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冯祁很满意秦寿的表现,且不说这些已经吐的满地的测试人员,就是他这个舰队参谋长腹中都敢到不适。唯有秦寿和他带领的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官兵们依然如标枪般站立。
经过短暂而快速的检查,在没有发现问题的情况下。一号主炮塔抬高到最大仰角齐射,三联装火炮迎来了它第一次海上射击,然后其它主炮塔也分别开火。不同仰角射出的炮弹,被海天一线处的别两艘驱逐舰仔细的记录着炮弹着点位置。不久后,经过仔细测算后的数据发回葫芦岛号的舰桥上。
“最大射程一万二千米,着弹点散射超过一百米。射程一万米,散射50米左右。射程八千米,散射在三十米以内。”散射三十米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命中,因为所有大型军舰的宽度都大于这个数字。
“好。”随舰参加测试的南洋舰队司令林永升大叫了起来,他明白一艘航速最快射程最远的巡洋舰就代表着海上无敌的存在,依靠这速度和射程,可以让轻巡洋舰去挑战战列舰。没捞着和俄国交战的林永升,此刻本应赶回南洋去安排南洋巡航事务。却为了试验舰留了下来,但眼见新舰的性能,却让他大呼过瘾。林永升握着三联火炮的设计师意大利人皮埃尔的双手激动的说道:“恭喜你皮埃尔先生,你创造了全新的火炮时代。”
“不,您应该感谢的贵国的皇帝陛下。是他解决了火炮散射问题,才让三联装火炮成为现实。”皮埃尔很谦虚。
测试到现在,葫芦岛号的表面全部让人很满意。直到最后一项测试开始前,坚持全负荷工作了103分钟的汽轮机终于在随舰工程师的手中停下了一台,再不停下来就有爆炸的威险。这使得整舰的速度一下子降到了十七节。
“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汽轮机的表现已经很好了。即使少了一台,也不影响最后的测试。” 冯祁阻止了还要发彪的秦寿。
最后一项测试是所有火炮齐射,这不仅仅是四座主炮塔的齐射,还包括所有副炮和机枪。这是对舰体强度最艰难的考验。八千米,随着各炮位就绪的报告上来,秦寿下达了开火。
“轰、咚……”这一刻,葫芦岛号展示它所有的火力。
中华苍穹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材料革命
最高航速24.6节,最高维持时限为100分钟。汽轮机完好,锅炉舱一切完好。
三联装炮塔最大射程1.2万米,有效射程八千米。
有效射程内,射击稳定性好。最大射速1.5分钟每发。
整舰结构完好,主结构完好。没有出现破坏性损害。
好呀好呀,光绪拿着从光绪岛发回二次加密电报,亲自翻译后高兴得整夜没睡。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工业基础薄弱的大清竟然能够一次测试成功。
三联装火炮、新动力带来的高航速,加上外飘的大西洋型舰首……哦不,现在已经叫做中华型舰首。对于较西方更容易上浪的垂直舰首,新式的中华型外飘型舰首除了不容易上浪而提高舰船稳定性而更好适应更恶劣的海况条件外,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开海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如以,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速。加高的高舰桥设计,使指挥和驾驶人员拥有更好的视野。瘦长的舰体也有效的减少的受弹面积。
这些还只是从外型上能看到的,中华型舰首对于西方工业实力强大的国家而言仿制不是问题,就算是三联装火炮都不是问题。可是没有火炮延时装置的三联装火炮会因为着弹点的散射而失去实用效能。所以,军舰内部使用的液压退制技术、火炮延时装置、背负式炮塔结构、小水密舱设计,重点防护的概念以及最关键的汽轮机技术才是中国可以挑战世界的底气。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人多就是力量大的冷兵器时代,武器的优劣往往决定的战场的走向。速度更快,火力更强就成了海军舰船的设计目的。终于,泱泱中华在光绪的带领下,依靠着洞穿未来百年海军的眼光,集中着全世界未来精英,调集了国内最顶尖的工人。调集了大清所有财力物力……终于,可以引领世界海军技术的葫芦岛号试验舰出现了。可惜的是,它还不能展示在世人面前。因为一但它的现世必然会引起包括世界第一海军的英国,和欲挑战英国的德法两国。以及不干心屈居一隅的美国人来强夺。大清还没有到可以反抗的时候。所以,它只能静悄悄的出现,然后静悄悄的离开。正如即将进行的抗沉性实验,那是实实在在用305毫米的炮弹打在葫芦岛身上。目的就是模仿军舰在受弹后的生存能力。而且这种实验可能还不指进行一次,因为部分数据需要重复测试。
