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王满囤种田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山楂馅
满囤看着小七不听说,就把声音沉了下来:
“你要是不听哥的话,哥现在就要打你的屁股。”
“使劲儿打五下,哥说到做到。”
说着,他就做势要往他秋贵儿的屁股上打巴掌
秋贵马上用小手捂着屁股,小声地说:“不打,秋贵儿乖的。”
然后又抿紧了嘴。
“以后娘要问你话,你怎么办?”满囤继续训他。
秋贵瘪瘪嘴,眼里含着委屈:“跟娘说话。”
“你们几个都过来一起听着,中午来咱家的那人是我叫来帮忙的伙计。除了我以后,你们不准私下跟他说话,更不准学他的样子,谁要让我知道了,我就拿棍子抽谁的屁股,听见没有?”
小四他们几个一脸不明所以的迷茫,但既然他哥都提到打屁股的事儿了,小哥儿几个除了秋贵儿,都快快地点头。秋贵儿反应慢,最后一个点头。
满囤还想再接着训他,转念一想,满囤一想,秋贵儿这年龄也该上托儿所了。
他现在已经过了4岁,正是对事情好奇心强的年纪,什么东西都模仿得快,学得好的时候,王氏跟他都各有各的事情要忙,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空来关心小家伙的成长,不过么,满囤一想,凹子沟来的这一批小豆点儿也大多是这个年纪,这会儿正在大院里,跟着老田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不如把秋贵儿也送过去,孩子多了也热闹,老田给他们讲讲故事,顺便学学认字,多学点积极的东西。
这事儿跟王氏一提,王氏除了觉得秋贵儿年纪小不放心之外,余下的全是赞成。
当天中午,满囤就叫小七高高地骑在他的脖子上,把他送去了托儿所。
当然,小七也是带了学费的。
满囤给管理员周大娘交了三十斤的大米当学费。
周大娘人好心善,还是个做饭的好手。
中午这会儿,托儿所正开饭,每个小孩儿手里都捧着一碗筋道的红薯面条。面条擀得又细又长,吃着又弹又带些甜丝丝的味道,美得很。
所以把小七送过来他很放心。
满囤私底下又找着了老田,按着他对现代教育的理解,简单跟老田介绍了一番,老田毕竟是教了大半辈子书的人,两人的看法不谋而合。
托儿所的小孩子们分了小组。
在他们五六岁的年纪就开始学习着跟同伴间互相信任,互相协同,与团队共同成长。
他们将是这个村里第一批不依照血缘关系,而与他人互助互信,健康成长起来的新村民。
安顿好了家里,满囤一个头两个大的又拐回来找青山。青山也没走远,一上午的功夫,已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搭出个窝棚的样子来。
也就是几根木棍外加几条破麻袋凑合起来的,刮风就倒见雨就淋,真真是叫花子住的破狗窝。
满囤就跟他商量,叫他先住牛棚里,过两天给他找房子。
青山不住。
叫他去家里吃饭。
也不去。
其实有了上午的事儿,满囤心里也不愿意青山再住家里。青山不是少梁,不能逗得一家人开开心心。
要说给青山找房子么,满囤也不太确定。他自己家还住的破土坯房,就是有钱改建新房,也得抽得出时间来。
趁着天热,就叫青山先凑和两天再说吧。
等天一立秋,马上就盖新房,到时候如果青山还愿意留在村里,给他多盖三间房也不值什么。
主意已定,满囤就从家里拿来了斧头子锯子什么的,两个人一起,动手改了窝棚,两三天时间,就把它搭成个小二层的木楼。
一层养鸡,满囤给青山逮了一只公鸡,三只母鸡,二十几只鸡仔。
青山全是放养。
尽管一再禁止,小四他们还是不时跑过来替青山喂鸡。
一些必需的生活品都尽量地给青山添齐了。
送来的吃的什么的,青山也都收了。
领着他村里村外转了几回,认了人。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把青山给安置下来。
满囤又抽出空子跑了一趟市里。五金厂的厂长回来了,给厂子里跑来了指标,要回一辆新卡车,五金厂又恢复了运营。
欠满囤的五千多元账款,先给了一千的整数。因为欠了满囤老大一个人情,厂长发了话,亲自安排车间给满囤焊了十五个手推车,按着一百一个的价钱,先抵着欠款。
满囤带着这批手推车回了家。一回村儿先把钱交给老田,结了一部分的粮款。
而张家口村这会儿人人欢喜,大家都沉浸在惊天喜讯中。
根据村长得到的信息,省政府这一回拔款下来,用于恢复凹子沟的建设,另外还特别拔了两万块钱的扶贫款,专门给张家口村修路。
政府出钱给村里铺路,一下子满村的乡亲都乐开了花儿。
田间地头上,老乡们一说起来就只剩修路这么一个话题。
三万块钱可以把村口的路修得又宽又平。村里有那些个自行车也好,牛马车也罢,平时走得远,吃够了路不平的苦。
可村长想得远。把路要修长了才好使唤,光修眼前这么点路,有个啥用,光赶着马车上地种田用哪!
