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范颖眼圈都红了,她喃喃道:“我,我不知道是你,也不知道这样难。”
赵含章听到了,扭头冲她微微一笑,抬头看向众人道:“我曾与众人许诺过, 会以工代赈,使西平县人能不饥不寒的度过这个冬天,我会给你们粮食,给你们冬衣,给你们被服,今日, 这个诺言我要毁掉一半了, 给你们的冬衣和被服,除了老弱和幼小外, 其余人分到的都是芦絮和柳絮填充的。”
“我如今能够承诺的便是,将来只要买到足够的绵絮,我会重新分发一次,替补掉里面的芦絮和柳絮,”赵含章站直,伸手与众人深深的一揖,腰几乎弯到下面,“此是含章对不住大家。”
范颖最先反应过来,连忙福礼,“不,不是女郎的错,是我的错,是我没问清楚。”
“啧,这与女郎有什么关系, 要我说能有一套衣裳和被套就很不错了, 我们来的时候衣不遮体, 不照样活着吗?”
“是啊,哪个县令能有女郎这儿这么好的待遇?凡来的难民, 都能找到活干,每天都有饭吃,现在还给建房子的?”
“我等已经很满足了,要我说就是这些有钱人瞎起哄,这衣服是发给我们,又不是发给你们。”
众人一看,这才发现最先围着两个差吏的人衣着都不差,显然是家里不缺钱的。
范颖想到了什么,脸色巨变,逐渐苍白,她看向赵含章,嘴巴动了动,半晌说不出话来。
赵含章见她眼睛盛满了泪,眼见着要哭,忙大声与众人道:“此事不怪他们,拿芦絮和柳絮填充衣物和被服本就是不该,她们有所疑虑便上门来问, 这是好事, 将来我希望她们还能如此。”
赵含章顿了顿后又道:“她们都是好心, 亦是心疼为西平县奋战的士兵和正在修缮建设西平县的难民们,诸位,含章不缺钱,西平县也不缺钱,缺的是买不到绵絮的路,所以谁家若能联系到卖绵絮的人,只要价格合适,我都可买下。”
“没有新的绵絮,家中若有旧的,闲置的绵絮也都可以拿到县衙来,我们有差吏估价,会给合适的价钱回收,重新烫洗晾晒过后可做成新的被服和冬衣。”赵含章道:“县城中现有的绵絮会先紧着伤残的士兵,孩子,老人,然后才是妇人,我不敢奢望每一个人都能拿到一套填充绵絮的冬衣和被服,只想先紧着这些人,但其实现在还是差很多。”
范颖立即道:“我家中有一些,我愿意无偿捐给县衙。”她只想将功补过,就是把自己的被子拆了都行。
赵含章含笑看了她一眼,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道:“捐倒不必,还是要拿一些钱的,没的让你们吃亏,大家回去可以找找看,若有都送到县衙里来,我让差吏专门再摆一张桌子收购。”
立即就有人问:“旧的也要?”
赵含章点头,肯定的道:“要!”
“我想起来我家库房里还有一些旧年留下的。”
“我家也有……”
赵含章眉头跳了跳,普通百姓家,谁家有库房,谁家还可能余有绵絮啊?
这些人果然都不是普通人家。
“走走,走吧,回去找一找看有没有,若有,也不必卖,和范女郎一样送就是,只当是一件善举。”
“没想到竟是赵女郎让填充的芦絮和柳絮……”
“这也没办法,买不到绵絮嘛……”
之前被挑起来的怒火一消而散,大部分人都对赵含章和县衙表示了理解,但也有人心生不满和怨气,明明说好了要发的被服和冬衣竟然都变成芦絮和柳絮填充的了。
赵含章耳朵灵敏,她能够准确的听到谁发出的不同声音,她略过大部分抱怨和不赞同的声音,只盯住几个人。
因为这几个人的话术很有意思,明明不是多激烈的讨论,却总能三两句挑起更多人的不满。
赵含章招来秋武,低声吩咐了几句,秋武便悄然离开。
赵含章见大部分人都表示了理解,他们和县衙的误会算是解开了,于是让众人退去,她看向范颖,邀请道:“范女郎,既然来了,不如进去喝杯茶,我也想问问你最近过得如何?”