为了能保住葫芦岛号这艘花费了93万余两白银建造的,还是国内成本价的军舰,一向稳重的程诚都直言不讳说光绪浪费国帑,就连原本还叫嚣着要造个百十艘后去打英国的吴德仁都开始在后面说光绪就是个败家子。就连刘步蟾、邓世昌这些老北洋军官看光绪的眼睛都是红的。有甚者如冯祁之类已经直接搬到葫芦岛号上,说要与舰同沉。
抗沉性试验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这点不能等到战场上再进行。“这是对海军将士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未来战列舰的设计做前期的实验。也是在锻炼我们的舰船打捞能力。”光绪的话很好的安抚了激动的海军,让海军带着无比的遗憾,和带着对未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才出现的战列舰的期待,开始着手准备对葫芦岛号试验舰的抗沉性试验。
光绪一遍又一遍的翻来覆去的看着电报,怎么看怎么高兴。就算第二天登上火车时还黑着眼圈的光绪依然是一脸笑嘻嘻的模样。
有最好的巡洋舰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就算只是试验舰,也代表了大清未来海军的战斗力。高兴之余也有人带着深深的担忧。比如,同样看过电报的王士珍和唐绍仪。
唐绍仪认为,这种军舰的出现就意味着清国的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一定会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也必将会导致引进外国技术和派出留学生方面出现困难,必竟现在大清可是满世界说自己哪都不行。
而王士珍担忧的却是这种军舰过于强大的性能。谁都知道这艘军舰是为了将来对日作战用的,但是它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山西方各国的注意。就算是大清战胜了日本,大清的海军在英法等国面前依然是弱小的。一但西方列强想要强行取得该舰的相关技术,大清该如何应对呢?
问题也许会很麻烦,但却不是急事。至少对日战事爆发前,光绪有把握能保守这个秘密。必竟相关的设计制造单位,负责安保的可是冷峻的特工和皇家宪兵。日本的六六舰队眼下可是眼中钉肉中刺。先把舰造出来,等打赢了日本再说吧。
当然试验也不是没有发现问题。船轴有点过热出现卡顿,右侧船体隔舱梁发生变形导致相关的三个水密舱失效,两座主炮塔的减震弹簧中的八个中有三个失效,一个液压退制器密封盖螺栓断裂而出现漏油……虽然都是不致命问题。但切切实实对舰支有着长远的影响。光绪岛上参与试验的技术人员还在检讨原因和改善办法的时候,光绪却从电报里出现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材料。
船轴过热是因为材料耐热性不好热膨胀系数高,舱梁变形是因为材料强度不够,螺栓断裂估计跟材料抗冲击能力有关。虽然葫芦岛号上用的是刚刚研制出来的高性能镍钢,虽然镍钢的材料性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材料的质地的均匀性才是考验工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光绪相信,等他们对问题部件的材料进行试验后一定能得到这个结论。这个不是光绪自吹,这年头能比他更懂材料的还没出现。自己这个原本即将去德国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可不是盖的。
说到材料,光绪脑子里现在全是材料的牌号。弹簧钢、轴承钢、碳素钢、合金钢、甚至光绪现在考虑干脆将舰壳换成不锈钢。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就算后世那都是各个国家最顶级的军事机密。因为更高性能的材料和特殊材料都是为了某些军事用途而产生的,也因为有些这些新型的材料,也使得很多科学幻想想成了现实。比如现在同样在光绪岛上研制飞机的那波人迟迟不能成功,不就是因为发动机的材料还不能承受航空动力所需要的高压吗?
