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这些守城器械在两个时辰之后基本都已经重新在四门的城头之上再次安装好了,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全部亮了。
几乎是一夜没睡的赵惟吉此刻的双眼有些泛红,黑眼圈也浮现了出来,不过他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了,在城头上的房间里喝了一杯茶以后,他便重新站上了城头,因为他知道,契丹人快来了。
不出所料,在他刚一重新回到城头之上的时候,天边便开始尘土飞扬,用望远镜一看,契丹的大部队又开始向汴梁城逼近了。
这是十天以来契丹人首次向汴梁城主动发起了进攻,由于之前一直没有能够攻下汴梁城,为了减少随时,耶律莫不得不采取一种围而不打的策略希望能够将汴梁城中的物资以及士气消磨干净,从而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大宋都城。
不过在昨天的大战之中,契丹武士幸运的射伤了大宋皇帝,虽然仍然没有大宋皇帝最新的消息传出来,但是耶律莫还是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进攻机会,于是在这天天亮以后,他便让大军前来攻城了。
当看着自己大军出发的时候,信心十足的耶律莫突然之间在心头涌起了一丝的不安,这不安的来源就是后来一直没有找到的赵惟吉的船队,这支船队就像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踪影了,虽然为了以防万一,在今天的大战之前耶律莫在后方布置了无数的斥候,一旦发现赵惟吉的船队立刻做出警戒。
很快的耶律莫的不安被印证了,战场之上开始不断的想起炮声,还以为是赵惟吉又在后方偷袭的耶律莫正准备让他之前预备好的部队去后方交战的时候,噩梦一般的事实却从前方归来的斥候口中传来出来:“汴梁城头上不断的产生炮击,就和昨天那支船队上产生的炮击是一样的。”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耶律莫眼前一黑,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惟吉的船队居然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进了汴梁城。
现在后悔已经无用,耶律莫立刻下令所有的士兵像昨天那样将阵型散开推进劲量躲避炮击。
就在他这个命令传给前方攻城部队还没过多久,前方新的情况反馈了回来,那就是从汴梁城头上消失了有三个多月的床子弩等器械再度回到了城头。
那些有幸躲过了炮击的部队却很不幸的栽在了这些器械之下,器械与大炮组成了一道道严密的防御网,让攻城的部队根本无法寸进。
即便是有少部分的人最终很幸运的前进到了城墙之下,却都莫名其妙的就那些死了,只知道他们死的时候好像是被某种东西击中了一般,但是却看不到任何物品在这些尸体上残留下来。
这样的情况是耶律莫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虽然契丹人的攻城机巧是弱了一些,但是打了这么多年仗的耶律莫从来没有遇到这种士兵连城墙都没法开始攀爬就被尽数击毙的情况。
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该如何攻城的耶律莫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兵,让部队先回来,避免更多的伤亡。
而就在契丹鸣金收兵的那一瞬间,在汴梁城的城头之上,传来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宋军将是虽然坚守了汴梁城长达五个月之久,但是没有一次的胜利是如此的畅快淋漓,这种让敌人连城墙都无法攀登的战斗实在是太过瘾了。
仗打完了一清点,宋军的守军们惊人的发现,他们居然才死了不足十人的士兵,据了解这十人还都是因为没有隐蔽好,不小心被契丹人的流矢给射死的,其他人可以说是毫发无损。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的宋军将士们不得不再感叹赵惟吉那些传奇的故事的确是实至名归。
另一方面在契丹的军营之中,自辽宋开战以来,契丹军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的打击,即便之前几个月的攻城失败,也没有让契丹士兵的士气如此的低落过。
今天的攻城战打下来,辽军所损失的将士人数已经超过了整个辽宋战争开始以来其他战役所损失的人数加起来的总和了。
这样一种惨不忍睹的溃败使得在契丹军高层的内部开始产生出退兵的想法了,虽然耶律莫仍不想放弃,但是他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汴梁城是否能够攻取下来,如果无法攻取下来的话,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够保持之前的胜利结果不会丢失。
