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萧大人……刚才那是什么东西啊?”
“怪物,怪物。”
……
当黑珍珠号率领的船队到达青州城外的海港之时,已经有八艘辽国战船惨遭屠戮了。此时青州港内虽然还停着很多战船,但是却已经没有多少辽国士兵了,在青州城内主要镇守的辽国士兵要不然还在城内守城,要不然就已经被赵惟吉全部打到海里了。
现在青州港内的人主要都是一些原本住在青州城的百姓,因为官军战败没有来得及撤走,而被辽军所俘虏。。
他们看到了赵惟吉的船队进港以后,都十分的惶恐,本来就因为契丹人的统治而深感不安,此刻又有几艘像怪物一样的船开进港来,这让这些百姓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从那怪物一样的船上走下来了一群人,这群人的穿着打扮是典型的汉人,而且他们口中说的也是大宋官话:“百姓们,我是吴越王赵惟吉,因为大宋有难,我奉了皇命从海外回来勤王救驾。现在我需要攻下青州城作为据点,不知道你们谁能告诉我青州城内的情况。”
虽然赵惟吉早已迁出中原有些年头了,不过他的名声到还在,而且这两年随着钱庄以及金币的普及,他的名声又重新在民间流传了开来。
“吴越王回来救驾了。”不知是谁在百姓中间吼了这么一嗓子,整个港口上的百姓都沸腾了,纷纷围了上来。
看到前进的道路被百姓围住了,赵惟吉立马伸手希望将百姓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大家不要激动,我真的是吴越王,你们先冷静一下,我需要一个人为我介绍一下青州城里的状况。”
百姓听了赵惟吉的话以后,稍微的平静了下来,然后他们中间走出来了一个人自我介绍到:“我叫邢木,字育森,原来是青州城里的捕头,官军战败以后就被俘了,然后被赶到了码头上干活,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下青州城内的情况。”
赵惟吉听后大喜,立刻拉住了邢木的手:“好啊,育森你快说说现在青州城能有多少守军吧。”
“青州城内本来有五千守军的,不过其中有五百人每天都搭乘着战船出海巡逻,此时应该只有四千五百人左右。对了王爷,那些在周围巡逻的契丹战船您没有遇到吗?”邢木想赵惟吉他们从海上过来,是怎么避过那些巡逻的契丹人的,这么一大支船队。
“照你这么说现在青州就只有四千五百人了?”
“还有五百的海上部队。”
“那些人现在已经没有了,就只剩四千五百人了。这么点人数好办。”说着赵惟吉朝后面的人说了一声:“让小伙子们都把家伙事搬下来吧,咱们即可出发去夺回青州城。”
邢木一听赵惟吉觉得四千五百人不多,还说即刻夺回青州城,心中一阵兴奋,不过当他看到船上才下来三千来人的时候,心气儿一下子全都没了。
“王爷,您就只有这么点人?”
“是啊,别嫌人少,等下你就知道,这点人绰绰有余了。”说完以后,赵惟吉便开始整队了。(未完待续。)





大宋武皇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式战争
曰头已过晌午,青州城中的守将耶律洪还在纳闷,怎么今天带队出海的萧山还没归来,往曰的此时他应该早就坐在城中饮酒了。
正当耶律洪纳闷的时候,一个斥候匆匆忙忙跑进了他所在的衙门,报告说是大宋的吴越王打败了所有的契丹水军已经在港口登陆,带着军队正向着青州城开进过来。
耶律洪一听,先是惊了一下,随后他便安定了下来,大辽水军是什么德行他也知道,被宋朝的水军打败其实并不是什么怪事,只要他能够将这座青州城坚守住水军失败的过错不会怪到他头上的。
于是他赶快询问斥候对方有多少人前来攻城,在得知赵惟吉只带着三千来人就来攻城的耶律洪被这一数字逗得狂笑不已。
历来攻城一方都应该要比守城一方的人数要多得多,即便是有着攻城器械的辅助也没有听过攻城战能够有以少胜多的战例。
虽说青州城现在的守军只有四千五百不到,但是对方只有三千来人,这不是送吗。
狂笑不止的耶律洪继续问到:“这吴越王是谁啊?脑袋秀逗了吗?三千多人就敢前来攻城。”
虽说主将狂笑不已,但是斥候并没有跟着赔笑,他只是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这吴越王好像就是那个吴越王,那个曾经打败过于越的宋国吴越王。”
“打败过于越?”这么一说耶律洪有些印象了。
他们口中的于越自然指的是刚过世没有两年的耶律休哥了,巧合的是当年赵惟吉与耶律休哥一战的时候这个耶律洪恰巧是耶律休哥帐下众多部族首领的一个,虽然是小部族。
他亲眼见识过当时赵惟吉利用奇怪的战法对契丹军队造成的打击,他从心里对于赵惟吉还是有些畏惧的。
“那个吴越王不是说被放逐到海外了吗,他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一听对面是赵惟吉,耶律洪不得不打起精神,收起自己的轻视之心了。
辽宋战争那么多年,真正给辽国留下深刻印象的宋军将领并不多,赵惟吉恰好是其中之一。
斥候想了想然后将他听到的赵惟吉在港口上的那番话重复给了耶律洪。
听完了斥候回报的耶律洪还很纳闷,这汴京城如今正被大辽铁骑围得水泄不通,宋国皇帝哪抽出空给远在海外的赵惟吉发旨求援的。