范颖本来也要找借口留下和她说话,闻言连连点头。
俩人转身便要进县衙,一抬头便发现傅庭涵和常宁不知何时站在了县衙门口,旁边还站着一个青年,正一脸钦佩和赞赏的看着她。
赵含章挑了挑眉,发现不认识这人,便猜到他是差吏之前说的贵客。
她微微一笑,带着范颖上前。
常宁忙行礼,率先道:“女郎,这位是诸家商号的二郎君。”
诸家商号?
不认识!
不过赵含章还是露出笑容,在对方行礼后回礼,“诸二郎君。”
诸二郎行礼道:“早听闻赵女郎大名,今日总算是见到了。”
赵含章就问,“从哪儿听闻的?”
诸二郎一愣,这不就是个客套话吗?
不过他的确是听说了赵含章的事迹后专门过来看她的,于是他不慌不忙的道:“在西平县外,赵女郎不知吗,您如今可是名扬四海。”
赵含章:“那不知外面都是怎么传我的?”
女壮士,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武功高强……诸二郎瞥了一眼傅庭涵,谣传她不仅压下了赵氏一族的男人,还凌驾于素有才名的傅长容之上,直接把瘦弱多才的傅长容拘禁在西平不给回京。
他就是听了这些谣传,好奇之下才到西平来看热闹的。
却没想到谣传中的赵含章身姿修长,亭亭如玉立,面容也是白皙如玉,只眉眼带着英气,即便是嘴角带笑,也不给人柔弱之感,反而让她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英姿。
诸二郎想到她刚才对百姓的坦诚,不由心折,便是他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外来人都如此,更不要说西平县内受她恩惠的百姓了。
只怕今日此事传出去,别说她只是让他们穿填充了芦絮和柳絮的衣裳了,只怕让他们袒胸露腹过冬,百姓们也会甘之如饴。
没见刚才落在最后面围观的那些衣着褴褛的难民一脸感动的模样吗?
魏晋干饭人 第191章 愧疚
再看站在一旁,谣传被拘禁的傅大郎君,在这县衙里出入自由,备受尊重。
可见谣传只能是谣传,而且这些谣言很离谱。
一群人当然不能站在县衙门口聊天,于是常宁建议大家进县衙里说话。
赵含章和傅庭涵并肩走在了最前面,请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到大堂里就坐, 她则借口去更衣拉着傅庭涵出去获取情报。
傅庭涵道:“常主簿说诸家商号是蜀地一个不小的商号,主营布料,他们手上肯定有不少绵絮,要是能和他搞好关系,以后我们买布料也要方便一点儿。”
他顿了顿后道:“而且以后说不定我们还需要卖呢?”
赵含章问,“刚才忘了问,他叫啥?”
“诸传,”傅庭涵道:“常主簿和他谈了一下,他手中的货开价不低,刚才你在县衙外的那一番话他又都听到了,知道我们缺绵絮,只怕还会再涨。”
赵含章略微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在县衙门口安抚众人了,被围观了,你们怎么也不提醒一下我?”
傅庭涵道:“城中的安定,百姓的民心比他重要。”
“也是,”赵含章道:“一会儿再去谈谈,价格合适就买,我们现在的确缺绵絮。”
傅庭涵还想说什么,目光越过她落在不远处的范颖身上,把话咽了下去。
赵含章顺着他的目光回头看去,看见范颖离他们一段距离站着,便露出笑容, 亲切的冲她招手。
范颖立即上前,眼睛红红的屈膝行礼, “女郎, 我做错事了。”
赵含章好笑的问道:“你做错什么了?”
“我不该带她们来县衙问被服和冬衣的事的,”范颖拳头微紧,抿嘴道:“女郎,我是不是被人当刀子使了?”
赵含章没想到她这么敏锐,这就想到了,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在县城住得还习惯吧?”