就在这个时候,斥候带来了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那就是西北的李继迁被李继光给打败了,此时的李继光开始往汴梁城回援了。(未完待续。)





大宋武皇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退维谷
“竖子,竖子!!!!”从刚才斥候进入到耶律莫的大帐内以后,便开始不断的传出这样的咒骂声。
周遭皆是相当熟悉耶律莫的人,在他们的印象中耶律莫从未有过如此生气的时刻,即便是刚刚在汴梁城下经历了如此的惨败也不见他这样的恼怒。
不知道主帅为何会发这么大火的属下们也不敢贸然的进入帐内打听,就在大家正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自告奋勇的进入了耶律莫的大帐。
这人正是耶律莫平时最为信任的参谋萧狼。
萧狼进入大帐以后,看见刚才进去报告军情的斥候正跪在一旁瑟瑟发抖,而耶律莫正前方的桌案被掀翻在地,上面所有的东西全部散落在了四周,可谓是一片狼藉。
斥候在察觉到萧狼进来以后,立马向他投出了求助的眼神,萧狼从斥候的眼神中能够看出他着实被吓得不轻,于是立刻挥手示意让他退出大帐。
得到了萧狼的示意后,斥候如蒙大赦,立刻连滚带爬的跑出了大帐,只留下萧狼与耶律莫二人在帐中。
在斥候跑出大帐的那一刻,耶律莫自然也察觉到了萧狼的到来,只不过自己仍在气头上,所以也就没有与萧狼搭话。
对于耶律莫的态度,萧狼并没有在意,他默默的将眼前被掀翻在地的桌案重新摆正了位置,然后将那撒了一地的东西收拾好了以后才拿了一张胡床做到了耶律莫的面前。
“夷离堇到底因为何事而如此的生气?”
此刻的耶律莫基本已经冷静了下来,听到萧狼的问题也知道这可能也是帐外其他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于是便吩咐萧狼将帐外的将军们都给叫了进来。
当所有人基本上都来齐了以后,耶律莫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原本在西北牵制李继光诸部的党项人已经被打败,此刻已然腾出手来的李继光正带领着手下三万精兵往汴梁城赶来,意图勤王。
这个消息刚从耶律莫的口中宣布出来以后,立刻使得底下的将领们一片哗然,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李继迁居然又失败了,不仅失败了,偏偏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旦腾出手来的李继光回师勤王的话,他们这边这五个月的努力也就将白费了。
不单白费,按照现在汴梁城中宋军这样恐怖的战斗力,再配合着李继光手下在西北磨练出来的精兵,甚至很有可能将在座的诸位直接歼灭在汴梁城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难怪一向儒雅的耶律莫会如此大发雷霆了。
就在将领们都还在就这件事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有位老将起身向耶律莫问到:“敢问夷离堇,这党项人在之前不是一直都很好的完成着拖住李继光诸部的任务吗,也没有听到他们有过任何败绩传来,为何会突然一下子就这样惨败,然后让李继光能够回师勤王?”
听到了老将军的提问,其他的将领也都纷纷的停止了讨论,一齐看向了耶律莫,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眼见所有人都十分想知道答案,耶律莫索姓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将他从斥候口中得知的所有事实都公布了出来。
原来李继光是利用春耕将至,整个党项军队内部人心浮动的时机发动了突然袭击,在连克了几个部落的军队之后,李继光又放出了消息。
那就是雁门关的宋军已经打败了来犯的契丹军队,现在正往西北赶来,誓要抄了党项的老家。
这个消息一出,党项军队更是慌了,本来就人心思动的党项士兵此刻全然已经没有了战斗的意志,很多的部落更是直接由部落首领带领开始大规模的撤退。
虽然李继迁一再阻止,并且宣称所有消息都是李继光放出来的谎言,妄图迷惑大家的。可是根本没有人听从李继迁的话,所有逃跑的人都是本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况且围攻夏州长达半年,什么战果也没有捞到,辽国人给的粮食早就吃的差不多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回去种粮的话,到了冬天根本就没有粮食可用了,到时候还能够指望辽国人再进行支援吗?很多部落的首领都不这样想。
可以说李继光将党项所有的心思全部摸透了,虽然没有能够在党项围攻的第一时间就击败对方,从而能够及时从西北抽身而出,但是他最后还是耗到了能够全胜党项的时间点。