路要修得长,修得远,才真正能派上用场。
可要想修到镇子上,这钱可就不够使唤的。
村长就站在村口拿大喇叭吆喝着,号召大伙捐款修路。
修路大伙高兴,可捐款没人爱干,再说了,这修路款离拨下来还早得很,村长这会儿子火急火燎地挨家要求出钱,这下子村里可热闹起来。
吵架的骂街的。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一时间乱哄哄一团。
满囤没去参和这事儿。
现在只是个消息,离真正修路还早着呢。不过,一条乡间小路,居然是省政府出文件,嗯,看来少梁跟克生还真是给张家口村做了回大好事儿。
满囤把小七送去托儿所没多久,就看出点儿问题来。
十几天的时间,因为饲料充足,家里的小鸡仔足足长胖了一整圈儿,可小七长得比小鸡仔还快,本来就比同龄的小子胖一点点,现在,整个人已经比别人胖了两圈。
满囤只道是王氏心疼自个的小儿子给送去托儿所,在家里的时候给他塞了过量的饭食。于是还跟王氏提过一次,告诉他小七在幼儿园吃得很好,不要给他吃太多晚饭,让小七长得太胖,不利于发育。
满囤的话王氏很认可,她晚上就只给小七盛半碗稀饭。小七也不在乎碗里的饭少了,只是呼噜噜的吃得津津有味。
同样,满囤也跟周大娘打过招呼,小七跟其它小孩子一样饭量,不要给秋贵儿多添饭。
但小七还是跟吹气球似的迅速从一根小豆苗长成了小皮球。小鼻子小眼睛都挤到了一起,肉嘟嘟的人见人爱。
周大娘看着这一群小豆里的小皮球,也很是喜欢,不过对满囤的话,她倒是说得明白,“你们家的小子可乖得很,吃饭跟大家一起排队,打饭是按着老田的说法,小孩子们自己值日分饭。”
“原先都跟着大家,吃一碗以后再添半勺,你们家来人说过以后,这小乖乖连那半勺也不添了。”
“唉,小孩子么,多吃点儿又能胖到哪儿去?等抽条长个子的时候就瘦下来了,哪能这么苛薄着呢。”
周大娘也不满了。
“把孩儿放我这儿,都放心吧,饿不着,撑不坏。”
王氏已经被满囤数次提醒,心里也清楚这不是好现象。
王氏是不懂什么心脏发育骨骼发育什么的。她的担心也很直观。现在秋贵儿给她养的小脸儿胖胖的,小肚子圆圆的,看着喜人,等长到十三四还这么胖,就要被人笑话的。
万一名声出去了,将来娶不了媳妇可怎么办。
王氏跟满囤都发了狠,除了幼儿园的饭,天天给小家伙喝米汤跟水煮青菜,连零嘴儿什么的,也一概不能吃着。
但小七长胖的趋势没有停止。





王满囤种田记 第八十七章
小圆肚子的故事(二)
王氏不懂肥胖对儿童心脏发育和骨骼发育的影响。她的担心很直观,现在秋贵儿给她养的小脸儿胖胖的,小肚子圆圆的,看着喜欢人,可如果等小子长到十三四还这么胖,就要被别人笑话。
万一名声出去了,将来娶不了媳妇可怎么办。
于是,王氏跟满囤都发了狠。除了幼儿园的饭,只给小家伙喝米汤跟水煮青菜,连零嘴儿什么的,也一概不准他吃着。
但小七长胖的趋势没有停止。他的小脚长得肉乎乎的,原来的布鞋夹脚,王氏已经给他重做了两回。
