下官杨澹拜见赵刺史。”
赵含章挥了挥手笑道:“杨治中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说完才反应过来她也是客人,不由扭头去看傅祗。
见她露出讨好的笑,傅祗便没好气的挥挥手道:“请坐吧,赵刺史也坐。”
西凉和洛阳来往,必须要经过长安,所以杨澹才邀请傅祗一同谈。
现在长安做主的人有两个,一是傅祗,另一个就是南阳王了。
南阳王身份上比较高,似乎更名正言顺,但他没有才能,傅祗才到任一年,不仅长安内外的百姓,就连南阳王麾下不少将领和属臣都投靠了傅祗。
所以现在长安算是傅祗做主。
论官斗,赵含章都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她从不邀请有名望的高官来给自己当手下,因为她知道她暂时斗不过他们,她更喜欢从低处提拔人。
西凉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希望可以从中原吸引到更多的客商,不限于粮商,绸缎、绵麻、瓷器、琉璃等西凉都很喜欢,他们希望这些客商都可以去西凉走一走,看一看……
同时,他们西凉的香料、宝石、药材、毛皮,甚至赵含章急需的牛羊和马匹等,他们都可以运到中原来。
这是经济上的合作,政治军事上的,杨澹希望他们在对羌族和西部、北部鲜卑一事上有更深的合作。
西凉的位置注定他们有四个敌人,一、二是混居在一起的西部鲜卑和羌族,三是随时越过羌族到达西凉的汉国匈奴人,四就是北部鲜卑了。
这些敌人,除了北部鲜卑暂时触摸不到赵含章,其余三个同样可能随时南下进犯赵含章。
所以西凉希望能和赵含章加强合作,就好比这一次,赵含章对刘渊出兵,西凉便出兵为她掠阵,西凉希望,有一天他们要是和外敌打起来,赵含章也能出兵策应。
赵含章没有多犹豫就答应了。
张轨给的条件很爽快,提的要求也都在情理之中,她就喜欢这样有自知之明,想要有所得必会先付出的盟友。
这一场谈判,看似是赵含章和西凉在谈,其实都绕不开长安。
因为不管是商贸,还是士兵进出,都需要经过长安的关卡,所以傅祗至关重要。
傅祗一直沉默的听着他们谈,对于他们的合作,他没有异议,他只有一个要求,“若有朝一日,陛下有难,我要你们答应我,必不计代价的勤王,护佑陛下和大晋。”
赵含章和杨澹对视一眼,齐齐低头应下。
傅祗缓缓呼出一口气,道:“那拟定盟约吧。”
双方都怀抱友善之心,因此谈得很快,只半天功夫就敲定了盟约。
范颖起草盟书,又和傅祗帐下的一个文书各抄了一份,将三份盟书递了上去。
三人看过,确认无误便签字盖章。
杨澹目光扫过范颖,和赵含章笑道:“早听闻赵刺史帐下有许多能干的女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含章便也笑看范颖一眼,颔首道:“这是我的治中从事。”
也就是说,范颖和杨澹的官职品阶是一样的。
杨澹闻言更尊敬了些,还起身与范颖行了一礼,这才和赵含章道:“我们刺史府上的女郎听闻赵刺史这里有女官,吵着闹着要一起来,也说要在赵刺史麾下求个一官半职,我们刺史叱责女郎胡闹,但到底拗不过女郎,所以让她跟着来长长见识。”
“一会儿女郎来拜见赵刺史,还请赵刺史多担待,我们再留几日便回西凉去。”
赵含章挑眉,笑道:“原来张刺史的千金也来了,那我可要见一见,都说虎父无犬女,张刺史英雄,张女郎也必是侠女豪杰。”
张轨的女儿叫张茹,她是张轨的第四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颇为受宠,不然也不会一哭闹,张轨就让她跟着来了。
她和赵含章同岁,一身红衣,却长得甚是温婉,眉宇间带着英气,听说赵含章要见她,当即就握着长剑来见。
她对坐在上首的傅祗匆匆行了一礼就抬头去找赵含章,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傅祗左侧的年轻女郎,一眼便看呆了。
赵含章含笑看着她,见她盯着她发呆,便不由笑出声来,问道:“张女郎怎么呆了?莫不是我长得太丑,吓到你了?”