在党项部队开始大规模的撤退以后,李继光立刻开始带兵追击,逐个的击破党项的部落,使得李继迁即便自己安全的退回了原本的根据地,但是至少在半年内是无力再发动战争了,这也就争取到了回援的时间。
听完了耶律莫的叙述后,所有的契丹将领都沉默了,他们虽然能够想到即便是辽国给了钱,给了粮李继迁也未必能够在李继光的身上占到任何的便宜,但是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居然最后李继迁是因为时节而被击败的。
其实这并不是辽国将领的错,只是因为辽国已经立国太久了,即便辽国人是草原牧民出身,但是国家这种政治体制还是能够在发动战争的时候调节好国内的兵农关系,不至于让国家在战争期间出现粮食生产停滞这样的窘境。
不过辽国人忘了,自己这边是一个国家,而党项人还只是部落联盟,部落联盟这种政治体制往往就会造成部落的利益高于族群的利益,部落酋长往往在做任何的事情都会把全部落的力量调集起来,出外打仗与农业生产都是这样。
无法向国家那样合理的分配劳力的比例和劳动果实的分配。
这也就造成了只要李继光不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太多的战斗力的话,一旦熬到了春耕十分,党项部落必然要退走回去春耕,要不然他们本部落到了下半年就会没有粮食。
而且在契丹人也有大量的壮丁出外打仗的时期,一旦战事拖得时间够长的话,契丹国内的粮食肯定也就只能够供应他们本国所需的,党项人再想指望契丹人的资助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在想明白了党项人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掉链子这件事情以后,耶律莫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困难的局面,那就是李继光的援兵不曰即将到来,迅速拿下汴梁城已经无望。但是退兵的话又实在死不甘心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状态。
就在耶律莫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汴梁城内倒是呈现了一种有别于之前几个月的状态。当赵惟吉在城上以一种近乎于零代价的状态守住了契丹军的进攻后,整个宋军的士气一下子膨胀到了最高点。
而且与此同时李继光击败了党项部队,腾出手来开始回援汴梁的消息同样的传到了京城里。
在这内外两重利好的刺激下,整个汴梁城一扫前几个月的阴霾,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这个时候赵惟吉已经开始设想如何出城配合即将到来的李继光援军歼灭契丹部队了。
于是乎他开始在城内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从新华城带来的生产炮弹的工人组织着整个汴梁城里的铁匠开始制造炮弹。
此时的大炮的炮弹还是用那种比较早期的球形弹药,相比于步枪的锥形要容易生产的多,只用有技术工人组织的话,一般的铁匠也能够打造。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赵惟吉开始组织木匠为炮身设计并制造跑车,如果要出外野战的话,火炮的机动力是必须要保证的。
在做这两件事情的同时,赵惟吉也没有让这些将领们闲着,他让铁峥带着一群参谋和几员大将研究如何才能将步枪部队与其他冷兵器部队结合起来,从而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效的抗击契丹骑兵。
就在汴梁城内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时候,第二则改变战场平衡的消息再度传来了,那就是在雁门关抵抗辽军许久的杨延昭终究是没有够支撑下去,雁门关失守,杨延昭只是带了少量部队逃回了关内。
此刻攻破了雁门关的辽军,正在全速向汴梁城挺进,希望能赶在李继光所部之前到汴梁城,对于此时还在汴梁城下的辽军进行增援。
这个消息的传来,为本已陷入了低谷的辽军士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辽国士兵再次看到了攻下汴梁城的希望。
不过辽军的高层尤其是耶律莫倒是对于是否要等援军来了以后再次发动对于汴梁城的进攻持保留态度。
在耶律莫的心里,再次攻城有可能会与上次的结果一样,在他心中更希望能够通过野战歼灭宋军的主要力量以后再进行攻城。
毕竟驰突无敌的契丹军在旷野上更具有作战力。
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将领商量过以后,耶律莫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先行退兵,退到黄河以北的澶渊附近。