当然对于各国还是顶级军事机密的材料当然不是他这个民用机械工程师所能知道的,但后世那些已经军品淘汰成民品的材料那光绪可是心知肚明。随便从其中拿出一款材料那都是这些世界上最顶尖的材料,光绪不仅知道材料成份。还知道材料的制造工艺。但问题也就出现在工艺这一块。
谁都知道尖顶的材料要依靠顶尖的生产工艺,同样顶尖的生产工艺也能生产出尖顶的材料。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可光绪知道的这些材料可都是用后世的那些工艺生产出来的,现在的生产工艺还达不到生产这些材料的条件。就比如集中了大清全国之力的亚洲矿业下属的奉天钢厂,现在年产也不过一百万多吨。后世随便哪家钢厂也能达到。不是没有钱扩大生产,不是没有足够的材料,这就是生产工艺的限制。同样,也是工艺决定了材料质地的均匀性。不过一切都没关系,这不有光绪在嘛,光绪脑子里可有着经过无数次检验过后最精典的各项工艺。而工艺对应的设备都已经在科学院开始研发,有着光绪提供的准确的理论做依据,有着以国家财力做后盾,有掠夺计划做引导,设备的出现也就时间问题。
光绪脑子里太多可适用的材料。却知道是不是大清现在军工能力所能够生产出来的,不然不要说是镍钢,钨钢、锰钢光绪现在就可以拿出来生产。而针对葫芦岛号出现问题,所以光绪一头扎进了葫芦岛造船厂。军舰是这个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武器,也是一个国家军事能力的最高体现。自然是一个国家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最高展示。想要了解这个国家最高的加工能力,海军造船厂无疑是最好的检验地点。
三天,整整三天。光绪不理厂外事务,就一脑门子扎在厂子里。每一台设备都要亲眼观看操作,有些看不明白了地方会更要自己动手,甚至亲自参与到生产设备的保养当中。就因为光绪想要了解生产能力和条件的第一首资料,以便于他拿出最合适的材料。
这三天里。光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为了研发新项目而没日没夜钻设备,拧螺丝的日子。与工人们一起喝着粗茶沫子谈论着设备的性能,与技术员们敞着衣襟讨论着新设备的应用,拍着桌子与工程师们争论的新的设计……没人知道眼前这个就是大清国的皇帝,工人们以为是新来的没有架子的技术员,技术员以为是江南造船厂派来学习的工程师。而工程师则认为他可能是科学员派来做技术支持的研究员。三天里,光绪没有离开厂子一步。渴了凉开水,饿了大食堂,三天的相处下来,大家对平易近人的李明本人的技术能力是相当的佩服。而知道光绪身份的人却是无比紧张。这几天里能上班的都是查过八辈祖宗的,但凡有些疑问或是表现未达上无佳的能不来的一律放假。最痛苦的就是杨东子,光绪不许他派侍卫,而他又不能不派。结果,那些小心翼翼四下潜伏的像极了小偷的保镖们,一但解释不清楚就可能挨揍,最后干脆撤了。
三天来,光绪对海军造船厂的工业能力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一些脑子里能立刻拿出来的数据都拿出来了。一项项关于工艺要求的数据要求被写成文件,一份份关于材料成份的内容也被记录下来。全新的工艺构思,全新的制造方法,全新的金属性能分析让所有人在目瞪口呆的同时,对新技术的应用投入了更的热情。
不得不说的是,这时的中国人是淳朴的、是善良的,没有更多利益纠葛的中国人更多的是想通过更精湛的技术能力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强。
直到三天后,捧着拂尘的寇连材原本还想悄悄的找回皇上就是了。可在工厂数名主管的陪同下跑遍了整个工厂都没能找着皇上,一心急的他就在厂子里大叫:“皇上,俄国公使求见,唐大人让奴才请皇上回行宫。”
狗屁行宫,就一排火车厢,光绪直接住进厂子里。连驻地都没找。
“哦,俄国有决定了是吗?”
才从机床里走出来的光绪一脸油污站的在寇连材面前,寇连材竟没能一下子认出来:“回皇上话,朝廷大事奴才哪里知道。唐大人只是让奴才急请皇上回行宫议事。”
说罢,寇连材突然大哭起来:“皇上,您这是怎么了?怎么搞成这模样了?” 寇连材忙用衣襟给皇上擦脸,边擦边对旁边的工厂主官们骂道:“你们都是死人呀,这是咱大清国的皇上。你们的衣襟比皇上的还干净,这些奴才们就是这么伺候的?”
“闭嘴,你是朕御前的人。如此这般啼哭,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光绪一摆脸子,打落寇连材给他擦脸的手:“这就沐浴更衣。”
工厂内简陋的大浴室内,寇连材非要坚持把光着屁股的光绪全身看个通透。就算光绪说再看就要把他给斩首。寇连材也要等到确认皇上没有受伤才行。身上到是没伤,两只手到是伤了不少。寇连材气鼓鼓的出了澡堂的门,隔着大门光绪都能听见寇连材的骂声。
当沐浴完毕,一身龙袍的光绪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些整日嘻嘻哈哈的人才真正相信。那个光着膀子跟他们一起钻机床的原来真的是皇上。
“都免礼起来吧。”光绪笑嘻嘻的走到不久前还在跟他叫板技术的工程师面前:“刚刚跟你谈到的对齿轮表面进行渗碳和表面淬火的事情,你下去多做几次试验,到底咱们两谁说的对用事实来证明。不要总是相当然的认为可行性不高就不去实验。你是工程师,你应该明白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在失败上的。成本那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那是朕的事。你们要做的就是生产出最佳性能的产品。明白了吗?”
