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赵含章也点头,对还有些激动的常宁道:“不错,那里面的孩子才是我们的将来,你有决断不了的事便去找汲先生。”
赵含章抬手冲常宁行礼,郑重的道:“常县令,以后西平县就拜托你了。”
常宁眼眶微红,连忙躬身行礼,几乎一揖到底,他低着头道:“愿为女郎肝脑涂地1
常宁当然知道学堂有多重要,那里面的孩子吃住学全都靠着赵含章,授课的又基本上是赵氏的子弟。
他们天然就对赵含章和赵氏有好感,特别是汲渊还隔三差五的去给他们上课,提及赵含章为他们付出的东西,现在,学堂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把赵含章当菩萨转世,恐怕除了他们挚爱之人外,无人能代替赵含章的位置。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303章 两县的区别
第303章两县的区别
第二天一早,常宁升任西平县县令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西平县,赵含章用上自己的郡丞印,不仅给了常宁任命书,还写了一张公告,直接贴到县衙外的公告墙上。
这一封公告她是亲自写的,写明了她升任常宁的原因,并表示了她对人才的渴望。
如今匈奴南下,洛阳被围,豫州也陷于战乱中,一年已经过去一半,大中正也未有举行定品之意,所以各地急需的人才只能自行解决。
赵含章表示,如今汝南郡急需各种人才,似常县令这样的有才之人不能埋没了。
所以,她希望有才德的人看到这张公告后可以向她自荐,到时候她会出一些题目考校对方,只要他们能回答上她的问题,并通过面试,不论对方身份家世如何,她全都真心重用。
公告贴出去,还未离开的县令和士绅们大惊,所以曾是柴县令幕僚,未曾定品过的常宁竟然一跃与他们平起平坐了?
不对,现在汝南郡郡治被赵含章移到了西平,西平县一下成为了郭县,他的地位比他们还高了。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柴县令,目中复杂。
柴县令也怔了一下,然后便觉得常宁的运气也太好了,赵含章竟然就这样把西平县县令的位置让了出去?
就在县城内外都被这封公告震动时,赵含章骑马带着人出来了,对候在城门口的高县令道:“高县令,我们走吧。”
高县令有些激动的小跑上前,仰着头看骑在马上的赵含章,“郡丞真的要去我们遂平县吗?”
赵含章应了一声,问道:“怎么,高县令还不舍得离开?”
“不不不,是要离开了的,是要离开了的,下官这就跟上。”
其他也正要出城的县令纷纷退到一侧,看着高县令上马跑到赵含章身边。
赵含章对众县令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们也尽快回到本县安抚百姓,做好秋收的工作。”
众县令躬身应下。
赵含章就一踢马肚子,一马当先走了。
傅庭涵跟上,秋武和高县令便跟在了后面,随从们也纷纷跟上。
见赵含章出行竟然带着二十多骑,众县令对视一眼,想法各异。
二十多骑看着不多,但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便是郡守也很难带上二十多骑,大多是几匹马,后面跑着一堆随从。
前郡丞死了,赵含章直接把郡治移到西平,就带了两个郡守府的吏员,其他官吏全都留在了灈阳。
而她普通出行竟然能带出这么多兵马来,可见她手底下的马不少。
马,在这个世道里才是最重要的,比人还要重要。
人没了,到路口随便喊一嗓子,只要拿得出吃的粮食,想招多少人便能招多少人,但马不一样。
谁能在大街上喊来一匹马呢?
到此刻,众县令对赵含章的军事力量和豪横有了初步的认识。
没有人敢不听从一个有兵有马的顶头上司的话。
县令们对视一眼,默默地上车离开了。
赵含章带着人一路往遂平急行而去,在进入遂平县后,她便感觉到了差别。
她压下马速,傅庭涵他们便也跟着慢了下来。
赵含章让马慢慢往前走,两边的田野里,青色的黄豆在野草堆里若隐若现,田里的水稻也长得一般,最要紧的是,有些稻田里被东一刀西一刀的割了一片。
此时正是除草施肥的关键时候,但田野里就没几个人。
刚才还在西平县内,路边的田野里可有不少人在干活儿。
赵含章看到不远处田野里有人,她便打转马头往那边去,高县令忙跟上。
他们的马还没到,田里的人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看到这么多人骑着马过来,脸色一变,转身就跑
但人怎么可能跑得过马,何况对方速度还不快,才跑出十几步便啪叽一声摔在了田里,直接糊了一身泥。
赵含章跳下马,也不在意田里有水,忙跳下去扶人,“老丈,您没事吧?”