赵含章占了县衙,范颖作为前县令之女,满门忠烈,赵含章当然不能亏待她,所以知道她不想留在赵氏坞堡后,她就在县城里给她安排了一个院子。
是赵含章从赵仲舆手上换来的嫁妆,她直接让人把房契名字改成了范颖,还给她立了女户。
那一片住的人家都不穷,皆是士绅,距离县衙也不是很远,可以说居住环境和安全性在西平县都是不错的。
不过赵含章很忙,这些事都是吩咐下人去做的, 她并没有去看过她。
范颖道:“有赵家的照顾, 我过得很好。”
赵含章不仅给了她房子,还给了她两房老实的下人,并分给了她不少的田地,靠下人耕作那些田地,加上她送来的一些钱,范颖过得并不差。
当初县衙被占,范家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财物自然也被搜刮一清。
赵含章从中挑选出一个有印记的东西交还给她,然后就是从自己的钱袋子里给这小姑娘一些。
虽然不是很多,但只要不大手大脚,也足够她衣食无忧的过一辈子了。
所以范颖无事可做,见全城百姓都在忙碌,她便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这座城可是她父兄拿命守着的。
种地建房子这样的工作她都做不了,知道县衙在招人做冬衣和被服以后,她就带着丫鬟出来领了一些布料回去做。
因为人手紧缺,她还鼓动一条街上的邻居们一起帮忙。
她们并不缺那点儿钱和粮食,但也都受过赵含章恩惠,同样想让西平县更好一点儿,于是就跟着她一起去领了布料回来做。
大家平日就凑在一起做衣裳说话,倒也有趣。
县衙因为都是先发的布料,过一段时间才发下要填充的绵絮,根据所领的布料,她们能再领到相应重量的绵絮回去填充。
一开始还好,的确是绵絮,但前两天她们再来领时,领回去的却是一堆轻飘飘的柳絮和芦絮。
范颖一开始还没觉得不妥,喜滋滋的填进去缝上口子,是后来谁说了一句,芦絮和柳絮不保暖,冬天里穿这样的衣服会冻死的,范颖这才知道,芦絮柳絮和绵絮是不一样的。
她低着头,有些难过的道:“大家凑在一起越说越气,我以为女郎是被蒙在鼓里的,所以一怒之下便带着大家来县衙讨说法了,我想着这样的事说什么也要女郎知道,不然传出去对女郎的名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赵含章没想到是这样的,“你没有做错,此次是我思虑不走。”她笑道:“本来是打算将做好的衣服和被褥发下去时再解释的,不过提前了也好,让大家有个接受的过程。”
范颖摇头,“不,还是发的时候一一和他们解释最好,若不是我,此事现在不会闹开,我一开始是想不到这些的,而且这一时半会儿,我竟然想不起来当时是谁和我说穿芦絮会冻死人的话,我一深思便知道我被人当成刀子了。”
当刀子也就算了,还是刺向赵含章的,范颖心中很生气,气自己。
赵含章见她这么难过,想了想后问,“范女郎,你识字吗?”
范颖一愣,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后点头,“我跟着兄长读过几本书。”
“那就好,”赵含章笑道:“我已经说了,此事你没有做错,百姓心中有疑就应该坦然问衙门,衙门也该坦然回答的,官民彼此坦诚,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误会了。”
“不过你既如此愧疚,那你就来帮帮我,弥补你认为的缺憾如何?”
范颖瞪大眼睛,“我?”
“对,你。”
范颖不安的道:“可我能做些什么呢?”
“可以做的太多了,”赵含章道:“别看县城里现在多了这么多人,但识字的却没有几个,所以县衙里人手紧缺,你若肯来帮我,我和差吏们都会轻松很多。”
她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娘子能分担去多少工作啊,范颖觉得赵含章就是在安慰她,一时心中更加愧疚,但还是问,“我能做些什么?”
“帮我统计分发下去的布料,收回来的冬衣和被服,还有,明日还要摆一张桌子收购绵絮,每日进出账都要记录的,有些差役不识字,或是只认字不会写,所以……”
范颖立即道:“我愿意做。”
魏晋干饭人 第192章 盛装
赵含章很高兴,当即叫来忙碌的耿荣,让他带一下范颖。
耿荣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县衙里除了陈四娘还会进女吏,不过想到赵含章都做了县令,再多几个女吏也没什么不可能。
于是他点了点头,领了范颖下去。
他对范颖很友好, 应该说县衙里的人对她都很友好,范县令一家都为西平县战死,她是唯一的后人。
傅庭涵看着范颖离开,不太确定的问赵含章,“你故意的?”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县衙里多了一个识字人数的人手不是吗?”
