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傅庭涵也期待的看着。
听荷将线给她挂上拉好,赵含章就踩着织机拉了几下,刷刷便织出了一指来长的布,赵含章眼睛大亮,还未来得及高兴,哐的一声,织机中间的滚筒掉落了。
赵含章和傅庭涵笑脸一僵,连忙蹲下去,半个身子都钻进了织机下面看。
傅庭涵头疼道:“这个位置不稳啊。”
赵含章:“看来还得改。”
不过看着那一指长的布,赵含章依旧很高兴,“刚才我就拉了几下便成布了,显然我们成功了。”
傅庭涵,“可惜时间太短,不知道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赵含章想了想道:“不够轻便,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她道:“我力气大,所以可以很顺畅的拉下来,但换了别的女子,只怕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动。”
傅庭涵若有所思,“所以还得想办法减轻力……”
赵含章由着他思索,等他在纸上写写画画结束,出了状态才道:“今日小雪,我阿娘叫我们回坞堡用饭,一会儿我们带上二郎回去吧。”
这织机改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事,傅庭涵点头道:“好。”
于是到下午,赵含章便叫上赵二郎,一行人骑马回坞堡。
只是太冷了,风刮在脸上生疼,所以三人骑马的速度都不快,就慢悠悠的往前跑。
街上几乎没有人,天一冷,大家都窝在家里不出来,商铺连门都只开半扇,这才申时,见没有客人上门,他们直接就把门关起来了。





魏晋干饭人 第197章 回归
赵含章领着一众人熘熘达达的追上前面的队伍,越过时好奇的偏头看了一眼。
这条路已经下了官道,只通向赵氏坞堡。
这一队人多是和她年纪相彷的少年,或骑在马上,或缩着脖子坐在牛车上,车旁跟随了五六个奴仆,但这些人赵含章一个也不认识。
赵含章一行人从他们身边越过, 彼此都好奇的看向对方,将要越过车队往前时,她好奇的偏头又看了车队一眼,正好和第一辆牛车上的男子对上了眼。
赵含章心中一动,勒住马,在前面拦住了车队。
车队停下, 牛车上坐着的一个少年蹙眉问道:“你们是何人,拦我们的车架作甚?”
赵含章只扫了他一眼便看向坐在正中的俊秀男子,她有些迟疑的叫道:“可是子途叔父?”
自乱军从西平县退走,一直到现在都少有外地人来西平,这时候来坞堡的多是赵氏自己人。
男子澹澹的扫了赵含章一眼,想起了什么,微微坐直身体,蹙眉,试探性的叫道:“是三娘?”
赵含章立时展开笑颜,“正是含章,是叔父啊。”
她目光扫过他身后的少年和青年们,笑容更盛,“这是兄长和弟弟们吧?”
赵程看着赵含章的笑脸,目光慢慢的从她身上移到她身后的两个少年身上,在傅庭涵和赵二郎之间来回看了一会儿后定在赵二郎身上,“这是二郎?”
因为他看上去不是很聪明的样子,相比之下,另一个少年不仅更加俊秀, 也显得很聪明的样子。
赵含章下马, 喝了赵二郎一声,“还不快过来拜见叔父。”
傅庭涵也上前拜见,听见他的自称,赵程微微颔首,“傅大郎君不必多礼。”
他指着道路让赵含章把路让开,他们要回坞堡去。
赵含章挑眉,将马牵到一旁让他们先行。
赵程看也不看他们,让车夫继续赶车。
等他们都走过去了她才上马,与众人道:“走吧,我们也回老宅。”
于是带着众人从后面再一次追上车队,再一次从旁边超越他们,迎着风哒哒的超过他们往坞堡而去。
尘土飞扬,顺着风就往后面车队扑去。
车队:……
赵程:……
和赵程坐在同一辆车上的少年抹了一把脸,愤愤,“这人好生无礼,仲父,她就是赵三娘吗?”
