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结果可能是住在林子外的人太多,最近它们被抓了不少,所以他们熘达了一圈,啥都没看到。
赵含章惋惜不已,正要下山去,见边上有个缺口,从那里可以俯瞰下面,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这一大片田野。
赵含章便走上前去,低头往下看。
傅庭涵走上前,“这个地点很好,如果是战时,这里还能建个瞭望台。”
赵含章点头,指着下面道:“这个安置点选的不错,你看,从这儿到那个村落距离并不是很远,等安置村建起来,两个村可以常来常往。”
天昏暗下来的时候,下面便开始燃火,二十个人挤一个大火堆边上,就燃了十一个火堆,最中间的那个留给了赵含章他们。
士兵们用树叶垫在身下,再铺上一层茅草,身上又盖上两层茅草,便能安然度过一晚。
为了建茅草屋,他们这段时间一吃完晚食便开始收割茅草,这附近都割完了,已经开始上山和到山的那头去割,
拖过来的茅草晾晒干以后大家休息时就顺手编好丢在一旁,以后要建房子时,随手就能用上。
赵含章对他们这样的宿营方式很感兴趣,也跟着一起铺了茅草后躺下。
一开始躺着还觉得不错,片刻后便感觉到寒气从地面上涌。
傅庭涵也感受到了,虽然底下铺了一层树叶,又铺了一层茅草,但依旧挡不住寒气。
他立即起身,将赵含章拉起来,拿过他的披风铺在了茅草上,这才让她躺下。
赵含章觉得傅教授身子比她还弱,于是要将一般位置让给他。
傅庭涵扫了一眼正偷偷看过来的队主等人,拒绝了,“我不冷,你快睡吧。”
赵含章哪里睡得着,和傅庭涵道:“常宁让我用柳絮和芦絮填被褥,全用绵絮贵不说,还没有这么多,但汲先生刚给我来信,说他夜观天象,今年冬天可能会很冷,有可能会和去年颍川一样闹雪灾和冻灾。”
魏晋干饭人 第187章 名扬四海
傅庭涵从不知道,民生多艰,原来是这样的艰难。
他喃喃道:“要是有棉花就好了。”
赵含章道:“一般来说,我们那个时代说的棉花都指的是美洲棉,不过这个时代倒也不是没有棉花。”
傅庭涵看向她。
赵含章道:“是木棉,南方有,现在南边也有人用木棉花絮填充被褥和衣服, 还有人用它织造衣服呢,不过没有形成产量,更没有传到北方来。”
“也来不及了,”赵含章双手枕在脑后,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道:“一来一回耗费的时间长,采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
傅庭涵道:“如果可以留在室内, 那么木炭是个取暖方式, 还有炕?”
赵含章道:“这个方法我也想过, 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建砖石房子的原因之一。”
砖石房子不仅更加防风保暖,造炕也更方便。
茅草屋……
她很怕烧炕然后把茅草屋给点了。
傅庭涵也想到了,滴咕道:“看来还真得准备建砖石房子。”
他们俩个忧心忡忡,但土着们并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情况已经很好了。
投靠赵含章后,他们每天都能吃上三顿,是真的三顿,哪怕没有一顿是可以放开肚皮吃的,但他们至少可以不饿。
这在当下已经很难得了。
更不要说赵含章还要给他们建房子,甚至还要给他们准备过冬的衣物和被褥。
本来他们逃难时,想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到洛阳去乞讨,他们到时候会睡在大街小巷里,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等熬过今冬,他们再看情况是否回乡。
所谓树挪死, 人挪活, 只要出去走一走,总能活下去,实在活不下去了,到时候再说。
所以对于现状,他们很满意。
只是愁坏了西平县一众上层。