张茹脸一红,连连摇头,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她道:“不,使君是我见过的最英俊的刺史,我一时看呆了。”
赵含章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拍着身边的坐席道:“张女郎快上前坐,我们一同饮酒。”
傅祗默默地扭头去看他孙子,就见傅庭涵只是抬头看了张茹和赵含章一眼便低头喝汤。
傅祗一时心中复杂不已,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来。
魏晋干饭人 第735章 语重心长
等所有人退去,傅祗也顺势带上傅庭涵回主帐,祖孙两个要说些悄悄话。
赵含章虽然和张茹走在一处,一缕目光还停留在傅庭涵身上,见他们祖孙两个转身朝另一个方向离开,她忍不住脚步一顿。
张茹正说到她三哥武功有多高强,见赵含章往后看,便也看着扭头看,她什么都没看到,不解,“赵使君?”
赵含章回头,“无事,这样说来,三公子也擅长枪?”
张茹道:“马上将军,十个里有六个使枪。”
“那大公子和二公子使什么武器?”
张茹不在意地道:“他们使什么都行。”
也就是说,他们没一个特别擅长的。
赵含章不由笑了起来。
一旁的杨澹忍不住道:“女郎不可如此说,大公子的剑术还是不错的……”
范颖跟在赵含章的另一侧,找到空隙就压低声音安慰她道:“女郎放心,傅安跟上去了,公子在这里不会有事的。”
赵含章略微点了点头。
傅祗将傅庭涵带回大帐,看到跟在后面的傅安,就吩咐他道:“宴席上没吃好,去厨房处再端碗面来。”
傅安不由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微微点头过后他才行礼退下。
傅祗看在眼中,心中欣慰了一些,他让孙子同坐在席子上,这才问道:“你在含章处过得如何?”
傅庭涵道:“过得很好。”
傅祗忍不住去打量他,见他面色沉静,跪坐在那里便如同岩石上挺直的松,不由叹了一口气,问道:“从前的事还是不记得吗?”
傅庭涵微讶,几年下来傅祗从不问他记忆的事,他还以为对方不在意了,没想到会在此时突然提起。
傅祗犹豫片刻,还是如实的摇了摇头,“还没有记起来。”
难怪这几年傅庭涵很少主动给他写信,每次有信来,不是跟着赵含章的信一起送来,就是他特意写信去问候后回信。
有时候,他甚至不单独写一封,而是就在赵含章信的末尾添加几句,他也很少问起自己的父母和叔伯,要是他不说,恐怕他都想不起这些人吧?
傅祗眉头紧皱,心中更加的忧愁难过了。
他迟疑了半晌,还是开口道:“你父母来信,他们在蜀地举步维艰,想要回长安,只是长安同样不是久居之地,所以我想让他们去洛阳。”
傅庭涵一愣一愣的,别说是在这儿,就是在现代,他也没有和父母相处的经验,一时有些无措,“他们要跟着我生活?”
看出孙子的无措,傅祗心中却开怀了一些,忍不住笑了一下,“你们才是一家人,父母子女一起生活不是应该的吗?”
傅庭涵没说话。
傅祗道:“含章已经出孝,你们年岁也正合适,按说应该定婚期了,待你父母回来,便可以请期准备婚事。”
傅庭涵抿了抿嘴,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来,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祖父,含章志在安定天下,现在天下未平,我们怎好成亲?”
傅祗:“天下平不平和你们成不成亲有什么关系?难道天下二十年不定,你们也二十年不成亲吗?”
傅庭涵算了算二十年后这具身体的年龄,不由道:“倒也不是不可以。”
傅祗:……
他有火,但看着认真的傅庭涵,他不知道该怎么发出来。
傅祗扶额,决定还是不和他商量了,直接道:“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和含章商议一下你们的婚事,我这边派人去接你父母,等他们到洛阳,便算日子成亲。”
又问道:“你们是要在洛阳完婚,还是回豫州?”