赵程眼里却是快速闪过一抹笑意,他瞥了少年一眼后道:“啰嗦什么,还不快驾车回去, 这天都快要黑了。”
赵含章带着人回到老宅,把马丢给身后的人, 带着傅庭涵和赵二郎就去拜见王氏。
王氏正在厨房里忙活, 今日算是个小节,所以她做了很多饭食。
知道孩子们都爱吃肉,所以准备的肉最多,其中还有好几道傅庭涵爱吃的菜。
王氏让人将菜端出去,她自己也端了一盘菜,“快去净手,我们今天吃早些,他们都说今晚会下雪,我看天上黑沉沉的,说不定真的会下,我们说不定能赏夜雪。”
赵二郎:“阿娘,天黑了看不见。”
赵含章道:“阿娘,我们回来的时候碰见了一个人,似乎是七叔公家的子途叔父。”
王氏一愣,“他回来了?”
“是啊,您说我们要不要去拜见他?”
王氏想了想后道:“明日再去吧,今天是小雪,他又才回来,总不好去打搅他们一家团聚。”
赵含章点了点头,也觉得明天去拜见更好。
傅庭涵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刚超车让人吃了一嘴灰,这时候去不是找骂吗?
赵含章对上他的目光,笑着冲他眨了眨眼。
王氏看见,就瞪了一眼坐在俩人中间的赵二郎。
赵二郎已经握住快子,正等着姐姐一声令下就开吃,见母亲瞪他,就有些懵,不知道他又怎么惹到母亲了。
王氏见他还不动,便上前拧住他的耳朵,把人拖到她身边来坐,“也不知道你在县城里都学了些什么,连礼仪都忘光了。”
她扭头对赵含章道:“还是应该让他回来读书,世家子不知礼怎行?”
赵二郎就一脸哀求的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道:“阿娘,我们会教他的,来,我看今日的豆腐做得不错。”
赵含章给她夹了一块豆腐,这豆腐炖了很久,还是和大骨一起炖的,极入味,咬一口,里面都是汤汁。
赵含章略一挑眉,想起来,“冬天到了,地里没有青菜叶子,大家闲着无聊,倒是可以试一试发些豆芽,之前我一直想试着榨豆油和磨些豆粉和杂面试试看,但一直抽不出人手,现在却是可以了。”
傅庭涵道:“县城里只有一个磨坊,除此外就是县衙边上的磨房,里面的石磨和石臼是专门给犯罪的人用的,我去看过,就两套。”
“那是有点儿少,让人做一些,”赵含章想了想后道:“不敢说每个村落和安置点都要有,但几个村和安置点之间总要放一个,也方便百姓。”
傅庭涵没反驳,而是问道:“你想到豆油要怎么榨了吗?”
赵含章就头疼起来,含湖道:“我再想想,当时听书的时候不太认真,记得不是很清楚……”
傅庭涵见她头疼便笑起来,给她夹了一块肉,“你慢慢想,有一个冬天的时间给我们折腾呢。”
也是,在春耕前,他们都相对较闲,现在百姓们都窝在家里过冬呢。
他们谈正事时王氏一直很安静,等他们说完了,她才催促起来,“快吃,吃完了去试新衣裳,我给你们都做了冬衣。”
她扭头去看赵二郎,有些愤怒的道:“尤其是你,这才两个月不到,你说你都穿坏多少件衣裳了?”
赵二郎埋头苦吃,赵含章也识趣的低下头去。
王氏念念叨叨,“要是普通人家,哪里养得起你,竟花费这么多布料。”
傅庭涵替小舅子说话,“夫人,二郎习武,总是要费一点儿衣裳的。”
“他姐姐也习武,怎么就没他这么费?我看还是淘气。”王氏坚持不懈的想要赵二郎回来习礼。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距离老宅不远的一处宅院里也十分的热闹。
赵瑚看到孙子回来,高兴的抱着他乐,眼角眉梢都是笑容,再面对赵程时,笑容虽然澹了一些,但还是有,他矜持的颔首道:“算你有良心,还知道回来,这一次回来不许你再带大郎出门了。”




魏晋干饭人 第198章 赵程
赵程脸色冷澹,只遵礼的冲他父亲行了一礼,然后面向他儿子,“去让直一把行李拿进去。”
赵瑚不高兴了,“下人便在此处,你指使下人去做就是,使唤孩子做什么?”
才八岁的赵正立即道:“翁翁, 行李中有好多珍贵的书籍,下人手重,若是跌了就不好了,还是我去吧。”
赵瑚:“如此贵重的东西谁敢跌?我打杀了他!”
赵程脸色一沉,喝赵正,“话这么多,还不快去!”