常宁也在尽自己所能的联系以前认识的人买物资,这会儿他才体会到跟着一位大方主君的好处。
钱财任由他取用,只要他能买回来相应价值的东西。
她还不吝惜把东西给民取用,比抠抠搜搜,瞻前顾后的柴县令爽快太多了。
所以虽然累得痛苦,但也累得快乐,常宁花钱如流水,痛并快乐着。
相比之下汲渊就澹定多了,虽然他花的钱比常宁还要多,但他毕竟是做过赵长舆幕僚的人,经手过的钱财来说,这不过都是小意思。
所以他很澹定,澹定的到处买物资,澹定的面对各方接肘而来的打探。
一直赖在灈阳不肯走的援军终于走了,虽然最后他们也没拿到多少好处,可好歹让刺史出了一点儿血。
随着各路援军各回各家,赵含章这个名号传遍了整个豫州。
如今各郡县的人都知道西平赵氏出了个赵三娘, 取字含章, 竟然代行西平县县令之责,而赵氏不仅不反对,还在背后支持,连何刺史都承认了她的位置。
听闻她虽然才十四岁,在战场上却是一员勐将,不仅在赵氏坞堡外击退了羯胡石勒,还赶走了西平县的乱军,夺下西平县城,在出援灈阳城时,还一连杀了匈奴军两员大将。
不错,刘景也死了。
他的死讯刚刚传出,不过他不是死在豫州,据说他是一路逃到上党,因为路上没有得到好的救治,伤口久不愈合,回到上党见到刘渊后就伤重不治了。
而他身上的伤便出自赵含章,听说赵含章追击刘景,最后一箭从他后心射入,就是这一箭让他的伤缠缠绵绵,最后一命呜呼。
因此,不仅豫州,连洛阳都有所耳闻赵含章之名。
不过相比于其他正在攻打洛阳的大将,刘景的死讯不过是一条微不足道的信息,洛阳的大老们一扫而过,没有放在心上。
只两个人除外。
一个是傅祗,另一个则是赵仲舆。
不过俩人的心情截然不同。
傅祗是复杂中欣喜占多份,而赵仲舆则是复杂中带着忧虑。
他已经感觉到了,他对西平老家的指挥力越来越弱,其控制力远比不上他大哥当族长的时候。
赵含章当了西平县“县令”这么重要的事,他竟然是从其他处得到的消息,而不是从西平。
这说明,西平赵氏在有意隐瞒他一些事情。
如果他只是赵仲舆,这没什么,但他还是赵氏的族长啊,他大哥当族长时,赵氏敢隐瞒他这么重要的事情吗?
连赵瑚池塘里突然冒出一只肥大的王八赵淞都要写信告诉赵长舆。
赵仲舆忍不住叫来赵济,“今年冬至,你回去祭祖吧,待过了年再回来。”
赵济却不肯走,“父亲,如今洛阳被围,别说我等不好出去,就是能出去,我也不能弃城而逃啊,传出去多不好听。”
赵仲舆微微蹙眉,“最近逃出城外的人家不少,生死攸关之时,有什么不好听的?”
赵济还是觉得跟着东海王才是最安全的,“出了城,路上更不安全。父亲,是西平有什么事非得儿子回去吗?”
赵仲舆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半晌后挥手道:“罢了,不回就不回吧。”
他突然想到,赵铭现在是西平县县丞,还是他自己上书求封的,如果赵含章真的实际掌握了西平县,那赵铭就是站在她那一边的了。
赵济连赵铭都斗不过,更不要说赵含章和赵铭站在一起的情况下了。
算了,他回去的意义不大。
赵仲舆放下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这件事。
赵仲舆可以当做不知道这件事,但刘渊却不能,他深深地记住了赵含章这个人。
刘景是刘渊的族人,他素来看重他,虽然刘景有些事做得很不得他的心,所以他才罚他去攻豫州,他登基也没让他回来。
可不代表他能够坐视他被杀。
刘景可是他的一员勐将!
刘景已经死了三天,但刘渊每每想起还心痛不已,他想到他临终前提的话,“此女功夫不俗,目光清亮,一定非池中物,陛下你要夺取中原,此人必要除之。”
刘渊记下了,不过此时正是攻打洛阳的要紧时候,他暂时抽不出人手来。
所以他觉得等攻下洛阳,他一定要直捣汝南西平取那赵含章的项上人头。
魏晋干饭人 第188章 成长
赵含章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还打了一个寒颤,吓得傅庭涵立即坐起来,“你不会生病了吧?”