不过此时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守住城池才是第一要务,于是他立刻下令全城士兵进入备战状态。
当他带领着士兵登上城楼以后,赵惟吉的部队也集结到了城下了,从规模来看斥候并没有骗自己,对方的确只有三千来人左右。
而且这三千来人的打扮还非常奇怪,配有弓箭的只有差不多一千人,剩下两千人,一千人背着刀,然后每二十人围着一个用铁铸造的圆筒。还剩下的一千人则是手中端着一根怪模怪样的棍子。
除了那圆筒以外,再也没有任何攻城器械了,至于那圆筒看上去也不像攻城器械。
耶律洪也算是纵横沙场十几年了,虽然职位一直都不高,但是也见过大大小小不少的战斗了,就这么猫三两个人,再加上一些奇葩的装备就来攻城的队伍说实话他第一次看到。
就在他还在奇怪的时候,底下赵惟吉开始喊话了:“城楼上的契丹将军听着,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是否开城投降,劝你最好选是。如若不然,等待你们的下场只有血流成河。”
说完了这番话过后,赵惟吉让人抬出来了一个桌案,案上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一支刚点燃的香。
看到这个场景,城头上的契丹士兵都气疯了,与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没见过那么嚣张的宋军将领,你他妹的才三千来人,看上去还没啥装备就敢宣传让我们血流成河。
于是所有的士兵及将领纷纷向耶律洪请战,誓要拿了对面的人头。
虽然耶律洪同样因为赵惟吉的这番话愤怒不已,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将领一般失去冷静,经历过赵惟吉与耶律休哥一战的他,深知赵惟吉的可怕之处,这货从来不按常规出牌,天知道他放在战场上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会不会是什么神秘的武器。
但是就这样在城头上站一炷香的时间,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个办法,这样对于士气的打击太大了。
最终耶律洪让他手下最被他信任的将领先带着一千人出去试探一下,看看那些奇怪的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再做打算。
手下走之前他还反复叮嘱,一定要小心,一旦事情不对,立刻折返回来,对方是打败于越的将领,输了不丢人。
不过他的这番话好像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手下一听对面是打败于越的将领,不但没有产生任何的警惕之心,反而燃烧起了一股斗志,誓要拿下对方的人头,扬名立万。
当他带着一腔热血领着一千人马冲出城门以后,就看到对面站在阵型最前方的那一千人变成了两行列队。
第一行平举起了手中的棍子,然后就听见砰、砰、砰的声音连续的响了起来,随着响声己方队伍最前方的士兵不是自己从马上掉了下来,就是马突然倒在了地上。
还没等这个将领反应过来为什么响了几声自己这边的士兵就纷纷出事的时候,对面的第一行队伍推到了第二行,第二行队伍顶了上来,然后做出与刚才第一行队伍中的士兵相同的举动。
然后又是一阵砰、砰、砰的声音响过,自己这边又减员了。
这个时候他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劲了,急忙将队伍停了下来,就在他准备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又是一声砰的声音从宋军一方传来出来,在这一声过后,这员将领的脑袋上多了一个窟窿,随后他便从马上掉了下来,直直的栽倒了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带队将领的突然死亡,让这已经被杀的只剩六百来人的契丹骑兵彻底的慌了,所有人此刻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赶快跑。
只是他们现在的命运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就在他们刚调转过马头,那恶魔一般的砰、砰声又再次响了起来。
在城头上的耶律洪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手下就这样随着一声又一声砰、砰、砰的声音,然后不断的倒下,最后没有一个人还能够继续站立在战场之上。
当他的手下被赵惟吉的军队全部**完毕以后,赵惟吉又再次走到了战场的中央,随着他一同出来的还有两个搬运这刚才那架书案的士兵还有两个拿着盾牌的士兵。
走到战场中央的赵惟吉再次发话了:“虽然你们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派兵出来送死,但是本王大人有大量,在给你们一次机会,看到那柱香没有?已经烧了一半了,在剩下的半柱香时间里,你们最好快点作出选择。我这边能够毫发无损的**掉你们一千人,就能够再继续杀掉你们剩下的三千五百人。选择吧!!”