她拽住人的胳膊拉起来,拉起来才发现刚才动作迟缓踉跄,看着瘦削佝偻的人并不是老人,而是个青年。
赵含章便连忙改口,“兄台可摔伤了?”
对方惊疑不定的瞪眼看赵含章,胳膊在她的手底下微微发抖,他的目光越过赵含章落在她身后的随从身上,脸色更白,“你,你们是谁?”
傅庭涵也下马了,见那人还坐倒在田里,赵含章似乎拉不起人来,便微微皱眉,也踩进田里,蹚着水过去帮着把人拉起来,“没事吧?”
赵含章冲他微微摇头,和青年笑道:“我们是路过的,想和兄台打听一下去遂平县城的路。”
高县令想说他知道路啊,但还未开口就被秋武拉住了。
高县令激动的心冷切,慢慢反应过来,赵含章这是要调查民情呢。
他便不说话了,老实的站在田边。
青年听说他们是问路的,悄悄松了一口气,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赵含章和傅庭涵,尤其是赵含章,因为她是个女郎,他戒备心稍淡,站好以后便指着他们刚才过来的大道说:“顺着那条路一直往前走,走路的话,大概到傍晚的时候左转,再一直一直走就到了。”
高县令:骗人,分明还要转好几次弯才能到,怎么可能只转一次弯就能到达?
赵含章和傅庭涵把人扶到田埂上,见他浑身湿透了,便笑着颔首道:“多谢兄台,伱身上湿了,快回去换衣服吧。”
青年却毫不在意,直接抓了抓衣服,把水拧出来,拍了拍后继续穿着,“我们不讲究这个。”
他木木地看着赵含章和傅庭涵,等着他们走。
但赵含章就是不走,反而好奇的看向他刚才跑过来的方向,笑问:“不知兄台怎么称呼,刚才那块田是你家的吗?我看庄稼长得还不错。”
青年蹙眉看向他们,隐隐有些戒备,赵含章已经冲身后的听荷招手,听荷立即拎了一个小包袱上前。
赵含章从包袱里马处一个烧饼来,递给青年,“我看你气色有些不好,肚子又一直在叫,是不是饿了?要不要吃个饼?”
青年盯着赵含章手里的饼眼睛都直了,再也移不开目光。
? ?明天见
?
????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304章 打听
第304章打听
这时候他已经顾不得思考赵含章他们是不是有别的目的,伸手抢过她手里的饼就往嘴里塞。
赵含章见他吃得凶残,生怕他噎住,忙取下马上的水囊递给他。
青年眼睛看都不看,一心只啃烧饼。
他吃了好几口,这才慢下来一点儿。
赵含章把水囊又往前送了一点儿,他这才接过灌了自己好几口水。
喝完水,他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饼沉思了一下,然后便沿着自己咬过的地方撕下一圈来,剩下大半个饼塞进怀里,然后把那一圈撕下来的饼塞嘴里。
他抬起眼来盯着赵含章看,含糊的问道:“贵人们还想要问什么?问吧。”
赵含章挑眉,指着他的胸口问,“这饼要留到晚上吃吗?”
青年道:“我家里还有父母妻儿,这是留给他们的。”
他脸色有些哀伤,叹息道:“我父母年迈,孩子又还幼小,他们也许久不曾吃过东西了。”
赵含章想了想,从包袱里又拿了两个饼递给他,“拿回去给他们吃吧。”
青年立即接过,收进怀里,眼睛含泪,恨不得给赵含章磕头,“多谢贵人,多谢贵人。”
“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道:“小的叫伍生,家中排行老二,您叫我伍二郎就好。”
“你刚才为何见了我们就跑?”