能与皇上一起钻机床,那可是几辈才能修来的福气?激动的工程师开始语无伦次:“草民一定多皇恩,以报效试验。”说完又连忙摆手:“不是不是……”
“真想报效皇恩。那就把东西搞出来。”光绪转而对所有人说:“试验舰的测试很快就要结束了,新的造舰任务马上也要下来了,大家要尽快完成设备的保养。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从西方列强购买的军舰明年就要回来了。他们的军舰回来要干什么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而大清的军舰却都是些老舰,所以大清海军能不能保家卫国就看你们能不能把新军舰赶在日本军舰回来前造好。大清是否会重蹈大东沟的覆辙,就取决与你们之手了。”
“草民等。一定不负皇恩。”
“立刻对二、三、四号船坞进行全封闭改造,对所有设备进行保养,为新舰的建造做好一切准备。”光绪很满意的走了。
光绪本来就是想以一个技术员的身份静悄悄的来也静悄悄的走,只是为了把自己脑中最先进的技术潜移默化的传授出去。作为技术出身的人很清楚,能说服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技术去打败他们。一但用权势去压。得来的只有反效果。而这突如其来而短暂的政治秀却很成功,光绪相信只要材料和技术充足,一定能在一年内同时建成四艘新舰。这不会是什么奇迹,对于一个能在全是石头的海岛上种出西瓜的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欧洲从工业革命开始了崛起,西方文明第一次走在了中华文明的前面。都说工业很重要,但只有回到这个时代才能真正明白。其实欧洲人自称的工业革命不过是自吹自擂的说法。
从古自今以来,工具的一次改进就会带来社会的一次进步。而每一次更优秀的工具的出现其实就是一次对材料的改进,从木器到石器、从青铜到铁器,性能越来越好的材料支撑起更加先进的工艺,而先进的工艺也就带来了性能更优秀的材料。直到合金出现了,也就有了大炮有了巨舰。后世更是从钢铁过渡到了铝合金,更是出现了硅材料的应用。合金的应用不过百年,人类就从地上走进了太空。
没有什么工业革命,只有事实上的材料革命。而今天,大清的材料革命已经开始了。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三十章 回京的犹豫
;
“操,该死的俄国佬。”光绪爆了粗口,因为他很生气。
“这东北战事已停,各地要重建,钱路要修复,工厂要开工,就都指着这笔银子,这下子麻烦了。”唐绍仪愁眉苦脸,深深长叹。
“谁说不是呀,不说江南各地工厂都在申请贷款。光是那霸和基隆二处军港采购的设备都到岸了,就等着这笔银子付款后安装测试了。还有朝鲜这里……嗨,这下怕是要黄了。”林启兆也是一脸黑灰。
就连王士珍都忧心忡忡的说道:“俄国毛子怎么能这么干。这新军舰马上就要开工了,如今奉天钢厂和葫芦岛造船厂都等着钱开工呢。这下子别说要扩充陆军,能把眼下这些受损的军舰都修好就喔咪陀佛了。”
就当所有人思所对策的时候,唯有听到新军舰无法按期建造的吴德仁,叫嚣着要集中现有所有可用舰支,立刻南下,要为大清排忧解难。
“闭嘴吧你。就算你拼赢了英国远东舰队,可英国还有印度舰队、澳大利亚舰队……你打的过吗?”程诚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哪像个大国海军司令,这就一街头混混。
吴德仁一脸沮丧的退到一边,蹲在角落里点着烟后猛吸。车箱内还有其它参谋与各部将领烦躁的也点上火吸着烟,即使打开了车窗的车厢,也无法一时排出。不由一会,短短的车厢开始从各个窗口向外冒着蓝色的烟雾。远远的看上去就像着了火一样。
“咳咳咳……”满车厢的烟气让唐、林这些不会抽烟的人再也忍不住了:“皇上,以后开会能不能分批抽呀,都挤在一块抽臣下这实在受不了呀。”
“对对对。以后开会时不准抽烟,而且在公共场合也不能抽烟。”说完,光绪把口中的烟在烟灰缸内掐灭。光绪会抽但不常抽:“要抽出去抽。”
蹲在角落里的吴德仁抬头看了眼光绪,默默的站起来走了出去。站台上才走了两步。蹲下来掏出烟盒又接上了一根。还没来得及放回去,跟在后面的王士珍一把拿过来,拿了一根叼在嘴上点上了火。然后也是一声不吭的蹲在吴德仁边上。不一会。从车厢内出来的人就蹲满了一地,而吴德仁的烟盒也为之一空。一向是一毛不拔铁公鸡的吴德仁竟然一句话没。只低头抽烟。
俄国,这是一个无论前身、今世还是后世都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国家,远在寒冷地带生活的人群,早就被训练成作风粗暴行为野蛮的风格。他们不相信谈判,更不会妥协。即使苏联解体国家已经穷的叮当响,他们依然敢跟西方国家叫板。国民团结是一个方面,而光绪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还没有能力开发地下资源时,这个国家也因为天气的原因使得物产并不丰富。就有了光脚不怕穿鞋的觉悟。更因为地广人稀,广阔的国土也成为了足够的战功略纵深。这个国家并不害怕战争,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手中的刀枪。掠夺,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他们不对外进行掠夺,贫瘠的土地上跟本无法产出足够养活他们的食物。