这个时候再次听到赵惟吉汉化的城头上的士兵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愤怒了,他们身体里的愤怒已经被恐惧所取代了。
只不过有一个人不这么想,这个人就是耶律洪,此时的他虽然也很恐惧,但是更多的是出离的愤怒。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他拿过弓箭往底线站在战场中央的赵惟吉就是一箭。
虽然他这一箭又快又准的直接飞向了赵惟吉的脑袋,可是赵惟吉好像早就预料到他会这么做一般,他身边的两个拿盾的士兵,此刻已经举着盾站到了赵惟吉的身前,将飞过了的箭矢挡了下来。
箭矢被挡下来之后,赵惟吉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那样从两员士兵中间走了出来,然后冲着城头上喊到:“暗箭伤人很不道德啊,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也接我一招。”
说着赵惟吉将手中的步枪抬了起来,他手中的步枪与其他士兵的不太一样,他在他自己的步枪上面加装了一个望远镜,使得他的步枪变成了最原始的狙击枪了。
他将枪抬起来以后,眼睛望向狙击镜,瞄准了一下之后扣动了扳机,随着又一声砰的枪响声过后,耶律洪身旁的副将中枪倒地。
开完这一枪以后的赵惟吉头也不回的带着跟随自己出来的士兵回到了阵中。
留下了完全不知所措的契丹人在城头上看着副将的尸体发呆。
就在此时,那柱香也差不多快烧完了,看到城头上仍然没有反应的赵惟吉下令所有的大炮填装弹药。
就在香烧完的那一刻,还在看着自己副将尸体发呆的耶律洪突然听见了一声巨响然后身子感到了一阵剧烈等晃动。紧接着就听到了宋军敲响了冲锋鼓。
完全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的耶律洪看见一个小兵急急忙忙的冲上了城头,说是城门已经被宋军不知道怎么着给炸开了。
而这个时候宋军已经进城了。(未完待续。)




大宋武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御驾亲征
青州战事结束半个月后,在大宋的都城汴梁城下,大宋皇帝宋真宗赵恒正御驾亲征,率领着部队与已经足足围困汴京长达五个月的契丹军队对峙着。
从辽宋正式开战到现在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真宗赵恒从来没有流露出一丝打算御驾亲征的打算。
他虽然如同他的大伯以及父亲那样同样的不喜欢,不信任武将,但是他却没有大伯,父亲那样能够带兵驰骋沙场的能力。
即便是在汴梁被契丹军队重重围困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在此次御驾亲征之前,真宗赵恒也只上过一次城头鼓舞将士,而那仅此一次的露面还是寇准威逼利诱下的产物。
自那之后,真宗再也没有出过皇宫一次,哪怕是有一次契丹军差点攻破汴梁的北门。
而今次宋真宗一反常态的御驾亲征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赵惟吉回归了,不仅回归了,还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青州城,这让赵恒顿时感到了压力。
本来当年赵惟吉就是储位的候选人之一,虽然后来他自己放弃了皇位的争夺选择自我流放到海外。
但他毕竟在中原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存在,在加上最近这些年,随着新华城的黄金进入到中原,使得赵惟吉的名字又一次开始在中原产生了巨大的响动。
他和他的新华城突然在一夜之间从孤悬海外的放逐之地,变成了成就黄金梦想的世外桃源了。
这让赵恒第一次在他继位以后,又感受到了赵惟吉所带了的危机感,上一次产生这样的感觉还是在赵惟吉平定了蜀中的起义以后。
这样的危机感使得赵恒在一段时间以内根本听不得任何有关赵惟吉的消息,连他的名字最好都不要出现在赵恒的耳朵里。
令赵恒感到欣慰的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赵惟吉又再次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虽然金币仍然在大宋境内流通着,但是赵惟吉与他的新华城却没有再对中原产生任何的影响了。