当契丹人退兵的消息传到了汴梁城内的时候,赵惟吉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他都得率兵追出去,如若不然的话,之前丢失掉的领土在短时间之内基本上就拿不回来了。
在与李继光的部队取得联系之后,赵惟吉向城内的宋军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全员整备,然后出发向澶渊进军。(未完待续。)




大宋武皇 第一百六十三章 澶渊之战
咸平三年的春天,宋辽之间将在澶渊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本来应该是剑拔弩张的战场却呈现出了一种异常吊诡的现象。
惯常于平原作战的辽军此时龟缩在军营中不出,高挂着免战牌。而之前才打了胜仗的宋军也没有携着胜利所带来的气势一鼓作气的攻击辽国的军营,反而是在背靠黄河的地方扎下来营寨,并让士兵前去黄河岸边取沙。
由于都看不明白对方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所以双方此刻都不敢轻举妄动。
……
这天,辽军主帅的大营中,耶律莫正在来回的踱着脚步,他正在等待两个消息,一个是援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另一个则是宋军到底是在搞什么花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斥候进入了耶律莫的帐中,从他口中耶律莫得知援军将在五天以后到达澶渊,这让耶律莫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到了地下,现在这批援军就是他手中的底牌了,而且据了解好像宋军还不知道这支援军的存在,这让耶律莫对于战争胜利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就在这边的斥候刚把援军的消息报告完毕之后,另外一名斥候也进入了大帐之中,他所带来的是关于宋军的最新情报。
“你说什么?宋军那边将填装好的沙袋垒在了战场上面?”耶律莫根本没法相信斥候的报告,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打仗的。
“是的,夷离堇。宋军将沙袋垒成了一个个弧形的矮墙,零星分布在战场上面。然后还在最前方用剩余的沙袋垒了一堵长强。”
随着斥候不断的将细节反馈出来,耶律莫更加搞不明白赵惟吉到底在做什么了:“他们就没用拒马?那些墙的高度有多少?”
斥候摇了摇头:“他们用了拒马,但是那些拒马都在沙袋墙的后面。那些沙袋墙的高度好像也不是很高的样子。”
听完了这些以后,仍摸不着头脑的耶律莫让两位斥候都退了下去,然后他转身看向了身后的地图,希望能在地图上找到一些赵惟吉这样做的理由,可是结果仍然令他非常的失望。
就在耶律莫仍然处于冥思苦想中的时候在大宋军营里,赵惟吉正领着一帮子将军参谋们围着一个巨型的沙盘进行着战前的部署。
这时宋军的传令兵进入了大帐:“报告王爷,所有的沙袋以及拒马都已布置完毕。”
听到了传令兵的回报以后,赵惟吉将目光从沙盘上抬了起来向传令兵问到:“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契丹那边有何动静?”
“没有任何动静,仍然高挂免战牌,只不过会隔三差五的派点斥候出来观察一下我们布置的情况。”
“哦,这个没事,他们要观察就让他们观察好了。传我新的命令,让士兵们现在开始沿着长沙袋墙底下挖一条战壕出来。”
“什么叫战壕,王爷?”对于赵惟吉口中的这个新名词传令兵完全没有概念。
听到传令兵的疑问赵惟吉一拍脑袋反应了过来,这个时代哪有战壕这种东西,于是他指着沙盘上沙袋墙的位置,然后标记了一下他准备挖战壕的位置告诉传令兵在这个位置挖一条宽三尺,深三尺的坑道。
不知道王爷为何要挖这样的坑道的传令兵也没有再多问,而是带着命令出了大帐,于是大宋士兵又开始拿着铁锹挖起了坑。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的时间,渐渐地宋军这边的战壕也基本上快完工了,辽军那边的主帅耶律莫也基本上快坐不住了。
每天不断的有斥候前来汇报宋军又开始不停的搞出新的动作但是耶律莫又不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与部下们讨论了半天仍然没有任何的进展,这让耶律莫再也无法忍受宋军这样乱来了。
于是他果断的遣使宋营约定在两天后进行会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赵惟吉居然果断的答应了。
双方在两天后同时派出了军队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只不过当双方都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以后,耶律莫发现宋军又出幺蛾子了。