不等傅庭涵开口他又道:“罢了,此事我和含章商议吧。”
傅庭涵就合上了刚张开的嘴,抿了抿嘴唇。
傅祗深吸一口气,将火气压了下去,挑起另一个话题,“赵尚书要请陛下回迁洛阳,这是含章的想法,还是赵仲舆私自为之,或是他和含章蒙骗皇帝的?”
傅祗眼睛明亮的盯着傅庭涵,傅庭涵只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垂下眼眸。
见傅庭涵躲避他的目光,傅祗心中就一凉,知道是最后一种可能,他缓了缓,努力挤出笑容道:“如今司州大半已在她的手上,她麾下又有北宫纯、陈午这样的猛将,中原安定已能保证,洛阳有天险地利,的确最适合作为都城,应当迎陛下回迁洛阳。”
傅庭涵知道,要不是赵含章挂出中原安定这根胡萝卜,这一次傅祗是不会跟着出兵的。
想到赵含章的口才,傅庭涵点头道:“您说得对,您可以和含章提一提。”
傅祗没好气的道:“我要是好开口,我还叫你来这儿做什么?”
看着依旧沉静的孙子,怒火腾的一下起来,他努力的压下去,脸色越发沉肃,“大郎,你从小熟读诗书,也曾有大志向,不可沉溺于温柔乡,一味的顺从含章,她是好,但你也该有自己的主意。”
傅庭涵点头,“我有主意。”
“你有什么主意?”傅祗还是没压住,怒火喷涌而出,“上次在洛阳我就想说了,你跟着她进进出出干了什么?这些年你都为天下,为百姓做过什么?她一个女郎,平了豫州平司州,你就会跟在她左右,被人叫一声傅公子,管几个作坊,你将来拿什么来配她?”
傅庭涵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傅祗在心底念了两遍气大伤身,压下怒火,再次语重心长地道:“你得有自己的主意,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不会一点用处也无,你自己想一想,陛下是不是应该回洛阳?”
傅庭涵抿了抿嘴,问道:“祖父,您是忠于天下,还是忠于晋室?”
傅祗愣愣地看着他,傅庭涵脸上并没有变化,一如既往的沉静,但问出来的问题却让傅祗心颤了颤。
傅祗目光锐利的盯着他,问道:“你何出此问呐?”
傅庭涵道:“您要是忠于晋室,那便当我没问过,要是忠于天下,晋室当政对天下百姓真的有益吗?”
傅祗渐渐收了怒气,面无表情的问他,“那你呢,你是忠于天下,还是忠于晋室?”
傅庭涵直截了当的道:“我忠于天下。”
傅祗心绪起伏了两下,而后问道:“为何?”
“晋室不值得,”傅庭涵坦诚道:“他们也做不到安定天下,使民安乐。”
魏晋干饭人 第736章 赡养费
傅祗的心猛地一沉,他锐利的看着傅祗,问道:“你觉得谁能代替晋室成为天下的表率?”
他以为傅庭涵会说赵含章,或是自己,却没想到他直接摇头道:“我不知道是谁,但一定不是晋室。”
傅祗眯眼:“你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看好赵含章?”
傅庭涵冲傅祗笑了笑道:“不是不看好,而是世事无常,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能活到最后。我和含章自认掌权后对百姓更有益处,也更能安定天下,可天下大势不是我们说怎样便可怎样的。”
他道:“我们只是在尽己所能,让事情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最后是否如愿,还有两分看运气。”
“含章总是自信满满,但我不是,”傅庭涵道:“天下太大,有能者太多,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不知道最后是否能如愿,但我们努力过,那就不悔。”
“至于这天下,谁都有可能代天而行,就是晋室不行,”看着祖父眼中的震惊,傅庭涵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司马家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晋,从根子上就是歪的,怎么可能长久?”