前些日子王氏花了几天功夫,把一家大小絮的棉袄都陆陆续续地赶出来,只有秋贵儿的例外。从天刚热那会儿到现在,这小子足足胖了十五斤,到秋天再贴一贴秋膘,这过冬的棉袄是给他裁成多大?裁小了到时候可就穿不下。拿着针线,王氏也犯了难。
不知不觉的,王秋贵儿已经长成张家口村里最胖的小子。即使以现代标准来看,他的体重也即将触踫超标的红线。
“胖一点儿挺好,胖一点壮实。可娘瞧着吧,秋贵儿这娃可不能再胖下去了。”这话王氏反复跟满囤提过好几遍,看得出来她的心忧。
满囤停下自己手上忙碌的事儿。他觉得有必要带小七去市里看看医生。不过去医院之前,他决定全天候地观察小七两天,看他一天到晚究竟吃下去多少东西。
早晨起来,每人的碗里盛着一个荷包蛋,筷子上架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蛋饼、还有热腾腾的甜豆浆。小七的碗儿里即没有荷包蛋,鸡蛋饼也只放了半个。尽管顶着满囤紧盯的眼神,小七吃得有些不安,但还是很乖地吃完了自己那份,没对着小小的饼子叫唤什么。
中午,满囤踩着开饭的钟点儿到了幼儿园,不动声色地站在一边儿观看。周大娘给孩子们做的捞面条,秋贵捧着他的蓝色塑料碗,吃了一小碗。大娘看看他手里的小碗,摇摇头,又给添了半勺。
于是,这顿饭秋贵儿跟其它孩子吃得一样多。
晚上,小家伙乖乖地喝着渣子汤,很是香甜地啃了一小角的油饼。对王氏炒的豆角好像很喜欢的样子,自己盛了一小碗,吃完后还是一副意由未尽的样子,末了看看他哥,没敢再要。
“我吃好了。”
放下筷子,小七端着小碗送到水池里后,就跑到院子外边,带着大黄出去玩儿了。
照这样的吃法,小七根本是胖不出来的。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除了家里跟幼儿园,他还能上哪儿去找吃的呢?
满囤已经找龚大厨问过了,小七跟本就没跟大厨要过吃的。
村子里的几家亲戚都是爱闲扯的人,要是小七去过他们那里,不出一两天,家里就会听到风声。显然,小七也没去别处要吃的。
干脆,满囤连晚上的活也放了下来,一声不吭地跟到了小七的后头,同样出了院子。
大黄狗颠颠地跑在前头,毛尾巴甩得欢快,小七一会儿跟黄狗玩儿赛跑,一会儿又不紧不慢地跟在后头,不时地踢踢地上的小石头,有时看见路边草丛里有什么吸引他的东西了,还会跳过去看看。
黄狗这时候就停下来,等着。
就这么边玩儿边走的,小七就摸到一所破院落跟前,很快就拐了进去。满囤一瞅,诶?是村里的老陈家,跟他们家不沾亲带故,院子也根他们家一样,又穷又破,小七来这家做什么?
满囤没跟过去。这个时间已经饭点儿,这家烟囱里也没有冒烟,满囤弯着腰站在柴堆后面,一直听着里面有什么动静,可还没等他听着什么,黄狗领着小七,就从院门那儿又出来了。
这进去了才不到一分钟,他倒底跑人家家里干嘛了?