伍二郎不好意思的道:“你们骑着高头大马直冲我而来,我还以为伱们又是打哪儿来的乱军呢。”
这话别说赵含章不信,高县令也不相信啊,哪里来的乱军不是后面带着呼啦啦的人,而是整齐的二十多骑?
他们一看就是贵人出场好不好?还是正规的贵人!
赵含章怀疑的盯着伍二郎看,“真的?”
伍二郎认真的点头,“真的1
赵含章笑了笑,并不深究,问道:“如今才七月月中,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日呢,现在便开始缺粮了,那之后怎么办?”
青年道:“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啃野草了。”
赵含章便问起来,“家中种了几亩地,等到秋收的时候可以保证饮食吗?”
这种问题又不是啥机密,青年也乐得回答,所以赵含章很快就知道青年家中种了几亩豆子,几亩水稻,以及之前种了几亩的麦子,收成多少。
其实遂平的情况不太好。
去年溃逃的匈奴乱入,村里的人人心惶惶,不是被抢,就是在躲避被抢的路上,所以就耽误了农时,种的小麦不是很多,也不是那么上心。
风雨来说,今年亩产还算可以的,但奈不住他们种的不多啊,而何刺史又给了那么重的赋税。
于是大家收割后发现,赋税一交,家里基本不剩下什么粮食了。
也就是说,他们辛辛苦苦一年,交完赋税后粮缸还是空的。
青年也是有些怨气的,他隐隐察觉出赵含章他们是身份很高的人,因此言语间不免带了些出来,“于贵人们来说不过是一句言语,对我们来说,却是需要倾尽家财的。”
赵含章赞同的颔首,微微叹了一口气。
见她竟然一副赞同的模样,而她身边的郎君也没有表示反对,伍二郎不由惊奇,终于忍不住问道:“女郎和郎君是什么人?”
赵含章笑了笑道:“就是普通人,不过我们刚从西平过来,那边田地里有许多人在劳作,到了这边却看不到一个人,一时心中好奇,看到兄台就忍不住想要询问一二。”
谁知道她还没开口就先把人给吓得够呛。
伍二郎也想到刚才自己反应过激,不好意思的一笑。
他看时间不早了,直接起身,“我得回家了,家中父母和妻儿还等着我带吃的回去呢。”
赵含章便放他走。
等他走了,她幽幽叹了一口气,回头和高县令等人道:“走吧,我们去遂平县城。”
但是他们速度还是慢了下来,赵含章不仅开始留意起路上的人,还在留意两边田野里的庄稼情况。
目之所及的田野里,有近一半杂草丛生,其中还有不少直接是荒地,没有播种。
赵含章看到这种情况,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境况,便是秋收,情况也不会好很多的。”
高县令连连点头,“今年因为夏税之事,很多百姓都离家出走了,所以这田地便丢荒,唉,他们也害怕呐,若是秋税也和夏税一样,那他们几无活路,到时候县内怕是剩不下多少人了。”
他一边说,一边拿着小眼睛去瞄赵含章。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没有立即给出承诺,而是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在附近找个村子落脚吧。”
高县令并不气馁,赵含章没有立即拒绝,那就是说明有希望的。
天知道他有多羡慕西平县,上面给的赋税额度,她说减就减。
郡守和郡丞是干什么的?
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辖下各县,让各县纳税交赋而已,他们也有保护各县百姓的义务。
所以高县令多希望先郡丞拒绝何刺史指派的赋税额度,他不止一次的上书过此事,然而没有用。
郡丞不仅没有减轻额度,在西平和上蔡缴税不足额的情况下,还给他们加税了。
现在郡丞换成了赵含章,高县令觉得秋税的事可以渴望一下。
赵含章自然知道高县令的意思,如果只是养一个县,她或许可以考虑,但她现在手底下有十个县呢,免了遂平的,其他县的秋税免不免?
她本以为灈阳和西平之外,其他县的情况要好很多,但现在看来,她还是过于乐观了。
满目疮痍!