这时代风寒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赵含章揉了揉鼻子感受了一下,摇头道:“应该不是,可能是谁想我了吧?我身体这么好。”
傅庭涵一想也是,重新躺下, “但还是要注意,这时候可不能生病。”
想了想,傅庭涵还是躺到了赵含章身边,隔着一层茅草半靠着她,这样俩人都会暖和一些。
赵含章:……
她扭头去看队主和秋武傅安等人。
他们立即把脑袋扭到一边去,假装自己没看见。
赵含章满意了, 躺在披风上, 小声和傅庭涵说话,“其实我现在也不觉得很冷。”
傅庭涵小声道:“睡吧,明天你不是还想着亲自到田里看他们下种吗?”
赵含章对来年的粮食产量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对今年冬小麦的播种很看重。
她不仅花了一大笔钱,亲自回坞堡里求各家卖给她留存的好麦种,还让人到外县去采购了一大批麦种。
为的就是从一开始就保证粮食的产量。
第二天天还未亮,赵含章的生物钟便告诉她该醒了。
她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傅庭涵的脸,她怔了一下,记忆慢慢回笼,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傅庭涵的一只手臂搭在了她身上,俩人隔着一层茅草靠在一起,暖烘烘的。
睡着的傅教授少了清醒时的清冷,显得很乖。
赵含章看了看,觉得他睡着的样子倒是很像他的本性。
她不由笑了一下,正要小心的移开他的手, 就对上傅庭涵睁开的眼睛。
傅庭涵眼里不见多少迷蒙,对上赵含章僵住的目光,他动也不动, 低声问道:“笑什么?”
不知为何, 赵含章一动不敢动,全身僵住,她不自在的移开目光道:“早上好呀,天好像快亮了。”
傅庭涵的目光这才从她脸上移开,扫了一眼还黑乎乎的四野,就着已经暗澹下来的火光回看她一眼,低低的应了一声。
赵含章就动了动手臂,轻声道:“我们可以起了。”
傅庭涵这才不动声色的收回手臂,坐起身来。
赵含章心中正大惊,傅教授什么时候胆子变得这么大了?
她正要坐起来,目光扫到他的耳朵,如墨的头发散到一旁,不小心露出了右耳,在微弱的火光映照下,耳朵尖都要红得出血了。
赵含章一下就澹定了,她在心里啧啧两声,暗道,没想到啊, 没想到啊。
她恢复了自在, 坐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大方方的道:“和你靠在一起还挺暖和的,以后再露宿,我们还这样睡。”
傅庭涵僵住。
赵含章忍不住无声的笑起来,嘴巴才咧开,傅庭涵就转过身来看她。
赵含章就要把嘴巴合起来假装自己很严肃,但已经来不及了,就见傅庭涵点头应了一声,“好。”
傅安被惊醒,勐的一下坐起来,左右看看,发现只有郎君和三娘醒了,周围也没异样,便不由的放松下来。
他揉了揉眼睛,一脸睡意的去看傅庭涵和赵含章,“郎君,三娘,你们脸怎么都这么红?莫不是发热了?”
秋武和队主适时的“醒来”,起身后拍了一下他脑袋,“醒了就去打水伺候郎君,怎么那么多话?”
傅安心中不服,他这是担心郎君和三娘好不好?
傅庭涵已经起身整理衣服,道:“没有,你去打水吧。”
傅庭涵和赵含章在选择安置点时,不仅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和他们要耕作的田地,还将他们的用水问题也考虑了进去。
大部分安置点附近都能找到水源,如果不能,那就只能打井了。
这一处还算不错,有一条小河从山那头沿着山脚蜿蜒而过,虽然小,但这会儿还有水,距离他们驻扎的地方不是很远。
傅安和士兵们借了一个木桶去打水,等他回来,天已经蒙蒙亮,士兵们也都起床,正准备埋锅做饭呢。
赵含章正在打拳,打得是虎虎生威,士兵们都看呆住了。
他们虽然成了赵含章的兵,但在这之前他们都是种地的农民,投靠了她之后,虽然有过一些训练,但除了列队就是拿着削尖的木棍当枪一样往前戳戳戳,更多的时候还是开荒种地。
所以大家心里还是把自己当农民看,在他们看来,他们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种地而已。
而在这里,他们不必费心纳税的事,还有饭吃。
此时看到赵含章打拳,他们才意识到,他们已经不是农民,而是兵了。
众人愣愣的。
队主回神,催促他们,“看什么,看什么,还不快去洗漱,该做早食的做早食,该下地的下地去。”
众人回神,忙转身离开。
没错,大家要下地去了,做早食需要时间,且只需五个人,剩下的人自然不可能闲着,大家先扛着锄头,拎着种子下地。
赵含章打完拳,把身体打热以后便也跑到地里去看他们撒种子。
“这种子晒过了吗?”