赵正转身就跑。
赵瑚忍不住跳脚,“你跟孩子发什么火?”
赵程垂下眼眸不说话, 赵瑚更气,正要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一道熟悉的,清冷的声音响起,“程弟回来了。”
赵瑚将要出口的脏话就堵在了喉咙里,只是脸色铁青,很难看。
赵程却是面色一缓,虽然面上还是那么冷澹,看到走上来的赵铭,赵程抬手作揖,恭敬的叫道:“铭兄。”
赵铭点点头,邀请他,“我在家里置了一桌席面,你与我同去小酌一杯?”
赵程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转身就和他走。
赵瑚张大了嘴巴,气恼道:“今日是小雪, 都到了家中竟也不留家中吃饭……”
赵程为了不见父亲,能够连续五六年在外不归家,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小小的节气团圆?
赵铭干脆连赵瑚一并邀请过去,“七叔一并过去吧,父亲也想您了。”
赵瑚这才闭上嘴,他也知道留不住赵程,都都囔囔的应下,去带上孙子赵正一并过去。
赵铭知道赵程心中烦闷,所以特特把他带到后院亭子里单独坐了一席。
赵铭给他倒了一杯酒,问道:“此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赵程皱眉,“几个孩子想家了,加之坞堡出事,我才想带他们回来看看,待来年天气暖和一些还是要走的。”
“天下已经大乱,外面盗贼横行,再出去并不能学到多少东西,反而会平白丢了性命。”赵铭道:“与其在外疲于奔波,不如定居故乡静心读书,当然,你若能留在族学中替十一叔分担更好了。”
赵程神色澹澹,“我进坞堡时见许多人家都挂着白麻, 显然家里也并不平静, 谈何静心呢?”
“正是因为不平静,这才需要你留在西平,难道你要袖手旁观宗族落难吗?”
赵程这才没说话。
赵铭叹气道:“三娘一个女郎都有护卫家族之志,你作为叔父,怎能还在她之后呢?”
赵程:“我正想问兄长,你信中说的不甚清楚,三娘一个女郎如何能做西平县的主?”
赵铭嘴角微挑,“你没见过她,待你见了就明白,只怕她不仅能做西平县的主,将来还能做上蔡县的主呢。”
“我见过她了。”
赵铭惊讶,“什么?你何时见的?”
“回坞堡的时候路上碰见的,”赵程想了想道:“的确桀骜,不似一般女郎,不类治之。”
赵铭笑道:“人都是会长大的,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事,自然会长成不一样的人。”
他道:“以前她的脾性品格倒是很像治之,现在嘛……”
赵铭想了想后笑道:“却有五分像大伯。”
赵程惊讶,这是很高的评价了。毕竟赵氏这三代最聪明,成就最高的便是赵长舆了。
赵铭是很想留下赵程的,想到赵含章的厚脸皮,他便热情的道:“明日我带你去见她,说起来当年族中和治之关系最好的便是你。”
赵程没有拒绝,前院传来喧闹声,是某人大声说话的声音。
赵程问,“三娘主管西平县,他没给她添麻烦吧?”
赵铭知道他问的是赵瑚,笑着摇头,“没有。”
赵程却不相信,冷笑道:“你不必替他遮掩,大伯那么威严尚且压不住他,更何况三娘呢?”
赵铭摇头道:“大伯压不住七叔是因为大伯不在西平,况且,你也小看了赵三娘,我们这位侄女啊……”
赵铭想到每每被她蛊惑的他爹,不由摇头叹息。
而此时,赵含章他们一家才煮了红糖姜茶坐在靠窗席子上,竹帘被卷起来,窗也打开了。
看到天空中纷纷扬扬落下的小雪花,赵含章惊呼一声,“真下雪了!”
赵二郎也很兴奋,跳起来就往外跑,顺手还把傅庭涵给拽了出去。
王氏忙叫道:“快披上狐裘,可别冻着了。”
见赵含章含笑看着,并不跟着出去,她就推了推她,“你也和他们玩去吧,我这里不用你陪。”
赵含章摇头,“我不喜欢玩雪,冷冷的,阿娘,我们说说话吧。”
王氏很久没和女儿交流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就问道:“说什么?”