赵含章勒住马,看向前面低矮破败的房子,她偏头看向秋武。
秋武便带着人进村,不多会儿就带了个人出来,“女郎,村长家在那上头,是他们村的富户,家里房子好些,应该可以借宿。”
“是是是,我们村长家的房子是最好的了。”那人很热情的领着他们去村长家,手里还紧紧攥着五文钱。
为了这五文钱,他不仅把他们带到村长家外头,还热情的去帮他们敲门。
不过用不着他敲门,赵含章即便是牵着马走也能透过那低矮的围墙看到院子里。
里面人不少,很热闹,不,是很嘈杂,其中有一个人被押着趴在地上,看着十分的眼熟。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305章 可怜巴巴
赵含章站在门口,低头看着被压趴在地上的青年,和他努力向上看的眼睛对上,俩人大眼瞪小眼。
一个衣着还算干净,却也打了好几个补丁的中年男子沉着脸走过来,目光扫过赵含章和傅庭涵,看到他们手上牵着马,脸色一缓,待看到门外还站着二十多个人,个个手中都牵着马,脸上的表情便一滞。
他眼底升起些恐惧,背不自觉的下弯,躬身问道:“贵人们来此有何贵干?”
赵含章的目光从青年脸上收回来,看向中年男子笑道:“我们要去县城,路过这里,因天快要黑了,所以想在村子里借宿一晚。”
中年男子听了迟疑一下,“我们村破败,房屋简陋,只怕委屈了贵人们。”
赵含章笑道:“只要有个落脚之地便好,村里好心收留,我们岂敢挑剔?”
中年男子道:“但我们并没有这许多房屋,女郎不如往西再走一走,下面有大村庄,或许可以留宿。”
赵含章便看向秋武。
秋武立即抓了一把铜钱给中年男子,“天色渐暗,外面野兽蛇虫很多,还请村长通融一二。”
中年男子看着他手中的铜钱沉思,半晌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收下了钱,转身让家里人给他们腾房间,眼见他们要把所有房间都腾出来,赵含章拦住了他们,表示他们夜里只用两间房就行。
中年男子悄悄松了一口气,就只收拾两间最大的房间给他们。
赵含章由着他们去忙,她好奇的在院子里转了转,然后就围着院子中间的人看。
中年男子也看出来了,他们这一行人里似乎是这女子为主,于是跟在她身后转悠。
见她盯着伍二郎看,中年男子便解释道:“这是我们村才犯事的村民,押他在这儿是为了惩罚,女郎不要害怕。”
赵含章摇头:“我不怕,我就是好奇。”
她问道:“虽然趴着不舒服,但也不多难受,不知他犯了何事,就这样惩罚就行了吗?”
提起伍二郎犯的事,中年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气愤的道:“这小子偷割我家的青苗,这点惩罚……因为发现得及时,就这么押着吧,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必不会这么算了,他最少得赔我双倍的”
赵含章眨眨眼,问道:“这时候偷割青苗……是为了什么?”
中年男子就叹气,“还能为甚,自然是为了吃,但这时候吃青苗简直是自绝后路。”
伍生眨着眼睛去看赵含章和傅庭涵,对上他们两个的目光,他干脆脸颊着地,很干脆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赵含章看着他,眯了眯眼,“不知偷割的青苗地在何处?”