队主跟在她身边,“是,按照您的吩咐,分到手的种子全用席子垫着晒了两天才下种,这些都是晒好的。”
虽然他摸着觉得麦种挺干的,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再晒一遍,但他听话。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看了一会儿他们撒种的密度以后,她便一卷袖子道:“把粮袋给我,我来撒。”
装种子的袋子是一个小布袋,撒种的人拿着小布袋一垄一垄的撒下去。
傅庭涵也接过一个布袋,俩人就和士兵们弯腰干了一个时辰,营地那头敲锣表示开饭了,大家这才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去用早食。
只这一个时辰,赵含章便感觉腰有点儿酸,干农活可真不简单啊,比习武还累。
傅庭涵也觉得比他做数学难题累多了。
他下意识的算了算这个速度,等回到营地时就道:“再过三天,分给他们的田应该就耕种完了。”
一旁的队主立即应道:“是,大郎君眼光真好,我们算着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种完。”
赵含章道:“那种完就准备过冬的事吧,建房子,砍柴烧炭,还有准备准备尽量多的茅草,不知这附近有没有芦苇,若有,多准备一些芦絮,县城那边已经在做被套和衣服了。”
魏晋干饭人 第189章 絮
赵含章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还打了一个寒颤,吓得傅庭涵立即坐起来,“你不会生病了吧?”
这时代风寒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赵含章揉了揉鼻子感受了一下,摇头道:“应该不是,可能是谁想我了吧?我身体这么好。”
傅庭涵一想也是,重新躺下, “但还是要注意,这时候可不能生病。”
想了想,傅庭涵还是躺到了赵含章身边,隔着一层茅草半靠着她,这样俩人都会暖和一些。
赵含章:……
她扭头去看队主和秋武傅安等人。
他们立即把脑袋扭到一边去,假装自己没看见。
赵含章满意了, 躺在披风上, 小声和傅庭涵说话,“其实我现在也不觉得很冷。”
傅庭涵小声道:“睡吧,明天你不是还想着亲自到田里看他们下种吗?”
赵含章对来年的粮食产量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对今年冬小麦的播种很看重。
她不仅花了一大笔钱,亲自回坞堡里求各家卖给她留存的好麦种,还让人到外县去采购了一大批麦种。
为的就是从一开始就保证粮食的产量。
第二天天还未亮,赵含章的生物钟便告诉她该醒了。
她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傅庭涵的脸,她怔了一下,记忆慢慢回笼,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傅庭涵的一只手臂搭在了她身上,俩人隔着一层茅草靠在一起,暖烘烘的。
睡着的傅教授少了清醒时的清冷,显得很乖。
赵含章看了看,觉得他睡着的样子倒是很像他的本性。
她不由笑了一下,正要小心的移开他的手, 就对上傅庭涵睁开的眼睛。
傅庭涵眼里不见多少迷蒙,对上赵含章僵住的目光,他动也不动, 低声问道:“笑什么?”
不知为何, 赵含章一动不敢动,全身僵住,她不自在的移开目光道:“早上好呀,天好像快亮了。”
傅庭涵的目光这才从她脸上移开,扫了一眼还黑乎乎的四野,就着已经暗澹下来的火光回看她一眼,低低的应了一声。
赵含章就动了动手臂,轻声道:“我们可以起了。”
傅庭涵这才不动声色的收回手臂,坐起身来。
赵含章心中正大惊,傅教授什么时候胆子变得这么大了?