“祖父要是只忠于晋室,那我们没必要再谈下去,道不同不相为谋;要是您为天下百姓着想,那就多考量考量长安的百姓,只抓紧眼下,把民看得重一些,把君看得轻一点儿,顺应大势,大晋该亡的时候总会亡的。”
傅祗捂住胸口,往后一倒,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傅祗连忙膝行上前扶住他,“祖父……”
傅祗一把抓紧他的手臂,盯着他问,“你这话的意思是,赵含章要出兵灭了晋室不成?”
“当然不是,”傅庭涵连忙道:“含章不会做乱臣贼子的。”
傅祗没好气的道:“她不做乱臣贼子,你们怎么取这天下?”
傅庭涵道:“晋总会灭亡的。”
傅祗正要发火,想到了什么,眯起眼睛看他,“你们要借刀杀人?借谁的刀?匈奴刘渊?王浚?苟晞?难道苟晞也有了反叛之心?”
傅祗哪知道,未来的事谁说得准?
“祖父,晋不得民心,也不得世家士族的心,您为何觉得他们能够安定天下,再掌大权呢?”
傅祗沉默了下来。
司马一家是真的不得民心,从惠帝开始,天下隔三差五的打仗,中原的汉人都被匈奴梳了一遍又一遍,过后还要负责朝廷沉重的赋税劳役。
人活着连条狗都不如,又怎么会喜欢现在的朝廷?
更不要说世家士族了,武帝上位的手段不光彩,那个时期可是有不少人抨击武帝的,只不过司马家高压政策,加上他们让利于世家,大力推举九品中正制,这才平息纷争。
但这世上还是有很多士族心底看不起晋室。
这样的朝廷,底下百姓的心基本上都丢失了,中层丢了一半,高层也丢了不少,这样失去民心的朝廷能坚持多久?
也就傅祗、赵淞这样的忠义之士才想着忠君爱国,从一而终。
并不是说他们不对,道,是不分对错的。
傅庭涵不认同他们选择的道,却敬佩他们。
傅祗今晚大受震撼。
赵含章的保密措施做得很好,傅庭涵的本事,除了少部分人外,无人能知。
就是赵瑚那样的混不吝都知道对外三缄其口,绝对不对外提起赵含章名下那些作坊的秘方来历。
刘渊费了不少功夫才得到一些模糊的信息,然后推断出是傅庭涵。
但傅祗是个君子,他不会在赵含章那里安插人手,也不会特意去探听赵家军的机密,所以自然不知道那些东西和自己的孙子有关;
何况,他对自家的孙子还是有所了解的,傅祗并不觉得他是能炼出钢,造出水磨坊的人,所以在傅祗的眼中,傅庭涵一直碌碌无为。
跟在赵含章身边近四年,能力和名望连她身边的女官都比不上,那叫范颖的都比傅庭涵有名。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有这样的“道”。
傅祗说不上伤心,也不怎么愤怒了,他想了想,还是没能从心底赞同傅庭涵,但他也看出来了,他不能说服对方,于是干脆挥手道:“罢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走吧。”
傅庭涵没动,伸手扶他,“祖父,虽然我们道不同,却还是祖孙,您不能因为认知和理念不同就赶我走吧?”
傅祗:“我只是暂时不想见你,一见你我这心就堵得慌,放心,不赶你走,我还指望着你尽孝呢。”
傅庭涵这才起身离开。
傅祗第二天一早就找上傅庭涵,让他尽孝,“算一算,你及冠了吧?”
傅庭涵认真的想了想后道:“我九月的生辰,还有八个月才及冠。”
“那也差不多了,都过年了,可以叫做二十了,”傅祗道:“你现在已经是个大人了,你父亲不在,你就代父尽孝吧。”
傅祗呆住,愣愣地问道:“怎么尽?”
傅祗横了他一眼,恼道:“尽孝还能怎么尽?你从小饱读诗书,连尽孝都要问我吗?”
“自然是随侍左右,我有事,你便服其劳!当然了,你我道不同,我不能强逼你留在长安与我一道,”傅祗和缓了语气道:“所以,你给钱吧。”
傅庭涵张大了嘴巴,但傅祗说的没错,作为孙子,他的确需要赡养老人的。
他占了人家的身体,自然要尽应尽的责任,于是他问道:“您要多少钱?”