中年男子就指了一个方向,喋喋不休的抱怨道:“还是我小儿偶尔撞见,不然真被他割了,不知要损失去多少。”
赵含章也叹息,“看他的年纪,家里父母老弱,儿女又小,饿到极处,为了活着也只能吃青苗了。”
“呸,他光棍一个,哪来的儿女?也没有父母奉养,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赵含章和傅庭涵默默地低头去看趴在地上的伍生。
高县令也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他感觉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要知道当时伍二郎把剩下那半张烧饼收起来时他还感动的红了眼眶。
他相信赵含章也是这样,不然不会又送他两张饼,结果……
赵含章默默地看了一会儿伍生后看向村长,问道:“这样的人为何还要留在村里?破坏财物不说,还坏了风气,不如驱赶出村。”
趴在地上的青年一下瞪大了眼睛,头微微扬起,不可置信的看着赵含章。
赵含章冲他轻柔的笑,青年却生生打了一个寒颤。
中年男子也吓了一跳,忙摇手道:“不至于,不至于,虽然他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是坏人,唉,就是饿坏了,世道不好,唉,怎么说呢,唉,罢了,罢了,大郎,给他松绑,让他回家去吧。”
正在收拾屋子的青年走出来,闷不吭声的给伍生松绑,然后将人拉起来,丢下就不管了。
伍二郎一得了自由,立即笑嘻嘻的和中年男子道:“成叔,我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
中年男子骂道:“滚吧,以后再割青苗就没这么简单了。”
他顿了顿后道:“别人家的不能割,自家的也不要割,再等一个月,现在的青苗不知能收获多少粮食去,你这时候割青苗,不是糟蹋粮食吗?”
伍生漫不经心的道:“那也得活到那时候啊,不然饿死了,地里的青苗留着,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他叹气道:“想想就憋屈,人都死了,竟然还剩下粮食没收割,没吃,心里念着这事儿,下辈子都要不好过了。”
村长见他如此混不吝,气得伸手去拍他。
伍生缩了一下,但没躲开,让村长拍了他一顿,他揉着肩膀嘶的一声,“这也疼了,成叔您这是吃饱了有力气啊。”
“滚吧。”
伍生看了眼赵含章和傅庭涵,拍拍屁股就要滚,赵含章却叫住人道:“既然你是光棍,那就是身无牵挂了,可愿跟我走?”
伍生诧异,指着自己的鼻子问,“我?女郎愿意用我?”
赵含章挑眉道:“是啊,所以你可愿跟随我?”
伍生一下心动起来,不由扭头看向村长,村长也惊讶不已,但他只沉思了一下便和伍生道:“去吧,说不定是一条活路。”
拿了五文钱却没走的村民见状,鼓起勇气上前,“贵人,您看我行吗?我任打任骂,只要一吊钱,或者您给半袋粮食就行,我吃很少的。”
赵含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有妻儿在家,岂能丢下他们离开?留在家里种地吧,或许过不了多久会出现生机呢?”
本还有些犹豫的伍生一听,立即跪在地上,冲着赵含章便磕头,“小的愿意追随贵人。”
他抬起头来,又是一脸的可怜巴巴,“贵人,之前骗了您,是小的错,您打罚小的都认。”
村长立即扭头看他,瞪眼,“你骗贵人啥了?”
伍生就落泪道:“骗了贵人两个烧饼,成叔,你也知道,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我这一走,他们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
赵含章和傅庭涵:……
------题外话------
明天见
魏晋干饭人 第306章 收奴
赵含章忍不住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脸,难道她看上去很像傻子吗?
谁知村长却皱了皱眉后叹息,“也是,你一走,大壮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赵含章眨眨眼,这是真有孩子啊?
傅庭涵问,“不是说独身一人吗?”
孩子却不是伍二郎的,他既然是二郎,那自然还有一个大郎。
伍大郎有三个孩子,兄弟俩已经分家,去年伍大郎护着家中财物,被冲进村里的逃兵所杀,剩下三个孩子。
很快,大壮就带着弟弟妹妹站在了赵含章面前,三个孩子,衣衫褴褛,脸上还算干净,但手上全是泥,在来之前,他们正在田野里挖草根。
三人吸了吸鼻子,无措的看了一眼伍二郎后便和他一起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赵含章。
别说赵含章,就是一旁的傅庭涵都心软了,不由低声道:“不然都留下?”
赵含章倒是不介意的,只不过,“你们知道跟着我意味着什么吗?”
伍二郎立即扯着三个侄子侄女跪下,和赵含章道:“为奴为婢,当牛做马,我等都愿意,只要贵人肯给我们一口饭吃。”
院子里来围观的村民立即跟着道:“我们也愿意,我们也愿意的。”
大家目光炯炯地看着赵含章,纷纷道:“我们也不要卖身的钱,就只要给口饭吃就能使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