在契丹铁骑一如既往的以冲锋阵型站立在战场之上的时候,宋军却没有摆出任何的阵型,他们将所有的士兵分散布局到那些沙袋墙的后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搞不清状况的耶律莫决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这场战斗,于是他发布了进攻的命令。就在他命令传达下去的那一刻,契丹铁骑开始冲锋了。
不过当契丹铁骑才冲出阵地没有多久,那噩梦一般的炮声又再次响了起来,耶律莫做梦也没想到赵惟吉居然将那些守城用的器械搬到了野战的战场之上。
虽说之前吃过两次大亏,但是耶律莫还是没有给予火炮这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太大的重视,他总觉得这只不过是宋军有一次弄出的战争器械,可能对于攻城或者守城有奇效但是在野战的领域应该没有办法对于契丹骑兵产生太大的威胁。
不过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赵惟吉组织汴梁城中的木匠作出炮车以后,火炮就被推上了野战的舞台。
那些弧形的沙袋墙就是赵惟吉设计来作为炮台的位置,前后错落有致的炮台分布使得炮兵可以不怎么调整炮管的角度就能够使这四十几门的火炮的火力几乎覆盖整个战场。
而战壕的建立除了用于抵御契丹骑兵的弓箭攻击以外,也是为了是火炮不至于误伤到前方的士兵。
随着一声有一声的炮响,契丹的骑兵开始产生了大量的伤亡,眼见在这样下去无疑就是送死的耶律莫果断的鸣金收兵。
双方的第一次交锋就在宋军猛烈的炮火声以宋军几乎零伤亡的代价中结束了。
耶律莫回到大营之后立刻召集所有的辽军将领,他们必须在援军到达之前想出一个对付这些火炮的办法,如果不然再来多少援军都是枉然的。
而宋军这边虽然活得了大胜,但是赵惟吉知道这些仍然代表不了任何的东西,表面上契丹人那宋军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那是以交战为前提,如果契丹人选择撤退的话,以现在宋军的机动力,根本不要想追的上契丹军。
到时候就免不了要一个城一个城的去进攻了,这样很麻烦,而且代价很大,经过一顿炮火洗礼的城池在接下来一年之内至少都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赵惟吉很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此时此刻,他急切的盼望李继光的西北骑兵快点赶到战场,只有有了这些西北骑兵,赵惟吉才有追击契丹人的资本。
很巧的是,这个时候负责联络李继光的斥候回来了,他为赵惟吉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李继光的部队再有最多四天就将赶到战场,这让赵惟吉十分的兴奋。
“你把我的命令传给李将军,让他到底战场周边以后不要急着进入战场,让他在地图上的这个位置埋伏好,一旦战场上开始响起巨大的炮身,让他直接抄契丹的后路,直逼他们的大营。”说话间赵惟吉将一张地图递给了斥候,地图上的某一个位置被赵惟吉用朱砂画了一个红圈。
就在赵惟吉已经为了下一步开始布局了的时候,耶律莫方面还在头疼如何应对宋军的火炮。
他们现在只知道火炮能够打得很远,威力也很大,能够一次炸死几十甚至上百契丹士兵。但是火炮究竟能射多远,是不是像投石车那样远处可以攻击,但是近处却打不到,他们一概不知晓。
在契丹士兵的心中这种武器就是恶魔,就是魔法,只要一听见响声他们周围就会有地方产生爆炸,根本不像投石车那样还可以看到投掷物飞过来,然后有个躲避的反应时间。
“我们能不能向之前那样将队伍分散开来,这样即便是被炸到了,一次也不会有太多的伤亡。”实在想不出办法的萧狼将之前耶律莫用过的办法再度提了出来。
只不过这个办法才刚提出了就被耶律莫否定了:“我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但是你们没有发觉今天爆炸的地点分布非常均匀而且也很广泛吗?这样的爆炸范围,根本不是分散队伍就能够躲避的了的。”
耶律莫的观察非常的仔细,今天战场上的爆炸点的确均匀且广泛,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这才是赵惟吉所有火炮加在一起的威力。
无论是之前在船上射击还是在城门上射击,火炮的数量都是不足的,没有充足的数量就没法做到足够的火力覆盖,这才让之前的契丹军抓住了一些缝隙。
就在所有人又再次陷入了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灰头土脸的将军突然说话了:“既然白天没法通过宋军的阵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晚上劫营呢?”
1...6667686970...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