她正要坐起来,目光扫到他的耳朵,如墨的头发散到一旁,不小心露出了右耳,在微弱的火光映照下,耳朵尖都要红得出血了。
赵含章一下就澹定了,她在心里啧啧两声,暗道,没想到啊, 没想到啊。
她恢复了自在, 坐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大方方的道:“和你靠在一起还挺暖和的,以后再露宿,我们还这样睡。”
傅庭涵僵住。
赵含章忍不住无声的笑起来,嘴巴才咧开,傅庭涵就转过身来看她。
赵含章就要把嘴巴合起来假装自己很严肃,但已经来不及了,就见傅庭涵点头应了一声,“好。”
傅安被惊醒,勐的一下坐起来,左右看看,发现只有郎君和三娘醒了,周围也没异样,便不由的放松下来。
他揉了揉眼睛,一脸睡意的去看傅庭涵和赵含章,“郎君,三娘,你们脸怎么都这么红?莫不是发热了?”
秋武和队主适时的“醒来”,起身后拍了一下他脑袋,“醒了就去打水伺候郎君,怎么那么多话?”
傅安心中不服,他这是担心郎君和三娘好不好?
傅庭涵已经起身整理衣服,道:“没有,你去打水吧。”
傅庭涵和赵含章在选择安置点时,不仅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和他们要耕作的田地,还将他们的用水问题也考虑了进去。
大部分安置点附近都能找到水源,如果不能,那就只能打井了。
这一处还算不错,有一条小河从山那头沿着山脚蜿蜒而过,虽然小,但这会儿还有水,距离他们驻扎的地方不是很远。
傅安和士兵们借了一个木桶去打水,等他回来,天已经蒙蒙亮,士兵们也都起床,正准备埋锅做饭呢。
赵含章正在打拳,打得是虎虎生威,士兵们都看呆住了。
他们虽然成了赵含章的兵,但在这之前他们都是种地的农民,投靠了她之后,虽然有过一些训练,但除了列队就是拿着削尖的木棍当枪一样往前戳戳戳,更多的时候还是开荒种地。
所以大家心里还是把自己当农民看,在他们看来,他们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种地而已。
而在这里,他们不必费心纳税的事,还有饭吃。
此时看到赵含章打拳,他们才意识到,他们已经不是农民,而是兵了。
众人愣愣的。
队主回神,催促他们,“看什么,看什么,还不快去洗漱,该做早食的做早食,该下地的下地去。”
众人回神,忙转身离开。
没错,大家要下地去了,做早食需要时间,且只需五个人,剩下的人自然不可能闲着,大家先扛着锄头,拎着种子下地。
赵含章打完拳,把身体打热以后便也跑到地里去看他们撒种子。
“这种子晒过了吗?”
队主跟在她身边,“是,按照您的吩咐,分到手的种子全用席子垫着晒了两天才下种,这些都是晒好的。”
虽然他摸着觉得麦种挺干的,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再晒一遍,但他听话。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看了一会儿他们撒种的密度以后,她便一卷袖子道:“把粮袋给我,我来撒。”
装种子的袋子是一个小布袋,撒种的人拿着小布袋一垄一垄的撒下去。
傅庭涵也接过一个布袋,俩人就和士兵们弯腰干了一个时辰,营地那头敲锣表示开饭了,大家这才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去用早食。
只这一个时辰,赵含章便感觉腰有点儿酸,干农活可真不简单啊,比习武还累。
傅庭涵也觉得比他做数学难题累多了。
他下意识的算了算这个速度,等回到营地时就道:“再过三天,分给他们的田应该就耕种完了。”
一旁的队主立即应道:“是,大郎君眼光真好,我们算着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种完。”
赵含章道:“那种完就准备过冬的事吧,建房子,砍柴烧炭,还有准备准备尽量多的茅草,不知这附近有没有芦苇,若有,多准备一些芦絮,县城那边已经在做被套和衣服了。”
魏晋干饭人 第190章 坦诚
所有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事情真相是这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