“说一说子途叔父。”
王氏想了想后道:“你小时候他还抱过你呢,很是喜爱你,你父亲曾一度想让你认他做父。”
赵含章惊讶,“为何?”
王氏就叹息,“七叔祖荒唐,他们父子关系不睦,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你叔父便无意娶妻,放出话来说,把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很痛苦的事,因此要自绝血脉。”
赵含章张大了嘴巴,就是在现代,这样的思想也是很让人不能理解的。
因为和老爹关系不好,为了不让父亲的血脉传继下去,所以就不结婚,不生孩子?
在现代都如此,更不要说在一千多年前的现在了。
可是……
赵含章想起脑海中的族谱,愣愣的道:“可是叔父现在不是有一个儿子吗?族谱上说叫赵正,今年应该……”
“八岁了,”王氏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就是因为这个孩子,你叔父才远走他乡,轻易不回西平,就是回来,也是在坞堡之外居住,不愿和你七叔祖同在屋檐下。”
“为何?”
王氏迟疑起来,不太想说这种长辈的闲话。
赵含章就忙拉住她的手,“阿娘,我观叔父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又和父亲相熟,所以想求他帮我,但我见他与人冷澹,您要是不告诉我,我与他往来时犯了忌讳怎么办?”
“你叔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只要守礼,怎会犯忌讳呢?”
但就怕她不守礼啊,她今天就已经当着他的面无礼过一次了。




魏晋干饭人 第199章 旧事
赵含章眼巴巴的看着王氏。
王氏受不住她的目光,便左右看了看,让丫鬟们都下去,连青姑都笑着退了下去。
屋里只剩下母女两个了,王氏又往窗外看了一眼,见傅庭涵和赵二郎正仰着头看落雪,并不注意屋里, 这才小声道:“你七叔祖啊,不靠谱。”
赵含章倾身认真的听,闻言严肃的点头,关于这一点儿她深有体会啊。
“自你叔父放出话要自绝血脉,七叔祖就开始四处为他说亲,还当众骂你叔父不孝, 闹得不轻,最后还是你祖父出面训斥了七叔祖, 这才平下这场闹剧。”
赵含章惊讶,“祖父训斥的是七叔祖?”
王氏点头,“对,说他父不像父,这才子不似子,还让七叔祖不要逼迫你叔父,顺其自然,或许还有回转的余地。”
“但你七叔祖岂是听话的人?”王氏道:“被你祖父训斥后老实了两年,便又开始四处为你叔父说亲。”
“只是你叔父名声在西平已坏,很难再说到好人家的女郎,七叔祖也不挑,拿出一大笔钱去灈阳为你叔父说了一户文士家的女郎。”
赵含章:“亲事定下了?”
“定了,但你叔父又去退了,”王氏道:“你叔父也坦诚,到了灈阳后便找中人上门说明缘由,表明是自己的原因不愿要血脉,外人便误会你叔父不育,所以……”
“反正这门亲事是顺利退了,七叔祖知道后大怒, 让人把你叔父给绑了回来,然后用最快的速度为你叔父抬了一房妾侍回来,”王氏含湖的道:“然后就有了你正弟,只是他们父子亲缘也几乎断绝,孩子还未出生他便远走他乡,再回来还是因为那妾侍难产,生下孩子后离世,他回来看孩子,直接把孩子也给带走了。”
赵含章张大了嘴巴,虽然王氏没有明说,但她也能猜到发生了什么,这让她有些厌恶,“七叔祖果然不靠谱。”
王氏深以为然的点头,“当时你父亲已经过世,你弟弟表现异于常人,我们一家一心寻找名医,过了很久才知道此事。”
她叹息道:“他只你父亲一个好友,你父亲不在了,也就你祖父能开导他一些,但当时……所以他自苦, 多年不愿回坞堡,有你祖父在,也无人说什么。”
赵含章便开始扒拉起县城里空着的好房子。
第二天赵含章醒来,一开门就看到外面铺了厚厚地一层雪,傅庭涵正拿着一个小木铲在铲雪,铲在一起后拍实。
赵含章第一次见傅庭涵玩乐,好奇的跑上前去,“你要堆雪人吗?”
“对,”傅庭涵笑着把小木铲递给她,“你要玩吗?”