仔细一看,小七左手里拎着一只竹筒,胳肢窝里夹了两片荷叶。荷叶很新鲜,像是才采下来不久。
大黄狗也没闲着,嘴里也叼了一大卷儿,跟叨报纸似的,走得昂首阔步,尾巴摇得比刚才还欢。一人一狗又原路返回了。
咦?这两人又是要去哪儿?满囤心说,这里面有鬼,跟上去看看。
大黄狗领着小七走到自家大门不远的地方,非但没进去,反倒拐了个大弯儿,从自己家门口绕开了。
满囤心说幸亏我刚才没喊他,不然就错过这么一出,家后面就是山,这么晚了秋贵跑后面去干嘛?哦,对了,后面还有青山。
果然不出他所料,绕过家门口,两人直奔青山的窝棚而去。
满囤有点儿失望,弄了半天是去给青山喂鸡。尽管自己一再阻止,小四他们还是经常这么干。
看到这儿,他就有些想回去了,家里的碗儿还在池子那儿泡着,好些活还等他来做。不过转念一想,既然都跟过来了,不如再跟上去看一眼,顺便也瞧瞧青山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
结果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就叫他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来。
青山没呆在他的窝棚里。窝棚前露天生着一个火堆,青山正背靠大树,面无表情地坐在火堆旁,正翻烤着一只无头整兽,烧烤的香气顺着凉风,很快就吹到他躲藏这边。
大晚上的,青山居然在烤肉吃。这野兽看着个头跟整羊一般大小,估计是青山从哪儿打回来的猎物,看来这位不光擅长抓小松鼠。一想起烤松鼠,满囤就觉得口舌生津。比起当初来,青山这些日子过得倒是非常滋润。
小七见了青山,也不找招呼,只拎着竹筒,小心地绕过火边,径直奔向窝棚。很快,他就从杂乱无章的临时厨房里找到一只倒扣的瓷碗。满囤躲在一边儿看得清楚,青山的窝棚比猪圈还乱,倒扣的碗很可能是唯一干净的一只。
接下来,小七开始拎着竹筒往瓷碗里倒水,看来竹筒里面装的是清水,小七是专门来给青山送水来着。小心把水全倒进粗瓷碗儿里,然后小七才带着空竹筒走到火边,挨着黄狗坐了下来。
火边儿的两人静静盯着火堆,谁也没说话。不大会儿功夫,肉便烤熟了。青山先给自己卸了条后腿儿,小七很乖巧地把荷叶递了过去。
青山拿荷叶衬着,把另一条后腿儿切给了小七。
后腿儿很烫,小七没有直接用手端,而是拉着荷叶一角,把腿肉拉到自己这边,捡了片儿树叶当扇子,轻轻地往烤肉上扇着凉风。扇了两下,可能是兴奋了,秋贵对着火光,拉着小嗓子,开始唱儿歌。
这支歌唱得很是难听,满囤仔细分辨了一下,幼嫩的童声里还带着老田特有的口音。应该是在幼儿园才学的新儿歌。
顿时,他就有点儿不痛快了。小七还从来没在自己家里开口唱过歌。
再看青山,一展长臂,从身后的树枝上摘下一块儿仍在滴血的肝脏,打了两个响指,黄狗收到信号,摇着尾巴窜进草丛里低头嗅闻,很快发现了被藏起来的酒瓶子,低头衔了过来。青山拍了拍黄狗的脑袋,黄狗一声不响地叼着奖励,退回到小七身旁。
青山把白酒放到身旁,就着小七跑调的儿歌,把着烤兽腿吃得痛快。吃了一会儿,一抹嘴,把那碗清水拿过来喝了。
小七看他喝了水,开始很坦然地小口小口啃起烤肉来,黄狗这会儿也把脑袋凑了过来。
小七就把咬下来的肉块吐给它吃。
青山也时不时地撕下长肉条下来,忽高忽低地丢给它。
大黄狗显然更喜欢抛接游戏,很快就窜到青山一侧,跳上窜下地玩得不能更开心。
小七就笑眯眯地看着大黄狗接肉,自己抱着条硕大无比的肉腿儿,吃得嘴角流油。
满囤看着小七一脸不争气的样子,真是一阵痛心疾首,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能这么没出息的跑来跟青山要肉吃呢!
最后,黄狗玩儿了一会儿,大概是吃饱了,就过来找小七。小七把整条肉腿儿用荷叶包裹起来,从窝棚里找了条草绳捆上。黄狗很自觉地跑过来叨着,两人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青山的小窝。
满囤看够了,就准备回家好好教育这臭小子,哪知道小家伙带着狗,又一次绕过了自家大门。
哎?
天都快黑了,这小家伙还要往哪儿去?