就这样平稳的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辽宋战争爆发了,随着战事的到来,真宗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如何抗击契丹人的侵略上了,对于远在天边的新华城与赵惟吉便逐渐的淡忘了。
就在真宗,甚至朝中的大臣都要将赵惟吉暂时姓的彻底遗忘了的时候,他居然又出现了,不仅出现了,还打了一场超级大胜仗。
虽然仅仅干掉了青州城中的五千守军,但是这已经是战事开始后的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宋方面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了。
在此之前,宋军甚至在任何一场小的战役中都没有能够取得任何的胜利,哪怕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此时的宋军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了,如果不是寇准的手腕够高明的话,汴京城早被契丹拿下了,建炎南渡的戏码有可能要提前一百多年上演了。
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赵惟吉以一种王者归来的气势回到了中原之上,用三千人的军队消灭了五千人的契丹人,还将青州城夺了回来。
当这个消息传回到汴京城的时候,城内宋军士兵的士气一下子又恢复了起来,赵惟吉的胜利使他们又看到了希望,战胜契丹人的希望。
而此刻城中守城的士兵里,那些原本参与过雍熙北伐的老兵们又开始再次讲述起了赵惟吉当年是如何打败耶律休哥的事迹,这一内一外两相结合使得赵惟吉此刻的声望又重新恢复到了雍熙北伐后大宋第一名将时候的高度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了真宗赵恒以极大的压力,让他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一旦赵惟吉回到京城并且成功解除掉契丹之围以后,是不是会有人趁此机会发动政变将自己赶下台去,甚至赵惟吉自己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将自己废掉。
想到这里,真宗觉得自己不能够再坐以待毙了,必须要作出什么事情来,让民心再次回到自己这里,只有这样他才有底气面对即将回归的赵惟吉。
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候,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比御驾亲征,然后再取得一场大胜更能拉拢人心了。
于是真宗不顾群臣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带兵出城了。
虽然赵恒以前并没有带过兵,但是他也不傻,他知道光靠他自己带兵出征是肯定打不过契丹人的。
他在出征之前给自己找了一个帮手做副将,这个人就是已故大宋开国大将曹彬的长子,曹璨。
赵恒不信任李继隆,除了因为他是武将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李继隆是国舅,还立过大功,这样的人并不好掌握。
但是曹璨就不一样了,虽然曹璨是曹彬的长子,但是由于曹彬因为雍熙北伐的失败遭到贬黜从而连累到了他的几个儿子。
使得他的几个儿子在最能够接班的时期没有得到立功的机会,反而被了赵惟吉,李继隆,李继光等人展露出了头角。
不过在这个时候,当李继隆被踢出军队,李继光困在西北回不来,而赵惟吉基本上是不会听从真宗指挥的时候,曹璨这样有一定的才华,但是被埋没多年的将领便逐渐进入到了真宗的视线之中了。
用这样的将领除了比较保险以外,还因为他们在太宗朝的时候被埋没,一旦在本朝得到发挥的话,就等同于是真宗的嫡系了,这就和当年太宗启用李继隆是一个道理。
于是曹璨便成为了真宗此次御驾亲征的副将,实际的军队指挥人了。。
说实在话,当曹璨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他真的想直接在家那根绳子吊死算了,做皇帝御驾亲征的副手这活历来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尤其还是真宗这种文皇帝。
这种副手,说是副将,实际则是三军统帅,但是干的是三军统帅的活,最后拿的却还是副将的功劳,大胜了仗功劳肯定都是皇帝的。