中华民族有幸处在一个气候温暖、雨水丰富的土地上,勤劳的中华民族总能在土地上耕耘出自己的未来。中华民族也是不幸的,因为在他们的头顶上悬着一把钢刀。气候早就了食不果腹的游牧民族,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南侵。犬戎、匈奴、突厥、蒙古,从周时期开始一直到明朝。这些游牧民族就如同镰刀一样,一茬茬的收割着中华汉民族建立的繁华和文明。但坚韧的汉民族总是能一次次的在废墟中重新开始。也是从犬戎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所占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女真人……
有着汉灵魂的光绪从内心上说其实也不喜欢身体的这个种族,因为这种族彻底打断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汉人的皇帝总不是能为所欲为的,因为祖先的教诲和先贤们的话成了大臣们限制皇权最有利的武器。在前明时期,执掌中华文明的皇权已经开始没落,臣权开始兴起。即宋朝之后,南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再次发展壮大,为未来的君主立宪已经做好的准备。这个时候,满族人来了。为了巩固皇权、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更加合法化,彻底的奴才化教育使一个曾经热血但并不好战的民族彻底沦落了。封建王朝在这一时期变得无比兴盛。
但回头一想。满清也不是一无事处。是它让中华民族彻底拜托了来自蒙古草原的威胁,让各朝各代以为屏障的长城彻底废弃。旗界封闭制度禁止蒙古人学习和接触汉文化。严格的游牧界限强化了草原民族的生态封闭性,从而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一条喇嘛教政策让一户有三到五个男子蒙古人家,就必须有二到三个出家当喇嘛。而喇嘛是不能娶妻的,长此以往,人口必然下降。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十分强悍的蒙古族,曾经一度征服过欧亚许多国家,建立过一个近百年之久的蒙古大元王朝,在经过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后,人口由清初一千多万下降到现在的一百多万,整个民族被制服成了一个一蹶不振,不相统属,人口下降,贫穷落后的弱小民族。
结果是,才卸下游牧民族这把刀,又迎来了俄国枪。这把枪比刀更狠,刀毕竟还要从中原采购。几千年的纠缠让这些游牧民族早已融入了中华文明。但俄国枪不一样,他们来自于另一个文明,他们不需要对中原有任何依赖,掠夺和摧毁中华文明才是他们的目的。
只是,他们的这一次行动被光绪彻底搅黄了,但也不足以打消俄国佬的野心。广阔的地域在防守时是优势,但在进攻时也是劣势,遥远的西伯利亚让叫嚣着要派五十万大军打造黄俄罗斯的尼古拉二世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唯一一条铁路被破坏。这才让咆哮的尼古拉二世闭上了嘴。
俄国不是日本,不是你几艘军舰就能把俄国逼到跳楼的地步。大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却要不来赔款。光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改了一种方式――威胁。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总共也只有七万余人,五万主力部队在奉天到辽河之间被打了个精光。后方驻守的一万余兵力也大部没能跑回去。一万多从死亡线逃出来的残兵不可能是数万精锐清兵的对手。如果大清这时发动收复国土之战,那俄国也只能在一旁看着。俄国贪婪的野心从那个叫普金的话就可辨一二:俄国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贪婪的野心不会让已经进到口里的肉再被人夺走,那守不住的远东怎么办?好办,用钱来保。但是对于肯定不会公开赔款的俄国就只能换一个名义――战俘赎金。光绪和他的大臣们都想的很好,铁路被破坏的俄国无法快速运兵,要想守住远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多达四万的俘虏赎回去。这样只需要对这些俘虏重新武装就可以了。因为这些俘虏带回来一千余万两银子的额外收入,让如同在沙漠中饥渴的大清财政得到短暂的缓解。为此,大清皇家陆军第二、第三师依然在边境上保持的攻击姿态。而没打上一仗的第六师在聂士成的带领下更是海参崴附近频频制造冲突。就是为了迫使俄国答应。
猜你喜欢