傅庭涵:“如果他们还挑拨范颖闹事,她在县衙里,做的事只会更多,破坏性也更大。”
“他们想让范颖做刀,那也要范颖愿意才行,”赵含章抬了抬下巴骄傲道:“我偏不如他们的意。”
傅庭涵想到刚才范颖看她的崇敬目光,不由失笑,“也是,她把你当救命恩人,又当偶像,已经有过一次经历,应该不会再犯。”
赵含章略过范颖这件事,扭头去看县衙大堂,“让人拿一套琉璃杯来,你先去请他喝几杯酒,我去换身衣裳。”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赵含章为了出门方便,一身胡服,颜色也有点儿浅, 是细麻做的,看着并不显。
那诸传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更好的进县衙看热闹,一身华服,不仅把赵含章,把坐衙的傅庭涵都比下去了。
所以她决定去穿一套更好的,不仅绵絮,绸缎布匹她也都需要,甚至她还需要有个人帮她把琉璃销往更远的地方,将来西平县出品的商品还会更多。
她是差钱的人吗?
赵含章回到后院,立即对听荷道:“把母亲新做的那套衣裳找出来。”
听荷一边转身去翻柜子,一边道:“三娘不是嫌弃那身衣裳太厚重繁复了吗?”
“天冷了,这会儿穿正合适。”赵含章扯掉衣带,接过丫鬟递上来的湿巾就擦脸,擦掉脸上和脖子的汗后丢还给她,这才扯开手上的护手,将外衣脱了。
这套衣服是王氏在知道女儿做了西平县的县令后,特意为她裁的常服,还有一套礼服正在制作中,据说是要她在冬至那天面见各家家主穿的,她回去看过一眼,那一层套着一层,虽然天已经开始冷了, 但她依旧感觉到了窒息。
礼服不好穿,常服还是可以的。
赵含章换上这套衣裳,广袖长舒,赵含章站在穿衣镜前张开手,听荷给她束上腰带,或许是因为她年纪还小,又习武的原因,腰肢窈窕,只盈盈一握,一点赘肉也没有。
赵含章很满意的看着镜中的自己,举步就要走。
听荷忙伸手拉住她,“娘子,发型要换一个。“
赵含章看了一眼穿衣镜里的自己,老实的坐回梳妆台前,她伸出手指点了点桌面,和听荷道:“你一会儿翻一翻库房,把之前汲先生说不好出手的东西都整理出来,看准时机送到前院大堂去。”
听荷问:“要送给那位诸二郎?”
“他是商人,在商言商,怎能送呢?”
听荷就明白了,赵含章这是巴望着通过诸二郎的手卖东西呢。
“别让他知道这是我的嫁妆,就当是家中的一些小玩意。”
“难怪女郎特特回来换衣裳,这是要没钱充大款呢。”
赵含章看了看重新梳好发型的自己,点了点她的鼻子道:“就你聪明,我们这叫放长线钓大鱼懂不懂?”
赵含章去前院见诸传。
诸传看到盛装而来的赵含章倒是不惊讶,世家女子嘛,都是这样的。
他反而对刚才的赵含章有些惊讶,现在的她才像世家女。
倒是傅庭涵和常宁有些惊讶。
俩人忍不住对视一眼,连忙起身相迎。
常宁这才有感觉,哦对,他们家女郎出自世家大族赵氏。
赵含章笑着在主位落座,请众人落座,三人这才坐下。
她看到诸传食桌上的杯盏,笑问:“二郎君,我们西平的酒如何?”
“西平的酒倒是一般,只是这琉璃杯少见,”诸传拿起桌上的杯子,微微侧身让阳光照射在杯身上,杯身映照出一抹微绿,流光溢彩,简直美不胜收,“这样的杯子,世所罕见,而女郎却能随手拿来待客,可见女郎之豪富。”
赵含章就叹息道:“可惜再有钱,一时也不能使治下之民驱寒保暖啊。”
诸传微微坐直,身子前倾道:“传手上倒是有一批布料和绵絮,或许可解女郎燃眉之急。”
赵含章眼睛微亮,目光和诸传下首的常宁一触即分,激动的问道:“不知有多少?”