傅祗道:“你一次给我一年所需的吧,一百万钱。”
傅庭涵:……
他老实地道:“祖父,我没这么多钱。”
“那你有多少?”
傅庭涵想了想,不太确定的道:“十万钱?”
傅祗深吸一口气,道:“……当年逃难,我后来派人给你送了些布料和玉珏、银锭过去,其价值便不在十万钱之下了吧?你跟在含章身边多年,就没存下一些钱?”
傅庭涵老实的摇头,“祖父,我们也很穷的,不仅我没钱,含章也没钱。”
“她没钱也就算了,你是男子,以后总要养家吧,你怎么能也没钱?”说完傅祗反应过来,他们现在阵营不同,他不能给钱给他,绝对不能给。
傅祗压下心中掏钱的冲动,冷着脸道:“没有钱,那就拿东西抵吧,我要钱也是为了买东西。”
一百万钱,听着挺多的,但如果换成银子,那就是一千两,换成长枪,那就是两百杆,换成琉璃,视品质不同而定,最常见,最受欢迎的琉璃镜,那也只值五千张……
五千张琉璃镜,对于傅庭涵来说还真不难。
所以傅庭涵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跑回去找赵含章。
傅祗见他付个赡养费都要去问赵含章,气得在他身后怒目而视,鼻子差点冒出烟来。
魏晋干饭人 第737章 告辞
“赡养费?”赵含章吓得一下坐直了,问道:“多少钱?”
傅庭涵:“一年一百万钱。”
赵含章咋舌,好多呀,她好像没这么多钱。就算能够自己铸造铜钱,那些钱也是属于公中,她私库还真没多少。
而且铜钱也不是她想铸造多少就铸造多少,且不说铸造的量需要经过计算,就说造钱得采矿、炼铜、然后才是铸造,所需工序复杂,时间跨度也长。
但傅祗此时要赡养费,肯定不止是赡养费而已。
赵含章心思一转,傅庭涵不等她问就道:“没有钱,可以用东西抵。”
赵含章就松了一口气,问道:“他想要什么东西?”
傅庭涵道:“琉璃镜、粮食和武备。”
琉璃镜是当下较为受欢迎的东西,其价值和流通程度跟绸缎差不多,可以快速变现。
粮食和武备更不必说了,傅祗也要养兵。
一百万钱换成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钱,赵含章没有,这些东西还是有的。
她道:“除了粮食,其他两样都没问题。”
傅庭涵:“你就不怕他拿了武备反过来打我们?”
赵含章:“我相信,只要我不对晋帝出兵,傅祖父就不会对我出兵,而我相信我自己,我不会对晋帝出兵。”
傅庭涵点了点头,这才去告诉傅祗,赡养费他出了,粮食的部分可以换成其他武备和琉璃镜。
傅祗复杂的看着他,道:“待你们回去,一个月内让人送到长安吧。”
傅庭涵应下。
傅祗道:“你母亲是晋室公主,惠帝是你亲外祖,当今是你的外叔祖,她是一定不会接受你的道的,你想好了,真的不改变你的道吗?”
傅庭涵抿了抿嘴,坚定的摇头道:“不改。”
傅祗就叹息一声,疲惫的挥手道:“你去吧。”
傅庭涵担忧的看了他一眼,还是拱手行了一礼后退下。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傅祗最后还是扭头和长随道:“给世宏传个信,告诉他中原不安定,在蜀地若还能坚持,那就留在蜀地吧,真的坚持不住了,让他们夫妻二人回长安来。”
长随低声应下,温声道:“郎主还是心疼郎君。”
傅祗眼中哀恸,“他说的并没有错,晋室实难安天下,即便陛下天资清劭,少着英猷,但立国之根歪了,再难扶正。何况现在天下群豪乱起,陛下的才德还是不能服众。”
就算是忠心如傅祗,也不得不说,不论才德还是威望,赵含章都还在皇帝之上。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