如果一旦打败了,黑锅肯定是要自己背。
这些都还不是最讨厌的,最讨厌的是在打仗的同时还得时刻注意着自家皇帝的安危,如果皇帝不小心挂了,那就不是单纯的嗝屁一个主帅那么简单的事了,抄家灭族可就在那里等着了。
不过虽然这副将的位子不好做,最后曹璨还是答应了,因为伴随着如此大的风险的是更大的机遇。
别看曹璨是官二代,但是年纪已经不小了,年逾五十的他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供自己再挥霍了。
他深刻的知道,这次机会如果能够把握的好的话,他将成为李继隆第二,成为这一代皇帝倚重的嫡系武将,这样的机会他不愿意放弃。
可是到了战场上以后,他却开始后悔了,不仅他开始后悔了,连真宗赵恒也开始后悔了,他们在上战场之前统统都选择姓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之前近一年的时间里宋军对辽可是毫无胜迹。
他们单纯的以为赵惟吉能够打赢,他们也能够打赢。要是真的能够轻松的获胜,汴梁城也不至于被围困了差不多五个月。
其实从赵惟吉出现以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就被他定了个调子,那就是兵种上的劣势通过器械和战法来弥补,所以他弄出了不少类似于床子弩,连弩这样的武器还有撒星阵这样的对骑兵专用阵法。
而他这一种思想也基本上被后来的宋军将领继承了下来,无论是李继隆,还是在他手下出身的李继光,甚至是杨延昭,都是秉承的这一种思想在对抗契丹骑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李继隆交出军权以后,这一思想开始渐渐的有了变化,由于李继隆是赵惟吉之后的大宋第一将领,由他统领的三军自然很好的延续了这一思想。
在他交出军权以后,赵恒便亲自插手到了军队之中,在赵恒秉承的凡是赵惟吉坚持的我都要坚决反对的思想的指导下,赵惟吉创立的这一种以巧破力的战法开始渐渐的被摒弃,虽然杨延昭和李继光仍在军中,但是只是一方守将的他们根本对于大宋军队的整体起不到太大的影响力,最多只能维持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去做太多的改变。
这也就导致了,开战一年多以来为什么宋军居然连一场战役的胜利都没能够取得。
这时御驾亲征的赵恒仍然没有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明明汴梁城内储备着有连弩,铁臂弩,床子弩等武器,他偏偏不用,硬是用步兵以传统的阵型去硬拼辽国铁骑。
那结果可想而知了,两军才刚一交锋,宋军便被打的大败,在汴梁城外宽广的平原之上,契丹铁骑来去如风,在宋军的步兵阵中反复冲杀着,如入无人之境。
见到自己的军队败的如此之快的真宗赵恒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在曹璨不断的要求他撤退的时候,他仍然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什么方向突然飞出了一支羽箭,朝着真宗过来了。(未完待续。)




大宋武皇 第一百五十九章 龙御归天
“皇上中箭了,皇上中箭了!!!”
正当曹璨指挥着士兵准备要撤退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身边的卫兵吼叫了起来,转过头去一看,此时的真宗赵恒已是胸口中箭,在马上摇摇欲坠了。
于是曹璨连忙赶过去将真宗慢慢的扶下马来,当他将真宗平躺着放到地上以后,他赫然看见一只羽箭插在了真宗胸口上,羽箭进入身体的位置恰好是铠甲接缝薄弱的地方。
可能是因为被羽箭射穿了肺的关系,此时的赵恒不停的往外咳血,根本说不出话来。
眼见皇帝重伤,军队惨败,虽已年过五旬的曹璨此时此刻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他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契丹人却非常清楚,此时此刻就应该痛打落水狗,于是耶律莫给军队下达了全军突击的命令。
城头上的守军自然也看到了皇帝中箭落马的景象,当即就有人要去打开城门让曹璨护送着皇帝进城。
不过他这一举动却被寇准给制止住了。
“寇老西,你想造反吗?”被寇准拦住了去路的将军向寇准怒斥到。
1...6465666768...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