“听闻女郎收拢了不少流民,我手上这批绵絮还真不够,不过添足妇人那份应该是够了。”诸传微微一笑道:“不算绸缎布匹,绵絮有八车。”
赵含章大手大脚的道:“我都买了。”
常宁立即叫道:“女郎。”
见诸传和赵含章都看向他,他便缓了下来,慢慢的道:“女郎,还未询价,怎能就全部定下呢?万一诸二公子嫌弃我们给的价低,不肯多卖呢?”
赵含章就连忙问诸传,“不知二郎君作价几何?”
坐在另一边的傅庭涵倒了一杯水喝,默默地看着他们两个做戏,不,可能是三个在做戏。
诸传一脸为难的样子,迟疑了半晌后道:“赵女郎,这批货本应该运到洛阳的,只是听说洛阳正在打仗,这才转道豫州,想要送往冀州。”
“本来女郎高义,我不该要高价,但传是第一次出远门销货,若是第一次就亏本而回,怕是不好与族人交代。”诸传垂下眼眸看了一眼手中的琉璃杯,道:“但女郎又是为难民置衣,这价要高了我这心中又难安。”
常宁笑道:“二公子处处为我们女郎着想,我们女郎怎舍得让二公子为难?”
他道:“那若是二公子以物易物,不至空手而回,双方都得益,岂不美哉?”
赵含章也连连点头,“是啊,商事本就是两全其美,双方得利的事,怎好叫一方吃亏呢?”
诸传微愣,然后笑起来,“赵女郎说的对,我们商人做的就是双方得利,使两全其美的美事,哈哈哈哈,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我想要用我手中的货和换女郎手中的琉璃。”
好说好说,赵含章笑眯眯的问道:“包括你手中的绸缎和布匹吗?”
“这……”这个价格那就要好好谈谈了,他带来的布匹中还有蜀锦呢,那可价值不少,是本想送到洛阳给王孙贵族的。
魏晋干饭人 第193章 入坑
诸传带了多少东西来,货色如何,价值多少,赵含章没看到,自然不能立即谈价格,所以赵含章请他先住下。
至于后续的价格问题自然是常宁去和他谈了。
作为高贵的世家贵女,她怎么能去谈这样的俗务呢?
咳咳, 主要是之前装逼太过,不好再砍价,所以杀价这样的事只能交给常宁了。
赵含章对他道:“能压就压,尽量以琉璃易之。”
他们最近的琉璃出了不少,虽然汲渊和她都在缓慢的向外放货,但依旧积存不少。
不管是汲渊还是赵含章,都不愿意将价格压得太低放出。
但上蔡周边的县,应该说汝南郡内各县的琉璃市场已经到达第一个峰值,除非压低价格,不然再出琉璃销量也不怎么好。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连通各地的大客商了。
赵含章沉吟片刻,低声道:“常先生与他亲厚,不如邀他到家中居住?”
常宁若有所思,片刻后点头,“女郎说的是,诸二郎远来,我们作为东道主是要好好招待。”
作为赵含章费尽心思挖过来的主簿兼幕僚,她对常宁很厚待,具体表现在送房子,送人,送各种家具摆件。
空了一半的西平县城要找个宅子不难,但要把抢掠一空的房子布置得温馨又文雅却不容易。
赵含章不仅让人给常宁添置了许多家具摆件,还上了许多琉璃制品。
天知道常宁第一次在自个卧室里看到一个等身高的穿衣镜时的感觉?
不仅如此,他梳妆台上还有一个圆形的镜子, 等同铜镜那么大,却比铜镜要清晰明亮许多。
为了他待客方便, 赵含章还让人给他送了两套琉璃杯,多宝架上还放了一对琉璃瓶。
可以说,光那一屋子的东西便抵得上常宁在柴县令身边干十年的报酬。
如此看重,常宁恨不得以身相报。
常宁决定拉着诸传同住,让他不经意间看到那些琉璃制品。
东西要想卖出好价格,自然要让客人感受到它们的好处才行。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
常宁说干就干,当即拉着诸传去他家做客,诸传本不想留宿的,虽然常宁家看着宽敞,但他觉得还是住在客栈舒服,但在无意间看到架子上的两个琉璃瓶时,诸传改变了想法。
于是诸传留宿,俩人相谈甚欢,晚上打算秉烛夜谈。
于是诸传自然而然的看到了他屋里的穿衣镜。
他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完整的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诸传愣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