满囤只好又跟着。
青山看着满囤从藏身的树后出来,远远地跟在小孩儿后面,抽出嘴里叼的细肋骨,比了个瞄准的动作。细肋骨划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朝着满囤离去的背影攀到高点,飞进了火堆中,溅起一把细亮的小火星。
嘴角挑起一抹志在必得的邪肆,青山将肋骨上的软脆嚼得咯吱咯吱。
满囤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行踪,只一路跟着黄狗小七,看着两人晃到小河边。
此刻约摸是七八点钟光景,河边晚霞灿若金火。夕阳斜照,最后的一抹余晖打上河面,缓缓流淌的波纹藏满流金,像是向着地平线流去的熔岩火焰,光芒耀眼。
小七对着晚霞和金色河流无动于衷,他这会儿坐在河边的老柳树下,又抱着烤兽腿儿,开始努力地啃了。
大黄狗沿着河边撩开四蹄可着劲儿撒欢儿,累了就踩着小碎步追一追草丛里的蝴蝶。最后往草堆上一躺,开始扭来扭去地拿着草皮蹭痒痒。
吃了好一会儿,小家伙才停了嘴,结束河畔野餐。满囤看着小七滚圆滚圆的肚子,心说,我可算是知道你是怎么长得这么肥了。
小七重又收起了那条大肉腿儿,喊了一嗓子。大黄狗顺着河沿儿飞奔回来。秋贵儿就跟着它往家走了,不过路上拐个弯儿,仍旧去了原先那间破院子里。
天已擦黑,满囤这回直接扒到这家的院墙上,想听听小家伙到底是搞得什么鬼。
院子里一开始没有声音,但很快就有了动静。油灯点上了,照得院子里人影绰绰,看起来全这一家老老小小都搬着凳子坐到了院子里,仿佛早就等待这一刻。
满囤使劲盯着院子里的人影,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他家的小子跟黄狗。
大概是跑回去了。
满囤决心回家好好跟小秋贵算算总账,自己为着他的体重跟王氏两人整天担心过来担心过去,甚至弄到要上医院给小子做检查,可这小家伙倒好,天天吃了饭,又去青山那里蹭吃的,不成体统。
这么一生气,脚下就没留神。
他扒着院墙上,重心一不稳,脚下垫的石头可就歪到一边儿,砰通一声,让他摔了个大跟头。
这边儿一弄出动静来,院里的人自然就听得清清楚楚。
“谁?”
“啊,我,满囤。”
作者有话说:
前些天文章增涨了六千多的点击,123言情才涨了不到十万的积分,不开心。
感谢阅读此文的所有读者!
天干物燥,请多留言!
或者赠个作收,送山楂些温暖~
感谢“这里态叔”的地雷。




王满囤种田记 第八十八章
小圆月肚子的故事(三)
满囤弄出动静之后,本打算趁着天黑悄悄溜走,哪知道正好遇上老大娘过来取柴。就这么着,两个人脸对脸撞了个满怀。
黑咕隆冬的夜间,跟做贼似的扒人院墙上,这事儿吧,还真不好解释。满囤心想:要不,自己装成踫巧遇上的样子,打个招呼就离开吧。
哪成想老大娘一听说地上摔着的人是满囤,原本平静的面孔立刻染上一层忧愁,不仅如此,还诚惶诚恐地来过来掺扶他。
满囤赶紧自己爬起来,拍了拍灰,就想离开。哪知大娘一看满囤不让扶,就揪紧了自个儿的围腰,自责起来: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肉是不该吃的,现在家里都找来了。”
这话一出口,老大娘就像一心的憋屈找到了发泄口,叠声道:
“我这实在是没办法。”
“我没办法,我没办法呀。”
一连三句我没办法,满囤都没能插上嘴。老太婆仍在不管不顾地继续诉说,话语急切,又带着些哭腔。
“跟娃儿说了不要的。”
“还是把肉送过来。”
“我家也难。铁树人不在了,我指靠谁哪。”
说到这儿,像是戳到了伤心处,老大娘撩起围腰来,擦着眼角。
满囤赶紧把话挑明:
“七奶你放心,我不是来要肉的。”
老太婆耳朵还聋,满囤大着嗓子喊了两遍她才听见。
听见不是来要肉的,老人的惊惶褪了下去,哀伤却爬上了苍老的眉头,激动的表情加重了她满脸的皱纹。满囤认得她,这是陈家的老伴,听说才六十的年纪,看着已经像八旬以上的老人。
“老二不沾家,小的跑去当兵。”
“铁树人也没了,媳妇也跑了,给我丢下四个奶娃。我老头儿生着大病,一年到头下不了地。”
“我没办法了,没办法。”
这家的情况满囤也听说过一些。
老太婆的大儿子叫张铁树,去年开春那会儿跟着老乡出山去挖矿,结果出了事故,人没了。老二不孝顺,家里全指靠着老大一人在。老大人一没,老婆吃不了苦,跟着人跑镇上,留老太婆一人领着四个孙子,家里的日子极不好过。
正是困难的时候,老伴又得了重病。几个闺女嫁出了山,三年五载才能回家探一回亲。最小的小儿子刚十五岁,跟着刘红征当兵去了。
总之一句话,比起穿越前的王家来,这一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好在小儿子当了兵,做为拥军家属,村里现在能多少照顾一点儿。
不过,这家人跟他们家没什么来往,怎么小七会想到要拎着肉跑来他们家呢?
1...33343536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