自眼盲后赵含章就没玩过雪了,她心狠狠的一动,立即接过小木铲,把院子里干净雪白的雪铲过来堆在一起。
俩人一起努力半天,终于做起一个半身高的雪人。
赵含章把团好的脑袋给它放上,然后开始给它做眼睛,“每年冬天下过大雪以后,我家门外都有别家的孩子过来堆的雪人,有一次我回家踩到冰块滑了一跤撞到了才知道有雪人,我后来仔细的摸了摸,发现我和差不多一样高,而且我长高,它也在长高。”
“我一直想要自己堆一个,但眼睛看不见,得靠手一点一点的摸索确定形状,脱掉手套玩雪实在是太冷了,我爷爷怕我生病,就不许我玩,这么多年,终于能自己堆一个了。”
赵含章后退两步,仔细的打量自己做的雪人,很满意,“我做的雪人果然好看。”
傅庭涵笑着给她递帕子擦手,“别冻着了。”
听荷适时的上前禀报道:“女郎,该用早饭了,才铭老爷派人过来说,让女郎有空了过去一趟。”
“知道了,用过早饭就去。”
赵含章沉思片刻,叫上傅庭涵,“我们一起去。”
傅庭涵挑眉,“我去干坐?”
“今天带你去认识一个人,你们或许会成为朋友。”
傅庭涵:“是昨天回来时遇见的青年吗?”
“就是他,他叫赵程,字子途,是七叔祖的儿子。”
傅庭涵好奇,“你怎么会觉得我们会成为朋友?”
赵含章道:“因为纯粹的人都喜欢找纯粹的人做朋友。”
虽然只见过一面,但从王氏给的信息来看,赵含章认为赵程是一个纯粹的人。
五叔公一家很热闹,不仅七叔公一家在这里,昨天刚游学回来的少年们也都在这里。
他们都是上门来磕头的。
赵淞很喜欢孩子,对族中这些喜欢学习,象征着未来的孩子更是喜爱,满脸的笑容。
在看到走来的赵含章和傅庭涵时,他脸上的笑意更深,直接招手,“含章和庭涵来了,快上来见你们的兄长和弟弟。”
赵含章和傅庭涵笑着上前与他见礼,这才看向站着的几个少年。
他们最大的有十七八岁,小的十岁上下,此时都一脸好奇的看着她和傅庭涵。
虽然昨天已经见过,但经过实在不太愉快,少年们默默地看着和他们差不多大的赵含章和傅庭涵,难以想象她已经是一县之主了。
众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昨天她的无礼上。
长辈面前,即便他们心中不满也得憋着,最大的那个先自我介绍,“三妹妹好,在下赵宽。”
赵含章和傅庭涵行礼,脸上带着乖巧的笑容,“宽兄长。”
傅庭涵道:“在下傅长容,字庭涵。”
赵宽惊讶,“你就有字了?”
五叔祖立即插嘴道:“不仅你们妹婿有字了,三娘也取了字。”
他笑眯眯的道:“你们大父给取的,叫含章,她现在是县君了,你们以后都叫她的字,别总是三妹妹,三妹妹的叫着,多不威严。”
一旁的赵瑚冷笑道:“三娘的威严又不是靠字。”
立即有少年捧场的问,“那靠的是什么?”
赵含章看向对方,认出是昨天和赵程坐在牛车上吃了她一嘴灰土的少年,她不由咧开嘴笑,然后也兴味的看向赵瑚,追问道:“是啊,七叔祖,我靠的是什么?”
赵瑚要出口的讽刺就噎住了。
少年们震惊的看着俩人,赵瑚脸色明明那么难看,但就是不开口。
这时众人心中一跳,暗暗戒备起来。
赵氏里谁不知道七叔祖混,连五叔祖都很难管住他,也就大房大父,也就是那位伯爷爷说话才管用一些。
所以七叔祖是真的被赵含章管住了,还是因为大房伯爷爷的关系呢?
在外游学,见识过不少的少年们敏锐的觉得是第一种。




魏晋干饭人 第200章 债主
赵程也看到了,他诧异的扭头去看赵铭。
赵铭冲他微微一笑,轻咳一声。
大家回过头来,这才看到站在门口的俩人,少年们连忙行礼,先是冲着赵程,叫了一声先生, 然后才冲赵铭行礼。
看得出来,赵程在他们中间很有威望。
1...5859606162...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